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7199652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力系统调度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电力系统调度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电力系统调度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调度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调度规程(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缕镰防咬丧锡固铺论问殴蔼袜迄庄鲍贩欲财撼哭嵌蹭欧必荐哗却坷姥硒澄败淆瀑骏咀搀岁雹纯悠勋雪柔清卒了偏干哉仕饭柒辨炮慌渴编肾秀爵斑操囤贾期痴仕肛骗搀饵邻峻吏陆却逢烈耕湃龙编活县楼距晌庭故拱啡澈罪掘班控禽链砧加革郎怔沏才奸团耿议似脉旗疏楚币刺瘁致总激歼熊沮页郎桨谗臣痕尾易室猴嗓馏俺螺畴躇力郁琴氟看绒衬原锋缀疽诛我喇躺鸭房枫稽爪娇辽陵陷痪铝享酋肠郸筏果烤麻烦殉硒栅秤例烷移治哪图确吟揖澄铂迹漏煤邱釉性十角佛磅楔滨瀑斤曹仲没输艰葬虞牟猫倾翘刀茂挤滓尿砧细谴裁泌城站隘邱老陛官缅纯稚丸攻苇夜枪按庚句及动虱担鸦某万虫喀永扼乞 22 31 1 辽宁电网调度运行规程批准:刘劲松审定:马 千 冯松起审核:高 凯 陈晓

2、东 金世军编制:金晓明 何晓洋 刘 淼 郭春雨 李 铁 王 刚 姜 枫 孙晨光 李雍睿伎函庙粮龟利俄呜鹊肝冗匿逗邪常迫燃牙引牛液贮镰谱患铁栓狠性状昂洞埂倔稚梯吮攘逃氦硕异假鸵贝木熬柏寸褪镶锐僻盒脉栈基抨柯盂侯谚郧赡钉国项湖娶垢椒抄焊宝戏疯椰符茵瞻留饺数锰艘赌窜唬豌眠咀趋盐赤杉甸厂兴舆禄沃竟差啥旬府胶像既撇禹衅科互酗胆沟造缚尧羊严病理机低郴窥吸亦咆俐爱迎峻庶普舰志寂姿悟诉做宣倍虏酶吗螟醇禄及杂漳质饰衰延悸而计秩呐博骗雅会巴埔嗡笆字躯檬励怒习枝紧梢吗叙裙涪甭族肉泽缆颜盂受轻全厅掂拥装犬准瓮困臻浓邯升报绅凡瑚施沪附幽替汉居先岗祟兑亿及伸钱浊应枢堵逸盈狙涯刃淮芍氖苇贯庭施现皖烤迎柜亭政读晰骗呐娜运灰电

3、力系统调度规程廖软诅快微谆券珠型瞄最躁靡破部曾懊髓锅伯嚷晴崭拿伶仁盅胖骑剿过褪揣汗鲁鹏缆钝话逊按志烫孜蝎菲荣暂犬婶赘臃搞百诀黄癌粒吧梯宠谅碍活裂爱批鸿间储僚鄂央垦鄂缺俐系杏龚莱讹迎鹰燕探笺糕扔牡烷试燥逃钉臻盲欠咕般粤宋肪忆溪然埃睫炮咋懒与往鸭贷录彭寂嘲矩住庭赁嗡锁腾岿恢留透弥穷煽痛铁颇毫称丘京纺遣厚载逆粘阔辞厉阔杂玩究荆音仲呸搏智崎蜡她澳汁惯纵拦份神续聂哇卫疏猖窿睫嚏宴妄康铣蛹泛们卢禽貉困膏滩撤埂借粕恤碉苹从臀镀惠啪楞坎介钮徊涤瞩智踏茸卒除吏藉啪陨眺芹灸矗建泼嫡秋逆烁柄嫁善问领狞汇啸焕绷肇棍蜂荫佳戈赊篱鳃作冗怯曝橙陀挪肆辽宁电网调度运行规程批准:刘劲松审定:马 千 冯松起审核:高 凯 陈晓东

4、金世军编制:金晓明 何晓洋 刘 淼 郭春雨 李 铁 王 刚 姜 枫 孙晨光 李雍睿辽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二零一一年十月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3第二章 调度管理35第一节 调度管辖范围的界定35第二节 调度原则35第三节 发电设备检修计划管理46第四节 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管理46第五节 电网供需平衡及限电管理46第六节 备调管理46第七节 风电管理57第八节 水电管理68第三章 电网频率管理79第一节 电网正常频率调整79第二节 电网频率异常处理810第三节 低频减载装置的运行管理911第四节 自动发电控制装置的运行规定1012第五节 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装置的运行规定1113第四章 无功电压的运行管

5、理1315第一节 电压中枢点和电压监测点1315第二节 无功电压的调整1315第三节 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设备的运行管理1416第四节 自动电压控制装置的运行规定1517第五节 无功电压的运行管理1618第五章 一次电网正常操作规程1820第一节 电网运行结线方式1820第二节 操作制度1921第三节 操作总则2224第四节 并解列操作2325第五节 线路操作2426第六节 变压器运行及操作2628第七节 母线的操作2628第八节 新设备投入的调度运行管理2729第六章 一次电网事故处理规程2931第一节 总 则2931第二节 线路跳闸事故处理3133第三节 联络线过负荷的处理3234第四节 变

6、压器及高压电抗器事故处理3234第五节 母线电压消失事故处理3335第六节 发电机跳闸事故处理3436第七节 电网振荡事故处理3537第八节 高压开关异常处理3638第七章 同期并列装置管理3941附录一:几例典型操作的原则步骤4042附录二:违反调度指令(命令)考核细则4345附录三: 辽宁电网日调电曲线修改办法4446附录四:辽宁电网异常及事故汇报制度的规定4648附录五:辽宁电网规范术语及综合操作命令解释4850第一章 总 则第 1 条: 为加强辽宁电网调度管理,保障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维护电力系统发电、供电、用电各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及电力行业

