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67257669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性海绵状脑病(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人和动物的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亚急性、渐进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又称朊病毒病。包括羊痒病、牛海绵状脑病、貂传染性脑病和人的克-雅氏病、格-斯氏综合征、库鲁病等。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TSE共同特征是潜伏期长(几个月至几十年);机体感染后不发热、不产生炎症、无特异性免疫应答:表现进行性共济失调、震颤、姿势不稳、知觉过敏、痴呆和行为反常等神经病症、病程开展缓慢,但全部以死亡告终;组织病理学变化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以神经元空泡化、脑灰质海绵状病变等为特征。目前的人和动物

2、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有近10种。一、痒病(Scrapie)痒病又称驴跑病、瘙痒病是成年绵羊偶尔发生于山羊的一种缓慢开展的传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潜伏期长、剧痒、肌肉震颤、衰弱、萎顿、进行性运动失调最后瘫痪死亡。本病早在18世纪中叶就发生于英格兰,随后传播到欧洲许多国家以及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1983年我国从英国苏格兰引进的边区莱斯特羊群中发现疑似病例,根据病羊病症并通过脑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本病。由于采取坚决措施,及时扑灭了疫情。病原 本病的病原属于亚病毒因子中的朊病毒(Prion),有人译为朊粒或朊蛋白。朊病毒是一种特殊传染因子,它不同于一般病毒,也不同于类病毒,它没有核酸,而是一种

3、特殊的糖蛋白。进一步研究发现许多种正常动物和人的脑细胞及其他细胞也有这类朊蛋白,用PrP代表(Pr代表Prion P代表protein)。PrP有两类:一类是正常细胞具有的,对蛋白酶敏感,易被其消化降解,存在于细胞外表,无感染性,用PrPc代表;当结构异常时,就成为另一类有致病性PrP,对蛋白酶K有一定抵抗力,用PrPsc代表。两者在mRNA和氨基酸水平无任何差异,但生物学特性和立体结构不同。PrPsc (致病性朊病毒)分子大小为273OKD,因与正常机体细胞膜成分结合在一起,不易为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因而用一般的抗原-抗体反响很难检测出来。PrPsc的抵抗力很强,对热、辐射、酸碱和常规消毒剂

4、有很强的抗性。病畜脑组织匀浆经134138高温1h,对实验动物仍有感染力,所以用含有PrPsc的组织制成的饲料(肉骨粉)或用于人类食品或化装品的添加剂,干热1801h仍有局部感染力。病畜组织在10%20%福尔马林中几个月仍有感染性,还能耐受2mol/L的氢氧化钠达2h。PrPsc单个无侵袭力,3个相结合后才具有侵袭力,在脑组织中大约1000个PrPsc可形成100200nm大小的纤维状物,即痒病相关纤维(Scrapie associated fibrils,SAF),在电镜下可检出。SAF发现于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痒病的绵羊脑组织内,也见于牛海绵状脑病和人类克-雅氏病的脑组织内,因其具有一定的特

5、异性,因此可作为各种海绵状脑病的病理学诊断指标。PrPsc在感染动物的各种组织中的含量不同,按感染滴度大小,以脑为最高,脊髓次之,其它淋巴结、骨骼、肺、心、肾、肌肉等的感染滴度均甚低。PrPsc能引起人和动物多种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流行病学 不同性别、不同品种的羊均可发生痒病,但品种间的易感性显然有很大差异。在品种内某些受感染的谱系发病率高,可能与垂直传播有关。一般发生于2-4岁的羊。绵羊与山羊间可以接触传播。关于痒病的传播途径,还不完全清楚,但可垂直和水平传播。已证实感染母羊的胎膜和胎盘内含有痒病病毒,可从母羊垂直传染胎羊和羔羊。取病羊血液和血清接种易感绵羊,可使之发病。病羊的脑脊髓悬浮液经脑

