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6875936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交通系统简介(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智能交通系统综述摘要:“智能交通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21世纪的新型交通运输模式,是当前交通运输学科的一个前沿领域,因此了解智能交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发展阶段,各阶段发展的成果与特点以及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外智能交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初步设想了解决方法。另外还介绍了智能交通的组成及其应用领域,对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总之智能交通是我国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词:智能交通 发展阶段 成果 问题 前景Summary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Abstrac

2、t: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a new discipline rapidly developed in the 1980 s, it is a new transportation mode studied the 21 st century, is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transportation front field, so learning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t meaning.This paper m

3、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g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roposed the problems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uri

4、ng th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eliminary.Also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cast. In short intelligent tr

5、ansport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 Stage of development Results Problem Prospects引言:ITS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个人旅行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交通需求越来越高,ITS便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6、。本文主要阐述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服务体系及出现的问题,整体的介绍了智能交通一、 概念及概况所谓数字交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定位、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其它相关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以减少交通拥挤、提高交通流量、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充分利用路网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是一种全方位的交通智能化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综合运用了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等,将交通系统所设计到的人、车、道路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智能作用,从而使交通系统智能化,更好地实现安全、畅通、低公害和耗能少的目的。智能运输系统

7、的英文为Inte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智能交通起源于上世纪6070年代欧美国家交通管理计算机化的尝试 ,随后进行的道路功能和运输智能化研究则大大丰富了其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交通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数字交通事业正式起步。但在智能交通管理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工程实施,在城市交通管理、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等方面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二、 国外发展状况及取得的成就(1)数字交通系统产生于上世纪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随着科技应用领域的拓宽, 西方国家开始研究运用计算机、通讯、信息及控制技术来

8、改善交通状况。(2)80 年代中叶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综合运用于整个运输管理体系。使人、车、路及环境密切配合、和谐统一, 从而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管理系统, 这便是智能交通系统。(3)进入90年代以后, 美国、欧洲、日本以及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开发给予了更高的重视,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智能交通系统是近两三年来才在国际上统一的名称,过去30年中欧洲、日本和美国的叫法都不一样, 同时都有自己的一个特定发展过程。在欧洲最早叫 RTI (Road Transport Informatics),即道路

9、交通通信技术。80年代中期, 由欧洲联盟及各国政府联合主持制定了一个欧洲车辆安全道路结构计划(Dedicated Road Infrastructure for VehicleSafety in Europe),简称DRIVE, 同时民间还联合搞了一个 PROMETHEUS( Program for a European Traffic w ith H ig hest Efficiency and Unprecedented Safety) , 即欧洲高效安全交通系统计划。到1991年,在完成这两个计划的基础上,为了推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在欧洲成立了一个叫 ERTICO (European

10、Road Transport Telematics Implementation Coordination Org anization),即欧洲道路交通通信技术应用促进组织, 这是欧洲联盟与道路交通通信技术企业界之间用于推动ITS在欧洲的发展的一个联盟组织。ITS 在日本的发展始于70年代。从1973年到1978年, 日本成功地开展了一个叫动态路径诱导系统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车上的驾驶员可以根据装在车上的显示器上所显示的道路交通 堵塞状况及诱导方向, 选择自己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10年间, 日本相继完成了道路与车辆之间通信系统、交通信息通信系统、宽区域旅行信息

11、系统、超智能车辆系统、安全车辆系统以及新交通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1994 年1月,由日本警察厅、通产省、运输省、邮电省和建设省等五个部门联合成立了日本道路交通车辆智能化促进协会( VERTIS: Vehicle Roadand Traffic Intellig ent Society) , 用以推动 ITS在日本的发展。美国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研究是最早的, 始于本世纪 60 年代末, 那时叫做电子路径导向系统(ERGS: Electronic RouteGuidance System)。中间暂停了十多年, 到80年代中期后 以加州交通部门研究的驾驶员寻路系统获得了成功为契机, 在

