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温江区居民关于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了解及使用现状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67009303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温江区居民关于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了解及使用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温江区居民关于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了解及使用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温江区居民关于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了解及使用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浅析温江区居民关于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了解及使用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温江区居民关于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了解及使用现状(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管理论坛暨第七届学生学术交流会浅析温江区居民关于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了解及使用现状作 者:杨娜 潘宇佳专 业:工商管理医药经营管理年 级:2021级指导老师:肖蕾日期:2021年4月11日联系 :浅析温江区居民关于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了解及使用现状摘要:目的:了解温江区居民对于抗生素类药物的了解及使用情况,浅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对温江区居民进行调查了解,使用SPSS16.0、Excel2003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对抗生素的了解程度不够高,在认识层面上存在很多误区,在使用过程中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影响居民对抗生素了

2、解和使用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年龄、抗生素价格和个人生活习惯等。讨论及建议:社区卫生效劳机构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抗生素知识的普及宣传,使居民认识到它对人体健康的利弊,不能一味滥用。药品监管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管,确保其使用的合理性。居民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也应当严格按照“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发热原因不明者不用,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有针对性的使用的原那么,做到准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关键词:抗生素类药物 了解度 使用现状 影响因素 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从严格意义上讲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大多数的细菌和病毒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如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甚至抗肿瘤的药物都属

3、于抗生素的范畴,但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当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致病微生物的药物。它的种类是相当多的,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种大类。在临床上常用的约有一百多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使用时应针对不同的的疾病、人群、细菌予以适当地选用。抗生素种类繁多,尤其是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不良反响相对较少,且使用方便,许多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都在处方中习惯性的添加此类药物且经常无视其副作用,造成了抗生素类药物的大范围使用;居民自我保健意识不够强烈,即使是感冒等常见疾病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加之相关部门监管不力,造成了抗生素在中国境内广泛使用。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

4、抗生素,因此造成的肌体损伤以及病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一些兴旺国家只有0.9%的比例。抗生素滥用已成为当今中国不可回避的问题,就2021年“两会相关专家提出的议案,我们对温江区居民了解及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1. 调查方法及内容本次调查采用方便抽样调查法,对温江区寿安镇、柳城镇、万春镇、永宁镇等四个乡镇居民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见表1。共发放问卷107份,回收102份,回收率为95.32%;实际有效问卷99份,有效率为97.06%。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居民对抗生素类药物相关知识的了

5、解、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了解抗生素类药物的途径等方面。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见表2表1 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表地区接受调查人数人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寿安镇柳城镇万春镇永宁镇2721232827.321.223.228.3表2 调查对象的根本情况内容 人数人 所占比例%年龄 18-30岁 44 44.4 31-50岁 40 40.4 50岁 15 15.2性别 男 37 37.4 女 62 62.6学历 小学及以下 13 13.1 初中 38 38.4 高中或中专 23 23.2 大专以上 25 25.3户口性质 农村 70 70.7 城镇 29 29.32. 结果与分析2.1 .调查对象了解

6、医药品的途径见图1图1 调查对象了解医药品的途径由上图可知,居民主要通过电视广告和医师介绍了解医药品。2.2 .调查对象近期使用抗生素情况见表3表3 调查对象近期使用抗生素情况内容 人数(人) 所占比例%一星期内使用 7 7.1一个月内使用 20 20.2三个月内使用 21 21.2半年内使用 15 15.2半年以前使用 36 36.3由以上数据可知,在半年以内使用过抗生素的调查对象占总调查人数的63.7%,且在调查过程中经询问,调查对象中50%以上的人使用抗生素是为了治疗感冒等普通疾病。2.3 .调查对象购置抗生素类药物的方式见表4表4调查对象获得抗生素类药物的方式方式 人数人 所占比例%医

7、师处方 44 44.4使用说明 21 38.2 自行购置 个人经验 13 23.6 销售人员介绍 19 34.5 其他 2 3.7由调查数据可知,调查对象获得抗生素的主要途径是自行购置,没有凭医师处方就能到药店或相关的医药营销单位买到,说明药品监管部门没有加强对药品的分类管理,使得非OTC类药物在市场大肆流通。2.4.调查对象对抗生素的了解情况见表5根据在长期临床使用过程中患者对抗生素的认识误区,调查人员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以了解调查对象对抗生素的了解情况。结果显示,调查对象能正确认识“抗生素不是消炎药的只有27人仅占调查人数的27.2%,“抗生素不可以预防感染的只有21人21.2%,“抗生素越

8、贵不一定越好的有42人42.4%,“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效果不一定越好的有51人51.5%。由此可见,居民对抗生素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表5 调查对象对抗生素的了解情况内容 是 否 不确定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抗生素是消炎药 36 36.4 27 27.2 36 36.4 抗生素药效与价格呈正比 12 12.1 42 42.4 45 45.5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 49 49.5 21 21.2 29 29.3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越多越有效 16 16.2 51 51.5 32 32.32.5.调查对象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见表6、表7表6 调查对象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内容 是 否 不确定 人数 比

9、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常见疾病使用抗生素 44 44.4 55 55.6 频繁更换抗生素种类 21 21.2 78 78.8 一旦有效就停药 70 70.7 29 29.3 按规定剂量使用 82 82.8 6 6.1 11 11.1表7 调查对象使用抗生素的常用方式使用方式 人数(人) 所占比例%口服 78 78.8肌肉注射 9 9静脉注射 6 6.1其他 6 6.1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常见疾病选择使用抗生素的有44人44.4%,且在使用过程中偏向于口服,有78人78.8%。此外,使用抗生素有效后就停止使用的调查对象占70.7%。2.6.调查对象使用常见抗生素的情况见图2图2 调查对象

