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类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67099952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5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网络类综合布线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网络类综合布线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网络类综合布线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网络类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类综合布线施工方案(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结构化综合布线六类系统设计方案 贰零壹叁年叁月第1章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1 智能办公楼简介在今天的办公楼中,拥有一套先进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能提供对外电讯服务,而且能很好的融合话音、数据、视讯以及楼宇管理系统元件,从完全意义上它为整个办公楼提供了一个迅速、通畅的信息传输通道。所谓智能办公楼即是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考虑,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但又拥有高安全、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它为办公楼的主人带来了长远的经济效益、低廉的运行花费,并具有全方面的开放性、灵活性及安全性。智能办公楼,是通过装配现代智能信

2、息设备(电脑及网络、话音设备、楼宇自控设备、视频设备等),并运用相应技术手段,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实现该办公楼的智能化,即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楼宇管理自动化。结构化综合布线,是针对建筑内部智能系统(电脑及网络、语音设备、楼宇自控设备、视频设备等)的信号传输线路,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因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话音通信、数据图像处理、控制等,从而建成智能化的办公楼。对于一座办公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智能化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同时也是办公楼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结构化综合布线,办公楼智能化无从谈起。1.2

3、 结构化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对于一座建筑物,它是否能够在现在或将来始终具备最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和通讯水平,最终要取决于建筑物内是否有一套完整、高质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布线系统。在传统布线系统中,由于多个子系统独立布线,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这就给建筑物从设计和今后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弊端。l 在线路路由上,各专业设计之间过多的牵制,使得最终设施的管道错综复杂,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出一个妥协的方案。l 在布线时,重复施工,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l 各弱电系统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l 设备的改变、移动都会使最终用户无法改变原有的布线,以适应各自的需求。这就要求用户对布线系统进行

4、重新设计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坏,难于维护和管理,同时在扩展时给原建筑物的美观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说,原有的布线方式不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和灵活性。采用按国际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势l 将各个系统统一布线,提高全系统的性能价格比。l 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如何改变,位置如何 移动,布线系统只需跳线 不须任何其它改变。l 设计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l 充分适应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进今后办公全面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l 大大减少维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及费用。l 可根据最终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随时的改变和调整。典型综合布线示意图传统布线与结构化布线的比较表

5、结构化布线系统传统布线系统传输介质1 以双绞线来传输。2 单一的传输介质。3 电话和电脑可互用。1 电话使用专用的电话线。2 电脑及网络使用同轴电缆。3 电脑电话线不能共用。不同电脑系统的处理方式1 从配线架到墙上插座完全统一,适合不同电脑主机和电话系统使用。2 提供 IBM ,DEC,HP等系统的连接,以及ETHERNET,TPDDI,TORKENRING的连接。3 电脑终端机,电话机和其它网络设备的插座可互用且完全相同。4移动计算机设备,电话设备十分方便。5 单一插座可接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终端机。1各种不同电脑及网络布不同的电缆并使用不同的结构,线路无法共用也无法通用。2 电脑和电话之插座不

6、能互用。3 移动电话和电脑时必须要重布线。标准化问题满足商用建筑标准1 ISO/IEC 11801; 2 EIA/TIA 568A/B; 3 EIA/TIA TSB 67; 4 EIA/TIA TSB 72; 5 EIA/TIA TSB 75;无国际标准可遵循1.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缩写SCS) 采用模块化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一般可分为六个子系统, 参见下图。1 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包括从终端设备出线,到信息插座的整个区域.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

7、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信息口I/O之间搭桥.在进行终端设备和I/O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传输电子装置,但是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 例如,调制解调器能为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传输距离的延长提供所需的转换信号.2 水平布线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由建筑物各层配电间至各个水平区之间的电缆组成.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将干线子系统延伸到用户工作区. 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布线子系统总是处在一个楼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上. 在现有建筑物内,垂直干线子系统都由光缆和大对数电缆组成;而

8、水平电缆数限制为4对UTP (非屏蔽双绞线),它们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 在需要某些带宽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到桌面.从用户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水平布线子系统在交连处端接;或在小型通信系统里,在以下任何一处进行互连: 卫星接线间、干线接线间或设备间. 在设备间中,当终端设备位于同一楼层时,水平布线子系统将在布线交连处端接, 在上面几个楼层上,它将在干线接线间或卫星接线间的交叉连接处端接.3 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由各层分设的配电间构成.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和I/O等组成. 管理点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

