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刀架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7445838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方刀架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方刀架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方刀架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方刀架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刀架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引言机床方刀架,它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夹持刀具的部件,它可以同时夹持四把刀具,并可以通过旋转位置以实现换刀的功能。功能就是夹持刀具可实现转位换刀。方刀架由于经常旋转接触面而需较高的精度。持刀时要较高的压紧力,因此持刀面要一定的硬度和强度。零件材料为45钢,零件在工作中需较大夹持力和较好的耐磨性,因此应选择煅造,提高零件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强刀具加工的位置精度。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中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

2、成本尽量下降。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理得到保证,生产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量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分析毛坯的余量大小及均匀性,主要是考虑在加工时要不要分层切削,分几层切削,也要分析加工中与加工后的变形程度,考虑是否应采取预防性措施与补救措施。如对于热轧中、厚铝板,经淬火时效后很容易在加工中与加工后变形,最好采用经预拉伸处理后的淬火板坯。 总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参阅大量的资料,根据学校提供的技术资料,确定做方刀架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2.零件的分析2.1零件的作用机床方刀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

3、夹持刀具的部件,它可以同时夹持四把刀具,并可以通过旋转位置以实现换刀的功能。方刀架的作用是通过用螺钉的紧固作用在机床上快速的实现车刀固定,夹紧、转换,为车工提供方便,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功能:就是夹持刀具可实现转位换刀。2.2零件的要求方刀架由于经常旋转接触面而需较高的精度。持刀时要较高的压紧力,因此持刀面要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零件材料为45钢,零件在工作中需较大夹持力和较好的耐磨性,因此应选择煅造,提高零件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强刀具加工的位置精度。2.3加工方刀架的刀具选择 刀具材料: 刀具材料一般是指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它的性能优劣是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切削效率,刀

4、具寿命的重要因素。选用新型刀具材料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切削效率,加工质量和降低成本,而且往往是解决某些难加工材料的工艺关键。刀具材料类型:当前使用的刀具材料分4大类:工具钢(包含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超硬刀具材料。一般机加工使用最多的是高速钢与硬质合金 刀具选择应具备的性能。2.3.1硬度和耐磨性 硬度是刀具材料应具备的基本特性。刀具要从工件上切下切屑,其硬度必须比工件材料的硬度大切削金属所用刀具的切削刃硬度一般都在60HRC以上。耐磨性是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一般来说,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组织中硬质点(碳化物,氮化物)的硬度越高,数量越多,颗粒越小,分布越均

5、匀,则耐磨性越高。但刀具材料的耐磨性还取决于和他的化学成分,强度,显微组织及摩擦区的温度有关。2.3.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要使刀具在承受很大压力,以及在切削过程中通常要出现的冲击和振动的条件下工作,而不产生崩刃和折断,刀具就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2.3.3高的耐热性耐热性是衡量刀具材料切削性能的主要标志。它是指刀具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保持硬度,耐磨性,强度和韧性的性能,刀具材料的高温硬度愈高,则刀具的预热性能愈好,允许的切削速度愈高。除高温硬度外,刀具材料还应具备在高温下抗氧化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抗粘结的能力,即刀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2.3.4良好的热物理性能和耐热冲击性能 刀具材料的导

6、热性愈好,切削热愈容易从切削区散走,有利于降低切削温度。刀具在断续切削或使用切削液时,常常受到很大的热冲击(温度变化剧烈)因而刀具内部会产生裂纹导致断裂。2.3.5良好的工艺性能为便于刀具制造,要求刀具材料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如铸造性能,热处理性能,高温塑性变形性能,磨削加工性能。2.3.6经济性经济性是刀具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刀具材料的发展应结合本国资源。有的刀具虽然单成本很贵,但因其使用寿命很长,所以费用不一定很高,。因此在选用时,要考虑经济效果,同时要保证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4零件的工艺分析2.4.1零件图样分析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45钢。该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适用于承

