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识第07册教案浙教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7513615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9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常识第07册教案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小学常识第07册教案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小学常识第07册教案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小学常识第07册教案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常识第07册教案浙教版(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楼塔小学常识学科教学计划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 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对传统习俗的鉴别能力,制作简单标本的动手操作能力,获得一些对家乡的自然、社会情况进行考察、调查及外出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家乡的地理知识,自然环境,知道一些与家乡密切联系的浅近的科学知识。接受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培养积极探究周围环境、关心环境和虚心学习的态度。同时知道家乡的一些实际事物,及其性质和构造和功能。仿做怡些考察、调查活动。初步学会、制作简单标本和阅读的平面图。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

2、呈现以下特点:从知识内容来看,主要是继续学习第七册常识课文中的知识点,仍以家乡的自然、社会事物和现象作为认知对象,包括人文、矿产、植物、动物、等知识单元,对学生的认知要求有了一定的提高。首先,对家乡社会状况的认识,已涉及到政府机关、城镇建设、工业发展和地域文化等方面,扩大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识范围。其次,对植物的器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丰富了学生的的植物知识。再次,再动物知识单元,不但出现了鸟、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等反映动物分类的概念,而且要求学生认识不同动物的运动、摄食、自我保护等生活习性与它们自身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动物的认识。技能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

3、绎等思维能力。情感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乃家乡,激发探究家乡自然、社会和现象的兴趣,唤起它们假设家乡的责任感。 单元要求 本册教材可以分为这几个单元:地理篇、植物篇、动物篇、综合单元等知识单元,其中地理篇的量比较多。在地理篇中涉及了 家乡的工厂、政府、县城和城市、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特产、风俗等等。再植物篇中主要包括植物的叶、标本、花、种子等课文,。再这一单元中主要继续学习上一册的内容,把植物中剩下的部分叶、花、种子学习完,并学习怎样制作标本。 动物篇中主要学习两栖动物、鸟、哺乳动物等分类的概念,而且认识动物的生活习性。 在综合篇中,课本知识不介绍了怎样认识岩石、煤和石油,而是进一

4、步揭示了人们用获得的知识制造各种工具,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两个班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好,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气氛良好,只有个别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差,作业不认真。由于本人是初次任教这两个班,具体情况并不十分明了,只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认真施教,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措施1、 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2、 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3、 培养学生情感,以科学的态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4、 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识第7册实验教学计划 四(1)、(2)(3)班 2002年9月2日序号课次实验名称所需器材能力培养实验类别17怎样认识岩石 常见岩石的识别岩石

5、、胶布、放大镜、小刀、盐酸、滴管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组28煤和石油煤和石油产品识别煤和石油制品的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演示3植物的叶1.观察叶的形态、组成、叶缘、叶脉2植物排水实验并观察气孔植物的叶、盆栽植物、塑料袋、显微镜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操作能力分组演示411制作叶的标本制作叶的标本植物叶、台纸、胶带、标签等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组512植物的花花的构造植物花、镊子、放大镜等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组613、植物的种子1、种子的构造2、种子的发芽实验种子、放大镜、玻璃杯、菜豆种子、土壤、吸水纸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组714、两栖动物观察青蛙饲养小蝌蚪的器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组观察 815

6、、鸟观察鸟的外形等鸟的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演示 916、哺乳动物观察哺乳动物外形各种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演示10动物怎样运动1、观察动物运动方式2、蹼的作用录象(有条件进行)水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学校实际栽种1137物体浮沉规律 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根据学校实际栽种1238热空气比同体的冷空气轻土块、烧杯、玻璃、棒、酒精灯、三角铁架、石棉网操作能力分组1338热气球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 题20、家乡的医院教时7-22教学目标1 了解医院及医院的内部设施;知道医生给人看病治病的一般过程与方法。2 初步学会自己到医院看病。3培养尊重医护人员的思想感情。重点与难点重点和难点:

7、认识各种交通运输,了解各种运输的特点。学法指导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具准备教学图片教后感 培养了尊重医护人员的思想感情。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一、 组织教学。二、 新课引入。1了解医院及医院的内部设施;知道医生给人看病治病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2初步学会自己到医院看病。3培养尊重医护人员的思想感情。教师板书课题。三、 新授。1教师出示“人民医院”挂图提问 你认识这个地方吗? (1)你知道什么是医院吗?医院有什么作用? (2)请同学们观察课文中的四幅插图并思考: 下面的四个医院有什么区别? (3)请学生讨论:下面的医院哪家是乡办的? 儿童医院是