9、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 I/O位在用户工作区和其他房间,使你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 在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时,交叉连接允许将端接在单元一端的电缆上的通信线路连接到端接在单元另一端电缆上的线路. 跨接线是一根很短的单根导线,可将交叉连接处的两条导线端点连接起来;插入线包含几根导线,而且每根导线末端有一个连接插座重新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安装跨接线时使用的专用工具.互连完成交叉连接的相同目的,但不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只是用带插头的导线、插座和适配器. 互连和交叉连接均适用于光缆. 光缆交叉连接要求使用光缆的插入线在两端都有光连接器和短光缆.4 垂直干线子系统

10、(RISER BACKBONE SUBSYSTEM)由连接设备间与各层配电间的干线电缆构成.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 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馈电线)电缆的路由. 它通常是在两个单元之间,特别是在位于中央点的公共系统设备处,提供多个线路设施; 该子系统由所有的布线电缆组成,或者由导线和光缆以及将此光缆连到其它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组合而成; 传输介质可能包括一幢多层建筑物的楼层之间垂直布线的内部电缆或从主要单元(如计算机房或设备间和其他干线间)来的电缆.为了与建筑群中的其他建筑物进行连接和通信,干线子系统把设备间的中继线和布线叉连接点与建筑物之间设施相连,以组成建筑群子系统.5 设

11、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SUBSYSTEM)通常位于主机房内,使主干线经跳线架连接到各系统主机.设备布线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 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连接处与公共系统设备连接起来; 该子系统还包括设备间和邻近单元(如建筑物的入口区)中的导线, 这些导线将设备或雷电保护装置连接到符合美国电气法规(NEC)的有效建筑物接地点.一般设备间子系统分作两部分考虑:第一部分为计算机房,放置网络设备,在网络设备上可接服务器、主机等;第二部分为通信中心,放置PABX及边接PABX与垂直干缆的主配线架等。6 建筑群子系统(

12、CAMPUS BACKBONE SUBSYSTEM)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的装置上. 它是整个布线系统中的一部分(包括传输介质)并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设施所需的硬件,其中有导线电缆、光缆和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设备.1.4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或规范 智能建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如同计算机、建筑一样,也必须有标准规范。目前,已出台的综合布线及其产品、线缆、测试标准主要有:l lISO/IEC 11801 信息技术-布线标准l lANSI EIA/TIA 568A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l lANSI EIA/TIA 568B.2

13、-14对100欧姆六类布线系统性能指标标准l l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l l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l l电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0、92)l l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72-97)l l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EBD-03-95)l l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规范l l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第2章 长春易宇科技有限公司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2.1 长春易宇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简介 长春易宇科技有限公司网络综合布线产品是全国知

14、名名牌,为全球智能楼宇网络综合布线包括光缆、千兆、万兆和铜缆超五类,六类布线工程方面提供了全面相关的全套解决方案。并得到了包括电信网络营运商,商务写字楼宇,企业工厂,教学网,小区社区,政府机关,银行业,家居多媒体等智能化网络综合布线的用户的一致认可。2.1.1 长春易宇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布线产品具备以下特点: 面板产品特点: u 产品采用优质工程塑料,阻燃、抗冲击、防撞、耐 腐蚀u 面板正面带防护门,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信息面板口带有标签标识,方便管理信息口,面板上自带防尘盖u 具有标示牌设计,便于识别用途u 可安装超五类或六类信息模块u 提供1口、2口、4口可供选择六类信息模块产品特点: u

15、超过ISO11801和TIA568B.2系列的标准u 提供90度,180度两种型号选择:90度为不带防尘盖模块,180度为带防尘盖模块 信息模块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 提供多种颜色选择,方便用户颜色管理u 采用45度卡接方式,使模块与线缆的卡接更牢固,信号回波小u 采用高低触点设计改善传输性能u 568A和568B通用标签清晰注于模块上,便于准确、快速地完成端接u 扣锁式端接帽确保导线全部端接并防止滑动u 独特防尘盖技术,在配对使用插头和模块时,保证连接到位。六类非屏蔽线缆产品特点:u 中心为塑料十字骨架,可有效防止因线对之间绞矩变化带来的性能下降。 超过六类标准7dB性能余量。u 增强带宽和网

16、络性能,支持带宽300MHz, 完全支持千兆以太网应用。 u 超过ISO/IEC11801,TIA/EIA 568B的六类标准。u 提供25年质量保证六类跳线产品特点:u 超过ISO11801和TIA568B.2六类软线的电气性能标准要求专业制造设计,确保六类跳线的电气性能稳定屏蔽性能佳。 u 经过专业测试:插拔次数1000u 有多种长度规格供用户选择u 晶头簧片表面镀金,保证了良好的接触与信号传输性能u 跳线层次为高低触点,中心为十字芯架设计保证更好的u 连通性能支持1Gps以上传输u 符合UL CMR阻燃级别理线器产品特点:u 用于机柜上,便于机柜中跳线管理u 可快速地移动,增加或改变线缆