7、受弯曲应力和冲载荷作用的工作条件。(1)孔对基准B的位置度要求为。(2)图中左端(方刀架底面)平面度公差为。(3)图中左端对基准B的垂直度要求为。(4)C表面热处理4045HRC.(5)材料为45钢。 2.4.2 工艺分析方刀架的加工主要是有较高的定位配合表面接触精度高1、以25+0.023 0端面与25+0.023 0孔的轴线垂直要求不大于0.025mm,让刀架表面转位灵活。25+0.023 0端面平面度要求不大于0.008mm, 高精度可证接触及润滑性好。15+0.019 0与25+0.023 0孔的同轴度高为0.05mm,以及以25+0.023 0为对称的两个15+0.019 0孔的位置

8、精度为0.02mm。2、36与25+0.023 0对接处加工退刀槽至370.mm1距36端面为390 -0.8mm宽3mm侧面10+0.030 0螺栓孔将刀架锁紧在手柄上推动旋转提出尺寸公差要求。C表面淬火以保证接触面强度和硬度及耐磨性。3、25+0.023 0表面进行磨削加工以满足平面度要求。 2.5生产类型中批量生产(年产量为5000件)3.工艺规程的设计在生产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如毛坯制造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热处理工艺过程及装配工艺过程等。在许多情况下,工艺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应尽量使工艺

9、过程制定的最为合理,最符合生产实际。将合理的,确定的工艺过程写成工艺文件,作为组织生产,管理和进行技术准备的依据,即为工艺规程。工艺分析的目的,一是审查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尺寸精度、相互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及热处理等的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是否便于加工和装配;二是通过工艺分析,对零件的工艺要求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制订出合理的工艺规程。3.1确定毛坯的制造方式零件材料为45钢,零件在工作中需较大夹持力和较好的耐磨性,因此应选择煅造,提高零件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强刀具加工的位置精度。由于产量为中批量生产且外形简单,采用模煅3.2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下确与合理,可以

10、使加工质理得到保证,生产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量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3.3基准的选择毛坯为锻件,从结构的要求看,选36端面作粗基准,加工25端面,然后以25端面为精基准,加工所有面。(基准重合原则)3.3.1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中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a) 工艺路线方案一:1、 铣36端面2、 铣四个侧面3、 铣四个侧面压力槽,留

11、精加工余量,精铣C面4、 粗、精车25端面,车环形滑槽,钻25孔至23,扩 24.8,铰25+0.023 0,倒角.5、 精车36端面,镗孔36,车退刀槽,倒角.6、 孔14,扩孔14.85, 铰孔14.95,精铰15+0.019 0. 7、 钻8-10.2,攻8-M12-6H,翻钻9.8,扩10.2,铰孔10+0.03 0,攻M12-6H.8、 倒角9、 C面淬火,HRC40-4510、 刮25端面11、终检,清洗b) 工艺路线方案二:粗、精车36端面,钻孔25+0.023 0 至23,镗36孔,车退刀槽370.13,倒角.铣四个侧面铣压力槽,C面留加工余量,精铣C面.在25+0.023 0

12、端面,车环形槽,镗25+0.023 0孔至尺寸,倒角中检钻铰415+0.019 0钻8M12-6H至10.2、攻丝,钻9.8,铰10+0.03 0扩10.2,攻丝倒角表面C淬火磨25端面,磨36端面磨四侧面刮25端面清洗、终检c) 工艺方案比较和分析: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应先粗铣25端面以36端面为粗基准然后以加工好的25端面为精基准,相应铣四侧面和压力槽,工序比较集中、合理,但精铣C面应另设一道工序,25端面还要磨削。方案二:先加工36端面并钻孔可以便于加工侧面和压力槽时利于装夹,但要经常换用机床影响效益。并精铣C面和铣压力槽分成两道工序。改过后具体工艺过程如下:粗铣25端面粗

