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合同法下试用期法律适用指引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66656482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劳动合同法下试用期法律适用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劳动合同法下试用期法律适用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劳动合同法下试用期法律适用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新劳动合同法下试用期法律适用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劳动合同法下试用期法律适用指引(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新劳动合同法下试用期法律适用指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 因处于试用期内而产生的劳动争议 已经越来越多, 如试用期被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试用期工资偏低、 试用期辞职被 要求赔偿用人单位招录费用等等, 本文以劳动合同法的最新规定为依据, 结合司 法实践中最容易出现的有关试用期的案件类型, 就试用期内所涉及的一些法律问 题进行归纳分析, 以便于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能够认识和理解试用期的相关法律 政策,更好的适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一、试用期的概念及期限规定根据高级汉语词典的解释, “试用”是使某人受到一段时期的检验或试工 以便能确定这

2、人是否适合于做某事, “试用期” 是指在正式使用之前的应用期间, 看是否合适。 劳动部办公厅对 的复函对 试用期作了如下的定义: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 解、 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 劳动部 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 问题的通知 (劳部发 1996 354号中规定:“按照劳动法第 21条的规 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不超过六个月的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 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 试行期不得超 过三十日;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十日。 ” 劳动合同法 对试用期期限规定得更加具体, 劳动合同法

3、 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 年以上不满三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 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另外,除了企业员工试用期外,还有两种试用期,一是国家公务员的试用期, 按照 国家公务员法 的规定, 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 试用期满合格的, 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二是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试用期。期限一般不超 过三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被聘人员为大、中专应届 毕业生的,可延长至十二个月,该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内。二、试用期和见习期、学徒期的区别关于学徒期与试用期,

4、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劳动用工管理有关问题的 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5号的规定,学徒期是对进入某些工作岗位的 新招工人熟悉业务、 提高工作技能的一种培训方式, 在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 这 一培训方式仍应继续采用, 并按照技术等级标准规定的期限执行。 试用期是用人 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 期。试用期和学徒期包含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试用期和学徒期可以同时约定,但试用期不得超过半年。见习期是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不是劳动合同制度 下的概念, 而是人事制度下的做法。 劳动部办公厅对 劳动用工管理有关问题的 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

5、5号中规定: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新分配到用 人单位工作的, 仍应按原规定执行为期一年的见习期制度, 见习期内可以约定不 超过半年的试用期。 随着毕业分配制度的变革, 企业用工制度的变化, 实践中见 习期制度已经不多见,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三、新、旧法关于试用期规定的细微变化(一试用期期限的变化。劳动合同法对于试用期的期限较以往的规定更加 具体:1、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下的试用期限:旧法: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合同期 限在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行期不得超过三十日;新法: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 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

6、月。2、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试用期限:旧法: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十日。可得 出结论,二年以上的,试用期最长可达六个月。新法: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 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二有关试用期适用的变化1、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试用期限:旧法:没有具体规定,可以约定试用期。新法: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2、不能重复约定试用期的适用旧法:试用期适用于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时改变工作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 用人单位对工作岗位没有发生变化的同一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新法

7、: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即使工作岗位或工 种发生变化,或者劳动者离职后重新入职,都不得再约定试用期。四、用人单位以其它形式或口头约定试用期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口头或以其他形式(如在入职登记表或员工手册中载明 试用期 与劳动者约定三个月或六个月试用期, 但不签订劳动合同。 这种口头或 者以其它形式约定的试用期满后, 用人单位认为该劳动者试用合格, 就签订正式 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认为不符合录用条件,就解除劳动关系。笔者认为,用人单位该做法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往往会处于被动地位而导致 败诉。劳动部在关于贯彻执行 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八 条规

8、定,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 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 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试用期包含在 劳动合同期限内。 根据该规定, 我们可以知道试用期存在的前提是劳资双方签订 了劳动合同, 试用期存在于劳动合同期限中, 双方没有订立劳动合同, 试用期当 然不可能存在,所谓皮之不附,毛将焉存?案例:张某于 2007年 1月份入职深圳某电子厂, 该厂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 但张某入职时填写的入职登记表下面有一行备注:新入职员工试用期为三个月。 另外电子厂的员工手册中也规定:凡是新入职的员工,试用期均为三个月。 张某工作二个多月后, 公司以张某试用期不合格

9、为由将张某辞退, 张某不服, 提 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 根据法律规定, 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 期限内, 电子厂虽在入职登记表及员工手册中规定试用期, 但并未与张某签订劳 动合同,因此,该试用期不存在,双方为事实劳动关系,电子厂将张某辞退应当 支付经济补偿金。解析: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用人单位如果还在入职登记表或员工手册中载明 试用期,而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首先,在入 职登记表或员工手册中载明的试用期无效, 视为无试用期, 其次, 不签订书面劳 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 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超过一年仍 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10、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五、用人单位只签订单独的试用期合同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大量用人单位为了避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往往在招用劳动 者时与劳动者签订一个单独的试用合同, 期限一般为三个月到六个月不等, 在试 用期合同期满后再决定是否正式聘用该劳动者。 用人单位这样做的目的往往是为 了规避法律,在试用期使用廉价劳动力,方便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 定: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案例:小王新入职某贸易公司,公司人事主管告诉小王,为了考察小王的工 作能力,先签订一个三个月的试用合同,试用期间月薪 1500元,三个月试用期 满, 如果小王