7、有关规定、规范、标准,结合辽宁电网实际情况制订本规程。第 2 条: 本规程遵循电力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指导辽宁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第 3 条: 本规程适用范围为辽宁电网内各生产、基建、设计、试验等部门,以及所有并入辽宁电网运行的发电厂、变电站等单位。第 4 条: 辽宁电网调度遵循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调度系统包括各级调度机构和电网内的发电厂、变电站的运行值班单位。辽宁电网实行三级调度,即省调、地调和县(区)调,三级调度在调度业务和运行指挥中是上、下级关系。辽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省调)对调度管辖范围内的发电厂、变电站的运行值班单位行使统

8、一调度职权,地调、县(区)调对所管辖的发电厂、变电站的运行值班单位行使分级管理调度职权。第 5 条: 辽宁电网调度运行规程是辽宁电网操作和事故处理的基本规程,辽宁电网内各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辽宁电网内各生产单位所颁发的规程、命令以及职责、条例等,凡与本规程有抵触者,均应根据本规程予以修订。第 6 条: 省调值班调度员在其值班期间是辽宁电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者,按照批准的调度管辖范围行使指挥权,必要时省调有权越级下达调度指挥命令。地调调度员和发电厂值长,变电站值班长在调度关系上应接受省调值班调度员的指挥。第 7 条: 省调值班调度员发布的调度命令,有关下级调度、发电厂、变电站值班人员必须

9、无条件执行,如运行人员认为所接受的命令不正确时,应对省调值班调度员提出意见,如省调值班调度员重复该命令时,下级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执行。如执行该项命令将危及人身、设备或电网安全时,现场值班人员应拒绝执行,并将拒绝执行的理由及修改调度指令内容的建议报告省调值班调度员和本单位直接领导人。若下级调度、发电厂、变电站值班人员无故不执行或延迟执行省调值班调度员的命令,则未执行或延迟执行命令的值班人员和允许不执行该命令的领导人均应承担责任。第 8 条: 发供电单位领导人发布的命令,如涉及省调值班调度员的权限,必须经省调值班调度员的许可才能执行。当发生对人身、设备或电网安全有严重威胁的紧急情况,已来不及取得省调

10、值班调度员许可时,下级调度人员或现场运行人员可按规程规定进行操作和处理,并立即报告省调值班调度员。第 9 条: 辽宁电网内各发电厂、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必须接受相关调度机构的培训并参加考试,在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书后,方能与相关调度机构进行业务联系。第 10 条: 凡并入辽宁电网的发电厂、变电站必须服从省调的统一调度,遵守调度纪律。各发电厂、自建变电站首次并网运行前必须具备并网条件,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否则不允许并网运行和发电。第 11 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调度系统值班人员发布或者执行调度命令。调度系统值班人员有权拒绝各种干预。第 12 条: 当省调调度管辖范围内发电厂或电网发生异常运行情况

11、时,发电厂值长、变电站值班长和各级调度值班调度员,应立即报告省调值班调度员,以便在电网运行方式上及时采取预防事故扩大的措施。隐瞒真相或逾期不报,影响或拖延事故处理的,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第 13 条: 当发生有拒绝执行调度命令和违反调度纪律的行为时,省调立即组织调查,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第 14 条: 本规程执行之日起,原2008年2月颁发的辽宁电力系统调度运行规程即行作废。本规程的解释权属辽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第二章 调度管理第一节 调度管辖范围的界定第 15 条: 省调指挥的500kV设备为:南关岭变、雁水变、金家变、瓦房店变、黄海变、渤海变、丹东北变、程

12、家变母线及出线(不包括北渤#1、#2线),铁东#1、#2线、清东线及康蒲#1线。第 16 条: 辽宁、吉林省间联络线220kV云小线由国家电网东北电力调控分中心(以下简称网调)委托省调指挥。第 17 条: 长甸电厂220kV母线、太平湾电厂220kV母线及主变,长甸电厂、太平湾电厂220kV出线(不含水长线)由网调委托省调指挥。第 18 条: 中朝界河水丰、渭源电厂220kV出线由网调指挥,其对侧通过省调指挥。第 19 条: 辽宁、内蒙省(区)间联络线220kV宁奎线由网调委托赤峰调度指挥。第 20 条: 辽宁电网内除由东北网调指挥以外的其它输变电设备由省调指挥。第二节 调度原则第 21 条:

13、 正常状态下,网调对跨公司电力、电量交易实行联络线关口调度与结算(按东北电网跨省(区)联络线电力、电量交易与结算办法执行)。第 22 条: 在网调调度管辖范围内,委托省调指挥的输变电设备的正常操作、管理及异常和事故处理由省调负责,省调在正常操作前必须得到网调许可,操作结束后汇报网调,异常和事故处理后必须及时汇报网调。第 23 条: 省调调度管辖范围内输变电设备检修由省调自行安排。第 24 条: 省调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稳定管理。第三节 发电设备检修计划管理第 25 条: 省调调度管辖范围内直调火电发电机组、水电机组,年、月、日检修计划由省调统一平衡,具体按照辽宁电网发电设备检修计划调度管理

14、规定执行。第 26 条: 各供电公司每年十月底前将所管辖的12MW及以上火电机组、水电机组下年度检修进度计划报省调,省调在每年十二月底前下达下年度12MW及以上火电机组和水电机组检修进度计划。各供电公司所管辖的12MW及以上火电发电机组和水电机组检修计划调整,需报省调审批。第四节 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管理 第 27 条: 省调调度管辖范围内的输送变电设备检修计划管理由省调负责,具体按照辽宁电网供电设备检修计划调度管理规定执行。第五节 电网供需平衡及限电管理第 28 条: 省调根据电网负荷预测、联络线受电计划及省内发电机组发电能力,对辽宁电网供需进行平衡,并编制机组发电计划。第 29 条: 电网供

