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06册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6915538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5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第06册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小学语文第06册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小学语文第06册教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06册教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06册教案(人教版)(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教案接龙小学余琼1 放风筝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了解孩子们是怎样兴高采烈放风筝的,激发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兴趣。2 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和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的。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 看图,读课文,把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多读几遍。二重点:观察图画,了解作者怎样把内容写具体。三难点:学习作者按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范读课文。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 读准字音。2 记忆字形。3 理解字意。四巩固练习。1 抽读。2 看图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第二课时一理解第一段内容。1 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2 高高兴兴地去干

2、什么?二理解第二段内容。1 哪句话具体写放风筝的人很多?2 哪句话具体写风筝的样式多?把描写风筝式样多的词画出来。3 我跟哥哥说了什么?表现“我”的什么心情?三理解第三段内容。1 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2 第一句说的是什么?3 第二句说的是什么?4 第三句讲“哥哥拽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住脚。”说收住脚是什么意思?此时“大蜻蜓”怎么样了?5第四句讲了什么?四巩固练习。1 看图,读课文,把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划出来,多读几遍。2 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课文是怎样把“大蜻蜓”飞跃的过程写具体的。附板书设计:放风筝星期天体育场我和哥哥一人举一人跑边跑边跑放线喊放松手又跑一阵作者想象“小蜜蜂”好像飞来飞去“

3、大金鱼”好像水里游“小卫星”仿佛宇宙中飞行第三课时一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1 读课文,说说第四至六自然段讲了什么?2 我一边拍手一边嚷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嚷?说明了什么?3 小鸟好像要奇怪地说什么?这叫什么写法?4 “大蜻蜓”放上去以后,天空中有哪些风筝?这些都是作者的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二学习第七自然段。1 读课文,说说第七自然段讲了什么?2 说说“五颜六色”包括哪些颜色?想象“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用自已的话说一说。三巩固练习分辨哪些风筝是先放上去的,哪些是后放上去的。2.小足球赛一教学目标:1 通过看图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2 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人

4、物的神态、动作观察图画,并展开想象,运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3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一些近义词。4 看图,用自已的话说说小守门员和观众的神态、动作,再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二重点:按一定顺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观察画面,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三教具:彩色挂图。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范读课文。这篇课文有5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 读准字音。2 记忆字形。 利用熟字和偏旁学生字。 重点分析生字。 理解词意。四巩固练习。1 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2 看图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第

5、二课时一理解第一段。1 读第一句话,说说场地好在哪里?2 读第二句话,看看告诉我们什么?哪个字是经常来的意思?3 读第三句话,体会它的意思?4 读第四句话,主要写谁?突出什么?二理解第二段内容。1 读课文,说说具体介绍了谁?2 看课文插图,说说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小守门员?3 “真正的守门员都是这样的。”这句话要说明什么?4 怎么知道他是候补守门员?5 他“一心想着快点让他上场,好显一显身手”是作者的什么?三巩固练习。1 说说“吸引”和“欣赏”两个词的意思,在课文中说明什么?2 看图,用自已的话说说小守门员的动作、神态,再读读课文看课文怎样描写的。第三课时一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1, 读课文,说说三

6、至五自然段讲了什么?2, 课文一共描述了几个孩子,几个大人的形象?还附带讲了一条什么的样子?3 哪句话是写观众的眼神?为什么视线这么一致?4 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对观众作了具体描写?5 怎样介绍左边的五个小观众?从这五个孩子的动作、神态可以推断出什么?6 怎样介绍右边的三个观众呢?这三个人的动作、神态有什么特点呢?7 “精彩”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场小足球赛十分精彩?二总结课文。1 看图,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守门员和观众的神态动作的。2 从课文中找出表示“看”的词语,如:“盯”、“注视”、等,读一读带有这些词的句子,体会词义有什么不同。三巩固练习。1 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

7、场激烈精彩的足球赛?2 看图,说说哪个自然段是讲守门员的,哪些是讲观众的。附板书设计:小足球赛时间:放学以后地点:一块空地人物:观众赛前准备:分两拨书包帽子做球门小守门员:注视磕破戴着分腿弯腰观众:探着伸直站起来搂着挺直挺紧张3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 能根据诗句,想像出人们劳动的情景和小孩子钓鱼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已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二重点:能根据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二范读课文。1 听老师范读课文。2 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

