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系统资料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66937578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防范系统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全防范系统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全防范系统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安全防范系统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防范系统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4 安全防范系统施工工艺标准4.1 总则4.1.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新建、改建、扩建的安全防范工程施工。4.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B/T21741-20084.2 术语、符号4.2.1 安全防范系统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4.2.2 电子巡查系统对保安巡查人员的巡查路线、方式及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电子系统

2、。4.2.3 停车场管理系统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自动登录、监控和管理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4.3 基本规定4.3.1 安全防范系统的范围应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等各子系统。4.3.2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必须经过国家或行业授权的认证机构(或检测机构)认证(检测)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认证证书(或检测报告);4.3.3 工程实施中,应对各类探测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部件的电气性能和功能进行自检,自检采用逐点测试的形式进行。4.3.4 在安全防范系统设备安装、施工测试完成后,经建设方同意可进入系统试运行,试运行周期应不少于1 个月;系统

3、试运行时应作好试运行4.4 施工准备4.4.1 技术准备1 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2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报按公司要求审核批准。3 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4.4.2 材料准备1 对施工材料进行清点、分类。 2 各种部件、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 产品外观应完整,无损伤和任何变形。 4 有源设备在安装前均应通电检查各项功能。 5 材料设备应有出厂合格证和3C认证标识。 6 有感应性装置的产品应有功能性检测报告。如:感红外线探测器;红外微波探头及各种感知器等。 7 核实配电箱规格是否与结构预留安装孔洞吻合,控制柜稳装空间是否合理。 8 管

4、路、线槽敷设的合理性,确保路由设备信号传递的准确性。 9 传输导线除应符合相应制造标准外,还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4.4.3 主要机具准备1 万用表、兆欧表、场强仪、网络测试仪等。2 高凳、工具袋、克线钳、剥线钳、尖嘴钳、螺钉旋具(一字改锥、十字改锥)、电工刀、卷尺、水平尺。4.4.4 作业条件1 土建油漆浆活完成,室内装修基本完毕。2 房间门窗、机房、弱电竖井施工安装已结束。3 地面、墙面的预留孔洞、地槽和预埋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4 施工区域内能保证施工的安全用电。5 程施工前应对以下情况进行调查:a 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现场情况和预留管道情况;b 使用道路及占用道路情况;c 允许借用支吊架及

5、可独立设置支吊架情况;d 敷设管道电缆的路由状况,并对各管道标出路由标志;e 当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时,应提前清除。4.4.5 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1 健全现场各项管理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2 班组已进场到位并进行了质量、技术、安全、环境交底。4.5 材料和质量要点4.5.1 材料的关键要求设备材料根据合同文件及设计要求选型,对设备、材料和软件进行进场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安装及使用说明书、“CCC”认证标识等。如果是进口产品,则需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

6、书进行全部检查,方可安装。4.5.2 技术的关键要求1 认真熟悉施工图,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编制技术交底。 2 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4.5.3 质量关键要求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坚持责任到人,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4.5.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立健全安全环保责任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检查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4.6 施工工艺4.6.1 工艺流程 管线安装吊支架安装设备及元器件安装管理机柜(箱)安装系统调试4.6.2 管线安装4.6.3 吊支架安装 1 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可采用圆钢、角钢、扁钢做设备的吊支称固定件。 3 吊支架规格选用与

7、所吊支称设备重量匹配,并做好生根处理。4 支吊架宜选用镀锌制品,非镀锌材料必须做好防腐处理。4.6.4 设备及元器件安装 1 智能建筑公共安全防范工程按照公共安全防范及使用要求目前有防盗及防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人口控制系统、巡更管理系统、访客与报警系统、车库管理系统、通信系统七个子系统组成。 2 入侵探测器的安装: 1) 各类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根据可选用产品的特性及警戒范围要求进行安装。 2) 周界入侵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要对准,防区要交叉,避免盲区。 3) 室外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要求和防护范围,并应考虑使用环境的影响。 4) 探测器底座和支架应固定牢固,导线联结方式可靠

8、,外接部分不得外露,并留有适当余量。 3 摄像机的安装: 1) 满足监视目标视场范围要求,并具有防损伤、防破坏能力。室内距地面安装高度不宜低于2.5m,室外安装高度距地面不宜低于3.5m; 2) 电梯厢内摄像机安装在电梯箱门左侧(或右侧)上角,并能有效监视电梯箱内乘员; 3) 各类摄像机安装牢固,绝缘良好,防破坏措施严密; 4) 摄像机安装前应逐个通电检查和粗调,调整后焦面、电源同步等性能,处于正常状态后方可安装; 5) 摄像机经功能检查、监视区域的观察和图像质量达标后方可固定; 6) 摄像机信号导线与电源导线应分别引入,并用阻然软管保护,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7) 摄像机的配套装置(防护罩