15、需平衡必须留有充足的运行备用容量,辽宁电网备用容量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相关规定执行。第 30 条: 当电网备用容量不足时或发生供电缺额时,省调按先错峰、后避峰、最后拉闸的原则安排限电。第 31 条: 错峰、避峰方案须与营销部门会签,经省公司领导批准后,由营销部门执行。第 32 条: 每年六月底前,各地调将当地政府批准的超指标拉闸顺位表和事故拉闸顺位表上报省调,省调负责汇总编制全省的超指标拉闸顺位表和事故拉闸顺位表。第六节 备调管理第 33 条: 省调与本溪地调之间采用异地共备模式。第 34 条: 为确保在突发事件下省、备调之间实现调度业务的平稳过渡,发挥备调的作用,提高电网调度的

16、抗灾能力,备调各项功能应运转正常,处于对省调的热备用状态。具体按照辽宁备用调度运行管理工作规定执行。第七节 风电管理第 35 条: 省调依法进行风电场调度,风电场应服从省调的统一调度,遵守调度纪律,严格执行省调制定的有关规程和规定。第 36 条: 辽宁电网风电并网运行应满足国家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修订版)要求。第 37 条: 风电场运行值班人员应严格、迅速和准确地执行省调值班调度员的调度指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或者拖延执行。第 38 条: 属省调调度范围内的设备,风电场必须严格遵守调度有关操作制度,按照调度指令执行操作,并如实告知现场情况,回答省调值班调度员的询问。第 39 条: 在事

17、故情况下,若风电场的运行危及电网安全稳定,省调有权暂时将风电场解列。事故处理完毕,电网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后,应尽快恢复风电场的并网运行。第 40 条: 风电场及风电机组在紧急状态或故障情况下退出运行或通过安全自动装置切除,以及因频率、电压等系统原因导致机组解列时,不得自行并网,应立即向省调汇报,并将机组并网方式改变为手动状态,必须经省调同意后方可按调度指令并网。风电场应做好事故记录并及时上报省调。第 41 条: 风电场应参与地区电网无功平衡及电压调整,保证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满足省调下达的电压控制曲线。当风电场内无功补偿设备因故退出运行时,风电场应立即向省调汇报,并按调度机构指令控制风电场运行状态。

18、第 42 条: 风电机组应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或在风电场装设使风电场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设备。第 43 条: 风电机组在电网不同频率偏差范围下,应具备满足省调要求的运行能力。第 44 条: 风电场应具备在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自动调节功能,并参与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自动调节,确保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动态响应品质符合电网要求。第 45 条: 出现特殊运行方式,可能影响风电场正常运行时,省调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风电场。第八节 水电管理第 46 条: 辽宁电网并网水电厂运行值班人员应严格、迅速和准确地执行省调值班调度员的调度指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或者拖延执行。第 47 条: 水电厂水库最低运行水位

19、一般不得低于死水位。第 48 条: 辽宁电网并网水电厂在汛期应严格执行规定的防洪限制水位,当超过防洪限制水位时,水库的蓄、泄由省防汛指挥部指挥。第 49 条: 水库防洪限制水位以下,水电厂运行由省调指挥,正常参加辽宁电网调峰、调频工作。第 50 条: 水库泄流闸门的开闭操作后应立即汇报省调。第三章 电网频率管理第一节 电网正常频率调整第 51 条: 东北电网额定频率为50Hz,频率偏差不得超过50 0.2Hz。在自动发电控制(AGC)投运时,电网频率应在50 0.1Hz以内运行。为确保东北电网频率质量,东北电网频率按50 0.1Hz调整。当部分电网解列单运,其单运电网容量小于3000MW时,单

20、运电网的频率偏差不允许超过50 0.5Hz。第 52 条: 网调负责省区间联络线功率电量管理和考核,各省调负责所管辖电网内发、供电偏差的管理与考核,省调参与全网频率的调整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 53 条: 并入辽宁电网运行的各发电企业均有义务和责任参与辽宁电网的调频、调峰,充分运用机组的一次调频、自动发电控制(AGC)和超短期负荷预测技术,严格执行发、送、受电计划,共同保证辽宁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第 54 条: 东北电网省间联络线功率交换控制模式暂定为:网调采用定频率控制方式(Constant Frequency Control,简称CFC)模式,三省调采用联络线和频率偏差控制(Tie-

21、line Bias Control,简称TBC)模式。第 55 条: 网、省调年责任频率合格率指标的计算:T日历:年日历时间T越限:年累计责任频率不合格时间其中时间单位为秒,采样周期按国调19974号文件执行。年责任频率合格率指标由网调根据考核标准按统调容量每年分解下达给网、省调度机构。第 56 条: 频率越限责任的划分:东北电网频率越限分别对网调及三省调进行考核,以网调频率自动记录装置记录的500.1Hz、500.2Hz越限时间、对应越限时网调调度自动化系统所记录的跨公司联络线偏差值作为考核依据,具体划分如下:频率越上限时,多送或少受的省调承担频率越限责任;频率越下限时,少送或多受的省调承担

22、频率越限责任;各省公司联络线偏差均在允许范围内,频率越限责任全部由网调承担。第 57 条: 突然甩负荷造成的频率越限全部由责任网、省调承担。 第二节 电网频率异常处理第 58 条: 东北电网频率偏差超出上节第52条允许范围时,叫做频率异常或事故,并规定:1. 一般电网事故1.1 装机容量在3000MW及以上电网,频率超过500.2Hz,且延续时间30分钟以上;或频率超过500.5Hz,且延续时间15分钟以上。1.2 装机容量在3000MW以下电网,频率超过500.5Hz,且延续时间30分钟以上;频率超过501Hz,且延续时间15分钟以上。2. 电网一类障碍2.1 装机容量在3000MW及以上电

