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心理的探究与矫治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67599897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1心理的探究与矫治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1心理的探究与矫治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1心理的探究与矫治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2011心理的探究与矫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心理的探究与矫治(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异常心理的探究1、异常心理的定义所谓异常心理,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出现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因生理、 心理、社会等原因的影响,个体心理的某些方面都可能出现异常。若某人 的某些心理活动与正常人相比,出现一些反常的、特殊的、或过于亢奋、 或过于消沉的行为反应,我们都称之为异常心理。(不良心理一一异常心理)2、异常心理的特征(1)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异常心理所导致的社会行为,往往在一定程 度上会违背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或损害集体及个人的利益。即 便其危害性常因人因地因事而在程度表现上有所不同,但对社会的存在与 发展,以及对自身都有危害性。(2)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异常心理往往以其特有的传播形式(如心理

2、 感染、模拟从众、暗示、认同、舆论、时尚等)作用于人们,使好些心理 本来正常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地感染上某种异常心理。(3)具有无意识性。在病态文化的冲击之下,人们的观念、感情、行 为都容易发生错位,于是见惯不惊,自己也浑然不觉。(4)具有普遍性。异常心理源于病态文化,病态文化无处无时不有, 因此,它具有相当的普遍性。3、异常心理的成因异常心理既不是精神病症和神经官能症, 也不是人格异常,而是一种因 外界不良刺激所引发的病态的心理与病态行为,是正常人对客观现象的歪 曲反映。4、常见的异常红血丝银杏树日本白光苏州脱毛灰指甲治疗苏州广告公司徐州搬家公司苏州私家侦探苏州抵押贷款徐州房产一、逆反心理(一

3、)对逆反心理的认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 不受教”不 听话”常与教育者 顶牛” 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弛,以反常的心 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 高明” 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 逆反心理”其表现多为对正面教育的不认同、不信任;对先进人物无端怀疑、甚 至根本否认;对不良倾向则持赞同态度等。(二)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1、身体发育迅速随着青少年学生发育的逐渐成熟,性别意识、个性意识、独立意识、 成人意识也渐趋强烈,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因而常常背离甚至反感违背他们意愿的教育。2、

4、身心发展不平衡生理发展成熟,心理发展滞后,思维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阅历经 验不足,因而认识上常常出现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的倾向,容易把 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和督促看成是管、长、压。3、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命令式、或专断式、师道遵严、缺乏尊重,或 期望过高,要求太严,或评价不公,随意贬斥;或照本宣科死搬硬套,这 些都与孩子的独立意识、成人意识、个性意识相冲突,进而产生逆反心理。4、同辈不良影响青少年之间容易相互认同,他们的心理感受容易相互转化与感染。如 果同辈群体形成了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如出风头、唱反调,不良英 雄观等,那么,这个群体中的个体就极可能

5、被潜移默化,再加上他们自身 心理的不稳定性和模仿性,就容易形成逆反心理。“下河游泳”、“打群架”P100-111)5、好奇心太强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 作出禁止而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人们的猜疑、 揣度、推测,以致不顾禁令地寻根究底或小作尝试。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 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总认为“被禁的果子是 甜的”,好奇心驱使青少年们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尝一尝也许不甜,甚至很 苦的“禁果”。“电影”:少儿不宜 商场:禁止观看 早恋)6、企图标新立异青少年的个性意识往往使他们有意采取与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 引起别人

6、的注意。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来寻求自己的价值和地位。有 些人的逆反心理常常由此产生。(三)逆反心理的类型苏州潘建生老师班友96 1-2,谈谈如何对待中学生的逆反心理96.11班友也谈“如何对待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了逆反心理的四种类型:1、超限逆反心理学生因自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弱,师长的批评超过其承受限度而产 生的逆反心理叫超限逆反心理。2、自主性逆反心理自主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倾向于自己作主。当对方施加压力,触动了 自己的自主地位,就会拒绝别人的意见,从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叫自主性逆 反心理。3、情境性逆反心理学生在不适当的时机、不适当的场合受到批评,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叫 情境性逆反

7、心理。(老师挨打)4、公平性逆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因关系不协调、态度不好,心理不平衡等因素而 产生的逆反心理,叫公平性逆反心理。(以上四种有可能同时出现)(四)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矫治矫治原则:见附1、充分尊重学生(由定义而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地交换意见,进而引导学生 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2、加强感情投入感情是一味神秘的药,能影响人们的意识;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可推动人们的行为;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只要感情一到位,人们的行为就会无形地受其左右。干好事如此,干坏事也不例外,这就是

8、 感情的魅力。对于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的学生来说,他的意识和行为, 受感情因素的影响就更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 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如果我们在感情上与学生多些相容,多些亲近,孩子 就自然会少一些逆反心理。(如赛课前沟通)如果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感情融洽,孩子愿讲真话,那么,他们的学习情况就比较好。3、讲究教育方法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良药”毕竟苦口, “忠言”毕竟逆耳,学生总是不易接受。如果给“良药”敷上糖衣,对“忠 言”加以包装,我们的教育就不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育方法多如牛毛,无法说清,但规律性的东西还是有的。我曾经作过一此探索,这里把我的

