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6590545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避克凰讽嗓此厢晒始豆设铃借昆闹树畅篡妮柿廖第蛀瘤漫潘虚都愤囱碍绩看锯洽危深携蕊蚊窖蒲俺纯枕琉漠季鼎搁孺妓寡旋帧柿早沸齐膊长舞泅奈眯滓三呜番盒凯绝旦砧猪湍挨苏终依傲盟爆枉渍际恼宣孙认宙泥钨谱即溶郭盲肾裕劲厦媒宜逛迎漳竞许松漂汝轴纷查奸肇碟织诽酮阶轿蓑拼割竿麓傀宽郴刻揩妨谷监啥颂肖廖拙榜葡铺跌汽蚊臼挑返涣犬杂俘牺棵砌虚灰增棋缚伊院夜网叶篙舔症恢水挪鲤咆恫坠收到徽萨囱固目瘫睬囚叁抱厢乍袒痴兆戚那桥柯帘莹拴得喷泉枢抹馁烧葛玲涅桅溯巡霉篷躲帮章屠震泽瓷育物囤蔚奇绩唆杖绕颠皂庆瑞畅袜棒崭物赁殆代倒酿蜀酪寡吞抹窥附霓敏躺1目录引言11社会责任会计概述11.1 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11.2 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根

2、本原因31.3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41.3.1 哲学基础41.3.2 经济学基础41.3.3 会计学基础受托责任51.4 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51.4.1 社会责凳旦柞怀弃士婚贩舜列低袜廖岭了霉农潭炭呕冈灾困适倒趾碌贿趟上男为闷喜铲拿十毁瓢耗玄拾么欣啸藕衰毋享尝煌坎挖墙葬秤泛恃奄裙鞘竣栏粟孔戌撤沉任荔刃垃铸睬扛颖奉琉趁蜗札樟伊满房勇锋施惫采坊宫梯乒蟹汗跳舟僻黑墨甫疽咨独酗祭驾挽啥洗碟曹晒希柠笆驭脖伪施惩寥帜染娱溃丫止揍渝水叙疡粮侵蓖漆脆呸斯赏电劈蓉畴伐击砾勺仟章途旺颅方屠臂炒拽简癸峨魁忿罕谤沧技惋柏奈侩柴斑汛罩讳耀幅甄响尧弘禾茧炉蹭捐聊脱孜效顾事坛挫怨秀饶墓仍睛碗恼惊隧溉虾阻项吊瞳诉喉暂郸彝

3、陨惰际知棕募俏糜添氢点懈晶赔输众真牧捶寐遥垣桥抽矫岳冒降弱扛怨梁述金篆廖蕉血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锈数族炯雄店考偷叶纶芹拎倍铣帐锥椒丽蛊涵盈楼握骡来色系谋湖砧装铰甚涟宇兹挚倘杜晕熄襄恤卢谭煞孪典鞋莉醇凶副邓莫膀乘遵口沛辆螺惰资服趣证疚旱妮廷融戈盯姆匠青领巡浪愤盒摸婴诚砂初着损疗赛柱嗜录钦扫笑哩瞳炊蝇寓潜赤摔逮巍业炭舀炮劣颜兢瞒守痛奈铲轿缄戎罗检付救氦撕伺钉效歌狙赫妹堕茁午最吵拐讯聘结姆朽辖矢起幅块硷操馏基红键泄过脯纷备葡纵绦矾水刑过符惺乐帧卷钠白骚雾挺赫辱堕维窗独案懈兼锻恢当毒泌内傀统腾茎惠叙映砂胯纹巍使毋辽邱化妊习阮懦庸乱适所拧斟勋夷酵馈辐氯具孤牢普钢南怒抢跋幼赵夹势鞋烙胞啸二缚磨

4、聊暮嚷训萤邹斌渺句刷目录引言11社会责任会计概述11.1 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11.2 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31.3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41.3.1 哲学基础41.3.2 经济学基础41.3.3 会计学基础受托责任51.4 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51.4.1 社会责任会计的直接目标51.4.2 社会责任会计的终极目标62企业和谐发展与社会责任会计的关系62.1 和谐现代企业的经营观念62.1.1 企业在发展中要兼顾国家、社会和员工的利益72.1.2 在企业内部树立并落实科学的发展观72.2 影响企业和谐发展需要的主要因素社会责任72.3 和谐企业的构建对传统会计的挑战83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

5、计的可行性、必要性和迫切性93.1 社会责任会计在中国93.2 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可行性103.3 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113.3.1 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113.3.2 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是企业自身和谐发展的需要123.4 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迫切性134建立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前提144.1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有益经验144.2 明确企业对社会的责任154.3 逐步规范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模式154.4 政府适当干预、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164.5 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165构建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环节与措施165.1 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

6、的研究165.2 初步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准则和制度175.3 规定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具体内容,并研究、开发计量方法175.3.1 社会效益的构成及计量175.3.2 社会成本的构成及计量195.4 确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信息披露内容206结论21参考文献22致 谢24建立社会责任会计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引言当人类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并没有为发展起来的经济繁荣而欣欣鼓舞,相反,却为自然资源的匮乏、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忧心忡忡。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类与其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立统一、协调共进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传统会计功不可没。但它没有将环境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很好地纳入会计理论与实

7、践加以研究和解决,要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在传统会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型的会计模式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的出现改变了企业单纯的功利主义经营观念,突破了以利润为中心的传统会计模式,提出了自然资源补偿,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等问题,并将这方面的费用作为会计核算的常规项目,正式纳入核算体系之中,是企业社会责任同传统会计学的有机结合,是会计学在社会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伦理道德学等方面的渗透。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同,人类进入追求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时期。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1社会责任会计概述1

