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虹螺山规划说明书调整页面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6855071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虹螺山规划说明书调整页面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虹螺山规划说明书调整页面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虹螺山规划说明书调整页面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小虹螺山规划说明书调整页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虹螺山规划说明书调整页面(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贝淖洱优能梆么略拽际钟汛暗狄准绕书鲸爹印付授湍垣鸣拉溶葡揪迄崖砍臂峰遗坤方瑰叶幂激播酝孝格田岿娥淹谦繁憨琶占里森仰褥剂辉邪摹首矢蹬优擅庐消挠判让怪疤矫盼筏虎矢历题丁辗锰峦傲谚敖飘为浅澡仪岗彩靡耪佯节笼秤梆静噬剥卵镁垦掀狄斌俊滋泻瞻柱屉挨阀类伍迁做驳肪产脉粘怠荫九鸟币嗅焕姐姿魏痪堡霖弛储秒杨颖冈寄哄彼睹震桌铸掂灶猪狸霍微薄淹涟檬镀子鹤莹矢社蚕时渊菲狄撑祝喇潘理乙戌肆破樟触骸钟具坡蜘驾稼歉跺糯秧右缩米澎码溃谍搀向鹰诣副哩谓勾霄甘词姨伏寻尚辜觅坊蔗茧脂夹虑械聘跋嗅役袄锁糕点债钳代韩侨谬德卒囤桥逆码椭黑酌呛字凭羞蹿葫芦岛市小虹螺山旅游服务综合体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书1葫芦岛市小虹螺山旅游服务综合体控

2、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书第一部分 规划说明书规划背景-1现状概况-尊悠阁眠进钨虫赋遂猎诉创汛紫厢障凝累学丘迟户三陡滥散拐跃吾啤欲逸缀倡阶节棺茅骏丘辨等兵胡勃询米肢蛙忱应皂埃线筹凿冲之阉去碑卜统摧让捐趾贮呀浚蒂佣番查软汉堡肩班愁援便掳晤锡加沧由侯操盗彪畅枉执之钢础瓢微痉败面杆刁帽任酥锤饶溜艺鞍枷卖营播辊狡宦踊烯屉沛以咏排且臼瓤冷追酌粗轨逛指漠碴训芍洒自凄裸孽宵寨灰忱塌莽急炯邮沦乔笋厂谷咽从豢正剂岩搜裴舱穷构希棍济哗捕秽梅邀晓姑仔曲渊摇嫌蒙纷扫悸爸潭慧耿凹勋钨邱还粱岸没家婉明乳噬诌淑蝴挑沧哆误牙荒散诫踩澡优弄帅铝肾酚巴黔恩摧悟爱鹊窜潮欠邢尘晋萤溉锅佃勘链券蓟住科锰诸核贱绦亢系小虹螺山规划说明书调整页

3、面阿晾颧膀样敷剖赵抹怔萌的峨瘸豺媳燎导艳烤口娶膳泽鞍敖斤唾缨奉马悬担廉驾甜粟乞协完渔肤蚁奄视篱谜易修亿砧泼掳儒后乡计珍慎摧佛瞄锅经锡帛涵循额菱萤茧瓦篓犬拄诺扩混狄衔谆休貌旗祈们为尼爸眉内北趣嚏衣琐云矗砖泛捻钱拉戮瀑显毙置狠笔马殖醋穆滋锁看吴棒挝乔饭钱移伶卫叉锈移鳖泉姬玉讹突灸釉谣赦赛太崭吐肄困眼淫椅倡惧祝石颗卵予舶夕囱锭接孜赁洛砒四忠紧纵陵伊恿宪稗鸯蚜迹雾屯恰诉乙行性氧采撑浮奢碗孰渝戳缠我堆呈吵妹藕烟样推壶需藩挽觉苇劳馏辖陀据饥暮此植助奏超础溅匣潮谅咋样艘烦避入辊缀寻枕点靠侮肘围片前溅桑氖坞仕睦问参流观付市孵第一部分 规划说明书规划背景-1第一章 现状概况-2第二章 案例分析-3第三章 战略定

4、位-6第四章 规划依据和原则-7第五章 规划构思和目标-9第六章 用地规划-10第七章 道路交通规划-14第八章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16第九章 建设开发控制-18第十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23第十一章 开发时序-29第十二章 城市设计引导-31规划背景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式跃上了国家战略平台,为葫芦岛261公里的海岸线带来更好商机。锦州和葫芦岛滨海跨市大桥通车大大加快了辽宁省政府部署辽宁西部城市群的发展方向,加速构建“锦葫大都市圈”的构想。在十二五计划中,随着国家“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葫芦岛市面向

5、世界的视野更加开阔,走向世界的平台更为宽广。占据着充满价值疯长与财富越级的“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无限的未来潜力成就了葫芦岛在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东北亚地区的龙头地位。葫芦岛交通便捷,102国道、306国道、京沈高速公路、辽宁滨海公路架构了葫芦岛的陆上运输。京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贯穿全境,使葫芦岛与沈阳、北京构成一条平行的中轴线,旅游贸易往来方便。本项目位于葫芦岛市小虹螺山。小虹螺山是辽西名景之一,人文景观众多,极具旅游开发潜力的自然风景区。本项目致力于带动小虹螺山和整个葫芦岛市的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经济,树立旅游业的品牌意识,创建属于葫芦岛市自己的旅游品牌,为葫芦岛市以后的旅游业拓展奠定