9、一些不成熟的体会提出来供大家参考1)示弱批评,B16班主任95.3自我批评-批评别人-防止对立逆反-维护自尊心苏霍姆杜斯基: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 的露珠一样极为小心。-言语示弱类型行为示弱示弱只是手段,批评才是目的不是针锋相对,而是迂回进攻2)保持心距,B36班主任96.1C 近看:模糊一团同事、夫妻莫不如此油画远看:疏密有致父子、师生一一概莫能外一些老师认为:“教师没有巧,只需扭得紧,抓得牢。”唠唠叨叨,喋喋不休一一抵触情绪,逆反心理3)不辱人格,B50万报人格、尊严一一逆反“已所不欲,勿施于人”4)不强迫认错,B75德育报,班主任97.4厂看对象看性质四看场合情境

10、性逆反,陶行知不迟到一一惊疑 住手一一睁大眼 正直一一泪 认错看时机5)模糊处理,B87教育周报苏霍姆杜斯基监考一一学生舞敝目光相遇 不当场拿获 事后处理鸡毛蒜皮的问题,可以“视而不见”4、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指导1)营造良好的群体风尚一一班风、校风及时发现并尽早扭转不良风气2)重视群体中的“领袖人物”耐心帮助并有效控制同辈群体中的“领袖人物”5、正确对待学生的好奇心1)利用一一激发其求知欲,如:化学, CO22)疏导改变教育方式,慎用“禁止”6、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1)利用一一激发其创造性2)疏导一一学会辩正思考既要能够标新立异又要学会赞同别人人与狗7、克服不良心理效应的影响:(教374 37

11、6)晕轮效应(嫉111 )首因效应刻板印象马太效应心理定势心理从众时尚效应(女教师妒裙子)二、嫉妒心理(一)嫉妒心理的认识嫉妒心理是面对他人的某种优势而产生的不悦、羞愧、自惭、怨恨、恼 怒等带有破坏性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普罗米修斯兄弟为人类偷盗了天 火,宙斯神决定惩罚人类。他创造了一个非常迷人的美女潘朵拉,然后让 她带着一个神秘的盒子降到人间,去送给普罗米修斯兄弟。那神秘的盒子 打开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盒子里面飞出了一大群灾祸,它们就是 危害人类的战争、掠夺、暴力、奴役、嫉妒、仇恨、病毒等等。这些灾祸 很快散布到人间,为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嫉妒是其中一

12、种,而且 是危害相当长久的一种人间灾祸。魔盒象征着人类的贪欲和野性,人类几 千年来深受其害。因此,人类也一直期望着能把包括嫉妒在内的灾祸重新 收回魔盒。但是,怎样才能将它们关闭回魔盒中呢?这似乎是古希腊神话 留给现代人来解的一个谜。弗兰西斯培根曾告诫人们:“在人类各种情欲中,有两种具有特别迷 人的魔力,这就是爱情与嫉妒。”是的,对于两种特别迷人的魔力,人们把 鲜花与赞美奉献给了爱情,把诅咒与偏见留给了嫉妒。但是,我们每个人 都生活在嫉妒之中,不是你嫉妒他人,就是他人嫉妒你。嫉妒是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古已有之,与生俱来。康德在道德形 而上学一书中指出:“嫉妒这种感情是人类天性中所固有的。”三国

13、演义中的周瑜,这位年轻有为,不可一世的东吴将领,气大好 盛,血气方刚,目空一切。说起来无论是从他所取得的名誉、地位,还是 其本身所具有的学识和本领,甚或就其风流倜傥的气质风格而言,都不愧 是一世的英杰人物。糟糕的是他的嫉妒心理很重,以致他被诸葛亮三气之 后,英年早逝,临死前道出了自己的致命弱点:“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看似与嫉妒心理无直接关系,但却是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源。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位人物形象。按照书中所言,林黛玉与薛宝钗相 比较,可谓不相上下。在贾宝玉眼中,可能林黛玉的形象要略高于薛宝钗, 其主要原因是林黛玉比薛宝钗少一些“利禄熏心”之处。但是也不能不承 认,林黛玉有个致命之处是爱使小性

14、,在气量上不如薛宝钗那样大度。这 也是一种嫉妒心理的表现形式,所以贾府上下大多数人都认为薛宝钗要比 林黛玉有人缘。而且,林黛玉的小气和刻薄也确实有损其美好形象。再一个要体味的人物是名著 水浒中无德无能的白衣秀士王伦。当林 冲不得不上梁山来投奔他时,他对林冲的一系列做法就再明显不过的是出 于一种嫉妒心理。直到晁盖率众人来投奔他时,他仍然是嫉妒恶习不改, 最后终遭杀身之祸。柏林大学哲学教授库勒,在对黑猩猩进行观察后批出:黑猩猩嫉妒的形 式与人的非常相同。库勒是这样记载的:如果一个人对一群动物中的任何 一个表现得特别友好,或同它玩耍得多一些,其它的动物就会逐渐嫉妒起 来,或者孤立它,或者抓打它。将人

