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6753472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0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踟蹰(ch zh) 静女其姝(sh) 尔卜尔筮(sh) 城隅(y)B.煤屑(xi) 载(zi)笑载言 千里迢迢(tio) 纤细(xin)C.荫庇(yn) 亘古不变(hng)脉脉含情(m) 弥望(m)D.愆期(qin) 隰(x)则有泮 渐(jin)车帷裳 汤汤(sh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

2、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B最后,在河南安阳被发现的曹操墓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天前往游览观看的中外游客及考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C几百元甚至不名一文的石头一旦经了你的发现因了你的品位,就有可能成为价值成千上万的奇石。D我多次劝你见好就收,你就是不听我劝,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赔得精光,后悔也晚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B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两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臂的方案至少有三种以上。C对再别康桥主题的理解,课后,同桌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

3、的。D菲律宾多年来经济发展缓慢,国家对警队的投入不足,致使警队应对“恐怖事件”的先进设备奇缺,警察处理“恐怖事件”的能力不足。4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踏着溪中的几块垫脚石过了溪,路旁有茅棚,住着一两家老百姓。右手下坡去约十来步,就是一条小溪,水却不深。棚子前门有一条小路,曲折向外,在松林中行,约数百米,便“豁然开朗”。 还有很多美丽的骨牌草,有的还是很青翠,有的已经很枯黄。左手上坡去是一条较为正式的路,隔路又是一片松林,坡头长满了半人高的茅草。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14分)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

4、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

5、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

6、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嫚(mn):用言辞轻侮。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季布匿僕阳周氏 匿:隐瞒。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臣各为其主用 静女其姝C单于尝为书嫚吕后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意季布匿其所 为仲卿母所谴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布“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7、)(2分) 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樊哙可斩也! 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 欲以为御史大夫。 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引历史故事,认为铁证如山若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

8、无言以对。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9.断句与翻译(3小题,共6分)(1)用“/”给划线部分断句。(2分)曹 丘 至 即 揖 季 布 曰 楚 人 谚 曰 得 黄 金 百 斤 不 如 得 季 布 一 诺 足 下 何 以 得 此 声 于 梁 楚 间 哉 且 仆 游 扬 足 下 之 名 于 天 下 何 足 下 拒 仆 之 深 也!(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2分,共4分)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1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4分)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

9、一)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1分) _ (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3分) 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 。(屈原离骚)(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陶潜归园田居)(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三、本大题4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刘士林中国古人写

10、“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在这些诗句中, “钟声”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中国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黑格尔说:“塔楼上的钟塔是专门为宗教仪式而设的,因为钟声特别适合于基督教的礼拜,这种依稀隐约的庄严的声响,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另一类是与古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

11、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乐之”。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如王勃滕王阁序的“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钟声昭示着时间。无论中西,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在西方,圣经中就常用“丧钟”一词提示尘世的虚幻。在基督教的生命观里,钟声能提醒人类:生命的短暂和上帝的永恒。钟声的这层时间含义实质上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日常生活时间,如早钟、晚钟

12、;二是表示带宗教色彩的时间,如丧钟,我们可称之为“精神时间”。钟声的这两种意义,在中国古代也有昭示,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在中国文化里,钟鸣常与桑榆之年等特定意象连用,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领悟。尤其在佛教东渡,带给中国传统思想以“空”的观念后,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钟声作为一种信号,它展示出生命在时光中消耗、磨损的程度,从心灵深处提醒人们:夕阳西下或早晨到来,旧的结束或新的开始,以及“我们向何处去”或“何处是归程”等。钟声又常与年华已逝、风尘碌碌的惆怅心情联系在一起,其缥缈而又严静的音律也最易把精疲力竭的生灵

13、,引入宗教的虚幻精神境界。在西方,对“钟声”意象最为关注和凝神思考的当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他晚年一直思考用“诗”去追寻在现代社会中“隐去”的上帝。他认为,对诗来说,重要的是“说出”(蕴含)“精神能量”。这蕴含的精神能量,被他比喻为“沉默的钟声”。他要求诗人用这“钟声”去寻回上帝和神性事物,让人们通过诗,聆听到内心深处“沉寂的钟声”,最终完成向上帝皈依的历史旅程。中国人真正悟出这“沉寂的钟声”的悠长意味的,则应首推唐代诗佛王维。诗如: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过香积寺)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归辋川作)这些可以说是古典诗学中“钟声”意象

14、的最佳表现。它充满了一种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它具有那种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与海德格尔“沉寂的钟声”不同的是,它不是召唤人们皈依上帝,而是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在古典诗学中还有一种召唤,它不是召唤人们走向“空寂”,而是召唤人们回归自然,如唐人于良史云: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钟声借助它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举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这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挫折、因顿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而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 (选自文史

15、哲,有删改)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钟声都是一种表达宗教意味的信号。B在中外文化中,钟声或传递宗教的情感,或表示庆典的气氛。C中国“钟声”的审美属性是伴随着钟声演变成身份地位的象征而逐渐产生的。D“钟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已失去宗教内容,仅存审美属性。E在真正悟出“沉寂的钟声”的意味这方面,西方要早于中国。13.下列诗句中的“钟声”,与“精神时间”无关的是(2分)( )A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C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D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4.“钟声”在中西文化中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2分)15.中国古典诗学中

