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市场中两种市场交易制度绩效的比较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66650938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垄断市场中两种市场交易制度绩效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垄断市场中两种市场交易制度绩效的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垄断市场中两种市场交易制度绩效的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垄断市场中两种市场交易制度绩效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垄断市场中两种市场交易制度绩效的比较(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垄断市场中两种市场交易制度绩效的比较 用经济学实验方法研究 - 1 卜国琴 摘要:长期以来,垄断市场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验经济学自产生以 来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垄断市场时,把市场交易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加 以考察,分析不同的市场交易制度会对市场绩效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所进行的 垄断市场下设置口头双向拍卖与标签价格制度的实验结果加以分析并说明其它一些相关问 题。 关键词:垄断市场 实验经济学 标签价格 口头双向拍卖 一、主要产业组织理论流派关于垄断市场结构的观点与政策主张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得到了长足的

2、发展,其理论流派众多,观 点各异,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也不断改进。至今,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传 统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可竞争理论及新制度学派。 以梅森(E.S. Manson)、贝恩(J.S.Bain)等人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即哈佛学派的产业组 织理论,是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为特定的市 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即所谓的产业组织研究的三分法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 一个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框架(简称SCP 分析框架),并对市场关系

3、等方面进行实际测量,从而规范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在该体系 中,结构、行为、绩效三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而企业行为决 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因此,哈佛学派主张,为了保持有效竞争,获得令人满意的市场结 果,必须运用竞争政策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干预、调节。这些主张,曾在战后至70 年代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美国政府制定反垄断政策的依据。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逐渐形成的以考林、沃特森、鲍莫尔等人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 论对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重要的改进与发展,焦点转向了市场行为而非市场结构,从 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等几个方面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突破与创新。新产业

4、组织理论在理论范式上的创新表现在,一是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只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 转向市场行为的研究,二是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范式,建立了双向、 动态的研究框架,三是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传统新古典假定,建立了不完全信息条件 下市场行为的分析范式。在研究方法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产业组织理论相继引入博弈论及与其相关的信息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市场经济学等方法,其中,对新产业组织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博弈论分析方法。在政策主张方面,相对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而言,新产业组织理论的政策主张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加注重产业组织理论政策含义的研究,追求公共政策的理论依据。首先,新产业组织理

5、论的反垄断政策出现了三个明显的变化倾向,一是以注重反垄断结构到注重反垄断行为的变化,二是反垄断政策的目标有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即由过去的保护消费者利益逐渐转移到提高市场效率,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保护消费者利益,三是反垄断政策有了明显的松动。其次,在管制政策方面,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以机制设计理论为核心的管制理论取代了传统的建立在价格理论基础上的管制理论。新的管制理论强 1作者简介:卜国琴,女,1970年生,塈南大学讲师,在读博士生 调管制者与被管制企业之间的非对称信息,从而进一步强调要建立激励性管制机制,以激励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芝加哥学派提出了自己的竞

6、争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公共政策主 张。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F.Knight)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 达尔文主义 ,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 ,认为 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即所谓“生存 检验”的过程 。因而,该学派主张国家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竞争过程的干预,把它仅仅限 制在为市场竞争过程确立制度框架的条件上,并认为市场均衡是不能通过人为的政策干预加 以实现的,尽管绝对的市场均衡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但是,不受人为干预的竞争过程会始终 推动市场趋向这种均衡。芝加哥学派还批判了哈佛学派的“集中度利润率”

7、假说,认为 通过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的互相关系来证明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绩效是难以成立的,因为起决 定作用的也许是市场绩效,而不是市场结构 ,不同的企业效率可能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 另外,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集中及定价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象结构主义者那样只注重是 否损害了竞争。如波斯纳等人认为,反垄断政策的目的,应在于促进经济效率,进而实现消 费者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强调反托拉斯法应该是保护竞争,而不是单纯保护竞争者。 7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奥地利学派从不完全信息出发,把竞争性的市场过程理解为分散的 知识信息的发现和利用过程,认为市场不均衡就是因为存在着未被发现的信息或因信息不完 全而造成决策失误所导致

8、的利润机会的丧失,进而认为,唯一成为进入壁垒的是政府的进入 管制政策和行政垄断;社会福利的提高源于生产效率(即新产品、新技术的引入),而非哈 佛学派强调的配置效率;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产品差别化实际上是企业竞争的一个 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该学派主张以完全自由的市场来获得充分的竞争,全面否定反垄断、管制政策的必要性。 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W.J.Bowmol)、帕恩查(J.C.Panzar)和韦利格(R.D.Willig)等人提出 的可竞争理论则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理想的市场 结构以外仍然可以实现,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独