6、内甚至皮下注射,均能在易感绵羊复制本病。将感染的脑组织非经肠注射(或经口服)于小鼠、大鼠、仓鼠、水貂和猴都能引起实验性的痒病。发病机理 绵羊感染本病后,特别是实验接种后,病毒进入血液并定位于脾和淋巴结中,后来可发现于唾液腺、胸腺、肺、骨髓、肝、肾、膀胱和肠道。在这些器官中,病毒缓慢地繁殖和继续存留于整个病程中。几个月后,病毒进入脊髓最后到达大脑,病毒在靶细胞(神经细胞)中繁殖并引起损害。病毒以非经肠的方法给小鼠注射,可依次发生以下现象:脑组织中的病毒滴度增加,12-14周后神经细胞内空泡形成和胶质细胞开始肥大,DNA酶、-葡萄糖酸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酶的活性增加,19周以后出现临诊病症。可

7、能由于神经系统的机能遭受破坏而死亡。病症及病变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15a或更长,因此,1岁半以下的羊极少出现临诊病症。经过潜伏期后,神经病症逐渐开展并渐加剧。病初病羊表现沉郁和敏感,易惊,有癫痫病症。抓提病羊时,这些病症更易发生,表现剧烈。或表现过度兴奋、抬头、竖耳、眼凝视,以一种特征的高抬腿的姿态跑步(似驴跑的僵硬步态),驱赶时常反复跌倒。随着病的进展,运动时共济失调逐渐严重。特别在头颈部发生震颤,在兴奋时肌肉震颤加重,休息时减轻。在开展期,病羊靠着栅栏、树干和器具不断摩擦其背部、体侧、臀部和头部,一些病羊还用其后肢搔抓胸侧、腹侧和头部,并自咬其体侧和臀部皮肤。由于摩擦的作用,在颈部、体侧、

8、背部和荐部大面积的皮肤外表出现秃毛区。除机械性擦伤后,没有皮肤炎症。如果触摸发痒的皮肤,可能反射地剌激病羊伸颈、摆头、咬唇和舔舌。当视力丧失时可引起与栅栏和器具之类的物体相碰撞。病的后期,机体衰弱,出现昏睡或昏迷,卧地不起。在整个患病期间,体温并不升高,食欲虽仍保持,但体重下降。病程从几周到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所有病羊终归死亡。尸体解剖,除摩擦和啃咬引起的羊毛脱落及皮肤创伤和消瘦外,内脏常无肉眼可见的病变。病理组织学变化仅见于脑干和脊髓,特征性的病变包括神经元的空泡变性与皱缩,灰质的海绵状疏松,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等。神经元的空泡形成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的空泡出现在胞质内。典型的空泡呈圆形或卵圆形,

9、界限明显,它代表液化的胞质团块。海绵状疏松是神经基质的空泡化,使基质纤维分解而形成许多小孔。没有发现病毒性脑炎的病变。诊断 根据典型的病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诊断并不困难。潜伏期很长,双亲中有痒病的病史、不断擦痒、反射性咬唇舔舌和运动性共济失调,都是很重要的病症。组织病理学检查,在丘脑和延脑可发现特征性病变。但在新疫区或新发病群,为确诊还必须进行有关的实验室诊断,如动物感染试验、PrPsc的免疫学检测和痒病相关纤维(SAF、)检查等。1.朊病毒的生物学测定法 至今尚无可供检测朊病毒的细胞培养系统,只能使用动物作生物学测定,小鼠和仓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将被检标本(脑、脊髓、脾等)匀浆作10倍稀释

10、(8-10个稀释度),每稀释度通常脑内接种6只小鼠(各30L)或仓鼠(50L)。接种动物每3d检查一次,濒死扑杀取脑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原代别离观察期小鼠为一年或更久,仓鼠为78个月。最后根据动物发病和死亡数计算终点滴度(ID50和LD50)。脑匀浆的终点滴度一般为每克脑组织105106LD50。2. PrPsc的免疫学检测 PrPsc只见于人和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存在于健康和患其它疾病的人和动物细胞中的PrPs可被蛋白酶消化消除,不会干扰PrPsc的检测。因此,PrPsc是TSEs的特异诊断方法,最近已被WHO TSEs专家会议所确认。它不仅可用于死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还可用于活检(脑、扁