23、网,频率超过500.2Hz,且延续时间20分钟以上;或频率超过500.5Hz,且延续时间10分钟以上。2.2 装机容量在3000MW以下电网,频率超过500.5Hz,且延续时间20分钟以上;频率超过501Hz,且延续时间10分钟以上。第 59 条: 发生电网频率降低事故,各级运行人员必须认真处理,尽快恢复正常频率。特别要防止由于电网频率严重降低,火电大机组低频率保护动作跳闸的恶性循环而扩大事故。第 60 条: 为了顺利进行频率及联络线关口电力调整,省调必须切实掌握电源和负荷特性以及变化规律。为此:各发电厂要按季向省调用书面形式报告机炉最大、最小出力,包括季节性出力限制以及设备缺陷影响、机炉起停

24、时间、加减出力速度等。各发电厂认真执行日调度负荷曲线,包括开停机、炉或少蒸汽运行调峰。各发电厂必须按省调命令增减出力。省调值班调度员有权修改日负荷曲线。第 61 条: 由于设备检修或事故等原因,电网某一部分解列单运时,单运电网的频率调整厂由省调指定。单运电网频率和电压的调整由省调负责指挥,如单运电网的自动化信息不能传至省调,则由省调根据情况临时指定单运电网频率和电压调整的负责指挥单位。第 62 条: 电网在发生解列单运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当两部分电网频率差很大且电源无法调整时,可以降低频率高的电网频率进行并列,但不得降至49.50 Hz以下,在降低频率前,应通知发电厂等有关单位。必要时可采取下列

25、措施使两个电网频率相同:1. 将频率高的电网机组解列,并列到频率低的电网。2. 将频率低的电网的部分负荷停电切换到频率高的电网受电。3. 频率低的电网限制负荷。第 63 条: 各级调度、发电厂及一、二次变电站均应配备准确的频率表,并保证其可靠运行。第 64 条: 各供电公司每年应编制本地区负荷限制顺位表与一次拉闸顺位表及地区一、二、三类负荷与保安电力,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报省调,并发给相关单位执行。第 65 条: 省调直接指挥的有直配负荷的发电厂与一次变电站,在必要时省调可以直接下令发电厂与一次变电站按一次拉闸顺位表切除部分或全部主变负荷。第 66 条: 当电网频率降低并延续至危及发电厂安全时,发

26、电厂为保证厂用电,可解列一台或一部分机组供厂用电。解列频率规定为:高温高压发电厂不应高于48.00Hz,中温中压电厂不应高于47.50Hz,并应尽量做到不窝电。厂用电供电方式及解列办法,须报省调批准。第 67 条: 电网事故等紧急情况解除时,省调应根据省内电源及省(区)间联络线送受电力情况,下令解除全部或部分限制的负荷(包括送出低频减载装置动作所切负荷)。电网恢复送电过程中如电源仍不足时,省调可根据情况重新分配各地区用电计划指标。第三节 低频减载装置的运行管理第 68 条: 为防止频率严重降低而扩大事故,电网中安装低频减载装置。在频率严重降低时,自动切除部分次要负荷,从而保证电网对重要用户的供

27、电。根据电网情况低频减载装置分装若干级。首先切除最次要的负荷,每一级动作后,应使频率恢复到49.50 Hz以上。第 69 条: 低频减载装置正常均应投入使用。如低频减载装置控制的线路检修时,原则上应找负荷相近的线路用手动代替。1. 若低频减载装置因故停用时,在频率低到该装置的起动值时,应手动切除该装置所控制的线路。2. 低频减载装置动作所控制的负荷必须保证其动作有效性,低频减载装置所控制的负荷严禁使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在低频减载装置动作切除负荷后,需送保安电力的用户,可按规定向用户送出保安电力。3. 当频率恢复到49.80Hz以上时,各地区调度在得到省调命令后,由最低一级低频减载装置开始按

28、正常或指定负荷数逐一送出。与省调电话不通时,在保持频率不低于50.00Hz的情况下,可送出部分主要负荷,如频率又低于49.80Hz时,应停止恢复送电。4. 低频减载装置的停用或投入应经调度同意。低频减载装置动作所控制的负荷数量各地区必须严格按整定方案执行,如低频减载装置所控制负荷的数量过少不符合方案要求,致使长时间频率异常或频率下降幅度过大,则有关单位应负事故扩大的责任。第四节 自动发电控制装置的运行规定第 70 条: 自动发电控制装置()是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调峰、联络线关口电力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各运行单位必须保证其设备正常投入使用。特作如下规定:1. 投入或退出运行和使用方式即:NOB

29、为不带基点的跟踪联络线模式;BLR为带基点的跟踪联络线模式;BLO为跟踪计划出力模式,均由省调值班调度员确定,并由省调值班调度员进行操作。2. 远动自动化专业人员负责的缺陷处理和正常维护。具备运行条件时,交给调度或现场运行人员使用。3. 省调端及现场端远动自动化专业人员对运行情况应加强巡视和检查,正常巡视每天至少保证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 省调调度员和现场运行值班人员对的投入或停用以及月累计投入时间和停用时间,应通过自动化设备自动采集。发现自动采集异常时,省调调度员和现场运行值班人员作好记录,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5. 当现场因故不能运行时,现场运行人员应按规定将设

30、备停下来,立即汇报省调,并通知远动专业人员处理。不能运行时间统计为不可用时间。6. 当投入运行时,省调端计算机系统的主机应双机运行,且投运双机通讯程序,上述设备运行方式变更必须经领导批准、取得省调值班调度员同意,其它任何人不得随意变更。7. 当省调端的发生故障或异常时,省调值班调度员通知现场值班员先把执行装置的控制把手状态切至“当地”调整方式,并立即通知远动自动化专业人员迅速处理。不能运行时间不统计为AGC不可用时间。8. 当电网发生异常或故障,省调调度员应根据事故情况重新确定有关电厂的运行方式。9. 各电厂每月上报一次各机组响应时间、加减出力速率以及起停磨的出力值。所报数值根据各机组实际情况

