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案 (2)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66980388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6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书法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书法教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书法教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书法教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教案 (2)(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硬笔书法教案复兴中学 田成文硬笔书法课程目标及课时安排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逐步做到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1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史2写好钢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3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一)4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二)5结构(一)6结构(二)7结构(三)8结构(四)9结构(五)10左右结构11左右结构的高低搭配12左右结构的宽窄搭配13左

2、中右结构宽窄长短比较14上下对正 宽窄有度15几种较特殊的结构形式16半包围结构的几种特殊形式17综合练习18综合练习第一课时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史教学内容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历史了解1 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有大概了解,帮助他们对学习硬笔书法产生兴趣。教学内容:PPT展示(钩古探沉硬笔书法的足迹)教学内容:1、陶 文(公元前六七千年),笔画简单、古拙而质朴2、甲骨文(公元前六七千年),意象合一3、秦 汉,硬笔书法退守民间a 秦代陶文 b 秦汉金文 c 汉代砖文4、晋唐以降、漫漫求索 a 竹丝笔、荆笔、藤笔、竹笔、木笔5、钢笔从欧美来到中国(清末年)6、现代硬笔书法a 中日硬笔书法交流

3、 b 现代硬笔书法的蓬勃发展第二课时写好钢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目的:通过讲解写好钢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写好钢笔字的作用和方法。教学过程:一、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养中职高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他们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即使在现在

4、电脑普及的时代,钢笔仍是不可取代的主要书写工具。“字是人的脸面”,因此,从学生时代起开始进行正规的钢笔字训练,将受益终身。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塑一张高素质第二脸孔;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增一份赢得成功的自信。你想用潇洒漂亮的字,来装点你美好的人生吗?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二、根据教学经验,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1、临帖和摹帖临帖和摹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要坚定不移。摹帖和临帖各有所长,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近,摹书易

5、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情顿异,所贵详谨。”摹帖,就是把薄纸蒙在帖上,直接描画,如同描红,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字形结构。临帖,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去写。只要仔细认真,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只摹不临,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缺乏神采。初学者宜临摹并用,相互补充。2、临帖的方法临帖要做到三要:一要眼到手到心到;二要少而精;三要不断比较。眼到手到心到,是指临帖时思想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不仅用眼睛看,用手认真写,而且要开动脑筋,思考怎样临才能临得象。少而精,是指每天规定五到十来个字,反复写,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尽量消化它,最好能掌握它;如果字一下子临

6、得很多,往往会象抄书一样,印象不深。不断比较,是指临了一遍后,把自己临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看那一笔写得好,那一笔写得不好。字形结构是否摆稳,到底象不象;要找出差距看出缺点,从而加以改进。临一遍,比较一遍,改进一遍;不断临,不断比较,不断改进,就会越写越象,越写越好了。3、连续不断,持之以恒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没有掌握,当然谈不上进步,而生硬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根据经验,楷书练字临帖,每天差不多要写二百多字,必须一次性连续不断写完。这才能达到一定的量才有一定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这也是锻炼毅力的好办法。学习时要象蚯蚓钻进泥土里

7、似的,一头钻进字帖里,专心致志。每天抽一定时间临摹帖,滴水穿石,日久见功夫,辛勤耕耘,一定会有收获。第三课时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一)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教学过程:1、点:楷书中的点丰富多彩,有侧点、垂点、挑点、撇点、长点等。点的形态虽然不同,但都如人的眼睛,顾盼生情,最为传神。因此,点要写得圆满精致,或象高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势猛力足;或象苹果中的内核,浑厚圆润。点是笔画和笔法的基础。所有笔画都是从点开始延伸的。它在书写结构组合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1)右侧点:因点取侧势,故叫侧点。写法是落笔要轻

8、,向右下45按笔,再顺势斜下顿笔,然后笔尖向左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线条由细到粗,颜色由浅到深。如:“泛、掠、滨”等。(2)左垂点:因形似垂露,故叫垂点。写法是由轻到重,从右至左下呈1520,再顺势向直下,由快到慢按笔,然后笔尖向右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由细到粗,由浅到深。如“小、滨、东、京”等字中的垂点。(3)挑点:形似挑画,但比挑画短小有力。写法是落笔由按到提,由重到轻,由慢到快,从右下45顿笔,转笔向右上呈45,迅速用力挑出。如:掠、匀、羊等字中的挑点。(4)撇点:形似短斜撇,但更短小些。写法是向右下45落笔,然后转笔向左下45迅速撇出。如六、只、总、普等字中的撇点。(5)长点:是侧点的