13、精铣四侧面铣四侧压力槽C面,留精加工余量粗精车36端面,钻孔23,扩孔36,镗370.1退刀槽,倒角精车25端面,车环形滑槽,扩孔24.8,粗铰24.94,精铰25 +0.023 0倒角钻孔14,扩孔14.85,粗铰14.95,精铰15+0.019 0钻孔810.2,攻丝8-M12-6H,钻孔9.8,扩孔10.2,铰孔10+0.030 0攻丝M12-6H精铣C面C面淬火HRC40-45磨面倒角刮面 去毛刺,清洗,终检3.3.2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d) 毛坯尺寸据机械制造工艺简明手册(以下称:工艺手册)据表2.2-25及2.2-2

14、0查得:尺寸125 0 -0.6单边加工余量为2.02.5mm偏差为1.0mm尺寸720 -0.12单边加工余量为2.02.5mm偏差为0.5mm则取毛坯尺寸为130x130x77的方块e) 25+0.023 0和36的内孔加工:毛坯为实心不冲孔25+0.023 0孔精度界于IT-IT8之间参表2.3-8或表2.3-9确定工序尺寸和余量钻孔:23mm镗孔:36 深390 -0.8 2Z=13mm扩小孔:24.8mm 2Z=1.8mm铰孔: 25+0.023 0 2Z=0.2mm3、定位孔15+0.019 0X4的加工 精度参表2.3-8钻孔: 14mm扩孔: 14.85mm 2Z=0.85mm

15、粗铰: 14.95mm 2Z=0.1mm精铰: 15+0.019 04、 9-M12-6H并攻丝 查表2.3-8及2.3-20钻孔:8X10.2mm 攻丝: 8-M12 5、M12-6H定位销孔 查表2.3-9钻孔: 9.8mm 扩孔: 10.2mm 2Z=0.4mm铰孔: 10+0.030 0 2Z=0.2mm攻丝:M12-6H 6、 25+0.023 0端面nP=0。015mm3.4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3.4.1工序一:粗铣25端面:用计算法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 1、加工条件:工件材料:45号钢 b=0.67Gpa 模煅加工要求:粗铣130X130端平面 深度ap=1-2mm量具:游标卡尺机

16、床:X52K刀具:镶齿套式面铣刀 铣刀直径200mm 齿数Z=20fz=0.08mm/齿 ap=1.5mm 参(以下简称:)V=CvD0.25/T0.2t0.1fz0.2B0.5Z0.1Cv=73 D=200 T=240 t=1.5 B=135 Z=20 参表10-106 得 V=51.82m/min所以 V=45.08m/minn= 1000v d =1000x45.08 3.14x200=71.78r/s 参表4.2-36 取 n=75r/s 则 v=47.1m/min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fm=fzZnw=0.08x20x75=120mm/min 参 l1=28.5mm l2=4mm tM

17、=l+l1+l2/fm=130+28.5+4/120=1.35 (min) 3.4.2工序二:铣四侧面 量具:游标卡尺刀具:镶齿套式面铣刀 铣刀直径200mm 齿数Z=20fz=0.08mm/齿 ap=1.5mm 参(以下简称:)V=CvD0.25/T0.2t0.1fz0.2B0.5Z0.1Cv=73 D=200 T=240 t=1.5 B=135 Z=20 参表10-106 得 V=51.82m/min所以 V=45.08m/minn= 1000v d =1000x45.08 3.14x200=71.78r/s 参表4.2-36 取 n=75r/s 则 v=47.1m/min工作台每分钟进给

18、量 fm=fzZnw=0.08x20x75=120mm/min 参 l1=28.5mm l2=4mm tM=2x(l+l1+l2/fm)=2x(75.5+28.5+4/120)=1.8 (min) 3.4.3工序三:铣四侧压力槽刀具:镶齿三面刃铣刀 铣刀直径160mm 齿数Z=18fz=0.05mm/齿 ap=25mm ae=29mm T=150 参表10-106量具:游标卡尺参表3.4及3.27V=CvdqvKv/Tmaxv pfyv zauv ezpvCv=48 qv=0.25 xv=0.1 yv=0.2 uv=0.3 pv=0.1 m=0.2 得 V=26.8m/minn= 1000v

