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件 浙教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6703936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1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件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件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件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件 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件 浙教版(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人类的家园第三章:人类的家园 -地球地球 第第1 1节地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复习复习 第第2 2节地球仪和地图复习节地球仪和地图复习 第第3 3节节组成地壳的岩石组成地壳的岩石复习复习 第第4 4节地节地壳的变动和火山地震壳的变动和火山地震复习复习 第第5 5节节泥石流泥石流复习复习 第第6 6节节底球表面的板快底球表面的板快复习复习 第第7 7节地形和地形图复习节地形和地形图复习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1 1、地球是一个两极(、地球是一个两极( ),赤道),赤道( )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 )千米。两极方向半径比赤道)

2、千米。两极方向半径比赤道半径短(半径短( )千米,仅差()千米,仅差( )2 2、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稍扁稍扁略鼓略鼓6378210.33%4万千米万千米合作学习合作学习 问题: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问题: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 1、1519-1522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体家年,葡萄牙航海体家麦哲伦麦哲伦率领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 2、2020世纪,人造地球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

3、体。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 3、在海边看到有、在海边看到有帆船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桅杆,再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 4 4、站得高看得远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 5、月食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从月食的过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地核地核地幔地幔内地核内地核地壳地壳岩石圈岩石圈外地核外地核上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下地幔知能知能巧练巧练1 1、人类现在已知道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人类现在已知道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这是

4、(的球体,这是( )A A、人类实现了环球航行、人类实现了环球航行B B、人类发现帆船远去时船身比桅杆先消失、人类发现帆船远去时船身比桅杆先消失C C、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D D、人类知道南极是大陆,北极是海洋、人类知道南极是大陆,北极是海洋C 3 3、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 )A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B 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C C、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D D、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4 4、

5、在航天飞机上看到的地球表面,白色部分主要是(、在航天飞机上看到的地球表面,白色部分主要是( ) A A、冰雪、冰雪 B B、云层、云层 C C、大陆、大陆 D D、海洋、海洋 5 5、为什么在太空中地球看上去是个圆球体?、为什么在太空中地球看上去是个圆球体?BB第二节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地球仪和地图1 1、(、( )是地球的模型。)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2 2、地球仪上连接(、地球仪上连接( )的线叫做)的线叫做经线。也称(经线。也称( )。(注意)。(注意本初子本初子午线午线。)。)南北两极南北两极子午线子午线3 3、在南北两极、在南北两极( )( ),与两极,与两极( )( )并且与经

6、线并且与经线( )( )的线叫做赤道,与它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平行的线叫做( )( )。中间中间等距等距垂直垂直纬线纬线经线指示(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方向南北南北东西东西4 4、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的形状是怎样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的形状是怎样的?经度和纬度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划分的?经度和纬度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划分的?地球仪上,经线是半个地球大圆,每条经线的地球仪上,经线是半个地球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长度都相等。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由赤道到两极,

7、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 0经线,向东、经线,向东、西各分为西各分为180180。 (0 0经线以东为东经)经线以东为东经)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 0纬线,向南北两极各纬线,向南北两极各划分为划分为90 90 。(赤道以南为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5 5、什么是经纬网,它又有什么作用?、什么是经纬网,它又有什么作用?在地球仪上,(在地球仪上,( )和()和( )互)互相交织,构成了经纬网。相交织,构成了经纬网。经线经线纬线纬线 经纬网可以:经纬网可以:准确表示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准确表示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6

8、6、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20W W和和160160E E经线。西经经线。西经2020向东至东经向东至东经160160为东半球,西经为东半球,西经2020向西至东经向西至东经160160为西半为西半球,(避免人为地把一些国家分开)球,(避免人为地把一些国家分开)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 0纬线(赤道)。赤道以南为南半球,纬线(赤道)。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7 7、什么是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什么是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低纬度:低纬度: 0-30中纬度:中纬度:

9、30-60高纬度:高纬度:60-908 8、北京位于、北京位于( )( )、( )( )和和( ) 深圳位于深圳位于( )( )、( )( )和和( )(写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写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高中低纬度)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东半球东半球东半球中纬度中纬度低纬度低纬度9 9、什么是地图?它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地图?它的三要素是什么?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 ),),将地球表面的(将地球表面的( )缩小表现在)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平面纸上的图形。地图的三要素是(地图的三要素是( )、()、( )和(和( )。)。图式符号图式符号地理事物地理事物

10、比例尺比例尺方向方向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知能巧练知能巧练 1 1、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A A、东半球、东半球 南半球南半球 B B、西半球、西半球 北半球北半球 C C、北半球、北半球 东半球东半球 D D、南半球、南半球 西半球西半球 2 2、本初子午线是(、本初子午线是( )A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 B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 C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 D、欧亚两洲的分界线、欧亚两洲的分界线CB 3 3、在比例尺为、在比例尺为1 1:500005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的地图上,量得

11、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离是4 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 A、2 2千米千米 B B、0.20.2千米千米 C C、2020千米千米 D D、4 4千千米米 4 4、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A A、1 1:5000 B5000 B、1 1:4000040000、C C、图上、图上1 1厘米代表实际厘米代表实际20002000千米千米 D1D1:300000300000 5 5、同样大图幅的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浙江政区图,、同样大图幅的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浙江政区图,按比例尺大小划分,最大的图是按比例尺大小划分,最大的图是 ,

12、最小的图,最小的图是是 ,表示范围较大的图是,表示范围较大的图是 ,比较详细的,比较详细的图是图是 。 C浙江政区图浙江政区图A世界政区图世界政区图世界政区图世界政区图浙江政区图浙江政区图 1 1、在地球仪上,经度、在地球仪上,经度3030,纬度,纬度0 0的地方一共有(的地方一共有( ) A A、一个、一个 B B、二个、二个 C C、三个、三个 D D、四个、四个 2 2、图上、图上1 1厘米代表实地厘米代表实地30003000千米的比例尺,下列表达正确千米的比例尺,下列表达正确的是(的是( ) A A、1 1:3000 3000 B B、图上、图上1 1厘米代表实地厘米代表实地30003

13、000米米 C C、1 1:300000000 300000000 D D、1 1:300000300000BC3、下列各点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下列各点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的是( )A、19 W 60 S B、 0 26N C、 25W 30 N D、140W 35S 4 4、地球仪是地球的、地球仪是地球的 ,地轴是,地轴是从从 的固定轴线,与地轴的固定轴线,与地轴垂直的最大的圈叫垂直的最大的圈叫 。模型模型地球内部穿过地心地球内部穿过地心赤道赤道D第三节组成地壳的岩石1 1、岩浆岩:岩浆喷出地壳冷却凝固而成,、岩浆岩:岩浆喷出地壳冷却凝固而成,有有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或柱状结

14、构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或柱状结构。玄武岩、侵入岩(岩浆侵入地壳冷却玄武岩、侵入岩(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凝固而成)、花岗岩2 2、沉积岩: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沉积岩: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压实、固化而成实、固化而成。 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化石。 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3 3、变质岩: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变质岩: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而形成的新岩石 片状的结构片状的结构。大理岩、。大理岩、板岩片麻岩板岩片麻岩4.4.岩石的应用:建筑材料(大理石

15、、岩石的应用: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岗岩),工艺品材料(和田玉、花岗岩),工艺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等;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科青田石)等;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科院形成各种矿产资源(铁矿、铜院形成各种矿产资源(铁矿、铜矿)。矿)。第四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四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壳变动: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地壳变动: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火山和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火山和地震。地震。 褶皱:地壳受力挤压而发

16、生的弯曲变化。褶皱:地壳受力挤压而发生的弯曲变化。 断层: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断层: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1.地表的褶皱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华山断层华山断层2.断层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3.6米米6.3米米2.5米米建成时建成时十五世纪十五世纪十八世纪十八世纪1955年年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4.海陆变迁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火山一般由 、 和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 v火山的组成v火山的喷发

