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博时代草根话语权的崛起以微博议政为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6760770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谈微博时代草根话语权的崛起以微博议政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谈微博时代草根话语权的崛起以微博议政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谈微博时代草根话语权的崛起以微博议政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谈微博时代草根话语权的崛起以微博议政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微博时代草根话语权的崛起以微博议政为例(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谈微博时代草根话语权的崛起以微博议政为例目 录摘要.IIIAbstract.IV一、引言1(一)研究背景1(二)文献综述1二、研究内容4(一)微博概况41、微博的兴起、发展与现状42、微博的特性与功能6(二)微博议政的现状和作用71、政务微博的发展72、政务微博的作用73、微博议政的实例分析微博与两会84、微博在两会中的运用分析8三、研究结论9(一)话语权的体现9(二)微博议政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91、有时会成为发泄不满的窗口102、形式主义严重103、制度法规缺失10四、对策和建议11(一)提升网民素质,加强舆论引导11(二)加强政务微博的监督,完善机制11(三)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平台建设11

2、参考文献12致谢14摘要新媒体时代,博客、微博是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阵地。自从2002年博客进入中国迄今为止的近九年时间里,博客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近一年来微博的迅速发展壮大,更是将“人人随时随地是记者”的观念深入人心。曾有人乐观地认为,博客、微博的繁荣,代表着草根文化的崛起,意味着平民文化对精英文化的颠覆,平民有效地获得了自身的话语权,从而可以面对这个世界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当下博客大行其道,博客的新形式微博风生水起的时候,我们再对博客、微博进行一番审视会发现,平民从博客、微博中获得的话语权,顶多只是“话语权利”,而非“话语权力”。怎样使得平民通过博客、微博所传达的自己对公共事

3、件的意见、看法,在公共领域中被广泛关注,从而形成社会舆论,推进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是我们需要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政务微博为例,探讨了微博在平民话语权中的作用,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以帮助政务微博更好的发展,进而更好的保障我国平民的话语权。 关键词:微博;议政;话语权AbstractIn new media era, blog, micro-blog is to release information, guiding the public opinion is an important position. Since 2002 the blog into Chin

4、ese so far nearly nine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blog in China is like a raging fire.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micro-blog, is everyone whenever and wherever possible reporter idea to win support among the people. It has been optimistic, blog, micro-blog prosperity, repr

5、esents the rise of grass-roots culture, means that the civilian culture elite culture of subversion, civilians effectively obtain their discourse right, to face the world equal dialogue. In the popular blog, we again on the blog, a survey of micro-blog will find, civilians from blog, micro-blog obta

6、ined in discourse, is at best a right, instead of discourse power. How to make the civilians through blogs, micro-blog conveys his opinions, views on public event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extensively,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public opinion, promoting the social refo

7、rm and development, we need to look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E-government micro-blog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micro-blog in civilian right of speech in the role, its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ord

8、er to help government micro-blog better development, promotes our country civilian right of speech in the better realization.Key words:Micro-blog;politics;discourse rightI一、引言(一)研究背景中国人缺乏话语权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周厉王,为人残暴,国人都批评他,他大怒。于是,他找来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他的人。巫师告发谁,就把谁杀掉。国人从此谁也不敢再说什么,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神示意。这样过了三年,人民终于把他流放到

9、边疆去了。再近一点,毛泽东倒是个圣人。1941年6月3日,雷电交加,雷电劈死了一个县长,一妇女就借题大骂:“咋不叫这雷劈死毛泽东呢!”基层干部们立即抓了这妇女,并声称要枪毙她。消息传到毛主席耳朵里,毛主席立即约见这位妇女,问明原因。该妇女声泪俱下,陈述了缘由:公粮任务太重,又逢三年旱灾,交了公粮,已颗粒无存。主席得悉后,非但没有责怪她,报复她,临行时,还让通信员把自己的口粮和自养的一头奶羊送给了她,以解燃眉之急。接着,党中央决定,减征公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可是好景不长,1966年开始,中国人又进入一个黑暗的时代:文化大革命!漫长的十年过后,中国人的话语权跌至谷底。跨入新世纪