12、美国全国开展了被称为智能化车辆道路系统( Intelligent Vehicle - H ighway System, 简称IVHS) 的研究。1991年,成立了美国智能交通系统协会(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ociety of America),这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团组织, 主要宗旨是帮助并加速智能交通系统在政府和民间企业的发展, 协会成员来自民间企业、学术单位、环保团体及各级政府相关单位, 参与面十分广泛, 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发展。1991年, 美国总统签署了综合提高陆上交通效率法案(即ISTEA, 又称冰茶法案),把开发研究智能化车辆道路

13、系统作为国策并给予充足的财政支 持。1994年将美国IVHS改为美国ITS, 以表明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不仅限于车辆和道路, 而可以推广到一切交通工具和交通中所组成的智能化系统。当然, 就目前来讲, 主要还是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目前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车队管理、公交出行信息、电子收费和交通需求管理等四大系统及多个子系统和技术规范标准。 三、 国内发展状况及取得的成就(1)国内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从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看,主要应用在城市内部交通和高速公路两方面。在城市内部交通方面,北京实施了科技奥运智能交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广州、中山、深圳、上海、天津、重庆、

14、济南、青岛、杭州等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也各自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高速公路方面,2007年底,我国内地已有27个省区实现了省区内不同范围的收费系统联网。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正逐步展开跨省区的收费系统的建设,其中北京市已经基本完成了有关建设任务。在民航和铁路方面,智能化建设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 从产业规模看,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近年来的平安城市建设,为道路监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目前国内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我国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领域,国内约有20

15、0多家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并且国内企业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双界面CPU卡技术。在3S领域,国内虽然有200多家企业,但能够实现系统功能的企业还比较少。尽管国内从事智能交通的企业“鱼龙混杂”,一些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些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统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统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发展阶段交通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公路、水运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成立了交通部经济信息领导小组,于1987年制定了交通运输经济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方案,构筑了交通运输经济信息系统的三级体系结构。198

16、9年,交通部成立了中国交通信息中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数字交通事业正式起步。 1995年,交通部首次将发展智能交通纳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 2001年科技部将智能交通系统作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开始研究。 2007年6月在福州举办的“2007中国数字交通创新与发展论坛暨通信新成果展示会”,集中展示了我国交通运输业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成果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完成省级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区域性道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3个信息化示范工程,全国各地已初步形成了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相结合的交通专用通信网。在水运领域,实现了交通部与41个省厅级交通主管部门、90多

17、个大中型港口及190个政务信息报送单位的行业专网连通,水运生产快速统计系统、交通政务信息网络交互平台等业务应用系统已经开通应用。 四、 智能交通系统提供的服务1、出行者信息服务在家中或在任何地方的人均可使用个人出行帮助系统来获得自己所需的相关信息,以帮助他选择出符合其出行预算和时间要求的交通工具与出行路线。在行程中,导航系统将引导司机到达目的地,司机将不断地接受到前方有关交通状况的信息。司机与外界完全相通,出行变得容易、安全和舒适。交通信息数字化很容易与其他服务系统一体化,在进入一城市前,司机被预先告之停车场位置以及如何与公交相接,他可以预定停车位;其移动通讯可以直接进入internet网,自

18、动访问所选择服务(如餐厅、旅馆等)的站点。另外,通过与相邻交通区域信息的交互,交通管理水平将会有很大提高2、高效的快速应急服务在出现紧急状况时,ITS可以对事故发生地进行迅速与精确的定位,并且可以根据出事车辆传感器所提供数据,选择合适的应急设备,从而最大限度地拯救人的生命。3、安全行车服务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内的各种传感器可自动告诉司机所处行车环境的各种信息,及时向司机提出警告并帮助司机摆脱潜在的危险。在交通拥挤地段,车辆只能顺序行驶,以减少碰撞与交通事故。在学校、居民区等地段,司机可以通过按动车内的车速自动控制按扭,将行驶车速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4、减少交通阻塞,提高交通安全与ITS控制中