8、什么?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 读准字音。2 理解词意。四理解古诗内容。1 昼出耘田夜绩麻。2 村庄儿女各当家。3 童孙未解供耕织。4 也傍桑阴学种瓜。五指导朗读。这首诗富有生活气息,要用赞美的语气读。六巩固练习。1 用自已的话说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爪”这句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2 练习背诵,默写课文。第二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范读课文。1 听老师范读课文。2 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戴草帽的人想说什么?钓鱼的小孩子为什么直摇头?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 读准字音。2 记忆字形。3 理解词意。四理解古诗内容。1 蓬头稚子学垂纶。2 侧坐莓苔草映身。3 路人借问遥招手。4 怕得

9、鱼惊不应人。五,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六巩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三课时一总结课文。1 这两首诗都是写儿童生活的,一首写学种瓜,一首写学钓鱼。观察细,写得有顺序。2 这两首诗都通过儿童的动作、神态,表现出儿童那种天真可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3 在理解诗句和诗意的基础上,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二指导朗读,读熟直到背诵下来。三巩固练习。1 讲解词语的意思。2 用自已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3 背诵两诗古诗。4*我和企鹅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随我国南极考察队赴南极看到企鹅的情况,激发我们学科学的思想感情。3 理解词句,读懂课文。4 学习作

10、者细致观察的方法。二重点:理解作者对企鹅的喜爱之情。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范读课文。三理解第一段内容。1 读课文,这段说什么?2 为什么高兴得又蹦又跳?四理解第二段内容。五理解第三至五自然段内容。1 读第三段课文,这段介绍了什么?2 花脸企鹅还叫什么?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3 为什么叫它帽带企鹅?4 驴企鹅还叫什么?它的叫声像什么?为什么说它凶猛?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六巩固练习。1 读一至三段课文,说说告诉了我们什么?2 说说“我”在企鹅岛上看到的企鹅各是什么样子?第二课一、 读第四段课文,这段讲了什么?1 读第一句话,看看讲了什么?2 从哪些语句看出企鹅走路十分有趣?什么形状叫流线型

11、?3 看图,想象“我”和小企鹅合影留念时的动作、表情?4 母企鹅怎样喂养小企鹅?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二读第段课文,这段讲了什么?三总结课文。四巩固练习。1 这课书按什么顺序写的?2 看图读课文。说说哪些语句是描述画面内容的?3 从哪些语句看出作者观察细致?积累运用一一教学目的:1。读一读,背一背,积累词语。2读诗歌,理解意思,体会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家”指什么?4 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5 观察景物,写出你的感受。二重点:积累词语,习作。三难点:理解诗歌意思。第一课时一读一读,背一背,了解词义,学习运用。1 读词语。2 理解意思。二阅读诗歌,理解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1 读诗歌,

12、看有几节,这首诗讲的是什么?2 理解意思。三巩固练习。1 读词语,进行积累。2 读读诗歌,练习背诵。第二课时一先介绍学校的概况。二再选择一两个能反映学校主要特点的内容重点介绍。三介词学校情况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四介绍完以后,其他同学补充,评一评谁讲得好。五教师小结。第三课时请你以“早晨”为题写一篇作文。一 早晨,人们会做些什么?二早晨的景色有什么特点?三在家里,街上、公园、学校、集市区、田野又会有哪场景?四本篇作文的要求。五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写作。1 仔细观察,确定写的内容。2 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顺序地说一说,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3 把观察到的,想到的写成一段话,写的时候要写通顺、写连贯。第课

13、时计划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课题5.画杨桃总课时2第2课时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学生自学生字、词。2 理解文中老师说的一段话,弄清其中的句间关系,学习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并且会用“严肃”、“熟悉”造句。教材分析重点1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难点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教具录音磁带、小黑板教法学法阅读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齐读课题。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二)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2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的音、形、义。3

14、让学生用填表法完成自学。4检查自学情况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教学过程1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知道本文写的是“我”在图画课上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学们大笑。老师仔细观察后,肯定了我画的内容是对的,并讲明了道理。2让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3提问引入:“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学们大笑,老师没有批评,反而肯定了“我”画的是对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弄清其中的奥妙。(三)抓住重点,理解内容。1指名让三位同学分三部分

