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考试题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7257572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外建筑史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外建筑史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外建筑史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中外建筑史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建筑史考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中外建筑史考试题)选择题 ( 略一、二、 名词解释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 . 金箱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之一 1. 外层环包内层。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 , 与斗拱 , 指相邻两个横墙的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开间: 2. 进深:指相邻两个纵墙的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3.4. 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5. 方上:指的是(秦汉)对陵体之地上部分,即坟冢的称谓。6. 叉造柱:宋式大木作构造术语。楼阁式建筑中上层檐柱柱脚十字或一字开口,叉落在下层平坐铺作中心, 柱底置于铺作栌斗斗面之上 这种结构方法称叉柱造或插柱造。7.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

2、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8. 希腊十字式:原为基督教十字架的一种形式,其十字架的四臂相等,这里指集中式教堂形制的一种,主要见于拜占庭。9. 帕拉第奥母题: 指对已建大厅进行改造, 增建楼厅并加固回廊设计。(又常常指处于两个壁柱之间的三个窗洞的处理即当中的呈券形, 高而且宽;两旁的竖向矩形,低而且狭。)10. 券柱式:古罗马时期为了解决柱式和拱券结构的矛盾, 产生了被称为券柱式的组合。这就是在墙上或墩子上贴装饰性的柱式,从柱础到檐口,一一具备。三、 画图题雅典卫城、故宫三大殿、明清北京四合院、坦比哀多四、 简答题1. 简述明清

3、北京城布局特点。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米。米,南北 310021)北京城利用元大都原有的城市改建的。 )外城东西 7950)作为皇城核心部分的宫城(紫禁城)位居全城中心)布局以皇城为中心。 43)部位,四面都有高大的城门,城的四角建有华丽的角楼,城外围以护城河。 5 公里的中轴线贯穿南北,轴线两旁布置了天坛、先北京全城有一条全长约 7.5 内城的街道坊巷仍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6) 农坛、太庙和社稷坛等建筑群。行, 132 内城干道以平行于城市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大街为主。 7)北京的市肆共相对集中在皇城的四侧, 并形成四个商业中心:城北鼓楼一带;城东、城西各 以东、西四牌楼为中心;以及城南正阳

4、门外的商业区。 简述土楼建筑设计及布局特点。 2.答:所谓土楼,就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建筑设计概述: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 、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 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 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 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 依不同的半 1. 布局特点: 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风乎无秘 2. 密可言。土楼结构有许多种类型, 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

5、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 3. 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简述北京四合院布局特点。 3.答: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其院落的大小和多少非常灵活, 往往因住户地位和尊卑而不同, 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几种,大宅则除纵向院落多外,横向还增加平行的跨院,并设有后花园。布局特点: 1) “四”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

6、字形的结构。 2)整个四合院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3) 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 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 (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 4) 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莳花置石,一般种植海5)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 6) 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简述佛寺的布局。 4.答:)有明显的纵中轴线,从主要出入口“三

7、门”开始,沿轴线纵列数重殿阁,中 1 较大寺院在主体殿阁两 2) 间连以横廊,划分成几进院落,构成全寺主体部分。)主院和各小院均绕 3 侧,仿宫殿中廊院式布局,对称排列若干较小的“院” 。)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演变为 4 以回廊,廊内有壁画,有的还附建配殿或配楼。 )寺中还有供僧徒生活的僧 5 殿前左右置双塔或于主体殿庭前方两侧分立塔院。舍、斋堂、库厨等。 简述哥特的建筑特征。 5.答:)在设计中利 21)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新的框架结 3 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 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 雄伟的外观和教堂

8、内空阔 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 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简述巴洛克建筑特点。 6. 答:1)长、狭窄的教堂中殿由更加宽广,偶尔地圆形式替换。 2)对光、或者强壮的光和树荫对比、单色画作用 ;或一致的照明设备的剧烈的用途通过几个窗口。 3)对装饰品丰富的用途由木头 ( 经常被镀金 ) 、膏药或灰泥、大理石或虚假制成使有大理石花纹。 4)大规模天花板壁画。 5)外在门面为剧烈的中央预测经常描绘。 外部立面的显着特点是通常有戏剧性的中央突出部分。 6)内部比壳经常只是有为绘画和雕塑。 7)普遍存在梨状穹顶。 8)错视画法般的虚幻效果,绘画与建筑的混合。 (总的来说,巴洛克建筑特点

9、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7. 简述哥特式教堂表面、内部结构特征。答:表面: 1)表形高而直尖 2)墙和塔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 3)顶上有小尖顶4)十字形平面 5)用尖的和斜脊的屋顶 6)墙壁外用大石柱强固墙壁内部: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利用特别结构构造的拱顶)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3)内部柱子细瘦苗条12)窗子占满)教堂内部是似框架式的结构柱64)建筑局部和细节上都是尖的5)大面积窗户饰以带图案的)支柱全部由垂直线条组成8 了支柱间的整个面积7 9 )内部置有雕刻、绘画和挂幛。彩色玻璃)( 略五、 问答题 私家园林的手法和特点。

10、1. 答:(建筑的布局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布 )布局上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法。手法: 1 置,按功能的需要,穿插安置不同形式的厅堂、楼阁、亭榭、画舫。建筑物之 )善于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 2 间多用曲折多弯的小路而切忌用径直的大道相联) (对自然山水的形态进行观察与研究、总结,提炼出它们在造型上的规律,按(园中建筑、山 )十分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园林的需要将它们典型的再现) 3 水和植物的细部处理。)特点:1)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 2)水面建设。 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 几个景点围 ( 合而成景区。)3)修身养性。 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

11、园林主要功能)4)(清高风雅。 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2. 罗浮宫立面特点。(备注立面图)答:3. 中国古代的建筑特色。(备注抗震特点)答:)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具有抗震的特点。 ( 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过 1 程中,木材始终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由此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 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建筑风格 , 与此同时还具有抗震的特点。 2)保持构架制原则。 (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 )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 ) 3)创造斗

12、拱结构形式。 ( 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 )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 每一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丰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 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 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 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 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 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 室内间隔采用槅扇、门、罩、屏 ))运用彩色装饰 7) 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手段。 ( 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和彩画。 )4. 四大师以及代表作品。 ( 略)日5月7年20XX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