9、、雨刷等),安装时应灵活牢固。 4 云台、解码器的安装: 1) 云台在支架上安装牢固且无晃动; 2) 根据产品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检查云台的转动角度范围、定准云台转动起点方向; 3) 解码器(箱)应安装在云台附近或吊顶内(但须有检修孔)。 5 出人口设备安装: 1) 各类识读装置的安装高度离地面不宜高于1.5m; 2) 感应式读卡机安装应注意感应范围,不得靠近高频、强磁场; 3) 可视对讲(门口机)安装可在单元防护门上或墙体主机预埋盒内,可视对讲主机操作面板的安装高度不宜高于1.5m,操作面板应面向访客,便于操作; 4) 可视对讲主机内置摄像机的安装方位和视角应最佳,对不具备逆光补偿的摄像机,

10、宜做环境亮度处理; 5) 可视对讲(用户机)安装位置应在住户室内的内墙上,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1.41.6m; 6) 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的管理机一般安装在监控中心,或出入口的值班室内,安装牢固稳定。 6 巡更设备安装: 1) 巡更信息开关钮,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在各出人口或其他需要巡更的站点上,其安装高度离地面宜为1.31.5m。 2) 安装平正牢固,户外应有防水措施,注意防破坏。 7 车库管理设备安装: 1) 读卡机(IC卡、磁卡机、出票读卡机、验卡票机)与挡车器安装 a 安装平正牢固,不得倾斜; b 读卡机与挡车器的中心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使用要求; c 宜安装在室内,当安装在室外时,应

11、考虑防水及防撞措施。 2) 感应线圈安装 a 感应线圈埋设位置与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使用要求; b 感应线圈至机箱处的线缆应采用金属管保护,埋设深度距地表面不小于0.15m。 3) 闸门机安装 a 应安装在平整、坚固的水泥基墩上,保持水平、不能倾斜; b 宜安装在室内,安装在室外时,应考虑防水及防撞措施; c 闸门机与读卡机安装的中心间距应符合产品要求,确保正常使用。 4) 信号指示器安装 a 车位状况信号指示器应安装在车道出人口的明显位置; b 车位状况信号指示器宜安装在室内,安装在室外时必须有防水措施; c 车位引导显示器应安装在车道中央上方,便于识别引导,其离地面高度宜在2.02

12、.4m。 8 控制设备安装:1) 监视器安装 a 监视器安装在固定的机架或机柜上,小屏幕监视器也可安装在控制台操作柜上。当安装在柜内时,应有通风散热措施,并注意电磁屏蔽; b 监视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光照时,应有避光措施; c 监视器的外部可调部分,应便于操作。 2) 控制柜安装 a 柜体安装平稳牢固,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便于操作维护,机柜背面、侧面离墙净距离应不小于0.8m; b 柜内缆线敷设合理,导线绑扎成束,插接件与设备联结牢靠,标识清楚牢固。4.6.5 管理机柜(箱)安装 管理机是一台符合探测器运行条件的PC机按照PC机放置标准配置中心控制室,按照探测器

13、产品说明安装运行软件以及用总线接各监视设备至矩阵,然后接至管理机。4.6.6 系统调试 1 调试前准备 1) 施工质量满足系统调试要求,调试所需图纸和必要的技术文件准备齐全; 2) 设备在通电前要核实供电电压、极性、相位等。 2 调试系统调试应分别对入侵探测器、防盗报警控制器、摄像机、解码器、监视器、视频处理器、出人口设备、巡更设备、对讲防客设备、车库管理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调试。 1) 报警系统调试 a 按国家标准对所采用探测器的探测范围、灵敏度、误报警、漏报警及报警状态后的恢复进行功能性测试。 b 检查紧急报警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如:紧急按钮到控制器的响应时间、紧急按钮到系统微机处理器的响应时

14、间、紧急按钮通过市话网至报警中心的响应时间等。 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调试 a 调试摄像机的监控范围、调整聚焦,使控制面、清晰度等达到系统技术指标。调整过程中应注意足够的照度和必要的逆光处理。摄像机云台和镜头的遥控功能应调整到应有的范围,避免遥控延迟和机械冲击等不良现象。 b 视频主机切换程序的调整,确保图像切换、字符叠加等功能工作正常。 c 系统进行报警联动功能调试时,检查摄像机电源是否自动开启,音视频是否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自动实时录象功能是否工作,各功能图标显示应稳定。 3) 入口控制系统调试 a 对各种读卡器使用不同类型的卡,分别能对开门、关门、提示、记忆、统计、打印等功能,准确识别读