17、u 后面备板具有出线口设计,便于线缆进出u 线缆压入理线器后,将前盖扣紧,遮住纷乱的线缆,美观又大方六类非屏蔽配线架产品特点:u 超过满足超过ISO11801和TIA568B.2系列的标准u 菜用优质冷轧钢板,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坚固、美观、不易划伤u 防潮、抗冲击设计,机械物理性高 结构化设计,u 标准结构,安装方便 u 标注T568A/B标识,易于端接u 前端配有标签,方便端口标识u 产品提供25年质保空架配线架产品特点:u 时尚的外观,能让你得到美的享受u 采用插拨式的模块化设计,可灵活配置超五类模块和六类模块,可根据实际需要,装上相应的模块而不需要全部装满,在单个模块出现问题时,可随时用

18、新的模块调换,不必如传统的去换整个配件架,可方便安装及降低成本。u 配线架模块有各种颜色供选择,用户能用颜色标识不同功能,实行颜色管理。u 配线架带防尘功能,能防止灰尘昆虫进入。u 后面配有电缆导线架还有线缆管理架,用于捆扎、管理线缆,避免线缆与模块端接处受力,造成连接不好或掉线 u 正面直观的分组标签区及可更换标签,为书写标签提供方便的管理。光纤线缆提供各种类型的光纤:包括室内单模光纤、室内多模 光纤、室外单模光纤、室外多模室内万兆、室外万兆 光纤,提供千兆或万兆的速度连接.室外多模光缆产品特点: u 适用于管道、直埋或架空安装的应用 满足EIA/TIA-568标准 UL防火等级OFNP,C

19、SA认证,FT6u 提供标准的4芯、6芯、8芯、12芯供选择,多种长度包装可供选择 兼容传统多模光纤u 最大牵张力:275kg(2670N) 室外多模凇套管式燃光缆兼顾了室内和室外两种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室内 外应用不需要进行光缆的转换,因此节约用户的投资成本。室内多模光缆产品特点:u 纤芯直径分为50微米和62.5微米,u 支持骨干网建设和光纤到工作站应用 万兆光缆纤芯直径50微米,u 支持10GBase-XR应用,支持1000Base-SX 应用距离达750米 u 提供标准的4芯、6芯、8芯、12芯供选择,多种长度包装可供选择 u 兼容传统多模光纤 u 室内多模凇套管式阻燃光缆兼顾了室内和室

20、外两种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室内外不需要进行光缆的转换,因此节约用户的投资成本。产品特点:u 符合IEC874-10和TIA/EIA568标准u 插芯材料为陶瓷氧化锆, 连接器本体材料为聚合材料u 可以端接各类标准光纤 单模光纤连接器的插拔次数为200次 多模光纤连接器的插拔次数为500次光纤耦合器产品特点:u 符合IEC874-10和TIA/EIA568标准 u 有单模及多模产品可供选择 与光纤连接器配对并安装在接头接线板上 适用与紧套型光缆(直接安装)和松管型光缆(配合托盘 和尾纤)u 采用高精度氧化锆和高磨光磷青铜套管 高精度机械尺寸u 低插入损耗 兼容性好110有腿和无腿配线架产品特点:

21、u 110型配线架系统为高密度语音和数据线缆连接。u 提供方便快捷的端接方式和配线方式。u 传输性能满足ANSI/TIA/EIA586A的语音系统传输标准。u 110型配线架系统可适用于墙装式和机柜式u 110型配线架可提供50对,100对,200对等配线架u 连接模块有4对和5对两种u 外壳材料为PC阻燃级材料u 提供25年质保光纤跳线提供各种类型的光纤跳线,包括LC,ST,SC单双工各种型号产品特点u 标准ST/ST、ST/SC、SC/SC光纤跳接线u 有单芯和双芯两种类型u 出厂前全部预先测试合格u 提供不同长度、不同长度的跳线供选择u 提供62.5/125型号和50/125型号的跳线供

22、选择光纤配线架产品特点:u 全钢镀锌喷塑壳体,结构牢固,美观大方u 组件包括连接器前面板,用来固定连接器耦合u 单元化滑轨结构,个性化滑轨式盖面,安装简单,操作 维护方便u 可以安装ST、SC、LC等多种类型的光纤适配器u 可供选择单工及双工的适配器面板,及多种类型的光纤 适配器,便于灵活的配置安装u 符合ISO/IEC11801 EN50173标准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具体设计3.1 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3.1.1 设计遵循的国际国内标准l ISO/IEC 11801:1995l EIA/TIA-568A:1995l EIA/TIA-568B:2002l EIA/TIA-606l EI