8、专门为哪部分人看病的? 口腔医院是专门看什么的?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2、说一说我们海盐县城有哪些医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介绍:人民医院、中医院、富亭卫生院等。 3请问哪位同学最近生病进过医院看病? 你去医院看病时是不是你每次多是到同一个房间去看病的?(不是)那你发现了什么?医院的科室去医院看病是根据你得的是什么病才进什么室的。()你知道我们海盐人民医院有哪些科室吗?请学生介绍。()你知道海盐人民医院路的南面和北面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你生病每次总要先到北面去看然后才去南面?()医院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为两大部分:门诊部和住院部。它们的区别是门诊部是专门用来检查和诊断的,而住院部

9、是专门用来治疗的。(5)教师介绍各科室的功能。然后,让学生来举例说说学生随意报一些疾病,由另一些同学回答应到的科室。 5看病、治病的一般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说说自己到医院看病,医生是怎样给自己看病、治病的,然后由教师归纳,并朗读课文中一段话,关于针灸、推拿、放射疗法可由教师介绍。(2)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现代化医疗仪器,要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会越来越先进,目前的一些疑难杂症,一定会被治愈。 6到医院看病的一般步骤。(1)启发学生说说自己到医院看病的一般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边看课文中的图和文字,边讨论。(2)让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医生、挂号员、化验员等,做个的医院看病的

10、游戏。 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 7尊重医护人员教师提问:为什么人们把医护人员称为“白衣天使”?我们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应该怎样?四、 课堂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五、 板书。 20、家乡的医院一、 医院是看病、治病和进行体格检查的场所。二、 医院:中医院、西医院 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三、 冶病过程:询问病情-检查病情-确定病因-进行冶疗四、 去医院治病过程:挂号-看病-划价、付款-取药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 题1、简单的平面图教时7-1教学目标1、 了解看简单平面图的方法,知道平面图的一些用途。2、 初步学会看简单的平面图。3、 激发学看简单平面图的乐趣。重点与难点重点和难点:看简单平面图

11、的方法。学法指导 教师结合图例和实际,指导学生了解看简单平面图的方法,知道平面图的用途。教具准备相关教学内容的图片和投影片。教后感 这篇课文比较简单,学生一般都能很快掌握。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一、 组织教学。二、 新课引入。教师出示文具盒,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从旁边看它是怎么样的?从上面看,它是怎么样的?如果我们的教室从上面看,他是怎么样的呢?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主题:这样的图形,我们叫它平面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简单的平面图形。三、 新授。1、 简单平面图的用途。(1)要到一个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例如到某一个县城去作客,游览,最好能带上一件什么东西?课 时 教

12、 学 过 程时间备注2、 到比较大的公园去游览,最好有什么?3、 我们这里如果要建设住宅新村或大工厂,要有一张什么图?4、 解放军叔叔行军,打仗也要有一张图。以上这些图都可以称它们为平面图。平面图在生产、生活和军事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每个人学会看懂平面图,今天,我们先学习看简单的平面图。2、怎样看懂图例?1、 平面图一般都有图例,图例是平面图上各种图形的说明,是把地方的实物用比较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大家拿出自己的桷皮,平放在桌面上,站起身来从橡皮的正上方往下看, 这时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2、 用同样的方法看我们的课桌,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3、 如果把一本书竖起来放,从它正上方看下去,它的形状又是

13、怎样的呢?请大家试一试。4、 黑板不是横向联合着平放的,而是竖着的,如果从黑板的正上方看我们的教室的黑板,大家想一想,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呢?5、 反地面上的房子、树、河、路、桥等画在纸上,能画成和原来一样大吗?6、 有的平面图也可以一用图例,直接在图上用文字说明各种图形的实物名称。7、 教师出示“冬冬画的教室平面图”这是冬冬画的教室平面图,说说有哪些图形。利用常识配套材料进行解讲说明。3、 怎样看懂平面图的各个方向?1、 学习看简单的平面衅,不仅要会看图例,还要看懂平面图的各个方向。2、 大家仔细观察冬冬画的教室平面图,冬冬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这张平面图的各个方向?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

14、 冬冬在平面图的左上角画了一个指向标,双在 指向标的止方写了一个“北”字,这表示什么 意思呢?我们已经知道图的上方是北画,那 么,图的下方是什么方向?图在左面和右面各 是什么方向?3、 有的平面图不画指向标,通常也是以图的上方为北面,那么,其他各个方向可以怎样确定呢?4、 说说冬冬画的教室平面图。(1) 现在分组讨论冬冬画的教室平面图:教室里有哪些物体?冬冬和同学们上课时是朝什么方向坐的?冬冬的教室门是朝什么方向的?冬冬的教室里最多可以坐多少学和生?然后分组汇报。(2) 再把自己的教室和冬冬的教室比一比,说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课桌凳的数量相同吗?排列的方法相同吗?教室门朝向相同吗?门、窗的数量