9、延长,故名。写法是落笔要轻,随着向右下方45行笔逐渐用力,最后斜下按拉,顿笔回锋收笔。长点的形态,上细下粗,颜色从浅到深。楷书中有不少字的捺画是用长点来代替,故又称“反捺”。如“女、以、李、英”等字中的长点。2、横:横画在汉字中起着横梁般的作用,它的长短变化则平衡整个汉字结构,因此,既要坚挺扎实,又要生动活泼。写横画不论长短,为适合人的视觉效果,都要写得左低右高,略带斜势。但也不能太斜,以57为宜,一般短横要斜,长横基本平正。(1)右轻横: 因势向下凹,故又称凹横。写法是起笔作顿,然后转笔向右上呈7斜行,最后顺势轻按回锋收笔。右轻横大都在字的第一笔,快捷有气势。如“土、王、五、至”等字中的右轻

10、横。(2)左轻横: 因势向上仰,故又称仰画。写法是轻起笔,向右逐渐用力,最后轻顿笔回锋收笔,左低右高,左细右粗。左轻横常和左竖相接,在笔画中间,有时也可在第一笔。如:“上、正、旦、直”等字中的左轻横。(3)长横: 因势向下覆,故又称覆画。写时起笔作顿,然后向右上行笔,结束处顿笔回锋收笔。由于头尾用笔重,速度慢,中间用笔轻、速度快,因此,整个横画是头尾粗,中间细,在平直中略带弧形,中间部分稍挺起,显得很有力量。如:“下、万、不、百”等字中的长横。还有在字的底部和中部的长横基本平正。如“卫、亚、安、青”等字中的长横。3、竖:竖画在汉字中起着支柱的作用,必须写得挺拔坚劲,它要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

11、挺起,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切不可左歪右斜,更不能弯腰曲背。(1)悬针竖:形似一根扎鞋底的钢针,故叫悬针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用力按一下,随即转笔直下;力量由重到轻,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到3/4处提笔出锋,力到锋端。收笔不能太快,太尖细如同鼠尾。悬针竖大都是字的最后一笔,位置在中间居多,有的在右边。如“中、平、年、都”等字中的悬针竖。(2)垂露竖:象在一根木棒上悬着一滴露水,故叫垂露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按,然后转笔直下,收笔时顺势向下按拉,随即空回锋收笔。垂露竖大都是一个字的左竖或右竖,少数是中竖。如“门、同、术、引”等字中的垂露竖。(3)短竖:起笔轻作顿,随即转笔直下,顺势按拉回锋收笔。

12、短竖在与短横相逢时,起笔不作顿。如“日、且、贝、具”等字中的短竖。有时短竖稍向右斜,如“口、回、南、而”等字中的短竖。4、撇:撇如同人的手足,可伸可屈,在结构组合中,它主要起到平衡字势的作用。撇的形态舒展,笔意流畅,潇洒时如同兰叶,竖实处恰似大象的长牙,撇画用笔由按到提,由重到轻,速度由慢而快,线条由粗而细,颜色由深到浅。撇时要行笔轻捷均呈撇尖形,撇尖角度要按字中所处的位置而定,力求准确,使字搭配稳当。(1)短平撇:一般在字的顶部,写得短而平,否则,头重脚轻,不成比例。写法是起笔向右作顿,随即转笔向左下15迅速提笔出锋。宜平、宜短,“如鸟啄食”。如“千、反、毛、禾”等字中的短平撇。(2)短斜撇

13、:一般在字的左肩部位。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向左下45快速出锋。特点是短小,尖锐,有力。如“牛、升、生、行”等字中的短斜撇。(3)斜撇: 一般如同人的胳膊或腿,与斜捺相对而出,呈45角度。写法是起笔作顿,然后转笔向左下,由慢而快撇出,力到锋端。斜撇要有一定弧度,切忌写成直撇或弯曲过度。如“人、文、木、米”等字中的斜撇。(4)竖撇: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直下,约在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撇出的地方常有弧形的意味。呈现多半是竖,很少一部分是撇。如“月、用、师、病”等字中的竖撇。(5)竖斜撇: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调转笔锋向下,写至一半时向左下45弧形撇出。通常和横画交叉时,竖斜撇和捺呈对称形式。