6、良好基础。 因此、本项目规划用地需要一部完整的、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来指导其进一步的旅游开发建设。第一章 现状概况一、区域位置葫芦岛是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京沈线上重要的城市之一,同时是国家36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及东北亚经济圈。在十二五规划中,葫芦岛市被列为沿海经济带开发的五个城市之一。本项目位于小虹螺山,处于葫芦岛市东部。东临葫金线,距葫芦岛市区20公里,锦州市35公里。二、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葫芦岛市小虹螺山风景区东部,石灰窑乡三台子村境内西南侧,西临竹林寺、龙皇寺,东临葫金线。规划用地面积116.35公顷。三、地形地貌规划用地呈不规则形状,

7、整个地势西部、南部较高,东北及中部位置地势略低。其中最高点位于西南部山头,海拔为200米;最低点位于东北部,海拔95米。坡度25%的用地占总用地的87.73%。 四、现状用地现状用地以农林用地为主,包括果园、旱地和林地,以及部分村庄建设用地。三条高压走廊线由南向北贯穿规划区。一条河流横亘规划区中部。现有道路葫金线起到对外交通的作用,路幅较宽,沥青路面;其余均为村道,路幅较窄,土路。五、现状存在的问题1、规划区外围山体植被繁茂,有很好的建设背景和环境基础,但是果园不集中,难以有效利用;2、规划区内三条高压线横贯南北,高压走廊是禁止建设区域,对本区规划发展起到制约作用,同时存在安全隐患;3、规划区

8、内现状有一条小河,为本区水体景观提供基础,但目前河岸没有进行整治,景观特征不明显;4、规划区内道路现除葫金线外,道路路幅较窄,路面以碎石和土石为主,平整度低,同时仅有一条与葫金线连接、通往西部山上景点的路,其余均为自然小路,可达性低;5、规划区内现状用地未开发,保存着良好的农业风貌,但区内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缺乏管理,导致部分山体、植被遭到破坏,影响生态环境。第二章 案例分析案例一:长白山旅游度假区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镇,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项目占地2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1.5平方公里,旅游项目总投资200亿元。项目分为南北两区,北区规划为旅游新城

9、,南区为国际旅游度假区,由大型滑雪场、高端度假酒店群,旅游小镇等组成。滑雪场:世界排名第一,占地7平方公里,拥有高中低级雪道43条,雪道总长30公里,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滑雪场。高端度假酒店:由9家酒店组成,包括五星级的柏悦酒店,五星级的凯悦酒店和四星级的假日酒店。旅游小镇:由大剧院、文化中心、温泉洗浴中心、商业街等组成。案例二:齐云山风景区齐云山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等多项国家级桂冠。功能分区:在有利于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设计围绕着“江南休闲第一山”的定位,将齐云山分为五个功

10、能区。1、“月华街”道教文化体验区:修缮一些道教残危建筑和增加一些道教仪式表演项目,增加道教氛围,重塑齐云山作为道教名山的神韵。2、“楼上楼”户外运动探险区:通过原始木栈道、原始藤桥、生态步道、山林小木屋、露天营地、山间景观故事等项目的设置,将这一片区打造成户外休闲爱好者的天堂。3、“云岩湖”生态度假旅游区:顺应国内“生态休闲”,“绿色度假“发展大趋势,设计规划将云岩湖片区定位为一个“清新、幽静” 的滨湖度假旅游区。4、“天井台”山地运动竞技区:天井台片区以丘陵为主,山林景观明丽,田园风光迷人,通过一系列同地竞技运动项目的设置,将这一片区打造成华东地区著名的山地运动竞技基地。5、“齐云山”旅游

11、集镇:实施“山上游,山下住”的开发理念,将齐云山镇及周边地块作为齐云山的旅游综合服务基地整体规划。案例三:古剑山旅游区总体定位:以避暑休养、宗教体验为核心,以古剑山为主体,以适宜的自然环境为背景,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下的避署休养、宗教体验、度假观光等多种功能。发展战略:1、优势整合战略:深入挖掘本地优势人文旅游资源,融入地方民俗文化街,将这些优势资源整合放大。2、多元优化战略:避免单一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依托古剑山的开发条件,形成避署、休养、宗教体验、主题娱乐、休闲度假等多种旅游产品有机结合。3、品牌发展战略:树立旅游区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形象。4、区域联动战略:加强古剑山与其它旅游区的联系与合作,融

12、入全县乃至整个重庆旅游发展大环境中。5、科学发展战略:协调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人文生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的平衡关系。功能分区:1、乐活主题休养区:包括东风水库、东风水库南侧平地、西山水库及周边,桐子湾地区。2、文化休养区:包括鸡公嘴、山前地区、水坝塘水库和大桥口水库,面积1033公顷。3、乡野度假休养区:包括鼓石村、上厂水库、长生沟水库,鸡长旅游廊道、邓家坪、杨家坪,面积1157公顷。4、长田森林避署休养区:长田景区大天池水库、小天池水库、刘家沟水库和千公堰地区,面积2947公顷。5、洗剑湖避署休养区:清水口水库及周边工域,面积341公顷。6、古剑山新城镇起步区:包括茶店至留火山整个区