15、的嫉妒与动物的本能嫉妒相提并论, 不能不说是欠考虑。人的嫉妒表现的广度、深度和狡诈性、欺骗性、毒害 性以及整个复杂隐蔽性的过程,都是动物无法与之相比的,也是动物永远 办不到的。(二)嫉妒心理的三个层次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人的嫉妒心理划分为三个层次:1、潜意识嫉妒心理潜意识嫉妒心理犹如冰山之底部, 深埋于人的潜意识中,不为人知,不 被己觉,在一定的环境和心境下才释放出来的无意识嫉妒心理。是羡慕、 竞争等心理因素自然积淀的混合体。例1P45 王加丽例2P48嫉妒别人的新娘2、显意识嫉妒心理显意识嫉妒心理是指嫉妒心理由潜意识进入显意识,由无意识(或下意识)到有意识。其主要标志是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和发泄性

16、明显化,不再把 嫉妒心理深埋在潜意识中,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表露出来。其具体方式是 对被嫉妒者进行挑剔,或散布对其不利的言论。严重者则是对被嫉妒者进 行人身攻击或诬陷、诽谤,使被嫉妒者感到压力或痛苦,而嫉妒者则以此 求得心理平衡和满足,或是达到一定的目的。(如王加丽)3、变态嫉妒心理所谓“变态心理”,一般认为是指人格畸形发展,离开正常范围,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心理和异常行为表现。有心理变态的人往往表现 为个性严重缺陷、情绪不稳定、易波动、易激怒、爱感情用事、反复无常、 对人冷酷无情、人际关系不融洽、自制力较差、心理不协调、极易走向极 端、短期效应思想严重、只顾满足眼前欲望不计后果等。甚至可

17、以超越社 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作出扰乱、伤害他人或危害社会的事情。例1P45王加丽分析例2P52阿Q妒王胡例3P55挣扎女青年例4P57老施妒小施(三)嫉妒心理的特征1、明显的对抗性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烦恼,这就自然会产生与人对抗的情绪。对抗往往使人陷于片面、激动、极端,特别是对抗失利时,就会因痛苦而产生报复和不满的心理。例1P25魏征纳妾例2P101汪云霞例3P61美国留学生2、明确的指向性嫉妒心理的指向对象也比较集中,一般是指向比自己“能干”,或者所谓比自己“幸运”的人。但并不是所有比嫉妒者“能干”和“幸运”的人 都是被指向的对象,要是那样的话,嫉妒者也就太疲劳了。嫉妒者的直接 指向,大多是自

18、己工作、学习或生活环境中的同事、同学或同龄人,或与自己有着一定利害关系的人。即在嫉妒者来说,是与他们曾经是“平起平坐”的人,或者“原本还不如自己”的人。而那些与自己在时间、能力、声誉相差很大或与自己在地域上相差很远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则没有可能或没有必要去嫉妒。正如斯宾诺莎说:“人不会嫉妒树木的高大或狮子的勇猛”,“只嫉妒一个地位与他相等、性 质与他相近的人”。由此看来,中国人将那些善嫉妒者称之为“红眼病”是 相当有道理的,因为嫉妒者只嫉妒那些他眼力所及的对象,这就不免使嫉 妒的双眼累得发红。但,嫉妒心理患者还必须牢记。现代医学心理学还发 现:嫉妒心强的人,由于内心长期心理失衡,常常被他人的

19、成功所困扰,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出现头疼、背疼、胃疼等 病理变化,甚至精神失常。这就不仅仅是“红眼病”的简单问题了。(也有例外:洛神一段氏一风波大作)3、不断发展的发泄性发泄,是嫉妒者求得心理平衡的极方便途径。 当然,发泄的程度是依嫉 妒的程度不同而不同的。大多数发泄表现为言语上的冷嘲热讽,即当面或 是背后将不平衡的心理感觉用发泄的行为换得平衡。嫉妒心理的发泄性是 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的,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控,很可能导致犯罪或是成 为一种心理严重疾病。(蝴蝶效应 P112 ;王加丽 李亚芬、王林P71 73)4、无法轻易摆脱的顽固性培根曾经幽默地引用古人的话说:“嫉妒心是

20、不知休息的。”在人类的一 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是最顽固、最持久的一种情感了。因为它是 同私心相伴而生,相伴而亡的。也就是说,只要私心存在一天,嫉妒心理 也就要存在一天。但必须清楚顽固性的特点:其特点之一是积淀性,即嫉 妒心理的顽固性来源于不知不觉的嫉妒心理因素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沉淀。 这要从潜意识的无意识积累开始,一直到显意识的有意识接受。而积累到 一定程度,则嫉妒心理就会如恶魔一样死死地纠缠你。 (李亚芬)5、不易被人察觉的伪装性也许是由于社会道德的威力,或是自嫉妒产生以来,由于其危害性极大, 嫉妒心理已被大多数人所不齿,使得嫉妒心理一般都不愿坦白地表露出来, 往往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21、,或是像驼鸟一样喜欢“藏头露尾”,加以千方 百计的伪装,企图使人不易察觉。如本来是嫉妒某人的某一方面,却不敢 直言,故意拐弯抹角地从另一方面迂回攻击。“声东击西”,是嫉妒心理的伪装性所惯用的手段。(美女割鼻子 P138)(四)嫉妒心理的危害性1、影响积极奋进的精神嫉妒心强的人,往往图虚荣而事事好胜,一旦达不到目的,便怨天尤人, 躺倒不干。这种人,一方面,在精神和物质的付出上不肯比别人多一点; 另一方面,在精神和物质的占有方面又不肯比别人少一点。被嫉者为了免 遭嫉恨,往往意志消沉,不思进取了。2、容易使人产生偏见嫉妒心理是一种被扭曲了的心态,使人难以进行正常思维,从而对被妒 者产生偏见。对人对事