19、心相连的路况监控设备对路网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借助人工智能的帮助,控制中心将所连续监控的路网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从而提出整个路网的优化运行方案。与此同时,司机接受到与路网优化运行方案相应的引导信息。他可以根据引导信息选择行车路线、从而大幅度提高现有路网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5、高质量低成本的快货运输ITS强大的网络效能可以给整个社会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快货运输。一方面,运营者可以运用ITS综合不同的运输模式,选择出能够及时运抵货物的最低成本的承运方案,并据此向货主提供承运报价;另一方面货主可以根据不同运营者各自的承运方案与报价进行合理选择。另外,在承运过程中,被运货物始终由电子标签进行追踪

20、,同时,承运者还可以根据货主需要随时改变货运路线及其目的地。5、方便快捷的支付手段作为无现金社会的扩展,交通运输服务要求实现更加方便快捷的电子支付手段。智能卡将被广泛用来来支付过路费及停车费等,从而代替现金支付。当车辆处于行驶过程中时,可以通过用户与ITS支付中心可靠的无线通讯来完成交易。五、 国内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国内智能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1产业链条发育不健全 智能交通在国内的发展一直强调交通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忽视了交通信息的服务功能。国外成功经验表明,当智能交通发展到一定阶段,高层次的交通信息服务就应成为智能交通的主要部分。国内目前在利用现有信息资源进行高层次交通信息服务的开发方面

21、,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包括供应商、运营商、政府和消费者间的完善的智能交通产业链。交通信息收集,开发和消费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高层次的交通信息服务相关的产业环节还非常不建全,运营商和交通信息消费者还没有融入智能交通体系之中。造成国内智能交通产业链条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主要交通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没有形成一个能够同时掌握足够全面的交通信息搜集和发布的机构或平台,因此,无法从现有资源中产业能够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 2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 我国的智能交通发展较晚,在应用方面更显得落后。在中国智能交通的市场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下,大量的国外公司加入到我国的交通技术领域和咨询领域。就目前状况而言,国

22、内企业在竞争机制、竞争策略、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许多方面尚不如行业内的国外企业。目前,国内智能交通高端市场70以上被国外企业抢占。比如,在自适应交通信号系统方面,国内市场基本被国外公司所掌握。监控产品与国外仍有不少差距,行业的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 3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处于滞后状态 国内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在缺乏标准的条件下,许多地区的智能交通系统自成体系,缺乏应有的衔接和配合,标准互不统一。即便在城市内部,道路上的传感器标准也非常混乱,因为传感器设备生产企业缺乏统一的接口标准。标准和规范的混乱妨碍了交通数据的获取,从而无法进行交通流的分析和预测。在高速公路收费系

23、统方面,各省或地区内建设的网络一卡通或不停车收费系统,也没有统一指导和标准,为将来的全国联网造成了困难。 4资源整合不够,难以发挥系统功能优势 尽管在宏观层面有全国智能交通协调小组在推进系统建设,但在城市层面上,缺乏一个有力的机构进行协调。道路交通的信息分属于公安、交通、规划、铁道、民航等不同部门。各个部门都掌握有一定的交通信息资源,但出于部门利益,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存在很大困难。单兵作战,自成体系,没有考虑各部门的衔接和配合。各个部门目前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渠道是网上留言、电子邮件或人工拷贝等。这些方法存在实效性差等问题,使得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比较困难。 国外智能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1、应强调 I

24、TS 的综合性目前的智能交通系统是以道路和车辆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利用效率与安全性为研究目标的新一代交通运输系统, 其研究重点是公路交通问题。目前尚缺乏将ITS应用于包括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的综合交通体的研究计划, 综合交通ITS的基本框架尚未形成。道路交通ITS先行虽然可行, 但综合运输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包括规划、运营、管理等方面) 直接影响道路交通ITS的发展和科技含量作用的水平。因此,研究开发综合交通ITS是实现道路交通ITS的保障环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的研究途径。2、应强调ITS的巨系统性ITS 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它是由许许多多关系密切而复杂的不同领域

