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历史对点训练:22 手工业的发展 含解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6640568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修版历史对点训练:22 手工业的发展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修版历史对点训练:22 手工业的发展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修版历史对点训练:22 手工业的发展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精修版历史对点训练:22 手工业的发展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历史对点训练:22 手工业的发展 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1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答案D解析由“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可知,宋代昌南镇改为景德镇,故A项是对材料的曲解。材料并没有指出陶玉者的身份,B项错误。材料仅强调景德镇的由来及其瓷器名扬天下的原因,并没有指出瓷器的销售状况,C项错误;陶玉者持瓷器入关中地区,以假玉器的名义进贡给朝廷,希望借官府的名义提高该瓷器的知名度,故D项正确。2芜湖是明

2、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A项正确。织造和浆染都属于纺织业,都满足了人们对服装的市场需求,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手工技术水平和抑商政策的信息,C、D两项错误。3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

3、内没有实现根本性突破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手工业发展水平领先世界对外贸易一直居于出超地位A BC D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两千多年来作为中国文明“象征”的都是传统的手工制品或农产品。这表明古代中国手工业水平较高,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内并未实现根本性突破,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4宋代的温州地区“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温州成为当时著名的纺织品和漆器生产中心。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温州成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中心之一B手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原料产地的限制C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温州手工业的区域分工D手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受自然资源分布的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抓住

4、设问中的关键词“不正确”,材料“温州成为当时著名的纺织品和漆器生产中心”说明温州成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中心之一,故A项说法正确,排除;材料“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表明手工业发展突破了原料产地的限制,故B项说法正确,排除;温州不产相关原料但能成为相关产品生产中心之一,关键在于商业的发展,故C项说法正确,排除;材料表明手工业生产受自然资源分布的影响不大,故D项理解错误,符合题意。5苏州盛泽镇上机坊中的机工、曳花(在提花织机的高架上“提花”的工人)多达几千人。乾隆盛泽志称:“中元夜,四乡佣织多人及俗称曳花者约数千人,汇集东庙升明桥,赌唱山歌,编成新调,喧阗达旦。”材料中的“机坊”属于()A

5、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答案D解析根据“四乡佣织多人”可知,机坊中使用的机工和曳花是雇佣工人,人数多达几千人,规模较大,机坊的经营形式属于工场手工业,故选D项。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小,排除A、B两项;官营手工业虽然规模较大,但不存在雇佣关系,排除C项。6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

6、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材料二1708年,萨克森一炼金师在欧洲率先研制出瓷器。1710年,萨克森王国宣布掌握制瓷专利,并成立梅森皇家瓷器厂。1722年,两把交错的蓝剑成为梅森瓷器的商标且沿用至今。经过不断研发与创新,梅森瓷器逐渐摆脱

7、了中国的影子,被誉为“白色金子”和欧洲第一名瓷。后来受工业化冲击,令手工作业的梅森遇到极大挑战。1864年新厂建成,为保护手工技艺,他们将原厂改为博物馆,专门保存模具,300年的石膏模具至今无一缺失,随时能重新制出原汁原味的梅森瓷器。梅森瓷器经久不衰,根源在于对质量一丝不苟的奉守,也离不开一万多种绚丽的色彩和精细的浮雕。全球瓷厂中,梅森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工艺师要完成近4年的技术与艺术教育和10年的经验积累才能上岗。梅森,300年来一直贵为欧洲瓷都,是与严谨的梅森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分不开的。据蒲缇梅森:300年的白金盛宴等(1)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

8、2)据材料一、二说明,与景德镇相比,成就梅森瓷业300年辉煌的独特之处。(3)综上,任举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案例,就其如何传承并发扬光大,阐述你的见解。(要求: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答案(1)主要因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如创建御器厂、改革工匠制度。注重借鉴和改进技术,不断细化分工;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如青花瓷。(2)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保护模具;重视技术专利和品牌保护,如申请专利和蓝剑商标沿用至今;重视人才培养,如建立专门学校。(3)要求: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解析材料一反映了宋元明清时景德镇瓷器的发展历程;材料二反映了梅森瓷器的发展与创新。第(1)问,主要从景德镇生产瓷器的地理环境、原料、工艺、组织形式、官府支持以及国内经济的发展、海外市场的扩大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材料二中梅森瓷业的辉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技术性的“保护手工技艺”“掌握制瓷专利”“培育专门技术人才”等,也有观念的更新,即“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第(3)问,可就四川的“川剧”“变脸”等艺术作为案例,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的联系,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