14、一般横画以上较直,以下则渐成斜撇。如“大、夫、春、火、夹”等字中的竖斜撇。(6)直撇:写法是起笔作顿,然后转笔向左下呈45撇出,因笔画较直,故叫直撇。如:“在、老、考、孝”等字中的直撇。第四课时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二)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教学过程:5、捺:捺,亦同人的手足。古人说,捺的“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斜捺往往顺着斜撇而来,角度为45;平捺因在字的下面,大都取逆势,角度较平,古时讲一波三折,有波势,有折态,有节奏。写捺最忌一笔拓下,又忌曲折过度;一笔拓下,无波味,不成具体形态;曲折过

15、度,棱角太突出,非常不自然。(1)斜捺:落笔宜轻,逐渐向右下呈45行笔至捺脚处用力稍驻,再徐徐平挑出尖。用笔由轻而重再轻,先提再按又提,速度由快至慢再快,线条由细而粗再细。如:“人、文、木、来”等字中的斜捺。(2)平捺:因其角度小,故叫平捺,写法是顺势逆锋起笔,转锋横行,随即向右下行笔,平中略斜,逐渐用力,最后至捺脚 处稍驻,平平挑出,笔尖渐渐离开纸面。平捺大都在走之底处用。如:“之、进、这、迎”等字中的平捺。6、钩:是笔画的附属物,是由于某些笔画的连接呼应而产生的。汉朝以前的文字几乎没有钩,汉隶也极少有钩。钩本身就起连带作用,因此,凡钩都要写得短小、尖锐、有力。勾时先用力顿一下,随后才迅速勾

16、出。顿一下,是为了积蓄力量,迅速勾出,才显得尖锐有力。(1)竖钩: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直下,至钩处先用力顿或向左下挫,然后提笔向左上呈45勾出。如:“寸、示、可、寺”等字中的竖钩。(2)弧钩:写法是轻落笔,徐向右下弯再向左下弯,呈弓背形(起笔和出勾处在一条线上),勾时用力,向左上呈45勾出。如:“子、手、家、象”等字中的弧钩。(3)提钩:写法是起笔作顿,转笔直下,至提钩处略顿,然后向右上呈45挑出。如:“长、民、良、切”等字中的提钩。(4)横钩:写法是轻落笔,横向行笔,左低右高,至钩处略顿呈45,然后向字心迅速勾出,角度太大太小都不好看。写横钩时要注意两肩平齐,勾尖对字心。如:“它、皮、写

17、、字”等字中的横钩。(5)戈钩:写法是起笔作顿,再纵笔向右下弧行运笔,多呈45;出勾时略驻,再翻笔向上勾出。整个戈钩,直中带弧,充满了力量,形同满月之弓,富有弹性,气势开张。如:“戈、成、我、武”等字中的戈钩。(6)抛背钩:先写横画,转折处作顿,折笔成环状写弯钩。勾时稍驻,用力向上勾出。抛背钩弧度较大,要既圆活,又遒劲。如:“飞、气、风、氢”等字中的抛背钩。第五课时 结构(一)教学内容学习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的正确写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右宽左中窄”、“左窄中右宽”、“中窄左右宽”等五种结构的字的特点。2、通过练习,把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

18、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随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画面。2、一起做一做二、导入新课1、本学期我们的写字课和上学期一样,间周上钢笔字课和毛笔字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上钢笔字课。2、上学期的钢笔字课我们着重学习了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字的正确写法,这学期我们将着重学习左中右和上中下、半包围、全包围结构字的正确写法。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结构(一)三、学习新课1、打开书第一页,指名读“

19、看看”2、(出示课件“蝴”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2)教师相机介绍:左中右三部分宽窄基本相等的字,是指这类字左中右三部分的宽度是大致相等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空间也大致相等。大约各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但在搭配上还是有区别的,像这个“蝴”字右偏旁起笔就要低于左中部分。(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4)指名说书写“柳”和自己喜欢的相关字的注意事项3、(出示课件“撒”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2) 师相机介绍:“撒”字,左中右结构。左边和右边较中间部分略窄,中间部分大多在左半格。右边“捺”笔要写得舒展大方。