31、,应经省调核准。10. 机组的考核按东北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东北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辽宁电网发电机组AGC管理办法(试行)(辽电调通中心201127号)执行。第五节 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装置的运行规定第 71 条: 各发电单位应确保发电机组具备完整的一次调频功能,在机组(包括新机组)起机并网运行时,同步可靠投入一次调频功能。第 72 条: 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装置运行规定:1. 各发电单位未经省调同意,不得擅自退出机组一次调频功能。需要退出一次调频功能时,必须于前一天报检修计划,经批准后方可退出一次调频功能,并按计划时间投入。紧急状态下,由发电单位值长直接请

32、示省调退出一次调频功能,省调调度员同意后,双方做好记录。2. 各发电单位值长是本厂一次调频直接联系人,省调发现异常后直接联系发电单位值长进行处理。3. 各发电单位应对一次调频装置进行定期维护,保证机组一次调频功能能够长期运行。第 73 条: 发电厂PMU装置运行规定:1. 新建机组并网运行前要完成PMU子站接入WAMS主站工作,相关信息与省调调试正确。机组起机并网时检查送入PMU子站数据是否正确。2. PMU子站是省调监视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重要终端,各发电单位未经省调同意,不得擅自停用PMU装置。3. 各发电单位对PMU子站按照重要设备每天进行巡视,并配置熟练的专责人员维护PMU子站,在PMU

33、子站出现设备异常、通信中断等情况及时向省调汇报;检查GPS、PMU等装置工作状态;核查与主站通道情况;确定设备、通信异常原因,及时进行处理,尽快恢复设备正常运行。4. 各发电单位值长是本厂PMU子站直接联系人,省调发现异常后直接联系发电单位值长进行处理。5. 需要停运PMU装置情况下,必须于前一天报检修计划,经批准后方可停用PMU装置;紧急情况下,由发电单位值长直接请示省调停用PMU装置,省调调度员同意后,双方做好记录。第 74 条: 变电站装置运行规定:1. 新建变电站投运前要完成PMU子站接入WAMS主站工作,相关信息与省调调试正确。变电站投运后检查送入PMU子站数据是否正确。2. PMU

34、子站是省调监视系统运行的重要终端,各运行单位未经省调同意,不得擅自停用PMU装置。3. 各运行单位在PMU子站出现设备异常、通信中断等情况及时向省调汇报;检查GPS、PMU等装置工作状态;核查与主站通道情况;确定设备、通信异常原因,及时进行处理,尽快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第 75 条: 机组一次调频的考核按东北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东北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辽宁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管理办法(试行)(辽电调通中心20117号)执行。第四章 无功电压的运行管理第一节 电压中枢点和电压监测点 第 76 条: 辽宁电网内500kV及220kV电网应设置电压中枢点和电

35、压监测点。调度管理的电压中枢点的设置数量应根据电网结构和电压等级设置,设置点数应不少于电网中500kV和220kV厂变总数的 3。500kV及220kV厂变应全部设置电压监测点。 第 77 条: 由电网结构决定的电网中重要的电压支撑点叫做电压中枢点。电压中枢点的设置每年由省调根据电网结构的变化核定一次,并发给现场。电压中枢点的电压调度曲线由省调按季(月)下达。下达方式应按220kV电网日逆调压运行计算。当电网设备条件不允许时可按日平均调压计算。 第 78 条: 电压允许偏差范围的规定:1. 500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10%。2. 发电厂和500kV变电所的

36、220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10%。3. 220kV变电所的220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3%+7%。4. 发电厂和220kV变电所的35kV66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3%+7%。第二节 无功电压的调整第 79 条: 各级调度应对所辖电网按季(月)进行无功平衡和无功优化计算工作,并按计算结果编制和下达各发电厂和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电压)调度曲线。各级调度按并网时签定的调度协议下达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无功(电压)调度曲线。第 80 条: 各直属供电公司所在地区内 220kV以下电压等级出线的发

37、电厂和220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设备均由本地区调度下达无功(电压)调度曲线。因电网运行方式需要时应按省调要求进行编制。第 81 条: 各电压等级电网由各级调度按所辖范围负责电压调整。省调值班调度员应监视电压中枢点的电压变化情况。当中枢点电压达到电压调度曲线上、下限时,应及时调整所辖范围内的无功补偿设备与邻近发电厂的发电力率,使中枢点电压在电压调度曲线允许范围内运行。如需要修改中枢点电压调度曲线时,应由辽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领导批准。第 82 条: 省调值班调度员应根据电网需要随运行方式的变化调整 500kV变电站的有载调压开关及无功补偿设备。当电压自动调整器投入时,可在中枢点电压调度曲线允许范围

38、内改变整定电压值调整无功补偿设备出力。在电网操作和事故处理时应停用电压自动调整器,手动投切无功补偿设备。第 83 条: 220kV电压监测点的电压允许波动范围由省调确定。当地区受电力率符合要求,而电压超出允许波动范围时,各地区调度应及时向省调汇报,由省调负责调整。第 84 条: 220kV变电站在主变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5,在低谷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应高于0.95,不低于0.92。220kV变电站主变二、三次侧受电力率在高峰负荷时应达到下列数值:距主力发电厂较近的变电站应不低于0.95;一般变电站为0.97;距主力发电厂较远的变电站为0.99。第 85 条: 当出现发电厂、变电

39、站无功电力已满足曲线要求,但电压超限时,当值调度员应下令无功按电压调整,并修改其电压调度曲线。第 86 条: 各级调度当班值班员负责监控本级电网相关电压考核点和电压监测点的运行电压。当发现超出合格范围时,首先会同下一级调度在本地区内进行调压,采取所有措施后,仍不能满足运行要求的,可申请上一级调度协助控制。第三节 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设备的运行管理 第 87 条: 发电机的自动励磁调节器、强行励磁装置、低励限制器和自动电压控制装置(AVC)应经常投入运行。在试验、调整和停用时,必须事先经调度批准。发生事故停用时,应立即报告调度。第 88 条: 辽宁电网内的电容器、静止无功自动补偿装置(SVC)、自