11、桃体)作生前诊断。PrPsc虽不能使感染宿主产生特异抗体,但作为非易感动物的兔却可产生他种动物PrPsc的抗体,以此抗体对被检材料(脑组织)作Southem blotting,可检测其中的PrPsc。3.痒病相关纤维(SAF)检查 SAF检查也是TSEs的特异诊断方法,在被检材料不适合作组织病理学检查时尤为重要。通常以冰冻保存的脑和脊髓作被检材料。取11Og被检材料,以10%(W/V)N-Laruoulsarcosine溶液制备匀浆,然后将抽提物在超速离心机22000g/10min,540000g/2min,540000g/25min,最终沉淀物以蛋白酶K(PK 10µg37/h)

12、处理,然后重悬于50L蒸馏水供负染作电镜检查。4.单克隆抗体在朊病毒病诊断上已广泛应用,应用各种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区分小鼠、仓鼠和人的PrPsc。最近又制备了只和各种动物PrPsc共有位点而不和PrPsc反响的特异单克隆抗体,应用此单克隆抗体时,标本无需蛋白酶K处理即可检测。防制 由于本病的特殊性(潜伏期长,开展缓慢,无免疫应答),一般的防制措施无效。在没有发生过本病的国家和地区,如输入种羊后发现本病,有必要全部淘汰销毁(焚化或深埋)。如有的种羊已分至另一些羊群,应将这些羊群封锁隔离,观察三年半,观察期间如发现病羊,可作同样处理。羊舍消毒可用次氯酸钠,有效氯浓度应不低于510-4,作用时间不

13、少于lh。绵羊痒病病羊骨肉粉饲喂牛和水貂等动物可使发生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痒病病毒还可能使人致病。在国外一些研究痒病的人员中曾发现一种称为多发性脑脊髓硬化的病。将死于此病的人脑组织接种冰岛绵羊,发生一种与痒病无法区别的疾病。二、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亦即疯牛病,以潜伏期长,病情逐渐加重,主要表现行为反常、运动失调、轻瘫、体重减轻、脑灰质海绵状水肿和神经元空泡形成为特征。病牛终归死亡。本病首次发现于苏格兰(1985),以后爱尔兰、美国、加拿大、瑞士、葡萄牙、法国和德国等也有发生。英国BSE的流行最为严重,至1997年累计确诊达168

14、578例,涉及33000多个牛群。初步认为是牛吃食了污染绵羊痒病或牛海绵状脑病的骨肉粉(高蛋白补充饲料)而发病的。由于同时还发现了一些疑心由于吃食了病牛肉奶产品而被感染的人类海绵状脑病(新型克-雅氏病)患者,因而引发了一场震动世界的轩然大波。欧盟国家以及美、亚、非洲等包括我国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已先后禁止英国牛及其产品的进口。病原 本病病原为与痒病病毒相类似的一种朊病毒。一般认为,BSE是因痒病相似病原跨越了种属屏障引起牛感染所致。1986年Well首次从BSE病牛脑乳剂中别离出痒病相关纤维(SAF、),经对发病牛的SAF的氨基酸分析,确认其与来源于痒病羊的PrPsc是同一性的。 BSE朊病毒在

15、病牛体内的分布仅局限于病牛脑、颈部脊髓、脊髓末端和视网膜等处。流行病学 无论自然感染还是实验感染其宿主范围均较广。 BSE可传至猫和多种野生动物,也可传染给人。患痒病的绵羊、种牛及带毒牛是本病的传染源。动物主要是由于摄入混有痒病病羊或病牛尸体加工成的骨肉粉而经消化道感染的。BSE的平均潜伏期约为缸,发病牛龄为311岁,但多集中于46岁青壮年牛,2岁以下和10岁以上的牛很少发生。大多数肉用牛于23岁即被屠宰食用,故实际感染BSE的牛数应远多于临诊病例数。据估计1985-1995年有70多万头潜伏期BSE病牛进入人的食物链,这构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病症 病程一般为14180d,其临诊病症不尽相

16、同,多数病例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症。常见病牛烦躁不安,行为反常,对声音和触摸过分敏感。常由于恐惧、狂躁而表现出攻击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常乱踢乱蹬以致摔倒。少数病牛可见头部和肩部肌肉颤抖和抽搐。后期出现强直性痉挛,泌乳减少。耳对称性活动困难,常一只伸向前,另一只向后或保持正常。病牛食欲正常,粪便坚硬,体温偏高,呼吸频率增加,最后常极度消瘦而死亡。病变 肉眼变化不明显。组织学检查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脑组织呈海绵样外观(脑组织的空泡化)。脑干灰质发生双侧对称性海绵状变性,在神经纤维网和神经细胞中含有数量不等的空泡。元任何炎症反响。诊断 根据特征的临诊病症和流行病学特征可以作出BSE的初步诊断。由于