9、家垄断 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的成本,潜在竞争的压 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 内的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在近似的完全可竞争 市场上,自由放任政策比通常的反托拉斯政策和政府管制政策更为有效;政府的竞争政策与 其说应该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更因该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 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降低沉没成本。为此, 他们主张一方面积极研究能够减少沉 没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要排除一切人为的不必要进入和退出壁垒。 80年代中期以来,以科斯(R

10、.H.Coase)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制度角度研究 经济问题的新制度产业经济学派逐渐形式。其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人。该学 派将制度视为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将研究重点深入到企业内部,研究企业(公司)内部产 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激 励经济主体从事生产性活动,从而保证分工和合作的顺利进行,实现良好的市场绩效。新制 度学派运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来分析研究制度对市场绩效的影响,认为不同的制度下,市场 结果各不相同,产权制度不相同,交易成本也是有差异的,因而国际市场绩效也就不同了。 由上述对产业组织理论各主要流派理论观点和政策的回

11、顾可以看出,对于垄断市场的 行为绩效等问题的分析结果及政策和规制手段在各派之间的差异很大,产业组织理论和研究 方法也处在不断丰富、发展过程中。事实上,从产业组织理论形成的早期以来,一直受到一 类重要的研究方法实验经济学方法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当然,对于垄断市场的深入研究也 一直是实验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在供给数量不变条件下的垄断市场中通过比较两 种交易制度(口头双向拍卖与厂商标签价格)的不同实验结果,来分析市场交易制度的不 同设计对垄断市场绩效的影响。 ? 垄断市场条件下设置不同市场交易制度的市场实验研究概况 产业组织理论从逐步形成、不断发展至今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其理论内容与研究方法

12、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中。事实上,自从产业组织理论形成的早期直到现在,西方 不少经济学家一直在运用实验经济学研究产业组织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Edward H. Chamberlin(1948)所做的关于市场交易的课堂实验。此后出现了大量研究产业组织问题的重 要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Vernon L. Smith(1962)进行的双向拍卖市场交易实验等。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实验经济学方法已日益成熟与完善,已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非常重要和成熟的研究手段,被广泛运用于产业组织领域各类问题的研究,包括竞争、共谋、市场交易制度、市场结构、市场势力、市场规则及市场效率等。近年来,实验方

13、法被大量应用于检验用博弈分析方法得出的理论观点及产业组织领域中的行为学问题,比传统的研究方法包括计量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效果更佳。实验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最突出的优点就在于可以通过实验室中控制部分变量来考察研究者最为关心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可以用于事前检验。正是因为如此,实验经济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检验、比较、评估相互竞争的理论,有时还可以用来发现新的理论或规律,当然,也可以用于政策研究。产业组织理论正是实验方法产生以来历史最为悠久、运用最为成熟的研究领域之一。 在产业组织理论当中,关于垄断的市场结结构、企业行为特征、市场效率高低及规制问题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而实验经济学方法一直以来

14、同样关注垄断问题的研究,并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这类研究成果由Charles R.Plott(1982)、Charles A Holt(1995) 等人比较完整地成体系地加以总结并整理成文。在这些研究结果中,不少西方经济学家用实 验方法考察了市场交易制度这一因素对垄断市场效率的影响。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垄断 市场中,除市场结构因素外,不同的市场交易制度会带来差异很大的市场效率结果。市场交 易制度主要是指市场中买卖双方的组织机制与价格形成机制。现有的市场交易制度种类繁 多,主要包括标签价格(posted offer)、口头双向拍卖(oral double-auction)、单边序列

15、拍卖 (one-sided sequential auction)(主要包括英式拍卖和荷式拍卖)、密封报价(sealed-bid market)、 统一定价(uniform price)等。本文拟用实验经济学方法考察在垄断市场中,比较分析在厂 商标签价格与口头双向拍卖两种不同的市场交易制度下会带来怎样不同的市场绩效结果。在 这里,口头双向拍卖制度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组织机制与价格形成机制,在某种商品的市场中 参与交易的买者、卖者数量众多,买卖双方都可报价,双方报价序列走高或走低,且双方都 可确定合同。而厂商标签制度的情况是这样的,可以有较多的买卖双方参与交易,由卖方报 价,且价格报出后不可更改或讨

16、价还价。如果不止一个卖方则同时背对背报价,买者则按照 一定顺序购买商品。实验经济学方法不像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那样把市场制度因素当作外生 变量来对待,而是当作可控制的内生变量来考察。即通过在不同实验中设置不同的市场交易 制度来考察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重要影响。迄今为止已有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些相当有价值 的初步结论,其中包括,Smith(1981)与A.W.Willams(1981)的实验结果表明市场结构与市场 制度因素共同对市场绩效产生影响。另外,当垄断市场中设置口头双向拍卖制度时,价格会 严重地偏离标准垄断模型所预测的垄断均衡价格,相反,此时的价格更趋近于竞争均衡价格。 而当垄断市场中设置厂商标