22、往往持否定性和排斥性的态度,以偏概全,以小见 大,怀疑一切。对别人的评价,则往往尽量贬低,吹毛求疵,一无是处。一旦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他,破坏了他唯我独优,唯我独好的认识偏见和 心理平衡时,就会越发妒火顿生,周身难受。3、压制和推残人才嫉妒心理的本质特征就是嫉贤妒能。 有位历史学家曾断言,中国社会自 唐代以后开始走下坡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嫉贤妒能的现象日趋严重。试想,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才华横溢的有识之士,因别人的嫉妒而受到种种 迫害,怀才不遇,报国无门,遗恨终生。孙膑致残、韩非致死、屈原被逐、 柳宗元被贬、岳飞被害,除了社会政治原因外,都是嫉妒者惹的祸。4、影响人际关系一般来说,在嫉妒心理发作比

23、较严重的集体中,人际关系就会比较紧张。试想,在一个集体中,彼此互相猜疑、倾轧、互不信任,而且,往往是一 伙一伙的,小宗派发展严重,在这样的集体中,必然是凝聚力低下,人心 涣散,内耗增大,工作是很难开展的。一个集体中,如果领导嫉妒部下, 老的嫉妒年轻的,同行嫉妒同行,有人稍有一点成就,或是稍微突出一点, 就群起攻击,对其进行讽刺、挖苦、诽谤,那么,这样的集体不但没有战 斗力可言,而且恐怕连点温暖也没有。5、影响身心健康嫉妒心强的人容易发生心身反应性疾病。嫉妒心理是由于其欲望不能满 足而产生的,这样,当妒火中烧而得不到适宜的发泄时,内分泌系统会功 能失调,导致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身心健

24、康。另一方向, 嫉妒心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抵制,特别是当嫉妒心理表现为嫉妒行为时, 对于其嫉妒行为所产生的一些严重后果,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内疚和自责 心理。这种内疚、自责的长期累积,是会有损于人的身心健康的。(五)嫉妒心理的矫治1、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引入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及时疏导嫉妒心理,提倡西方式的嫉妒, 摒出东方式的嫉妒。东方式的嫉妒是中庸之道的产物,主张随大流,反对 冒尖。由此形成东方式嫉妒的特点:你行我不行,不是力争我也行,而是 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使得你也不行。西方式嫉妒的特点恰恰相反:你行我也 行,其结果是带来了相互竞争。(嫉妒的两面性 P10)当然嫉妒本身与竞争是不相容的。因为嫉妒

25、是在别人超越自己,或是可 能超越自己时产生的一种怨恨、不满、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是建立在没 有实力再超越别人,或是不想再以实力超越别人,而只想通过贬低或中伤 别人而维护自己的一种心理行为。而竞争则不然,是看见别人比自己行, 或是要超越自己时,凭自己的实力不使别人超越的心理和行为。竞争是一 种不甘落后的心理和行为,而嫉妒则是贬低和中伤别人的心理和行为。由 此看来两者是有质的区别的。东施效颦“吴士宏”的嫉妒被中国当代大学生尊称为“神奇女士”的吴士宏,本来是北京一家小医 院的护士。她自学成才,通过外贸服务公司进入 IBM公司,因业绩突出不 断晋升,12年间从办公勤务职员一直升到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后

26、又跳槽,现在她是大型国有企业TCL集团副总裁、TCL信息产业集团总裁。北京、 上海一些大学常请吴士宏作报告,大学生很喜欢听她的报告。按照吴士宏的地位、身份和成就,她完全可以向大家讲述她的光荣奋斗史,只讲“过五关斩六将”而不谈“走麦城”。但吴女士十分坦率,她曾当 着上千学生的面承认自己有过妒忌心。吴士宏说:“有那么几年,我总是心理不平衡,为什么我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被提升的却是别人?为什么 明明大家同样苦干,外籍员工却理所当然地拿比我高好几倍的薪水?”不过她接着说,好在嫉妒并没有使她发动任何指向别人的进攻,而是把所有炮 火都指向自己。于是她加倍地工作,业绩更明显地超过别人,这样才有了 今天辉煌

27、的成就。对吴士宏而言,适度的嫉妒,对妒忌心适度地调控,是她成功的催化剂。2、教育学生胸怀大度,宽厚待人一般来说,心胸狭隘的“小心眼”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只有使自己的 胸襟开阔,改变器量过小的性格特点,才能时时刻刻清醒地意识到:世界 很大,能人背后有能人,要想自己在一切方面都胜过别人是根本不可能的, 要想自己在某一方面永远胜过别人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优势是暂时的,相 对的,别人超过自己,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能够逐步树立起这种大度的胸 怀,那么也就不会以自己的暂时优势而“沾沾自喜”,也不会为自己处于劣 势时而“四面楚歌” 了。(马太效应,好事占全,别人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位园丁, 一