10、,信息技术让中国人开始享受自由话语的阳光。近年来,手机实名制,博客实名制,网络游戏身份证实名制等诸多实名制的实施,对我国平民的话语权到底有何影响,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进一步看清社会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博的快速传播,网络给受众带来了话语权实现的场所和空间,极大地扩展了民众表达的渠道,促进了公众话语权的实现。近年来,我国微博议政的趋势越来越普遍。2008年为网络议政元年,2009年网络议政热遍中国各地,2010年网络议政劲刮新风,“微博议政”展露潜力。从2010年的初试锋芒到今年的日臻成熟,并成为2010年“两会”的一大特点,期间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第一时间进驻微博, 较早一些,

11、云南省委宣传部开通“微博云南”,受到网民和媒体关注,迅速赢得“中国第一家政府微博”的称号。在这被称为“自媒体”的时代,微博作为新兴的媒介以其显著的特点而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政务微博、商务微博、官员微博大量涌现。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借助微博这个平台参与政策议程、政策决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监督过程中。微博议政一时也成为网络的热词,微博议政已在集纳民意、体察民情、发挥民智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微博的发展得到了学界的广泛专注,很多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在多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本文分类别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以期为之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

12、考。目前,关于微博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六大方面:(一)传统媒体对微博的借鉴与应对应吉庆(如1998,下同)认为微博与传统媒体可以互补,传统媒体可从微博上发现并聚合多个微博信息为有价值的新闻,并最终实现互赢互惠。段钢认为微博所代表的自媒体传播模式会对传统媒体所拥有的渠道地位、记者编辑的职业存在甚至专业新闻机构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一定的挑战。陈海明 陈海明微博对平面媒体新闻采写的启示J青年记者,2010,(4)认为微博加速了媒介整合的进程,并改变了传统媒体的采写和传播模式。王淑华认为微博拥有更加广泛更加开放的人际传播新模式和信息传播新渠道,将会成为未来企业营销和推广的网络阵地。陈娟从传统媒体对微博的利用形

13、式、内容和传播速度上进行分析,认为传统媒体对微博的运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来说,学者们普遍认为微博必将会给整个媒体行业带来新的影响,对传统媒体地位造成一定冲击。他们在指出微博的先进性和借鉴性的同时,也指出微博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比如微博的使用方面仍旧存在如侵权、新闻真实性等短期内难以解决和避免的问题。传统媒体在利用微博信息和传播模式时一定要慎重,微博使用者更应该自律。(二)微博的传播特性和新媒体价值喻国明 喻国明试论微博的中国本土化发展战略J当代传播,2010,(2)认为信息的发布和获取是微博的核心功能;人际网络的构建和维护是微博的延伸功能;多样化的网络应用是微博的附加功能。周旋认为微博作为一

14、种新媒体,足以引领传播革命,她重点分析了微博内容的真实性、双重性和丰富性、传播渠道和途径的多样性、传播速度和方式的即时性、传播模式和应用的创新性。孙卫华、张庆永等人分析并总结出了微博的特征:碎片化文本、自媒体、草根性、个体化、私语化叙事等。殷俊、孟育耀 殷俊,孟育耀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趋势J今传媒,2010,(4)分析研究了微博的传播模式和特性,认为微博兼具单向与双向的传播结构特征。综上所述,学者们重点分析了微博的传播特性、内容特征及其价值,认为微博具有文本更简短明了、传播方式更便捷、并具有自由、交互、及时性等特点,其所拥有的自媒体特征更有益于人际之间点对点的传播。同时,他们也对微博信息的真实

15、性、思想深刻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担忧,但他们普遍对微博前景持有乐观态度。(三)微博的发展前景喻国明 喻国明微博价值:核心功能,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J新闻与写作,2010,(3)等人认为微博市场目前发展极其快速但成熟度很低,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刘兴亮认为微博开创了新闻传媒的新纪元,促进媒体整合,他重点分析了微博的传播机制。何志勇认为微博的内容很容易分享,这对微博运营者在管理海量信息方面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这种大众、实时、原创性的传播方式容易导致虚假信息泛滥,降低新闻真实性,他对微博的发展前景表示中立,认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降低网络虚假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微博的发展前景来看,研究

16、者们普遍看好微博所具备的独特的商业价值,但对其目前的盈利模式和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的产品开发模式表示质疑,并且普遍认为目前关于微博的监督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不利于微博的良性健康发展。(四)微博的赢利比较与品牌竞争张阳、黄峻磊等人对微博兴起的过程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微博的商业价值在于借势个媒体提升个人知名度的同时在无形中提高公司和品牌的知名度,用更低的成本开拓用户网,并维持客户关系网络。潘亚楠通过研究认为微博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空间,不管是短信分成、品牌战略,还是广告、虚拟服务等方面都有可行的盈利模式存在,这意味着微博在改变传播媒介的同时,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高峰期,最终成为时代人际网络互动交流