15、取并自动处理。 b 采用生物识别技术装置,对指纹、掌纹、声控等复合技术,按设计文件和产品说明书调试。 4) 访客对讲系统调试 a 调试门口机、用户机、管理机等设备。 b 调试系统的选呼、通话、电控开锁。 c 调试可视对讲的图像质量。 d 对具有报警功能的访客(可视)对讲系统,应对其布防、撤防、报警和紧急求助功能进行调测,确保传输及信息不能有堵塞。 5) 访客与报警系统调试 a 访客与报警系统调试,应确保门口机、管理机、用户单元功能正常。其画面图像清晰,声音清楚,不能有明显噪声。 b 附有报警和紧急按钮的系统,需调试报警与紧急按钮的响应速度。 6) 巡更系统的调试 a 读卡式巡更系统应保证确定为

16、巡更用的读卡机在读巡更卡时正确无误,检查实时巡更是否与计划巡更相一致,不一致时能发出报警。 b 检查在线式信息采集点读值的可靠性、实时巡查与预置巡查的一致性,并查看记录、存储信息以及在发生不到位时的即时报警功能。 c 采用巡更信息钮的信息应正确无误,数据能及时收集、统计、打印。 7) 车库管理系统的调试 a 检查感应线圈的位置和响应速度。 b 检查并调整读卡机刷卡的有效性及响应速度。 c 检查和调试车库管理系统的车辆进入、分类收费、收费指示牌正确、导向指示正确、闸门机工作正常,进口出口车牌号复核或车型复核等功能。 d 检查闸门的开放和关闭的动作时间。 8) 采用子系统集成方式的公共安全防范系统

17、的调试 a 调试硬件与软件至正常状态; b 各子系统的输入能在集成控制系统中实现输入;c 各子系统的输出能在集成控制系统中实现输出,其显示和记录能反映各子系统的相关关系。4.7 质量标准4.7.1 安全防范系统综合防范功能检测 1 防范范围、重点防范部位和要害部门的设防情况、防范功能,以及安防设备的运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有无防范盲区。 2 各种防范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 监控中心系统记录的质量和保存时间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 安防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系统集成时,通信功能和传输信息是否达到设计要求。4.7.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测 1 系统功能检测:云台的转动,镜头、光圈的调节,调

18、焦变倍,图像切换,防护罩功能进行检测。 2 图像质量检测: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对图像清晰度及抗干扰能力的检测。 3 系统整体功能检测: 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现场设备的接人率及完好率,矩阵监控主机的切换、控制、编程、巡检记录等功能进行检测。 2) 对数字视频录象式监控系统主机的死机记录、图像显示和记录速度、图像质量、对前端设备的控制功能、通信接口及远端联网功能进行检测。 3) 对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记录的检索、回放等功能进行检测。 4 系统联动功能检测: 1) 联动功能检测应包括与出入口管理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等的联动控制功能。 2) 视频安防监控

19、系统的图像记录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4.7.3 入侵报警系统(包括周边入侵报警系统)的检测 1 探测器的盲区检测,防动物功能检测; 2 探测器的防破坏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器的防拆报警功能,信号线开路、短路报警功能,电源线被剪的报警功能; 3 探测器灵敏度检测; 4 系统控制功能检测应包括系统的撤防、布防功能,关机报警功能,系统后备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等; 5 系统通信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信息传输、报警响应功能; 6 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7 系统的联动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信号对相关报警现场照明系统的自动触发、对监控摄像机的自动启动、视频安防监视画面的自动调入,相关出入口的自动启毕,录像设备的

20、自动启动等; 8 报警系统管理软件功能检测; 9 报警信号联网上传功能的检测; 10 报警系统报警事件存储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4.7.3 出人口控制(门禁)系统检测 1 出人口控制(门禁)系统的功能检测 1) 系统主机在离线的情况下,出入口(门禁)控制器独立工作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储存信息的功能; 2) 系统主机对出入口 (门禁)控制器在线控制时,出入口(门禁)控制器工作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储存信息的功能;以及出入口 (门禁)控制器和系统主机之间的信息传输功能; 3) 检测掉电后,系统启用备用电源应急工作的准确性、实时性和信息的存储和恢复能力; 4) 通过系统主机、出入口 (门禁)控制器