15、的相同吗?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四、 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我们怎样来看懂平面图? 平面图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五、 课堂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六、 板书。一、 简单的平面图1、 简单平面图形的用途。浏览、导游、生活等2、 怎样看懂简单平面图。看懂图例。3、 如何确定平面图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 题2、我家在学校的何方教时7-2教学目标1、 知道怎样根据平面图认方向、识路线。2、 学生初步会看学区的平面图。3、激发学生看平面图的兴趣。重点与难点重点和难点:根据平面图认方向、识路线。学法指导教师借助平面图,通过讲解、讨论、分析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

16、理解。教具准备教学投影片、平面图等。教后感 学生在书面上都能让方向,识路线,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点难度。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一、 组织教学。二、 教学引入。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教师出示一张平面图,说说这些图例是什么?在平面图上,方向是如何确定的?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教室、学校等比较简单的平面图,今天要学习地区大一点,比教室、学校平面图要复杂的平面图。教师出示课题。三、 新授。1、 学会看光明小学学区平面图。(1) 教师出示“光明小学学区平面图”的投影片或放大的挂图。提问:这是一张什么地方平面图?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图上画着些什么?然后

17、分组说说“光明小学学区平面图”。(2) 说说从林林家到学校怎样走?先朝什么方向。经过哪些道路及路旁的主要建筑物?2、 学会看冬冬画的平面图。(1) 教师出示“冬冬画的平面图”的投影片。提问:这张平面图上画着些什么?然后分组说说冬冬从家到学校去先朝什么方向走,再朝什么方向走,路旁有哪些主要的建筑物?(2) 冬冬家在学校的何方?3、 自己家到学校怎样走?(1) 教师出示本学区的平面图。(2) 分组讲座下面几个问题: 我们学校在图的什么方向?自己的家大致在什么地方?从自己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道路和路旁有哪些主要建筑物。(先组织教学生讨论、再请个别学生进行回答。)四、 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什么?平

18、面图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说说你家到学校是怎样走的?五、 课堂作业。见课堂作业。六、 板书。2、 爱在学校何方1、 确定平面图方向:(1)看指向标 (2)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 学会看学区的平面图。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 题3、昆 虫教时7-3教学目标1 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2 培养观察蟋蟀等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的能力。3 培养观察和研究动物的兴趣。重点与难点重点:昆虫的共同特征。难点: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学法指导教师通过标本、图片、讲解来指导学生了解昆虫。教具准备雌蟋蟀若干只;收集昆虫的图片或照片;收集昆虫的录象片;有关昆虫的标本。教后感 学生对制作昆虫的标本十分感兴趣。课

19、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地方能够捉到蟋蟀?并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 1认识蟋蟀的外部形态。(1)说说雌蟋蟀个是什么样子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说, 也可以提供准备好的幻灯片,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 (可以给学生四人一个放大镜)(2)提问:蟋蟀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教师在学生发言,引导他们认识到蟋蟀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接着问:每一部分上有些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 认识蟋蟀的头上有两根长须,胸部长有六只脚,腹部有尾须等. 教师归纳蟋蟀的外部形态,为下节课研究昆虫的特征作准备 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二、教学新授。2了解蟋蟀的运动。(1)教师结合插

20、图或投影片,提问:蟋蟀是怎样运动的? 蟋蟀为什么能跳的很远?引导学生认识蟋蟀的运动方式是跳跃,它的后腿强壮、有力,因此能跳的很远。然后教师提问:雄蟋蟀善于鸣叫,它鸣叫时,翅膀是怎么样的?(2)分组进行斗蟋蟀或放录相资料。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提出具体的要求,做好组织工作。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听从指挥,做到活动有序。有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回答解决上面提问,只要学生能说出看到的实际情况就可以了。3了解蟋蟀的食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结合学生自己饲养蟋蟀的情况,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最后教师根据各组发言的情况,作简单的概述。三、教师小结。简述蟋蟀的外形、运动方式和习性。第2

21、课时一、 导入新内容。教师提问:在我们校园周围,还生活着那些小虫子?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举出一些例子如:蜻蜓、蚂蚁等虫子。1昆虫的共同特征。二、教学新授。(1)比较蟋蟀与蜻蜓、蚂蚁等小虫子的身体外形。教师提问:这些虫子与蟋蟀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或教学挂图等,让学生观察比较。(2)概括昆虫的共同特征。教师可以从学生比较蟋蟀、蜻蜓、蚂蚁三种虫子的外形的认识中,得出昆虫的特征:凡是成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胸部有三对脚的虫子,都叫昆虫。同时指出,极大部分昆虫都有两对翅膀,少数昆虫只有一对翅,如苍蝇、蚊子等;也有的昆虫没有翅

