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7599899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一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二、重点难点:感悟中华美德的滋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养。1厚德载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 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厚德载物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舜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3、 讲帝舜。舜:是中国历史中的著名人物,虽是部落联盟首领,因其杰出而被 后世尊为“帝”,列

2、入“五帝” o史记中说他 姓 姚, 名 重华,生于 姚墟(今属 山东 菏泽);建都于 先秦的 蒲阪(今山西 永 济)。舜为四方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号令天下。其尊号有: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是 颛顼的六世孙,自五世祖穷蝉起都是平民。他的父亲 瞽叟是个盲人。瞽叟的妻子握登在 姚墟生下了 舜。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女英和娥皇都嫁给了舜。三皇,指燧人氏(燧皇)、伏羲氏(羲皇)、神农氏(农皇);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d“皇”或“帝” 亠教则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

3、说来宣扬他们 的伟大业绩。(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 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 了自己的铅笔盒里。(2) 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 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3、能结合生

4、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 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二、 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 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三、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2、范读课文。见善则迁,有过则改3、教读课文。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5、拓展活动:出示知行合一(1)引领学生读文。(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6、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

5、体理解课文的意思。3、能够结合实际懂得为人处事的做法,知道怎样注重修养自己。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逐步达到背诵。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含义,结合实际懂得怎样注重修养自己的做法。三、课前准备:练习朗读课文四、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1、复习:集体朗读 1、厚德载物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2、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要求)(1)练习朗读课文(2)熟练朗读课文(3)学习“古语今说”理解 大体意思(4 )练习背诵课文。(二)学习新课修之于身,其德乃真1、 小组合作学习认读生字,练习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学习状况:集体朗读、学生领读、分组读。3、师生认读生字,教师范读并纠正

6、读音。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5、指名朗读课文,集体朗读课文6、小组合作学习古语今说7、学生自由读。8、指名说一说课文的大体意思。9、 读明道喻理:贤哉回也想一想颜回有哪些品德(三)拓展延伸知行合一 思考:你会怎样做?节选4三字经、教学目标:1、对照解析理解欣赏领会三字经。2、正确熟练背诵三字经二、重点难点: 1、重点难点:正确熟练背诵三字经,领悟三字经的意思三、课前准备:读诗歌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诗题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字经(检查学生课下收集的资料)(二)、检查预习:(课前提出预习要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1、检查识字情况。2、自由读,读准字音。3、

7、 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看是否读通、读顺、读准。)(三)初读感知:1、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一个预习要求。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你的理解来给我们讲讲意思?在讲给我听之前,请先把你的理解, 把讲给你们小组的人员听。2、指名说意思。(四)再读理解:古语今说1、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A指名读B请你们同桌之间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指名说说。解决学生的相关疑问。C试着体会一下,再读读。2、第二句“性相近,习相远 。”A指名读这一句。B读完后,跟你的同桌说说这句话的意思。C请你们自己先试着自己读一读,然后再读给大家听。D指名读。3、教师:谁能把这两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五)明道喻理 环境的影响说一说你受到什么

8、影响(六)、拓展延伸。知行合一读一读。想一想你是怎样做的?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教学目标:1、对照解析理解欣赏领会意思。2、正确熟练背诵句子二、重点难点:1、重点难点:正确熟练背诵句子,领悟句子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1、 小组合作,认读句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2、练习朗读句子二、结合解析,练习背诵1、简明了解句子出处诗经小雅鹤鸣2、总体把握句子的古语今说3、明道喻理 蔡邕顿悟书“飞白”蔡邕如何成功的?三、拓展延伸:读知行合一想一想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6三字经节选一、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帮助下对照 “古语今说”理解意思。2、在背诵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二、重点难

9、点:1、重点难点:对照“古语今说”理解意思。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复习三字经二)、课文分析详细过程: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1、简明了解出处2、总体把握古语今说。3明道喻理:四季的变化三)拓展延伸:知行合一你最喜欢什么季节?7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二、重点难点: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二)、借助拼音读课文。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2、边读边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3、小组讨论,交