17、本病既无炎症反响,又不产生免疫应答,迄今尚难以进行血清学诊断。所以定性诊断目前以大脑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主。据Well等(1989)报道,脑干区的空泡变化,特别是延髓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空泡变化,诊断BSE的准确率高达99.6%。脑干神经原及神经纤维网空泡化具有证病性意义。为确诊需进行的实验室诊断,如动物感染试验,PrPsc的免疫学检测和SAF检查等详见痒病中所述。防制 为了控制本病,在英国规定捕杀和销毁患牛;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反刍动物蛋白(肉骨粉等);严禁病牛屠宰后供食用,禁止销售病牛肉。近年来已有不少国家(包括我国)禁止从英国进口牛、牛精液、胚胎和任何肉骨粉等,以防止该病传入国内。我国尚未发

18、现疯牛病,但仍有从境外传人的可能,为此,要加强口岸检疫和邮检工作,严禁携带和邮寄牛肉及其产品入境。还应建立疯牛病监测系统,对疯牛病采取强制性检疫和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即屠宰,并取脑各部位组织作神经病理学检查,如符合疯牛病的诊断标准,对其接触牛群亦应全部处理,尸体焚毁或深埋3m以下。三、水貂传染性脑病(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alopathy,TME)水貂传染性脑病是一种亚急性的脑海绵样变性的疾病,无炎症变化,病死率几乎100%。病原因子的特性与痒病朊病毒相似,以痒病病料接种水貂,引起的病症和脑组织学变化与自然发生的水貂脑病不能区别。取病貂脑组织乳剂作皮下或腹

19、腔接种,可使水貂、雪貂、臭鼬、浣熊、仓鼠、山羊、绵羊和猴引起感染。水貂口服感染的潜伏期约为1a,病初病症不明显。一般表现食欲不振,日渐消瘦和衰弱,皮毛变粗,由后肢开始发生运动障碍,尾向上弯于背上。继而嗜眠,最后不能行动和丧失定位能力。经46周衰竭而亡。诊断和防制措施参照痒病。四、库鲁病(Kuru)库鲁病又称震颤病,是人的一种以小脑变性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库鲁病的病原因子与痒病肮病毒一样,在感染脑组织中能长期存在。取病死者的脑组织乳剂经脑内或非神经途径注射,可使很多种灵长类、水貂和白鼬感染发病(潜伏期10个月以上),实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根本病理变化与病人相同。人感染后潜伏期长约420a

20、,主要病症是运动失调、震颤、步态不稳、说话模糊不清、发音和吞咽因难,39个月内死亡。神经系统病变与痒病相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原空泡化,星状胶质细胞增多,脑灰质呈海绵状,以小脑、桥脑和纹状体最明显。该病仅发生于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高地福尔(Fore)人聚居地,1956年以来已记录病例约2600个。其发生和传播是食用死亡亲属脑组织所致。最初的库鲁病可能是食用克-雅氏病病人脑组织引起的,革除此陋习后,发病数迅速下降,现已几近消灭。五、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CJD)克-雅氏病是1920年法国Creutzfeldt首先报告的,次年Jacob又进行了详细描述,

21、故以这两人的名字命名该病。克-雅氏病也是PrPsc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进行性痴呆,多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潜伏期长达数年至3Oa。病症有视觉模糊,言语不清,肌肉痉挛,坐立和行动困难,最后因大脑组织溶解而死。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神经元缺损、神经胶质重度增生,脑实质呈海绵状病变和淀粉样斑块形成等病变。本病为最常见的人肮病毒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许多国家都有报告,一般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我国1989年首次报道本病病例,至1992年累计报告28例,实际病例数恐多于此数。六、新型克-雅氏病(Variant Creutzfeldt-Jacob disease,vCJD)vCJD是一