20、(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4)指名说书写“蝌” 和自己喜欢的相关字的注意事项4、左中右结构的字除了“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这两种之外,还有其他的三种,请各学习小组看书讨论剩下的三类字。5、出示课件“倾”“假”“狱”(1)指名说每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相机指导“倾”:左中部分写在田字格左半格,约占整个字的二分之一,右偏旁则独占右半格,约占整个字的二分之一。“假”:在田字格中书写时,中间部分大多占左半格,只是稍微超过竖中线。“狱”:左边旁要写在左半格的中间位置:中间部分较矮小,位于竖中线偏左一点,右边部分应写得宽大一些。四、学生练习1、学生描描、临写。2、请学生上黑板

21、写。五、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第六课时结构(二)教学要求1、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大小略等”和“三部分大小不等”等四种结构的字的写法。2、培养学生人观察分析,研究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五种结构字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写内容。二、引出本节课的练习内容,板书课题。1、出示范字搬:右偏旁略低于中偏旁;中间与右边的宽窄几乎相等。斑 左中右结构,左中右部分基本相等。左偏旁“ ”字的第四笔由“横”变为“提”。中间的“文”中的最后一笔“捺”变为“点”。啊:左中右结构。左偏旁“口”字较偏上,写时位于横中线的上方;中间部分“ ”较瘦,上部高出左右部分,位于左半个;右边部分“可”相对较宽大,独自占据右半

22、格。 2、观察找出规律,小组讨论总结。3、打开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照一照字的规律,先进行临写。4、练习出示以下字,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锻 掀 粥 吼 咐 哪仰 彻 掰 辩 脚 蜘第七课时结构(三)教学要求:1、掌握“上中下结构的字“三部分大小相等”和“三部分大小不等”结构字的特点。2、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3、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一、细观察、找规律1、出示上中下结构的例字。2、学生观察分小组讨论研究其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学生交流,不足之处教师及时进行总结。4、师生进行交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密 :上中下结构的字,上中下三部分的比例相近,但略有些差别,

23、上部的“ ”稍宽一些,要能盖住中下部分,中间部分的“必”形体偏扁,“撇”画要稍长一点,以使下面的“虫”字能够容下。窝 :上中下结构,上边部分“ ”要写的扁而宽;中间部分“口”字位于横中线上方,形体窄而小;下边部分“内”字独占下半格,形体扁而宽,并且“内”的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折钩”要写得上开下合。 等 :上中下结构。上边的“竹字头”形体较小,笔画紧凑;中间部分“土”字扁而宽,第三笔“横”长而舒展,位于横中线上;下边的“寸”长于中上部分,占据下半格,宽度与上边部分大致相等。禁 :上中下结构。上边的“林”位于上半格,较宽大,第三笔“横”和第八笔“捺”分别向左伸展;中间部分“二”位于横中线下方,

24、扁而长,特别是第二笔的“横”的长度大致等于上边部分,下边部分“小”相对窄小一些。5、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那些“上下略等,上小下大、上大下小”的字。二、 出示练写的字,自己观察找一找规律。意 篓 幕 裳 蓝 莫繁 紫 壶 晕 曼 牵三、学生按照要求临写以上字。四、练习,学生根据所写字的规律来练习书写以上钢笔字,教师要巡视指导。第八课时结构(四)教学要求1掌握“左下半包围,左上半包围、右上半包围”等结构的字的写法。2、培养学生善于研究,勤于练习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钢笔字,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二、出示例字,仔细观察,分组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三、讨论交流1、认识半包围结

25、构的字的结构特点。2、说一说,你在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应注意到什么问题?四、例字指导,教师边指导边讲解。邀 :半包围结构,包围部分“ ”占田字格的做左半格和下半格,而且“平捺”要写的舒展;被包围部分“ ”位于田字格的中央偏右,要写的紧凑一些,而且第十三笔“捺”以变为“长点”,要注意把字写的端正。麻 :左上半包围结构,包围部分“广”要写的舒展一些,“点”居于竖中线上;被包围的部分“林”字,左边的“木”较窄小,且“捺”已变成了“点”,右边的“木字位于右半格,应写的舒展、大方。裁 :右上半包围结构。包围部分“ ”,占据田字格的上半格和右半格,写是要注意第四笔“斜钩”的斜度;被包围部分“衣”字较小,位