19、d =1000x45.08 3.14x200=53.4r/s 参表4.2-36 取 n=60r/s 则 v=30m/min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fm=fzZnw=0.02x20x60=24mm/min 参表3.25 y+=60mm L=125mm tM=2x(L+y+/fm)=2x(125+60/24)=15.4 (min) 3.4.4工序四:粗精车36端面,钻23通孔,扩钻36孔,镗退刀槽机床:CA6140刀具:车刀刀片材料YT15 刀杆尺寸BxH=16x25 o=15o o=8o Kr=90o r=0.5mm s=0o Kr/=10o 参表1.3孔加工刀具:锥柄麻花钻、锥柄扩孔钻 (材料:W

20、18Cr4V)参表3.1-6及3.1-8镗刀:方形尺寸 10x10 长 50mm 直槽镗刀 YT15量具:游标卡尺1、 粗车36 已知道总的加工余量为3.5mm,留两面加工精加工余量各1mm,粗车深ap=1.5mm。进给量查表1.4 当刀杆16x25 ap3mm 工件直径400mm 时f=0.8-1.2mm/r参表1.31 取f=0.86mm/r参表1.27 V=CvKv/TmaXv pfyvCv=235 Xv=0.15 yv=0.45 m=0.2 KTv=1.0 KMv=1.0 Ksv=1.0 Ktv=1.0 Kkrv=0.81 Kfc=1.0 参表1.9 T=60 得 V=87.9 m/m

21、in 主轴转速: n=1000v/d=158.4 r/min查表1.31 取n=160 r/min 得 V=88.8 m/min切削工时节:L=125x21/2/2=88.4mm 参表1.26 y+=1.0T=(L+ y+)/nf=0.65 (min)2、精车36端面 Ra2.5 ap=1.0mm参表1.6 f=0.2mm/r (V100m/min)参表1.27 V=CvKv/TmaXv pfyvCv=291 Xv=0.15 yv=0.2 m=0.2 KTv=1.0 KMv=1.0 Ksv=1.0 Ktv=1.0 Kkrv=0.81 Kfc=1.0 参表1.9 T=60 得 V=143.4 m

22、/min主轴转速: n=1000v/d=258.3 r/min 查表1.31 取n=250 r/min V=138.8 m/min切削工时节: L=125x21/2/2=88.4mm 参表1.26 y+=1.0T=(L+ y+)/nf=1.78 (min)3、钻23通孔 参表2.7 b800Mpa d=23mm 时f=0.39-0.47mm/rL/f=73/233 Klf=1参表2.8 b=670Mpa 钻头强度允许f=1.32mm/r 取 f=0.4mm/r参表2.12 T=50参表2.30 V=CvdZvKv/TmaXv pfyvCv=6.6 Zv=0.4 xv=0 yv=0.5 m=0.

23、2 KTv=1.0 KMv=1.0 Ktv=1.0 Kxv=1.0 Klv=1.0 得 V=16.7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231.6 r/min参表1.31 取 n=250r/min参表2.29 y+=10mm L=73mm T=L+ y+/nf=0.83 min4、扩孔36 ap=6.5mm L=39mm参表2.10 35do40 f=0.9-1.2mm/r 取f=1mm/r参表2.12 T=50参表2.30 V=CvdZvKv/TmaXv pfyvCv=11.1 Zv=0.4 xv=0.2 yv=0.5 m=0.2 KTv=1.0 KMv=1.0 Ktv=1.0 Kx

24、v=1.0 Klv=1.0 得 V=14.6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129.5 r/min参表1.31 取 n=125r/min 参表2.29 y+=14mm T=L+ y+/nf=0.424 min5、镗退刀槽3x0.5 倒角1x45o n=450 r/min 手动进给3.4.5工序五:精车25端面,车环形滑槽,扩孔24.8,粗铰24.94,精铰25+0.023 0,倒角量具:游标卡尺1、精车25端面 Ra1.6 ap=1.0mm 参表1.6 f=0.16mm/r (V100m/min)参表1.27 V=CvKv/TmaXv pfyvCv=291 Xv=0.15 yv=0

