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考初二语文试卷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6601071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考初二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考初二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考初二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考初二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考初二语文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班级 座号 姓名 考号 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考初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有21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9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8分)他们把他扶下马,向他提出一大堆问题,可是他却满脸( )的神色,两鬓鬃头发湿漉漉的,由于过度紧张,全身颤抖着 听完了他的令人沮丧颓唐、甚至使人tn 痪的报告,格鲁希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用军刀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他知道自己( )的时刻来临了。他决心承担起力不从心的任务,以m 补自己的全部过失。根据要求答题。(4分)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tn

2、痪 m 补 颤 抖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1分) 文段中两括号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2分) A.吃惊 殉难成仁 B. 惊慌 取义成仁 C. 惊慌 殉难成仁释义 (2分) 颓唐: 2.古诗文默写(10分)气蒸云梦泽, 。 行到水穷处, 。欲济无舟楫, 。 ,故园无此声。 ,不知贻阿谁。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3按提示填空(3分)(任选三处作答)语文学习,既让我们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又认识到许多鲜明人物,如永久的悔启示我们了做儿女应 ;学了寻找时传祥,我们会为劳模时传祥 的崇

3、高精神而敬仰不已;学了苏珊安东尼,我们会为这位“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具有 的无畏气概而叹服不已;学完我有一个梦想,我们会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的伟大精神而震撼不已。4. 综合性学习(8分) 我们虽然读过伊索寓言,但对它的了解有多少?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寓言,以期对它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感知寓言。(2+2分)讲故事,补充情节。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的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 。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农夫与蛇)读寓言,概括寓意。 乌龟与兔子为它们倆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于是,它们定好了赛跑的时间和地点。比赛

4、一开始,兔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飞毛腿,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乌龟深知自己走得慢,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结果,乌龟超过了熟睡的兔子,夺得了胜利的奖品。 (龟兔赛跑) 寓意: 解析寓言。(2+2分)从阅读中,归结寓言的两个特点:a. b 什么是寓言?请用简洁的语言给寓言下定义。 二、阅读理解(61)(一)阅读醉翁亭记和游江,完成510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

5、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醉翁之意不在酒 心窃乐之 学

6、者诚能八面玲珑 6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林壑尤/美 B作亭/者谁 C饮少辄/醉 D昨/游江上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8.读懂山水(5分)(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2分)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3分) (二)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完成913题。(17分)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

7、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显然这位先生是把探

8、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过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

9、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一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

10、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就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9.选文有两层意思,请概括这两层分别分析什么问题。(4分)(1) (2) 10.中国传统教育里“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2分)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一个事实论据,并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作用。(4分) 事例 作用 12.实验的重要性在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实验过程具有

11、哪些特征?(4分) 13.请结合选文内容,以学习实际为例,说说我们学生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精神。(3分) (三)阅读空瓶子,完成 14-19 题。(21分)空瓶子 积雪草那年的暑假,很多同学都没有回家,参加学校开展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女孩也报名参加了,去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和那里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生活一个月。临行前,她给父亲打电话,父亲说:“你安心去吧,我和你妈在家里挺好的。”父亲是一家国营老厂的小科长,没有什么大本事,也不会说什么大道理,憨厚老实,虽然挣不到很多钱,但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所以也衣食无忧。两天之后,她收到父亲给她寄来的1000块钱,和宿舍里的姐妹们相比,不算很多,但她还是一下子拿出

12、200块钱,请宿舍里的小姐妹去吃饭,这是宿舍里的规矩。从肯德基出来的时候,已经傍晚,街上车如流水,人声喧哗。回宿舍的路上,几个女孩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一转头忽然发现一个腿有残疾的中年男子跟在身后,亦步亦趋,原来他是一个捡废品的,等着捡他们手中的饮料瓶子。女孩不耐烦地看他一眼,说别跟我们行不行?男人脸上露出谦卑讨好的笑,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她手中没有喝完的饮料瓶子。她鄙夷地看了他一眼,把手中刚刚喝了两口的饮料瓶丢给男人。男人说:“不着急,等你喝完了把瓶子给我就可以了。”她厌恶地皱着眉头说:“我不喝了,麻烦你别跟着我们,以后也别在大街上乱逛,像你这样的人简直影响市容!”男人并没有计较她说话的语气和态度