17、的主要平台。(五)微博介入教育的影响张艳琼 张艳琼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现代教育技术,2010,(3)提出可以通过组建微博课堂,使学习者和老师之间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方便频繁,从而解决传统教学中由于现实性的地点和时间等限制性问题而造成的学习讨论不够深入彻底的问题。林书兵、徐晓东等认为微博的产生为新时代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理念和视角。在教育方面,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微博在教学过程和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途径,并具体分析了怎样通过微博促进学生自己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创造网络时代教育新模式,同时,他们也指出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六)关于微博的社会

18、学研究闫肖锋认为微博凸显了人际圈的影响力,亦或者说是熟客经济,这便是它的社会学意义所在。程刚认为微博建设性地应用了人们日常生活交往中的话语形式,创造了虚拟而又真实的交流,他主要从微博信息传播、人际交流的社会学基础、琐碎但是自由的生活秀场、舆论组织的初步显现形态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唐明灯 唐明灯从“大院”到微博:中国话语变迁60年J青年记者,2010,(5)认为微博自从产生以来,在用户的切实参与下,在舆论监督、社会救助、民主政治、谣言澄清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刘扬 刘扬微博客:自媒体时代的话语快乐J今传媒,2010,(1)认为传统媒体所构建的信息传播“中心化”结构被新兴的互联网

19、传媒打破,一种新兴的“去中心”的扁平式的网状结构开始形成,在这种结构下,曾经处于高度垄断地位的传统媒体话语权开始向草根大众阶层回归,“草根”重新获得了发言的权利,而曾经依靠长篇大论和远见卓识充当意见领袖的各界论坛精英的好日子也将一去不复返。(七) 关于微博议政的研究李少文,秦前红(2011) 李少文,秦前红论微博议政的规范化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第19卷第4期,第101页指出微博议政推动者公众参与的新发展,在环境保护、公共预算、城市规划、基层治理、社区民主等不同领域中凸显独特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举行了听证会,体现的却是“伪民意”;即使有真实的民众声音,这种声音对决策过程也

20、影响微弱;征求意见时诚意满满,但搜集的意见却被束之高阁;微博上热议,但一离开网络,意见又被置若罔闻。另外,法律对公众参与的程序语焉不详,或是设计粗糙,无法操作,或不利于保护公民的权利。离不开公权力主导的公众参与,让越来越多的民众不信任这样的制度设计。在现下的政治体制下,政府机构极有可能将公众参与作为(某个领导的)政绩工程,或者使其成为“运动式”创新的装饰。为此,强调了微博问政一定要规范化,要强化微博问政的程序,将政府信息公开、公民知情权保障与微博问政紧密结合,并针对微博问政的参与、处理情况设计评估考核,作为行政考核机制的一部分;将微博上的民意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将微博问政与完善代议制民主相结

21、合,推动规范化进程。赵玥,徐亮(2011) 赵玥,徐亮我国“微博议政”的现状、议题及解决措施J理论视野,2011(12):41-43指出微博问政中存在“民意的被代表”问题,不能真正全面地代表民意、反映民声。微博问政中可能造成公众政治参与的无序甚至失控。微博问政缺乏必要的运行机制和法律约束。为此,提成了解决网络问政的机制体制问题,为微博问政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和约束微博问政。,加强网络伦理建设 ,提高微博用户的道德自律意识等措施,促进政务微博的更好发展。尽管微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在传播、管理、使用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多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但学者们的研究很详尽,既肯定

22、了微博在话语权、教育改革、人际交往、传播媒介等方面的巨大积极作用,肯定了其日渐上升的社会影响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客观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且积极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和解决措施。只是因为微博自身机制尚不成熟,而且微博发展太过迅捷,变数太大,所以对于微博最新呈现出的现象和问题依然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而且在微博虚假信息以及微博议政、草根话语权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不是很多。笔者相信,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和用户群体的继续扩大,学者们对微博的关注度将会进一步提升,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会涌现更多,这些学术成果必将为微博的发展注入新鲜健康的血液。二、研究内容(一)微博概况1、微博的兴起、发展与现