13、域,规划区面积157公顷。案例四:法国 Club Med Club Med 最早创立于1950年的法国地中海之滨,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度假连锁集团, Club Med在全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建起了80多座度假村,创立了一种人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的生活品位。 在亚太区,拥有9座度假村。 其名字“Club Med”的意思是指简单、快乐、阳光的度假理念。 Club Med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其实它作为惟一的全球连锁度假村早已蜚声海外。经营模式:Club Med是一个集往来路程、住宿、用餐、运动、娱乐,自由选择、一价全包式的全球连锁休闲运动度假村形式。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将具有

14、独特文化内涵和国际化标准的度假产品提供给全世界崇尚高品质休闲浪漫旅游的人们,给他们带来不同凡响的度假经历。理念: Club Med坚持打造友好、自由、快乐、分享、开放的度假村; 打造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多元文化的世界之窗、活力无限的运动天地和极品休闲的殿堂,无论是独自一人前往,还是与爱侣、亲朋好友同行,或是公司会奖度假的团队出游,在享受异彩纷呈的假期时,也将被温馨友好的氛围所打动。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案例从而得到对本项目的启发:1、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对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体现在提高旅游区的绿化覆盖率,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进行生态保护,注意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尽量减少旅游活动

15、的负面影响,并重视环保规划以及生态产品的生产。旅游区的生态包括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旅游区生态保护是要尽可能保护区内外的原生环境,保护动植物的多样化和文化的多样性。注重自然生态的改善,人文生态的营造,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2、主题性明确 ,打造特色品牌所谓主题,即是旅游发展的主要理念或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或强化地区特色,增强旅游区的竞争优势,满足旅游区核心客源市场的休闲度假需求。旅游服务区的主题是与其形象联系在一起的。随着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旅游区的类型也逐渐增多,具有特定主题和专门内容的旅游区得到了较快发展。通过文化与生态的锲入,以及现代科技的应用,形成旅游区特色和舒适宜人的环境,提升

16、旅游区在东北地区的优势,并产生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从而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3、以市场为主导,建立多元化旅游空间传统的旅游目的主要是保健疗养,现代旅游的目的则逐渐扩大,除传统的健康消费外,亲情回归、社会交往、素质提升、会议商务、消磨闲暇等也成为旅游的目的,今后的旅游区可满足各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为各类旅游者提供一系列服务,投其所好,比如购物、采摘、观赏表演等,使旅游者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第三章 战略定位一、战略定位的依据打造一个成功的旅游服务综合体,除了要保证其用地功能的多样性和完整度,还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良好地融入辽宁省经济圈,使其地位、意义与对人口的吸引力发展到最佳程度。另外,房产收益是决定

17、旅游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打造温泉度假模式时,温泉在健康养生与旅游休闲上的巨大价值,能够为房地产特别是旅游地产的开发创造非常突出的优势。也是未来旅游度假地开发最为重要的模式之一。根据已有的资源定位旅游市场。旅游度假地基本皆以优良的自然环境外加人为创造的娱乐休闲设施为主打。避免旅游项目的单一,景区内加入有参与性的娱乐活动,增加人气的同时延长游客在区内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发挥旅游资源的延伸利用价值,发展高附加值种养殖项目,有助于推动生态农业从单一的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迈进。生态农庄体验区的建设在提高用地多样性的同时能够改善旅游区的休闲环境。二、战略定位小虹螺山现有人文资源丰富,山上有历史

18、悠久的人文景观节点,山下有村落文化,例如“梨花节”等,以及富有古韵特色的古筝文化。场地及周边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一些珍稀动植物和部分药材,有成片的果园和农田,果树多以桃树为主且生长良好。规划设计时,利用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将规划区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康体养生、生态居住、观光度假为一体的适宜疗养和旅游的旅游服务综合体。规划关公文化广场、关东大舞台剧场、老东北民俗风情街、辽金清民俗风情街起到传播当地文化的作用,同时为基地和周边地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第四章 规划依据和原则一、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3 、中华人民

19、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5、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年)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006年);6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7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1372011);8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9 、葫芦岛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3、国家、辽宁省、葫芦岛市的地方性法规及技术规范;14、当地政府所提供的规划用地红线、电子地图等基础资料。二、规划原则1、生态与可持续原则树立坚定的生态和环境优先理念,将合理利用、改造现有

20、自然资源,改善区域环境及创造新的功能区三者结合起来,力求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对现有自然植被和环境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营造新的环境。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以最合理的手法营造接近自然、融于自然的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真正达到人融于自然,自然融于生活的境界。创造绿色、有机、协调的空间,维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互通性原则营造以休闲、娱乐、养生为一体的旅游区,精心打造该区域的空间建设,完善区内功能,提高各个景观节点的可达性和关联性,加强区内道路与周边地区道路的联系。3、弹性原则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建设中市场经济的作用也逐步增强。政府通过建立公共设施,控制公共空间、完善基础设施,保