13、,捡起那瓶没有喝完的饮料说:“白扔了太可惜了。你们这帮孩子这样糟蹋好东西,简直伤天害理。”他用衣袖抹了一下饮料瓶子,递给她,她不屑地白了他一眼,说:“这么脏的东西,你留着喝吧!”他当真竖起饮料瓶子喝起来。看着他仰着脖子饥渴地喝着饮料,像几年没吃东西似的贪婪相,她忍不住把准备带回去做晚餐的汉堡一并扔到他收废品用的袋子里,男人红了脸,结结巴巴,语不成句地说:“我是捡破烂的,但不是要饭的,我靠回收废品旧物供女儿上大学,不丢人。我女儿念的是北大,和你们一般大,一直都是用我收废品的钱供她念的大学,她明年还准备考研究生呢。”说到女儿,他的眼睛里瞬间灿烂起来,透着自豪和带劲,是的,他有这么优秀的女儿,有足够

14、让他骄傲的资本。女孩低着头不出声,内心里受到前所未有的触动和震撼,是的,捡破烂收废品并不丢人,丢人的是自己,拿着父亲的钱心安理得地和同学比吃喝、比穿戴、比奢侈。自己的父亲也会像眼前这个男人一样以自己为荣吗?她从来没有深刻地想过这个问题,只有要钱的时候,才给父亲打电话写信,手心向上,无度索取。男人走的时候,又回头说:“如果爱你们父母,就别太浪费了,节省一点,你们的父母在家里就可以宽松一点,因为你们花的钱都是从父母手里拿的,你们没有资格浪费。”她低下头,几个女孩谁都不再言语。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她绕路回家看望父母。在火车站下了车,看见一个中年男人背了一捆旧书旧报旧纸箱,吃力地往前走,她扬起手中

15、一个刚刚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子,对中年男子说:“我这里有一个空瓶子,送给你了。”男人说谢谢!回过头来抹了一把汗,冲她露出笑容。她呆住了,那样宽厚温暖的笑容,那样低沉磁性的声音,这不是父亲吗?一次次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在电话说:“我在家里挺好的,你该吃就吃,该花就花,别委屈了自己,好好念书,没有钱了记得打电话告诉我。”如不是亲眼所见,她真的以为父亲在过得家里挺好的,其实父亲所在的那家国营老厂因改制分流,90的工人下岗,父亲也不例外,两年前就下岗了,每次她回家,父亲都掩饰着拿了母亲给准备的饭盒早出晚归,为的只是能让她安心读书。而她呢?这两年除了念书,用父亲捡废品换来的钱跟宿舍里的姐妹轮流请客吃饭、卖衣服

16、、比奢侈,不爱吃的东西扔掉,不爱穿的衣服扔掉,不爱用的书本扔掉,一起扔掉的还有尊严和一种叫爱的东西。怎么就没有想想,那些衣服、饮料、化妆品要父亲捡多少个瓶子才能换回来?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落了下来,有些爱我们挥霍不起,也无权挥霍。(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4这篇小说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15.这前后两件事是怎样串成有机的整体的?从中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4分) 16.如果以“空瓶子”喻女孩,妥否?为什么?(3分) 17.文中的两位“父亲”有很多相同之处,请简要说出其中两点。(4分) 18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请举出一例,并说说其作用。(3分) 19.以