22、,如臭虫、虱子、跳蚤、公蚁等。2分辨那些是昆虫,那些不是昆虫。教师提问:课文插图中的动物中,那些是昆虫那些不是昆虫?教师要引导学生讲出为什么,让学生懂得蝴蝶、天牛、蚊子、螳螂、七星瓢虫、苍蝇是昆虫,而蜈蚣蜘蛛不具有昆虫的特征,不是昆虫。 接着教师提问:你还知道那些动物是昆虫,可以让学生说说当地看到的或书上可到的各种昆虫。3昆虫的生活习性。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五种昆虫是怎样生活和运动的。教师可作如下提示: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那些昆虫会飞?那些昆虫不会飞?那些是在白天或晚上活动的?那些会发光等。也可以着重讨论其中一种昆虫的生活和运动。4了解昆虫一生的变态。教师可以利用课文插图或有关教学挂图(有条件的

23、学校可用录象),指导学生对蚕和蝗虫的一生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了解像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叫作完全变态,像蝗虫的一生只要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叫作不完全变态。如果某种昆虫在生活过程中像蝗虫那样没有蛹期,都属于不完全变态,例如蟑螂、臭虫等。然后教师可出示菜粉蝶、蟋蟀、苍蝇等动物的生活史,让学生进行辨析,那些昆虫是完全变态,那些昆虫是不完全变态。5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教师提问:那些昆虫是害虫?那些昆虫是益虫?为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见所闻,展开讨论。然后提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要让学生懂得益虫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有好处的不要伤害它们。6布置作业。(课堂完成)课

24、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三、 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说说你知道那些是昆虫?四、 课堂作业。见课堂作业本。五、 板书。 3、 昆 虫凡是成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脚的虫子,叫做昆虫。如:蜻蜓、蚂蚁、蝴蝶、蜈蚣、天牛、螳螂等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 题4.软体动物教时2教学目标1 知道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2 培养观察蜗牛等动物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的能力。3 培养探究动物的兴趣。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软件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学法指导教师通过观察蜗牛等动物的外部形态,让学生了解软件动物的共同特征。教

25、具准备1蜗牛若干只,放大镜、棉线、玻璃片等。2一些软体动物的实物、标本、教学挂图等。3有关软体动物的录象。教后感 在观察外形时还不够到位。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 第一课时一、 组织教学。二、 新课引入。提问:同学们你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说说昆虫有哪些特征?你知道哪些动物是昆虫?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再来一起学习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师板书课题。三、 新授。1观察蜗牛的外部形态。教师提问:蜗牛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按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进行观察,得出蜗牛的身上长着有个硬壳,头上长者两对触角。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教师先出示教学挂图了解外部形态) 然后让学生将

26、蜗牛放在小玻璃片上,仔细地观察蜗牛的背部和腹部,看蜗牛的柔软的身体。(教师在知道学生观察时,要复习使用放大镜的方法)。2观察蜗牛的运动。 教师提问:想想看蜗牛的触角有什么用处?让学生用铅笔尖去碰蜗牛的触角,使学生感受到她的触角和敏感,一经触碰马上就会收缩。也可以用手电筒照射,看它有什么反应等。 教师小结蜗牛的触角在蜗牛的爬行时不停的摆动,用它来感觉周围的环境,触摸物体。 接着让学生分小组观察蜗牛在棉线上爬行的情景,再放一段录像,并且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从而了解蜗牛的运动情况。3蜗牛的食性。教师根据学生在家中饲养蜗牛的情况,提问:你们知道蜗牛吃些什么食物吗?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交

27、流自己在饲养蜗牛过程中看到的一些情况,然后分组汇报,最后教师小结蜗牛的食性。教师事先布置学生用广口瓶饲养捕捉来的蜗牛,在瓶中防些潮湿的泥土,压平,瓶内放一些嫩的菜叶等。蜗牛放人瓶后,用纱布将瓶口封住,隔12天,换一次食物。让学生通过饲养了解蜗牛的食性。四、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说说你通过观察知道了什么?五、 课堂作业。见课堂作业本。第二课时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一、 组织教学。二、 新课引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今天继续学习软体动物。三、新授。1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1)教师提问:田螺生活在什么地方? 使学生了解田螺生活在池塘、