23、A/TIA TSB-67l EIA/TIA TSB-95l EN/50173 /50168/50169l GB/T-503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l GB/T-5031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施工验收规范3.1.2 安装与设计规范l EIA/TIA-569A l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l 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l GBJ79-85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l YD/T 9261-2-1997办公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3.2 设计目标:先进性在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规划和设计时,应能适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使用要求,并在系统的总体上达到当前国

24、内外的先进水平。实用性实施后的综合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吉林省质量检验技术检验检测研究基地应用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图形图像、话音、视频信号等一体化的多媒体传输要求,同时满足国际、国内的技术标准和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完善的管理功能,方便地使用环境。也能使用户自己容易地、标准地排除故障。灵活性综合布线系统应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使用多种高性能的线缆来满足吉林省质量检验技术检验检测研究基地的联网需求。即任一信息点可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数控设备、电话/传真机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并能与众多厂家产品兼容,使各个厂家的设备都能插入到这组通用的综合布线系统中去。模块化在综合

25、布线系统中,除固定于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尽量减少现场施工量,提高可靠性,方便管理和使用。因此基于物理星型拓朴结构的综合布线系统能提供一种结构化模块化系统管理方法,使用户的需求体现在每组结构化的信息管理点上。可扩充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支持系统的可扩充功能适应各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以便系统今后有更大的增涨要求和发展时(特别是出租出售的商务办公用房要求确定后,对信息点的扩展能力得以满足),能很容易将当前的和未来的语音及数据设备,互联设备,网络管理设备等方便地扩展进去。可靠性和高性能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部分都采用高可靠的材料、部件和设备并采用标准接插式模块,确保高

26、带宽(1000Mbps Ethernet和622Mbps ATM)传输质量。经济性综合布线系统支持各种系统和设备的集成,如可将语音、数据、图象、监控等设备设计在一起工作,从而在硬件,软件、培训方面具有投资保护性。同时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提供系统的性价比。用户需求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结 构 化 布 线 系 统根据ISO/IEC 11801用户楼宇通用布线标准,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 Subsystem)、水平干线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管理子系统(Adminstration Subsystem)、设备间子系统

27、(Equipment Room Subsystem)、垂直干线子系统(Backbone/Riser Subsystem)、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Subsystem)六个子系统组成。1)工作区子系统描述考虑到信息点一旦定位,重新改动将很困难,且布线系统的寿命超过15年。因此在信息点的设定上,尽量做到一步到位,以应付未来突飞猛进的信息浪潮。信息点是依据贵方提供的各层信息点数分配要求设定。另外,我们充分考虑到办公通信的日益发展、对多媒体传输的需求及经济性的因素。根据各工作区信息点位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信息插座:敞开式办公区采用地面安装方式;非敞开式办公区有墙面的采用墙面安装方式无墙面的采用柱子

28、安装方式,尽量采用暗装方式。以上所有数据和话音的接口按8芯线设计,为今后高速局域网的扩展留有发展空间.2)工作区子系统产品选型及计算绿色阳光生产的模块化插座采用产品采用阻燃、抗冲击、耐腐蚀材料制作,模块提供多种颜色选择,方便用户颜色管理。产品在衰减、回损和近端、远端串扰方面的性能全面超过六类的要求。此外,绿色阳光还提供符合中国使用的国标型信息插座面板,国标型插座面板同样为绿色阳光原厂生产,材料采用能满足国际要求的耐火塑料,拥有防尘盖设计,有效防止灰尘进入,保证了连通性的良好。1)、水平子系统描述水平子干线系统的作用是将主干子系统的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数据、图形图像等电子信息

29、交换服务和话音传输服务将采用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UTP)布线。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线从配线架至最远端工作区端口的距离不超过90米(因为配线架跳线和终端设备接线扣去10米)2)、产品选型及计算本项目中数据和话音采用绿色阳光认证的高质量六类8芯非屏蔽双绞线(UTP)。绿色阳光的线缆其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并超越TIA568B.2及ISO/IEC 11801对六类线缆的要求,支持带宽300MHz。水平区子系统计算说明:1、因无法到现场实地勘测,水平距TC最长距离和距TC最短距离由提供的图纸估算的。2、平均计算长度=(距TC最长距离+距TC最短距离)/2*1.1+7。1)、管理间子系统描述:管理子系统