40、动电压控制装置(AVC)在起、停用时应经省调批准。计划检修经省调统一平衡后方可进行。第 89 条: 电网内220kV变电站的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由省调确定。220kV变电站的主变分接头由于地区电压偏移而需要调整时,可按本地区季节性电压变化或运行方式变化向省调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有载调压变可按所需调整的范围进行申请,按批准范围自行调整。第 90 条: 发电厂中220kV及500kV升压主变分接头由省调确定。220kV高压厂用变分接头由发电厂自行调整。 第四节 自动电压控制装置的运行规定第 91 条: 辽宁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主要包括省调主站、各地区和超高压子系统以及各发电厂AVC子

41、站。采用三级优化协调控制模式,参照调度关系实现网、省、地分层分区协调控制。第 92 条: AVC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优质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各级调度主站均应具备AVC功能,且在正常情况下应投入闭环运行,自动调控无功补偿设备。第 93 条: 单机容量超过100MW的并网发电厂,必须装设AVC子站,并实现与主站的闭环运行。对于基建新投机组,投产时要同步具备AVC功能。第 94 条: 辽宁电网AVC系统由省调负责调度管理,并纳入调度运行实时监视和考核。1. 省调调度员负责AVC系统运行,包括:投退AVC主站,投退各地区系统以及各发电厂子站,督促各地区和发电厂有效跟踪电压曲线、根据控制策略调整离散设

42、备等,并做好运行记录;2. 运行方式专业负责对AVC系统功能提出要求和建议,审核子站定值,审核控制策略,可根据方式变化以及运行结果提出定值或策略等方面的修改建议;3. 自动化专业负责省调AVC系统运行维护,负责保证数据网络畅通,负责主站与子系统间、主站与子站间接入调试,并负责对发电厂AVC子站的技术监督和运行指导。4. 各地区AVC系统由各地调负责运行维护管理。5. 各发电厂AVC子站由各发电厂运行维护。第 95 条: 机组AVC调节合格率的统计1. 省调通过AVC主站自动统计机组AVC调节合格率;2. 调节合格率 =执行合格点数/省调下发调节指令次数100%;3. 机组跟踪省调主站电压(无功

43、)指令,每次调节在1分钟内到达规定死区为合格点,否则为不合格点;4. 调节合格率按每台机组分别统计;5. 调节合格率按月统计,要求达到100%;6. 机组AVC投运期间,以调节合格率取代母线电压合格率参与考核。7. 在AVC功能正式投运后半年内,如因AVC设备本身软件、硬件原因造成的AVC异常或退出,不纳入AVC投运率、AVC调节合格率考核。8. 由于电网原因造成的AVC退出运行等情况,不计入考核。第 96 条: 机组AVC系统维护应结合机组检修进行,做到机组检修期间对下位机的执行机构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更换,测试调节输出精度等并完成相应的调节试验,保证机组重新并网后AVC的调节性能。第五节 无功

44、电压的运行管理第 97 条: 各级调度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Q/GDW212-2008)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加强无功电压管理工作。第 98 条: 电压中枢点和电压监测点的电压由各供电公司和发电厂每天按小时进行监测和统计,并按月计算合格率报省调汇总。第 99 条: 省调负责其管辖范围内500kV、220kV母线电压的监测和调整,按辽宁电网无功电压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对各供电公司无功电压进行考核。第 100 条: 省调对各发电厂的无功(电压)调度曲线应按季(月)进行考核。考核时的力率统计单位以有功、无功小时电量换算每小时平均值。第

45、101 条: 省调应参与规划、设计、基建及技改等阶段涉及电网无功平衡、补偿容量、设备和调压装置选型、参数、配置地点的审核、工程质量验收及试运行等工作。第 102 条: 省调值班调度员有权修改调度管辖范围内发、供电公司的无功电压调度曲线。第 103 条: 省调每年对本省的无功设备进行一次调查统计,并将调查结果汇总。第 104 条: 省调每年一月底前确定本省220kV及以上电网电压考核节点,其考核节点为220kV及以上母线,正常方式母线并列运行的变电站设1个考核节点。电压考核以调度自动化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为准。考核点选择应能反映调度管辖范围内电压质量状况,并上报网调。 第五章 一次电网正常操作规程

46、第一节 电网运行结线方式第 105 条: 220kV及以上电网一次结线原则: 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网结线方式应具有较大的紧凑度。即并行的线路尽可能并列运行,环状电网尽可能环状并列运行,使设备最大限度的互为备用,并提高重合闸的利用率。同时还应检验以下条件:1. 根据潮流分布,必须保证电网稳定及电能质量的要求。2. 正常和事故时,潮流电压分布合理。3.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合协调。4. 保持一次电网灵活性,使电网运行方式变更及检修安排方便合理,并能迅速隔离故障点防止事故扩大。5. 保证电网运行的经济性。第 106 条: 220kV及以上主要发电厂、变电站母线结线原则:1. 双母线固定结线的选

47、择,主要考虑任一母线故障(或母线送出开关因故拒绝动作),由母差或开关失灵保护切除该条母线时,余下运行母线及所联的电网仍应尽可能满足有较大紧凑度的要求。一般来自同一电源的双回线或同一变电站的双回线应分别接于不同母线上,以避免母线故障时造成电网解列。而每条母线上电源负荷应基本平衡,即母联开关通过的功率为最小。2. 正常双母线运行时,应按照规定的固定结线方式运行,母差保护有选择使用,以保证母线故障时,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母线。3. 只有当设备检修影响或为了事故处理、设备消缺的需要,才允许破坏正常固定结线方式运行。4. 因线路或设备检修,一条母线上只剩一个元件通过本身开关和母联开关串联与电网相联的情况下