25、.2 m=0.2 KTv=1.0 KMv=1.0 Ksv=1.0 Ktv=1.0 Kkrv=0.81 Kfc=1.0 参表1.9 T=60 得 V=149.9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270 r/min 查表1.31 取n=250 r/min V=138.8 m/min切削工时节: L=125x21/2/2=88.4mm 参表1.26 y+=1.0 T=(L+ y+)/nf=2.2 (min)=134 s2、车环形滑槽 ap=2mm ae=17mm d=102mm用成形车刀加工 参表1.9 T=120参表1.8 f=0.08mm/r 参表1.27 V=CvKv/TmaXv p

26、fyvCv=20.3 Xv=0.15 yv=0.5 m=0.3 KTv=1.0 KMv=1.0 Ksv=1.0 Ktv=1.0 Kkv=0.96 得 V=14.8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46.2 r/min 查表1.31 取n=50 r/min V=16 m/min切削工时节: 参表1.26 y+=1.0T=(L+ y+)/nf=0.75 (min)=45 s3、扩孔至24.8 ap=0.9mm参表2.10 f=0.7-0.9mm/r 取f=0.8mm/r参表2.12 T=40参表2.30 V=CvdZvKv/TmaXv pfyvCv=18.6 Zv=0.3 xv=0.2

27、yv=0.5 m=0.3 KTv=1.0 KMv=1.0 Ktv=1.0 Kxv=1.0 Klv=1.0 得 V=18.4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236.3 r/min参表1.31 取 n=250r/min 参表2.29 y+=10mm L=33mm T=L+ y+/nf=0.215 min=13 s4、粗铰24.94 ap=0.07mm参表2.11 f=0.8-1.8mm/r 取f=1.8mm/r参表2.12 T=80参表2.30 V=CvdZvKv/TmaXv pfyvCv=12.1 Zv=0.3 xv=0.2 yv=0.65 m=0.4 KTv=1.0 KMv=1.0

28、 Ktv=1.0 Kxv=1.0 Klv=1.0 得 V=6.4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81.6 r/min参表1.31 取 n=80r/min 参表2.29 y+=10mm L=33mm T=L+ y+/nf=0.3 min=18 s5、精铰孔25+0.023 0 ap=0.03mm参表2.11 f=0.8-1.8mm/r 取f=0.8mm/r 参表2.12 T=80参表2.30 V=CvdZvKv/TmaXv pfyvCv=12.1 Zv=0.3 xv=0.2 yv=0.65 m=0.4 KTv=1.0 KMv=1.0 Ktv=1.0 Kxv=1.0 Klv=1.0 得

29、 V=12.8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163.5 r/min参表1.31 取 n=160r/min 参表2.29 y+=10mm L=33mm T=L+ y+/nf=0.34 min=20 s 倒25+0.023 0角1x45o3.4.6工序六:钻孔14,扩孔14.85,粗铰14.95,精铰15+0.019 0机床:Z525参表2.16 b=600-800Mpa d=14mm 时f=0.36mm.r V=16.5 m/min n=385r/min参表2.35 取 n=392r/min参表2.29 y+=6mm L=9mm T=L+ y+/nf=0.10 min=6 s2、扩

30、孔14.85 ap=0.425mm参表2.10 f=0.3-0.6mm/r 取f=0.5mm/r参表2.12 T=80参表2.30 V=CvdZvKv/TmaXv pfyvCv=18.6 Zv=0.3 xv=0.2 yv=0.5 m=0.3 KTv=1.0 KMv=1.0 Ktv=1.0 Kxv=1.0 Klv=1.0 得 V=18.8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404 r/min参表2.35 取 n=392r/min 参表2.29 y+=6mm L=9mm T=L+ y+/nf=0.08 min=5 s3、粗铰14.95 ap=0.05mm参表2.11 f=0.2-0.5mm

