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42练 含答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6750756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42练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42练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42练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42练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42练 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训练目标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与成效。2.对苏联改革成效的认识。小题精练1(2016保定一中期中)“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们之间的声望。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材料中的“他”()A始终是斯大林政策的忠实拥护者B致力于援助中国的经济建设C开展了以农业为突破口的改革D把重工业发展到了新的高度2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A“开垦、开垦、再开垦”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C“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D“谁不加入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

2、权的敌人”3(2016金丽衢十二校一模)从赫鲁晓夫改革到勃列日涅夫改革相继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A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来的旧体制B当时美国实力过于强大C一开始就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D改革的侧重点摇摆不定4(2016南京、盐城一模)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夫妇在其著作历史的教训中认为:“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与材料中俄国“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相关的是()A加强了工业部门管理体制B可以租借、租让工业企业C扩大了国营农场的自主权D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5(2016佛山揭阳高三1

3、0月联考)据统计,苏联“十五”(19761980年)计划期间农业平均产值比“七五”(19611965年)计划期间增长50%。这表明()A勃列日涅夫对农业也给予一定重视B当时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农业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就D加速发展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6RR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论述到:“在1945年之后,工业社会的组织问题也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另一端是由美国代表的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为了克服“体制的缺陷”()A斯大林积极加强对农业的管理,致力于集体农庄建设B赫鲁晓

4、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逐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C勃列日涅夫变革企业所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D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办法,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7(2016河南中原名校学术联盟高三复习前期摸底)1965年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改革()A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C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D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8(2016安徽“江淮十校”联考)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

5、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苏联改革()A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C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大题优练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

6、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材料三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1)从三则材料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答案精析1C“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是指赫鲁晓夫时期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开苏联改革的先河,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7、,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故B项错误;把重工业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的应是指勃列日涅夫改革,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故D项错误;由于斯大林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赫鲁晓夫以农业为突破口,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革,故C项正确。2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B项是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改革的内容;C项是列宁时期;D项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运动。3A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相继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故A项正确;美国实力强大与否不是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故B

8、项错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的侧重点在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在重工业尤其是是军事工业方面,故D项错误。4C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主要是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不是加强工业部门的管理体制,故A项错误;租借、租让工业企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得出是企图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避免“对资本主义的恐惧”,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用市场管

9、理经济的方式,故D项错误。5A“农业平均产值比七五(19611965年)计划期间增长50%”,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工业方面,故B项错误;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1964年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与“19761980年”不符,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行“加速发展战略”,与“19761980年”不符,故D项错误。6D集体农庄建设开始于1928年,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B、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主张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来克服旧体制的弊端,即统的过多、管的过死,故D项正确。7A材料反映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国家减

10、少对企业的干预,实质是加强了企业的自主经营,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都是对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修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没有完全承认市场调节,故D项错误。8D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改革走进了死胡同,没有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故A项错误;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苏联从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据材料“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故D项正确。9(1)赫鲁晓夫:农业;勃列日涅夫:重工业;戈尔巴乔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历史原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和一些政策上的错误。现实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等。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