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现代汉语通论完整版复习笔记小抄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7257653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现代汉语通论完整版复习笔记小抄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最新现代汉语通论完整版复习笔记小抄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最新现代汉语通论完整版复习笔记小抄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最新现代汉语通论完整版复习笔记小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现代汉语通论完整版复习笔记小抄(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导论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一、现代汉语的性质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1语言的属性 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 语言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和全民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2现代汉语的定性: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二)现代汉语的历史地位和语际地位 1汉语的定位 汉语是随着汉民族的形成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 汉语是国内各民族之间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

2、也是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汉语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传播起过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汉语的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 (1)汉语的历史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上古汉语(公元3世纪以前)包括秦、汉,往古可上溯到有文献可考(甲骨文字)的殷商时代。 中古汉语(公元4世纪到12世纪)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几个朝代。 近代汉语(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包括元、明、清几个朝代,一般截止到鸦片战争时期。 现代汉语(始自20世纪)一般从1919年五四运动算起(2)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以北京话为代

3、表的北方“官话”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3现代汉语的语际地位 (1)世界语言谱系: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语言的分类。这种分类法依照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等。世界语言的十大语系: 汉藏语系; 印欧语系; 乌拉尔语系; 阿尔泰语系; 闪-含语系; 高加索语系; 达罗毗荼语系; 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 其他语系; 有些语言如日语、京语(越南语)、朝鲜语的谱系还待确定(2)汉语的亲属语言:亲属语言是指由同一原始基础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汉语的亲属语言包括壮侗、苗瑶、藏缅三个语族的语言。

4、二、现代汉语的变体(一)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现代汉语的方言也就是它的地域变体。汉语的方言通常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 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闽、粤与普通话差距最大;吴方言次之;湘、赣、客家相对较小。 (二)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 由于性别、年龄、地位、职业、信仰、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的不同,人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每一群体都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语言特点,从而形成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也叫社会方言。 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主要有性别变体、年龄变体、行业变体、阶层变体和社区变体。 (三)现代汉语的功能变体 功能变体,首先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大变体。 1口

5、语:灵活简短,变化多端,用词通俗易懂,多采用俚语俗词和方言词语,多省略句、独词句、非主谓句,多插入、移位、追补、省略、重复、修正等手段,生动活泼,短小精干,便于口头交际。口语变体有多种形式:独白、演说、讲解、对话、交 谈、辩论等。 2书面语:在口语基础上加工而成,用文字记载下来,由于可以反复思考、斟酌修改,所以显得严谨规范,条理清晰结构比较复杂,句子比较完整。书面语还可以分为:政论变体、法律变体、文艺变体、科技变体等。三、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 (一)语言的规范与规范化 语言规范化大致有两层含义:一是形成规范,二是遵守规范。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人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规律运用语言,否则

6、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遵守规范,就是要让使用这种语言的人自觉地按已形成的规则运用语言。 (二)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化 一个社会的人群要进行高效的交际,就必须对语言规范;另一方面,我又必须认识到,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必定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应该同时树立语言的规范观和变化观。 现代汉语规范化,既要强调统一性和规定性,也要肯定变通性和宽容性,我们要用发展的、辨证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演变,在规范和变化中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课程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一是指现代汉语的本体,即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二指专门研究现代汉语的学科。三指大学里中文系或相关专业开设的学习现代汉语的课程。第一章 语 音第一节 现代汉语

7、语音概述一、语音的属性 语音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语音具有三方面的属性。 1. 物理属性。主要表现为“四要素”。 (1)音高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发音体震动的频率。 频率和音高成正比:频率高,声音就高,频率低,声音就低。 音高可分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 绝对音高由发音体的性质决定。短、小、细、薄、紧的发音体震动快;频率高,嗓音就高。相对音高又由一个发音体的松紧程度来控制,语音是人通过喉部肌肉运动控制声带的松紧。声带松,震动慢,声音就低; 声带紧,震动快,声音就高; 语言学只关心“相对音高”,因为它在语言中的作用是构成声调和语调。 汉语普

8、通话中四声的差别主要是由音高来决定的。(2)音强声音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振幅与音强成正比。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语音的强弱与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和发音使用里的程度有关。 发音时用力大,气流强,声音就强,反之就弱。 普通话语音轻声与非轻声音节的发音音强不相同 (3)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震动持续时间的长短。语音的长短与发音速度的快慢有关。 音长在重音、轻声和语调中有一定作用。 虽然音长在普通话中不单独起区别意义的作用,但在某些语言或方言里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4)音色又叫音质、音品,是声音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声波震动的形式。 音色对于语言具有普遍意义