31、/r 取f=0.5mm/r参表2.12 T=80参表2.30 V=CvdZvKv/TmaXv pfyvCv=12.1 Zv=0.3 xv=0.2 yv=0.65 m=0.4 KTv=1.0 KMv=1.0 Ktv=1.0 Kxv=1.0 Klv=1.0 得 V=13.5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287.2 r/min参表2.35 取 n=272r/min 参表2.29 y+=6mm L=9mm T=L+ y+/nf=0.11 min=7 s4、精铰孔15+0.019 0 ap=0.025mm参表2.11 f=0.2-0.5mm/r 取f=0.2mm/r 参表2.12 T=80

32、参表2.30 V=CvdZvKv/TmaXv pfyvCv=12.1 Zv=0.3 xv=0.2 yv=0.65 m=0.4 KTv=1.0 KMv=1.0 Ktv=1.0 Kxv=1.0 Klv=1.0 得 V=28.1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597.1 r/min参表2.35 取 n=545r/min 参表2.29 y+=6mm L=9mm T=L+ y+/nf=0.14 min=8.3 s3.4.7工序七: 钻8-10.2,攻8-M12-6H,翻钻9.8,扩10.2,铰孔 10+0.03 0,攻M12-6H.1、钻8-10.2 参表2.16 b=600-800Mpa

33、d=10.2mm 时f=0.28mm.r V=16 m/min n=510r/min参表2.35 取 n=545r/min参表2.29 y+=5mm T=L+ y+/nf=0.19 min=11.4 s2、攻8-M12-6H 丝锥 螺距p=1.75mm 参表2.3-9 参表2.35 取n=97r/min参表2.29 y+=5mm L=24mm T=L+ y+/np=0.17 min=10.3 s3、钻9.8 ap=44.5mm参表2.7 b800Mpa d=9.8mm 时f=0.22-0.28mm/r 取 f=0.25mm/r参表2.12 T=25参表2.30 V=CvdZvKv/TmaXv

34、pfyvCv=6.6 Zv=0.4 xv=0 yv=0.5 m=0.2 KTv=1.0 KMv=1.0 Ktv=1.0 Kxv=1.0 Klv=1.0 得 V=17.3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561 r/min参表2.35 取 n=545r/min参表2.29 y+=5mm T=L+ y+/nf=0.36 min4、扩孔10.2 ap=0.2mm参表2.10 f=(0.5-0.6mm/r)0.7(系数) 取f=0.38mm/r参表2.12 T=30参表2.30 V=CvdZvKv/TmaXv pfyvCv=18.6 Zv=0.3 xv=0.2 yv=0.5 m=0.3 KT

35、v=1.0 KMv=1.0 Ktv=1.0 Kxv=1.0 Klv=1.0 得 V=30.1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940 r/min参表2.35 取 n=960r/min 参表2.29 y+=4mm T=L+ y+/nf=0.06 min=4 s5、铰孔10+0.030 0 ap=0.1mm参表2.11 f=0.4-0.9mm/r 取f=0.4mm/r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参表2.12 T=20参表2.30 V=CvdZvKv/TmaXv pfyvCv=12.1 Zv=0.3 xv=0.2 yv=0.65 m=0.4 KTv=1.0 KMv=1.0 Ktv=1.0 Kx

36、v=1.0 Klv=1.0 得 V=20.9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667 r/min参表2.35 取 n=680r/min 参表2.29 y+=5mm L=26.5mm T=L+ y+/nf=0.12 min=7 s6、攻8-M12-6H 丝锥 螺距p=1.75mm 参表2.3-9参表2.35 取n=97r/min参表2.29 y+=4mm L=18mm T=L+ y+/np=0.13 min=8 s3.4.8工序八:精铣C面 ap=1mm ae=25mm参表3.1-29刀具: 直柄立铣刀 铣刀直径28mm 齿数Z=6 参表3.4 fz=0.07-0.12mm/z fz=

37、0.12mm/z参表3.8 T=150参表3.27 V=Cvdqv oKv/TmaXv pfyvauv ezpvCv=21.5 qv=0.45 xv=0.1 yv=0.5 uv=0.5 pv=0.1 m=0.2 Kkrv=0.87 得 V=18 m/min主轴转速: n=1000v/d=204.7 r/min参表4.2-36 取n=190 r/min V=16.7 m/min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fm=fzZnw=0.12x6x190=136.8mm/min参表3.25 y+=8mm L=125mm T=4x(L+ y+/fm)=3.9 min=233 s4.机床夹具设计 机床夹具是在切削加工中