10、使用常见抗生素的情况由上图可知,居民对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最多,其次为头孢。注:常见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四环素等3影响居民对抗生素的了解度的因素分析 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结果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为了探求居民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户口性质这四个因素会不会影响居民对抗生素的了解和使用情况,我们对收集到的居民的根本情况的根本数据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 模型拟合检验Model Fitting Information给出-2倍的似然对数值为159.247 ,c2=14.767,P0.05,模型的平行性成立。参数估计见表11表11

11、参数检验注:了解度=1:非常了解,了解度=2:一般了解,了解度=3:局部了解,了解度=4:不了解。了解度作为因变量y,设性别为a,户口性质为b,年龄为c,文化程度为d。由表知,户口性质和文化程度的p都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为:logit(p1)=ln(p1/1-p1)=-8.702+1.290a+0.043clogit(p1+p2)=ln(p1+p2/1-p1-p2)=-5.771+1.290a+0.043clogit(p1+p2+p3)=ln(p1+p2+p3/1-p1-p2-p3)=-2.320+1.290a+0.043c其中,pi=P(y=ia ,c),i=

12、1、2、3。性别、年龄的回归系数均大于0,OR值分别为e1.290=3.633,e0.043=1.044。这两个因素中,性别对了解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年龄。4.讨论4.1.居民整体的自我保健意识不够强烈 从调查结果看,居民对感冒、咳嗽等常见疾病主要选择的是自行购药医治,并且主要依据使用说明来判断购置符合自己病症的药物。但是在医院就医的情况下,医师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病症指导病人使用药物。近年来,非处方药物的范围大大增加,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药物滥用乱用。4.2.抗生素类药物在市场上极易购置在调查过程中经过询问,大多数的居民家庭常备药中包括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类药物,且是自己在普通

13、的药店里购置的,但这类药物并非OTC类药物,必须凭医师的处方才可购置。4.3.居民对药物的了解途径增多 随着经济水平和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提高,居民了解药物的途径增加,在扩大了居民的了解层面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结果。比方通过网络,居民知道了某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但是不一定适合自己的病症,在没有具体的指导下盲目用药。此外,广告宣传也有虚假的一面,使很多居民盲目相信其疗效。并且随着制药产业的开展,许多生产抗生素的医药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制造新药以迎合市场需求,对广阔居民的医药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医药企业抓住居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这一突破口,生产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且价格也趋于廉价,所以

14、越来越多的居民使用抗生素来治疗一些常见疾病。4.4.抗生素的使用极不标准 抗生素的使用不标准主要表达在医师方。为了确保疗效或是图方便,医师在临床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表现在无明显指针用药、联合用药、预防用药、使用起点高、用药剂量大、疗程长5。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不仅引起了许多的药物不良反响ADR,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增重患者负担,且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强,以至于使患者逐渐失去抵抗能力。5.建议 根据讨论结果,我们对居民、有关监管部门和医药企业提出以下建议: 5.1.居民应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局部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15、。抗生素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所以,第一,针对常见的感冒、咳嗽等疾病,居民应谨慎选择使用抗生素。第二,居民应提高分辨药物作用的能力,不能盲目认为药物“越贵越好,应根据自己的病情需要合理选择用药。第三,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不能频繁更换药物种类。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而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第四,如果一定要使用抗生素,不能一旦有效就停药。因为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如果用药时间缺乏,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

16、为剩余细菌作怪而反弹。5.2.相关部门应加强指导作用,普及有关抗生素的知识在居民整体医药知识水平相对低下的情况下,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应发挥其引导作用,在基层农村、街道办做好有关抗生素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居民正确认识到抗生素使用所带来的利弊;指导居民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在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指导,如老年人、儿童,且应密切关注对抗生素过敏的患者的家族史和既往史,做好监督工作。5.3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强抗生素类药物的管理抗生素虽然不是特殊药品,但是由于它的特殊作用以及带来的副作用不可无视,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强抗生素在流通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在面向消费者的销售终端环节,加强对医师处方的管理

17、。抗生素类药物作为非OTC类药物,一定要通过执业医师处方才能到达居民的手中。但是现状是居民可在任何药店买到,显示出了监管的无力。应制定严格的标准,控制执业医师对抗生素类药物的处方用量,不能使过多的抗生素药物进入居民家庭。对居民可以在普通药房购置的抗生素类药物,应限制单次购药的量,比方不能超过一周的用量,或者对居民的购药行为实行联网监测,一旦发现超过用量即停止对其销售。4制定完善的法规体系和措施,对制药企业、医师和有关部门实行有效监管。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农村药品的管理建设,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药品供给、 监管网络,确保农村居民用药的平安有效。3建立健全抗生素的分类管理系统,密切注意各类抗生

18、素的不良反响情况,做好跟踪调查。鉴于抗生素现在所带来的问题,可以考虑将其纳入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4 参考文献1景琳.卫生管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39-154 2刘仁权.SPSS统计软件.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2-1123张树森,陈朝福,杨艳,朱莉君.对基层食品药品监督机构行政执法案卷的调查分析.中国药事,2021,2410:957-9614李泮海,冯巧巧,黄传海,田月洁.基层药物体系建设和科学开展.中国药物警戒,2021,79:536-5395杨永榆.门诊医保处方用药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31:36-376崔福德.药剂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7黄敬耀.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78-4128l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