25、、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按不同层次综合集结而成。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种交通模式按本身的优化目标开发各自的ITS,不考虑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就难免使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ITS性能不是最优。例如, 目前各国都在研究各自的引导系统, 采用不同技术方案, 结果将形成各自互不相容的独立系统, 在联合使用时就不能是最优的系统。要真 正实现全球范围的ITS, 实现整体效益最优, 各国必须组织相应的高科技技术力量进行系统的研究, 进行有效的国际协作与管理, 建立地区统一、最终实现全球统一化的智能交通系统。3、应降低 ITS 的造价上述美国研究开发的一段长约13 km智能车辆公路系统, 花费高达20亿美元。这种代价离

26、实用型的ITS 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 降低造价应是当务之急, 但是可以相信, 随着各项现代技术的研究突破, IT S 的造价必将大幅度下降。根据美国的ITS研究开发计划, 到2002年, 美国第一条实用型的智能车辆公路系统将投入使用。六、 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思路是: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目标,以行业标准为先导,以资源整合为关键,以出行者需求为导向,以技术研发为支撑,以做大做强本国企业为依托,立足国内交通特点,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培育相结合,基础研究和项目建设共推进,打破体制约束,构建信息平台,努力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系统,加快推动产

27、业发展壮大,努力使智能交通领域成为我国高技术开发和新兴产业成长的重要领域,为国民经济社会环境健康持续较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作用。 根据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和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具体目标为: 1、到2015年底,建成覆盖全国高速公路、国道、干道和省道的道路信息监测体系,监测道路的交通流信息,以及周边的气象条件、污染排放等交通环境信息。 2、到2018年底,开发包括电视、广播、影视、GPS、车辆诱导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车载终端产品,结合北斗卫星系统的建设,形成完善的交通信息利用平台。 3、到2020年底,利用完善的交通信息平台,实现智能交通的出行决策

28、功能,为人们提供基础的公交信息公益性服务,同时开展针对个人出行的个性化服务,将市场机制引入智能交通行业,使智能交通系统成为人们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进入智能交通发展的成熟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七、 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发展的组织建设 国内智能交通的推动工作主要由科技部联合公安部、交通部、建设部、铁道部等有关部门成立的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及办公室。近年来,指导小组在智能交通的技术研究、系统集成、示范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协调各部门间沟通、指导智能交通行业、监督行业标准实施等方面的作用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智能交通协会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在发挥中介机

29、构作用、推进智能交通发展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建议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发展政府机构力量,强化其在规划制定、部门协调、政策研究、技术研发、标准统一、市场秩序维护、质量监督、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健康持续较快发展。 (二)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 解决智能交通的信息平台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也需要通过城市内部智能交通系统整体框架规划,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促进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和深加工。在省市层面,可尝试建立包括交通、城管、公安等部门相关负责人成立的交通信息协调和监督小组,致力于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利用。可先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省市展开试点工作,

30、再将试点省市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其它省市地区,最终建立全国层次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渠道。 (三)加强市场培育,扶持国内企业做大做强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市场培育,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形成包括供应商、运营商、政府和消费者间的完善的智能交通产业链。通过重点工程建设、财税支持、政府采购等优先倾斜政策,支持国内企业做大做强,并促进配套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加快整个产业的发展壮大。 (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统一标准并提高执行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智能交通领域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加强产学研合作,组建由政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金融、行业协会等在内的产业

31、战略联盟,在共性及关键技术的领域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力争形成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品牌,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要大力提升标准水平和质量,增强标准公信力,并在全国推广统一的技术标准,建立完善的标准执行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前提保证。 (五)尝试建立智能交通开发信贷基金 过去几年中,国内一些城市建设智能交通利用了国外的信贷基金,提供基金的国外政府同时指定了国外企业作为项目的总承包方。这种信贷融资模式制约了国内智能交通企业的发展。可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建立智能交通开发信贷基金,支持国内外智能交通项目的建设,在提供信贷基金时,指定国内骨干企业作为项目承包方,以促进智能交通产业的发