17、下阅读感受与文意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生在福中需惜福。 B.只有经历,才能成长。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可怜天下父母心。(四) 名著阅读(8分)20.(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一直打到南天门外。B古典名著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花和尚”鲁智深、“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 C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勇敢、乐观、不惧困难。在孤岛上,他积极地与大自然做不屈的斗争,用火枪和圣经征服了“星期五”,使其心甘情愿做了他的忠实奴仆。D除了罗切斯特先生以外,还

18、有一个人差点走进简爱的内心圣约翰,他对简爱是一片真心,可简爱对这份爱情却坚定地拒绝了。(2)请你用简洁语言把省略部分的情节补写完整。(60字左右)(5分)祥子辛辛苦苦攒钱买到第一辆车最后一次买到的车还是卖掉,给虎妞办丧事。 三.作文(60分)21. 材料作文:茶能醉我不需酒,书能香我何需花。冰心曾说过:“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最大的快乐!”闻着书香,一路成长,被感动、被鼓舞,有欢笑、有哭泣 请以“一路书香一路 ”(歌、笑、痛、阳光、春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班级 姓名 座

19、号 考号 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末考初二语文答题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9分) 1 tn 痪 m 补 颤 抖(3分) (1分) ( )(2分) 颓唐: (2分) 2. , 。 , 。3 A. ;B. C. (3分)4补充情节: (2分)寓意: (2分)a. (1分) b. (1分) (2分)二、阅读理解(61分) (一) 5 临 意 乐 诚 (4分) 6( )(2分) 7. (2分) (2分) 8.(1) (2分)(2) (3分)(二)9.(1) (2分) (2) (2分)10. (2分)11. 事例 (2分) 作用 (2分)12. (4分)13. (3分)

20、(三)14.A ;B (4分)15. (4分)16. (3分)17. (4分)18 (3分)19.( )(3分)(四) 20.(1)( )(3分)(2)补写情节 (5分)三 作文(60分) 班级 座号 姓名 考号 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考 初二语文试卷 2015.6(本试卷共有21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陈国彪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9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8分)他们把他扶下马,向他提出一大堆问题,可是他却满脸( )的神色,两鬓鬃头发湿漉漉的,由于过度紧张,全身颤 抖着 听完了他的令人沮丧颓唐、甚至使人tn 痪的报告,格鲁希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用

21、军刀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他知道自己( )的时刻来临了。他决心承担起力不从心的任务,以m 补自己的全部过失。根据要求答题。(4分)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tn 瘫 痪 m 弥 补 颤 chn 抖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1分) .文段中两括号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C )(2分) A.吃惊 殉难成仁 B. 惊慌 取义成仁 C. 惊慌殉难成仁.释义 (2分) 颓唐: 形容精神不振作(颓废)的样子。 2.古诗文默写(10分)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22、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 , 静影沉璧 。3按提示填空(3分)(任选三处作答)语文学习,既让我们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又认识到许多鲜明人物,如永久的悔启示我们了做儿女应 及时尽孝 ;学了寻找时传祥,我们会为劳模时传祥 正直、敬业、本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而敬仰不已;学了苏珊安东尼,我们会为这位“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具有坚持不懈、勇于斗争 的无畏气概而叹服不已;学完我有一个梦想,我们会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坚定信念,毫不动摇

23、(追求理想,忍受痛苦) 的伟大精神而震撼不已。5. 综合性学习(8分) 我们虽然读过伊索寓言,但对它的了解有多少?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寓言,以期对它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感知寓言。(2+2分)讲故事,补充情节。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的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表述时注意主语一致)。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农夫与蛇)读寓言,概括寓意。 乌龟与兔子为它们倆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于是,它们定好了赛跑的时间和地点。比赛一开始,兔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飞毛腿,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

24、乌龟深知自己走得慢,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结果,乌龟超过了熟睡的兔子,夺得了胜利的奖品。 (龟兔赛跑) 寓意:发奋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从为人处事不骄傲自满等角度也可)解析寓言。(2+2分)从阅读中,归结寓言的两个特点:a言简意赅,富有哲理。b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小喻大。c主人翁有的是人,但更多的是人格化的动物。d通常运用夸张或拟人的表现手法。(答两点即可)什么是寓言?请用简洁的语言给寓言下定义。 示例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示例二:以劝喻或讽刺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加点词语为答案要点,意思对即可)二、阅读理解(61)(一)阅读