9、,语言中各个音素的差别主要就是取决于音色。 音色有“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两类,语言学只关心后者,因为这才是真正区别意义的要素。相对音色”主要有两个因素决定: (1)发音方法不同。语音的发音方法指由发音器官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法。 (2)共鸣器的形状不同。语音的共鸣器主要是人的口腔、鼻腔、咽腔和喉腔。其形状和大小的改变会造成不同的音色。语音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这四种物理属性是不可分割的。而且,这四种属性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作用也不相同。 在英语中,除了音色起到重要作用外,音强和音长在构成重音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在汉语中,音高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构成声调的高低升降。音高在汉语语音系

10、统中的作用仅次于音色。2、生理属性: 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发音器官活动的部位和方法不同,都会造成不同的声音。人的发音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三大部分。 (1)呼吸器官。主要由肺、气管、支气管组成。 (2)发声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 (3)共鸣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鼻腔、咽腔和喉腔四部分。3、社会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3)语音的系统性。 二、汉语拼音方案 现代汉语常用的标音符号主要有两种: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11、。 1、汉语拼音方案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方案。共分五个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及说明、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2、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基本用途是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 3、音节拼写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隔音规则。 (2)省写规则。(3)标调规则。4、词语拼写规则 (1)词语拼写的总原则 以词为拼写单位。 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双音节和三音节结构连写。 单音节重叠,连写;双音节重叠,分写。 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在某些场合可以加短横。 成语。四言成语可以分成两个双音节来念的, 中间加短横;不能按两段来念的四言成语、熟语等,全部连写。(2)大写: 是表示句首,如句子开头的字母大

12、写,诗歌每一行开头 的字母大写。 是表示特殊名称,如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开头的字母大写。(3)移行、标点和声调 汉语拼音在行末有时要切断换行,换行时要在行末加上短横表示词语未完。移行要按音节分开,短横只能加在两个音节之间,不能把一个音节拆开。 汉语拼音的标点与汉字的标点有些不同,汉字的句号是个圈,而汉语拼音的句号则是个点;汉字有顿号,汉语拼音没有顿号,该用顿号的地方用一个空格表示。其他与汉字的标点略同。 标声调的方法与音节标调规则相同,只是在词语连接时有语流音变,拼写普通话时只标原调,不标变调。 三、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国际上通用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记音符号。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P

13、honetic Alphabet,(简称IPA),由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公布。 它包括辅音表、元音表和一些附加记音符号。 1国际音标的特点 (1)运用一音一符的原则。 (2)大部分采用世界通用的拉丁字母小写印刷体。 (3)拉丁字母不够时采用了倒泻、反写、合体、小写尺寸 的大写字母字形等,个别还采用了一些希腊字母,允许在字母上添加一些附加符号。 (4) 类似的一组符号代表着某一个发音部位和某一种发音方法或舌头的位置,方便记忆。2、国际音标的应用 描写汉语语音;调查方言; 少数民族语言教学; 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 第二节 音节分析:元音和辅音 一、音节分析法 音节人们听觉上最容易分辨

14、出来的语音单位。 音节并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分析音节有两种不同的方法:音素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1、音素分析法 这是一种来自西方现代语言学的语音分析方法,它对一个音节从音色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出一个个最小的具有区别性特征的单位。 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普通话里,一个音节可以是一个音素,也可以是两个或三个因素,但最多不能超过四个音素。 音素可以划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音素分析法着眼于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优点是可以分析得比较细致、准确。2、声韵调分析法 这是我国传统音韵学的语音分析方法,它把音节分为三个部分:声母、韵母和声调。 声韵调分析法着眼于语音结构成分的组合,优点是比较符合

15、汉语的实际,如声调特征。但早期的声韵调分析法不够细致、科学,近年吸收了音素分析法的优点,音节结构分析以声韵调分析法为主,音节成分分析以音素分析法为主,从而把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3、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的关系 辅音和元音是就音素的发音特点进行分析后划分出来的单位。因为分析的角度和范围不同,所以这两队概念之间发生了交叉关系。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和声母的区别在于: (1)总数不同:辅音有22个,声母只有21个。辅音ng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充当声母。 (2)出现在音节中的位置不同:声母的位置一定在音节的开头,而辅音除了在声母的位置出现,n、ng还可以出现在韵尾。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韵母的区别在

16、于: (1)总数不同:元音只有10个,而韵母有39个。 (2)韵母可以分为三类:单韵母10个,由单元音充当;复韵母13个,由元音跟元音构成;鼻韵母16个,由元音和鼻辅音共同构成。 (3)结构成分不同。韵母不仅包括元音,有的还包括辅音,即以辅音作韵尾。综上所述,造成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交叉关系的关键是在n、ng上,n既可以当声母,又可以充当韵母的韵尾部分,ng在普通话中永远不作声母,只作韵尾。 4、元音和辅音的差异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气流振动声带,出来是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做元音,又叫母音; 气流出来时在口腔或鼻腔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元音和辅音的差异主