26、于左下格,且“捺”已变成“长点”。五、临写出示以下字。趣 建 屡 痕 旬 戴 匹 匾六、练习练习书写以上字,教师巡视指导。第九课时结构(五)教学要求:1、握“方正包围,扁款包围、品字形包围”构的字的写法。2、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钢笔字,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二、出示例字,仔细观察,分组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生字认识这几种结构的字)三、讨论交流1、让学生先进行“看一看”的教学环节,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全包围结构的字要处理好内外关系,做到内外相应,比例协调。2、议一议:写品字形结构的字要注意三部分的大小比例、位置

27、关系,做到重心平稳,把字写的正确、匀称、美观。3、说一说,你在写全包围结构的字时应注意到什么问题?四、例字指导,教师边指导边讲解。固 :方正全包围结构,外框是长方形,笔画劲挺饱满,横平竖直。内包“古”字结构要居中,大小与外框适宜,横画与外框的横画平行。四 :扁宽全包围结构,这类字的外形结构是稍扁略宽,如“四、田、回”等字。在书写字的外框时,要采取上开下和的构字方法,切忌两竖垂直。晶 :品字形包围结构。上部一个“日”,下部两个“日”,三个“日”字各不相符。第一个“日”字较大,占据字中间的上方;下部左边的“日”字较小,中间留的空隙要大一些,定位于左边的“日”字成对称状态。五、临写出示以下字。圆 团

28、 田 众 森 淼 叠 六、练习练习书写以上字,教师巡视指导。第十课时左右结构 书法教案 教学内容左右结构的三种形式2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左右结构字的写法,会归纳右偏旁的三种形式。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 左右两部分长短的写法合理搭配。难点: 断、款、歇、默的写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准备情况。2、 引入课题,让学生读一读。(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2)有什么特点?(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4)指导学习断、款、歇、默的写法。,示范书写,强调协调。1、指导书空2次。“断”字笔顺指导。提醒学生“款、歇、默”

29、字的难点易错处。2、布置练习作业,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3)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第二课时1、做好上课准备。2、 明确本课学习要求。3、读课题,回答问题。举例说说结构特征。画出图来让学生自评。4、练习几个笔画。“斤、欠”字旁。5、观察、比较、掌握特点(长短及位置)。向老师提出问题。6、检查笔顺、书写练习。 左右结构的三种形式和、知、取、缸、 断、款、歇、默第十一课时左右结构的高低搭配教案1 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部分左右结构字的高低搭配规律,写好左右结构字。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

30、比较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左右两部分高低搭配规律,结构协调。 难点: 幼、卸、郭、野的写法。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2、 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2)左右两部分位置有什么特点?(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4)指导学习找出规律:(1)笔画较匀:力、生、犬等与左部稍平(举例);(2)单耳、右耳、占、勾等,笔画较集中部位下移(举例);形体较短的:口、工、二、厶等,置中间(举例)。 强调协调。1、指导书空幼、卸、郭、野2次。提醒“卸、野”两字的难点易错处。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3、教师小结(本课

31、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4、练习几个笔画。“予”字旁。5、观察比较、掌握左右部分长短及高低位置。向老师提出问题。6、检查笔顺、书空练习“野、卸”。7、 书写练习完成作业第6、8、两页共12字,注意作好双姿,字迹工整、笔画规范。 板书设计 2、左右结构的高低搭配 仁、私、红、幼、卸、郭、野、构第十二课时左右结构的宽窄搭配教案 1 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部分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搭配规律,注意相向笔画的呼应,写好左右结构字。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 左右两部分宽窄搭配规律,认识相向呼应结构特征,把字结构写紧凑、协调。难点: 汤、妙、蚂、转等字的写法。一、师生

32、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二、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2、左右两部分笔画方向有什么特点?什么叫“相向”?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不同。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4、指导解决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呼应与协调。(1)指导书空汤、妙、蚂、转2次。提醒“创、转”两字的难点易错处。(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板书设计: 左右结构的宽窄搭配 汤、妙、蚂、转、创、怜、纺、物、钩 第十三课时左中右结构宽窄长短比较教案1 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左中右结构字中宽窄长短变化规律,注意结构安排紧凑。写好部分左中右结

33、构字。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 左中右结构字中三部分宽窄变化,把字结构写紧凑、协调。难点:狮、微、娜等字的写法。一、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二、 引入课题,教师板书“狮、微、娜、附、班”,1、让学生读一读,说说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板书课题:左中右结构(宽窄长短比较)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4、指导解决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1)指导书空“狮、微、娜”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左边变化,“反犬旁、女字旁”较难写。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2)巡视辅导

