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五首练习语文版参考word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6702691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五首练习语文版参考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五首练习语文版参考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五首练习语文版参考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五首练习语文版参考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五首练习语文版参考word(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5 诗五首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看拼音写汉字。hun游人_xio湘_q路_毛_城_烂人_ 答案:宦 潇 歧 鬓 阙 柯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2)城阙辅三秦( )(3)数声风笛离亭晚( ) (4)何当共剪西窗烛( )(5)病树前头万木春( ) 答案:(1)去上任 (2)保卫 (3)风中传来的笛声 (4)什么时候 (5)动词,争春3.根据课文填空。(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_。(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名句是_。(3)数声风笛离亭晚,_。(4)何当共剪西窗烛,_? 答案:(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

2、前头万木春(3)君向潇湘我向秦(4)却话巴山夜雨时4.文学常识填空。(1)回乡偶书的作者是_,字_、_。他少时即以文词知名,性旷达,善谈说。晚年尤放诞,不拘礼度,尝邀嬉里巷,自号_、_。(2)夜雨寄北的作者是_,字_,号_,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是唐朝一位有着独特成就,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而大家的评价又极为不同的诗人。著有_。(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_,字_,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人,初唐四杰之一。“初唐四杰”指的是_、_、_、_。他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_而被传为佳话。1 / 7(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_,字_,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_,

3、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乐天”就是_。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5)淮上与友人别的作者是_,字_,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官右拾遗,历都官郎中。他写的一首鹧鸪诗声名远播,因而又有_之称。 答案:(1)贺知章 季真 维摩 “四明狂客” “秘书外监”(2)李商隐 义山 玉谿生 玉谿生诗(3)王勃 子安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滕王阁序(4)刘禹锡 梦得 革新 白居易(5)郑谷 守愚 “郑鹧鸪”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首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

4、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象,使人感到气象宏伟。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抒情基调。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解析:D项,这两句并不是将别之时的景象。 答案:D2.对淮上与友人别一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B.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

5、羁旅的漂泊之感。C.“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D.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侧面抒写握别时的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 解析:D项,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是正面抒写握别时的情景。 答案:D3.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理解错误的一组是( )A.首联叙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往之间显示出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B.颔联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

6、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D.尾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解析:D项,尾联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 答案:D4.试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进行赏析。 解析:此句是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由于久客他乡,家乡

7、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 参考答案:此句选择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故乡儿童天真活泼、彬彬有礼的神态,使人如见其貌、如闻其声。“笑问”二字尤为传神,它既表现出孩子们对客人的亲切、尊敬,又勾画出他们稚气、好奇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他们的喜爱之情。但写故乡的儿童,还不是这两句诗的本意,本意仍是写自己。诗人本是故乡人,对故乡怀有深厚感情,但回到家乡,却被人当作了客人。这对一个对故乡怀有深情的人来说,该是一个多么大的刺激啊!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尽在不言中。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创设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8、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析:这两句诗由眼前孤灯听雨的冷寂之境升发开去,驰骋想象,在对未来无限欢欣的憧憬中收束全篇。但这种神往,更显今宵之苦;而未来对今宵之苦的回味,又会倍增重逢的欢乐。 参考答案: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诗人想象到什么时候能够还乡,和友人夜坐西窗之下,共剪灯芯烛花,畅淡中又提起现在在巴山夜雨中的孤苦心境。这情景是想象中的回味,这回味又慰藉了眼前巴山夜雨中孤苦的心。真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创设了一个与友人团聚的欢乐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心情的郁闷、孤独、苦寂。快乐时光 高三的时候,大家都开夜车学到深夜。有一天早上早读英语的时候,有一位同学睡着了,大家也不忍心叫醒他。头一节课是语文课

9、,老师讲课时发现他还在睡觉,就叫旁边的同学叫醒他。同学叫道:“醒一醒,老师来了!”这位同学醒来之后,抓起一本书就高声朗读了起来:“Long long ago”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本诗押韵的字是_,韵脚是_。 解析:律诗的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字必须押韵,押韵的字的韵母或韵尾必须相同。 答案:津、人、邻、巾 in2.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_;虚写景物的诗句是_。 解析: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

10、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 答案: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3.这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A.悲伤流泪 B.离愁别绪 C.深厚情谊 D.黯然伤别 解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答案: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

11、话巴山夜雨时4.“问归期”是_问_,表达了_的感情。 解析: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友人的来信,信中说盼望他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乡。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答案:友人 李商隐 友人对李商隐的殷切思念5.“巴山夜雨”四字的重复,实际上是意境的深化,第一次是表现诗人_,第二次是表现诗人_,体现了诗人切盼回归的心情。 解析:第一次夜雨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达他对友人的无限思念,是实写;第二次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是虚写。 参考答案:对现实的感受 它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

12、(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十五夜望月王 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6.结合三、四句来看,题中的“十五夜”应该是指哪个月的“十五夜”? 解析:由“人尽望”“秋思”可知。 参考答案:农历八月。7.第一句诗中用“地白”二字写庭中月色,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这容易让我们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哪两句?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8.体会“树栖鸦”三个字的特点。 解析:“树栖鸦”是为了押韵而使用的倒装,树上的乌鸦已经安静栖息,暗示夜已经深了,周围一片寂静。 参考答案:“树栖鸦”主要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出来的;既写出了鸦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

13、静。9.请体会“落”字的表达效果,将“落”改为“在”好不好? 答案:“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同时也与“无声”相契合,凸显月夜的静。如果改用“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深层探究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淮上与友人别表达的情怀有什么不同? 解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虽是送别之作,但表现的情感不同于一般离别的情感,非常爽朗豪壮。淮上与友人别写得比较哀婉。 参考答案:淮上与友人别通过写春天里的离别,表达了作者和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大处落笔

14、,气势雄浑,对将要离别的友人进行宽慰和劝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诗的格调比较昂扬。淮上与友人别就近写景,情景交融,表达的是分别上路、愁上心头的惜别,诗风比较细腻、哀婉。中考链接11.(陕西课改区中考,12)请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解析:(1)拟写宣传标语,应明

15、确活动的意义、宗旨、特点等,就其中一个方面去拟写;(2)设计活动,要符合背景要求,具有语文活动的特点;(3)给学校提出的建议要能符合要求,并且有一定的创意;(4)要能就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及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推广普通话的方法等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要不违背国家语言文字法,言之有理。参考答案:(1)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2)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对口词等。(3)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施以正面影响。(或: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4)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的问题。(或: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扩大方言的影响。普通话虽作为正式交流用语,但不必在任何地方都使用普通话,那样不现实。推广普通话应考虑我国的实际,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过急。)自我盘点我认为本章的主要内容可分为这几个方面: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我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我的心情是这样的:在学习本章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在学习本章后,我记住并能应用的知识是:我将这样来弥补自己在本章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