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及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精品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7500886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及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及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及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及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及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精品(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6.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

2、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

3、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考点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第 1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

4、分为三层(外焰、CuSO45H2O(蓝色)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结论: 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燃烧时: 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烧杯 第 2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方法: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 D、进行实验; E、收集证据; F、解释与结论; G、反思与评价; H、表达与交流。 四、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

5、室考试要求:1、能记得常用仪器的名称、认识图样、了解用途及使用请注意事项(试管、烧杯、酒精灯、水槽、量筒、托盘天平、锥形瓶、长颈漏斗等) 2、能进行药品的取及(包括物质的称量、液体的量取)、连接仪器、给物质加热等 考点一、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反应容器 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 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 仪 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

6、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其他仪器: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1.黄河试管 (1)、用途: 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 d、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 然后才能集中受热,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或铁夹应夹在

7、离试管口的1/3处)。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第 3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使试管炸裂。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反应时试管用途:加热液体,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注意: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5、蒸发皿 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注意事项: 盛液量不能超过2/3,防止加热时液

8、体沸腾外溅 均匀加热,不可骤冷(防止破裂) 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6、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注意: 先排空再吸液 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 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注意: 不能在量筒 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毛玻璃片遮盖。 在瓶 用于盛放液体试剂 :

9、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12、漏斗 用于向细口容器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15、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注意事项: 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夹在距管口1/3)(防止杂质落入试管) 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16、铁架台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第 4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注意事项: a、铁夹和十字夹缺口位置要向上,以便于操作和保证安全。b、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一侧,使重

10、心落在底座 用途:搅拌(加速溶解)、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注意事项: 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 用后及时擦洗干净19、温度计 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20、药匙 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后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 考点二、药品的取用规则1、“三不准”原则:不尝、不闻、不接触。即: 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2、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考点三、固体药品的取用工具:块状的用镊子;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1、取用

11、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步骤: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注意: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考点四、液体药品的取用:“多倒少滴”。工具量筒和滴管。1、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一倒二向三挨四靠)步骤:瓶盖倒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12、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考点五、 固体试剂的称量仪器:托盘天平、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读数、复位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 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 即: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 游码读数 任何药品都不能直

13、接放在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药品要放在(烧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注意: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考点六、加热:先预热,后对准液体和固体部位集中加热;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热源,用外焰加热。 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液体: A、用干抹布擦拭试管的外壁, B、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C、试管夹从管底套上和取下, D、试管与桌面成45-60度固体: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注意

14、 A: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B: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C: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考点七、仪器的装配: 装配时, 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1、连接方法(1)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小心!不要使玻璃管折断,以致刺破手掌),使它插入(2)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左包右进)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3)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

15、压破容器考点八、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A、连接装置; B、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C、用手紧握试管加热;D、过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产生,当手离开后导管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 气考试要求: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了解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 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考点一

16、)1、装置图(见书P27)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4、原理:表达式:磷(P) +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点燃 P2O5)化学方程式: 4P + 5O2 2P2O5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E、点燃红磷伸入瓶

17、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思考: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氧气考试要求知道氧气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能识别化合反应 认识氧气与与常见物质(碳、磷、铁、蜡烛、硫)的氧化反应 点燃第 7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考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考点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一)与

18、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CO2) 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点燃 化学方程式 C + O2 CO2 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硫(S) + 氧气(O2) 二氧化硫(SO2)化学方程式 S + O2 点燃 SO2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

19、P)+ 氧气(O2)点燃 五氧化二磷(P2O5) 化学方程式:4P + 5O2 2P2O5 注意: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体,不是气体(二)与金属(镁、铁)的反应1、镁带(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文字表达式:镁(Mg)+ 氧气(O2) 氧化镁(MgO)点燃 化学方程式:2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文字表达式:铁(Fe) + 氧气(O2)四氧化三铁(Fe3O4)化学方程式:3Fe + 2O2 点燃 Fe3O4注意: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

20、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三)与某些化合物(蜡烛、甲烷)的反应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二氧化碳(CO2)+ 水(H2O)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四)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放热。 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等。总结: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21、。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具有氧化性。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考点三、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考点四、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 E

22、(简称“多合一”):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AB。(简称:“一变多”):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课题3 实验室制取氧气考试要求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 能识别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蒸馏) 196),先蒸发出来 空 气183) (1)具体过程(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考点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1、双氧水(过氧化

23、氢)制取氧气A、药品: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MnO2)B实验原理: 表达式:过氧化氢(H2O2) 水(H2O) + 氧气(O2)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 2H2O+ O2 注: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第 9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C、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注意事项:、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