28、水田和水沟等地方。(2)把田螺、螺蛳与蜗牛作比较。教师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结合课文插图,了解它们在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是不一样的。看看它们外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使学生知道田螺、螺蛳的身体都十分柔软,身上也长着一个硬壳。(3)把和蚌与蜗牛、田螺作比较。教师提问:你知道和蚌生活在什么地方?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它与田螺、蜗牛身体外形的相同之处。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或有关图片,使学生知道河蚌虽然外形有自己的特征,但是身体外面同样长着一个硬壳,打开硬壳,可以看到里面柔软的身体。(4)通过对蜗牛、田螺、河蚌等动物观察比较,使学生懂得:象蜗牛、田螺、河蚌这样身体柔软,外面有壳的动物,叫做软体动物。2乌贼

29、、鱿鱼也是软体动物。(1)教师提问:你们认识乌贼和鱿鱼吗?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2)启发引导学生说说乌贼和鱿鱼是不是软体动物,为什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3)教师概述:乌贼、鱿鱼也有柔软的身体,但它们身体外壳已经退化包入体内了。所以它们也属于软体动物。3引导学生认识其他一些软体动物。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教师提问:根据软体动物的特征,你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让学生举出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放一段录象,让学生观察和复习。四、 课堂小结。你能说说什么是软体动物吗?他们有哪些特征?你知道哪些动物也是软体动物。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软

30、体动物的特征。 五、 课堂作业。见课堂作业本。六、 板书。4、软体动物一、 蜗牛。外形:身体柔软、外面有硬壳、一对触角。运动:爬行时特别缓慢、用触角来感知环境。食性:喜欢吃嫩叶菜二、 软体动物的特征: 像蜗牛、田螺、河蚌这样身体柔软,外面有壳的动物,叫做软体动物。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 题5中秋节教时1教学目标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人们喜欢中秋赏月的原因及活动。2培养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感情。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中秋各民族的活动难点:中秋节为什么有叫团圆节学法指导教师通过讲解、讨论、出示一些实物等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教具准备若干只切开的月饼;各地各民族中秋活动的教学挂图。教后感

31、 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比较了解。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 一、 组织教学。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明天有一个节日就要来到了,你知道是哪个节日吗?说说中秋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中秋节我们要吃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5、中秋节三、 新授。1、 中秋节的时间 教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 我们知道中秋节是在秋季,那你知道是哪一天吗?中秋节是农历的哪一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八月十五是农历秋季的中间一天,称作“中秋”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2、人们喜欢在中秋赏月的原因 (1)教师提问:你知道为什么人们要在农历的八月十五赏月呢? 从自然条

32、件说:中秋天气由炎热转凉爽,秋高气爽,月色更明亮。 社会来说,农作物正处于秋收的时刻,中秋活动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2)教师引导学生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讨论中秋之夜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 (3)教师提问:为什么中秋之夜,月亮看起来特别圆?中秋的天气与夏天相比,有什么变化?中秋前后哪些庄稼和果实成熟了? 这时过节心情会怎样?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3、中秋活动 (1)让学生说说我们这里的过中秋的方式,有些什么风俗?你家里是怎样过中秋的。(2)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结合课文中的图,引导学生讲讲为什么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并由教师讲一些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3)教师结合

33、课文插图,介绍各地各民族人民的中秋活动。然后出示先准备好的中秋活动图片作些补充。四、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对中秋节了解多少? 同桌说说你中秋节打算怎样过?五课堂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六、板书。 中秋节 时间:农历8月15日 圆月和月饼象征着合家团圆。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 题6.鱼教时1教学目标1 了解鱼的外部构造和有关器官的作用,知道鱼的共同特征。2 培养观察、探究鱼类有关器官的能力。3培养探究动物的兴趣。重点与难点重点:鱼类的共同特征难点:鱼各鳍的作用学法指导老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为学生提供教学平台,指导学生学习理解。教具准备活鱼若干条,玻璃水槽或器皿,轻木

34、片和线等。鱼的插图及投影片等。教后感 在研究各类鳍的作用时一定的难度。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一、组织教学。二、新课导入:教师提问:你见过那些鱼?让学生联系当地的实际,说说家乡主要有哪些常见的鱼。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鱼。三、教学新课:1鱼的外形构造。(1)分小组观察鲫鱼,启发学生说出鱼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2)分组讨论,说出鱼身上长着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3)教师归纳鲫鱼身体的外形构造。鱼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鱼的背部、胸部、腹部、尾部、臀部长着鳍。鱼主要是靠鳍在水中游泳的。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2鳍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鱼鳍是怎样帮助鱼在水中游

