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上传人:guoc****ang 文档编号:66721743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氨气安全规程Safety rules of ammonia (征求意见稿)编 制 说 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011年7月 一、 必要性氨是当今世界上除硫酸外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氨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应用于石油精炼、制造硝酸、炸药、合成纤维、氮肥、染料、医药、致冷剂等行业领域中。我国2008年合成氨产量为5158.9万吨,目前合成氨产量为世界第一。根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共有各类氮肥生产企业600余家,其中大型氮肥生产企业(合成氨产能在30万吨/年以上,最大规模60万吨/年)仅有27家;中型企业(合成氨产

2、能830万吨/年)约50家;其余500余家均为年产不足8万吨的小型企业。2009年全国冷库容量达900万吨左右,年营业额在500万元(含500万)以上的食品冷冻、冷藏企业约2万家,其中很大部分企业使用的制冷剂为氨。氨气沸点低,极易挥发,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性,一旦操作处置不当,引发燃爆、中毒和环境污染等事故的风险较大。根据化工系统19491998年间有毒物质泄漏事故统计表明,氨气泄漏事故发生次数排在第二位,达到75次,所占的比例达到22.12%。而氨泄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数目也仅次于氯泄漏事故。因此,防范氨事故是化工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内容。与氨应用的广泛性和事故的频发性相比,目前

3、国内涉及氨的安全标准极为缺乏,非常不利于涉及氨的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作为极为常见的化工产品和最常见的危险化学品之一,尽快制定有关氨气安全规程的标准是极为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二、 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政法(2007)96号关于下达2007年安全生产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本规程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安全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规程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二)主要工作过程接到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下达的安全技术标准项目合同书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成立了标

4、准起草小组,查询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组织相关人员到柳州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广西鹿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河池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现场调研,考察其各自的特点和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于2009年1月底完成了标准的初稿。编制形成了标准草稿后,经过编制人员内部讨论、审核,修改完善后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通过向各单位广泛的征求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修订,使本标准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三、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本标准的编制确定了突出重点,符合实际的原则。氨的生产工艺复杂,包括造气、脱硫、变换、脱碳、精炼、压缩、合成等主要工序,生产工艺也有以煤、气态烃、液态烃等不同原料来生产合成氨,而且氨

5、的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其他煤气、氢气等主要危险物质。因此为突出重点,本标准在氨气生产安全中主要围绕氨气来提出相关安全要求,主要以氨气存在的生产工序合成、冷冻等为重点。在氨气储存主要考虑了储罐储存和钢瓶储存,在氨气使用中主要考虑了液氨钢瓶的使用和在冷库中氨气的使用,在运输环节主要考虑了液氨钢瓶和汽车、火车罐车的运输。考虑到氨气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相关安全问题和要求很多,很难作到以面面俱到,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把握以氨气安全为核心,针对氨气在各环节中普遍存在的、最重要的安全方面问题进行规范。本标准第一章规定了本标准的范围,适用于氨气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等单位。氨气的充装单位一般都包含在生产单位内

6、,因此未专门列出。第二章列出本标准引用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第三章为一般要求,是对氨气单位在安全方面作出统一的规定。第四章主要参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中的合成氨工艺和原化工部“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合成氨生产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等中的相关安全要求对氨气生产作出规定。第五章主要参考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充装许可规则、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对液氨气瓶充装安全作出规定。参考原化工部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和原劳动部液

7、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以及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征求意见稿)对液氨汽车和铁路罐车充装提出要求。第六章主要参考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征求意见稿)和冷库设计规范等对氨气的使用安全提出要求。第七章主要参考合成氨生产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山东省液氨储存与装卸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从充装量、安全设施等方面对气瓶和贮罐贮存安全提出要求。第八章参考原化工部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和原劳动部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则、道路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安全技术条件等标准和规定从运输资质条件、运输车辆技术条件和运输过程提出安全要求。第九章主要

8、从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安全防护设施、事故应急预案、现场急救等方面提出要求。四、 技术论证与效果主要包括本行业、领域的综述情况报告、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我国2006年合成氨产量为4937.9万吨,目前合成氨产量现已越居世界第一,2007年世界合成氨生产能力可达到1.715万吨。根据2005年统计我国有合成氨生产企业570多家,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占21%、35%和44%。2005年我国有30万t/a以上合成氨装置32套。目前国内有关氨气的安全标准非常缺乏,只有山西省2005年颁布一个地方标准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质量标准以及原化工部1995年颁布的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

9、(化督发(1995)904号)有部分内容涉及氨。而国外对氨的安全比较重视,制订了许多安全标准、指南等,如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局颁布的标准不含水氨的储存与处置29 CFR 1910.111(Storage and Handling of Anhydrous Ammonia),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颁布的不含水氨的储存与处置的安全要求ANSI K61.1(Safety Requirements for the Storage & Handling of Anhydrous Ammonia)等。英国安全健康执行委颁布了带压不含水氨的储存:球罐和卧罐(HS(G)30 Storage of anhydrous

10、 ammonia under pressure in the UK : spherical and cylindrical vessels);英国化学品工业协会也颁布了相关指南如冷冻氨储存规范(Refrigerated Ammonia Storage Code)、英国冷冻不含水氨大型储存指南(CIA Guidance for the large scale storage of fully refrigerated anhydrous ammonia in the UK)、英国不含水氨运输的安全处置指南(Guidance on transfer connections for the safe

11、 handling of anhydrous ammonia in the UK)。台湾也制订了液氨钢瓶安全规章(1325-1986)、企业液氨运输槽安全规章(7249-1986)等标准。五、 对标情况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包括采用对象的选取、采标一致性程度的确定、与采标对象的差异及原因,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的对比情况;本标准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六、 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无。七、 相关建议本标准为首次提出的标准。与氨应用的广泛性和事故的频发性相比,目前国内有关氨的安全标准极为缺乏,非常不利于涉及氨的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和

12、稳定发展,为保障氨气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等生产环节的安全。因此建议该标准为强制标准。oQX;Xp6O0edP|7n;nxl2XD:3xWq;dOCkzJcbBvpdiULTFOJVEPYrIZoeiSuCqyK6m8iQodrzujtMJMBgHzNziQxa=z4IwVOaCoD7PaSpa=_EmNZrlfIvcl=CJZC;Ha:X6xfnbHBKEe;8SSq?ZNaG2qrBjJfvLwwd3=U:Gae6;FGaWTAiqt;s0w_TIAi|FtTuR0WbjZr|wtcVrpgrQMM2Uah2|qLw_cQ1VZQLhNBc=iLSU0BysV6lSb4pjpfkd4

13、mR3gl:G=wEJwQtT3fEyvNIm29?5a:qf746L;PTcGdiB65TTPK;8n0w331_2=a2=bkEreps3Y8iPbIaL5OX5bJi1|9KZ;9wbYGfyOaGblmruHrQ5:T_f5RV0|AzV?jq:pUtH8WNJV_Uao4rF90vYxI6qcWeuFPez:nB_rsFvYDLZEB5oZRxBW3POI?f95LGCcEENhtO_0vUA27Gd:kjTbnCGHRVApGjT40;=Qd6pMNOfW=H77:MKE:6GO4bytrzvtuehT5MnxMw6tT5mxK3uR32jOSeD2GA35l1?0TxCU7X7g26YKA_BD6vjnJvCnEa_FFKSvY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