23、状微博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埃文威廉姆斯于2006年3月份提出,他也是最早的微博网站twitter的创始人。Twitter创立后不久,便在国外大红大紫,用户群体迅速壮大,影响力不断上升,包括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福布斯、Google等在内的诸多国际知名人士和机构都成为微博用户的一份子。微博在国外的大红大紫吸引了国内互联网行业的眼球,2007年,国内最早的具有微博功能的平台饭否网成立,并很快拥有了几十万用户,但由于产品和服务尚不完善,未能真正普及。2009年8月,拥有庞大用户基数的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并依托名人效应和完美的用户体验一举成功,使微博正式进入中国互联网主流用户的视野。腾讯微博后来居上,

24、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微博用户涵盖面极广,既有普通网民、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也有企业和社会组织,还有政府机构。微博是一种迷你型博客,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页、即时通信工具等多种平台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信息内容,内容包括140字以内的文本信息、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形式,以展示个人风采、展现个体价值、表达自身诉求。快捷省力的信息发布模式、开放自由的信息传播环境使微博一经产生便备受欢迎,用户群体不断壮大,并在社会事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终成为新媒体典范。微博作为互联网的新宠以其不可抗拒之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1上半年度

25、中国微博报告,截至2011年7月6日,仅新浪微博上,政府机构微博数达4920个,政府官员微博达3949个。大量政务微博的涌现带来微博议政的升温,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党政机构微博已达32358个,2011年政务微博的数量增长了5倍多3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发布的2011年第4季度中国微博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第4季度中国微博市场活跃用户规模达2.49亿,环比增长18.2%,同比增长146.5%。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

26、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短短两年时间内,已经有近一半的中国网民使用微博,可见微博的影响力之巨大。 图2 新浪微博及Twitter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访问量占比 图2为2012年1月5日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Hitwise2011年12月的显示数据,中国已成世界上使用微博最活跃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同时,新浪微博在所有行业中访问量份额最大。2、微博的特性与功能(1)微博的定义微博,也称微博客(Micro-Blog),国内知名新媒体领域研究学者陈永东在国内率先给出了微博的定义: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用户通过WAP

27、、WEB或者其他各种客户端组件,用140字左右的文字内容更新信息,同时实现即时分享。其中有五方面的理解:关注机制:可单向可双向;简短内容:通常为140字;实时信息:最新实时信息;广播式:公开的信息,谁都可以浏览;社交网络平台:把微博归为社交网络。相对于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是由简单的片言只语组成,对语言的精炼及文学性方面,没有博客要求那么高,并且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另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各种终端来即时更新自己的微博。(2)微博的特点一是自主选择信息。用户可根据多方面因素比如自己的兴趣爱好、对方内容的质量与类别来选择要“关注”的对象,也可以对已“关注”的对象进行分类。二是内容短小精悍

28、。限定字数在140个左右,无需长篇大论,也不需有较强文字表达能力,技术门槛也较低。三是共享信息便捷迅速。可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和各种软件随时随地的发布信息,信息发布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四是宣传影响力具有较大弹性。主要受到该用户目前“粉丝”的数量和微博质量的高低。如果用户发布的信息新闻性越强、吸引力越大,则对该微博信息感兴趣的人就越多,转发的人也就越多,影响力就越大。(3)微博的传播模式 一种模式为一对多式传播。每个微博用户都会关注一些人,然后被另一些人关注,形成自己的微博好友圈。从微博发布过程上来看,用户A发布一条微博消息之后,关注他的用户都可以看到这条消息的发布,这就是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另一种

29、模式为网状链接的裂变式传播。微博是以个人作为网络结点,与好友圈对接形成网状链接。多个传播中心共同融入网状链接,来实现讯息的传播与推广。从理论和技术层面上来说,在一对多模式的一次传播形成后,还会产生多再对多 (直至无限)次的传播,最终形成一对多对多直到无限的裂变式传播1。假设微博一位用户发布了一条信息1,那么他的好友就会有信息的更新,如果他的好友觉得很有趣进行转发,那么好友的好友就会看到,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会使得微博发生裂变式的传播,直至无限。(二)微博议政的现状和作用1、政务微博的发展2010年微博出现以后,无论是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城市中产阶层,只要在新浪、腾讯注册一个微博账户即可发

