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报告模板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66882083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研习报告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研习报告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研习报告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研习报告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习报告模板(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 育 研 习 报告( 2013届)学 院: 人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093班 实 习 生: 陈怡冰 学号: 09010305 实习学校: 温州市绣山中学 实习带队教师 王锋青 研习指导教师: 王国均 研习成绩: 2012年 12 月 18 日浙江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制“2009级教育研习材料一”教学视频研习表姓名 陈怡冰 课题 如梦令 日期 2012 年 10 月 2 日意 见一、时间分配研习教师讲授12:07教师讲授的时间较少,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但具体实施起来较不理想学生回答17:41学生回答时间较多,但在组织语言上花费较多无谓的时间学生讨论06:12学生讨论较为激烈,讨论

2、过后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学生阅读04:28诗歌讲解以诵读为主学生作业01:06将从文中寻找答案视作课堂作业的一部分二、提问研习教师提问提问次数36教师提问次数较多,但都较为简短,以启发性鼓励性为主提问串8提问串多为大问题下分为几个小问题,次数适中追问次数18追问次数较多,一方面由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为薄弱,需要加以引导;另一反面,学生对于答案中心和关键点迟迟不能靠拢,因此花费了较多的唇舌生问学生提问数0这点上做的不是很够,基本上是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权利,教师也没有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综合素质问题类型记忆类问题4多是启发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与反思类问题共

3、同使用聚合思维7在发散问题之后,需要做出一定的总结发散思维9课堂多为发散性问题,不仅是照顾到初一学生的特质,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共同讨论反思类问题6反思类问题主要是学生在翻译诗文内容和理解文意时,运用之前学习过的古诗词常识,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对诗词内容大意的疏通。三、学生反应研习学生回答次数41学生回答次数较多,说明学生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课堂气氛较好单人两次数2主要是请学生完善自己的翻译或者是让学生有感情朗诵单人三次数1同上单人四次及上0单人提问过多会引起学生反感集体齐答次数8一些简单的问题就不需要个别请学生回答了,集体回答即可讨论后汇报数4主要以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为主,注意培养

4、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个别回答次数13这是课堂学生回答的主要形式字词式回答27占回答比例的多数,先是以短字词回答,再在教师启发下,尝试用短语回答。短语式回答12短语式与字词式并用,以字词式较多句子式回答8在教师引导下,能用较为流畅的话语表达段式回答4学生尚没有养成用段式回答的习惯四、理答研习给予表扬8表扬的形式也较多样,如:直接口头表扬、学生鼓掌、教师将其答案写在黑板上等没有反馈7一般是学生的回答不够到位,主要是重复了学生的答案,再询问补充给予批评0无请别的同学补充5如果一位学生的答案不够完整,或者是发散性答案,则会请其他学生补充一、个人课堂实录(示例如下)如梦令教学实录执教者 陈怡冰 上课时间:2

5、012年 10 月 2 日师:平常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喜欢诵读唐诗宋词吗?00:08生:(有人说喜欢,有人说不是很喜欢)师:但我知道,同学们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了很多唐诗宋词,也有一定的课外阅读。应该形成了自己一定的评判标准了吧?那我想问,在你们心中,怎样的一首词才算好词呢?00:27(学生陆陆续续举手)师: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00:40生1:读起来朗朗上口的。00:50生2:有一定的意境的。00:58生3:背后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的。01:10师:同学们都说道,一首好词,要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有一定的意境的,特别是有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故事的。大家的见解都非常深刻呀,也和一位清代的国学大师不谋而

6、合。他在自己的就是王国维。王国维在著作人间词话中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PPT展示有同学来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01:30师:在学过我们之前的文言文之后,我们可以试着来翻译一下。02:10生5:最好的词是要有境界的。有境界的词就自己有很高雅的(语塞)02:46师:这里“高格“是什么意思呢?03:14(旁边的学生悄悄提示“品格“)师:哎,我听到有同学帮助你,组了个词叫“品格“。你再接着连起来说一下?03:59生5:然后,这样的词中才有名句。所以五代北宋的词才会这么有名。04:21师:翻译得太好了!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宋代的一位女词人,她

7、叫04:38生:李清照。师:她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今天我们就来品一品,她的词高格在哪里,她又有哪些独绝之才?大家翻到课本第159页。05:23一、一读,通词意师:我们拿到一首词,首先要做的是什么?05:33(学生讨论)师:读呗,对不对?那我们就先来读一下这首词。我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06:09(学生6读)06:14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用实际行动给他一点肯定。06:37(众生鼓掌)师:他把断句,停顿都读得非常好,跟老师划分出的断句一模一样。那大家就着老师准备的背景音乐一起来读一读。06:58师:这是一首怎样的音乐?07:26生:伤感、凄凉、悲惨。07:45师:那如梦令是一首悲惨的词