34、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4)观察比较、掌握各部分笔画的变化。特别注意宽窄长短的搭配及结构紧凑。提出问题。板书设计6、左中右结构宽窄长短比较 晰、树、狮、微、娜、 附、班、彬、倾、衡 第十四课时上下对正 宽窄有度教案1 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上中下结构字中各部分宽窄搭配、上下对正、重心平稳的规律,注意结构安排紧凑。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 上中下结构字三部分宽窄变化,把字结构写紧凑、重心平稳。难点:萝、案、意、拿等字的写法。一、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二、 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萝、案、意、拿、曼、暑、鼻、急 ”(1)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这

35、些字是什么结构?板书课题:上中下结构(宽窄长短比较)(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4)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对正、宽窄搭配”。指导书空“萝、案、意、拿”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较难写的部位。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读一读生字,思考并回答问题。举例说说这部分字特征。画出图来让学生自评。读课题,弄懂概念“上中下结构”。练习几字,如左边“人、又、心、手”。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观察比较、掌握各部分笔画的变化。特别注意宽窄长短的搭配及结构紧凑、上下对正。提出问题。板书设计 7、

36、上下对正 宽窄有度 萝、案、意、拿、曼、暑、鼻、急 ” 第十五课时几种较特殊的结构形式教案1 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上下或左右结构字中几种特殊的结构形式。上下对正,结构紧凑。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习特殊结构形式字,把字结构写紧凑、重心平稳。难点:莎、嘉、筑、碗等字的写法。一、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二、 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莎、嘉、筑、碗 ”1、让学生读一读,说说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板书课题:上下(或左右)结构。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4、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37、强调“紧凑、对正、宽窄搭配”。(1)指导书空“莎、嘉、筑、碗”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较难写的部位。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3)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指导自我评价。(4)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 三、检查笔顺、书空练习。提出问题。板书设计 9、几种较特殊的结构形式 “莎、嘉、筑、崔、熊、罚、(上下) 蛙、椅、颖、碗 ”(左右) 第十六课时 半包围结构的几种特殊形式教案 1 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半包围结构字中几种特殊形式。上下对正,结构紧凑,重在平衡。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书

38、写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习特殊结构形式字,把字结构写紧凑、重心平稳。难点:房、虎、鹿等字的写法。一、 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二、 引入课题,板书:半包围结构的几种特殊形式。1、让学生读一读房、虎、鹿等字,说说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4、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对正、左右平衡”。(1)指导书空“房、虎、鹿”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较难写的部位。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板书设计 半包围结构的几种特殊形式 龙、彦、房、虎、局、原

39、、危、存、唐、鹿第十七课时综合练习 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部分的练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的写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巩固,进一步形成能书写技能。2、通过欣赏钢笔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钢笔书法的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过程:一、 练一练:1、要求学生“加上偏旁,组成新字”注意: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结构。2、抄写词语:要求学生书写时注意每个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的匀称、端正。指导学生练习本题时要注意:一、要求学生先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再写;二、要把每个字写的正确、匀称、端正;三、每个四字词语,字的结构不同,笔画有简有繁,要注意西德大小一致性,使词语从整体上看协调、美观。3、抄写各种形式的句子。

40、注意:标点符号在句中的写法。4、抄写古诗。注意:首先看清标点与格式,做到行款整齐,然后,把字写的美观,讲究整体的协调美。三、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四、欣赏作品。1、欣赏名家作品。2、欣赏自己的作品3、师生进行相互评议。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 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 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 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

41、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 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 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 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 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 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 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 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 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 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 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

42、,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 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四、 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教学反思:米字格和笔画名称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站姿和执笔。 三、 讲授新课。 老师:四四方方

43、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 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 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第二课: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 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1.横竖中线;2.两条斜线;3.左上格、坐下格;4.右上格、右下格。 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 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 1. 点2.横3.竖4.钩5.挑6.撇7.短撇8.捺 老师可采用指哪个笔画让同学说哪个笔画,由