25、醉翁亭记和游江,完成510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

26、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靠近(高踞) 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乐趣) 心窃乐之 以为乐;感到快乐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确实(果真;实在)6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 D )A林壑尤/美 B作亭/者谁 C饮少辄/醉 D昨/游江上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第二天,(

27、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8.读懂山水(5分)(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2分) 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3分) 示例: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二)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完成913题。(17分)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

28、“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

29、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显然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过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

30、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一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

31、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就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9.选文有两层意思,请概括这两层分别分析什么问题。(4分)(1) 分析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2) 分析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0.中国传统教育里“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2分) 从探察事物中获得

32、知识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一个事实论据,并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作用。(4分) 事例 王阳明“格”竹子 或:我到美国学习的遭遇 (这个例子答案自己做) 作用 作为论据直接证明前文的“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能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一观点。同时又从反面证明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12.实验的重要性在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实验过程具有哪些特征?(4分)特征: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实验的过程需要具体细致 13.请结合选文内容,以学习实际为例,说说我们学生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精神。(3分) 提示:可从中国传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循规蹈矩,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或我们需要面对

33、今天的世界环境【错综复杂,风云突变】等角度结合学习实际加以论述 (答一点2分,两点3分) (三)阅读空瓶子,完成 14-19 题。(21分)空瓶子 积雪草那年的暑假,很多同学都没有回家,参加学校开展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女孩也报名参加了,去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和那里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生活一个月。临行前,她给父亲打电话,父亲说:“你安心去吧,我和你妈在家里挺好的。”父亲是一家国营老厂的小科长,没有什么大本事,也不会说什么大道理,憨厚老实,虽然挣不到很多钱,但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所以也衣食无忧。两天之后,她收到父亲给她寄来的1000块钱,和宿舍里的姐妹们相比,不算很多,但她还是一下子拿出200块钱,请

34、宿舍里的小姐妹去吃饭,这是宿舍里的规矩。从肯德基出来的时候,已经傍晚,街上车如流水,人声喧哗。回宿舍的路上,几个女孩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一转头忽然发现一个腿有残疾的中年男子跟在身后,亦步亦趋,原来他是一个捡废品的,等着捡他们手中的饮料瓶子。女孩不耐烦地看他一眼,说别跟我们行不行?男人脸上露出谦卑讨好的笑,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她手中没有喝完的饮料瓶子。她鄙夷地看了他一眼,把手中刚刚喝了两口的饮料瓶丢给男人。男人说:“不着急,等你喝完了把瓶子给我就可以了。”她厌恶地皱着眉头说:“我不喝了,麻烦你别跟着我们,以后也别在大街上乱逛,像你这样的人简直影响市容!”男人并没有计较她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捡起那瓶没有

35、喝完的饮料说:“白扔了太可惜了。你们这帮孩子这样糟蹋好东西,简直伤天害理。”他用衣袖抹了一下饮料瓶子,递给她,她不屑地白了他一眼,说:“这么脏的东西,你留着喝吧!”他当真竖起饮料瓶子喝起来。看着他仰着脖子饥渴地喝着饮料,像几年没吃东西似的贪婪相,她忍不住把准备带回去做晚餐的汉堡一并扔到他收废品用的袋子里,男人红了脸,结结巴巴,语不成句地说:“我是捡破烂的,但不是要饭的,我靠回收废品旧物供女儿上大学,不丢人。我女儿念的是北大,和你们一般大,一直都是用我收废品的钱供她念的大学,她明年还准备考研究生呢。”说到女儿,他的眼睛里瞬间灿烂起来,透着自豪和带劲,是的,他有这么优秀的女儿,有足够让他骄傲的资本