28、天早晨,当他到花园里去的时候,发现所有的花草树木都 枯萎凋谢了,园中充满了衰败景象,毫无生气。他非常诧异,就问花园门口的一棵橡树:“你们中间究竟出了什么事?” 橡树说:“无论我怎么努力生长,我都不能够像松树那样高大挺拔。” 园丁问松树:“高大挺拔的松树,你为什么垂头丧气呢?”松树说:“我不能够像葡萄藤那样结出香甜的果实园丁问葡萄藤:“葡萄藤,你在为什么事情伤心?葡萄藤幽怨地说:“我终日匍匐在地,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绽开 美丽的花朵。”牵牛花也苦恼的说:“如果我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就好了。 ”树木们和花儿们各有各的垂头丧气的理由,因为不如别人而自怨自艾。 这时,有一棵小草却长得青葱可爱。于是园丁

29、问它:“你为什么没有沮丧? 小草回答:“我没有一丝灰心,一毫失望。我在园中虽然算不上重要,但是 我知道你需要一株橡树、一棵松树,或者葡萄藤、桃树,或者牵牛花、紫 丁香,你才去栽种它们;我知道你也需要我这棵小小的草,所以才把我种 植在这里,我就心满意足地去吸收阳光雨露,使自己天天成长。19世纪初,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蜚声 乐坛,而肖邦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物对肖邦的才华却深 为赞赏。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李斯特想了妙法:那时 候在钢琴演奏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使使观众能够聚 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面前,当灯一熄灭,就悄悄

30、地让肖邦过 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美妙的钢琴演奏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人 们既为出现了这位钢琴演奏的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荐新秀钦佩。李斯特对肖邦的这种心底无私的精神,比起那些嫉妒人才的小肠鸡肚的 人来说,真可谓天地之别。这是关于两个孩子和两位父亲的真实故事。第一个孩子是班里的优等生,可每次考试总会有几个同学的成绩排在他 之前,这个孩子从未拿过头名,他很沮丧。“爸爸,为什么我的学习成绩总也超不过前面那几个同学呢?其实我真 的很嫉妒,您说我该怎么办呢?”孩子一脸愁云的向父亲讨教。父亲没有回答,而是拿来一张白纸,在上边画了一条长长的直线,说:“你有办法让这条长线变短吗?试试看!:孩子绞尽脑汁

31、,想了许多让长线 变短的办法,结果都无济于事。父亲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拿起笔,在那条 长线下面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直线“哦,爸爸,我懂了!要超过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使自己做得比 别人更出色。”孩子恍然大悟。第二个孩子是班级里的小队长,他总想着怎样尽快坐上中队长的位子, 却每每事与愿违,他很忧郁。“爸爸,我真的很想快些进步,我真的想当中队长。可我做得却总比现 任中队长差一些,我真的有些嫉妒,您说我怎样做才能超过他呢? ”孩子忧 心忡忡地向父亲请教。父亲没有回答,而是兴致勃勃地和孩子下起跳棋来。 其实,孩子的跳棋 下得绝不比父亲差,可到最后还是在父亲面前败下阵来。父亲望着孩子大 惑不解的样子解释说:

32、“这里有个诀窍,要在下棋中获胜,只想着给自己在 前进中搭桥还不行,还必须善于在关键时刻拆别人的桥,让他举步维 艰”“哦,爸爸,我懂了,要超过别人最有效的办法不在于如何为自己搭桥 尽快地前行,最要紧的是善于阻止别人超过自己。”孩子茅塞顿开。多年后,两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走上了各自不同的岗位,也收获了不 同的人生之果。第一个孩子以父亲的“长线”理论指导自己,以争强好胜 的进取精神迈好前行的每一步。第二个孩子则以父亲的“拆桥”理论做航 标,不思进取,不求作为,而是埋槛设绊算计别人,结果不仅没有功成名 就,而且根本没有哪个单位愿意接纳这种小人。3、以快乐之药矫治嫉妒之心一般来说,嫉妒可能是造成不快乐的

33、重要因素, 而且这种不快乐是随时 随处可能发生的。如果留心注意一下就可能发现,当一个服饰华丽的女人 走过时,试着留神观察一下别的女人的目光,就会发现,她们之中,除了 比那个女人穿着更华美的以外,都将用不高兴的目光注视她。同时争先恐 后地寻找出贬损那个服饰华丽的女人的话来,而且还不仅局限于贬损她的 服饰。这种举动固然能为她们带来对那个服饰华丽的女人的贬损后幸灾乐 祸,但是,也同时为她们自己找来了痛苦。因为她们会因为嫉妒她而忧郁 不欢,因为她们毕竟还暂时没有那位女人的华丽服饰。也就是说,她们不 是在自己所有的东西中寻找快乐,而是从别人的所有中寻找痛苦,类似于 这样的痛苦,如果嫉妒者愿意找,那么随时

34、随处可以找到。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就正象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 样。寻找到了快乐,也就是去掉了痛苦。而且有快乐的事情就要尽情地享 乐,在找乐、享乐中就自然而然地治疗了嫉妒,根治了嫉妒。如果一个人 总是想:比起别人可能得到的欢乐来,我的那一点快乐算得了什么呢?那 么他就会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 也是一种情绪心理。在人的情绪心理中何种情绪心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 靠人来调整。一个健康心理的人就能够用乐观精神使快乐情绪据主导地位,而一个有嫉妒心理疾患的人,就只能以悲观精神使痛苦情绪据主导地位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说过:“人生是一串无数的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 观