30、涉及各楼层的电脑/电话的配线管理,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本大厦今后综合业务的发展,因此在管理子系统(含弱电井道)设有垂直主干的光纤配线架、电脑的压接式跳线架和电话的压接式配线架。2)、产品选型及计算由于管理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为使计算机网络建成后能正常运行、扩展灵活、维护方便、因此我们在布线设计中考虑使用以下模块式配线架:语音主干选用19寸110型100对无腿配线架 、数据配线架采用绿色阳光空板配线架 ,每个模块可以单独拔插更换,配线架带防尘功能,配后理线架,带标签,方便用户标识。数据主干采用 12/24口机架式光纤配线架,光纤配线架采用模块化结构,可灵活配置多种类型的光纤适配器及单双工

31、适配器面扳。1),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描述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交换机(PABX)、控制中心的设备子系统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常用介质是大对数双绞线线缆、光缆。2)、产品选性及计算在本方案中,由于语音与数据应用的主设备间在同一地方,垂直主干将针对不同的应用使用不用的传输介质,常用介质是大对数双绞线线缆和光缆。语音主干所使用的的25对大对数线缆做为垂直主干线缆,可支持高速应用。数据主干所使用的是室内多模光缆,采用62.5125微米多模纤芯,900微米紧缓冲层内部结构,柔韧的热塑性塑料护套提供优良的支撑特性。光缆的纤芯具有彩色辅助编码,方便识别。分布线光缆采用全绝缘结构,无需接地。光缆产品为数据传输

32、提供了一种支持长距离、高带宽、高速率、保密性好的传输模式。700空调1)、设备间子系统描述设备间子系统主要指计算机系统,网络互联设备,程控交换机,弱电控制设备等,即主要指系统的计算机网络中为各类信息提供信息管理传输服务的各种设备及设备的连接线所组成。设备间子系统由主配线架(MDF)以及跳线组成,它将中心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或弱电主控制设备的输出线与干线子系统相连接,构成系统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环节;同时通过配线架的跳线控制所有总配线架(MDF)的路由。2)、产品选型及计算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心脏,为使计算机网络建成后能正常运行、扩展灵活、维护方便、因此我们在布线设计中考虑使用和管理间同一类型的

33、模块式配线架:语音主干选用19寸110型100对无腿配线架 ;数据线架采用绿色阳光空板配配线架 ,每个模块可以单独拔插更换,配线架带防尘功能,配后理线架,带标签,方便用户标识,模块提供多种颜色供选择,方便用户颜色管理 。数据主干采用H3C 12/24口机架式光纤配线架,光纤配线架采用模块化结构,可灵活配置多种类型的光纤适配器及单双工适配器面扳。建筑群子系统描述实现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连接,常用通信介质是光缆和大对数线缆,根据建筑群之间相互关联的特点,建筑群子系统所用的通信介质又分为户外缆和户内缆两类,如两座或多座建筑物之间通过裙房或过道走廊相连的就可采用户内线缆,反之就必须采用架空或埋入式户外缆进

34、行连接。第4章 管线设计建议4.1.1 水平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案水平线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有两种走线方式。墙上型信息出口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线缆桥架的方案。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 ,为水平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装配式槽形线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金属托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区域配线架采用槽形线缆桥架直接引致图纸所标注的位置。系统的布线是放射型的,线缆量较大,所以线槽容量的计算很重要。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即:线槽的横截面积 = 水平线

35、截面积之和 X 3线槽的材料为冷轧合金板,表面可进行相应处理,如镀锌、喷塑、烤漆等。 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根据本项目的需要选择的是容积50(B)X100(H)平方毫米,长度2米,重量为3.67KG/m的槽体,配以上盖板宽100mm,长2m,重量为2.20KG/m的线槽和容积为50(B)X50(H)平方毫米,长度2m,重量1.91KG/m的槽体,配以上盖板宽50mm,长度2m重量为0.87KG/m的两种规格的线槽。另外还要使用一种50(B)X50(H)X123(L),重量为1.29KG/m盖板重量为0.22KG/m的,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辅件,以提供线路路由

36、的弯转自如。同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线缆桥架及各分配线箱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如果不能确定信息出口的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顶内的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各信息出口。地面型信息出口采用地面预埋塑料板120X20。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开间的办公间,为以后用户布置信息点留下很大的自有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布点。建议先在地面垫层中预埋隔板,这样强电线路也可以与弱电线路平行配置,这样就可以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包括数据、语音、不间断电源、照明电源出口的集成面板。真正地做到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下,实现办公室自动化。由于地面垫层中可能会有消防等其他系统的

37、线路,所以必须由建筑设计单位 ,根据长春易宇科技有限公司管线设计人员提出的要求,综合各系统的实际情况,完成地面线槽路由部分的设计。线槽容量的计算也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即:线槽的横截面积 = 水平线截面积之和 X 3地面线槽也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4.1.2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走线设计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一连串通过地板通孔垂直对准的接线间组成的。用于系统的典型接线间,其可以走进人的最小安全尺寸是20X150cm,标准的天花板高度为240cm,门的大小至少为高2.1宽1M,向外开。垂直干线的走线设计分为两部分干线的垂直部分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缆的通道。这部分采用预留线缆井方式,在每