17、物火山灰、气体和熔岩流。 v火山喷出的岩浆的来源及岩浆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岩浆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岩浆在强大的内部压力作用下,从火山口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火山口火山锥危害:危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甚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甚至 危及人类生命。危及人类生命。益处:益处:火山灰可为农田带来肥沃的土壤,并且火火山灰可为农田带来肥沃的土壤,并且火 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如硫矿等,同时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如硫矿等,同时 火山周边会形成温泉、药泉等。火山周边会形成温泉、药泉等。火山活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利和弊火山活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利和弊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

18、,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地面震动。震源:地震的发源地。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震源深度: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震中距:各点离震中的距离。 比较世界火山分布图和世界地震分布图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世界上火山分布和地世界上火山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重合,均震分布基本重合,均分布在分布在环太平洋陆地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区和周围海区和和地中地中海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喜马拉雅山一带。分布相似的主要原因分布相似的主要原因是火山和地震都是地是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表现形式。的表现形式。第五节泥石流第五节泥石流 1 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

19、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自然原因: 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 3.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 坏力巨大。 4.危害: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 流,毁坏房屋建筑。 5.防御措施: (1)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

20、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 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2)防御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 泥石流;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第六节地球表面的板块第六节地球表面的板块 1 1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魏格纳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 2 2海底扩张说海底扩张说:由:由哈里赫斯和迪茨哈里赫斯和迪茨基提出,在基提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

21、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的较老的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的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3. 3.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1 1)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2 2)板块的)板块的碰撞碰撞形成了山脉(海沟、岛屿),板形成了

22、山脉(海沟、岛屿),板块块张裂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 1.1.全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全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 :2.2.这些板块这些板块 “ “漂浮漂浮”在软流层上,处在不断地运在软流层上,处在不断地运动中。动中。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4.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地球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表面的基本面貌。3.3.内稳边活: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地带比内稳边活

2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地带比较活跃,火山、地震活动带多分布于此。较活跃,火山、地震活动带多分布于此。板块移动板块移动对地貌的影响对地貌的影响举举 例例边界类型边界类型板板块块碰碰撞撞大陆板大陆板块与大块与大陆板块陆板块形成巨大山脉形成巨大山脉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 (亚欧板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碰撞块和印度洋板碰撞产生产生) )消亡边界消亡边界大陆板大陆板块与大块与大洋板块洋板块大陆板块形成岛弧大陆板块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和海岸山脉;大洋大洋板块形成海沟板块形成海沟南美安第斯山脉南美安第斯山脉,太太平洋西部岛屿平洋西部岛屿消亡边界消亡边界板板块块张张裂裂大陆大陆板块板块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裂谷或

24、海洋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非洲板块张裂张裂),),大西洋大西洋( (美洲板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块与亚欧板块张裂) )生长边界生长边界大洋大洋板块板块形成海岭形成海岭生长边界生长边界1、由外到内,地球可分为(、由外到内,地球可分为( ) A.岩石圈、地幔、地心岩石圈、地幔、地心 B.岩石圈、软流层、地核岩石圈、软流层、地核 C.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地幔、地核 D.地核、地幔、地壳地核、地幔、地壳C2、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是地壳中的一部分岩石圈是地壳中的一部分 B.岩石圈是地幔中的一部分岩石圈是地幔中的一部分 C.岩石圈就是指地壳

25、岩石圈就是指地壳 D.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一部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一部分共同组成的分共同组成的D3、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说明(升降变化说明( ) 地壳变动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地壳变动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地壳的升降运动是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地壳的升降运动是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这里曾经发生火山活动这里曾经发生火山活动 地壳变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地壳变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A B C D D 4 4、以下信息中不能证明地壳变动以下信息中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的是() A. 悬崖上弯曲的岩层悬崖上弯曲的岩层 B. 海洋底部古人类的遗迹海洋底部