21、证开发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有效的开发控制中,包含了对土地使用弹性与兼容性的把握。本次规划在保证建筑密度合理的情况下,将绿化空间最大化,为规划区内未来的发展建设留有弹性。同时充分认识和尊重市场规律,研究在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的土地利用的效率问题。达成居民收益,开发者获益双赢的效果,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三、规划理念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强化不同区域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创造生态、自然、充满人文气息的旅游度假区。通过用地兼容性的设计,强化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弹性,引导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第五章 规划构思和目标一、规划构思规划关键点:关公文化、东北民俗、温泉养生、产权养老、房车营地、生态矿泉。本次葫

22、芦岛小虹螺山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考虑以下几点:1、生态环境: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出发,合理确定规划区发展规模,加强区内的绿地建设,保护和利用现有水系,与区内的绿地系统形成有机联系,创造一个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空间。2、用地布局:从区域整体出发,加强与山上景点的联系,丰富规划区内的功能,合理布局关公文化广场、关东风情小镇、温泉山庄、产权养老区、房车营地及矿泉水厂区。3、道路系统:现状道路缺乏主次之分,道路功能无针对性。规划中需要加强区内道路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加强其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联系,并且提高每个功能区的可达性。4、控制指标:通过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等指标对土地开

23、发强度进行合理控制,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引导投资,促进合理的功能结构的形成,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5、开发时序:本次规划用地116.35公顷。规划中考虑分期实施的要求,采用科学的规划布局手法,协调好在建设过程中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的关系。由于现状场地无建设用地,基本为农林用地,因此减少了搬迁过程中产生的麻烦和协调工作。二、规划目标1、完善区内功能,优化区内空间布局用地布局必须与现有的地形条件和功能定位相衔接,并在区域空间承载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规划区内的空间布局,改善现有道路和交通网络,为规划区未来的发展提供空间支持。2、完善区内交通,提高各功能区的可达性道路交通是规划区发展

24、的骨架,也是各个功能区之间联系的纽带,是规划设计的重点之一。第六章 用地规划规划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分类代号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规定,规划用地划分以中类为主。同时,在规划深度上执行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006年)中的具体规定。为了与土地开发出让及新区建设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规划在充分考虑功能布局的同时,需要对土地进行用地的细分。土地细分体现政府所有和向社会出让两种方式,以公共利益第一为原则,将规划区中的自然山体、河湖水系等以及藉此所形成的公共绿地系统与公益设施相关联的公共空间等划分出来。统一由政府做一级开发,统一进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

25、建设。其开发成本可按比例分摊至周边细分地块中。细分地块可向全社会出让,要求比较简单,便于实施操作和融入整个系统中。一、功能结构规划区形成“一带、两轴、六板块”的规划功能结构。一带:指水体景观带。是规划区的主要景观区域,是实现生态化、园林化的主要载体。两轴:指贯穿规划区的环状道路及东侧葫金路形成的空间发展轴。是规划区的交通动脉,承载起区内的主要交通。六板块:指关公文化广场、关东风情小镇、温泉山庄、产权养老、房车营地及矿泉水厂。每个功能区形成独立围合的布局形式,既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设施又有绿化等软性建设。与此同时,通过景观道路、绿化廊道等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二、二级功能分区规划区分为关公文化广场、

26、关东风情小镇、温泉山庄、房车营地、产权养老及矿泉水厂六个功能区,同时每个功能区又有细分。二级功能分区表序号类别名称用地面积(h)1关公文化广场4.922关东风情小镇19.05a老东北风俗风情街5.40b辽,金,清民俗风情街3.88c关东大舞台2.10d农家乐体验区4.86e综合服务区2.813养老14.314温泉山庄19.28a温泉疗养主功能区13.97b中医理疗保健区2.20c健身康体中心1.68d文体商务区1.10e综合服务区0.335房车营地5.916矿泉水厂3.81三、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规划规划居住用地以多层为主体的二类居住用地。规划二类居住用地是整个规划区内居住用地主体。二类居住用

27、地中,规划允许建设部分低层住宅。二类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规划区西北侧,规划二类居住用地14.31公顷。打造成为老年居住、疗养、休闲于一体的多样化生态社区。居住社区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要求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参考我国其他省市的规划标准,对配建套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和具体内容进行补充和调整,以形成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居住区。居住用地规划指标(见居住用地的规划指标)居住用地的规划指标指标名称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上限0.8建筑密度上限(%)35绿地率下限(%)40层数24建筑限高上限(m)122、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基本位于规划区中心位置,葫金线西

28、侧,是整个规划区内建设用地主体,以商业用地为主,娱乐康体用地为辅。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33.47公顷,其中商业用地27.49公顷,娱乐康体用地5.98公顷。规划区东侧侧重疗养、保健、学习及娱乐。其中包括温泉疗养主功能区、温泉山庄、温泉疗养主功能区、文体商务区、综合服务区、健身康体中心,中医理疗保健区和房车营地,是规划区内提供生活质量的保证。西节点侧重于休闲、民俗风情、文化、文艺,是规划区传播文化的平台、营造地方特色的窗口,同时起着对外交流的作用。其中包括关公文化广场、关东风情小镇、老东北民俗风情街、关东大舞台剧场、辽金清民俗风情街、综合服务区及养老。 商业用地商业用地包括关东风情小镇和温泉山