30、送140个字的短小微博。公民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生活中所见所想所感,政府各部门也可将科教、文卫等信息及时上传。微博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的政治垄断,给了公众参与政治的平台4。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互动交流工具,丰富着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改写着媒体的历史,无论是在网络世界还是现实社会中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微博的即时性和碎片化的语言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需求,为网民提供了新型的互动平台。庞大的网民基数及独特的传播方式使得微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着网民的“话语权”,并通过广大网民的参与和互动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构成自身的影响力。2011年以政务微博为代表的

31、网络媒介的自媒体的崛起,引起了中国社会的生活、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改变。从舆论监测、舆情监测角度来说,草根媒体在2009年占到40%,2010年占到47%,2011年一定会超过50%,这是由于新媒体的崛起,草根的占据已经成为了中国市场的基本现实。当一个新媒介,尤其是一个具有革命改变意义的新媒体出现时,它不仅仅给我们增加了一个新的传播通路和传播平台,更大程度上在改变着这个社会本身。 2、政务微博的作用(1)可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在发生类似的事件时,网络中往往会传出各种谣言,夸大事实、扭曲事实的真相,给社会的舆论带来了很坏的影响,严重增加了政府处理各种事件的难

32、度。大量已发事件的处理证明,通过政务微博及时更新信息,表明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及时澄清事实的真相,可以对谣言的传播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有利于稳定大众的情绪,安慰广大事件参与者,为解决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2)可以汇集更多的民意由于我国网民的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对网络更加喜爱尤佳。微博更是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功效吸引着我国广大的网络群体,所以微博是我国大众另一个虚拟地点的集合地,很多想法、建议和创新都可以在微博里迸发。民众通过政务微博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政治事件的讨论,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政府也通过微博平台对社会新事物保持敏感;方便地进行舆情收集、汇聚

33、和民意征集,得到有效参考;能及时关注到群众、媒体及“意见领袖”等的言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疏导民怨,避免矛盾的积累和扩大升。(3)可以有效实行群众监督政务微博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得开通微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将要接受更多群众的全方位监督。这对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将是一种新的触动。另一方面,微博更为公共监督提供了新途径。比如:今年2011年3月15日,温州人袁立明在微博上向浙江省委组织部反映温州某村有人贿选的情况,19分钟后就得到直接回复。第二天下午浙江省委组织部官方微博“之江先锋”就向袁立明答复处理结果:“目前已取消此人参选资格。现在纪委、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 。”3、微博议政的实例分

34、析微博与两会据中国新闻出版报统计,2010年两会期间有60多位代表、委员在人民网、新浪网开通了实名制微博, 很多记者和主持人及中央和地方媒体均在新浪网开通两会微博。当时,新浪微博开办了“微观两会”和“媒体即时报”两大专区。3月4日,全国已有近30家媒体在微博中注册, 将近6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会记者开通了微博, 即时播报两会的进展情况。与2010年相比,2011 年“两会微博”的阵容更大,代表委员以及各级媒体、记者注册的微博大为增加。有媒体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有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近 600 人开通了微博。以新浪微博的微观两会为例, 截止两会结束,共有 171 位人大代表,217 位政协委员开了

35、微,中央及地方媒体大部分都有属于自己的微博7。广东省人大代表、省人大侨民宗委副主任委员郑通扬曾说过:“幸福不是赐予,也不是发大礼包,而是要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幸福应该是参与而得到的自豪感。”作为新兴媒介融合的产物,微博拥有独特的传播机理和优势,是公民声音的一个新兴表达途径,公民在此发表、共享与交流信息,构建自己的网络关系圈。同时,其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虚拟空间,而是与现实社会接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微博中孕育着大社会。在很多情况下,微博也成为了政情下达的重要载体,微博的形式非常适合人大代笔与大家及时交流,它相当于开通了一个24小时的民意通道,成为了广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8。公民通过政治参

36、与,可以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增强对政治的关注,逐步培养一种宽容和妥协精神,为现代民主制度奠定政治文化基础。通过政治参与还能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使直接或间接影响自身利益的政府政策更多地以民意为基础,这日益成为现代政治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从最初网民关注代表和委员的看法,到后来通过网络参与到代表和委员参政议政的过程之中,再到今天借助微博实现高度、快速地互动交流,实际是参政议政模式的变化,也是中国民主政治信息化表达的一种创新。4、微博在两会中的运用分析从中国首个微博网站诞生至今, 微博在我国的发展只不过是短短几年时间,但它能却迅速在中国走红,成为网友最为喜爱的媒体之一,成为代表委员青睐的议