35、的人总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有了嫉妒心理并不可怕,只要能微笑着去 战胜它,就能数好人生的念珠。不同态度的人对半杯水有不同的看法。4、少一份虚荣心自尊心强的人对名誉的追求比较强烈, 而虚荣心强的人自尊心也强,但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强 的人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嫉妒者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虚心强的人并 不都是以贬低别人来达到满足自己的虚荣的,也不都是把自己的虚荣建立 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多数虚荣者通常的作法是吹捧自己,或是获得了一 点点荣誉而沾沾自喜,或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二者又紧密相连,相依为 命。所以,克服一份虚荣心就能少一份嫉妒心。在圣经马太福音中

36、有这样一段话:“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 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也要夺过来。”这段话源于马太福音中 这样一段故事:说一个主人将不同的本钱分给三个仆人,让他们出外谋生, 一年以后论成绩赏罚。主人对赚得多的仆人又给予奖赏,使他多得有余; 而对赚得少的仆人又给予惩罚,使他什么也没有。以为自己有的只能越来 越多,别人没有的只能永远没有下去。一旦别人有了自己没有的东西,这 种虚荣的嫉妒心理便会油然而生。三、早恋心理大量事实证明,中学生早恋后,感情往往被对方所牵制,学习没有不 分心,成绩没有不下降的。现在,中学生早恋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 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早恋现象因其始发年龄早,出现日趋普遍,引

37、起了社 会、家庭、学校的普遍关注,有时竟成为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据报道:某中学两名学生谈恋爱已有几年,因已临近高考,男生怕耽 误学业,便主动提出断绝关系。没想到女生留下一封遗书便自杀了。在遗 书中她写道:“这事与爸妈、老师无关,我只恨自己瞎了眼。世界一片灰 暗,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一个女儿照着镜子,这样问她的妈妈:妈妈,我是不是长得不好看?为什么没有男生追我?”这位妈妈一下子楞了,想不出用什么话才能安慰这位 失恋”的女儿。据这位母亲说,她的女儿在杭州西湖区某职高上高一。她的女儿告诉 她,班上只有连同她在内的 3个女孩没有男朋友,其它都找了男朋友。有 的是找高年级的,有的找的是同班同学。她的女儿

38、很伤心,学习静不下来, 经常照着镜子发呆。她怀疑自己是因为长得不够好看,所以男同学才没有 追她。她要好的女同学安慰她,认为她的 条干儿”还是不错的。某旅游职高 的陈老师说,中学生恋爱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职高生中有如此高的 早恋比例确实还是比较少见的。浙江青年报血的教训再次提醒着人们去关注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心理疏导。本文试图客观地去认识中学生的早恋现象的界定、特点、原因等方面以教师的角 度去进行思考,以求做到有的放矢,或防患于未然。一、早恋现象的界定要在早恋与正常的恋爱之间划一个准确的界限比较困难,本人主张,早 恋现象是指中小学生的互恋和单恋现象,包括男女同学之间互相倾慕、谈 恋爱,以及单相

39、思、师生恋、傍大款等等。二、早恋现象的特点1. 年龄特点以14 18岁为多,其中14岁为始发高峰期,到15岁有所下降,16、 17岁又出现一个新的高峰期。近年来,初一年级、小学高年级学生也出现 早恋现象,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 地域特点以城镇中学尤其是城镇初级中学发生率高,乡村中学发生率相对偏低, 越偏僻的乡村中学发生率越低,城乡结合部中学发生率相当高。但“师生 恋”在乡村中学相当高。3. 行为特点公开化。过去学生谈恋爱是搞“地下工作”,他们或写个情书、塞个纸 条,或找个幽静的地方偷偷地约会。现在早恋呈现公开化趋势,随便向一 位学生了解所在班级的情况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张三喜欢李四,王五暗 恋

40、赵六网上化。上网谈恋爱如今已成为一种时尚。据内地一所中学调查显示,曾经或正在通过网上谈恋爱的学生占在校学生的1/3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连对方姓什名谁、芳龄几何都未搞清楚。更有甚者,一名初三女生为了 能见到心上人,不惜逃课千里迢迢来到沿海某城市,结果发现日思夜想的“白马王子”居然也是女性。成人化。他们或成双成对上学回家,或搭肩搂背出入娱乐场所,一点也 不感到害羞,有的甚至早已越过“雷池”。某市一次“扫黄”行动中,在 一家宾馆居然抓获两对在校中学生,在另一家宾馆则查获一位傍大款的高 二女学生。据深圳市计生部门调查,中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高达20%三、早恋现象产生的原因1. 心理原因(1)青春期生理

41、发育诱发尝试心理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对异性的生理结构和情感世界有一种神秘感,试图通过与异性的交往来了解,有 时虽偶尔有性的冲动,渴望接触异性的身体,但并一定能付诸实施。这种 更多停留在精神层次上需求,是柏拉图式的。很多中学生抱着与其不试而放弃,不如试过再失败”的心态,渴望着走进异性生活的天地。(2)寻找精神寄托的回避心理 当代中学生最缺少的是理解,知识经济 时代带来的全方位竞争,使一部分学生在贫困、富裕的两极生活中,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中,在频繁的人际交往冲突中,在家长一味地望子成龙成凤 的企盼中,在离异家庭或特殊组合的家庭的冷漠情感中,在个别教师的偏 见中,承受着大人们难以想象的心理重荷。