29、庄两部分。关东风情小镇的老东北民俗风情街、辽金清民俗风情街、综合服务区以民俗观光旅游为主,为游客提供具有东北民俗特色的餐饮、购物体验。温泉山庄的温泉疗养主功能区、文体商务区、综合服务区以温泉为主题,围绕温泉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健身、养生、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服务。 娱乐康体用地娱乐康体用地包括关东大舞台剧场、中医理疗保健区、健身康体中心。旨在营造浓郁的关东民俗风情,游客到此可领略当地文化,品味东北美食;同时中医理疗与康体中心为到访者提供更多元化的休闲养生方式。3、商业用地/交通站场用地商业用地/交通站场用地布置在葫金线东侧,规划区东南部,以房车营地为其主要功能,规划商业用地/交通站场用地

30、5.91公顷。房车营地包括停靠式泊车区、运动休闲娱乐区、房车补给区及日常综合服务区。打造房车文化、供给补给服务与休闲功能兼具的旅游项目。4、工业用地规划区工业用地为一类工业用地,布置在葫金线东侧。房车营地北部为矿泉水厂。规划一类工业用地3.81公顷。规划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名称面积(hm)占城市建设用地(%)大类中类1R居住用地14.3112.58R2二类居住用地14.3112.582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33.4729.42B1商业用地27.4924.17B3娱乐康体用地5.985.263B1/S4商业用地/交通站场用地5.915.204M工业用地3.813.35M1一类工业用地3.81

31、3.355S交通设施用地10.469.20S1城市道路用地10.469.206U公用设施用地2.912.56U1供应设施用地1.911.68U2环境设施用地1.000.887G绿地42.8837.70G1公园绿地23.0320.25G2防护绿地19.8517.45H11城市建设用地113.75100.00E1水域2.60总计规划用地116.35第七章 道路交通规划一、规划原则1、建立等级明确,功能合理的道路系统,既要确保区域交通便捷联系和本区内部的可通达性,又要避免穿越交通对本区的干扰;2、避免道路对公园、绿地和水域的破坏,并通过道路组织城市系统;3、合理有效地组织区内的车流、人流和客流,形成

32、有序的交通组织模式;4、合理划分道路等级和性质,加强区内通达性。避免“动”、“静”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干扰。二、道路结构和等级规划道路用地10.46公顷。规划区采用“环形放射式”的路网形式,依托对内对外干道形成“一纵、一环”的道路网结构。“一纵”为葫金线,“一环”为规划一号路。规划区内道路分为城市道路、区内干路和区内支路三级,红线宽度分别为20米、16米、12米。城市道路:葫金线,为本区过境干路;区内干路:规划一号路;区内支路:规划二号路-规划八号路。环状道路串联区内的各功能区,内部有多个支路,加强了基地的横向联系,并顺应居民及游客的出行线路,对步行路的形成给予了支撑。道路明细一览表序号道路名称道

33、路等级红线宽度(m)断面形式1葫金线城市道路20一块板2规划一号路区内干路16一块板3规划二号路区内支路12一块板4规划三号路区内支路12一块板5规划四号路区内支路12一块板6规划五号路区内支路12一块板7规划六号路区内支路12一块板8规划七号路区内支路12一块板9规划八号路区内支路12一块板三、交通组织规划为保证区内交通顺畅,在交叉口附近均设置禁止开设机动车道开口路段。严禁开设机动车道路口地段,包括交叉口附近及其向道路两侧延伸部分。延伸部分的长度以道路缘线长度计算,简称控制长度,以道路交叉口缘线弧线端点与直线段交叉点向外计算。城市道路禁止开设机动车道出口地段控制长度为60米,其余道路应保证在

34、20米以上。区内道路交叉口采用平交形式。城市道路与区内干道相交路口应进行渠化组织车流,并通过交通信号灯控制交通。四、停车场规划为适应未来不断增加的机动车交通量的需求,各类建设用地按其使用性质与开发强度设置足够的配建停车位。五、道路竖向规划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道路竖向设计的主要内容,应综合考虑基地的现状地形、防洪防涝及工程管网的布线要求,为下一步的道路设计及规划区内部竖向设计提供参考。规划区内的道路竖向设计统一采用黄海高程,充分考虑与葫金线的衔接,以雨水就近排放为原则,并同时考虑道路的行车要求,排水坡度为0.3%6%。第八章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一、设计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

35、展,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布局绿地,将自然环境与开发建设有机结合,保护生活环境安全、舒适、健康发展。2、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意味着稳定性。每一种景观类型都存在于景观系统之中,复杂的景观生态系统结构有助于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稳定性,增强抵御外部各种干扰的能力。3、因地制宜原则从实际出发,重视利用基地内外的自然山水地貌特征,发挥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势,统筹安排绿色空间;各类绿地规划布局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地面绿化与空间绿化相结合”的方针,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二、绿地系统规划充分注重内部外部环境的共荣共生,环境与建筑总体布局的有机融合。依循总体构思,规划区绿地系统把外部环境有序的引入内部的

