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6610838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小朱庄中学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交卸(xi)狼籍(j)妥帖(ti)不能自已(y) B.颓唐(tu)奔丧(sng)盈眶(kung)懵懵懂懂(mng) C.陨落(yn)骚乱(so)骁健(xio)文质彬彬(bn) D.琐屑(su)鄙视(b)戏弄(nng)唾手可得(chu) 2. 、句子积累下列加点字或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能自已:停止。 颓唐:衰退败落。 B、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2、C、唾手可得:往手上吐唾沫。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D、鄙视:轻视,看不起。 讥笑:难为情的样子。3.诗文默写(8分)。 十五从军征中写从军之久的诗句是 , 。 关河梦断何处, 。 ,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 。 莽红尘, ? ! 何处望神州? 。4.好的文章,总是景中有情,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试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句话,要求话中含情。(4分) 示例:高兴时,你笔下的月深蓝的天幕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不快时,你笔下的月一弯冷月照无眠,月光冷冷清清地照着大地。 心情愉快时,你笔下的雨 内心痛苦时,你笔下的雨 5.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2分)

3、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6、某班准备开展一次社会用字调查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做一个调查前的计划。(4分)(1)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 (2)调查活动后拟向社会提出的建议是: 二、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者,受下赏。”令初

4、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景公好弋,使烛雏主鸟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烛雏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景公曰:“可。” 于是乃召烛雏,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雏罪已毕,请杀之。景公曰:“止。”勿杀而谢之。(刘向说苑正谏) 注释:弋:本指用带着绳子的箭来射鸟,这里指捕鸟。烛雏:人名。亡:逃逸。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5、( ) (3)时时而间进( )(4)勿杀而谢之( )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皆以美于徐公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C.由此观之 景公怒而欲杀之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数之景公前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以吾君重鸟而轻士10.你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11.阅读两文后,你对“忠言逆耳”在各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3分)二、阅读 (30分)(一).背影节选(12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

6、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向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

7、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2.找出文段中写父亲过铁路的动词写在下面。 (3分)13.请你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本段的内容。(1分)14.描写人物时主要从肖像语言行动心理这四个方面入手,上面选段主要是通过 、 两方面来表现父亲对“我”的爱。(2分) 15.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2分):第一次 ;第二次 。16. “我赶紧拭干了泪”,其原因是什么?(2分) 17. 对选文内容

8、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回忆往事,追述车站离别情景,表现父亲爱子之情。B.父亲身躯肥胖,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C.因为儿子在家经常看见父亲的背影,所以等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买橘子时,产生离情别绪,儿子舍不得父亲离开。D.上文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做具体细致的刻画。(二). 成全一棵树(8分)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它们栽在门前。母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

9、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她又瘦又小,一点也不强壮,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

10、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它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每一天,孩子都要拎了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他自己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小树一天一天长大。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它的哥哥姐姐们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最小的孩子也去学校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没

11、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读书。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了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冬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他们都叫他阳光。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他的家乡,母亲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就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他是坐着一辆小轿车回来的。但他没有让车子进村。从村头他就下来自己走路

12、,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远远地他首先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那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的心里一热,急急忙忙冲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他的母亲搂在怀里。他发现母亲是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门外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那些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她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

13、尿?开始我也纳闷儿,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了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去偷偷喂那树啊!”他一下子怔住了。许久许久,他突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18、第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3分)(1)(2) (3) 19、第段画线句“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请联系全文,写出促使母亲做出这项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2分)20、第、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个

14、残疾的孩子;二是 (1分)21、从全文看,本文既写了 的经过,又写了 的经过,这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2分)(三).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12分)记得那是12月,我进入巴黎大学.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为时两个半钟头。在课堂上,每个人都必须提出或回答问题。问题或大或小,或严肃或轻松,千般百样,无奇不有。入学前,云南省滇池月刊的一位编辑,向我介绍过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而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有时,他也提问,且问题刁钻古怪得很。总而言之你小心,他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我是插班生,进校时,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课。我上第一节对话课时,就被教授点

15、着名来提问:“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教授弯起一根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我想您会给我这种荣幸:让我明白您的主编是如何工作的?”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的主编发他愿意发的东西。”全班“哄”地一下笑起来。那个来自苏丹王国的阿卜杜勒鬼鬼祟祟地朝我竖大拇指。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吗?”班上当即冷场。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有听清楚您的问题。”他清清楚楚一字一句,又重复一遍。我看着他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告诉那张脸,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

16、,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那么,”教授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雪花在窗外默默的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觉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寂。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看教授,看我,看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我说。马上,教授和全班同学一起,都转了脸去看那位台湾人。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正视了我,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话音才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松动椅子的咔咔声。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来一句话:“您走遍了中国吗?”

17、“除台湾省外,先生。”“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现在还不允许,先生。”“那么,”教授将屁股放了一边在讲台上,搓搓手看我,“您认为在台湾问题上,该是谁负主要责任呢?“该是我们的父辈,教授先生。那时候他们还年纪轻轻呢!”教室里又有了笑声。教授先生却始终不肯放过我:“依您之见,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如今?”“教授先生,我们的父辈还健在哩!”我说,“我没有那种权力去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的难题的资格。”我惊奇地发现,我的对话课的教授思路十分敏捷,他不笑,而是顺理成章地接了我的话去;“我想,您不会否认邓小平先生该是你们的父辈。您是否知道他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我想,如今摆在邓小平先生桌面的台湾问题并非

18、最重要的。” 教授浓浓的眉毛好像一面旗子展了开来,向上升起:“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呢,在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是他最迫切需要考虑的。”教授将他另一边屁股也挪上了讲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坐好,依然对我穷究下去:“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我突然一下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用眼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站了起来对他说,一字一字的:“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教授倏地离开了讲台向我走来,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将一只手掌

19、放在我的肩上,轻轻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然后,他两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走。好一会儿后,两人不约而同看着对方说:“一起喝杯咖啡好吗?”22.请说说倒数第三段中加点词“戳”在句中的含义.(2分) 23.文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2分)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觉到了一种突然冻结的沉寂。 教授倏地离开了讲台向我走来,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 24.“我”对教授的态度开始,后来和

20、最后分别是怎样的?最后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25.“我”和教授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说说文章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26.文章的结尾段写两人并排走,“好一会儿后”才不约而同地说了一句相同的话.在这“好一会儿”中,他们想了些什么请你写出其中一人的心理活动.(2分) 27.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2分)A.文章主要以对话展开情节,在睿智的课堂问答和激烈的思想交锋中尽显人的性格.B.画线句“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运用细节描写,传神地表现出台湾同学对课堂对话不感兴趣,懒得回答.C.“教授浓浓的眉毛好像一面旗子展了开来,向上升

21、起.”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他微妙的变化.D.文章写教授,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侧面描写主要起到了反衬作用.E.“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表达了教授对“我”不卑不亢,机敏应对的表现的由衷钦佩.三作文 28.写作(50分)“风雨”是大自然的杰作,她让我们欢喜,让我们悲伤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风雨。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请以“风雨”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提示与要求:(1)为了突出你的个性,希望你选择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选择最佳角度,写你最熟悉的内容,尽量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千万不要抄袭或套用!(2)为了更好地表达你的情感,使你的文章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3)为了便于老师评阅你的文章,请你注意:格式要规范,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卷面要整洁,尽量少写错别字,少出现病句。(4)你的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234234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