32、展。 (六)开展跨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的试点工作 随着区域经济间联系的增强,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需求也日趋紧迫。选择经济联系紧密的邻近省份开展跨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的试点工作。在试点工程实施后,总结经验和不足,尽快实现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全国联网。参考文献1 杜宏川 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吉林交通科技 2009年2月2 李峰 智能交通系统在国外的发展趋势 编译 国外公路 1999年2月3 郭文君等 数字轨道交通基本框架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1月4 刘敬青 我国数字交通新构想 交通管理 2004年5 戴友峰 开辟数字交通的新天地 上海信息化 2009年12月6

33、 赵明 侯忠生 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建设若干问题探讨综合运输2008年11月7 吕佳琪 城市交通与GIS 科技与经济2005年12月8 陈光和 道路行车安全智能诱导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数字交通专题2008年9 黎建 关于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专题研究2010年第9期10张国武 积极进行中国ITS的建设与发展 通讯2000年第1期11 陶远贵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交通标准化第147期12 徐建红 浅论数字城市 河南科学 2003年4月13 叶晓霞 湛江市数字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福建电脑2006年第7期14中国交通科技创新的世纪展望15 李慧 数字交通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34、信息技术2006年第6期16 刘亚涛 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河北企业2008年第6期17 谢振东 数字交通的体系结构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8月18 陈永言 数字交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19 常德雄 数字交通建通运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卫星与网络2000年20李琦 ,吴少岩.数字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第三次飞跃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1黄卫 智能交通系统 ( ITS)概论,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22周晶城市交通系统分析与优化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23陈述彭 .面向 21世纪的地球信息科学.地球信息 ,1998 年24石云 浅议智能交通及其在宁夏的发

35、展前景宁夏工程技术 2004年第3期25李俊飞.严新忠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26张雷.肖梅 我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及对策探讨江苏交通 2003第10期27张书亮,陶陶,闾 国 年地 理 信 息 共 享 与 互 操 作 框 架 研究测绘科学,2004年28 杨如 黑龙江交通数字化中元数据创建问题研究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9月29 张振东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及国内外发展状况科学之友2010年3月30 郭红卫 国内外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概况与趋势及其启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2031 陈茜等, 全国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建设示例, 城市交通, 2008,

36、16(1):33-55. 32 余琴, 破解城市交通发展困局之二-智能交通篇, 交通建设与管理,2007, 12: 47-54. 33 姚影, 欧国立, 美国智能交通政策发展变迁及启示, 综合运输, 2009, 5: 80-83. 34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陆军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智能交通的现状和发展,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8, 6: 38-43. 35 王忠宏 李鹏飞 我国智能交通(ITS)发展潜力及政策建议the neighbouring frequency transmission planning, the system can accommodate more

37、than more than 80 TV channels, 2 reverse channel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e-commerce in the future, this system increase in backhaul bandwidth, take up to 4 channels. Wired TV distribution statistics following table: Wired TV information points distribution schedule-medical floor, rehabili

38、tation floor, 1th, floor, 2nd, floor serial number a layer two layer three layer four layer five layer underground a layer underground two layer total medical floor 53 54 52 71 54 7 5 296 rehabilitation floor 7 5 5 4 4 2 27 2nd, floor 18 18 10 46 1th, floor-East floor 16 16 16 3 51 1th, floor-in the

39、 floor 21 15 12 5 53 1th, Floor-West floor 20 15 18 3 56 total 529 (3) information guide and the released system system used concentrated control, and unified management of way will sound video signal, and pictures and scroll subtitles,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hrough network transmission to the disp

40、layed Terminal, real-time to released visits inform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center image advertising, and medical common sense, and experts introduced, health life, information. and can at any time spots pictures, news, emergency notification, content, main distribution in Center of Hall, hospital

41、handle district, Elevator Hall, public. Systems Management Server security management on the medical floor room, connect to the streaming media over a network control terminals, control terminals and display devices such as LCD TVs, LED screens and other equipment connected, the output information,

42、system support MPEG1/2/4,WMV,AVI and other video format, supports image formats such as JPG,PNG,GIF, support DTS/AC3, MP3 MPEG1/MPEG2 MP3,WMA audio format support slide presentations ( PPT). Hours second time Koks public security system . Information for safe, reliable, and mature application of equipment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to the enemy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