17、要有以下四点: (1)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不受任何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一般要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 (2)元音发音时,声带一定振动,声音总是比较响亮,并且能够延长;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有的振动,如鼻音等),声带振动时较响亮,不振动时声音不响亮。 (3)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 (4)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二、元音的发音原理 元音的发音主要取决于口腔这个共鸣起的形状。口腔的开合(即舌头的升降)、舌头的伸缩,以及嘴唇的圆展这三个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口腔形状的不同,改变共鸣特性,从而发出不同

18、的元音来。 元音根据舌头起作用的部位,可以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两大类,而舌面元音占绝大多数。现代汉语普通话一共有10个元音,其中,舌面元音有7个,舌尖元音有3个。1、舌面元音:元音发音时,舌位出现在舌面上,这时发出的音叫做“舌面元音”。 舌面元音的不同主要由三个条件决定: 舌位的前后 舌位的高低 嘴唇的圆否 要发好舌面元音,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舌位的前后不同,舌面元音可以分为三类:前元音、后元音、央元音。 (2)根据舌位的高低不同,舌面元音可以分为四类: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舌位的高低和口腔的开合度大小有关,舌位越低,口腔开口度就越大;舌位越高,口腔开口度就越小。 (

19、3)根据嘴唇的圆与不圆,舌面元音可以分为两类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 2、舌尖元音:元音发音时,舌位出现在舌尖上,这时发出的音叫做“舌尖元音”。舌尖元音发音时主要是舌尖起作用,它由舌尖活动的前后和嘴唇的圆否来决定。-i :前、高、不圆唇舌尖元音;i:后、高、不圆唇舌尖元音。舌尖前元音只出现在z、c、s声母后面;舌尖后元音只出现在zh、ch、sh、r声母后面。3、卷舌元音:卷舌元音er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用e、r两个符号来标示,并不代表er由两个音素构成,它还属于单元音,只是发音有些特殊,故有人称它为“特殊元音”。卷舌元音er中的“e”代表央元音,是er的主体部分。er中的r并不是一个音素,它只是标示

20、在发主体音e时的一个伴随动作翘舌,故被命名为“卷舌元音”。三、辅音的发音原理 普通话的辅音共有22个。 辅音的性质由构成阻碍的部位(发音部位)和形成、克服阻碍的方式(发音方法)这两方面决定。 1、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 普通话的22个辅音共有7种不同的发音部位:(1)双唇音是由上唇和下唇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2)唇齿音是由上齿与下唇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3)舌尖中音是由舌尖与上齿龈构成气流阻碍发出的音。(4)舌根音是由舌根与软腭构成气流阻碍发出的音。(5)舌面音是由舌面与硬腭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6)舌尖后音诗由舌尖与上齿龈后、硬腭前的交接点构成气流阻碍

21、而发出的音。(7)舌尖前音是由舌尖与上齿背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2、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它包括,成阻与除阻的方式;声带振动与否;呼出气流的强弱。(1)按照成阻和除阻4的方式,可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2)按照声带振动与否,可分为:清音:浊音:不送气音:送气音:注意: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送气和送气的对立,只限于塞音和塞擦音,并形成整齐的对立,擦音无所谓送气不送气。 第三节 音节分析:声母和韵母 一、普通话的声母 1、声母及读音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的22个辅音有21个可以用来做声母,其中n还可以充当韵尾,ng只能作韵尾,不能作声母。 完全按照

22、辅音的发音院里发出的声母的读音叫本音;教学中常在声母的后面一个元音,实际上组成了一个音节,用来说明声母的发音,这就是呼读音。2、声母的分类与发音训练(1)双唇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双唇、送气、清、塞音m:双唇、浊、鼻音(2)唇齿音 f:唇齿、清、擦音(3)舌尖中音d: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n:舌尖中、浊、鼻音l:舌尖中、浊、边音(4)舌根音g:舌根、不送气、清、塞音k:舌根、送气、清、塞音h:舌根、清、擦音(5)舌面音j:舌面、不送气、清、赛擦音q舌面、送气、清、塞擦音x:舌面、清、擦音(6)舌尖后音zh:舌面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ch:舌面后、送气

23、、清、塞擦音sh:舌尖后、清、擦音r:舌尖后、浊、擦音(7)舌尖前音 z: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s:舌尖前:舌尖前、清、擦音3、零声母音节 除了21个辅音声母外,普通话还有一些音节不以辅音开头,而以元音开头的。这种没有辅音开头的音节,称作零声母音节。 汉语拼音中y、w两个字母只出现在零声母音节的开头,但它们不是声母,而是起隔开音节作用的字母。严格的说,这些元音起头的音节在发音时仍然带有轻微的摩擦成分,在语音学上称为半元音。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用y、w加在i、u、开头的音节前或替代i、u、,这既是一种书写时的隔音符号,在发音上也多少起了一些提示有半元音存在的作用。二