38、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大对数线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线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持线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在预留有线缆井一侧的墙面上,还应安装线缆爬架。爬架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大对数线缆用紧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如果附近有电梯等大型电磁干扰源,则应使用封闭的金属线槽为垂直干缆提供屏蔽保护。预留的线缆井的大小,按标准的算法,应至少是要通过的线缆的外径之和的3倍。此外,还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 要安装新的管线。干线的水平通道部分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缆从主设备间到其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路。这部分也应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线缆桥架的方案

39、。所用的线槽由金属材料构成,用来安放和引导线缆,可以对线缆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其选材算法与水平子系统设计部分的线槽算法一致。与垂直部分一样,水平通道部分也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的管线。4.2 设备电源管线方案接线间的AC电源需求与接线间内安装的设备数量有关。首先,在配线间内应至少留有二个为本系统专用的,符合一般办公室照明要求的220V电压,电流10A单相三极电源插座。根据接线间内放置设备的供电需求,还需配有另外的带4个AC双排插座的20A专用线路。此线路不应与其他大型设备并联,并且最好先连

40、接到UPS,以确保对设备的供电及电源的质量。第5章 系统性能下面介绍六类的系统相关的性能参数及参数的定义,对于每一个参数特性而言,它们是独立于线缆,连接硬件而存在的。(1) 近端串扰 (NEXT)当电信号在线缆及连接器件上传送时,它自身会在导体周围产生一个电磁场。这个电磁场辐射到相邻线对上,就会对其信号传输造成不良干扰。近端串扰的测量,需要测所传送信号与对相邻线对的串扰信号。NEXT的计量单位为分贝,即dB。NEXT的计算公式为传输信号与串扰信号比的对数,值越大越好。NEXT(dB)=20log10 Vn/ViVi输入值(也是正常电压值),Vn是所产生的干扰信号,(2) 衰减(ATTENUAT

41、ION)当电信号在介质上的传输过程中,一定会有能量损耗,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能量一定会比发送端发送的信号能量小。如果信号经过损耗,其能量与干扰信号相当,则接收端就无法分辨原先所传送的信号了。衰减的测量需要测系统所传送的信号及接收端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的比值。它的计量单位也是dB,计算公式为接收到的信号与所传送信号的比的对数,值越小越好。衰减会随长度的增加或频率的上升而递增。(3) 衰减串扰比 (ACR)衰减串扰比也称信噪比(ACR)是在某一频率上测得的串扰与衰减的差。ACR是表征衰减与串扰关系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一个两对线的应用来说,ACR是体现整个系统信号与串扰比SNR的唯一参数

42、。SNR也考虑其它干扰信号,是网络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因为ACR包含了衰减串扰两个参数,因此ACR是体现系统性能余量的重要参数。ACR用于保证4对线应用的有机统一性。随着高速网络应用的出现,二对线传输信号以不能满足全双工、高带宽的传输要求,因此一些新的参数需要考虑在内,以保证数据传输的顺利进行。在千兆以太网中,要求双绞线采用四对线进行全双工的数据传输并启用新的编码方式,这就要求ACR的值必须好于传统的两对线应用的五类综合布线系统。这些新增加的参数包括综合ELFEXT,综合NEXT,回波损耗以及传输时延差等。(1) 等级远端串扰 (ELFEXT)和等级远端串扰总和(Power Sum ELFEXT

43、)远端串扰FEXT是传送端的干扰信号对相邻线对在远端的干扰,测量是在近端进行的。FEXT对于进行同步双向传输的应用尤为重要(如千兆以太网)。等级远端串扰是FEXT与衰减的比,等级远端串扰总和(Power Sum ELFEXT)是一对接受线对受其它所有线对同时对它的远端串扰的总和,单位是dB。ELFEXT在最新的 ISO/IEC 及 TIA/EIA 的标准草案中对 六类(ISO/IEC-11801 E级)的布线标准中规定。(2) 综合串扰总和(Power Sum Next)快速LANs,像1000BASE-T, 就需要利用全部四对线进行传送与接收。应用一对以上的线对进行数据传输增大了串扰的影响。