11、能够为公司带来新的订单, 公司将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正式合同期 工资为 2000元。如果三个月试用期小王没有达到公司规定的业绩,公司将不正 式聘用小王,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解析:劳动合同法为了制止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损害劳动者的权益,规定劳 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 试用期不成立, 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本案中公司与 小王签订的是一个单独的试用期合同, 按照法律规定, 该试用期是不成立的, 视为公司与小王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三个月。六、试用期内是否需缴纳社会保险试用期内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这是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的习惯性做法, 劳动者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 也常常错误认为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不

12、缴纳社会 保险费, 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劳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 劳动者在下列 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 (二患病; (三因工伤残或者 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实际上,劳动关系一旦建立,用人单位就应 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试用期并非独立于劳动关系外的“特殊期” ,试 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在试用期拒绝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的,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 造成劳动者损失的, 用人单位应当承担 赔偿责任。七、试用期工资如何确定由于劳动法对试用期的规定非常原则,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条款,实践中用人 单位往往利用试用期的 “模糊规定” 损害劳动

13、者的合法权益, 试用期演变成了 “白 干期” “廉价期” ,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获得的劳动报酬非常低廉, 严重损害了劳动 者的利益。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 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百分之八十, 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两 个“不低于”原则,首先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是试用期 工资的最底线, 其次, 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 资的百分之八十, 即如果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 分之八十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的

14、,则二者取其高。八、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能否随时辞退员工?很多用人单位均存在一个错误的 认识, 认为在试用期内完全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 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 不单单损害劳动者的权益, 也会给用人单位带来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 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 条第一项、 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试用 期解除劳动合同的, 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可见,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解除劳 动合同仅限于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

15、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 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 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7、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也不能从事 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 作岗位, 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除上述情形外, 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 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负有举证义务,需举证证明劳动者有劳动合 同法第三

16、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 第二项规定的情形, 否则, 需承担因违法解 除劳动合同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即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 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 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金两倍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值得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依据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解除劳动 合同,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 资,并且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另外需注意,试用期满后,用人单位不得再以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解 除劳动合同。 另外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对 关于患有精神病的合同制工人解除劳动 合同问题的请

17、示的复函(劳办发 1995 1号的有关规定,如果劳动者在试 用期内被发现并经有关机构确认患有精神病的, 可视为不符合录用条件, 用人单 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九、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法律虽赋予了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也需遵循相 关的程序规定, 不得随意为之。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如下 程序规定:1、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这里的“说 明理由” ,法律并未规定一定得采取书面形式,但从举证角度出发,建议采用书 面形式,并且要求劳动者签收。2、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也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 位违反法律

18、、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 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3、用人单位需制作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送达给劳动者,同时向劳动者出 具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 关系转移手续。十、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 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 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 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情形一般有以下几种: 1、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

19、律规定的最长期限 比如:小张与公司签订了二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六个月, 试用期工资为 3000 元,试用期满后,工资为 3500 元。这就是约定的试用期超过 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的案例。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 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本案中小张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二年,按 照法律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因此,小张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 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假如该试用期已经履行了五个月,则用人单位应 当从第三个月开始每月按照 3500 元的标准支付小张赔偿金 10500 元(3500 元 3 个月) 该赔偿金不包含用人单位已经支付的工资

20、 15000 元 , (3000 元5 个月) 。 2、同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两次以上的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如同一用 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两次以上的试用期的,视为违法约定试用期,劳动行政部门 可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 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3、用人单位在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期限不满三个月的 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 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如果用人单位

21、在以完成一定 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 则应 当承担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后果。 4、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 与试用期相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 动者签订一个单独的试用期合同, 或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与 约定的试用期相同的,均为违法约定试用期。 十一、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法律问题 1、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新规定。 试用期内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观

22、念在劳动法实施十余 年来已经深入民心, 劳动合同法对此作出了新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 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施行后,劳动者在试用期 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新法的规定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如果观念还不更新, 在试用期内不提前通知就解除劳动合同, 将面临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带来的法 律风险。 2、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违约金是 否有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 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赋予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解除劳动合 同的权力,该解除权应当是无条件的,同时,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承担

23、违约责 任只限于两种情况,即违反服务期约定和竞业限制约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 约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违约责任实际上限制了劳动者的解除 权,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应当确认为无效条款。 3、试用期内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赔偿用人单位的培训费用?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 (劳办发 号)规定: “用人单位出资(指有支付货币凭证的情况)对职工 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果在试用期内,则用人 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 ”所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 同的,无须赔偿用人单位支付的培训费用,即使劳动合

24、同中有约定,该约定也无 效。 4、试用期内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赔偿用人单位的招录费用?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 (劳办发 号)规定:如果是由用人单位出资招用的职工,职工在合同期内 (包括试用期)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则该用人单位可按照违反劳动 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劳部发号)第四条第 (一)项规定向职工索赔。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 四条第(一)项规定,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 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从劳动部该复函的规定看,试用期内劳动者解除劳动合 同的,是有可能需赔偿用人单位的招录费用的。 劳动合同法颁

25、布后,对劳动者的责任承担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劳动合同 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 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从 该规定看,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的仅限于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违法解除劳动 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即未提前 30 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 试用期内未提前 3 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种情况为劳动者违反保密 或竞业限制约定,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只要履行提前三天 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义务,该解除行为就符合法律规定,无须承担赔偿责任。因 此, 劳动合同法施行后,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无须赔偿用人 单位的招录费用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