35、泳的。然后进行实验。(1)教师指导“绑鱼尾部”的实验活动。步骤:a 将活鲫鱼拿出水面,放在垫有毛巾的实验 桌上。 b拿两片轻的木片,用线把鱼的尾部绑住。C将鱼放入水槽或盆中,观察这时鲫鱼是怎样游动的。教师要告诉学生在绑鱼的尾部时,不能时间太长,操时手势不能太重,以免伤害鱼的身体。(2)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3)根据教学情况,教师再指导学生绑鱼的其他鳍的实验活动。 师生共同归纳出:鱼的背鳍、胸鳍、腹鳍主要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主要有掌握方向和前进的作用。最后指出:鱼在水中,靠着鳍和身体的摆动,可以自由地前进和后退。3鱼鳃的作用。(1)结合课文插图或鱼的挂图,指出鱼鳃的位置。(2)分组观察,教

36、师提问:鲫鱼头部的嘴、鳃盖在水中是怎样开或闭,不停地“喝水”的?(3)各组汇报观察的情况后,教师:指出鱼在水中不停地“喝水”,水从口吞入,经过鳃,从鳃盖排出。鳃能吸收水中的氧气。4鱼的共同特征。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活动时,要使学生懂得鱼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 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关鱼其他问题,应给予鼓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四、师生共同小节本课学习的内容。提问:说说鱼有什么特征?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鱼有哪些部分组成?它的鳍有什么作用?五、课堂作业。见课堂作业本。六、板书。6、鱼一、 鱼的外形。眼、嘴、鼻、鳃、背鳍、腹鳍、胸鳍、

37、臀鳍、尾鳍二、 鳍的作用。鱼的鳍有游泳的作用。三、 鳃的作用。鱼的鳃有呼吸的作用。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 题7.爬行动物教时2教学目标1. 了解壁虎等动物的外形与特性,知道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2. 培养观察和探究动物的能力.3.激发探究动物的兴趣.重点与难点重点:壁虎的外形特征。难点: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学法指导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具准备壁虎、蛇等爬行动物的浸制标本。一些爬行动物的教学挂图、图片。教后感 学生对壁虎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 第一课时一、 组织教学。二、 新课引入。 提问:上节课学习了什么?说说它

38、有什么特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今天老师带大家再认识另一个动物壁虎。老师板书课课。三、 新授。1、 壁虎的身体外形。(1) 老师结合课件和课文插图,同时出示壁虎的标本,提问:壁虎的身体可以分成几个部分?(2)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充分发表意见。(3)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壁虎的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五部分。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 (4)提问:壁虎的身体有什么条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壁虎一般是灰褐色的,四肢短小,尾巴很长,腹部扁平。教师要指出:壁虎全身长着细鳞。2、 壁虎的形态特征。()教师提问:壁虎是怎样捕食的?教师让学生自己谈谈,然后教师指出:它的舌头结构特

39、别,不仅很长,而且带有的粘性,便于捕捉虫子。()提问:壁虎为什么能在墙壁上爬来爬去?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插图或课件,使学生了解壁虎的脚趾粗大,趾下的皮肤有很多的皱纹,能起吸盘的作用。()提问:壁虎是怎样爬行的?结合课文插图或课件,使学生了解壁虎爬行时,肚皮贴地,除用四肢外还同时扭动躯干和尾巴相配合。()提问:壁虎有什么逃避敌害的作用?教师要讲清壁虎断尾是便于逃避敌害的一种本能,断尾部分有再生能力。、壁虎的生殖方式。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壁虎是卵生的,经过两面星期左右,幼小壁虎便完全长大了。四、 课堂小结。提问:通过学习,你了解了壁虎的外形有什么特性?它又有哪些形态特征。五、 课堂作业。见课堂作

40、业本。六、 板书。、爬行动物一、 壁虎的身体外形。分成头、颈、躯干、尾、四肢五部分身体灰褐色的,四肢短小,尾巴很长,腹部扁平,壁虎全身长着细鳞。二、 壁虎的形态特征。头结构特别,带有的粘性脚趾粗大,趾下的皮肤有很多的皱纹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第二课时一、 组织教学。二、 新课引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壁虎,请你说说壁虎的外形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性?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壁虎。三、 蛇的形态特征。、蛇的形态特征。教师结合课文插图或有关图片,提问:蛇不像壁虎那样四肢,它是靠什么爬行的呢?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蛇的行动是靠身体的屈伸和肚皮下面鳞片的帮助来爬行的。同时,