44、慢到快,待同学熟悉后可进行比赛。 四、 总结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可提出要求:1.临得像;2.要有起笔和收笔;3.捺要写得自然。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发现优点,纠正错误,以利总结。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课下练习写字。教学反思:横的写法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横的写法;方起笔、圆收笔的提按。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二、 通过谜语引入新课:有个笔画真叫棒,它自己可成为一个字,请猜猜它是哪个笔画呀?老师出示横画挂图。出示课题:横的

45、写法 三、 讲授新课。 问:横画有什么特点?横画的特点是:1.两头粗中间细;2.起笔方收笔圆;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见课本)。 横画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边行边提笔,边行边按笔),提笔向上,右下按,提笔回收。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三课练习册上的作业,注意坐姿、执笔的姿势。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同学们书写时出现的错误。(老师纠正同学们书写的错误时,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干扰其他同学,除发现全班性的问题时才可请全班同学停笔,及时纠正,在学生书写时,可放一些较合适的乐曲,但音量应控制,不可过大,否则反而影响学生书写。)(见课本) 五、 总结:表扬好的为主,指出不足。教学反思:竖的写法教

46、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竖的写法,笔画中的提按。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 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这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出示课题:第四课竖的写法。 请学生观察垂露竖的特点:1.像一根骨头(学生说出别的也可);2.在竖中线上;3.两头粗,中间细。 垂露竖的写法:先左上,转笔坐下按,转笔下行(边行边提,边行边按,变化细微)顿笔,捉笔左上回锋。(演示时的全过程让学生看得真切。)(见课本) 悬针竖的写法:让学生总结出

47、悬针竖的写法。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四课作业,要求学生一描到底,不要像画画那样一点一点的添墨。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坐姿、执笔姿势及描红时出现的错误。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教学反思:横折的写法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横折的写法,横画与竖画的交接点。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复习横画、竖画的写法。 三、 出示复合电化胶片(先横,后竖,合起来为横折,或徒手在黑板上画出,但要比较规矩,给学生以美感)。出示课题:第五课 横折的写

48、法。 四、 讲授新课。 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横折的写法,看来不成问题,最后,老师整理一下。 横折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提笔向上,左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收。五、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第五课作业,提醒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并在巡视中,随时给以纠正;范字“日”“里”的注意事项,可强调一至两点(见教参),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尤其是起笔处(见课本)。 六、 总结:展示作业,进步大的同学仍可展示,指出全班性的问题。教学反思:撇的写法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撇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撇的写法,中锋行笔。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49、: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谜语:长头发,飘起来。打一笔画。待同学们说出“撇”后,出示课题:第六课 撇的写法(同时出示挂图) 三、 将受新课。 请学生观察“撇”的特点,和哪个笔画有相像的地方:1.它和“悬针竖”有相像的地方,它们都是起笔粗,末端细。2.它和“悬针竖”的角度不同,“撇”是斜的,“悬针竖”是垂直的(学生可能说不出“垂直”两字,只要说出是“直”的即可)。 撇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左斜下行(要中锋行笔,边行边提),提笔出锋。 可让学生用手指代笔在书上写几遍。 让同学们看范字“左”、“千”,说出笔顺,及其在米字格的位置。 硬笔作业要求:出锋自然,不

50、要过快。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六课的作业,巡视行间,轻声地纠正同学们的错误,同时放段音乐(声音不要过大),使同学们在欢快地气氛中学习。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同学们课下多练习,挑出写得好的作业在专栏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捺的写法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捺的写法、捺角捺尖的写法。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三、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 请学生看图,这一笔象什么,老师出示课题,第七课 捺的写法 请

51、同学观察“捺”的特点:1、它象一把笤帚; 2、上细,下粗,出尖 3、在斜线上捺的写法:先左上,转锋斜下行,边行边按,把笔毛铺开,到捺角处,慢提平出锋,(由于此笔划较难,老师讲述要准确,演示要稍慢,让同学看清楚)四、巩固练习:完成第七课作业,范字的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1、园行;2、笔顺;3、在田格中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硬笔字要求捺画出锋自然。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是的一些毛病。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希望同学们课下多练习,老师要了解课下练习的实例,以多种办法表扬,促进同学们的进步。教学反思:点的写法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2、。 教学重、难点: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三、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四、 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五、 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第八课 点的写法。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点”画的特点:1、它像什么?(大瓜子、雨点等)2、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提笔回收。 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点的写法。 六、 完成第八课作业、范字处理时,请同学说出其图形、笔顺。硬笔书写强调提按。老师巡视行间,此时可放音乐,调解课堂气氛。(见课本) 七、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 教学反思:竖钩的写法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