17、签价格制度时,市场运行结果相对比较符合垄断理论的预测。本 文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垄断市场中分别设置口头双向拍卖制度与厂商标签价格制度来考察 对市场运行及最终的市场绩效有何影响,并据此分析与之相关的一些其它问题。 ? 断市场与交易制度实验结果分析 2004年78月,我们在暨南大学珠海学院经济学实验室进行了2次垄断市场下分别设置 厂商标签价格与口头双向拍卖制度的交易实验。参与实验的被试来自不同的专业,且每次实 验参与人员也不固定,因此被试的选用基本上实现了随机化,排除了专业知识、实验经验等 个人差异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作用。 1、实验过程简介 在每次实验中,可先设计好买方的价值与卖方的边际成本,其

18、中卖方的边际成本在每次 实验中是保持不变的。这些数值资料详细列于表1中。每次实验进行十轮以上,其中第一次 实验进行了十轮,第二次实验进行了十六轮。每次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采用的是厂 商标签价格制度,后一阶段采用的是口头双向拍卖制度。比如在第一次实验中,前五轮采用 的是厂商标签价格制度,后一阶段采用的是口头双向拍卖制度。而在第二次实验中,前八轮 采用的是厂商标签价格制度,后八轮采用的是口头双向拍卖制度。第一次实验选用了8名志 愿者作为被试,其中一人被随机指定为厂商或卖者,六人为消费者或买者,另外一人为实验 工作人员。第二次实验同样选用了8名志愿者作为被试,其中1人为卖者,5人为买者,另 外

19、2人作为实验工作人员。 表1 实验卖方成本与买方价值 卖方成本 4.0 第一次实验 买方价值 2.5, 3, 3.5, 4, 4.5, 5, 5.5, 6, 6.5, 7, 7.5, 8 卖方成本 1.0 第二次实验 买方价值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这几次实验均在实验室中以手工方式进行。具体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以第一次实验为例, 实验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垄断市场,由学生参与交易,赚取尽可能多的真实收入。首先由主试 选出一名卖者坐在主试的左侧,六名买者坐在主试的右侧,工作人员则站在主试身旁。其次, 每轮交易中,先由工作人员把标

20、有卖方成本与买方价值的卡片发到每位被试手中,卖者将按 此边际成本提供12单位产品,而每位买者将随机拿到标有买方价值的卡片,即每位买者可 分别按手中两个不同的买方价值购买两单位产品。工作人员都是在不公开卡片数值信息的状 态下分发卡片的,并要求各位被试不要向其他被试透露信息或互相交谈。另外,每轮交易时 段进行约2分钟,由工作人员负责计时并提前30秒提醒被试。达成交易和计算收入的方法 如下,在前五轮的每轮交易中,由卖方口头报出一个价格,买方不得还价。当然双方不可讨 价还价,买方逐一举手表示购买意向并报出一单位还是两单位,工作人员及时把价格与成交 数量信息写在黑板上,以供买卖双方观察本轮交易情况并方便

21、其作收益记录。计算收益是这 样进行的,对于卖方来说,报出的价格必须高于成本,这样才会有利润,交易结束后,用价 格减去边际成本这一差额再乘以本轮成交的总数量即是卖方本轮的总利润。而对于每个买方 来说,只有当卖方报出的价格低于手中买方价值的一个或两个时,成交才有收益,对于每一 单位产品,用买方价值减去卖方报出的差额即是收益,如果成交了两单位,则把收益加总, 即是本轮交易的总收益。如果不能成交,则本轮收益记为零。在后五轮的每轮交易中,交易 的基本要求与原则没有变化,只是把厂商标签价格改变为双方口头拍卖制度,也就是买卖双 方在2分钟时间内进行口头的讨价还价,此时每位买方可分别与卖方就手中的每一单位产品

22、 讨价还价,但买方之间不得共谋。交易结束后,工作人员把每一成交价格下的成交数量逐一 写在黑板上,并提醒各位被试详细做好收益纪录。 2、实验结果分析 针对每次实验结果,我们从两个方面即价格与市场效率来比较分析在厂商标签价格与口头双向拍卖制度下对垄断均衡的理论预测偏离程度有何不同。首先,我们把详细的实验数据记录列于表2及表3中。 表2 实验数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4 15 16 时段 3 第一次实验 6,4 5,6 6.5,3 7,2 6,4 5.5,75.5,55.5,55.5,45.5,5 / / / / / / (理论值:6) 4.5,15,2 5,1