15、朗读课文。2投影出示句子:“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1)老师讲的是什么话?父亲讲的又是什么话?(2)指名回答后,引导提问:为什么老师和父亲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呢?谈话引导: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收获。布置作业1写词语。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本课教学内容接近学生的生活,学习起来较为容易理解与接受,课堂教学气氛好,同学们都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第课时计划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课题5画杨桃总课时2第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什么不同的道理,从中受到实事求

16、是的思想方法的教育2 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并且会用“严肃”、“熟悉”造句。3 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教材分析重点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难点理解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教具幻灯片、教法学法阅读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指名读第1自然段。(1)出示句子:“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2)这是谁在什么时候对“我”说的话?(3)经常“叮嘱”是什么意思?(4)指名读句子。(5)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父亲这番话的意思。4让学生自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想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为

17、什么会画成这个样子?(1)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回答。(3)指名读句子后,讨论:为什么图画课上作者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呢?教学过程(4)作者为什么没有按照他平时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画?让学生联系上文父亲的叮嘱,回答这个问题。(5)看了“我”的画,同学们有什么反映?老师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6)老师是怎么说的?指读这段话。(7)让学生想一想这段话共有几句?(8)让五位同学分别读句子,说句意。(11)这两层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12)老师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老师在这样做,这样说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6教学最后两段(1)“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

18、2)教师例句引路。(3)学生口头练习造句。4让学生书面完成造句练习。布置作业背诵最后两段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本课教学内容接近学生的生活,学习起来较为容易理解与接受,课堂教学气氛好,同学们都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第课时计划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课题6*找骆驼总课时1第1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3 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4 培养人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教材分析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教具树叶、幻灯片教法学法阅读自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19、 激趣导入有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商人丢失的骆驼,却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你一定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吧,请读课文找骆驼。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读不懂的地方,并画下自已认为重要的词句。三、 分角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1 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讨论。2 同桌互读,男女互读,读出商人焦急、生气的语气,读出老人不紧不慢的语气。四、 引导学生画重点句子,即老人不紧不慢说的那段话1 反复朗读后,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为什么看到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为什么看树叶的牙齿印,就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老人说的这段话告诉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分析推理事物的特征

20、。)2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如何证明老人的推理;并理解老人善于观察与分析推理。教学过程五、 师生合作板书,通过填空或板书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板书附后)六、 组织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布置作业阅读课文,体会含义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本文生动有趣,通过学习大家都注意到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的重要性。同学们多说要向老人学习。第课时计划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课题7春蚕总课时2第2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生字新词,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学习品词析句方法。教材分析重点了解母亲养蚕过程,并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难点了解母亲养蚕过程,并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21、。教具收集春蚕生长过程的图片资料。教法学法多读多想,读讲结合法学习本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天到了,很多小朋友都会想到养蚕。采一点桑叶,放在小盒子里,看着蚕宝宝天天长大,最后爬上“山”,结几个蚕茧,那真是太高兴了。而在旧社会,专靠养蚕挣钱的养蚕人,是非常辛苦劳累的。今天我们学的春蚕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思考以下问题:1 蚕的生命是从哪儿开始的?2 蚕生长的过程是怎样的?3 随着蚕的长大,需要的桑叶有什么不同?三、读后讨论,弄清蚕的生长过程和对桑叶的不同需求用卡片排列出蚕的生长过程:蚕卵极小极小的蚕蚕一天天大起来蚕越来越大蚕“上山”结茧子教学过程概括

22、蚕的生长过程对桑叶需求有什么不同,把有关的词语画下来,然后把有关的卡片恰当地贴在前面所出示的蚕的大小的位置上。剪成细丝的嫩桑叶桑叶剪得粗起来喂整片的桑叶桑叶连枝剪下来,成捆地背回来大捧大捧地放进匾里的果实,形状圆而小,像小铜钱。1 学习第一自然段:(1) 指名读。(2) 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每到这时,“我”就想起了什么?(3) 指点:这篇课文从第二自然段起,就是写母亲怎么通过养蚕,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的,所以第一自然段可以说是全篇课文的总起。2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 春天来了,桑树发芽了,母亲养蚕就从这时开始。课文上说,“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加上“照例”告诉我们什么?蚕卵你们看见