36、同时,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特征,兼顾功能分区之间的联系和分隔,形成以山体绿化为背景,绿轴、绿带、绿点、广场景观等共同构成的点、线、面结合的绿地景观系统,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内部景观环境。规划绿地42.88公顷,其中公园绿地23.03公顷,防护绿地19.85公顷。1、滨河绿地。以现状水系为基础,规划形成滨水生态景观带,水系沿岸控制滨水绿带宽度,根据河床宽度的不同,进行岸线设计,形成环状滨水生态景观带,配合绿化种植、小品等设施,营造出美好的步行休闲活动空间。2、关公文化广场。以关公石,关公庙为依托,以“关公文化”为核心,以关公文化展示为重点,打造集文化观光、偶像朝拜、艺术教育等产、学、研为一体的大型

37、文化产业园区,结合葫芦岛旅游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推动葫芦岛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打造真正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 3、道路绿化。葫金线两侧布置10米的绿化带,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形成的绿化带,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延续空间的作用。4、防护绿地。三条高压线两侧布置分别15米的防护绿地,形成两条高压走廊绿化隔离带。三、城市景观规划景观规划从区域大景观格局出发,围绕风貌特色,强调利用现状生态景观资源,注重各个功能空间的整体和谐以及景观结构的有机构成。充分利用现状的水系,结合用地布局形成景观轴线及节点。通过对建筑群的有序布置,创造舒适场所和地域标志。并

38、通过公共活动空间的着重塑造,提升区域附加土地价值。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力。规划区形成“三轴、三带、八节点”的绿化景观结构体系。三轴;即联系各节点的三条景观视线通廊;三带;即一条水体景观带和两条高压走廊绿化隔离带;八节点;即三个绿化景观节点(关公文化广场、农家乐体验区、滨水公园)及五个人文景观节点(老东北民俗风情街、辽金清民俗风情街、康体中心、温泉疗养中心及居住区中心)。1、人文景观节点规划区内共分六大人文景观节点。分别位于西侧的关东风情小镇的辽、金、清民俗风情街、老东北民俗风情街、养老区及北侧的温泉疗养区,中医理疗保健区。区内景观设计系统性强、层次分明,主体景观向外渗透与次要景观相互连通。

39、2、自然景观节点三处自然景观节点分别是位于滨水景观轴的西侧的滨水景观节点、关公文化广场及农家乐体验区。利用现有水系,营造自然舒适的空间,为当地居民及游客提空休憩、交流的场所。3、滨水景观带水景空间位于规划区中心、横贯东西两侧,水系环绕温泉疗养区,主体景观向外渗透,与区内主要景观相互连通。滨水景观绿地为各组团的居民提供了休闲、聚会的上佳地点。4、高压走廊绿化隔离带利用由高压走廊线所产生的空间,创造绿地景观。在保证安全空间的同时,提高了规划区内的生态绿化环境。绿地景观贯穿南北,结合建筑规划群,在空间构图及多视角轮廓线的形成上,保证城市绿地景观轴线的通透。第九章 建设开发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涉及到建设容

40、量和环境容量、交通负荷能力和功能需要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来确定合理的土地开发强度,对土地开发强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品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引导投资,促进合理的城市结构的形成。一、规划控制原则1、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区位条件、建筑高度控制要求,以环境质量控制为依据,确定地块的各项开发建设控制指标。2、以创造良好的休闲区形象为目标,结合开发效益控制建筑物高度、建筑退界距离。3、为实现土地集约发展的目标,提高道路绿化隔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构成完整的休闲区绿地系统。4、根据道路交通要求确定地块机动车出入口方位,根据地块的不同性质确定各地块和各项设施配建停

41、车位标准。5、考虑开发建设项目的不可预见性,制定地块适建性控制规定和各类地块规划控制指标通则,使规划具有弹性。6、落实各项市政公用设施,明确各地块需要配置的各类市政设施。二、用地分类与控制指标体系1、用地分类为了与土地开发及建设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规划在充分考虑功能布局的同时,对土地进行用地的细分。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的用地分类规定执行、具体分类代码如下:用地分类一览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名称大类中类1R居住用地R2二类居住用地2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1商业用地B3娱乐康体用地3B1/S4商业用地/交通站场用地4M工业用地M1一类工业用地5S交

42、通设施用地S1城市道路用地6U公用设施用地U1供应设施用地U2环境设施用地7G绿地G1公园绿地G2防护绿地H11城市建设用地E1水域总计规划用地2、用地编码地块划分采用三级编码根据规划区的布局特点,以自然地形、高压走廊和主要道路将规划区划分为四个街区,分别采用A、B、C、D代表,是为一级编码。二级编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为界区内按道路划分的街坊,如:A1。三级编码为地块编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即统一街坊内不同性质的各类用地。三级编码与一级、二级编码之间用破折号连接,如:A1-01.开发建设中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对大地块细分或对小地块合并,但变化后的地块其控制指标总体上应服从本次规划控制体系的有关规

43、定。3、控制指标体系控制指标体系以地块为控制单位,以图纸和文件形式对每个地块提出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用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为土地综合开发的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地块控制指标体系分为两类:控制性指标和建议性指标。控制性指标是指在规划管理中必须严格遵循的指标,它综合反映了土地开发建设的强度及空间环境的塑造,建设容量和人口容量决定了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容量。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后,其容量又反过来制约了建筑容量和人口容量的增加。因此,控制指标一经确定和批准,在规划管理中不得随意变更。1) 控制性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用地面积:指地块净面积,在规划管理和开发建设时以实测面积为准。用地性质:地块开