26、古人类的遗迹 C. 河谷中有崩落的大岩石河谷中有崩落的大岩石 D. 青藏高原上海洋生物化石青藏高原上海洋生物化石C5: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全球构造理论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全球构造理论是_,它较好地揭示了它较好地揭示了_的规律的规律.6:板块构造理论把地球的岩石圈分成板块构造理论把地球的岩石圈分成( )A:五大板块五大板块 B:六大板块六大板块C:七大板块七大板块 D:八大板块八大板块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地壳运动变化地壳运动变化B7:板块漂浮在板块漂浮在( )A:软流层上软流层上 B:岩石圈上岩石圈上C:岩石上岩石上 D:地壳上地壳上 8:板块中全部位于海洋的是板块中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A

27、:印度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大西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北冰洋板块AC9 :世界上最年轻和最雄伟的山脉是世界上最年轻和最雄伟的山脉是( )A: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B:天山天山C:泰山泰山 D: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10: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DC11: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阿拉伯半岛位于( )A:印

28、度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非洲板块C:亚欧板块亚欧板块 D:阿拉伯板块阿拉伯板块1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中海将来会地中海将来会( )A:缩小缩小 B:扩大扩大C:不变不变 D:都有可能都有可能 AA13:中国东部的琉球群岛属于中国东部的琉球群岛属于( )两大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板块碰撞形成的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A第七节地形和地形图第七节地形和地形图 1 1、地形的类型地形的类型 丘陵丘陵地面起伏较小,海拔高度有高有低,

29、相地面起伏较小,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小。对高度小。 平原平原地面宽大,起伏较小,海拔明显较低,地面宽大,起伏较小,海拔明显较低,相对高度小相对高度小(200(200米以下米以下) ) 山地山地地面起伏明显,海拔高度较高(地面起伏明显,海拔高度较高(500500米以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上),相对高度较大 高原高原顶面较大,起伏小,海拔较高(顶面较大,起伏小,海拔较高(500500米以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上),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 盆地盆地周围山脉,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周围山脉,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较小低,相对高度较小 2 2、表示地形起伏的地

30、图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高值。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高值。 (2 2)地形和等高线分布的关系。)地形和等高线分布的关系。 地形部位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鞍部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 峭壁峭壁等高线重叠处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陡坡陡坡等高线较密处等高线较密处

31、缓坡缓坡等高线较疏处等高线较疏处 山峰(洼地)山峰(洼地) 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的曲线时(中间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的曲线时(中间高)或(中间低)高)或(中间低) 3 3、地形的变化地形的变化 (1 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 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2 2)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同?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性的。起伏

32、加大。影响是阶段性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表趋于平坦。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3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果 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响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居于主导地位。 1 1、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 3030岁那年,意外岁那年,意外地发现地发现 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地相对应。他两岸的轮廓竟是

33、如此地相对应。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 学说;地磁学说;地磁学研究的成果发展,学研究的成果发展,19601962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年,美国地质学家 和迪茨基于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和迪茨基于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 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提出了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提出了 学学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前两者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前两者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一种新的地球构 造理论造理论 学说。全球由学说。全球由 大板大板块组成

34、。这些板块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漂浮”在在 上,相互不断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这些板块是被地发生碰撞和张裂。这些板块是被 和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的 ,板块的张裂形成了,板块的张裂形成了 ,如东非大裂,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谷和大西洋14、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请在右图上填上地形名称 外力作用主要是指风力、流水、冰川、外力作用主要是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它对地

35、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它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外力作用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外力作用主要是主要是 ,使地表趋于平坦,使地表趋于平坦。 冲冲刷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刷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的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丘。 在高寒地区,在在高寒地区,在 移动的作用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练习练习1. 地处某山区的王村镇,要从图地处某山区的王村镇,要从图 3-76所示所示 A、 B、C、D 四地中选择一地修建水电站。四地中选择一地修建水电站。请你请你 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选择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选择一个最一个最 适合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适合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