22、种新型的人朊病毒病,1994年首次发现于英国。至1997年已报道22例,主要发生在英国。vCJD于BSE发生和流行后约1Oa出现,且集中分布于英国,在时间和空间上与BSE一致。1996年英国公布一项专家研究报告,提出疯牛病可能通过食物传染人,使人患一种新变异型克-雅氏病,叫人海绵状脑病,在欧洲引起极大恐慌。1997年英、美科学家经实验研究证明,疯牛病PrPsc病确能导致人类患vCJD。vCJD与典型克-雅氏病不同,主要发生于青年,以常吃牛肉馅汉堡包的人最易感染,发病年龄多为1440岁,平均为26.3岁;病程953个月,平均14个月。临床上大局部病例以精神异常为主要病症,包括焦虑、抑郁、孤僻、萎

23、靡和其他行为异常。在病程早期均表现肢体和脸部的感觉障碍及进行性小脑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开展,出现记忆力障碍、肌阵挛,后期出现痴呆等病症。组织病理学检查,海绵状病变在基底神经节、丘脑中最为明显,在大脑和小脑内侧以灶状形式存在,在融合的海绵状病变处较为明显。这与CJD海绵状病变多见于大脑皮层不同。防制措施参见牛海绵状脑病。海绵状脑病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包括克雅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CJD、枯颅病kuru、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 FFI和Gerstmann-Straussler综合征Gerst

24、mann-Straussler Syndrome, GSS以及动物的疯牛病、猫抓病、羊搔痒症等。其致病因子称为prion的糖酯蛋白,又称朊蛋白prion protein, PrP,因此又称为PrP朊蛋白病。正常的PrP为神经细胞的穿膜蛋白,分子量为30KD,如果其蛋白构型自螺旋构型变成折叠构型,这种异常的PrP不能被降解且具有传染性。所有的FFI 和GSS及10%15%CJD为全基因突变所致。克雅病发病率很低,其明确的特征是急速、进行性痴呆。自然界其病原体的感染途径不明,少数为医源性感染例如:角膜移植、从脑垂体抽取生长激素 ,但也有家族性发生。该疾病进展迅速。神经细胞缺失,但肉眼脑萎缩不明显。

25、镜下见神经毡Neuropil,即神经突起构成网状结构和神经细胞内出现大量空泡呈现海绵状外观。高度神经细胞缺失及反响性胶质细胞增生是共有的特征,但无炎性渗出物。该疾患100死亡,平均寿命存活期仅为数月,但有的可生存数年。Gerstmann-Straussler综合征临床以慢性小脑共济失调为特征,伴进行性痴呆,病程为数年。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临床表现为失眠,小脑共济失调,植物神经紊乱,病程为数月至数年。人类感染通常是因为下面几个因素:1、食用感染了疯牛病的牛肉及其制品也会导致感染,特别是从脊椎剔下的肉一般德国牛肉香肠都是用这种肉制成;2、某些化装品除了使用植物原料之外,也有使用动物原料的成分,所以化

26、装品也有可能含有疯牛病病毒化装品所使用的牛羊器官或组织成分有:胎盘素、羊水、胶原蛋白、脑糖;3、而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疯牛病在人类变异成“克-雅氏病的病因,不是因为吃了感染疯牛病的牛肉,而是环境污染直接造成的。认为环境中超标的金属锰含量可能是“疯牛病和“克-雅氏病的病因。现在对于疯牛病的处理,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防范和控制这类病毒在牲畜中的传播。一旦发现有牛感染了疯牛病,只能坚决予以宰杀并进行焚化深埋处理。但也有看法认为,即使染上疯牛病的牛经过焚化处理,但灰烬仍然有疯牛病病毒,把灰烬倒在堆田区,病毒就可能会因此而散播。目前,对于这种病毒究竟通过何种方式在牲畜中传播,又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染

27、给人类,研究的还不清楚。疯牛病的预防和治疗慕尼黑大学12月1日发布消息说,该大学和波恩大学以及马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从被感染了Scrapie病毒的实验鼠脑蛋白分子中发现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明显延长被感染的实验鼠的生命,并可以制成疫苗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牛病。Scrapie病毒是疯牛病病毒和人类克雅氏病毒的一种变种。导致疯牛病的带病毒蛋白质分子会感染大脑中健康的蛋白质分子,引起连锁反响和破坏脑组织,患疯牛病的牛会因肌体和脑组织损害而很快死亡。然而,研究人员在感染了Scrapie病毒的实验鼠身上发现,即使实验鼠脑组织中没有健康的蛋白质分子,依然能够很好地存活。据此,研究人员从实验鼠的脑细胞中提取