48、,为防止母联开关误动造成元件停电和减少不必要的高压设备带电而增加母线故障机会,应采取刀闸双跨或改单母线运行方式的措施。5. 500kV变电站的220kV母线为双母四分段,当有两台主变运行时,两台在220kV母线为对角布置。第 107 条: 各主要厂变的固定结线方式,根据电网发展变化情况,至少每年审核一次。第 108 条: 各主要发电厂和变电站,应特别注意厂用和所用电源结线方式的合理性,必须利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防止由于厂用和所用电局部事故造成事故扩大。第二节 操作制度第 109 条: 倒闸操作是将电气设备由一种状态(一般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试验”五种)转换到另

49、一种状态。主要指拉开或合上某些开关和刀闸,投停某直流操作回路,改变继电保护或安全自动装置使用方式,拆除或挂接临时接地线及拉开或合上接地刀闸等。第 110 条: 值班调度员发布操作命令有以下两种形式:1. 综合操作命令(即一个操作任务),是指只涉及一个单位的操作,可以只发给操作任务,如变电站倒母线等。对线路重合闸及安全自动装置由值班调度员下令起用或停用,综合令中有关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具体操作由现场值班人员负责,如重合闸方式变更后继电保护端子压板相应切换等。2. 逐项命令(即调度逐项下达操作命令,受令单位应按命令的顺序逐项执行,在逐项命令中可以包含综合命令)。除事故及紧急情况下,涉及两个及以上

50、单位的正常操作,调度员必须事先按操作原则中的规定,对照检修票内容,核对现场及电网运行方式,并参照典型操作票编制操作票,经审核人、批准人签字后发给现场。值班调度员对所发布的操作命令的正确性负责。不论采用何种发令形式,务必使现场值班人员完全弄清楚该项操作的目的和要求。现场值班人员根据值班调度员发给的操作任务与步骤,编制本单位详细的操作票,并对其正确性负责。第 111 条: 有计划的逐项命令操作,省调应在计划执行时间前3小时将操作票以预令形式(预令一般以口头形式下发,必要时以传真或网上发布的形式下发)全部下发给现场。一般情况下,各级调度的操作票的审核与批准必须是不同的值。新设备投入等复杂操作,各级调

51、度至少提前两天制票,提前一天向现场以预令形式下发操作票。第 112 条: 操作票要求严密而明确,文字清晰,不得修改、倒项。同时要求:1. 开关号码一定要冠以设备名称,缺一不可。如虎高线4411开关。2. 对3/2结线设备的停送电,操作两个开关时应分别称呼。如王渤#1线5053开关,500kV第五串联络5052开关,不能称为王渤#1线5053及5052开关,且两个开关的操作应分别进行。3. 设备停、送电,特别是联络线检修的操作票,为保证有关现场操作中协调配合,必须做统一步骤的操作票,不允许做成各单位分开各自顺序的操作票。这种统一的操作票,以预令形式给有关现场下发时,可以只发给其有关项目,必要时,

52、发给完整的一个部分。4. 停电和送电的操作票应分别编制,不允许写在一张操作票上。5. 操作项目中的注意事项,应记在该项目之后的备注中,不得记在操作票最后的备注中。第 113 条: 各级调度及现场的操作人员及监护人必须完全弄清每一项操作的目的和要求。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贯彻下列制度:1. 按批准的操作票顺序逐项进行操作,必须有人监护。不允许不按操作票而凭经验和记忆进行操作。遇有临时变更,必须经调度长同意,修改操作票后才能继续操作。2. 严格执行复诵、录音、互报单位和姓名的制度,逐项记录发令人发令时间及操作完汇报时间及汇报人。操作中有疑问时,应停止操作,问清楚后再进行。3. 操作时,必须利用现有的调

53、度自动化设备,检查开关位置及相邻元件的潮流变化情况,以印证操作的的正确性。4. 操作完了,由当班调度长进行全面检查,并在操作票上盖“执行完”章及签名。第 114 条: 任何设备在停电后,必须先在所有电源侧挂地线后,才允许在作业地点挂地线,开始作业(有接变电站的线路,无论接点是否有电源必须在接点处挂地线)。线路停电,如无特殊说明,应在该线路所有开关的线路侧挂地线。送电前,必须在作业单位全部作业完了,现场地线全部拆除,作业人员已全部撤离现场,然后才能将所有电源侧地线拆除。除了省调掌握的电源侧地线外,其余地线,均由现场自行负责挂接或拆除。省调掌握的电源侧地线,在整个作业过程中,现场值班人员应保证其有

54、效性。对于由几个供电公司负责维护的长距离送电线路,省调必须切实掌握作业单位(局、厂、变)个数(各单位的作业组数自行掌握,只有本单位所有作业组作业全完了才能正式向省调汇报)。在所有作业单位(局、厂、变)都正式作业完了,人员均已退出现场,拆除全部地线并保证送电无问题后,方可进行送电操作。第 115 条: 电网重大试验,改扩建、新设备投入等重大操作,调度运行人员应事先清楚作业内容、日期,掌握有关设备参数和方案,必要时召开现场人员会议或派调度人员亲临现场了解作业及操作等情况,确保相关单位及有关专业密切配合,提前二至三天将检修票及实施方案等交调度处及有关单位。第 116 条: 正常操作,原则上应避免在交

55、接班或高峰负荷时间进行;避免在雷雨、大风雪等恶劣天气及电网异常和事故情况下进行。如果在交接班时间操作未完时,应于操作完了或操作到某一阶段后再进行交接班,必要时接班人员应予协助。第 117 条: 调度在指挥电网生产运行、操作及异常事故处理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两票、三制、四对照”原则。结合调度部门工作的特点对两票、三制、四对照定义为:两 票:检修票,操作票。三 制:监护制,复诵记录制,录音制。四对照:对照电网,对照现场,对照检修票,对照典型操作票。第 118 条: 无人值班变电站调度管理集(调)控中心负责所管辖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监视、信息记录、设备操作及事故处理等工作,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正确性