21、及其他控制终端,实时监控出入控制点的人员状况; 5) 系统对非法强行入侵及时报警的能力; 6) 检测本系统与消防系统报警时的联动功能; 7) 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8) 出人口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记录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2 系统的软件检测 1) 演示软件的所有功能,以证明软件功能与任务书或合同书要求一致; 2) 根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性能要求,包括时间、适应性、稳定性等以及图形化界面友好程度,对软件逐项进行测试; 3) 对软件系统操作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如系统操作人员的分级授权、系统操作人员操作信息的存储记录等; 4) 在软件测试的基础上,对被验收的软件进行综合评审,给出综合评审结

22、论,包括:软件设计与需求的一致性、程序与软件设计的一致性、文档描述与程序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标准化程度等。4.7.5 巡更管理系统检测 1 按照巡更路线图检查系统的巡更终端、读卡机的响应功能; 2 现场设备的接人率及完好率测试; 3 检查巡更管理系统编程、修改功能以及撤防、布防功能; 4 检查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传输、故障报警指示故障位置的功能; 5 检查巡更管理系统对巡更人员的监督和记录情况、安全保障措施和对意外情况及时报警的处理手段; 6 对在线联网式巡更管理系统还需检查电子地图上的显示信息,遇有故障时的报警信号以及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等的联动功能; 7 巡更系统的数据存储记录保存时间

23、应满足管理要求。4.7.6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检测 1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功能检测应分别对人口管理系统、出口管理系统和管理中心的功能进行检测; 2 车辆探测器对出入车辆的探测灵敏度检测,抗干扰性能检测; 3 自动栅栏升降功能检测,防砸车功能检测; 4 读卡器功能检测,对无效卡的识别功能;对非接触IC卡读卡器还应检测读卡距离和灵敏度; 5 发卡(票)器功能检测,吐卡功能是否正常,入场日期,时间等记录是否正确; 6 满位显示器功能是否正常; 7 管理中心的计费、显示、收费、统计、信息储存等功能的检测; 8 出、入口管理监控站及与管理中心站的通信是否正常;9 管理系统的其他功能,如“防折返”功能

24、检测;10 对具有图像对比功能的停车场(库)管理系统应分别检测出/入口车牌和车辆图像记录的清晰度、调用图像信息的符合情况; 11 检测停车场(库)管理系统与消防系统报警时的联动功能;电视监控系统摄像机对进出车库车辆的监视等; 12 空车位及收费显示; 13 管理中心监控站的车辆出入数据记录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4.7.7 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的检测 综合管理系统完成安全防范系统中央监控室对各子系统的监控功能,具体内容按工程设计文件要求确定。 1 各子系统的数据通信接口;各子系统与综合管理系统以数据通讯方式联结时,应能在综合管理监控站上观测到子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报警信息,并和实际状态核实,确保准

25、确性和实施性;对具有控制功能的子系统,应检测从综合管理监控站发送命令时,子系统响应的情况。 2 综合管理系统监控站;对综合管理系统监控站的软、硬件功能的检测: 1) 检测子系统监控站与综合管理系统监控站对系统状态和报警信息记录的一致性; 2) 综合管理系统监控站对各类报警信息的显示、记录、统计等功能; 3) 综合管理系统监控站的数据报表打印、报警打印功能; 4) 综合管理系统监控站操作的方便性,人机界面应友好、汉化、图形化。4.8 成品保护 4.8.1 柜(盘)除采用防尘和防潮等措施外,最好及时将房门上锁,以防止设备损坏和丢失。4.8.2 安装面板和固定设备时应注意保持地面、墙面的整洁,不得损

26、伤和破坏墙面和地面。4.8.3 巡更点应安装于无化学物质腐蚀、灰尘少且雨水直接淋不到的地方。4.8.4 修补浆活时,不得将已装设备及器具污染。4.9 安全环保措施 4.9.1 设备通电调试前,必须检查线路接线是否正确,保护措施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才能通电调试。4.9.2 交叉作业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禁止乱抛工具和材料。4.9.3 设备通电调试前,必须检查线路接线是否正确,保护措施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调试。4.9.4 登高作业时,脚手架和梯子应安全可靠,脚手架不得铺有探头板,梯子应有防滑措施,不允许两人同梯作业。4.9.5 施工现场的垃圾如线头、包装箱等,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及时清运并洒水降尘,严禁随意抛撒。4.9.6 现场强噪声施工机具,应采取响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声。3.10 质量记录 3.10.1 设备材料质量进场检查记录。3.10.2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3.10.3 预检工程检查记录。3.10.4 设备及系统自检测记录。3.10.5 各部分功能性检测记录。3.10.6 系统试运行记录。3.10.7 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