53、钩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竖钩的写法、钩的写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表扬班上书写认真的同学。 三、 复习竖(垂露竖)的写法。 垂露竖的写法:(见课本) 先左上,转笔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收。 问:如果在垂露竖的末端加点东西,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待学生说出“竖钩”后,出示课题:第九课:竖钩的写法。 四、 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 请学生看图,观察“竖钩”的特点:1.其外形像一个钩子;2.其是竖和钩组成的;3.其在竖中线上。 竖钩的写法:因为垂露竖已经学过,所以尽量请学生多动脑子,总结出竖钩的写

54、法。 先左上,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锋,出钩。 请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书写练习。 五、 巩固练习:完成第九课作业,范字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1.图形为“ ”形;2.笔顺;3.“竖钩”在竖中线上。硬笔要求:学生写出的字尽量和帖一样,每写完一遍,和帖上的字对照检查一遍,不断地纠正错误,越写越好。学生练习时,配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时的一些错误。 六、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表扬方式方法,老师自酌,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佳),对课下练习的学生多加鼓励。 教学反思:提的写法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提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提的写法,提

55、的出锋。 教学准备:教学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述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 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课题:第十课:提的写法。出示提的写法挂图。 请学生观察提的特点: (一) 像一把刀的尖。 (二) 其在斜线上。 (三) 由粗到细。 提的写法:先左上,向下按,提笔转锋向上,边行边提(要稳),出锋(见课本)。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课作业,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范字“江、抖”的笔顺及用图形分析这两个字。硬笔练习部分可提醒“三点水”的写法。以音乐伴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师范,纠正错误。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

56、性的问题,号召学生课下多练习。 教学反思:笔顺规则(一)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 (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提高捺画的书写质量。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表扬班里刻苦学习写字的同学。 三、 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课题:第十一课:笔顺规则(一)。出示挂图“十、干”,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此时板书:先横后竖。 分组观察“十、干”的特点; “十”的特点:1.笔顺:先横后竖:2.这两个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3.笔画粗细比较;4.这个字大致成

57、什么图形。 “干“的特点,老师可依“十”的特点,请同学们总结出规律,启发学生思考。 老师出示“人、入”的范字挂图,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板书:先撇后捺。 在老师的启发下,分别说出这两个字的特点,并提示学生写“捺”的注意事项。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一课作业,硬笔部分提出:捺的书写要自然。老师放音乐,巡视行间,随时纠正学生的坐姿、执笔及书写时的毛病。 五、 总结:展示作业,表扬书写好的及进步大的同学,号召同学课下多练习。 教学反思:第十二课 笔顺规则(二)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 (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二):从上到下,从

58、左到右。笔画的粗细变化。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故事。 三、 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课题:第十二课 笔顺规则(二)。同时出示挂图“工”字,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它的规律:“从上到下”。同时板书:从上到下。 老师启发学生说出“工”的具体写法: (一) 先说出第一笔的位置,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的斜线上,穿过竖中线上半部分的三分之一处,这一笔画较粗。 (二) 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有一定的斜度,较短。 (三) 第三笔较长,与第一笔和横中线的距离相同,左低右高。 (四) 整个字形大致呈梯形。 “王

59、”的具体写法: 在分析“王”字的基础上,尽量请同学们说出其写法(见课本)。 (一) 第一笔和第二笔两个短横较粗。第一笔在竖中线上半部分的二分之一处。 (二) 第三笔在竖中线上,有一定的斜度。 (三) 第四笔是长横,较细,与第一二笔之间的距离相等。 (四) 整个字形大致呈梯形。 从左到右:“川、林”的写法 (一) 说出笔顺;(二)总结出“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三)说出每笔的位置;(四)每个笔画的不同点;(五)这两个字所呈现的大致圆形,这些可分两组讨论,得出结论。 硬笔部分,熟悉笔顺规则,强调一下起笔收笔动作稍大。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二课作业,伴以较轻松的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同学们书写中的错误。 五、 总结:展示学生的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多练习。 教学反思:笔顺规则(三)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 (三):从外到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三):从外到内,掌握笔画中的粗细。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 讲授新课。 老师板书课题:第十三课:笔顺规则(三),并出示挂图“句、用”,请同学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