41、教师介绍蛇的口能张得很大,能把比蛇头大几部的动物囫囵吞下去。、蛇的生殖方式。教师提问:蛇是怎样繁殖下一代的?引导学生得出:蛇一般是卵生的。、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晰蜴、乌龟、等动物是怎样爬行的,是怎样繁殖下一代的?()提问:壁虎、蛇、蜥蜴、乌龟、等动物,虽然它们外形特征不同,但是有哪些是相同的?通过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出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外面覆盖着鳞片,用肚皮贴地爬行,一般是卵生的。、我国杨子鳄是我国珍贵而古老的爬行动物。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学生议论,结合课文插图等,介绍杨子鳄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专门的保护区,科学工作者正在对它进行研究。四、 课堂小结。提问

42、: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说说爬行动物有什么特征?五、作业。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见课堂作业本。五、 板书。、爬行动物一、 蛇的形态特征和繁殖方式。蛇的行动是靠身体的屈伸和肚皮下面鳞片的帮助来爬行的。蛇一般是卵生的。二、 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外面覆盖着鳞片,用肚皮贴地爬行,一般是卵生的,这样的动物叫爬行动物。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 题8植物的根教时1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根的形态,了解根的功能。2 初步会根据根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3 培养探究植物根的兴趣。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根的形态和功能。难点:根据根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学法指导 教师利用课件,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根的形态和功能。

43、教具准备与课文有关的挂图或幻灯片。菠菜、青菜、大蒜、水稻、狗尾草、棉花等连根的植株。三角烧瓶或其他无色透明的玻璃瓶两只。有关根的录象资料。教后感 同学们对根的神奇作用感到非常惊讶。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一、 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丰富多彩,有很多的 花草树木点缀着这个美丽的大自然。我们也认识很多的植物,那么你认识老师手中的这棵植物吗?(教师出示一棵菠菜) 教师提问:你能分清菠菜的那部分是茎,哪部分是叶,哪部分是根吗?今天,我就来学习植物的根教师出示课题:植物的根三、教授新课 1直根和须根(1) 教师把菠菜和葱分组发给学生。(4人一组)(2)请学生观察菠菜与

44、葱的根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3)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相互交换意见。(4)请学生分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整个观察过程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两种植物根的不同点,教师作适当的指导。)(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直根和须根的模式图,再结合直根与须根恶毒对比图,让学生能够明确的清楚两种植物的根的区别。(6)教师概括象菠菜的根那样,粗而长的那一条叫主根,短而粗的那些叫侧根,我们把主根和侧根区别很明显的根叫做直根。象大蒜那样,主根和侧根没有明显区别的根叫做须根。2、几种植物根的分类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出示青菜、大蒜、水稻、狗尾草等植物的图片。 提问:a哪些植物的根

45、与菠菜的根一样,是直根? b哪些植物的根与葱一样是须根? c请学生同桌讨论,并说明为什么你是这样分的? (课后,有时间可以带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蒲公英,狗尾草等植物的根各属于什么根?)3、根的功能和特殊功能(1)教师提问:a.大部分的植物的有根,那么植物的根在哪里?b.植物的根有什么用处? 注意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根对植物自己的作用(2)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录象,观看其中的演示部分来了解,植物根的作用: 把植物固定在土壤里,没有根,植物就会被风吹走;没有根植物就不能以土壤里 吸收水分和养料,就会枯死。(3)根的特殊功能:a.教师提问:你吃过萝卜和番薯吗?好吃吗?你知道这是植物的那一部分吗? 教师利

46、用课文中的插图和录象中的解说,引导学生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认识番薯和萝卜也是植物的根,只是长的特别肥大可,里面储藏着大量的养料。(教师可以适当的介绍这些根的名称储藏根)b. 教师提问:你见过南方得到榕树吗?榕树枝条上长出许多下垂的根,它们有什么作用你知道吗?(支柱作用) 教师介绍“一树成林”) 甘蔗的茎节上也会长出很多根,有什么作用?四课堂总结1、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2、 说说根是怎样分类的?植物一般都有根,根分为直根和须根两大类,根能够支持和固定 植物,使它不会倒下。植物的根还有细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五布置作业见课堂作业本。六、板书。8、植物的根一、 植物有直根和须根。二、

47、根的作用:把植物固定在土壤里,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 题 9、植物的茎教时2教学目标1 了解茎的多样性与它的功能。2 初步会根据茎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3、 培养探究植物茎的兴趣。重点与难点让学生了解茎的形态和茎的功能学法指导 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根的特性和功能,并进行分类。教具准备与课文相配套的挂图、照片或幻灯片。 番薯、葡萄、牵牛花、豌豆、爬山虎、玫瑰回哦月季花等 植物的茎。一只三角烧瓶或其他无色透明的玻璃瓶。有关的录象片。教后感 对茎的分类,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 第 1 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 提问:

48、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根,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你知道植物的根可以分为哪几种吗? 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茎。 板书课题:植物的茎三、教学新授1什么叫植物的茎。(1)教师出示一棵棉花的植株,提问;你知道这棵植物的名称吗?(2)这棵植物的根是哪个部分?(3)茎在哪个部分?有什么特点?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4)叶是哪个部分?有什么特点?(5)师生共同谈论得出茎的特点。 有节、节间、节上有芽,是植物生长叶、花、果实的部分。2认识 植物的 四种茎(1)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四种茎分发给学生。(2)请学生先观察后提问: 向日葵的茎与其他三种植物

49、的茎有什么不同? 牵牛花、葡萄、番薯的茎有什么区别?(3)师生共同讨论得出: 象向日葵那样茎在地 上直立生长的,这种茎叫直立茎。 牵牛花的茎是缠绕着 别的植物生长的,这种茎叫缠绕茎。 葡萄的茎靠卷须攀附着葡萄架上升,这种茎叫做攀缘茎。 番薯的茎爬在地面上生长,这种茎叫匍匐茎。3对几种植物的茎进行分类(1)教师可利用挂图、投影片、录象或课本上的饿插图,让学生观察和分类。(2)提问:哪些植物的茎与向日葵一样是直立茎? 哪些植物的茎与番薯一样是匍匐茎? 哪些植物的茎与葡萄一样是攀援茎? 哪些植物的茎与牵牛花一样是缠绕茎? (3)让学生来分类。(课后教师还可带学生到校外,边观察边进行分析) 4茎的功能

50、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演示实验,在教室里巡回,让学生观察横切和 纵切后枝条的切面,提问:茎的切面上为什么有染红的部分?引导学生认识茎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下可 之前教师要学生考虑,茎还有什么功能?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四、教师总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说说植物的茎可以分成哪几类?茎有什么功能?五、课堂作业。见课堂作业本。第2课时教学重点、难点:茎的特殊功能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茎的 分类和茎的功能你还记得吗?2茎有哪几种分类? 3茎的功能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茎。三教学新授。 1茎的特殊功能。 (1)

51、 教师出示甘蔗的纵切面和水仙花的纵切面图,让学生观察。 (2) 提问:同学们吃过甘蔗吗?味道怎样?哪位同学家里养过水仙花?水仙球为什么能长出根、茎叶、花来? (3)学生回答 后,教师归纳:甘蔗的茎很粗,水仙花的茎是圆球形的,它 们能储藏水分和养料。 (4)教师出示“葡萄扦插成活的分解图” 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葡萄茎扦插后在节上会出现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因为节上长出芽,所以以后才能长出新的植株。那么哪些植物可以像葡萄一样用茎扦插成活?启发学生关心周围的植物,如月季等。教师归纳:这是茎的繁殖作用。 2认识茎的变态 课 时 教 学 过 程时间备注让学生观察仙人掌、仙人球的照片或实物,提问:它们的根在哪

52、里?满的叶在那里?掌和球是绿色的,里面储藏着水分和养料,肉质、多汁,称为肉质茎。 最后让学生利用 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藕、马铃薯为什么是茎而不是根,如果学生 回答不出来,教师可提问:藕、马铃薯有没有节,有没有芽,有没有叶?特别要指出马铃薯的侧部有螺旋壮排列的芽眼,幼时卡见退化的模质叶,还要对照直根、须根、储藏根 ,提出满都没有节,从而引导学生得出:藕、马铃薯是地下茎。藕、马铃薯生长在地下、储藏养料,还有其他的地下茎吗?学生学会从周围的环境及日常生活中举出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这些地上茎和地下茎由于功能发生了变化,其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所以称变态茎。3教师归纳:茎不都是直立挺拔的还有柔软的攀缘茎、缠绕茎、

53、匍匐茎等;茎不都是长在地上的,还有长在地下的,以及各种变态茎,茎不仅有疏导作用,还有储藏和繁殖作用。四教师小结提问:说说茎有什么功能?变态有那些?五完成作业(见课堂作业本)六、板书。9、茎一、 植物的四种茎: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二、 茎的功能:输送水分和养料。三、 有些芭具有繁殖的作用。四、 认为变态茎。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 题10.植物的果实教时1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果实的基本构造。 2初步学会解剖果实的技能;培养根据事物特征进行分类 的能力。 3培养探究植物果实的兴趣。重点与难点学习解剖果实的技能和果实的构造。学法指导 教师利用图片和实物指导学生学习理解,植物的果实的特征。教具准备每人带一只苹果或梨,水果刀一把。按组准备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