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参考word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7403623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参考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参考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参考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参考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参考word(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一)阅读人琴俱亡,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 )( ) A.此已丧矣 便索舆来奔丧 B.楚王闻之 何以都不闻消息 C.子敬素好琴 取子敬琴弹 D .何以都不闻消息 都不哭 E.对曰:“齐人也,坐盗。” 便径入坐灵床上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绝”解释相同的是( )(2分)A赶尽杀绝B悲痛欲绝C绝无此意D美

2、妙绝伦3下而哪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A寡人反取病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B 而子敬先亡 亡羊补牢C王曰,何坐 便径入坐灵床上 D 弦既不调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4用现代汉语翻译(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2分)答:_(2)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答:_5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 同学认为文章开头写子猷先“了不悲”“都不哭”,后来又写他“恸绝良久”,这是自相矛盾的说法。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6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哪些因素可能使弦“不调”?“不调”说明了什么? (2

3、分)7.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二)阅读晏子使楚,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 / 14”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下

4、面哪两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 )(4分)A.齐之习辞者也 故时有物外之趣 B. 所以然者何 忽有庞然大物C.晏子将使楚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D.为其来也 生于淮北则为枳E.入楚则盗 便径入坐灵床上 2.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 ( )( ) A 生于淮北则为枳 泥于掌故(治水必躬亲) B 为其来也 全石以为底 C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水陆草木之花 D 其实味不同 缘坡,人不得上,以实奇 E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3下面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谓左右曰 B叶徒相似 C寡人反取病焉 D其实味不同4.下列句子“之”与“婴闻之,橘生淮南

5、则为橘,”中“之”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 )A、齐之习辞者也 B、吾欲辱之 C、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D、是吾剑之所从坠5下面哪两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 )(分)A.晏子将使楚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B.所以然者何? 坐其中,颓然碧窈。C.齐之习辞者也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D.生于淮北则为枳 于土墙凹凸处E. 对曰:“齐人也,坐盗。” 坐我西阁床 6哪一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为其来也 何为者也 B齐之习辞者也 普少习吏事 C晏子将使楚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D婴闻之 齐之习辞者也7哪一个句式与其他三个不同?(2分) ( ) A圣人非所与熙也 B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C

6、缚者曷为者也 D富人于五所园也8下面哪一句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2分) ( )A其实味不同 B所以然者何 C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D缚者曷为者也9.下列句子中与“何以也”句式相同的是( )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B缚者曷为者也 C圣人非所与熙也 D为其来也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齐人固善盗乎 B缚者曷为者也 C圣人非所与熙也 D以土砾凸者为丘11.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并解释。12翻译: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答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答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答 问答题:1.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 ),把“淮北”

7、比为( );把“橘”比为( ) ,把“枳”比为 ( ) 。2“王视晏子曰”“王笑曰”“视”“笑”各表现楚王的什么心理?(2分)3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楚王的“笑“应该是什么样的笑?表现出楚王当时什么样的心态?4.晏婴对内竭心尽力拯救内忧外患的齐国,对外凭借缜密的思维和辩论技巧屡次出使而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尊严。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晏子的说理技巧。(2分)答5.结合原文的相关语句,说说楚王、晏子各是怎样的人? 附录:小结归纳词语:1.古今异义字: 坐盗、 其实味不同。2.通假字: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3.词类活用: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善于、

8、擅长。常见文言句式:固定格式:得无 耶? (莫非 吗? 难道吗?)判断句:1、 晏婴,齐 之 习 辞 者 也。(是) 2、圣人 非 所与 熙 也。 (不是)宾语前置句(倒装句): 何 以 也? (以何:用什么) 何 为 者 也?(为何:干什么 ) 王 曰,何 坐?(坐何:犯了什么罪) 4.下列句子中,古今意义变化很大的词语有哪些?谓左右曰 何坐 吏二缚一人诣王缚者曷为者也 晏子避席对曰 其实味不同 非所与熙也 寡人反取病焉5.“为”的解释为其来也: 于 何为者也: 做生于淮南则为橘: 是生于淮北则为枳: 变成项为之强: 因为尽为所吞: 被(三)小石潭记附课文重难点解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

9、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似与游者相乐”,也折射了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的感情。也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反映。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荒远之地,处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为何能“乐”?乃是因为离开了纷乱烦恼的官场这一是非、争斗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解脱。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这位破碎了心的柳宗元带来了片刻的欢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10、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像犬牙相错。潭西南的小溪有什么特点?曲曲折折,被两岸的地势和草木遮挡掩映,时隐时现。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斗折蛇行”这句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形象地描绘出了小溪的溪身曲折、蜿蜒的轮廓与外形。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表现了岸势的参差不齐,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在这一段中,

11、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抑郁苦闷心情的曲折反映。)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特殊句式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比喻拟人句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 听到水声,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 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人相互嬉戏。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12、源。(比喻) 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省略句: 1坐潭上。(省略 “于” 坐于潭上)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溪水”)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 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写作手法: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写小石潭,处处从“

13、石”字落笔,又表现了它的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从听觉、视觉和感受等多角度地描绘。“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此文开笔就有声有感。未见其潭,先闻其声,游兴被激发了。“水尤清洌”“青树翠蔓”“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明灭可见”,景物的色彩、光线的明暗变化真切而清丽。 写景,动静交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声,是动态的,石,是静态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又是动态的,鱼儿忽静忽动,动静结合。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把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虽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