16、的“钟声”具有哪些文化内涵?(3分)四、本大题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写手好字,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黄 尘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一节,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书法的式微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书法进课堂”的呼吁也不是一两天了,这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据说,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老师会悄悄地站在旁边,冷不丁地去抽学生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铆足了劲写字。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出来,轻则被训斥一顿,重则戒尺伺候。现在的学生们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由此而起的书法衰落,则使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

17、、一项必修课,失落为如今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学生们避免了戒尺之苦,却丢了文化之魂。南昌市某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曾有小孩第一次走进培训中心,指着墨汁叫道:“老师,这里怎么这么多酱油啊!”与我们相比,日本、韩国等邻国却比我们更重视书法教育。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识和技法。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身上书法黯然失色,很多学生甚至字体歪歪扭扭,毫无书法美感。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退化。现在写“天书”的不仅仅是医生,“天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了。此前学校之所以对书法教育视而不见,

18、很大程度上跟功利化教育有关。如今,家长、学生、老师、学校关心的是成绩、升学率!重视的是分数、排名。既然中考和高考都不考书法,那学它干吗?畸形的教育形势和功利的求学思维之下,书法也就成了个别“票友”的私人爱好了。其实,即便是在功利化的考试思维下,书法也大有裨益。很多高考阅卷老师都透露,字写得好,卷面清晰干净,老师的第一印象好,分数自然有所倾斜;而如果在纸上涂鸦,卷子一片狼藉,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成绩不也就有保证了吗?再者,俗话说“字如其人”,如果自己写一手烂字,有何颜面示人?如果别人 能写一笔潇洒的字体,你难道不会对他另眼相看?书法的失落,还跟一股逢传统必反

19、的潮流脱不了干系:仿佛传统的就是糟粕,现代的才是精华,传统与现代是永恒对立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与“现代”水火不容。比如,“现代”的西装取代了“传统”的旗袍,但唐装、旗袍不也日益走俏,风光依旧吗?摩天大楼够“现代”了吧,但每逢假期,大家还不是一股脑地往名胜古迹跑,以一睹那些“传统”建筑的真容为快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传统”。就拿书法来说,其研习过程对情操的陶冶,对良好品性的塑造,对文化修养的养成,无论古今,成效依然。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说,如果我生在中国,我将不是画家,而是书法家。人家一代绘画宗师尚有改行研习书法之念,犹如一张白纸的

20、中小学生们,何必要拒而远之呢?也正因如此,广东率先让书法走进课堂的做法才值得期许。16在作者看来,我国书法失落的原因有哪些?(3分)17文章写到“每逢假期,大家还不是一股脑地往名胜古迹跑,以一睹那些“传统”建筑的真容为快吗?”,请谈谈你对作者这句话的理解。(3分)18“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你认为有必要吗?请简述你的看法。(3分)五、本大题2小题,每题4分,共8分。19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图书状况完好无损损坏较轻损坏较重损坏严重图书数目(册)20000250004000015000请根据图表所

21、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20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式,以“时间”开头,另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分)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六、本大题1小题:作文(40分)21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据研究,多年后,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请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题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除诗歌外,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

22、【参考译文】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出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滕公,乘机对滕公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 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汝

23、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任命他做了郎中。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

24、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擅长辞令,能言善辩。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

25、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坚决要求窦长 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况且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10.答案(1)梅子、芭蕉、柳花(答对2个即可给分,共1分)

26、(2)闲,闲居的诗人,在初夏长长的午睡之后, 内心无所牵绊,在绿荫环抱的庭院,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格外舒畅。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把诗人心中的那份恬静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指出“闲”字给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指出作者的情感取向1分,共3分)11答案:(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12A C(B。“表达庆典气氛”仅存在于中国文化中。D原文只是说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并不是说钟声仅存审美属性。E。文本

27、仅指出“中国人真正悟出首推唐代诗佛王维”,究竟谁更早真正悟出“沉寂钟声”的意味,文本中并无提及。)13A(这是用以表示喜庆的钟声,与“精神时间”的内涵无关。其他三项都是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或超越,都与“精神时间”内涵有关。)14在西方, “钟声”自始至终只是传递宗教情感;而在中国,“钟声”除传递宗教情感外,还常用来表达庆典的气氛等。(2分)15表达一种宗教的情感。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喜庆气氛。是种特定的审美意象。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领悟;是人类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2点1分3点2分,4点即可满分,共3分)16随着电脑的普及,书法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且传播信

28、息的功能退化;跟功利化教育有关;跟一股逢传统必反的潮流脱不了干系。(每点1分) 17举例或借代、比方,以名胜古迹代指传统文化,1分 以表明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追求,驳斥那股逢传统必反的潮流;2分 从而也证明其“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传统”。共3分) 18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有助于修身养性(或:有利于陶冶情操、塑造良好品性、提升文化修养) 有利于提高考试得分 有利于展示个人魅力,提高个人交际能力。(1点1分,答到3点即可给3分,共3分;有不同观点的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9、示例:时间好比一剂良药,它能抚平人们受伤的心灵; 时间如同一盏明灯,它能照亮人生中的每一个足迹。20、参考答案: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两条结论,应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材料的分析结果,但都应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归纳,写出1点给2分,2点给4分)21.作文(按高考评分标准,略)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