38、,用以准确的确定工件位置,并将其牢固的夹紧的工艺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可靠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和扩大机床的工艺性能。4.1设计机床夹具的方法和步骤机床夹具设计是工艺装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设计步骤如下:1、 入生产实际调查研究(资料:工件图纸、工艺文件、生产纲领、制造与使用夹具的情况)。2、 定工件的定位方法和刀具的导向方式。3、 定工件的夹紧方式和设计夹具结构。4、 夹具其他部分的结构形式。5、 制夹具总装配图。6、 注各部分主要尺寸,公差配合和技术要求。7、 注零件编号及编制零件明细表。8、 制夹

39、具零件图。4.2夹具总体方案的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决定在工序五(车床)和工序八(铣床)设计两个专用夹具4.2.1车床夹具:夹具体的结构设计力求紧凑、轻便、悬臂尺寸短、使重心靠近主轴、悬臂长L与外廓尺寸D之比应有对直径在1503000之间 L/D0.9。定位基准的选择:由图可知零件为方体,选36端面为定位基准面,36孔加装定位销,为方便装卸用压板夹紧于压力槽切削力和压紧力的计算:刀具:普通车刀 参机械夹具设计手册(第二版)表1-2-3 Pz=196ts0。75Kp (t=1mm s=0.16mm)表1-2-4及5 Kmp=(b/736)n n=2

40、.0 Kp=1.08 Kp=1.15 Krp=0.87 得 PZ=444.45(N)钢与钢之间摩擦系数fs=0.15则 P=444.45/0.15=2963(N)Wk=PK/2表1-2-1及2 K0=1.2 K1=1.0 K2=1.0 K3=1.2 K4=1.3 K5=1.0 K6=1.0 得 Wk=2773.4(N)表1-2-26 W0=WkL/l=8011.9 (L=65mm l=25mm =0.9-螺旋机构效率系数)表1-2-24 螺杆M16许用夹紧力f=10300(N) (安全)误差分析:夹具体与工件表面平行,其平面度为0.008mm,误差最大值为0.008mm, 25孔与36孔没特别

41、要求,因此能满足加工要求.4.2.2铣床夹具:铣削过程不是连续切削,夹具要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重心应尽量低,夹具的高度和宽度之比应为1-1.25,并有足够的排屑空间。定位基准:25孔和端面精度较高便于确保定位精度,15孔定位销可确保加工位置精确度。表1-2-9 P=118t0.85s0.75 Zd-0.73Bn0.18Z(t=1.0 Sz=0.12 D=28 B=25 n=190 Z=6) P=814.9(N)表1-2-1及2 K0=1.2 K1=1.0 K3=1.0 K4=1.3 K5=1.0 K6=1.0 Wk=PK=1271.3(N)表1-2-126 W0=Wk/=1412.5(N) (

42、=0.9-螺旋机构效率系数)表1-2-24 螺杆M16许用夹紧力f=10300(N) (安全)定位误差:套25g6与孔25+0.023 0间隙为0.006-0.035之间,产生的偏差为1/2(0.006-0.035)=0.003-0.0175,C面精度要求不高、满足要求。5.结束语毕业设计可以说是我们大学所接触的各种理论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我们的一次综合训练。在这几个月的设计中,我感到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很大的收益。在以前的各项设计中,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专用夹具的设计、工艺的设计、刀具、量具等各项设计中,我在各位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们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为我的这次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3、,在设计中大量用到计算机辅助软件(CAD等),对绘图技能得到了很大的训练。但是这次的毕业设计与以往的各项课程设计都有所不同,它是将我们以前学习的各种专业知识汇总起来的一次综合运用,这为我们的将来也为我们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实际经验。通过这次设计,对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学习的过程获得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准,和国防实力,机械制造业是国发经济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

