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古文阅读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7348448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下册古文阅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古文阅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古文阅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古文阅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古文阅读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古文阅读题整理:汪爱丽一、与朱元思书(一)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自 自富阳至桐庐 B从 从流飘荡 自非亭午夜分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C绝 猿则百叫无绝 D日 有时见日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日光下澈6解释下列加点词词义。(4分) 天山共色( ) 一百许里( ) 互相轩邈( ) 窥谷忘反( )7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1)说说富春江景色的总体特征。(2)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富春江水流之急。8根据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三篇文章内容对对子。(任选一道作对)(3分) 两岸连山无阙处, 石潭上竹树环合,答案 :5.(2分)C 6.(4分)同样 左右、多

2、 往高处伸展(只写“高”扣0.5分)同“返”返回 7.(6分,每题3分)示例:(1)山水风光(山光水色)奇异,是天下独一无二的。(2)富春江激流飞腾,比射出去的箭还快;波浪汹涌,像骏马在奔腾。8.(3分。意思相近,结构相似即可)示例:百里江水皆缥碧 示例:寒树间好鸟相鸣(二)1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1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15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

3、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11消散干净 争着,竞争 伸向更远的地方 看,看到 13清澈 湍急 1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5寒 远上寒山石经斜或寒蝉凄切 16D(三)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22整理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 23本文兼从

4、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整理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21B 2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24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25第一问:整理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

5、感慨第二问:表现了整理鄙弃名利的思想二、五柳先生传(一)10、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颇示己志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衔觞赋诗,以乐其志12、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是 (3分)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14、赏读与拓展(4分)课文着力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品质?我们学过的饮酒一诗与本文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写出诗中最为生动

6、地刻画这一形象的两句诗。2分10、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 很 2分 11、(1)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得干干净净,希望一醉方休。 (2)饮酒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快乐。 12、饮酒、读书、写文章 3分 13、B 14、(1)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等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7.五柳先生传的结尾,有一段评论性的文字。请你默写出其中最能表现五柳先生品格的一句话。(2分)8用现代汉语翻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2分)译文_9“箪瓢屡空”一句用了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的典故,整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答_10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对他这样的

7、读书态度和方法你有什么看法?(2分)答_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8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9整理以颜回自况,表现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鼓励考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下边的答案供参考: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所采用的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说明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迷,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也就是“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三)1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ho喜欢 B性嗜酒:s爱好C常著文章自娱:zh

8、u通“着” D箪瓢屡空,晏如也:n悠闲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或置酒而招之 B不知日之入C友人惭,下车引之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五柳先生的兴趣爱好,并写出一个能完整体现他性格特点的句子。兴趣爱好: 性格:1A 2B 3兴趣爱好:好读书、嗜酒、常著文章自娱。送东阳马生序(一)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录毕,走送之( )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 媵人持汤沃灌( ) 左佩刀,右备容臭( )2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2分)A、既加冠 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 杀数人,胡虏益解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D、卒获有所

9、闻 士卒不尽饮24、翻译下面句子。(2分)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译: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 25、结合全文,说说整理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26、本文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其共同之处,请概述。(3分)答: 22、跑(赶快) 等待 浸泡 气味 香气(2分)23、A(2分)24、(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每题1分。第题“辞、色”的翻译应注意互文义,即“降辞”“降色”;第题要注意“以”字

10、,“口体之善”的翻译) 25、刻苦学习 博览群书 虚心求教(3分)26、都表达了鼓励晚辈勤奋学习,勿虚度年华的观点。(3分)(二)20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腰白玉之环 D、门人弟子填其室21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略无慕艳意 人物略不相睹C足肤皲裂而不知 国险而民附 D、四支僵劲不能动 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22选文写了整理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3 分)答: 23翻译下列句子。以是人

11、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 分)答: 24“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4 分)答: 194分。(1)跑 (2)同“披” (3)年已二十(二十岁) (4)担忧203分。B213分。B 223分。每项1分。扣问之难,路途之艰困苦,生活之苦。(符合大意即可)233分。因此人们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博览群书。 重点词是“以是”、“以”、“假”,如翻译错误,酌情扣分。244分。开放题,(三)5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2分)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8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12、 )(3分)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整理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C整理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9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 (2分)5(2分)B 6(2分)A 7(6分。每句3分)到了住所(客舍),四肢(冻得)僵硬不能动弹。(其中“至”、“支”各占0.5分,句意2分) 我(求学时)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其中“盖”、“此”各占0.5分,句意2分)8(3分)B 9(2分)示例: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头悬梁,

13、锥刺骨 闻鸡起舞(四)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 益多弊少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谢6、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整理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9、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整理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答: 5、(2分)C 6、(2分)D8、(2分) 嗜学 家贫 (顺序可换) 9、(4分)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意合即可)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