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社会学概论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7586710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大专科社会学概论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大专科社会学概论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电大专科社会学概论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专科社会学概论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按照社会学人口问题把社地域型社区划分法贝尔技术城市业缘关系冲突权力抽样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初级群体C.库利初级社会成员关系的密切程度从调查抽样调查当代社会分层职业当代社会中自致性社会地位当收入不足绝对贫困当一个人社会角色的扮演第一次使用:实证哲学教程奠定当代阶级制度对革命社会优抚对解释由结果找原因对全体普遍调查对社会度默顿个人青年时期根据群体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根据人们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根据社会规定性角色和开放角色古代大同社会古典19世纪环境生态环境问题霍桑“社会人”假设价值论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冲突建立家长制将社会沃纳交换交换关系结构帕森斯和默顿截止41.8%敬老院社会福利事业镜中我C库利理论依附理

2、论联系地缘关系邻里地缘马克思社会关系的总和美籍Z理论默顿偏差行为论某些社会趋同论亲密.青年人口问题数量或质量人类赖以核心家庭人类历史农村社区认为越轨弗洛伊德克上个世纪第三次浪潮社会保险德国社会保障1935年社会分层社会地位社会工作社会弱者社会学创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社会学的创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的研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社会学家米德社会学家首先个体的内心因素社会学在中国1979年3月社会学在中国费孝通社会优抚行政性的社会制度的核心强制性社会制度最核心规范系统社会制度最基本的构成理念系统社会制度最基本的特征社会性性社会制度最具革命约定性社会组织梅奥社区费孝通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世界上第一个“环境

3、标志”德国世界上第一批欧美首次提出孔德所有的越轨犯罪行为提出“社会控制”罗斯提出后工业美国社会学家贝尔调查者问卷法同辈群体青春期网络人们的社会行为为了解决个案调查为社区帕克文化冲突论塞缪尔亨廷顿文化发展文化的融合文化模式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往往象征性我国社会民政部门希望工程非政府组织下列不属于社会权力法下列不属于亚一夫一妻制下列手段属宗教控制下列手段中教育下列属于本经济制度下列属于评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科层制小群体五个人性善论孟子严格1958年一个效能期以下哪布景与道具以下属人类学用生物西塞朗姆布罗索有上对核心家庭在青年工作单位在社会化家庭在社会角色冲突在所有的大众电视在所有的越轨违俗行为在现代业缘

4、群体职位垂直流动中国传统差序格局中国网络1994年中国现代化19世纪60年代重点研究越轨社会标签理论专门为社会化学校自杀论迪尔凯姆组成文化特质组织、协调志愿者协会组织的灵魂是组织目标作为中国90年代按照产生社会制度 (本.派)按照流动方向社会流动 (水.垂)按照陆学艺会(改.就.社.进)按照区位体系社区 (基.商.工.缺) 常见的社会角色失调 (冲.不.中.失)城市社区社会关系的特点(匿.非)初级群体类型 (家.邻.儿) 初级群体特征 (规.目.难.间.控) 分析解释社会问题 (病.解.价.偏.标)根据维系群体成员关系 (血.地.业)环境问题 (退.污.灾)继续社会化通常发生(中.老 )家庭结

5、构 (核.主.联)结构功能社会组织划分 (经.政.整.维)美国社会学家人类社会发展分(农.工.信)目前社会分层影响因素(职.教.收.权.生) 农村社区的特点(所.生.组.问)农民工的再社会化 (谋.价.行.自.生)人类历史社会分层形式 (奴.种.阶.性)社会保障基本功能(既.稳.促.减.实)社会保障体系特性(保.强.社.福)社会存在前提(自.人)社会的特点(由.们.文.与.一)社会工作方法有(个.团.区) 社会互动类型(交.合.冲.竞.强)社会化主要内容(学.传.完.培)社会角色扮演过程(期.领.实) 社会角色这一概念(外.某.关) 社会网络特点(弥.多.隐)社会现代化内容(工.政.管.人.生

6、)社会学产生(资.自.社.丰) 社会学社会功能(描.解.规.预)社会学学科特点 (整.综.应.实) 社会学研究基本程序 (选.设.实.总) 社会制度特征(强.社.历.约.体) 社会制度正功能(整.传.行)社会组织构成要素 (一.特.明.正) 社会组织调动手段(权.规.资)社区构成要素(人.地.区.组.共)斯宾塞三个系统 (营.循.物)网络社会问题形式:(犯.计.黑.沉)韦伯社会分层影响因素(权.声.财)文化传播(W.乔.罗.欧.克)文化冲突类型(区.集.阶.民.时)文化功能(或.使.整.塑)文化融合方式 (交.适.外.转.更)文化特点 (象.复.传.变.共)我国贫困问题特点 (绝.城.物)我国