24、、普通话的韵母 韵母是指一个音节后面的部分。韵母主要是由元音构成的,也有一部分由元音加辅音构成。普通话有39个韵母。 1、韵母及韵母的分类 韵母的分类可以从内部结构特点和开头元音发音口形两个方面进行。 (1)按内部结构特点划分,韵母可分为三类:单韵母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有10个复韵母两个或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韵母,有13个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加上鼻辅音(n、ng)构成的韵母,有16个带舌尖鼻音尾的叫“前鼻韵母”。带舌根鼻音尾的叫“后鼻韵母”。(2)按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划分,韵母可分为四类:开口呼韵母韵腹不是i u 或不以i u 开头的韵母。齐齿呼韵母韵腹是i 或以i 开头的韵母。合口呼韵母韵腹

25、是u 或以u开头的韵母。撮口呼韵母韵腹是或以开头的韵母。 以上四类可以简称“四呼”,这是我国传统音韵学对韵母的一种分类方法。根据韵母开头元音的特征分为“开口呼”、“齐齿呼”、 “合口呼“、“撮口呼”四类。2、韵母的结构 普通话韵母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其中韵腹是必不可少的。 (1)韵腹韵母的主干,发音比韵头、韵尾清晰响亮,若韵母还有韵头和韵尾,韵腹则位于二者之间。 (2)韵头韵腹前的元音,因它们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又叫介音或介母。韵头只有i、u、能充当。 (3)韵尾韵腹后的元音或辅音,表示韵母发音滑动的方向,由韵腹后面的i、u和鼻辅音n、ng充当。3、韵母的发音训练 (1)单元音韵母

26、 : a:央、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o:后、中、圆唇舌面元音e:后、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i:前、高、不圆唇舌面元音u:后、高、圆唇舌面元音 :前、高、圆唇舌面元音:前、中、不圆唇舌面元音 -i:前、高、不圆唇舌尖元音-i:后、高、不圆唇舌尖元音 er:央、中、不圆唇卷舌元音(2)复元音韵母前响复元音韵母:由两个元音复合而成,前一个元音是韵(响音),后一个元音是韵尾。发音时,前重后轻,前长后短,前紧后松。后响复元音韵母:由两个元音复合而成,后一个元音是韵腹(响音),前一个元音是韵头。发音时,前轻后重,前短后长。中响复元音韵母:由三个元音复合而成,中间一个元音是韵腹(响音),前一个元音是韵头,后一

27、个元音是韵尾。发音时,中间的元音最长最响,两头的元音比较短而弱,口腔开度有从小到大再到小的显著变化过程。(3)鼻韵母 鼻韵母是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结合而成的韵母。分为前鼻韵母、后鼻韵母第四节 普通话声调 声调是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这是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 汉语的声调可以区别意义,同时还有区别词性以及产生韵律美等多方面的作用,对汉语来说,声调是非常重要的。 普通话的音节大约只有400个左右,声调在区别意义方面显得特别重要。 一、调值和调类 1、调值、调型、调号 调值指声调的实际读法,即声调高低升降的具体变化。调值的确定通常采用“五度标调法”。 调型即声调的类型

28、,指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模式。调型大致可分为平、升、降、曲折四大类。调号即声调的符号,指标写声调所用的简单明了的符号。即把五度标调法的图形简化为一种不标刻度的声调符号。 2、调类声调的类别,即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在一起所建立起来的类别。 调类是由调值决定的,一般来说,一种语言或方言里有多少种声调调值,就有多少个调类。 声调的类别由调值决定,但是声调的名称并不是由调值决定的。二、普通话声调分析 普通话有四个调类,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四声。 普通话四声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调型差别大,区别明显。 1阴平(第一声): 调值标为55,又称为高平调,或55调。 2阳平(

29、第二声):调值标为 35,又叫中升调或35调。 3上声(第三声):调值标为214。因为先降后升,又叫降升调或214 调。 4去声(第四声): 调值标为51,又叫全降调或51调。 三、普通话四声与古四声的关系 1、“四声”的不同内涵 普通话“四声”与古“四声”虽名称相同,但内涵是不一样的。声调演变最重要的两条规律是: 浊上归去 入派四声 1)清浊和阴阳 所谓“清”,指声母是清辅音;所谓“浊”,指声母是浊辅音。 由于声母的清浊与声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国传统音韵学把四声分为两类:清辅音声母的声调叫做“阴平、阴上、阴去、阴入”,而把浊辅音声母的声调叫做“阳平、阳上、阳去、阳入”。 因此声调区分阴阳调

30、,是依据声母是清辅音还是浊辅音来定的。(2)全浊和次浊 全浊声母指声带振动的塞音、塞擦音、擦音; 次浊声母指声带振动的鼻音和边音以及零声母(m、n、 ng、l、r) 。2、声调演变的对应规律 (1)浊上归去 (2)入派四声 古全浊入声一般归入阳平;古次浊入声归为去声;但是古阴入声字则分别归入普通话的阴、阳、上、去四声,无明显的规律可循。由此可见,古汉语的入声分别归派到普通话四个不同 的调类中,这就是所谓的“入派四声”。 四、普通话四声与汉语方言声调 1、普通话和方言在声调上的差异: (1)调类的数目不同。 (2)调类相同,但是调值不同。 “平仄”是声调在语言应用中的概念。 “平”指古四声中的平