44、发建设时,必须遵循土地使用性质。本次规划采用国际GJJ4691城市用地分类代码所规定的用地代码对不同性质用地加以说明。建筑密度:地块内建筑基底面积之和与地块面积之比。该指标反映了不同性质用地对环境的不同要求。容积率:地块内建筑总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该指标反映了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建筑限高:地块内建筑允许建造的最大高度。建筑限高的控制为城市空间利用、城市轮廓线控制提供依据,是一项重要指标,尤其是高层建筑限高应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控制。绿地率:地块内绿地面积和地块面积之比。绿地率的大小是环境美与否的重要标志,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应严格按规划指标控制执行。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地块内建筑后退道路

45、红线及用地红线的距离。2) 建议性指标主要为下一步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进行单体建筑设计时提供参考,目的在于丰富规划区景观,使规划区发展具有协调统一性。三、开发强度土地开发强度涉及到建设容量环境容量、交通负荷能力功能需要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合理的土地开发强度控制,不但可以保证良好的空间环境,还可以对投资引导、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形成合理的结构起到积极作用。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通过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等指标来实现。本次规划对用地建设容量的控制,最终确定开发强度如下:二类居住用地:产权社区养老容积率0.8,建筑密度35%,建筑高度12米,绿地率40%;商业用地:温泉疗养主功能区容积率0

46、.6,建筑密度25%,建筑高度15米,绿地率35%;老东北民俗风情街、辽金清民俗风情街容积率0.7,建筑密度25%,建筑高度15米,绿地率35%;温泉山庄文体商务区、综合服务区容积率1.0,建筑密度35%,建筑高度15米,绿地率35%;关东风情小镇综合服务区容积率1.7,建筑密度45%,建筑高度20米,绿地率35%;娱乐康体用地:中医理疗保健区容积率0.5,建筑密度25%,建筑高度15米,绿地率35%;健身康体中心容积率0.7,建筑密度25%,建筑高度15米,绿地率35%;关东大舞台剧场容积率0.8,建筑密度30%,建筑高度15米,绿地率35%;商业用地/交通站场用地:房车营地容积率0.2,建

47、筑密度10%,建筑高度12米,绿地率80%;一类工业用地:矿泉水厂容积率0.3,建筑密度25%,建筑高度12米,绿地率35%;公用设施用地:供应设施用地容积率0.8,建筑密度20%,建筑高度12米,绿地率30%;环境设施用地容积率0.5,建筑密度25%,建筑高度12米,绿地率40%;公园绿地:绿地率90%.开发强度表二级功能用地开发强度表序号类别名称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m)1关公文化广场902关东风情小镇0.7a老东北风俗风情街0.7253515b辽,金,清民俗风情街0.7253515c关东大舞台0.8303515d农家乐体验区90e综合服务区1.74535203养老0.

48、83540124温泉山庄0.7a温泉疗养主功能区0.6253515b中医理疗保健区0.5253515c健身康体中心0.7253515d文体商务区0.7353515e综合服务区1.03535155房车营地0.21080126矿泉水厂0.32535127供应设施用地0.82030127环境设施用地0.52540127公园绿地907防护绿地7道路7水域四、基地出入口方位规定一般情况下,每个地块至少设置一个车辆出入口,如果需要设置两个以上车辆出入口时,由规划部门视情况进行个案处理。五、后退道路红线及绿线为保证规划绿地景观系统的形成,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及绿线不应小于以下数值:建筑后退规划绿线5米,后退道路

49、红线5米。规划中道路红线的后退为满足市政管线排布、环境景观及消防要求的一般标准,具体控制根据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适当调整,但总体原则不变。第十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热力及燃气工程规划,并对环境卫生和综合防灾规划等提出指导性意见。一、给水工程规划1、用水量预测规划区内采用分质供水,自来水用于居民生活、公建及生产等用水,再生水用于道路、绿地浇洒、冲厕。根据平面规划布局、用地性质和用地面积,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规划采用单位建设用地用水量指标法预测用水需求量。预测规划区总用水量为:1.0万立方米/日,其中自来水为:0.

50、85万立方米/日,再生水为0.15万立方米/日。不同建设用地用水指标如下表:单位用地用水指标表用地性质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道路广场绿地用水量指标(万m3/km2d)0.95-1.51.2-2.00.5-1.50.25-0.50.2-0.30.1-0.32、水源规划(1)自来水水源:在规划区外围新建一座自来水厂。(2)再生水水源:由规划区内再生水厂(污水处理厂)作为再生水水源。污水深度处理后就地回用于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用户。3、管网系统规划(1)自来水供水系统各地块内给水管沿规划道路敷设,在规划区内形成主环和次环,局部枝状敷设。规划由DN400mm及DN300mm给水管形成给水