7、人口问题表现 (数.总.结) 我国社会保障存在问题(覆.资.社)西方社会学19世纪上半叶 (奥.宾)西方社会学19世纪末 (韦.迪)要做到处理代沟(正.对.如.应)一般来说社会保障体系 (除养老)一个完整生命周期(成.效.式.萎)以下各种称谓与非政 (N.非.第.民.社) 以下关于越轨行正确 (一.未.以) 以下控制手段属外控(行.法.道.习)以下哪些理论侧重研究不发达(社.依.世)以下哪些理论侧重研究发达(增.信.后) 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报.杂.广.电.因)影响社会分层因素(化.资.工.成)越轨行为正功能(促.增.有)在默顿社会失范理论 (革.仪.退.反) 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强.重.家.尊.

8、摆) 中国社会学杰出代表(孙.潘.吴.费)作为一种社会体系制度(理.规.设.制)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及其变迁的社会科学。社会: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社会转型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即从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社会、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封闭社会半封闭社会向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开放型社会转化。(上世纪90年代开始)突出特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伦理基础上的“人治”向民主法制基础上“法治”社会转型。抽样调查:就是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作为

9、样本进行调查,并以对样本调查的结果来推断总体一般情况的调查方法。它是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问卷法:计算机技术和统计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使问卷成为现代社会调查中广泛适用的一种收集资料的工具。问卷是以问答为主要形式,为调查研究的目的而专门设计的。观察法:观察者根据研究课题、有目的地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直接或间接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以取得有关资料的方法。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冲突理论:美国科赛和德国达伦多。继承马克思、韦伯、齐美尔。抨击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均衡模式,发展出一种用来考察和解释现实社会各种矛盾与斗争的社会冲突模式。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人类社会通过学

10、习获得的无形的方面,如信仰、观念、道德、价值,也包括有形的方面,如实物、符号与技术等。文化特质:指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一个社会文化内容就是各种文化特质的总和。文化模式:指互相有关联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特质丛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往往表现为一种文化的特殊性。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模式,独特特征的地域性文化。代表人物: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罗思.本尼迪克特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群众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来发展社会性的过程。也就是社会成员如何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同辈群体:又称“伙伴群”,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大众传媒:指社会

11、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信息交流方式,如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电影、唱片、因特网等。代沟:就是指两代人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社会角色:是指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社会互动:简称互动,指人际或群众间通过交往而产生的心理交感或行为的相互影响。社会群体:就是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特定的相互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共同体。初级群体:首属群体或基本群体,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而结成的群体。次级群体:次属群体、社会组织,人们通过间接的社会联系而结成的群体。家庭:是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为

12、基础所组成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初级社会群体,它是建立在婚姻和生育之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广义: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庭、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群体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目标,执行一定的职能,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科层制:又译成官僚制,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

13、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社区: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着特定的生活方式,并且成员有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城市化:两个层面含义,即人口学意义上的城市化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城市化。人口学意上的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人口在特定地区的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化是指人们居住、生产和生活方式从农村向城市的变迁过程,以及与这一过程相关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组织的变迁。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一种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建立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共识之上、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复杂的、稳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制度化:指的

14、是一项社会制度的形成过程。它意味着人们的行为逐渐模式化,并最终固化为特定的社会制度。社会分层:指的是由于占有社会资源的多少不同,社会成员被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阶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所置身的位置,它表明社会成员在社会阶梯中的具体坐标。对于社会成员来说,社会地位是比较双难以简单界定的,因为社会地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社会流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指的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变化。社会流动更多指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的位移,不是简单的地理空间的流动。社会问题: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某些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发生了与现实的社会环境失调(即相异或发生矛盾)

15、,并引起人们普遍注意,需要以社会力量来加以解决的现象。人口问题:指人口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影响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绝对贫困:指个人或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以维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当收入不足以支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营养时,即是绝对贫因,这是最严重的贫困。相对贫困: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相对贫困是与某一生活标准比较而呈现的贫困状态,这说明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一定的贫困现象。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越轨:一般认为,那些为某一个社会群体成员判定为违反其规范、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感受或行