44、综合串扰值指四对线应用中,其它三对线同时对一对线的串扰。综合串扰方面的要求 用于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多线对传输协议。(3) 回波损耗电信号在遇到端接点阻抗不匹配的情况时,部分能量会反射回传送端。回波损耗(RETURN LOSS) 需测量的是因阻抗不匹配反射回来的能量。回波损耗对于全双工传输的应用非常重要,例如千兆以太网。(4) 结构返回损耗结构返回损耗(STRUCTURAL RETURN LOSS)是线缆阻抗一致性的量度,阻抗的变化引起返回反射,当一部分信号的能量被反射回传输时就会产生一种干扰信号。TIA/EIA-586-A要求在100MHZ时SRL为16DB。(5) 传输时延差传

45、输时延差是不同线对传输时间的最快时间与最慢时间之间的差。当前工业标准规定传输时延差在100MHz时不能大于50ns(十亿分之一),即线缆上的延迟偏差要小于45ns,而信道要求小于50ns。对于采用多线对进行传输的应用如千兆以太网,传输时延差尤为重要,以减小误码率。(6) 均衡性表示传输系统内的差模与共模信号的相对强度,该参数对于传输系统中的EMC性能和模态互感的控制有影响。主干线缆(光缆)的性能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线缆采用(6/12芯(62.5/125u))户内单/多模光纤且单线缆的最大长度小于等2Km为多模光纤链路可允许的最大传输距离,应符合表中的规定:光纤链路允许最大传输距离表光纤应用类别链

46、路长度(m)多模光纤衰减(dB)850(nm)1300(nm)配线(水平)子系统1002.52.2干线(垂直)子系统5003.92.6建筑群子系统15007.43.6光纤链路的光学反射衷减限值表光纤模式、波长(nm)最小反射衰减限值(dB)多模85020多模130020光纤链路的光纤特性说明光纤特性说明多模多模延展型850(nm)1300(nm)850(nm)1300(nm)室内光纤最大衰减值3.51.03.51.0典型衰减值2.90.92.80.9带宽(MHzkm)160500200600室外光纤最大衰减值3.51.03.51.0典型衰减值2.90.92.80.9带宽(MHzkm)16050

47、0200600光纤设计及测试均根据Bellcore GR-409 CORE标准扩展级别62.5/125符合ISO/IEC 11801;1995第6章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为使吉林省质量检验技术检验检测研究基地综合布线系统的实施实现系统的建设目标,必须从系统实施的各阶段严格质量的检验,包括产品的验收、施工、安装及调试的质量控制等,更要注意系统安装完成后,能确保全系统的质量。6.1.1 测试原因本设计方案所用布线系统的产品均为绿色阳光网络产品。虽然产品都满足国际标准并通过了ISO 9001及UL验证,但因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又加入了很多人为因素,必将对整个线缆系统在诸如连接正确性、连接性、短路、开路、信号

48、衰减、串扰、信噪比、回波损耗、突发性干扰、计算机网络的连通性、误码率及性能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安装时,所产的错误有60%是线缆和接插件安装问题。因此在工程完工后,有必要在诸方面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测试,以向贵单位证明布线系统的安装是合格的。6.1.2 测试模型对布线系统的测试是联合测试的,而不是指对某一个或几个部件的测试,测试通路应为真正的应用环境,在下图中反响了几种测试的模型分别是:1)基本链路测试模型;2)链路测试模型;3)信道(Channel)测试模型。6.1.3 测试标准测试将以TIA/EIA-568-B、TSB 67和ISO/IEC 11801标准规范定义的信道(Chann

49、el)方式进行。6.1.4 ANSI/TIA/EIA-568-BANSI/TIA/EIA-568 B的标准中收录了TSB 36与TSB 40的连用UTP “信道”在最坏性形下的电性能参数值,该情况信道被定义为从NIC卡到LAN集线器或交换器之间的所有设备(见上图),在该信道中各组件定义如下:1. 一个信息插座/插头2. 一个转换节点3. 90米均衡非屏蔽双绞线(UTP)线缆4. 两个连接块或接线面板组成的配线架5. 总长10米的设备线缆和跳线。由于现场测试设备不能将设备插头与设备接口分开,因此设备接头不计在内。6.1.5 ISO/IEC 1180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

50、IEC)颁布了ISO/IEC 11801国际标准,同TIA/EIA-568-A标准一样,ISO/IEC 11801标准地信道定义为包括跳线(除少数设备跳线外)在内的所有水平线,ISO也将链路(Link)定义为从配线架到工作区信息插座的所有部件,而墙内的设备也应考虑在内,链路包括两个连接块之间的跳线,但不包括设备线缆。6.1.6 TSBTIA/EIA组织在TIA/EIA-568-A之后又公布了第67号通讯系统公告(TSB 67)商用建筑通讯布线测试标准,即对非屏蔽双绞线(UTP)布线系统传输性能现场测试的技术要求,TSB 67的宗旨是为了更明确地定义建筑布线系统的性能要求和如何进行现场测试,该T