23、过吗?课文上怎么写的?芝麻还小;蚕卵这么小,而母亲拿出一尺见方的几张蚕种来,这告诉我们母亲养的蚕数量怎么样?(2) 桑叶长到榆钱大小的时候。桑叶从“发芽”到“榆钱大小”,要不了几天。蚕宝宝就从而卵里爬出来了,课文用了两个“极小”,表示蚕生命开始时小的程度,也告诉我们养蚕的难度。(3) 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小结:蚕种变成极小极小的蚕,母亲细心喂养幼蚕。五、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母亲养蚕辛苦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自已体会词句的意思。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教学本文时,我引导学生多读多想,读中感悟,通过理解课文重点句子从而理解母亲养蚕的辛苦,母爱的深情,学生也谈到自己的母亲如何教育抚养

24、自己,感情真挚。第课时计划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课题7春蚕总课时2第2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学习品词析句方法。2 会为子女求学不辞辛苦的母爱,养成孝敬父母的好品质。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教材分析重点了解母亲养蚕过程,并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难点了解母亲养蚕过程,并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教具幻灯片。教法学法讲练、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一、 复习生字词默写下列词语: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蚕一天天地大起来,母亲又怎么养蚕?“我”和姐姐参加了哪些劳动?蚕越来越大了,母亲就更辛苦了。默读第五自然段,把使你受感动的词句画下来。(1)比较:深

25、夜,母亲起来添桑叶。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2) 亲深夜起来添桑叶,那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一觉醒来看到了,你们读读课文,看看插图,有谁来描述?夜深了,“我”一觉醒来,看见屋里亮了,母亲_里_。感情地齐读课文。蚕更大了,为什么采桑叶的担子落在爸爸肩上了?(用很大的桑剪,连枝剪下来,成捆地背回来。)为什么要采这么多的桑叶,从哪儿看出来?(一片沙沙的声音,像下雨似的;大口大口地吃桑叶。)小结:蚕一天天长大,全家人参加劳动,更辛苦的是母亲。教学过程学习第七至九自然段。1 儿要“上山”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蚕儿“上山”,母亲累得腰酸背痛,从哪儿看出母亲养蚕的辛劳?2 导朗读。语气加重些,速度放

26、慢些,突出“一夜起来两次”、“腰酸背痛”、“常常”、“大捧大捧”、“用簸箕”、“总看见”、“渗着汗”等词语。3 名读;轻声齐读。4 “上山”结茧了,母亲一面摘茧子,一面怎么说?5现有请你从全文看看,举一两个例子说说,这学费来得怎么不易。描述:“这学费可来得不易呀,_。”5 亲的话,“我”和姐姐心里怎么想?如果你是“我”或者是姐姐,会怎么对母亲说?“妈妈,_。”7 文上没有写这些,只是用“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来写母亲的辛劳,来写“我”内心的感动。这“又”告诉我们什么?与前面的“照例”联系起来;养一年蚕添一些白发,今年“又”添白发,一年一年辛劳养蚕,母亲也一年比一年显得老了。三、有感情地朗读

27、全文四、写一写:我的妈妈布置作业朗读本文完成习作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教学本文时,我引导学生多读多想,读中感悟,联系实际写写自己的妈妈,让同学们也体会体会自己的母亲工作的辛苦,母爱的深情。第课时计划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课题8*一束鲜花总课时1第1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4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的含义。3 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4 感受母子亲情,养成孝敬父母的美德。教材分析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我”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难点指导学生体会“我”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教具关于母亲的歌曲的录音磁带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说说自己的妈妈,什么时候生日,喜欢

28、什么等等。二、 可贵的沉默,引入本课自由读课文,提出疑问,交流讨论。可讨论下问题:(1)开始“我”是怎样对待母亲的生日的?(2)什么事让“我”改变了主意?(3)那个男孩向我挥手时,“我”可能想了些什么?三、 分组互相朗读自已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谈谈为什么使你感动,四、 联系实际谈自己是怎么对待父母生日的教学过程五、 续写结尾写一写“我”见到妈妈,并给妈妈送上鲜花时的情景,“我”会怎么说?妈妈的表情会怎样,可能会说什么?布置作业完成习作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本文简明扼要,感情真挚,充分体现母爱,教育学生孝敬自己的父母亲,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们都受到很深的教育。第课时计划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课题积累.