24、装液体、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D、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A、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原理: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MnO2 氯化钾(KCl) + 氧气(O2) 表达式:氯酸钾(KClO3) 方程式:2KClO3 2KCl + 3O2 注意: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加热高锰酸钾:表达式: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 氧气(O2) 方程式:2KMnO4 K2MnO4 + MnO2

25、+ O2C、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D、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固定装置 :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收集气体: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

26、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 共 56 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考点三、催化剂: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注意: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3、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氧化铜、红砖

27、粉末)。在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质量分数变大。考点四、分解反应:1、概念: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及以上物质的反应2、特点:一变多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考试要求认识物质的三态变化 认识水的组成 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单质和氧化物一、水的组成1、水的组成:(考点一)(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H2O)氢气(H2) + 氧气(O2) 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 2H2+ O2 电解水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体积比 2 : 1质量比 1

28、: 8E.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2、水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40C时密度最大,为1g/cm3化学性质:通电分解文字表达式:水(H2O)氢气(H2) + 氧气(O2) 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 2H2+O23、氢气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于水(排水法)、无色无臭的气体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2、化学性质:第 11 页 共 56

29、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H2) + 氧气(O2)点燃 水(H2O)化学方程式:2H2 + O2 2H2O 点燃前,要验纯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注意: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考点二、物质的分类1、概念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氢气、氧气、红磷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水、高锰酸钾等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 例:二氧化硫、氧化铁等注意: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即划分单质、化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来划分

30、的。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单质;若含有几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化合物2、物质分类的步骤根据物质种类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写出纯净物的化学符号根据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 在化合物中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找出氧化物 课题2 分子和原子考试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能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化学变化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

31、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考点二、分子1、基本性质:质量、体积都很小;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构成的描述: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2、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单质与化合物第 12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考点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考点四) 课题3 水的净化考试要求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到常见的净水方法 初步学会使用

33、过滤对混合物的分离考点一、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考点二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吸附沉淀):试剂:明矾 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 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 (2)漏斗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3、吸附 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34、。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蒸馏的装置:见书P57,图3-21和3-22考点三、硬水与软水1、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开水2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3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课题4 水资源的保护考试要求认识废水处

35、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处理的原则 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第 13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一、水资源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考点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

36、用考点2、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拓展性课题 氢气(H2)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于水(排水法)、无色无臭的气体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2、化学性质: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文字表达式:氢气(H2) + 氧气(O2)点燃 水(H2O) 化学方程式:

37、2H2 + 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注意: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可燃性气体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发生爆炸。应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文字表达式:氢气 + 氧化铜 铜 + 水化学方程式:H2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3、氢能源 三大优点:产物无污染、放热量高、以水制取氢气来源广不能推广使用的原因:制取氢气的成本太高,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比较困难四、物质的组成、

38、构成及分类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混合物(多种物质)(一种元素)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无机化合物第 14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 子考试要求: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考点一、原子的构成(1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

39、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2、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 元 素考试要求: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化学元素 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了解元素的分类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 认识元素符号的意义 注意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和区别考点一、元素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

40、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4、元素的分布: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 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元素符号(考点三)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第 15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2H:表示2个氢原子。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

41、原子的个数。例如:6N:6表示6个氮原子。三元素周期表发现者: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结构:7个周期16个族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考点四)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考点五)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课题3 考试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了解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要求通过观察结构示意图解析微粒的种类和性质 背熟常见的离子的符号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质子数 (考点一)1

42、、原子结构图:圆圈 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4、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考点二)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易得电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 不易得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因此元素的化学

43、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注意:氦原子与镁原子虽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氦原子最外层已达相对稳定结构,镁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所氦元素与镁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相似)二、离子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注意:原子在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Na。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考点

44、四):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例如:Fe3+ :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考点五):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例如:Fe3+ :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第 16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6、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9、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考点八):表示离子的个数。小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九):分子、原子、离子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气体单质、酸和多数氧化物(如CO2 H2O SO3 HCl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

45、刚石、石墨等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碱、盐2、物质的组成、构成的描述: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元素组成 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例: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考试要求:能用化学式正确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要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及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 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能看懂常见商标中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成分及含量初步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或根据质量比求化学式、计算指定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化学式概念:用元素

46、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含义(考点一):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C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D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例如:H2O:A表示水这种物质;B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表示一个水分子;D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考点二):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若化学式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分子的个数。例如: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4H2O:表示4个水分子。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考点三):表示分子的个数。例如:3H2O:3表示3个水分子。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考点四):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例如;H2