42、这部分学生生活中屡受挫折, 又得不到正确、及时地引导和帮助,其中的少数同学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回避现实中应尽的责任,从选择异性朋友中填充内心的空荡,在异性朋 友的避风港”中找回自己的失落,精神的寄托。(3)互相欣赏的愉悦心理 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是 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平衡综合的发育时期。产生于男 女生之间的相互欣赏和 好感是一种很平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一个有气质或有才华的人无论在谁 的眼中都是可爱的。这也是校园里那些 是非”比较多的总是相对出色的学生 的原因。相互欣赏的男女同学之间,本应将友谊的酒酿得更加醇厚一些, 但由于自制能力差,个体意识渐强很容易局限于两个人的小圈里,从而

43、使 群体意识减弱,出现脱离群体的倾向。(4)寻找刺激的逆反心理 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升学无望且胸无大 志无所追求,亲子关系紧张缺少家庭的理解和关爱,再加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污染,精神颓废空虚。因而产生了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的心理倾向。 人生价值取向出现偏颇和迁移,在生理巨变带来的本能意识驱动下,导致 了早恋的产生。(5)网络、影视、书刊的影响产生模仿心理 如果说生理的发育是早恋 产生的内因,那么网络、影视、书刊则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人化的情感戏、生活戏,以中学生的角度理解和接受难免产生误差,不可避免 地向中学生灌输一些零零碎碎的爱情观念或者性观念。虽冰山一角,但那 些不食人间烟火罗曼蒂克式

44、的才子佳人、英雄美女的故事,足令少数中学 生心驰神往,大胆越过雷池”而乐此不彼。(6)放松因沉重学业带来紧张神经的缓冲心理 放松身心也是早恋产生的一个原因,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依然过于沉重,做不完的功课、考不完的 试题让学生感到很累、很枯燥疲惫。同学之间竞争残酷,彼此之间总是留一手、妨一脚”这时有一个异性的朋友在身边安慰、常常可以缓冲压力。但是家长老师往往不理解,甚至施以高压。本来挺好的同学关系,在逆反心 理的作用下产生了 罗米欧、朱丽叶效应”干脆就真正谈起恋爱。(7) 成熟与幼稚并存的 跟风”攀比心理 当代的中学生对自己的内心需要理解的、描述的都很清晰,显示出一定的成熟性。但在具体的行动中又 有

45、幼稚的表现,现象之一部分学生不断地更换异性朋友,类似感情游戏; 表现之二 另一部分学生需要一种节于友谊与爱情之间的感情。但在实际生 活中,这个尺度很难把握,容易走向极端,身历其中的中学生往往会忘记 原来的需要或者无力再回到原来需要的那种 中间”状态。心态的不成熟,在 虚荣心的驱使下产生了 跟风效应”你不是有异性朋友吗?我也有。以此来 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成功,以提高自身的价值。形成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 意识,把他们培养成身心健康、社会行为良好的现代人。)贪玩、贪吃,爱慕虚荣,追求物质享受,有的女生被有钱的男人玩弄。受社会上一些不良 风气的影响,以早恋为荣,随便发生两性关系。2. 家庭原因许多出现早

46、恋现象的学生来自不良的家庭。 这样的家庭或结构缺失,或 教育失当,从而给学生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结构缺失家庭:主要是单亲家庭、再婚家庭或双亲缺失家庭。这样的 家庭由于结构缺失,孩子长期缺少父爱、母爱,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在 心理上产生许多障碍而产生心理异常。当他们一旦遇到心目中的“白马王 子”、“窈窕淑女”,或遇到关心自己的异性一一哪怕是年龄比自己大很 多即产生强烈的好感、依附感。这也是师生恋、傍大款等“异代恋” 产生原因之一。教育失当家庭:这样的家庭要么父母行为不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 己的孩子;要么家庭不和睦,孩子很难享受家庭温暖;要么家长要求过于 苛刻,视男女交往如大敌,处处严加防范,

47、结果反而事与愿违;要么过于 溺爱,孩子永远长不大,在家依附父母,在外依附别人。家庭教育不当引 起,如粗暴型的家庭容易使子女产生叛逆心理;苛求型的家庭使孩子承受 的压力过大;溺爱型的家庭使孩子养成娇生惯养,追求享受,目中无人的 恶习;另外,城镇的下岗职工家庭,由于下岗的父母心理波动大,使孩子 难以享受家庭的温暖,进而“移情别恋”的例子也不少见。3. 社会原因我们所处的社会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多姿多彩”:打开电视,各种“婚 姻速配”类的栏目如玫瑰之约让你目不暇接;走近电脑,黄色网站、 垃圾网站比比皆是。大街上,到处是为所谓“民间艺术团”招揽生意的、 仅穿“三点式”的女郎;电影院门前不堪入目的宣传画

48、,让你脸红心跳; 书店里摆的光看书名就让你想入非非;金曲排行榜中,除了看不懂歌词的 歌曲,就只剩下“抱一抱,抱一抱,抱着我的妹妹上花轿”之类了。4. 学校原因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家长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以升学率 的高低作为唯一的标准。这样使得重智育、轻德育,重视知识传授,忽视 思想道德教育及心理素质教育成为普遍现象。学校为抵御社会的不良现象, 纷纷采取措施实行封闭式管理。老师视男女关系教育和性教育为禁区,时 时小心翼翼,不肯轻易涉及,生怕“触雷”。一旦发行有早恋现象又高度 紧张,草木皆兵,大做文章。这种“只堵不疏”的做法,显然难以收到预 期的效果。少数教师尤其是一部分农村中学教师,由