29、运用二总课时5第1课时教学目标1 读读背背绕口令;复习汉语拼音,区分“g、h”“j、x”“z、zh”等易混的声母,区分两拼音和三拼音。2 阅读成语故事南辕北辙,理解成语的意思,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教材分析重点区分两拼音和三拼音。难点阅读成语故事南辕北辙,理解成语的意思,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教具小黑板、幻灯片教法学法复习、联系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学生小声读绕口令教师巡视,及时发现读不准的字音。二、 师板书易读错的字,标上拼音,指导学生对比读,读准易读错的字音。如:华娃花华瓜小教三、 准字音后让学生放声读采用多种方式读:个人读,“开火车”读,分男女接读,齐读。四、 进行背诵比赛准备2分钟后开始,可以选

30、抽34人示范背,大家评议,然后在小组里背。五、 小结读背情况建议在课外读物中找些绕口令来读。教学过程六、 默读南辕北辙,边默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七、 让学生通过查成语词典,自已弄懂“南辕”与“北辙”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南辕北辙”的意思。八、 学生若对成语故事提出异议:“地球是圆的,那个人完全可以到达楚国。”教师应肯定学生求异思维,引导学生讨论明白,即使到达楚国,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那样做会浪费很多时间,也浪费很多财力。七、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习成语故事的体会布置作业读读背背绕口令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课时计划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课题积累.运用二总课时5第2课时教学目标实践

31、活动(我为父母献爱心)1 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2 能把感受写下来。教材分析重点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的对自已的关心爱护的事例。难点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的对自已的关心爱护的事例。教具录音磁带、有关部门母爱名人资料教法学法情景熏陶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结合本单元课文春蚕一束鲜花等,引导学生体会两面代人的亲情,要学会体贴、孝敬父母二、 组织学生交流:1. 父母做什么工作及工作的辛苦。2. 自己准备为父母做一两件什么事,通过交流互相启迪,如双休日主动做家务:大扫除、拖地、擦窗、整洁房间、买菜、洗衣、做饭菜;为父母洗脚。3. 自己制作一件小礼物,如贺卡,送给父母三、 交流各自关爱父母、献孝心的体会四、 把体

32、会写下来,读给父母听,听听父母的感受教学过程布置作业为父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热情洋溢,他们都表示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亲,学生们都受到很深的教育。感情真挚,充分体现母爱。第课时计划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课题积累.运用二总课时5第3、4课时教学目标习作(早晨)1 观察生活的能力2 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把早晨自己看到的或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教材分析重点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把早晨自己看到的或自己的感受写下来难点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把早晨自己看到的或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教具观察早晨的景色,早晨发生的事。教法学法观察-谈论-练笔法三结合教学过程早晨到街道、公园、集市、学校或野外看一看

33、,注意观察早晨的景色,早晨发生的事。一、 汇报交流1 小组汇报:早晨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 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归类:事情、晨景、场景、感受。二、 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1 选择早晨的景色和发生在早晨的事情或某个场景来写。2 写出自已对早晨的感受。3 题目自拟。三、 按选材内容分组讨论如何写(记事、写景、写场景三大组)四、 学生习作1 根据小组讨论自定表达顺序。2 师生交流评议要写的内容及表达顺序。3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学过程五、 习作评改1 提出修改要求。(1) 有没有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2) 句子是否完整、通顺。(3) 有没有写出自已的真实感受。2 自念自改。要求自己读

34、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改正。3 互念互改。把自已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子推荐给大家。4 指导评改。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提出评价意见和修改方法,集体评改。布置作业完成习作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本次习作先让同学们参观讨论,所以写起来较为容易,加之题材取之于学生的生活,因而,同学们都能较好地完成习作。第课时计划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课题理解重点词句总课时第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理解重点词句”的读书方法。教材分析重点学会发现重点词以及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难点学会发现重点词以及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教具本单元例文教法学法练习法教学教学过程教学边程一、 读一读读写例话,结合本组课文,小组讨论:你是怎么发现重

35、点句子的二、 结合学过的课文议一议怎样理解重点词句理解重点词语,一是借助字词典了解,二是联系句子或上下文理解;理解重点句子,先弄懂句子中重点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资料理解。三、 联系其他课文或课外读物的文章,交流你发现的重点词句及你是怎么理解重点词句意思的,例如:小摄影师南辕北辙教学过程四、 拓展运用选择一篇课外读物中的短文,引导学生画出重点词句,并谈谈重点词句的意思。鼓励学生把从“例话”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养成习惯。布置作业以画杨桃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让学生学会发现重点词以及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有益的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