36、。女孩低着头不出声,内心里受到前所未有的触动和震撼,是的,捡破烂收废品并不丢人,丢人的是自己,拿着父亲的钱心安理得地和同学比吃喝、比穿戴、比奢侈。自己的父亲也会像眼前这个男人一样以自己为荣吗?她从来没有深刻地想过这个问题,只有要钱的时候,才给父亲打电话写信,手心向上,无度索取。男人走的时候,又回头说:“如果爱你们父母,就别太浪费了,节省一点,你们的父母在家里就可以宽松一点,因为你们花的钱都是从父母手里拿的,你们没有资格浪费。”她低下头,几个女孩谁都不再言语。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她绕路回家看望父母。在火车站下了车,看见一个中年男人背了一捆旧书旧报旧纸箱,吃力地往前走,她扬起手中一个刚刚喝完水

37、的矿泉水瓶子,对中年男子说:“我这里有一个空瓶子,送给你了。”男人说谢谢!回过头来抹了一把汗,冲她露出笑容。她呆住了,那样宽厚温暖的笑容,那样低沉磁性的声音,这不是父亲吗?一次次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在电话说:“我在家里挺好的,你该吃就吃,该花就花,别委屈了自己,好好念书,没有钱了记得打电话告诉我。”如不是亲眼所见,她真的以为父亲在过得家里挺好的,其实父亲所在的那家国营老厂因改制分流,90的工人下岗,父亲也不例外,两年前就下岗了,每次她回家,父亲都掩饰着拿了母亲给准备的饭盒早出晚归,为的只是能让她安心读书。而她呢?这两年除了念书,用父亲捡废品换来的钱跟宿舍里的姐妹轮流请客吃饭、卖衣服、比奢侈,不爱

38、吃的东西扔掉,不爱穿的衣服扔掉,不爱用的书本扔掉,一起扔掉的还有尊严和一种叫爱的东西。怎么就没有想想,那些衣服、饮料、化妆品要父亲捡多少个瓶子才能换回来?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落了下来,有些爱我们挥霍不起,也无权挥霍。(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4这篇小说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第一件事:女孩偶遇捡废品的伤残男子,(1分)反省自己平时挥霍奢侈的行为。(1分) 第二件事:女孩在火车站遇到捡废品的父亲,(1分)引发了对自己挥霍父爱、无度索取的深深悔意与自责。(1分)15.这前后两件事是怎样串成有机的整体的?从中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4分) 以“空瓶子”为线索将两件事串成有机的整体(或“

39、以女孩的亲眼所见把两件事串成有机的整体”)。反映了当今青年学生中过度索取、无知挥霍成风的社会问题。(或“反映父母只一味地满足子女物质上的需求而忽略爱的教育已成普遍的社会问题”)16.如果以“空瓶子”喻女孩,妥否?为什么?(3分) 示例一:妥。女孩之前追求物质享受,生活上较为奢侈浪费,鄙夷下层劳动人民,精神世界空虚如“空瓶子”一般。示例二:不妥。女孩之前虽然追求物质,但能够直面现实,最终幡然悔悟。 17.文中的两位“父亲”有很多相同之处,请简要说出其中两点。(4分) 境遇相同。生活艰辛,靠收废品维持生计。具有不惜用自己的艰辛换来子女生活的幸福、前程的美好的牺牲精神。都有一颗爱子之心。(写出其中两

40、点,意思对即可)18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请举出一例,并说说其作用。(3分)示例一:女孩糟蹋好东西与“中年男人”贪婪地喝饮料形成对比,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推动情节发展。示例二:女儿的“不懂事”与父母的“无私”对比,突出、深化“爱不能挥霍”这一主题。 19.以下阅读感受与文意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C )(3分) A.生在福中需惜福。 B.只有经历,才能成长。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可怜天下父母心。(五) 20.名著阅读(8分)(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一直打到南天门外B古典名著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花和尚”鲁智深、“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