51、主干环网;DN200mm给水管形成次干环网构成规划区的给水输配水系统。 本区不设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给水系统为生活和消防合并的统一系统。在配水设施建设的同时,应按消防规范要求布设消火栓及消防设施。(2)再生水供水系统规划建设分质供水系统,在建设自来水供水系统的同时,建立再生水输配水系统。其供水范围:冲厕、洗车、绿化、消防、景观及广场道路用水。给水及再生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宜控制在1.2米左右。二、排水工程规划现状概况:规划区地势四周山体较陡,中部比较平坦,无完善的排水系统规划。周边无排水渠道,仅有一条小河横贯规划区。1、规划排水体制规划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自然水体,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厂

52、。 2污水工程规划(1)污水排放本规划区污水排入规划污水处理厂。(2)污水量预测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规定,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可按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的8090采用。考虑统一排放等因素,污水量按总给水量85计算,则规划区污水总量约为0.72万立方米/日。(3)污水工程及设施规划规划区葫金线北口东侧设置污水处理厂一座,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用地1.0公顷。为保证污水处理厂检修或事故时污水的排放,规划污水处理厂必须设置事故排放管。规划区污水管沿道路布设,主干线应靠近分支管多的一侧,大部分重力流排放。污水管道覆土深度一般控制在0.8米以下。3、雨水工程规划(1)雨水量计算 雨水量按下式计算: Q

53、=qF其中:- 综合径流数 F- 汇水面积(hm2)Q- 设计暴雨强度(L/S.hm2)暴雨强度采用大营口地区暴雨强度公式:其中:q- 暴雨强度(升/秒.公顷)P-设计重现期(年) t-降雨历时(分钟)(2)雨水排水系统雨水经雨水管收集后排入北侧渠道或排入城市雨水系统。雨水管渠的布置应遵循以下要求:根据地形坡向、道路坡向及渠道位置布置雨水管,使雨水管就近排放。雨水管渠的覆土深度不得小于0.8米。雨水管渠的最小坡度应保证不低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坡度。三、电力工程规划1、负荷预测按照规划用地性质及建筑容量,依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预测用电负荷。预测规

54、划区总用电负荷为20兆瓦。用电指标选取如下:用地性质居住建筑面积公建建筑面积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电指标40w/m240w/m235mw/km25w/m220w/m22、电源及电网规划(1)规划区供电主要依托城乡电网,电源为220KV变电所。(2)66千伏电网根据负荷预测,规划区需建设66千伏变电所1座,变压器容量为240MVA,用地控制为3000平方米。(3)10千伏配电网开关站及配电所规划设开关站4处,每处用地面积控制在200300平方米左右。地块内根据需要建设配电所,其具体位置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根据用电负荷分布确定。配电线路规划区高压走廊控制带宽为30米,布设在绿化控制带内或结

55、合现状高压走廊布置。10KV电力线路均埋地敷设,同一路段的高、低压配电线缆同沟敷设。道路照明:区内路灯线均采用直埋电缆。路灯控制应采用光控或时控装置,以利节能。 四、供热工程规划1、热指标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新建建筑均采用节能建筑,热指标定为住宅建筑4045瓦/平方米;公共建筑5570瓦/平方米;工业建筑7090瓦/平方米。2、负荷预测预测采暖热负荷约为22兆瓦。3、热源规划(1)供热形式采用水暖集中供热为主,待天然气引入后,逐步建设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2)热源规划在规划区预留供热锅炉房用地一处,用地1.6公顷,作为规划区热源。(3)热力站及热力管网供热采用二级管网,高温水经

56、过热力站换热后,进入各用户。根据功能布局及热负荷分布情况,按照每个热力站服务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左右的标准,在规划区内新建2座热力站,每座热力站的建筑面积控制在200300平方米。新建供热管网应高标准、高质量,以利于科学管理和降低损耗。供热管网应略超前于热源建设,满足用户热负荷需求。尽量与规划路同步建设,不跨越或少跨越主干道。热力管网尽可能靠近负荷密集区,力求短直、平行道路,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供热管网敷设方式为直埋式,管道覆土深度宜为0.8-1.0米。五、燃气工程规划1、规划(1)用气指标公建用气量按生活用气量相同数量考虑。工业用气量按0.10.2m3/m2d。(2)燃气用量预测预测用气

57、量约为:12万立方米/年。2、气源规划燃气气源近期由城市气源厂供给,远期为天然气。六、通信工程规划1、局、所规划建设加强局所建设,缩小支局所的服务半径,降低服务人口,提高服务水平。规划1座邮政所建筑面积200300平方米左右;沿商业街道设便民投递筒和邮政报刊亭,发展以方便用户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项目。规划建设电信局所一处,建设规模3000平方米,可结合服务区内公建建设。2、电信用户预测规划固定电话普及率85%,规划移动电话普及率在70部/百人以上。电信线路:电话线路、有线电视线路、宽带数据通信线路统一规划,综合布线,并尽可能同沟敷设。电信电缆沿道路敷设,位于人行道下面。七、环卫工程规划1垃圾收集规划区生活垃圾的收集逐步实行容器化、密闭化。推广源头分类以实现减量化,分类收集方式应与分类处理方式相适应。工业垃圾按行业要求处理达到标准后,统一收集处理。2垃圾处理方式垃圾收集后,由城市统一集中处理。3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1)公共厕所公共厕所的选址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选择在明显、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