36、能力。第三组本组教材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赵州桥参观人民大会堂,两篇略读课文纸奶奶的生日万能胶水发明记,一个“积累运用”。本组课文主要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古今建筑物和科技新产品。学习时,要注意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弄清事物的特点,体会到人类的聪明才智。同时要继续运用“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做到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重点词句,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本组教材的教学,建议用11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积累运用”5课时。9赵州桥一、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开头先交代赵州桥的所在地、设计人及建桥的时间,然后重点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

37、特点,最后讲作者由衷的赞美。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课文在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时,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赵州桥在设计上某一方面的特点,然后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法具体说明。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这个表达特色,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一是让学生了解闻名世界的赵州桥的设计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让学生领悟语言描写的特色,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二、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石匠、雄伟、砌成、横跨、创举、冲击、冲毁、坚固、而且、图案、智慧”。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

38、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赵州桥的有关知识,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4.领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积累语言。三、教学建议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有关赵州桥的资料,初步了解赵州桥的建筑设计特点,并读读课文。2.学习课文时,根据课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先读通读顺全文,了解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和全文的内容,然后抓住第二、第三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和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最后展开由物及人的联想,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第二、第三两个重点段时,要在了解这两

39、个自然段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句子。(1)“赵州桥非常雄伟”这个句子是段落的总起句。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弄清“雄伟”的本意和在本课中的意思,再深入联系下文,特别是课文中用的几个数字,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概括了第二自然段的意思,是一个重点句。引导学生理解时,可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这种设计”的句子,了解“这种设计”是怎样的一种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而了解“这种设计”有什么优点,这些优点能克服什么缺点,最终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理解这个重点句子,要注意两点:一是句子中的关键词“建桥史”需要弄明白;二是在这个基础上,联

40、系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千四百多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创举”的含义,从而加深对课文最后那段话的理解。(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个句子既是对上一个自然段的总结,又是第三个自然段内容的概括。学习时,要先让学生弄清总结了上一个自然段的什么内容,又概括第三个自然段的什么内容,感受这个句子的过渡作用。再讨论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这句话写具体、生动的。教学时可以运用挂图、投影等直观手段,让学生感受到赵州桥的坚固、美观。3.关于朗读和背诵。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在第二、三自然段。读到课文用数字来写赵州桥的“雄伟”时,要引导学生反复琢磨这些数字,从而把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读出来。课文还描写了赵州桥的美。朗

41、读桥面两侧石栏上的雕刻这段话时,要引导学生带着赞美的感情读。特别是读到文中描写精美图案的句子,要把“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的神态读出来。课文不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在赞美造桥的人。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时,由桥想到造桥人的智慧和才干,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而感到自豪,从而既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又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4.关于“思考练习”。第二题要求学生说说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和为什么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首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然后从“桥墩”“桥洞”来说明设计的特点。关于赵州桥的“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可以参照“教学建议”2给

42、予指导,教师不要限制过多,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第三题,先让学生读读这段话,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段话的内容,再看一看这段话是围绕着什么意思写的。选做题可与课后扩展活动结合起来。5.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联系画面和上下文初步理解“雄伟、创举、坚固、美观、遗产”等词语的意思。本课生字较多,要注意检测下列字。字音:“创、智”读准翘舌音。“量”是多音字,要读准确。字形:“既”,右旁的笔画笔顺,与“即”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别;“砌、毁”容易写错;“慧”的第10画是短横。字义:让学生尽量结合生字的构字特点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砌”,是用石头来砌,所以是石字旁。“跨”,原指一只脚向前或向左右迈,所以是足

43、字旁,在课文中则指赵州桥的两端分别架在河的两岸。“雄伟、创举、美观”三个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应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6.课后拓展。(1)举行一次演讲会,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有特点的桥。这些知识可以从课外的语文、历史、建筑等资料中查找。(2)利用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桥的资料和图片,在班上办一个小小展览会。让学生通过参观,进一步了解有关桥梁方面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四、参考资料赵州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南赵县南门外。赵县古为赵州,所以叫赵州桥,也叫安济桥,是国务院规定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公元581618年,杨坚所建。石拱桥完全使用石料建成的拱形桥梁。石拱