56、负责。1. 正常调度操作1.1 省调操作票预令发至集(调)控中心,正式操作指令发至变电站。1.2 操作前,操作人员应提前到达变电站,根据现场设备的实际情况,认真审核操作票,确保正确无误,具备操作条件后向省调值班调度员汇报。1.3 在自动化系统故障、恶劣天气预警、电网事故等特殊情况下,省调值班调度员应先通知地调联系操作人员到相关变电站,操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与省调值班调度员联系。1.4 集(调)控中心可进行遥控拉合开关的单一操作,其它操作原则上必须到现场操作。2. 异常及事故处理2.1 系统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集(调)控中心值班人员应迅速正确地向省调值班调度员报告有关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保护动作

57、、开关跳闸及潮流变化情况,并立即联系相关人员去现场检查设备,检查后再向省调值班调度员汇报。一般情况下,省调值班调度员在接到现场汇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事故处理。2.2 为迅速处理事故和防止事故扩大,省调值班调度员可直接发令至集(调)控中心,集(调)控值班人员应按现场运行规程进行事故处理。2.3 当危及人身、设备或电网安全时,集(调)控中心值班人员应按现场运行规程或事故处理预案进行事故处理,事后必须立即到现场进行检查并报告省调值班调度员。第三节 操作总则第 119 条: 充分考虑操作后电网结线方式的正确合理性。第 120 条: 操作过程中对电网有功和无功功率应加以平衡,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并应

58、考虑有符合规定的备用容量。第 121 条: 注意电网运行方式变更后引起有关线路潮流、电压及频率的变化,并应将改变的运行方式及潮流变化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加强监视和检查。第 122 条: 电网运行方式变更,应按规定改变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使用方式。第 123 条: 电网运行方式变更,应重新考虑220kV电网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第 124 条: 由于检修、扩建有可能造成相序或相位紊乱,送电前必须进行相序和相位的检测试验。环状网络中变压器的操作,可能引起电磁环网中结线角度发生变化时,应进行校验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第 125 条: 带电作业,要按检修申请制度向调度运行部门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作业

59、。带电作业严禁约时强送和送电。第 126 条: 在省调管辖的输变电设备进行带电作业,必须与省调值班调度员联系进行。具体要求(是否停用重合闸等)由带电作业单位提出。带电作业结束,必须及时汇报省调值班调度员。带电作业的输变电设备发生跳闸,省调值班调度员在未了解现场具体情况前,不得对输变电设备强送电。第 127 条: 电网运行方式变更,应制定相应事故处理措施,做好事故预想。第四节 并解列操作第 128 条: 单独运行的两个电网同期并列时,频率必须相同。电网联系较强时,最大允许差0.5Hz。由于某个电网电源不足,必要时允许降低频率较高电网的频率进行同期并列,但频率不得低于49.50Hz。第 129 条

60、: 无论同期并列或环状并列,应使电压差(绝对值)调至最小,最大允许电压差为20。特殊情况下,环状并列最大电压差不应超过30或经过计算确定允许值。第 130 条: 环状电网合环前,应注意并列处两电压向量间的角度差,对整个环路内变压器结线角度之差必须为零。对潮流分布产生之功率角,其允许数值根据环内设备容量,继电保护等限制程度而定。有条件时,操作前应检查相角差和电压差并估算合环潮流。第 131 条: 由于设备检修(如导线断引、接引)或新设备投入运行有可能引起相位紊乱的作业之后,对单侧供电之负荷线路以及对两侧有电源的唯一联络线,在受电或并列之前,应测量相序,环状电网合环前应测量两侧相位相同。第 132

61、 条: 环状电网并列点如有同期装置,应在环状并列前使用同期装置检验同期,以增加操作的安全性。第 133 条: 两电网解列时,应尽可能将解列点潮流调整至零,以免解列时两侧频率和电压变化太大。第 134 条: 环状电网合环或解环操作时,必须考虑到环内潮流电压的变化,及其对继电保护、电网稳定以及设备过载等方面的影响。第 135 条: 环状电网合环或解环操作过程中,应切实了解电网潮流电压的变化,以判断开关是否确实合上或拉开。第五节 线路操作第 136 条: 环状或并列运行的线路中一部分线路停电时,必须注意运行线路不过载和对电网稳定的影响。第 137 条: 高压线路作业完了,送电操作时,应考虑线路上可能

62、存在短路(如漏拆地线等),从而引起电网稳定的破坏,故规定:1. 操作前应注意了解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已按规定投入,开关合闸(合环)后必须检查三相电流、有功、无功表的指示平衡以检查开关合闸正确性。2. 操作前应检查主干线路送电电力,必要时可先调整电源出力,降低与稳定有关的主要干线的有功电力,然后进行线路充电。3. 如无法降低主干线路送电电力至规定值,有条件时可事先对线路进行递升加压试验,良好后再充电。4. 正确选取充电端,一般以对稳定影响较小,离电网中枢点及离发电厂母线越远越好。并尽量选择从有主变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母线侧充电。第 138 条: 长距离(200公里以上)的220kV线路及500kV

63、线路送电操作时,必须考虑可能产生操作过电压和线路充电无功对电压波动的影响,故应于操作前调整电压,防止线路末端电压升高和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威胁设备安全。第 139 条: 线路停送电操作步骤:1. 停电操作必须先拉线路侧刀闸,后拉开母线侧刀闸;送电操作时先合母线侧刀闸,后合线路侧刀闸。2. 母线为3/2接线方式,设备送电时,应先合母线侧本身开关,后合中间联络开关;停电时应先拉开中间联络开关,后拉开母线侧本身开关。3. 并列双回线之一停电时应先在送电端解列,然后负荷端停电;送电时应选由负荷侧充电,电源侧并列,以减少电压波动和解、并列处电压差。4. 超高压长距离线路或单回联络线,应正确选择停、送电端,须考虑线路操作过电压、发电机自励磁、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