37、政形式,成为媒体发布两会信息的新渠道。这与微博传播两会的效果是分不开的。(1)多渠道参与模式。2010年的两会媒体、政府、网民是形成两会“微博议政”三股主要的力量。媒体:很敏锐地嗅到微博作为新信息传播方式的价值,充分利用这个介质做报道工具。征集意见进行针对性报道;委员和代表:意识到与民众交流的必要性,由于时间繁忙,微博成了代表们发布提案,收集意见的主要渠道。网民:在工作学习之余,关注两会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议案进展,随时发布自己看法,让他们有直接参与到两会的感觉。这样就形成了“三足协力”报道两会的模式。在人民网开辟专版“微言大义,博论两会”期间有38万多人参与了两会议题的讨论。(2)准确信息发布模

38、式。两会中,新浪网大板块地以“新华视点微博看两会”进行报道,组建专业团队微博报两会,报道中充分利用“微博”的优势,更有意识规避了一些不足。如为防止信息分散,对信息进行了归类报道。对各种条目的信息进行注明,如对代表委员的观点,会标注“代表委员一言”等;其次根据空间方位的不同,以及信息种类的不同进行分类报道,如:“现场微博”、“酷评微博” 等,有效地规避了信息繁杂的缺点。在硬新闻报道中夹杂报道一些如“探营”印象、“两会微照”之类的软新闻,丰富了微博新闻内容,积累了丰富的微博新闻报道经验。(3)“病毒性”传播模式。微博的转发功能是延续了网络的病毒式传播模式。转发相当于点击率关注度。其次还能在关注的同

39、时发表意见,形成了网络版夸大化的“头脑风暴”模式。如委员张晓梅的提案因为很“雷人”被几千人转发,网络迅速展开了对委员素质以及提案质量的讨论,转发模式很容易喷发出有价值、有影响力的观点。 三、研究结论(一)话语权的体现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互联网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其中政务微博为人们广泛参与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和言论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现在,不受任何身份、职业、地域、背景等条件的限制即可在网上通过政务微博等形式公开发表言论,无需经过中间环节的干预便可将个人话语在网上传播,并且瞬间即可获得反馈网络为实现言论自由打开了方便之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为网络话语权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40、 在传统的媒体宣传环境中,公众只是简单的受众,而在互联网政务微博的信息传播中,公众可以作为受众,也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任何草根都可以通过微博,BBS论坛,社交网站等平台发布自己的心情,书写日志,发布照片和视频,记录生活所见所想,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只要有一定的照片或者视频作为某个事件发生的证据,就很有可能引起公众的关注,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制造舆论,跟政府、新闻等造成压力,促进事件的快速、公平、合理的解决,维护自己的权益。(二)微博议政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上个世纪的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兼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理论假说中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和影响不是直接流向一

41、般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普通受众。以往时代,充当意见领袖的往往是传统媒体,或具有话语权的精英集团,如专家学者,商人等。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这种大众传播方式,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和肢解。话语权的重构正在发生。我们通过那些被无数次转发的微博上看,公民个体,在言论上的控制力正在上升,话语权的平民化趋势正在越来越清晰。但是微博议政在重构话语权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影响着草根话语权的更好释放。透视“微博热,可以发现背后的若干深层原因。它首先是平民群体追求话语权的一次集中流露。现实中的平民对民主的渴望超越了现实政治所给予的各项满足。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42、人们对政治文明的渴望日益强烈,陷身于市场大潮中的人们虽然追逐着金钱的梦想,但时时不忘自由表达的政治权利的获得。而政治资源在市场结构与社会系统中的优势与强效更是经常刺激着人们的眼球与神经,促动着人们内心的诸多矛盾和冲突。人们渴望资源分配的公平与透明,真正体验到当家作主的感受。“微博”提供了这样的虚拟空间和行动空间。现实中的不足,通过切身的行动在仪式上先来一次“成功的实践”,人们在模拟中获得了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当然,“微博热”和其本身事先进行的精心设计也有很大的关联。它摈弃了传统媒体的交流方式和传播方式,摆脱了传者本位的传播观,缩小了受众与传媒的关系鸿沟,创造了一个受众狂欢的舞台,使受众由看客变为