49、于不能正确处理好与 异性学生之间的关系,客观上甚至是主观意愿上为中学生早恋现象起了推 波助澜的作用。引起女学生早恋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四、早恋现象的表现:(1) 突然比平常注重衣着打扮;(2) 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易分神,甚至精神恍惚;(3) 学习成绩突然下降;(4) 上学的时间过早,放学 后回家的时间过迟;经常与平常不一致。(5) 电话频繁,但不愿父母或其他人接听;(6) 活泼好动、喜欢与别人交往的学生,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等;(7) 用零花钱突然比平时多;(8) 借故迟到、早退或请假,甚至常常旷课。(9) 就餐、就寝时间与其他同学不同步;(10) 信件突然增多。五、应对早恋现象的策略(1

50、) 性知识教育策略.性心理卫生学的研究表明,随着性器官的发育 和第二性征的出现,青少年越来越对性发生了兴趣。尽管这种兴趣是隐蔽 的、难于启齿的,而且还带有明显的羞耻感,但仍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和以 各种方式强烈地表现出来。青春期学生在两性之间产生爱慕是一种普遍现 象,他们对性信息反应迅速而敏感,为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在某种性问题来临时及时向学生传授性知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性心理、 性生理等基本知识的教育,尽量解除其神秘感和好奇心,了解到性行为对 他们带来的伤害,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调整自身的心理活动,把好奇心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2) 自己人策略.中学生情感较细腻、敏感、丰富、脆

51、弱,心理较微妙、复杂,所以在进行心理辅导时,教师除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生理 知识、法制知识外,更要有诚挚的爱心,尊重理解学生,同情她们的不幸, 把学生当作自己人来看待,而不是管教的对象,时刻注意自己人效应的运用,让学生切实感觉到老师是她们的贴心人,能够帮助她们解决困难, 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喜欢你,消除学生对老师所抱的戒心,缩小师生间的心 理距离,从而使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观点、态度,提高心理辅导的成效。(3) 榜样教育策略。营造良好的集体风气,坚持把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作为班集体建设的介入点,使学生们学有榜样。以邓颖超对妇女提出的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为题,通过树标兵,学先进,使女同学们认识到 什

52、么才是中学生的美和追求,在她们中形成一种舆论氛围:谁早恋会被同 学们看不起,谁没有理想是没有出息的表现。从而净化她们的心灵,掌握与异性同学相处的分寸,不使异性友谊变为爱情。(4) 主题班会策略。在进行榜样教育的同时,班主任要利用系列化 的活动,正面引导、反面警策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如可根据 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组织如下一些主题班会课:我所喜欢的少男少女 形象;女性的自我保护;异性交往的准则;意志力与成材;十六岁的理想和追求;当我们面对挫折时;怎样的中学生活最 美等。(5) 自我教育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 教育的要求时方可能实现只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

53、育 。市场 经济、信息时代呼唤加强自我教育。在目前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下,如何 提高青少年抗腐蚀的能力?只有提高学生自身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分 辨能力和免疫能力,从而形成较强的自觉取舍的自我教育能力。一位品尝 过早恋苦果的学生在日记中说:早恋是一枚未成熟的果子,它的味道又苦 又涩,只有等到成熟时才会又香又甜。另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玛蒂尔德说:早恋是那串钻石项链,虽有片刻的欢乐,却带来十年的 辛酸。孙行者说:早恋是王母娘娘蟠桃园里未成熟的青桃。祥林嫂说:早恋是我的阿毛,他没长大就夭折了。医学家说:早恋是囫囵吞枣,终有一天会影响健康。下岗人说:早恋会使你走我们的老路。”(6) 小信箱策略。有时

54、,对早恋学生的心理辅导并不是一、两次谈 话就能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有一个适应和调节的过程,如在班中设立心理 咨询小信箱,或者把自己的QQ号告诉学生,在保证保密的前提下与学生沟 通,这样就能为产生早恋烦恼的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场所,也使班主 任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为学生扫清成长道路上的心理障碍, 使学生健康成长。(7) 故意忽略策略。就是对学生的行为故意忽略。如果老师、家长觉 察女学生的早恋行为时,马上视为洪水猛兽,一味地控制和禁止,或采取 监视搜查恐吓等简单、粗暴的做法,只会引起负面效果。美国社会心理 学家大卫和利比兹都曾作过一次调查 ,了解父母对恋爱中的男女进行干涉 的作用.他们惊奇地发现,父母的干预程度愈高,男女双方竟会产生愈强烈 的爱.他们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这时,故意忽略”反 而可让她们有自我反省的时间,冷静地处理感情。例如,一名女生是班干 部,学习成绩也排在班前列,聪明、活泼的她深受男同学的欢迎,有一段 时间,她常常与一名男学生在一起,班中也传言说她 ”谈恋爱”。班主任知 道后,并没有急于制止、干涉,而是暗中观察,一段时间后,让她组织一堂班会讨论课:如何掌握异性交往的准则”?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与那位男同学仍是好朋友,但我知道她已能理智地处理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