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7453811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枫桥夜泊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描写的是_(时间)把船停泊在枫桥边上的所见所闻。对:_。到: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元日的作者是(_)代文学家(_)。2“元日”指的是农历(_)月初(_)。3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屠苏( )A.一种酒。B.地名。(2)新桃( )A.果树。指条技、 B.桃符,春联的前身。4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

2、旧符。(提示词语:热闹喜庆)_5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畅饮屠苏( )夜晚赏月( )开门迎日( )更换桃符( )3. 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并回答问题。_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2.“西子”指的是()。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 。4.古诗词中讲究对仗,请写出这首诗中相对仗的词语。水光对( )潋滟对( )晴对( )4. 课内阅读。山 行唐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写的是_。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_,“斜”字与“上”字_,

3、写出了_的山势。( )A.山;距离;意思相近;高而缓B.山路;绵长;呼应;高而缓C.山路;绵长;重复;高而缓(2)“白云深处有人家”,写_,写_。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_”,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_。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_: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A.云;人家;石径;很高;想象的空间B.白云;深处;寒山;很大;想象的空间C.云;人家;石径;很大;想象的空间(3)“停

4、车坐爱枫林晚”表达的情感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_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_”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_。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_。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_”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A.惊喜之情;红;傍晚之景;喜爱之极;霜叶红于二月花B.叹之情;晚;夜晚之景;喜爱之极;停车坐爱枫林晚C.惊喜之情;晚;傍晚之景;喜爱之极;霜叶红于二月花(4)前两句所写的景物

5、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_。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_。( )A.枫林;原因B.枫叶;心情C.枫林;秘密5. 你会读吗?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根据诗句的意思,把诗句写在横线上。A.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_B.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_6.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对片段中画横线的

6、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2)片段中哪一句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用横线画出来。(3)片段中第一小节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无处不在、随处可寻的。7. 日积月累。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尽,山寺始盛开。长恨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将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我还知道他写的另外的一首古诗: 。3解释诗中加点的字。尽:始:觅:4诗中与“芳菲尽”相呼应的词语是_ ,这两个词语运用_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到大林寺前后所看到的不同景色。5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一下诗人到大林寺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_8.

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元日的作者是代文学家。(2)“元日”指的是农历月初。(3)给文中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屠苏A一种酒 B地名新桃A果树 B桃符,春联的前身(4)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示词语:热闹喜庆)(5)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畅饮屠苏 夜晚赏月 开门迎日 更换桃符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他写了很多有名的诗,

8、如_。2这是一首题画诗。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是_(谁)画的一幅描绘_的画。下面三幅图中,最符合这首诗大意的是_(填序号)。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4“正是河豚欲上时”指的是( )A.春天到了,河豚鲜嫩肥美,可以上市销售B.春天到了,河豚由海人江产卵,逆江而上10. 课内阅读。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首句中的“和”,在诗中意思是( )A.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B.和气的意思。C.感觉很舒服。(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_。

9、( )A.青螺B.白银盘C.白银(3)这首诗中第一句表现湖面的_,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_,第三句写远望湖中_的君山,第四句再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A.平静、开阔、翠绿B.开阔寥远、平静、翠绿C.开阔寥远、翠绿、平静(4)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两相和”的“和”字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B.诗中的“潭面无风镜未磨”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C.诗人只用了一个视角,即遥望,就将洞庭山水的美景图描摹得很是生动、美丽了。11. 课内阅读我能行。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

10、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_(时间)诗人的所见所想。2“夜书所见”中“书”的意思是_,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写到的事物有_、_、_。3“动客情”中的“情”主要指诗人_的感情。4请用自己的话写写这首诗所呈现的画面。_5请你写两句和这首诗具有相似感情的诗句。_12. 古诗阅读。所见,。,。1默写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有人把这首诗编成了小故事,但顺序被打乱了,请你来排一排。()欢快的歌声响遍了整个森林。()于是他就闭上了嘴巴,轻轻地站在树下。()一天,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走在树林里。()忽然,他听见蝉“知了知了”的叫声。13. 阅读诗歌,回答

11、问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芦芽:芦苇的嫩芽B.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C.欲上:想逆江而上D.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描写的是时节的景物。(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14. 读古诗,回答问题。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全诗描写的是_(季节)的景色,从第_、_句诗中可以看出。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_、_、_、_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B.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