31、声字(包括今天的阴平和阳平); “仄”指非平声字,包括古四声中的上声、去声和入声字。 古体诗词的“粘”和“对”就是利用这两大类声调有 归律地交替使用,造成音调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音乐美。 第五节 普通话的音节 音节是人们凭听觉和发音时肌肉的感觉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 从听觉角度入手,认为音节与声音的响度有关,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响度中心,在一连串的语流里,有多少个响度中心,就有多少个音节。 从发音角度入手,认为音节与发音器官的张驰有 关。一个音节,发音器官是从紧张增强到强峰再到松弛的一个过程。在一串语流里,有多少次这样的张弛过程,就有多少个音节。 一、普通话音节 (一)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成分:普

32、通话音节实际上由五部分构成:声母、韵头、韵腹、 韵尾、声调。由于声调附在整个音节之上,不占音段的位置,实际上只有四个音段位置。 从普通话的音节构成上看,声母、韵头和韵尾不是音节结构的必有要素,韵腹和声调则是音节结构的必有要素。(二)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 1结构简明,界线清晰。 2乐音居多,响亮悦耳。 3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三)普通话音节结构模式 二、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一)声、韵配合 (二)声母和韵母配合的特点 从声母方面看: 1n 、l的组合能力最强,跟所有四呼的韵母都能相拼;零声母音节的四呼也都齐全。 2双唇音b 、p 、m 和舌尖中音d 、t 能与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三类韵母拼

33、合(b 、p 、m 拼合口呼,只限于u韵母),不能与撮口呼韵母拼合。3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和舌根音三组声母都只能与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不能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而舌面音j、q 、x 恰好相反,只能与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拼合,不能与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从而形成多重互补格局。4唇齿音f的组合能力最弱,只能与开口呼的韵母和合口呼的u韵母拼合。从韵母方面看: 能跟撮口呼韵母拼合的辅音声母最少,除了j、q、x、n、l 以外,其他辅音声母都不能与撮口呼韵母拼合。2能与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的辅音声母最多,除j、q、x 以外,其他声母都能与之拼合。 3能与齐齿呼韵母拼合的辅音声母只有 b、p、m、

34、d、t、n、l、j、q、x ,其他都不能与之拼合。 三、音节的拼读 (一)拼音就是把音素和音素拼合成音节。 (二)普通话音节常用的拼音方法有四种:两拼法、三拼法、声介合拼法和整体认读法。 (三)定调法 1数调法 2韵母定调法 3音节定调法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一、音位的定义:音位指具体语言或方言在一类发音中,从能否区别词或语 素的角度划分或归并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形式。 二、音位与音素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1)音素具有全民性,音质具有民族性或社会性。因此研究 音素着重从语音自然属性入手;而研究音位则须落实到具体语言或方言,在语音的自然属性上,着重从社会属性入手。(2)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

35、划分,而音位却可以从语音的四要素中任意一个要素来划分。 n (3)分析音素只涉及某一个发音,而分析音位则涉及到某一类发音。 (4)不同的音素不一定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但是不同的音位一定能区别意义。 2、联系: 1)某一语言或方言的音位是从其音素中归纳出来的。 2)分析音位时总要落实到具体的音素。三、音位变体:同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素,这些音素是该音位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叫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是音位变体中归纳概括出来的语音单位的类别。音位和音位变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1、条件变体受语音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2、自由变体不受语音环境制

36、约,不同的变体可以在同样的环境里无条件地变读。四、音位归纳的基本原则A.对立原则 :在某一语言或方言中,几个音素如果在同样的语音组合环境中能区别词或语素,那么这几个音素就是对立性的关系,它们可以成为各自独立的音位。辨别方法:将这几个音素在同一样语音组合中进行替换。 B互补原则:两个音素如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而又呈互补分布状态,这两个音素就形成互补关系。形成互补关系的因素可以归纳成一个音位,用一个音位符号标写,各因素的不同读音由不同的语音环境决定。C音感差异原则:互补分布式把若干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的必要条件,不是充足条件。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在语音上还应该是近似的,至少本地人听起来比

37、较近似,如果两个音的音感差异明显,即使是互补关系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D系统性原则:归纳音位还须考虑归纳出来的全部音位是否系统整齐简明经济。有时候归为一套音位还是两套音位,似乎都有道理,都符合对立互补原则,语音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时就主要考虑语音的系统性。五、普通话音位系统(一)普通话辅音音位:汉语语音系统有22个辅音音位。(二)普通话元音音位:普通话元音共有10个音位。(三)普通话声调音位 :声调的差异是音高变化的差异,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 用,一个音节用不同类别的声调替换,也能表示不同的意 义。 这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称为调位。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音位:/1/、/2/、/3/、/