10、流。4、全班交流,古语今说。三)、明道喻理。1、自由读。2、美丽的桃花,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知行合一:说一说春天开的花文化传承节气节日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第二单元砥砺品学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品德和学识是奠定人生的基石。2、以先贤为师,虚心好学,汲取宝贵的精神食粮二、重点难点:知道品德和学识是奠定人生的基石。8志当存高远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清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

11、一、初读:志当存高远1、让学生自由读2、小组讨论意思二、了解句子出处三、古语今说理解意思四、 明道喻理长风破浪说一说自己的理想。五、拓展活动知行合一画一画9为学莫重于尊师、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自 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尊师习惯。二、重点难点:还能学生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尊师习惯。三、课前准备:自己是怎样尊师的。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你是怎样尊师的?二)、学习新课1、范读。为学莫重于尊师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3、读古语今说。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读程门立雪 杨时

12、为什么要这么做?四)、知行合一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做到的10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以师为榜样学习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你见到的老师是怎样为人处世的?二)、学习新课1、范读。师者,人之模范也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3、读古语今说。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读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理解道理四)、知行合一读后填写我知道11三字经节选一、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帮助下对照 “古语今说”理解意思2、在背诵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二、重点难点:1、重点难点:对照“古语今说”理解意思。三、教学过程:一)、

13、课前引入、复习三字经二)、课文分析详细过程: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1、简明了解出处2、总体把握古语今说。3明道喻理:牛角挂书三)拓展延伸:知行合一读长歌行1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介绍这句话的出处引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二)、学习新课1、范读。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3、读古语今说。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读“不懂装懂 ”理解应该如何对待自己不懂的东西四)、知行合一说一说他该怎么做?13

1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介绍这句话的出处引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二)、学习新课1、范读。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3、读古语今说。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读 “临渴掘井”理解鲁国国君无人帮助的原因。四)、知行合一说一说如何安排时间?14 一寸光阴一寸金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介绍这句话的出处引入一寸光阴一寸金。二)

15、、学习新课1、范读。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3、读古语今说。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读“何妨一下楼的由来”理解时间的宝贵。四)、知行合一读一读关于时间的警句,达到背诵。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学目标:2.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介绍这句话的出处引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学习新课1、范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3、读古语今说。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读“自强的孙膑”理解是怎样自强不息的。四)、知行合一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面对

16、困难该怎样做?文化传承春春雨惊春清谷天二十四节气歌第一句第三单元孝慈齐家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孝慈是维系亲情的纽带。2、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思想感情。二、重点难点:知道孝慈是维系亲情的纽带,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思 想感情。16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学目标:3. 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介绍这句话的出处引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二)、学习新课1、范读。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3、读古语今说。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读“赵狗孝亲

17、”理解赵狗是怎样孝亲的。四)、知行合一读一读要求,画一画你的全家福17三字经节选一、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帮助下对照 “古语今说”理解意思。2、在背诵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二、重点难点:1、重点难点:对照“古语今说”理解意思。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复习三字经二)、课文分析详细过程: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1、简明了解出处2、总体把握古语今说。3明道喻理:读“黄香扇枕温席”想一想黄香为什么能得到乡亲们的称赞?三)拓展延伸:知行合一自己是怎样孝敬父母的?18 礼之用,和为贵教学目标:4. 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

18、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介绍这句话的出处引入礼之用,和为贵。二)、学习新课1、范读。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3、读古语今说。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读“以和为贵”谈一谈你对和的理解。四)、知行合一读一读要求,判断对错。19朱子家训节选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两句话出处,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介绍这两句话的出处引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二)、学习新课1、范读。2、

19、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3、读古语今说。理解意思。三)、明道喻理读 “房梁挂钱”理解苏轼是怎样勤俭节约的。四)、知行合一读一读课文,想一想细水长流的道理。读背节俭歌20论语节选教学目标:5. 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介绍这句话的出处引入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二)、学习新课1、范读。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3、读古语今说,理解意思。三)、明道喻理读“孟母三迁”理解孟母为什么搬家?四)、知行合一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你的邻居是怎样的人。文化传承夏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歌第二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年级臧玉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