8、咯?08:06生:不是,这是一首欢乐的词。08:22师:从哪里看出是欢乐的?08:45生1:“兴尽“,说明他兴致盎然。09:03师:哦,这就让我想起了我们之前单元考中的一篇文言文王子猷雪夜访戴。大家还记得他是怎么样拜访别人的吗?09:26生:“乘兴而去,兴尽而返。”09:40师:看来大家把学过的知识都牢牢记住了。还有哪里看出如梦令是欢乐的?9:45生2:“常记溪亭日暮”一句,说明他觉得这次出游给他印象深刻。10:07师:那你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是什么意思?10:25生2:还记得那个溪亭和日暮。10:48师:哦,那你认为这里的“常“是11:03生2:(迟疑)经常。11:15师:嗯,这里

9、经常也是翻译得通的,但 “常“在古代更多地是作”曾经“之意。板书常,曾经。11:27师:这样看来,这句话应该翻译成11:57生2:曾经记得那个溪亭的傍晚。11:12师:这样好似不太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逻辑顺序,那要进行下调整吗?11:35生2:还记得曾经在那个傍晚的溪亭边。11:57师:哎,这就翻译地很好很通顺了。还有呢,你们为什么会觉得是欢乐的?12:11生3:“沉醉“说明她喝得很醉很醉,很高兴。12:22师:哦,一个“醉”字让你看出了玄机。12:43生4:“惊起一滩鸥鹭”这个画面很生动活泼。13:01生5:“争渡,争渡”也说明她很急,很想把船划出去。13:29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这个争渡的动

10、作。13:47(学生纷纷做出划船的动作)师:这里也可以看出词人是怎样的一个性子?14:19生:性子急、大大咧咧、不拘小节14:28生6:“误入藕花深处”就可以看出她喝高了,所以迷路了。14:32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欢乐的画面,那我们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词在讲一件什么事儿呢?14:56(请一位学生翻译全词)师:说了这么多,大家都认为这首词是一首欢乐的词,那老师这里也有一曲欢乐的曲,大家就着音乐,读出这种欢乐的感觉好吗?15:17(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诵)二、二读,描画面师:古人就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不仅能从词中感觉到音乐的律动,还能感受到画面的柔美。刚才大家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品茗到不

11、同的画面。自古人间皆词话,人间宋词皆成画。如果让你选取词中的一句话加以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心中的这幅画,你会选哪句?哪句最让你有内容好讲?哪句话让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最丰富?16:15(学生有些沉默)师:有同学觉得自己心中的画面已经成熟了,想要表达出来了吗?16:21(学生积极性还是不高)师:这六句话,就没有一句话激起你们心中的涟漪吗?16:27师:那我们这样,同桌两个人之间讨论讨论,说不定交换一下意见,彼此之间的思维可能会联想得更多,想象的空间可能会更加宽广。17:43(学生讨论)师:我看讨论声渐渐小下来了,有哪些同学心中是有想法了呢?18:42生1:就是说,在黄昏的时候,旁边都是荷花,又

12、有鸥鹭,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下,诗人的心情非常好,回忆也很美好。18:47师:好的,由你来开了个头,还有其他同学吗?19:11生2:我选“溪亭日暮“。黄昏的时候,溪边的亭子,这个景色是很和谐优美的,说明作者的心情很愉快。19:20生3:我讲“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诗人喝醉了,有醉意,看出她很潇洒。19:42师:呦,你除了读出了她心情非常好,你还读出了的闲适、潇洒,对吗?那你把你读出的闲适和潇洒融入进去,再来读一读你选的这句词。19:55(学生诵读)师:你觉得读出那种感觉了吗?20:15(学生摇头)师:那你再来读一读。20:17(学生再次尝试诵读)师:这回真的有种酒喝进去的感觉了啊。还有其他同

13、学吗?20:24生4:我选择“争渡,争渡“,我觉得这里作者有种慌了的心情,该怎么把渡出去。20:47师:哦,你注意到了课下注释,争是“怎“的意思。大家可以圈一下。21:23师:那你将你理解到的“慌”再来读一下。21:45(学生诵读,笑场)师:你觉得你读出“慌”了吗?21:54(学生摇头)师:那有其他同学想要试一试吗?觉得我比他更能表现出慌张的感觉。21:59(课堂气氛较沉)师:同学们都这么淡定呀。22:15师:听了同学这么多的画面,老师心中也感慨万千,于是我不禁在脑海中浮想联翩,构思出了一幅画面。22:25还记得那是夏日的一个傍晚,我与两三好友,荡舟、饮酒、赏莲。泛舟游玩,需要酒来助兴。三杯两