28、到了这种特殊物质。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利用这种物质制成的疫苗,能有效地预防疯牛病,但能否用于人类预防和治疗克雅氏病还需深入研究。牛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BSE),1986年首次在英国发现,逐渐流行爆发。1992年顶峰高达3万6千头,欧洲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葡萄牙也有发现,北美、亚洲也有病例报告,中国尚未证实有报告。人类克雅氏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一旦发现,几乎100%死亡,目前发病率为100万分之一,世界上每年也有6千余人发病。自从1996年新型克雅氏病发现以来,更引起国际上重视,因为新型克雅氏病已

29、根本证实是由疯牛病的病原所引起一、病原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二种病都是由一种称为Prion的传染性蛋白粒子引起,因为它与传统病毒不同,缺乏可测到的核酸,为区别于一般病毒我们暂译为朊病毒。Prion长期潜伏,潜伏期从几个月到数十年之久。朊病毒是一大类,不同株产生不同表型,表现出不同动物的各种疾病如BSE、 羊痒病等,即使均为人类克雅病,也有不同型,但有其共性,除长潜伏期外,抵抗力特别强,对热及各种化学消毒剂有极高抵抗力,病理上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缺乏免疫反响等。二、临床表现疯牛病病变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主要表现有全身性神经病症、精神行为异常、突然惊恐、狂燥不安、容易激怒、不愿

30、挤奶、乱踢乱蹬、后肢共济失调、颤抖、难以站立、容易跌倒。感觉异常,对触膜及声音十分敏感,消瘦,产奶量下降。好发年龄为3-5岁,潜伏期2-8年,最后卧地不起、死亡,病期2周-12个月,平均1-2个月。人类新型克雅氏病临床主要表现有全身性神经病症和精神行为异常如早期感觉异常或迟钝、共济失调和痴呆等。三诊断:一疯牛病1、是否有喂食含有反刍动物蛋白肉骨粉饲料史,该牛是否从有疯牛病流行国家进口。2、全身性中枢神经病症,无炎性反响。3、病理脑神经元细胞空泡变性,灰质区神经纤维网呈海绵样变性,电镜下可见大量SAF及淀粉样沉积物。4、从病牛脑取样感染小鼠2-3个月后小鼠出现海绵状脑病组化或免疫印迹法检查有Pr

31、P特异性。(二)人类新型克雅氏病现多数学者认为此病与疯牛病等有密切关联。从流行病学接触史,有食用牛肉牛脑、脊髓经历、病理、临床、分子生物学、转基因动物实验等各个方面得到证实,这种新型克雅氏病与疯牛病是同一病原株引起。新型克雅氏病的临床病症及诊断标准。按WHO 1998年2月人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全球监测、诊断及治疗参谋组意见提出的规定如下:1、如有以下6个病症中的5个那么可考虑为可疑nvCJD的可能性:早期精神病症;早期感觉异常/感觉迟钝;共济失调;舞蹈症/张力障碍或肌阵挛;痴呆;无动性哑症;2新型克雅氏病可疑病人判定标准如下:缺乏可能的医源接触史;病期超过6个月;年龄小于50岁;没有PrP基因

32、突变;脑电波,不显示典型的周期波;常规检查不支持其他诊断;核磁共振显示:T2轴丘脑后结节有异常双侧对称高信号。专家组认为最后确诊必须对可疑病人进行脑穿活检,进行神经病理检查。不可能或不允许时也必须进行死后脑检。五、治疗至今尚无治疗牛海绵状脑病及人类克雅氏病方法。六、控制措施(一)严格立法,把住进口关。严格禁止从有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tted Spongiform Encephalopaties:TSE),包括牛海绵状脑病,羊痒病等流行国家进口活畜、畜产品,包括血清、血清蛋白,肉骨下水制成的蛋白饲料。(二)立法规定对已有传染性海绵性脑病TSE征候的任何动物及产品不能进入人或动物包括庞