16、动是越轨行为。社会控制:指社会或社会组织通过各种社会规范及与之相适应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或群体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从而协调社会关系各种部分,确定与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社会现代化:指一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社会变迁过程,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社会趋同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社会学家和现代化问题专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时形成了社会趁同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现代化过程是所有社会、所有民族都将经历的普遍的进化过程,尽管各国现代化的国情不同,起点也不尽相同,发展的具体道路和方式可能各有不同,但他们都会经

17、历同样的途径转变为同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相同的社会模式,即现代工业社会。社会保障: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安全项目的总和。社会保障向公民提供各种形式的补贴、津贴、用来补偿公民由于退休、失业、伤残、丧偶、生育等原因造成的收入损失。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对丧失或者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去工作机会的劳动者,按照权利与义务在劳动上的对等原则,实行确保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包括医疗、老年、失业保险等内容。社会工作:指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指那些在生理、心理

18、和社会的某一方面受到损害的人、群体和社区。社会福利:我国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以解决鳏寡孤独、盲聋哑残以及老幼等生活保障为主的社会福利事业;以安排残疾人劳动就业为主的社会福利生产。孔 德社会学创始人梁簌铭乡村建设运动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斯宾塞社会有机论米 德符号互动论芝加哥学派社会角色梅奥霍桑霍桑试验、社会人假设科塞、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霍曼斯、布劳社会交换理论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八阶段论韦伯理解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 科层制理论库 利 镜中我迪尔凯姆自杀论费孝通差序格局亨廷顿文明冲突 严 复群学肄言晏阳初平民教育简答社会学学科特点:1)整体性。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2)综合性,有两层含义

19、:首先是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就是在研究社会时必须纵观全局,放开视野,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不孤立地看待,而注意从这些现象和问题与其它现象和问题的相互联系中去把握、去认识。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一整套具有自己特点的研究方法,而且非常注意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中也包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3)应用性。重要点首先是现实社会,从具体的社会运行中发现问题,运用相应手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结论。(4)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社会特点:(1)社会由人群组成(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以人与人的交

20、往为纽带(5)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文化功能:1)文化是社会或者民族区分的标志2)文化使社会的规范系统化3)文化是社会整合的基础4)文化塑造社会的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族集体主义文化;4)尊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社会化主要内容:1)教导衣食技能和职业技能两种生活技能2)传递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等社会文化3)完善自我认识和自我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等自我观念4)培养社会角色。确定社会角色?在社会舞台上人们不能随心所欲扮演任何角色,首先需要对所担当的角色有一个确

21、定过程,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角色是一致、等同。 确定社会角色过程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确定自己到底承担哪些角色,即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二是确定自己在某一条件下适宜的行为方式,即回答我该怎么做的问题。举例说明如何表现社会角色?答:(1)布景与道具。(2)衣着、仪表和言谈举止。(3)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举例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答: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1)角色期待也叫角色期望是社会对某一角色行为模式的期待和要求,角色扮演者在这一阶段要了解这一期待和要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2)角色领悟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

22、色要求和规范的认识和理解;3)角色实践,也叫角色行为,即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或活动,是角色领悟的发展。现代社会父母平等意识浓厚,家庭气氛民主,父母对孩子如同朋友般倾听孩子的心声。家庭功能?答:1)经济2)人口再生产3)婚姻生活4)社会化5)感情交流6)抚养与赡养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是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自治性的、非党派性质的,三层含义:1)非政府组织是一种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形态;2)非政府组织是一种机制,是实现公益的一种机制;3)非政府组织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治理理念。家长制管理方式特点?答:1)组织权力集中在最高领导人手里2)分工不明,责任不清3)任人唯亲,因人设位4)办事无章可循,无

23、法可依。(5)终身制。城市社区及特点?答:城市社区是大量异质居民居住、规模大且人口密度高、以非农业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它具有如下特点:(1)居民职业以非农业为主。(2)人口素质较高(3)社会关系以业缘关系为主。(4)社会组织机构齐全,类型结构复杂化,组织功能专业化,组织体制科层化。(5)文化具有多元倾向。社会制度构成的基本内容?答:(1)伦理、观念、价值等理念系统。(2)风俗习惯等规范系统。(3)机构、人员等组织系统。(4)物质和象征等设备系统。社会流动产生的主要前提?答:(1)社会的开放程度。(2)文化价值观念的开放。(3)社会不平等的存在。(4)个人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问题表现