38、4/,也可以写作/55/、/35/、/214/、/51/。 主要的音位变体如下: 1/1/只有一个变体55。 2/2/只有一个变体35。 3/3/的音位变体有214、35、21 /4/的变体有51、53第七节 音 变 语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种种变化,是历时音变。 此外是共时音变,又叫语流音变。即一个一个音节在连续说出时形成语流,这时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就会相互发生影响,发生某些变化。 语流音变在语言中普遍存在,从语音学角度说,音变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增音、减音、脱落、转化等。本节主要谈普通话共时的语流音变现象。普通话的音变可分两类: 一类是词语规范所要求的音变,主要表现在轻声和儿化词

39、中。另一类是语流连读中所发生的自然音变,如连读变调与连读变音,称之为语流音变。轻声与儿化音变是规范的读音要求,在书面拼音形式上有相应的标示与规定。语流音变受自然发音机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书面拼音形式上不作标示。一、轻声 (一)轻声的性质与作用 在词或句子里,某些音节往往会说得相对轻而短,以体现某些语义或语法功能,这一现象叫“轻声”。 轻声在形式上主要取决于音长和音高,它与非轻声音节是对比而言的,词语中的轻声音节总处在非轻声音节的后头,音长明显短于非轻声音节,音长一缩短,原来的调值也就发生相应的变化,变为轻声特有的音高形式。 轻声有两种: 一种是有本调的。 另一种无所谓本调,永远读轻声。如:

40、“的”、“了”轻声在普通话里的作用 1部分词用非轻声与轻声的对立来区分词义2部分词用非轻声与轻声的对立来区分词性。3非轻声与轻声的对立往往能标志短语与词的区别。 轻声音节的音量很弱,音色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音节里的声母或韵母有时会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在:(1)辅音声母浊化(2)元音央化 (3)脱落现象 (二)轻声词 轻声词有两种:(1)某些双音节词里的后一个音节要读成轻声; (2)某些词在语句里必须读成轻声。 从性质上讲,轻声词也有两种: (1)语法轻声词 (2)词汇轻声词二、儿化 1、儿化的性质和作用 (1)儿化的性质 普通话里,“儿”能够自成音节,表示具体的意义,这叫“儿韵”;但“儿”也可以

41、只作词尾,与前面的音节相联发生音变,不表示什么具体的意义。“儿”音节与前面的音节相连,使前面音节的韵母带上了一个卷舌动作,并改变了韵母原来的音色,这种语音变化叫“儿化”。“儿化”了的音节叫“儿化音节”,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叫做“儿化韵”。 儿化后的音节虽然只是一个音节,但在书写上一般要用两个汉字。拼音方案规定,用拼音字母拼写儿化韵母,只在原韵母后面加一个r表示即可。(2)儿化的作用 区别词性 区别词义 表示小、喜爱、亲切 2、儿化韵的读音规律: 普通话里除了e和er外,其余的韵母都可以儿化。 三、连读变调: 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相连,就有可能使声调的调值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种声调的基本调值在音

42、节连读时发生的变化,叫连读变调。 第八节 节律 节律指的是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语音的四个物理属性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构成声韵、平仄、停延、高低、轻重、长短、快慢等节律的基本形式。这些基本形式在语流中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协调形成汉语特有的节奏和韵律。 除了前面所说的声韵、声调、变调、轻声、儿化外,停延、轻重、升降、快慢是语流中重要的节律形式,应当加以重视和掌握。一、停延 1、停延的形式和作用 停延指口头表达时声音的停顿和延接。 停顿是由音节之间语音中断形成的,中断的时间有长有短。 延接是音节之间的延续或连接,可以由音节尾音拖长或者音素之间音长缩短而成。 停延不仅是生理上换气的需要,而且也是揭示语言内在

43、的层次结构、准确体现语句意思的方式,更是实际上表达感情的需要。 停延把话语分成了一个个的片断,也叫做“节拍”或“意群”(诗歌里称作“音步”)。节拍或意群由音节组成,它们同语言结构和语义都有联系,但不一定完全一致。说话速度对话语的停延有影响,语速的快慢不同,停顿的多寡和延接的形式都不同。2、停延的种类 一般分为三种:气息停延、语法停延、强调停延。 (1)句子当中为生理需要调解气息的间歇叫气息停延又叫生理停延。 (2)反映语言结构层次关系的停延叫语法停延。话语中的词、短语或者句子、句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语法停延是这些关系的语音表现。 (3)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表达某种感情,对语

44、法停延的长短或位置作改动,这种停延叫逻辑停延,也叫强调停延。二、轻重:话语里的某个词或句子里的某些音节有意识地说得比较 响亮,叫重音。重音的实质是音高和音长,音强也有一定的作用。重音和轻音是相对的轻重音有两种: 1、词的轻重音。词的轻重音是指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的基本轻重格式。 2、语句重音。句子中的某些词语说得比较响亮,这就 是语句重音。不同于词重音,语句重音与实际话语的内容密切相关,是语义的侧重点。 语句重音一般分两种: (一)语法重音:根据句子语法结构的关系,把其中的某些成分说得响亮 些,叫做语法重音。是语句重音的基础形式。(二)逻辑重音:在话语交际中为表达特定的语意或情感而有意识地把句