44、桥常见的是单孔,也有双孔和三孔石拱桥,即多孔石拱桥。多孔石拱桥的桥墩有厚墩(现代称为刚性墩)和薄墩(现代称为柔性墩)两种。一般说来,墩厚小于1/6的拱桥净跨,就可当作薄墩;多孔薄墩拱桥一孔受载,要波及相邻桥孔,影响的程度与波及孔数的多少,主要决定于拱圈刚度对桥墩刚度的比值大小。现代称它为连续拱桥,简称连拱。薄墩有利于泄洪和船舟航行,并使全桥轻盈优美,与水乡环境相协调。10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教材说明课文记叙了“我”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通过“我”看到的情景和听王叔叔的介绍,表现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抒发了“我”对人民大会堂的赞叹之情。课文是按参观的顺序写的,共有九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讲了

45、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第二至第八自然段讲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讲参观经过这几个自然段,都是先讲“我”来到什么地方,再抓住这个地方的突出特点进行描述。这样写层次分明,各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第九自然段讲了人民大会堂建设速度之快和“我”的感受,赞扬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责任感。本课重点是帮助学生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课文的叙述顺序。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二是让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二、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46、,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上、台阶、大厅、大礼堂、主席台、灿烂、宽敞、椅子、会议、贵宾”。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3.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4.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三、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师生收集关于人民大会堂的图片和有关人民大会堂的其他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制作投影片或教学课件。2.本篇课文的教学,一要抓住参观顺序,理清思路;二要抓住课文的描写重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学,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然后启发学生在阅读时想一想每段都写了什么,再看一看作者是怎么

47、写的。要注意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加深印象。例如,可以先画出写什么地方的句子,再把怎样写的句子读一读。还可以读读、想想、写写,把人民大会堂各处的名称写出来,然后仔细阅读,了解各处的特点。3.课文中以下句子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1)“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我”对人民大会堂的总的印象,课文以下各段都是围绕这句话讲的。(2)“登上台阶,一抬头就望见正门上那个庄严的国徽,红底镶金,闪闪发光。”“红底镶金,闪闪发光”突出了国徽的庄严。(3)“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柱子又高又大,从这十二根柱子又高又大也能看出大会堂的

48、雄伟。(4)“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这句话突出了大厅的壮丽美观。(5)“我抬头一看,只见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中央是一盏红五角星大灯,放出灿烂的光芒。”这个句子形象地说明了灯很多。“灿烂”指光彩鲜明耀眼,“放出灿烂的光芒”是说那盏“红五角星大灯”非常明亮,使得大礼堂显得格外壮丽。这句话还可以看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6)“走出大门的时候,王叔叔说:这样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这句话讲了人民大会堂建设速度之快,赞扬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责任感。4.朗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除了要读好“人民大会堂真是雄

49、伟壮丽!”这句话,对其余部分,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如同身临其境,具体地感受到人民大会堂各处的特点。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应该自然地流露出欣赏、兴奋、赞美和自豪的感情。5.自主性学习。这篇课文各段的结构大体相似,要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发现这一规律,然后再独立细读每一部分,体会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主要特点。教师不必逐段引导,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6.关于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重点是“向游人介绍人民大会堂”。可以先让学生把人民大会堂各处的名称按顺序填在题中的括号里,然后在课堂上分成学习小组,互相用课文里的话或自己的话说一说。第3题,让学生通过对每组上

50、下两个句子的比较,体会在描写事物的时候,怎样把句子写具体。要引导学生比较每组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多了些什么,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哪种表达更好些。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初步渗透写具体的方法,如运用数字、描写颜色、恰当运用形容词等。7.关于生字词。字音:“登”“厅”“党”“敞”是后鼻韵母;“灿”“烂”“宾”是前鼻韵母;“敞”是翘舌音。字形:“登”容易写错,要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生词,要鼓励学生尽量自己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大理石”,一种带有花纹的岩石,有光泽,多用作装饰品或雕刻材料。多产于我国云南大理。“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是一种优质玻璃,很像水晶。