33、物的食物链。当屠宰这些动物时必须严格平安处理这些有可能感染的动物及其内脏下水或污物。(三)对全国动物蛋白饲料加工厂进行调查。重点调查加工反刍动物骨肉粉加工工艺。严格执行骨肉蛋白饲料消毒加工工艺,以彻底杀灭耐热的TSE病原Prion,对牛羊等下角料必须134-138高压灭菌18分以上。(四) 公布法令,禁止用反刍动物蛋白饲料喂养牛或宠物,禁止用反刍动物骨肉粉作为农业肥料,禁止有机磷类药物用于畜病如牛皮蝇病防治。(五)调查1990年以前中国是否从有BSE国家主要是英国、爱尔兰进口过种牛、牛胚胎、牛精液现在情况如何,进行普查登记。(六)开展羊痒病普查。多年来我国引进外国羊不少,因此对羊痒症监测工作很

34、有必要。(七)对有疑似BSE或羊痒病和人类克雅氏病污染的动物及产品、畜舍、垫料,能燃烧的尽量燃烧,不能烧的要用0.5%以上浓度次氯酸钠2小时或1-2mol/L NaOH1小时消毒。对手术、解剖、个人防护器材等有疑等污染时也要用次氯酸钠消毒。(八)对BSE,羊痒病和人类克雅氏病,开展全国性监测,与WHO和有关国家建立情报交换制度。(九)为预防医源性人类克雅氏病,除了对移植材料,特别是硬脑膜的来源进行仔细考查外。为预防医务人员防止感染,特别要注意个人防护,手术器械等要用0.5%以上次氯酸钠消毒2小时。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又称朊蛋白病prion disease,PrD,是一种少见的、具有遗传性、传染性和

35、散发性特征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PrD既表现出神经退行性病变又具有传染性。本文结合我科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8例患者资料,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和病理学特点、以及活检考前须知和器械的消毒技术进行总结。方法:回忆性分析我科活检的8例病人的临床和影像、病理学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年龄2359岁 ,平均47.6岁,男性6例,女性2例,病程短,平均4.2月。疾病初期多表现为全身疲劳、视觉障碍、抑郁、失眠等一般病症,短期内病人迅速进展为精神或认知障碍。以精神混乱和进行性的记忆力减退为早期病症者占70%,本组有进行性痴呆、共济失调和肌阵挛典型“三联征者5例。病理学可见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胞质空泡

36、化,神经元及其突触的海绵样变性;淀粉样斑块形成;无炎症反响和炎性细胞浸润。海绵状改变主要位于大脑新皮质、海马下脚、尾状核、壳核、丘脑、小脑皮质的分子层,50%病例在此根底上伴有淀粉样斑的沉积。MRI特征改变主要表现在壳核、尾状核头部高信号,脑皮层的彩带样高信号;广泛的大脑皮层彩带样高信号(至少3个脑皮层),相应的皮层下白质正常,TIWI正常。结论:CJD以皮层和纹状体的海绵状变性最多见,活检靶点的选择应当在病变最明显处,但是皮层的取材困难、容易出血、纹状体又在功能区,所以活检路径和靶点设计至关重要,可以在先进的规划软件辅助下设计一个针道多点取材、软膜下灰白质交接区取材,保证活检的阳性率。朊蛋白

37、十分顽固并具有超强传染性,一定要加强预防,杜绝医源性传播;尽量采用立体定向引导的脑活检,不要开颅活检;手术敷料、活检针具、与定向框架结合的导向夹均采用一次性,术中防止活检针具接触导向夹以外的任何定向装备;所有用过的敷料和一次性器具统一收集;标本要送有检测CJD资质的专业病理科,切片和染色设备也要专病专用,防止交叉传播。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人类克雅氏病、库鲁病、疯牛病、羊瘙痒病等)概况 人类克雅氏病、库鲁病及疯牛病和羊瘙痒症是由一种特殊的叫朊毒体朊蛋白、朊病毒、prion的蛋白质传染因子引起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这些疾病都具有共同神经病理变化,就是脑组织呈海绵状改变,故此类疾病亦称为