45、中某个词说得响亮些,叫逻辑重音。 三、升降:指句调的音高变化,即贯串于整个句子的高低升降的变 化。它与音长、音高和音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常见的句调形式有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快慢: 指说话时的速度,这主要取决于音长。第九节 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化 一、异读词的规范 1、异读词的来源: 北京音的特殊发展 方言读音的影响 文白异读 误读2、异读词的规范: 一是剔除北京话里的土音成分,北京话里的土音成分; 二是解决异读字的读音问题 二、轻声、儿化的规范 保留两类轻声、儿化词 : 1、区别词性和区别词义的 2、被普遍接受,不说就别扭的。三、推广标准音 第 三 章 汉 字第一节 现代汉字概述 一

46、、汉字的历史和功绩 1.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汉字发展到现阶段所使用的文字。 2.汉字的历史功绩包括: 首先,它为汉族人民保存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次,它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它还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展人类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过去汉字曾被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些民族(如朝鲜、日本、越南)长期使用,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汉字文化圈。现今,除中国(包括港澳台)外,使用汉字的国家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二、现代汉字的特点 1、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表意文字 2、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语素文字 3、汉字在形体上表现为方块

47、形 4、汉字在语音上代表音节 5、汉字在书面上不实行分词连写。三、现代汉字的造字法 现代汉字大部分是从古代汉字演变而来的传承字,小部分是现代新造的字和经过简化的字。因而分析现代汉字的造字法主要要从分析传承字和新造字的造字法入手。1、“六书”造字法 传承字是指产生于古代而现代仍继续沿用的字。这部分字占了现代汉字的绝大多数。 “六书”是我国古代分析汉字造字法归纳出来的理论。它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而转注和假借实际上是“用字之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才是造字之法。(1)象形是用线条描画实物的形象,以此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方法。 (2)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提示字义的造字方法。 (

48、3)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形组合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方法。 (4)形声是用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分别提示字的意义和读 音的造字方法。形声法是汉字最主要的造字方法。2、新造字的造字法。 新造字是指现代新造的汉字,大致上指康熙字典没有收录、近100多年才出现的汉字。 新造字的造字法分为两大类: 是继承传统的造字法;是新创造的造字法。使用传统造字法时的特点: 1、基本不用象形、指事的方 法,这是因为现代事物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象形和指事这两种造字法已不再适用。 2、会意的方法仍用,但是用例很少。 3、形声造字法孳乳创造新字的能力特别强,已经成创造新字的一种主要方法。新的造字方法: (1)切音合形造字法:

49、 即两个字合成一个字,意义也合,但是读音则利用 切音方法,前字取声母,后字取韵母和声调。(2)省形的切音合形造字法:语音和意义跟上面的方法相同,只是字形也各取一半。(3)省形造字法。 即在原有汉字的基础上省略部分笔画而成。四、现代汉字构形成分的属性 对现代汉字构形成分进行分析,就是把现代汉字字形构字部件的属性如实地描写出来。这里的意义、读音都是指的现代汉字的字义和字音构字部件的属性,在这儿指的是部件跟整字在音义上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意符、音符和记号。 意符: 跟整字在意义上有联系的部件 音符:跟整字在读音上有联系的部件 记号:跟整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都没有联系的部件根据现代汉字构字部件的数量,可

50、以把现代汉字字形分为单部件字和多部件字两大类。 (一)单部件字 1意符字由一个意符单独构成,从现代汉字的字形上就可以大致读出字义。2记号字由一个记号单独构成,从现代汉字的字形上,既不能知道读音,也不能读出字义。这些字的来源:古代的象形字、 指事字、假借字、形声字和多部件字的简化形体(二)多部件字 1合成意符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符构成,从现代汉 字字形看,可以说是合字表义。 2意符音符字由意符和音符构成。从意符可以大致知字义的类别,从音符可以大致读出字音。 3半意符半记号字由意符和记号构成。这类字大多 是古代的形声字,它们的声旁在现代汉字中已不能标注音变成了记号。 4半音符半记号字由音符和记号构

51、成。这类字以前大多是形声字。它们的形旁(意符)在现代汉字中失去了表意作用,成为记号。5合成记号字组合成字的部件都是既不表示字音又不表示字义的记号。 五、汉字字体的演变 字体是指汉字的形体。汉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文、篆 书、隶书、楷书等几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1、甲骨文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又称殷墟文字、卜辞、殷契、契文。甲骨文的全部单字4500个左右,其中可认识的约1000个。 特点:象形程度高,字形为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方笔,高低大小不一,笔画繁简不一,异体字较多。 2、金文指西周时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钟鼎文。 特点: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异体字也