51、课文中写人民大会堂的中央大厅“水晶玻璃大吊灯”和“大理石的地面”更显出它的高雅华贵,富丽堂皇。“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本课是指作者了解到人民大会堂建设的速度很快后,发自内心的感慨。8.课后拓展。(1)组织一次语文活动。活动前,可以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和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的图片悬挂于教室四周,再请学生当“导游”,带领“游客”参观。(2)开展一次参观活动,写一篇“参观记”。四、参考资料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是当时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正门朝东面对天安门广场,顶上镶嵌着金光闪闪的国徽,前面有12根25米高的大理石门柱。这也是首都北京标志性的建筑

52、。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和一些重大的国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万人大礼堂长60米,宽76米,正中高33米。共三层,屋顶是穹窿形,天花板上纵横排列着500个灯孔,灯光齐明时,就像满天星斗。顶部中心挂着五星大灯,灯的周围是70条光芒线和40瓣镀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11*纸奶奶的生日一、教材说明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纸奶奶过生日,她的子孙纷纷赶来祝寿,汇报自己的本领。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纸的种类越来越多。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运用童话形式介绍科学知识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

53、有一定的速度。3.能初步把握本课所介绍的各种纸的性质和用途,体会到科学技术在发展,人类社会在进步。三、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准备课文中介绍的各种纸的实物或运用课件来展示。2.本课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科学童话故事,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学中应借助“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多读多想,从中归纳出各种纸的性质与作用。应激发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获得思想启迪。3.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不同纸的不同特点和用途,是本课的重点。理解为什么纸奶奶感慨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可

54、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或演课本剧,理解每一种纸的特点和用途,如避水纸的特点是不怕水,人们可以用它来做雨衣、游泳衣;耐热纸的特点就是不怕热,人们用它来炼钢和进行生物实验;食用纸是用食用纤维制成的,人们用它来印成报纸或书刊,读过后还可以拿来吃;容器纸的特点是表面上压一层薄铝箔,能耐高温,可以用来做饭、烧水;防锈纸的特点就是保护金属元件不生锈,人们用它来包装金属元件;速溶纸的特点就是能迅速溶解,人们用它制成了手帕、餐巾、水泥袋等。4.朗读时,要注意人物的语言,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如避水纸恭恭敬敬地对纸奶奶说;食用纸抢着介绍;防锈纸大声喊;速溶纸慢条斯理地说。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读中

55、培养语感。5.激发学生想象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讨论:随着科技的进步,还能造出什么纸。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布置课文续写。四、参考资料纸纸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公元105年,蔡伦发明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材料造纸。近世有发展用无机纤维(如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等)、金属纤维、合成纤维和塑料薄膜造纸,以供特定用途。纸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资源。从古到今,造纸所用主要原料都是植物纤维,诸如木材、芦苇、竹子、麦秸、稻草、蔗渣、树皮、麻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造纸所用纤维原料的种类和造纸产品的应用范围都在不断扩大,造纸技术的发展使其对纸张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把以

56、植物纤维为主构成的纸,叫做“第一代”纸的话,那么用合成纤维制成的纸和以塑料薄膜为纸胎制成的纸,则叫做“第二代”纸,又被称为合成纸。挂历薄膜所用即为此种纸。近几年来,国内外又有了“功能纸”。所谓功能纸,就是采用某些特殊原料,制造出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新纸种。报纸上报道国外的纸手表所用的纸,大概就属于这类功能纸。有人把这类功能纸称为“第三代”纸。普通的纸,制成后未经再次加工,一般称为纸或原纸。为了保证纸的表面性质和装饰效果,或者为了赋予纸面一种特别性能,对原纸进行了再加工,所得到的成品便称为加工纸(如涂布印刷纸、复写纸等)。然而,仅仅按照加工还不能满足某些特殊用途的需要,于是,采用新的纤维原料和加工

57、措施,获得了具有某种功能的纸。耐火纸、夜光纸、电磁波屏蔽纸以及被誉为“东方魔纸”的车用保洁纸等,均可视为功能纸。12*万能胶水发明记一、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位名叫聪聪的小朋友,搞创造发明的事。他在生活中遇到种种麻烦事情以后积极思考,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发明了一种万能胶水,可惜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告诉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从而自觉实践,大胆创新;二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课文学习的重点是理解聪聪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和他是怎样做的。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三、教学建议1.课文的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阅读理解。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