14、盏,喝酒行令,不知不觉间竟已沉醉。美景加上美酒,又有几人能不沉醉其中?酒酣心醉导致的后果便是“不知归路”此时天色渐晚,借着蔼蔼暮色,晚归的游人荡起船桨,正难辨方向,突然发现早已置身于曲港横塘深处,红莲翠荷之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怎生是好?急于从迷途中寻找出路的她不管不顾地奋力摇动船桨,原本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尽数被这“争渡”惊飞,扑腾着打破了原本逐渐沉寂下来的暮色。师:老师也是受了你们的启发,才描绘出这样的画面的。24:07三、三读,知手法师:那现在,老师这里有两幅画,一幅素,一幅艳,左边这幅清新淡雅,右边这幅浓墨重彩,你们觉得哪一幅更符合李清照在词中所想要带给我们的意境?24:12生:第一幅

15、24:14师:同学们的答案都这么统一呀?那我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24:16生1:我觉得这首词很淡雅和安静。24:25师:词人用这短短33个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这么优美淡雅的画面。它有华丽的辞藻吗?24:49学生:没有。师:有宏大的场面描写吗?24:56生:没有。师:有同学知道左边这幅画是用什么技巧画的?24:21师:可能同学们不太清楚,左边这幅图是用白描的手法描述而成的。刚刚我们说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描也是文学表现的手法之一。25:20PPT展示描述: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同时,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对于这种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

16、修饰与渲染烘托的描写手法。师:刚刚我们提到,词一共几个字?25:47生:33个字。25:49师:短短33个字,却表达了丰富的意境,所以王国维也是大加赞赏:“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PPT展示 26:05师:我们也一起将王国维的词评来读一读。26:15(学生齐读)四、四读,品志趣师:大家除了能根据如梦令这首词描绘出风景画来,还能画什么画呀?26:57生:人物画。27:27师:画中的人物是谁?生:就是我,李清照。27:37师:那李清照带给你怎样的形象?27:41生1:性子有点急。她“误入藕花深处”,慢慢划说不定还能找

17、到路,但是她拼命划着桨,就惊起了一滩鸥鹭了。27:47生2:她不拘小节,一个女生喝酒喝得这么醉,这么晚还不回家。27:51师:这其实是李清照第一次喝酒,那时她才15、6岁,大家想想同年龄的女孩子那时候都在干什么?27:59生:做女工、呆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师:在得知了她作出这首词的幕后故事之后,你对她是否产生了新的想法?28:12生:叛逆、豪气、潇洒、与众不同师: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解读得都很详细,各具特色。28:59PPT展示给出李清照的生平简介资料。五、五读,作比较师:刚刚大家都说道,这首词是描写欢乐的场面,而李清照早期的词中也多写其悠闲生活。但命运对她却并非一直

18、眷顾着。29:41PPT展示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无子嗣,所有的厄运相继降临到她身上。于是在她晚年,她又写了一首如梦令,大家一起来看一看。PPT展示出示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师:同样的,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29:59师:同学们有发现这两首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先来说说相同吧。生1:名字都是一样的。30:07师:这是名字吗?我们一般把它叫做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格律。大家发现没有?两首词的格式,停顿都是一样的。还有呢?30:57生2:都是喝酒的时候写成的。31:19生3:里面都有“花“。31:26师:哦,都是赏花。那还有呢?31:31(学生较为沉

19、默)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都是李清照对自己回忆的一个写照。那同样是喝酒、赏花、选取了同一个词牌名,那作者的心情是不是一样的呢?31:42(大部分学生摇头,但举手较少)师:那我们小组之间讨论一下如何?32:03(学生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师:不同的境遇早就了她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境使她即使同样在喝酒、在赏花之时,也不复往昔的快乐与甜蜜。所以这也是王国维眼中的PPT展示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39:11(请学生齐读)师:李清照这一生啊,应该(说)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是我觉得,现在,她不必再感到遗憾了,为什么呢?因为她写的词,她写的诗和文,早已经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我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她的文学

20、正绵绵不绝、繁衍生长着,永远永远流传下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一道风景。41:07二、小反思或总结类内容“2009级教育研习材料二”研习报告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实习学校 指导教师 实习年级 题目根据所写报告内容自拟引言时间地点指导老师,一些研讨活动等进行概述。也可以类似于论文开头的摘要等。正文(不够可附页)涉及课堂讨论的相关内容。(可分块阐述)可以是同学所讲到的案例分析,自己的感受等都可以结论一、 一所好的学校的特征是:1、2、3二、 一位好的班主任的特征是:1、2、3三、 一位好的同学的特征是:1、2、3四、 一位问题同学的特征是:1、2、3五、 一位好的语文教师的特征是:1、2、3六、 一位好的实习教师的特征是:1、2、3附录随意,有内容可附录,没有内容可不附录。研习工作总结自我总结:研习评议研习教师考核意见(客观评价研习中的态度、表现等):研习成绩考评考评等级:A等 B等 C等 D等研习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