51、SB包括了关于“信道”的“基本链接”区别说明并为他们规定了不同的性能等级,根据基本链接的这组数据对以后增加跳线和维持信道的性能要会更加严格。TSB 67还规定了手持式测试仪的测量精度以便控制结果的可靠性。尽管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后的测试将按如图所示的TIA/EIA-568-B。TSB 67和ISO/IEC 11801标准定义的通道测试进行,测试包括通道的衰减(ATTENUATION)、近端串扰(NEXT)、近端串扰总和(Power Sum NEXT)、等级远端串扰(ELFEXT)、等级远端串扰总和(Power Sum ELFEXT)、信噪比(CR)、信噪比总和(Power Sum ACR)和回波损

52、耗(RETURN LOSS)等数值,测试参数值将以ISO/IEC 11801E级标准草案为依据结合产品制造商公布的综合布线系统Quantum System的通道实测值完成系统的测试,测试设备特点:1、支持频带宽高达300MHz;2、验证5类及超5类布线;3、验证6类布线及测试7类布线;4、具有100dB的动态量程;5、符合研议中的200MHz三级精度要求;6、快速自动测试,提供较好的工作效率;7、具备自学式的数据管理功能。测试功能:8、接线图:检查接线错误开路、短路、交错/分岔对,也可以测试屏蔽层。9、NEXT:双向6组测量;频率范围:1300MHz;动态量程:100dB;测量误码差:按TIA

53、标准计算;测量分辩率0.1dB。10、回波损耗:双向测量回损;频率范围:1300MHz;动态量程:0-25dB;工厂校验保证端口与参考阻抗100欧姆匹配;测量精度:符合200MHz三级精度的要求;测量分辩率:0.1dB。11、衰减量:测量全部四线对;频率范围:1.0300MHz;动态量程:80dB;测量精度:按照TIA标准计算。精度:100MHz-0.6dB、200 MHz-0.7dB、300 MHz-1.0dB;测量分辩率:0.1dB。12、ELFEXT:双向24组测试;频率范围:1300MHz;动态量程:100dB;测量精度:符合200MHz三级精度的要求;测量分辩率:0.1dB。13、A

54、CR:根据所测量的NEXT及衰减量计算四对线的ACR(衰减量对串扰值)。14、长度范围:0至最长距离。最长距离457米(双绞线);精度:K长度分辩率NVP误差,K为长度的4%或0.6米(以较大数为准),长度分辩率为0.3米(1英尺)。15、电阻:范围0-500欧姆;精度:0.5欧姆 0-15欧姆,2%欧姆 15-500欧姆;分辩率:0.1欧姆。16、PS NEXT、PS ACR、PS ELFEXT:根据每对线两端所测量的NEXT、衰减量及ELFEXT数值计算得知。第7章 环境要求计算机机房环境要求(1) 机房场地部位:参见各自的参见建筑平面图。面积:参见各自的参见建筑平面图高度:地板架空0.4

55、米, 吊顶不低于0.6米, 机房净高度不低于2.5米(2) 机房供电容量:照明:5-10KVA空调:10-20KVA电脑:10KVA要求:A.两路供电:照明/空调:15-30KVA电 脑:10KVAB. 频率:50Hz0.05HzC. 电压:380V/220V5VD. 相数:三相四线制E. 等级相数:一类供电, 采用二台UPS系统(3) 机房接地要求分二路接地:交流接地:小于等于4 欧姆直流接地:小于等于1 欧姆上述直流接地应采用独立于建筑物公共接地/避雷接地的独立接地系统或设立独立的弱电系统直流接地(4) 机房照度工作场地达到300至500勒克斯(LUX)(离地0.8米)(5) 楼板载荷主机

56、房、电源间达到A级:大于等于500公斤/平方米终端房、管理房达到B级:大于等于300公斤/平方米(6) 机房新风新风流量:50立方米/小时40人=2000立方米/小时建议采用中效和前端温度及湿度处理装置(7) 机房空调A. 温度:24小时保持1822温度变化率5/小时B. 湿度:24小时保持55%至65%C. 送风:机房采用机房立柜空调, 水平送风, 但要求良好的通风能力(8) 机房消防耐火等级达到:一级标准(国家建委JJ 16-7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安装烟感温感自动报警和气体喷淋灭火系统)(9) 机房保安要求安装保安报警和要道监控系统。(如有条件还可安装磁卡识别系统控制机房进出)(10) 机房净度中心机房保持B级, 相当于30万粒/立方英尺(11) 机房噪音机房开机时小于70分贝, 终端房及管理房开机时小于30分贝, 并采用防止噪声扩散。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