44、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行业,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现在化的程度,但是光有设备是还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的,我们不但要有先进的设备,还要有先进的工艺参数,还要有优质的人才,在我国的切削行业当中,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我们改进的地方,与传统切削加工相比,高速切削加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但是在加工方面而言,进行高速切削的前提是要有先进的自动化刀具,有自动化的工艺参数,否则一切都是白费的,本课程虽然只介绍了一本普通车床的方刀架,但是我觉的任何先进的东西都是从底层一步一步慢慢做起的,没有基层

45、的发展就不会有新事物的出现,机械制造工艺的内容极其广泛,它不但包括零件的制造,机械的加工,还有热处理和产品的装配等,由于社会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先进的技术不断的进入到了机械行业的领域当中,这使得我们机械行业的发展得到了腾飞。车床方刀架的研究为我们以后来的转位车刀以及一些自动换刀技术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发展。一方面它使我们懂得了刀架的作用以及一些加工的基本要领,还让我们明白了精度要求对于一个机械加工行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另一方面,它使我们在机械加工,机械制造行业不断的积累经验和知识,能够让我们早日研制出新的产品,实现我们经济的腾飞。在本课程的学习当中,我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重点,作为研究发展的方向:

46、刀架的作用以及要保证加工零件的精度跟哪些方面有关系 在综合分析切削加工领域知识及信息需求与处理需求的基础上,认真得出了结论,机械加工中,零件的精度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和许多因素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系。要想保证零件的精度,首先要有一个高精度的机床,所谓高精度的机床也无非就是存在几个方面的高精度,其中刀架的精度要保证,而要保证刀架的精度就必须要在加工刀具时有精度高的工装和夹具,所以在加工的过程当中,是环环相扣的,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在机械加工中要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要有好的实力要有好的效益就必须不断的提高生产率,所谓劳动生产率也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数量更多的产品,

47、当然这是要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完成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一是提高刀削用量,采用高速切削,当然这只是适用于粗加工的环境当中,如果在精加工当中,也一味的按照这种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话,那么零件的粗糙度便不能保证,也就是说零件的质量已经受到了限制。第二种方法是改进工艺方法,创造新的工艺,研制新的产品,这也正是我们研究这次课程的目的,使其能够给以后的发展,以后的发明创造做个开始,打下基础。 另外,我还要对本次课程设计辅导的王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同学给我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再一次的对他们表示感谢。只有不断的求新和求知,才能学到更多、更好的学问

48、,有益于自己、有用于社会。参考文献1庞国兴,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杨练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3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陈明,机械制造工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5徐灏,机械设计手册第一卷【M】,机械工业出版社6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1-5卷【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7王昭俊,机械设计工艺设计手册【M】,哈尔滨工艺大学出版社,20038张耀宸,机械加工工艺实用手册【M】,航空工艺出版社,19939陈洪涛,切削用量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49、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Gologlu C. Machine capability and fixturing constraints-imposed automatic machining set-ups generation. J Mater Process Technol 2004;148:8392.12Bansal S, Nagarajan S, Reddy NV. An integrated fixture planning system for minimum tolerances. Int J Adv Manuf Technol 2008;38:50113.13Mervy

50、n F, Kumar AS, Nee AYC. Automated synthesis of modular fixture designs using an evolutionary search algorithm. Int J Prod Res 2005;43(23):14Cecil J. A clamping design approach for automated fixture design. Int J Adv Manuf Technol 2001;18:7849.15Hurtado JF, Melkote SN. A model for the synthesis of th

51、e fixturing configuration in pin-array type flexible machining fixtures. Int J Mach Tool Manuf 2002;42:83749.致谢时间飞快,转眼几个月的毕业设计马上就要结束了经过本次毕业设计,我又了解到了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哪些学不到的东西,这次的毕业设计是我收益匪浅。我要对本次毕业设计辅导的老师王利成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为我们讲解和分析我们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那些疑难问题,对我们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并不仅仅是知识,我们学到的更多的是他的那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其次,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的也有很多的同学给我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再一次对他们表示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