38、“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是一类可侵犯人类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致死疾病,潜伏期长,病程短,死亡率100%。 目前的动物的海绵状脑病有6种包括羊瘙痒病、传染性水貂脑病、马骡和麋鹿的慢性消耗病、猫海绵状脑病、捕获的野生反刍动物海绵状脑病和牛海绵状脑病。其中牛海绵状脑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疯牛病。人的海绵状脑病有4种,包括克雅氏病分为散发性、家族性、医源性、新变异性、格斯特曼氏综合症、库鲁病和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其中新变异性克雅氏病与疯牛病的爆发密切相关。 病因 引起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是一种叫朊毒体又称朊蛋白、朊病毒、朊粒、prion蛋白等的一种分子量很小的、有感染性的蛋白

39、质颗粒,是非细胞型微生物,具有独特的性质。对一般使核酸灭活的物理方法如煮沸、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等均对其无影响,但胰蛋白酶能使其灭活。prion蛋白与任何的蛋白质都没有同源性,虽然其不含核酸,但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株型形成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株型,因其构型不同感染人和动物的潜伏期长短存在差异;由于沉积在大脑的不同神经细胞内,其导致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传播方式 克雅氏病最早发现在角膜移植、使用过生长激素或垂体激素等医源性感染上。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克雅氏病不会在异类之间传播,同样,也认为疯牛病与克雅氏病之间没有任何内在联系。但近年关于英国疯牛病的起源的假设说明,通过食用牛肉传染上类似疯牛病的

40、克雅氏病不是不可能的。库鲁病是1957年发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原土著人中流行的疾病,其感染方式与当地土著民族有食用已故亲人内脏和脑组织以示对死者尊重的宗教习俗有关。该国通过法律手段禁止食用人脑后,该病已根本消失。潜伏期据估计,此病潜伏期为520年。临床表现 克雅氏病:典型临床表现为进展迅速的痴呆,肌阵挛,皮质盲,小脑共济失调及锥体束和锥体外系征。病程可分三个阶段:前驱期约数周,有性格改变、头昏、失眠、偏执行为、糊涂、食欲和体重下降、抑郁、视觉或听觉异常等病症;进展期可表现为肢体僵直和震颤、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语言障碍和失语等,甚至出现明显精神衰退、进行性肌萎缩、半瘫、运动性失语,发生

41、惊厥与昏迷;终末期往往死于肺炎或自主神经功能衰竭。该病发病率约百万分之一,潜伏期15月10年,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6个月。新型克雅氏病与疯牛病的流行有关,患者年龄较为年轻,临床表现以行为改变、运动失调和周围感觉障碍常见,均存在海绵状变和淀粉样斑块,平均存活时间约12个月。疾病分布疯牛病主要发生在欧洲,包括英国、爱尔兰、瑞士、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德国、葡萄牙、丹麦、意大利、西班牙、列支敦士登等国,以英国最多。美国、日本等国也有发生。旅行者感染人类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的风险 人类新变异型克雅氏病vCJD的传播途径大多认为是通过食用了受疯牛病因子污染的食物,从而通过消化道感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综合

42、有关研究的结果,认为病牛各部位的相对危险性如下:强传染性:脑、脊髓、脑脊液、眼球?低传染性:小肠、背根神经节、骨髓、肺、肝、肾、脾、胎盘、淋巴结无传染性:肌肉、乳汁、血、胰脏、胸腺、心脏、脂肪 由于对流通中来自牛的产品及制品难以了解其加工方式和加工过程中可能受到危险部位污染的程度,因此,对可能感染疯牛病因子的相关产品,如明胶、血液及血产品等也不能肯定其平安性。目前认为,来自以上地区的奶粉、化装品尚不认为其具有传染性。产生物制品需用牛原料时,应考虑和了解这些牛材料来自疯牛病的国家的情况。对市场销售的来自发生疯牛病国家的牛的脑、脊髓、眼、牛肉 、牛骨、牛内脏、牛胎盘及其用上述原料加工制成的食品,包括牛肉汉堡、牛排、牛肉罐头、牛肉香肠、牛肉松、明胶、氨基酸等食品进行监督管理;监督进口商或生产销售商公告收回已售出产品,监督其进行销毁或退货。进口商或生产销售商应清查有无进口或销售列入禁止的食品;配合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开展调查工作;如有进口或已进口的上述食品为原料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应按规定公告收回其产品,并作销毁或退货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