43、行动的主体,沟通的零距离成为人们广泛参与的基本动力。长期以来,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和民主进程中的角色意识匮乏和社会大众的先声作用的发挥欠缺,造成了受众与传媒的深度隔阂。微博的出现,很好的减轻了这种隔阂,可以方便的同国家政府部门挥着国家管理者就行直接沟通,满足平民的精神追求和民主保障,平民受众也深切期待微博成为自己的传声筒和发言的场域。1、有时会成为发泄不满的窗口我国网民数量逐年增加,网民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在政委微博的讨论中,一些网民对关系自身利益的政策不满时,把微博作为发泄的场所,所以“议政”也就性质改变成了“骂政”,甚至有的网民把微博当成单纯的上访的一个渠道。这些都是妨碍“微博议政”向更

44、理性方向发展的消极因素。2、形式主义严重目前,我国许多政府部门都开通了政务微博,以进一步提高与民众的交流和互动。但是,从当前的情形看,虽然大部分政务微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公安机关利用微博打拐行动的成功,利用微博进行通缉方法的实施,都证明了政务微博的巨大作用。但是由于部分领导部门领导不重视,对网络处在抵触心理,害怕网络传播的力量等原因,导致有相当比例的官方微博,在开通不久,就沦为“空壳微博”:未必内容基本没有更新,更没有去回应网友们的问题。有的只是将一些原则性的内容粘贴在微博上,没有实际事件的处理和与网友们得沟通,仅仅作为一个摆设,应付检查,没有起到应有的沟通作用和维护民众话语权的作用。3、

45、制度法规缺失就“微博议政”而言,它取决于人大代表、政府、网民三者的良性互动,良性互动又取决于是否有长效机制的保障。从目前情况看,全国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人大代表的“微博议政”并未做制度安排,一方面,关于“微博议政”的工作机制、责任机制、评议机制、监督机制等不健全,对政府机关及人员的约束和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微博议政”流于形式,多数网民意见不能落实;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受理机制,检查和规范机制以及网民教育机制不健全,使得信息真假难辨、杂乱无章,难以保证有效信息及时反映到政府部门。由此看来,人大代表的“微博议政”能否产生积极而长期的效果,这就不能不令人怀疑15。四、对策和建议(一)提升网民素质,加强

46、舆论引导由于我国网民个体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微博议政”等网络问政形式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情绪化、片面性和随意性,加之网民反映的问题常常受制于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带有一定的主观臆断性,对一些问题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夸大甚至扭曲事实。17所以,当有部分网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会出现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表现为情绪的高度亢奋,留言偏激,讨论中甚至出现谩骂等行为。因此,在发扎政务微博的同时,注意对网民的思想教育,同时对语言运用不当,出现过激行为的网民进行严格处理,进一步规范舆论向导,净化舆论环境。(二)加强政务微博的监督,完善机制近年来,我国政务微博开设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很多部门在

47、开通以后就不再更新,或者更新内容敷衍了事,基本没有实际进展,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所以,相关监督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那些不作为的部门进行批评,追究责任,这样才会敦促更多的部门付出实际行动,更好的为网民服务,解决各种反应的问题和采纳好的建议。两会的胜利召开体现了微博在公民参与政治讨论,发挥自身话语权的巨大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微博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刚刚开始,如果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可能会出现微博平台的恶性竞争和人为攻击等事件,影响“微博议政”的发展。所以,现阶段要加强我国微博议政的管理力度,规范网络行为,同时要加强对网络资源的管理,对政府、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网络中的权利和义务做

48、出规定,以改变网络信息传递中的非理性和无序性,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以确保“微博议政”等网络问政形式的良性发展18。(三)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平台建设目前,我国在网络平台过激行为或者侵害他人利益行为的处罚还没有非常明确的法律规定。而且对于政务微博的管理没有准确的规定。为了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应该设定相关的政务微博“主体责任制”、“信息发布责任制”等相关规定,进一步推进政务微博的机制管理。对于恶意传播虚假、不良信息的网络分子也要加大打击力度,在完善网络平台管理,推广平民话语权更好事项的过程中,净化网络环境,使得网络平台真正成为平民表达诉求,实现话语权的平台。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9、,各方面的制度都存在不成熟、不发达的情况,在保障基本的政府信访工作的同时,加强电话信访平台建设,信件平台建设、和网络平台的建设。我国信访部门开设已久,每年都能有效的解决部分信访问题,充分保障平民的权利。通过电话(市长热线、部门热线等)和信件也可以增加平民说话的平台和意见的表达,有效提升平民的话语权。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网民逐年增加,便捷、及时、开放的微博便承载着更多的民意表达功能。我国应该在加强电话、信件等信访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网络的建设,例如:政府网站留言、微博留言等情况的处理。参考文献1袁立庠微博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第39卷第6期