47、O: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化学式的书写:(考点五)单质:A:氢气、氮气、氧气、氟气、氯气、溴、碘这七种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表示。例如:氢气:H2、氧气:O2B:除上述七种以外的单质: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例如:铁:Fe;红磷:P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根据名称从右写到左。若已读出原子个数的就直接写;若未读出原子个数的需根据化合价来正确书写。例如:四氧化三铁:第 17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2-1Fe3O4;氯化镁:Mg Cl2;硫酸钠: Na2SO4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的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48、从右至左读作“某化某”;在氧化物中一般要读出原子个数含有酸根(NO3、SO4、CO3、PO4)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某酸某”含有氢氧根(OH)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氢氧化某”例如:Fe3O4:四氧化三铁;MgCl2:氯化镁;Al(NO3)3:硝酸铝;Mg(OH)2:氢氧化镁。 化合价化合价是用来表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个数比,是元素的一种化学性质。有正价与负价之分。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例如:标出物质中镁元素的化合价:MgCl2+2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的含义(考点六):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例如:MgCl

49、2。:2表示在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2小结各种数字的含义:(考点七)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小结微粒个数的表示方法:(考点八)原子个数的表示: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 离子个数的表示: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 分子个数的表示: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4、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的关系: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的数值离子带的电荷数元素化合价的符号与离子带的电性一致 例:镁离子:

50、Mg2 与+2价的镁元素:Mg-b 5、化合价的规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以+aAm Bn为例,即(+a)m(-b)n06、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考点九)(1)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钙镁氧钡锌,二四六硫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铁有二三要分清,莫忘单质都是零(2)原子团顺口溜:负一价硝酸氢氧根,负二价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注意:氯元素在氯化物中显-1价,硫元素在硫化物中显-2价。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附:常见原子团:硝酸根:NO3 氢氧根:OH 碳酸根:CO3 硫酸根:SO4 磷酸根:PO4 铵根:NH47、必须背熟的离子符号:(

51、考点十)K Ca2 Na Mg2 Zn2 Al3 Fe3 Fe2AgH NH4 Cl O2 S2 SO42 CO32 NO3 OH PO43等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以Am Bn为例(考点十一)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Mr(Am Bn)Ar(A)mAr(B)n2、各元素的质量比 A元素质量与B元素质量的比Ar(A)m :Ar(B)n3.元素质量分数 第 18 页 共 56 页 +1-2 +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考试要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

52、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2、表示的意义(考点二):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

53、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2O2 点燃 2H2O为例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2O2 点燃 2H2O为例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考试要求: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

54、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二、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确定起点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元素

55、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第 19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点燃举例:配平化学方程式: FeS2 O2 Fe2O3 SO2确定起点元素:由于Fe、S 元素在横线两边只出现了一次,且最小公倍数都为2,因此Fe、S元素都可作为起点元素。若选择Fe作为起点元素,则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确定FeS2 、SO2前面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S2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2作为的FeS2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2O3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作为Fe2O3的系数;点燃2FeS2 O2 1Fe2O3 SO2确定O2 、SO2的系数:由于O2

56、 、SO2中只含有O、S两种元素,S元素在方程式两边只出现了一次,因此先确定SO2 的系数,再确定O2的系数。由于方程式左边S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4,所以右边S原子的个数也为4。因此SO2的系数为4除以SO2中S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4作为SO2。的系数。点燃2FeS2 O2 1Fe2O3 4SO2由于方程式右边O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11,因此左边O原子的个数也为11。所以O2的系数为11除以O2中O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1/2作为SO2。的系数。点燃2FeS2 11/2O2 1Fe2O3 4SO2再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即在方程式两边同时乘以2就可以。2Fe2O3 8SO2 4FeS2 11O

57、2 点燃 书写的步骤(考点)1、写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 配平方程式3、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4、等 将横线改为等号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考试要求: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初步学会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考点一、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考点二、步骤:设未知数;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答注意: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附:

58、前面一至五单元要求掌握的化学方程式:点燃点燃 C O2CO2 S O2SO2 点燃 点燃 4P 5O22P2O5 4Al 3O2 2Al2O3 2MgO 点燃 点燃 3Fe 2O2MnO Fe3O4 2Mg O22H2O2 2H2O + 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第 20 页 共 56 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通电 2KClO32KCl+3O2 2H2O2H2+ O2 2H2 + O2 点燃 2H2O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