24、?答:(1)人口数量庞大。(2)人口总体质量不高。(3)人口结构不甚合理。网络社会问题的表现及影响?答:(1)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2)计算机病毒,它能破坏计算机系统或使计算机网络瘫痪。(3)网络沉溺,导致人们心理失常和行为错位。(4)网络黑客,它危害网络安全,也对网络社会秩序带来不良影响。越轨?答1)越轨行为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2)未必是坏的和不可接受的3)未必总是自愿的4)未必是犯罪行为5)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群体和组织行为。社会控制特点?答:(1)社会控制的非个人性。(2)社会控制的约束性。(3)社会控制的多向性。(4)社会控制的规范性。社会保障功能?答:(1)维持既有社会制

25、度的社会稳定。(2)促进和保证经济发展。(3)减弱贫困、改善生活品质和促进社会进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答:(1)社会福利。(2)社会服务。(3)社会保险。(4)社会救济。(5)救灾工作。(6)社区工作。(7)社会工作教育。社会现代化内容?答:(1)经济发展的工业化。(2)社会空间的城市化。(3)政治现代化。(4)管理科层化。(5)人的素质的现代化。(6)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论述社会网络的特点?答:社会网络具有弥漫性、多重性和隐蔽性三个特点:弥漫性。社会网络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不能离开个人而独立存在,却不完全依附于个人。如果我们把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网络中的结来看的话,那么一个人的网络除了自身的网络关

26、系外,还有一些网络的外延,例如亲属网络的外延就有父辈的网络、妻子(丈夫)的网络和子女的网络。可以认为,人们在时空当中能够通过各种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扩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网络。多重性。社会网络在本质上就是复杂的多重社会关系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角色集,扮演多重角色,是多种社会关系的交织点。需要的时候,平时松散的社会网络会在短时间内串联成几种人际关系网。比如,当遇到困难时,可能会有同事网络、朋友网络、父系亲属网络、母系亲属网络、党政关系网络来提供支持。(2分)隐蔽性。社会网络是无形的,是一种能感觉到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无法对社会网络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无法准确的描述网络

27、的规律或内幕,而只能感觉到社会网络力量的存在。相对于公共活动而言,社会网络更具有匿名性,具有私密性和情感性特征,会参与看各种形式的互动、解决各种问题。比如,他人往往不知道我有哪些关系,到底通过哪些人可以做到哪些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社会网络是由于相同的价值观、态度、抱负而把一个人同其亲戚、邻居和朋友等社会性地联系起来的方式,是一种关系体系,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社会网络的理论基础六度分割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可以对社会网络的特点作出充分的说明。“六个人”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社会网络阐述了其弥散性和多重性之特点,

28、“任何一个陌生人”则展示了隐蔽性的特点。 如何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在于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城乡一体化并不是指城乡一样化,它界定在制度、体制的范畴内,是针对城乡诸多不同政策形式的二元经济社会分割格局而提出来的。城乡一体化目标是要实现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的社会,需要采取的措施:首先,改革现在的户籍制度。其次,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现在农村征地现象严重,许多农民被沦为“三无”人员,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不明晰,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事实上基本没有区分。再次,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上要实现城乡一体

29、化,消除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时面临的各种歧视,建立面向城乡全部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流动的意义?社会流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指的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变化。社会流动更多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的位移,不是简单地理空间流动。意义:一、有利于社会成员个体的发展。一方面社会成员可以通过不断流动来调整自己,选择环境,从而使自己达到自我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自由的社会流动为个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同时也对社会成员开拓进取精神培养一个良好刺激。相反,要是缺乏社会流动,只会压抑个体资本。二、有利于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公平自由的流动将促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社会成员相互流动、相

30、互交流,从而相互了解、产生良性的互动。三、有利于社会的开放。充满合理自由流动的社会,才可以保持健康状态,保持开放结构,拥有自由精神和和谐发展。试论述我国社会保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1、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仍然很低;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部分群体以及来往于城乡的农民工尚未被全部覆盖2、资金短缺是困扰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历史原因和个人账户的透支以及财政转移和资金运营的低收益等原因造成社保资金短缺3、社会化程度不高;保障对象、资金的筹集及运营和管理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较低,造成自理源不足和效率低下4、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仍未

31、理顺,管理成本较高;人保部、民政部、卫生部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状况存在,没有统一协调工作机制5、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缺乏有效监督,尤其是对资金筹集、运营、支付各个环节监督。完善社保制度政策建议:1、广覆盖需要与制度多元化相结合,在应保尽保的原则下针对不同群体进行灵活制度设计2、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尽快建立起一套较完备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目前社会保险法就是一个进步3、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通过低费率及补贴等方式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问题。4、多方筹措资金,缓解社保基金短缺的压力;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资金运营的多样化,提高资金的收益5、尽