14、各尽其妙,。主题:这篇散文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凄清,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孤凄悲凉的心境。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练习。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

15、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两组是( )( )(4分) A盖竹柏影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乃记之而去 齐之习辞者也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D卷石底以出 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E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缚者何为者也2、下到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心乐之 念无与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B、以其境过清 是以谓之文也(八则) C、佁然不动 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 D、其岸势犬牙差互 势有曲直(治水必躬亲)E、乃记之而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3下列各项中,找出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两项(4分) ( )

16、( ) A、 心乐之 念无与乐者 B、 闻水声 楚王闻之 C、 其岸势犬牙差互 其一犬坐于前 D、 全石以为底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E、 怡然不动 所以然者何? 4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 )( )(4分)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B、 皆若空游无所依 天涯若比邻 C、 其岸势犬牙差互 势有曲直 D、 以其境过清 过故人庄 E、 似与游者相乐 相与步与中庭5选择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意义或作用相同的两项( )( ) (4分) A. 心乐之 念无与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B. 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C. 乃记之而去 楚王闻之(晏子使楚D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E. 凄神寒骨 林寒涧肃

17、 (三峡)6.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 B.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C.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D. 乃记之而去 一狼径去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日光下彻( ) 不可久居( )8.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找出名词作状语的词语,把包含这个词语的句子写在下面。 10.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精妙在何处?第二段无一字写水,但潭水空明澄澈的特点却跃然纸上。请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做到这点的?(2分) 11.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

18、作者怎样的感情?12.从听水声“心乐之”,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并分析产生不同心情的原因。(3分)13.作者在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14.(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小石潭”的什么特点?(2)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 ,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 的特点。(4分)15.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这与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表露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16.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19、什么?(4分)17.选文第4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8.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呼应,又为下文的“_”埋下伏笔。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和“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1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其岸势犬牙差互20.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四)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列各题元丰元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0、。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两组?( )( ) (4分) A 念无与乐者 如鸣佩环,心乐之。 B欣然起行 所以然者何 C 遂至承天寺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D 庭下如积水空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E 水中藻荇交横 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2下列语句中,哪一句点明了题目中的“游”字?( ) (2分) A、月色入户。 B、相与步于中庭。C、水中藻荇交横。 D、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月色入户( ) 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乐者( )( ) 4相与步于

21、中庭( )( )5水中藻荇交横( ) 6庭下如积水空明( )7盖竹柏影也( ) 8 遂至承天寺( )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答:_()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答:_()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_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处无一“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试作简要赏析。(2分)答: 6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细细品味,体会作者蕴涵的思想感情。(2分)7. 段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交代了( );段运用了(

22、)的表达方式;描写了( );段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作用是( )。 8. “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9.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10.“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11“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12、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B、这篇短文,真实

23、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13.赏析“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14. “解衣欲睡”、“念无与乐者”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处境?.15.文中的“闲人”是什么意思? 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作者对自己是一个“闲人”抱什么态度?(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6.你能从全文中读出苏轼当时复

24、杂的心境吗?(五)治水必躬亲 课文两段的内容解析:第一段,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开头一句,用两个“不可”,从反面强调治水不可固执一端;接着用“盖”领起下文,解释不可固执一端的原因,并用两个“非不”双重否定句式,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的重要性;然后用“是以”一句,得出结论。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先正面讲海瑞治水不但躬亲, 而且清廉;接着从反面说,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治水不成。赏析句子:1、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赏析:这一段文字用一个排比句,写尽了

25、自然万物自有它们自身的规律,我们应掌握客观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而不是盲目蛮干。2、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未横索一钱。赏析:这一段文字通过外貌、动作描写,将一个事必躬亲、顺应民意、治理严明的海瑞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阅读治水必躬亲,完成下列各题。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

26、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字词。(4分)(1)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 ( )(2)远嫌而避怨 ( )( )(5)计利而忘义 ( ) (6)躬历山川( )(7)泥于掌故( )(8)盖地有高低 ( )(9)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 )(10)冒雨冲风( )(11)既不可执一 (12)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 )(13)泥于掌故 (14)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15)如好逸而恶劳( )(16)势有曲直( )(17)非相度不得其情 ( )(18)非咨询不穷其致( )( )(19)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20)亲劳胼胝 ( )(21)布袍

27、缓带( ) (22)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2.归纳词语的意义:于(1)泥于掌故 (2)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4)于土墙凹凸处以(1)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3)吾欲辱之,何以也 (4)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5)如好逸而恶劳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2)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4.下列句子中与“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中“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全石以为底 B 吾欲辱之,何以也 C 以其境过清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2分)( )A非相度不得其情 怡然自得

28、B 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恶劳C未尝横索一钱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D可以为师矣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问答题: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海瑞成功治水的原因,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4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治水必躬亲”这个观点的? (3分) 5在你心目中,海瑞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联系选文和下面两则材料,对海瑞作出尽可能全面的评价。(2分) “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海瑞所题自勉对联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 海瑞墓园对联(为海瑞手书) 6“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的原因是什么? 7. 文中“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与“非咨询不穷其致”前后矛盾吗?为什么?8课文举“海瑞治水”的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9文章以海瑞治水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它是怎样证明观点的?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