52、较多。3.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特点:大篆比金文笔画均匀,字形整齐。4、小篆又名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 体,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整体、简化而成。泰山刻石是小篆的典型代表。特点:小篆比大篆字型形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也基本废除了。 5、秦隶指秦代运用的隶书,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 特点:秦隶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上摆脱了象形的特点。 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汉隶

53、指汉代通行的字体,是隶书的成熟形式。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又称今隶。特点:跟秦隶相比,汉隶的撇、捺和长横有波折。7、楷书又名真书、正书。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它是从汉隶发展、演变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到今天,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特点:同汉隶的基本结构相同,但笔画没有波折,字形方正,书写简便。8、行书 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特点: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画连绵,各字独立,好写好认,切合实用。9、草书 章草 是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特点:它保存了汉隶的波

54、折,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 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是从章草变化来的。特点:笔形是楷书化的草写,没有章草的波势;简易快速,但大都不易辨认。狂草是唐代产生的。特点:变化多端,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很少有使用价值。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殷商时代) (西周 ) (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 小篆/秦隶 汉隶 楷书 (大一统时的秦国) (汉代) (汉魏现在) 第二节 现代汉字的字形 现代汉字的字形结构是分层次的,可以逐层进行分析。从整字分解出部件,从部件分解出笔画;也可以说,由笔画构成部件,由部件组成汉字。 一、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从落笔到提笔的过程中写出的点或线就叫笔画。1、 笔画的类别

55、和次序 (1)汉字笔形八类说和五类说。 八类笔形指:点、横、竖、撇、捺、提、折、钩“永” 字八法。 五类笔形指:横、竖、撇、点、折“札”字法。 (2)基本笔形和派生笔形的类别。 (3)笔画次序。 2、笔画的关系 (1)相离关系。 (2)相接关系。 (3)相交关系。 3、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笔顺规则:汉字是笔画向右、向下运动构成的二维文字,故笔顺规则的总体出发点是:书写的起点在左、在上,终点在右、在下,两个相关笔画之间以最短距离为运笔最佳选择。笔顺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十条: (1)从左到右。(2)从上到下。(3)先横后竖。(4)先竖后横。(5)先撇后捺。6)先撇后折。(7)先

56、外后内。(8)先外后内再封口。(9)先中间后两边。 (10)包在主体内的点和右上角的点最后写。 二、部件 1、部件和偏旁、部首 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单位。部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类: (1)根据单笔还是多笔,部件可分为多笔部件(由两个以上笔画组成的部件)、单笔部件(只有一个笔画的部件) (2)根据成字还是不成字,部件可分为成字部件、不成字部件。 (3)根据可拆还是不可拆,部件可分为基础部件和合成部件。最小的不可拆分的部件,又叫单纯部件。又称末级部件。合成部件,两个以上基础部组成的部件。 偏旁不等于部件,因为部件的概念可大可小, 有时部件是对合体字进行一次切分而得出的两个单位,这是部件相当于偏

57、旁;有时部件是对合体字进行多次切分而得出的多个单位,这时部件要小于偏旁。偏旁也不等于部首。 偏旁是切分汉字而得到的结构单位,部首则是为给汉字分类而专设的部目。 部首一般包括两类:一是形旁;二是某些笔画。2、部件的名称 (1)结构部位名称的规范。 旁/边: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部位定名为“旁”, 右边的部位定名为“边”。 头/底:上下结构的字,上边的部位定名为“头”,下边的部位定名为“底”。 框/心:全包围结构和三面包围结构的字,外边的部位定名为“框”,里边的部位定名为“心”。 腰: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部位定名为“腰”。 角:字的左上、右上、左下、右下部位定名为“角”。三、整字 1、现代汉字的结

58、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独体字和合体字 独体字无法分离出两个部件来的汉字。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组合而成的字。 2、现代汉字的结构模式: 现代汉字合体字的结构模式很多,可以用层次分析法和平面分析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去分析。 (1)按照层次分析法,合体字的基本结构模式有三大类: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内外结构还有一些从基本结构变化出来的派生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左中右结构 上中下结构 品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2)平面分析方法(略) 第三节 现代汉字的字音 一、现代汉字字音的特点 (一)现代汉字的形、音、义 1、现代汉字形音义的关系 (1)单音单义字:即一形对一音、一义。 (2)多音多义字:一形对数音数义。(3)异读字:即一形对数音一义。不同读音之间没有语义和语用差别,完全是不同的读音习惯所致。(4)异体字(也叫异形字):即数形对一音、一义。不同字形之间没有任何音义差别。属于汉字整理的对象。 (5)繁简字:即一为笔画较多的字,一为笔画较少的字,字音和字义都相同。大陆现在使用的都是简体字,只有在一些 特殊场合才使用繁体字。(6)同音字:狭义的同音字指同形同音异义字。 广义的同音字还包括数形一音数义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