32、快实现省级统筹,为最终实现全国统筹做好准备;实现省级统筹有利于财富的第二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6、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制度统一,形成框架,大部制管理,其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7、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体系,保障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营,避免社会保障资金挪用现象的发生。总之,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必须以人为本并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历史传统为基础和背景。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间关系?原理现代化进程有赖于传统文化的变革;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不能与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对立;我国的现代化一定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现代化。社会化内容?原理1)教导衣食技能和职业技能两

33、种生活技能2)传递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等社会文化3)完善自我认识和自我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等自我观念4)培养社会角色。解析:婴儿从降生开始,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就要通过家长教他吃饭喝水、穿衣服系鞋带以及使用生活必须物品等基本方法,并教会他认识周边的亲属和其他人以及如何与这些人相处,比如不准对父母祖辈说脏话;进入学校开始,在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如何遵守规矩和规范,这些都为进入社会打下基础。在学校和迈入社会后,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技能的学习,习得一技之长抑或成为复合型人才,脱离父母后为自己谋求生存和发展;同样,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要知道并理解所生活的社会的规范和文化

34、,比如婚丧礼仪、待人接客的礼仪、习俗节日礼仪等等;最后,就是要学会正确的扮演角色,知道我是谁,我该怎么做,既要知道自己,也要知道他人。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即要学会正确的认识定位自己,又要学会辨别社会关系。因此,整个社会化任务,既可以理解为,在有基本的生存技能和辨别能力的前提下,认识并理解自己所生存的社会当中的风俗、习惯、规则等文化体系的内容,并在此环境中发展独特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以适应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社会等等各个方面的生活并能应对各个层面的变化或变迁。社会制度变革的原因?原理1)社会发展的要求使然;2)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决定;3)社会制度的相关因素导致。社会流动产生的主要前提是

35、什么?答:置于社会流动的理论框架当中进行分析,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阐述形成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原因:1)社会的开放程度,开放型的社会结构比封闭型的社会结构更容易产生流动2)文化价值观念的开放,因全球化、现代化导致的自由、积极、开放、包容等现代价值观念给传统的安土重迁、叶落归根等内敛、保守的思想带来冲击3)社会不平等的存在,在较为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分层的社会结构当中,人们更倾向于改变资源拥有的不平等进而通过实现垂直方向上的向上流动而实现更大程度的社会公平4)个人因素的影响,个人因素也是影响流动的一个原因,但个人原因置于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分析框架中去考察时往往也是社会原因。农民工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在农

36、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开始大量涌入城市,才渐渐出现的。从全国看,最开始的农民工主要以建筑业为主,接着是制造业。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工流动规模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流动形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跨地区流动,随着沿海地区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的不足,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大量短期甚至长期迁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人口流动也称为“民工潮”;另外一类流动是农民就近流动到快速发展的本地城镇。改革开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限制政策,农民不用再被集体所管辖,土地由户自由生产,导致社会结构相对开放,农民才得以从农村进入城市。同时,伴随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入推进,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人们越来越容易接受

37、一个新的环境并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逐渐适应生活,因此社会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规范也在结构性的加速了农民工的规模,导致农民工以及第二代农民工越来越多的来到城市谋求生存和发展机会甚至实现自我抱负的机遇;另外,之所以进入城市打工积累资本,是因为农业收入微薄,资本收益较少,城乡二元不平等结构的存在,导致发展资源稀缺的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和积累其它各方面的资本而来到城市以实现财富的积累进而为自己或子女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而减小不平等。虽然,社会的开放程度、文化价值观念的开放和社会不平等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工的产生,但是个人因素也起着一定作用,比如有的人喜欢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自由,不喜欢外出打工

38、;而有人则更希望在城市中寻求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收入。如何看待社会问题?原理:社会问题,指社会关系失调,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还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要表现为普遍性、变异性、复合性、破坏性和周期性等方面。普遍性,指社会问题自始至终存在于每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现实生活中;时空特性或变异性,指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社会,表现各不相同,各具特性;复合性,指社会问题在产生原因、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以及后果等方面的复杂的性质,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常常是几种社会问题同时并存,并引起一系列破坏性的社会后果;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时间规律性。通常说,社会问题总的时间进程及其阶段性,是周期性的两个基本含义。社会学家则特别强调周期性中潜伏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