50、,P:678-6832郭昭如微博“网络议政”新路径的热与冷J上海信息化,2010,(6)3余伟利从博客到微博:网络议政“两会”的媒体应对J现代传播,2010,(6)4李少文,秦前红论微博议政的规范化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第19卷第4期,P:100-1045陈艳霞“微博议政”之特性分析以2010年两会微博为例青年记者,2010,(20):98-996周雪怡两会代表委员微博议政的原因分析及困境应对以新浪微博为例今传媒(学术版),2011(5):99-1007李林容,黎薇徽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明当代传播,2011(1)8韩洋“微博议政” 成为“两会”舆论新宠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51、010年11月第8卷第4期,P:120-1229闫肖峰微博社会学 J青年记者, 2010, ( 3): 3510陶喜年“微博”议政 N 时代周报, 2010 - 03 - 18( A 06)11高明勇两会微博是新闻报道一大进步 N 新京报,2010- 03- 13( B04)12柳森微博议政为何成为新时尚 N 解放日报, 2010 -03- 18( 07)13赵玥,徐亮我国“微博议政”的现状、议题及解决措施J理论视野,2011(12):41-431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815谢尔以色列著:微博力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6微博政民互动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52、人民网舆情检测室,2011年8月20日17王淑华“微博客时代”的媒体应对新闻实践,2009 年第10期18杨梅菊微博元年:围观的力量国际先驱导报,2010年12月17日第9版19Guzzi, AnjaPinzger, Martinvan Deursen, Arie.Combining micro-blogging and IDE interactions to support developers in their quests.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Maintenance (ICSM 2010) 26th,2010-01-01.2

53、0Laura Menenti;Karl Magnus Petersson ;Rene Scheeringa ;Peter Hagoort.When Elephants Fly: Differential Sensitivity of Right and 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i to Discourse and World Knowledge.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09,21(12).21陈海明微博对平面媒体新闻采写的启示J青年记者,2010,(4)22喻国明微博价值:核心功能,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J新闻与写作,20

54、10,(3)23唐明灯从“大院”到微博:中国话语变迁60年J青年记者,2010,(5)24刘扬微博客:自媒体时代的话语快乐J今传媒,2010,(1)25卢金珠微博客传播特性及盈利模式分析J现代传播,20lO,(4)阚道远微博兴起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lO,(4)25张艳琼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现代教育技术,2010,(3)26殷俊,孟育耀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趋势J今传媒,2010,(4)赵战花,来向武微博客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探析J理论导刊,2010,(4)27喻国明试论微博的中国本土化发展战略J当代传播,2010,(2)丁未从博客传播看中国话语权的再分配:以新浪博客排

55、行榜为个案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李水金中国公民话语权研究J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2)凯斯 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J上海出版集团,2009,()致谢论文是在我的恩师罗峰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顺利完成的。从一开始的论文选题、内容选择、提纲编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到后期的内容调整、文字润色,都经过了罗老师的悉心指导。罗老师是位非常负责的老师,除了对论文进行单独指导外,他还会定期组织开展小组讨论会,让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交流论文写作的经验、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难题和迷惑,但在罗老师耐心的指导和说明下,渐渐得找到了方向,

56、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我很荣幸在大四时由罗老师来指导我的毕业论文,使我得以顺利完成此篇论文。在此,我要向罗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我还要感谢论文组的其他同学们,在大学的最后生涯中,和他们的互相交流和讨论使我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发。同时,还要感谢开题报告答辩时曾经给过指导意见的各位老师,他们的总结和建议让我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最后,本文是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产生的,在此,要向本文所参考、引用的所有文献的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谢意。大学四年将要结束,我也将结束学生时代,真正走入社会,接受生活的历练。不管从事何职业,不管未来生活变成什么样子,我始终不会忘记大学里所学到的知识,不会摒弃大学里所养成的积极、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 岳子雅 2012年5月华中农业大学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