23、 第二次实验 3.0,4 2.5,53.0,4 3.5,3 3.0,43.0,43.0,43.0,43.5,13.0,2 3.0,1 3.0,2 0,2.5,12.5,52.5,2 (理论值:3) 3.0,3 2.5,2 0 2.0,22.0,3 2.5,12.0,2 1.5,31.5,2 2.0,11.5,1 1.5,1 注:表中每单元数值中的前者是成交价格,“,”后为成交数量 表3 交易实现后的总剩余计算 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一次实验 13 16.5 10.5 7.5 13 15 15 16.5 14 15 / / / /

24、/ / (理论值:13) 第二次实验 13 15 13 10.5 13 13 13 13 17.5 7.5 3.5 17 0 14.5 15 17.5 (理论值:13) 注: 总剩余等于意愿价格减去实际价格 接下来计算价格偏离理论预测程度的指标(用每轮平均实际成交价格除以每轮平均理论 成交价格)与市场效率偏离理论预测程度的指标(用每轮实际总剩余除以每轮理论总剩余)。 并把以上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第一次实验: 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价格偏离 1 0.833 1.083 1.167 1 0.917 0.917 0.881 0.889 0.917 总剩余 1 1.269 0

25、.808 0.577 1 1.154 1.54 1.269 1.071 1.154 偏离 第二次实验: 时段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14 15 16 价格偏 1 0.833 1 1.167 1 1 1 10.8811 1 0.7860 0.611 0.833 0.667 离 1 总剩余 1 1 11.3460.5770.2691.3080 1.115 1.154 1.346 1.154 1 0.808 1 1 偏离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垄断市场中,从价格、市场效率两方面来看,当市场交易 制度设置为厂商标签价格时,实验结果基本符合垄断理论预测的情况,也就是

26、垄断厂商在实 现了利润最大化的价格的同时使市场效率低于竞争均衡市场的效率。而当市场交易制度设置 为口头双向拍卖时,市场运行结果包括价格、成交量、市场效率在较大程度上偏离了垄断均 衡结果,而趋向于竞争均衡市场的状态,即价格偏低,成交量增加,市场效率也显著改善。 当然,至于在口头双向拍卖制度上垄断市场运行结果能否达到或稳定于竞争均衡状态,尚需 更多的实验加以检验。因此,本次实验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是垄断市场运行绩效除了受到传统意义上如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同时会受到市场交易制度因素的重要影响,也就是说, 只有在厂商实施标签价格的垄断市场中才会出现所谓的垄断市场低效率,而当市场交易制度 改变时,垄断

27、市场未必就是低效率的,比如口头双向拍卖制度就可以改进垄断效率,使之趋 向于竞争均衡市场的运行效率。换句话说,即使是独家厂商,如果不能采用标签价格制度, 就很难实现事实上的垄断及垄断利润。这样的实验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就是说, 对于垄断厂商的政府规制行为可以选择从改善市场交易制度即价格形成制度入手,也许这一 思路可以提供较传统规制手段更有效率的规制途径。关于这一问题,有待今后更为深入的思 考与研究。 3、 本次实验中值得注意的相关问题 在这两次实验中,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思考。一是参加实验的被试之间个体能力 上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结果,尤其作为厂商(卖方),有些被试能在较短

28、时间内 找到标签价格制度下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及产量,而有些被试则要慢一些。另外,在 口头双向拍卖阶段,善于讨价还价的被试则会从交易中获得较多收益。二是关于厂商在口头 双向拍卖阶段歧视价格策略的运用情况,就这两次实验的结果来看,厂商若滥用歧视价格策 略,将在随后的交易中遭到买方的压价或报复,因此,实验表明,歧视定价在运用中要有一 定条件。三是同样在口头双向拍卖阶段,买卖双方由于要进行多轮交易,因此,相互之间的 博弈及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市场运行结果,甚至出现一笔交易未成交的情况,而这 会严重影响市场绩效的实现。四是实验时间的长短、交易轮数的多少及与此相关的被试的学 习因素也在一定程度

29、上影响到实验成果。以上这些问题应引起注意并要分析其影响作用,这 样才能让我们对一次实验结果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 参考文献: (1)Baumol, William J.,John C.Panzar & Robert D. Willig, (1982)Contestabl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New York: Harcoart Brace Joranovich. (2)Scherer, F. M. & David Ross,eds.(1990)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

30、mic Performanc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3)Tirole, Jean,eds.(1988)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4)Charles A. Holt(1995)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 survey of laboratory research”,Kagel,J.H.&A.E.Roth,eds.The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 Princeton Unive

31、rsity Press (5)Harrison, Glenn W., Michael Mckee & E.E.Rutsrtom(1989)“Experimenatal evalu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monopoly restraint”, L.Green and J.Kagel,eds. Chapter 3 in Advances in Behavioral Economics, vol.2, Norwood, N.J.:Ablex Press,54-94 (6)Plott, C.R.&V. L.Smith(1978b)“An experimental examination of two exchange institution”,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45(February): 133-153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