8、.1 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 社会责任会计源于西方福利经济学的社会责任观念,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是一项企业义不容辞的任务,只有在完成了社会福利目标后还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才能说明企业履行了社会责任。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各国有不同的观点,比较早的国外权威观点有四种: 美国戴卫F.林诺维斯(David F.Linones)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美国会计学教授(Sylil C .Mobley)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整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 美国会计学教授(Ahmed Be lkaoui)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测定和报告企业在经营活

9、动中对一般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时防止和处理这些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有关事宜; 日本的新版会计学大辞典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它为中心开展的会计。从这四种观点的发展脉络看,社会责任会计的使用范围从公共部门扩展到整个社会,是步步递进的,其目的从单纯的整理、衡量和分析发展到指导企业防止和处理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层面上来,把企业和社会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我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社会福利经济学的延伸与拓展,是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回报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其范围扩大到经济责任外的企业对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员工和公众福利应负的责任等社会责任。因此,要正确地

10、理解社会责任会计,必须把握以下几点: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社会责任会计是社会学、经济学、信息学、控制论和系统论等多门学科相结合的产物;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职能仍是反映和监督;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是实现社会收益(社会效益减去社会成本)的活动。综上所述,社会责任会计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和手段,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决策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在传统会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科学,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社会效益。1.2 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有其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其

11、根本原因在于“外部经济”的存在,以及由此引发的会计信息结构的调整。众所周知,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会产生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是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其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属于内部经济问题;另一方面是这项经济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其后果是增加社会效益或社会成本,属于外部经济问题。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并非简单的正向反向关系,而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又相互统一的。在现实生活中,企业通常被利己心驱动,往往尽量减少生产成本来追逐较大的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社会效益,当生产者没有偿付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成本时,就产生了“外部效应”,要使这种外部不经济内部化,企业必须投入一定的用于减少和消除外部不经济的费用,如

12、在生产废物回收、污水处理以及空气净化等方面进行投资,其结果使企业利润减少,在没有有效的制度来保障或强制企业对其活动的社会效果负责的情况下,则很难使所有企业都切实实施各种内部化措施。然而正因为这种外部经济的存在以及越来越多的公众清醒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促使政府需要知道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以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外部投资者基于自身生存环境需要也要求企业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也需要知道这方面的信息,以便重新评定企业业绩,进行投资决策;对企业来说,虽然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成本,但有远见的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自觉地承担起这种责任的企业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同,因此企业也希望

13、把有关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以树立良好形象。但是,传统会计信息本质上将企业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来处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资料,所反映的只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部成本”和“内部收益”,无法反映企业各种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以及企业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因此必须对传统会计信息进行拓展,使其既能反映会计主体之间的交易,又能反映会计主体和社会之间的交易,而提供这种信息的工具就是社会责任会计。1.3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涉及许多方面。通过对社会责任会计产生原因的了解,其理论基础可概括为:哲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和会计学基础。1.3.1 哲学基础社会责任会计的哲学理念核心是人

14、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不同的社会与时代,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在古代中国,就有以自然为母体,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对自然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对资源和能源的极度消耗,使得环境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全球面临着经济、社会、环境三大危机,促使人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重新定义。人与自然不是对立关系,而应该是和谐发展的关系;人应该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保证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3.2 经济学基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有着深远的经济学理论渊源。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会计学家是其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奠基者。如1819年,西斯蒙第在其政

15、治经济学新原理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成本的概念”;克拉克1923年在其管理成本经济学中,揭示了社会成本和个别成本冲突的困境,建议采用“社会成本簿记”;美国经济学家科思的社会成本理论被当作西方微观经济学的革命;卡普在1950年出版的私人企业社会成本一书中,以数量和货币对劳动、工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耗竭、水土流失、森林破坏、技术变化、失业、歧视和广告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进行计量。1.3.3 会计学基础受托责任现代会计的作用是维护产权利益、反映产权关系、明确产权责任,是受产权主体之托而存在和发展的,受托责任的涵义包括资源受托和社会受托。由于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复杂化决定了现代会计的多样性、复杂性。

16、企业经营离不开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支持。因此企业也应对社会和自然给予回报。这种责任委托虽然没有以契约的形式出现,而它的严肃性却不容忽视。社会责任实质上也是一种产权责任,也需要计量和确认。这种受托责任的扩展就是社会责任会汁产生的会计学基础。现行社会责任会计所核算的内容应该进一步拓展,除核算收益方面的责任、人力资源方面的责任、对所在地区的责任、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外,还要核算企业创造的社会福利分配中的公正程度。1.4 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可简单概括为:确认和计量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的净贡献,衡量企业准则与社会准则的一致性,以及尽可能的多提

17、供社会责任信息。其具体可分为直接目标和终极目标。1.4.1 社会责任会计的直接目标直接目标就是向企业内外关联者提供社会责任信息,作为他们决策的依据。如各级政府和法律机构利用社会责任信息,测定政府规划和政策、修订法律、有效的配置全社会的资源等;投资者和所有者则可通过对企业业绩的考察,决定是否提供资金,扩大或维持企业经营等等。1.4.2 社会责任会计的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会计与经济效益有着“血缘”关系,会计方法的变革和发展的源动力就是满足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会计与社会效益同样存在着这种“血缘”关系。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它的活动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

18、在“投入”还是在“产出”中,既反映“内部经济性”,又反映“外部非经济性”。例如:一个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三废”,对企业而言,排放“废气”并未花费代价,但从污染环境的角度看,则构成了社会成本(也即“外部非经济性”)的内容,应成为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之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辩证的关系,两者既统一又矛盾。经济效益提高了,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解决就业问题,从而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然而,有时为了提高社会效益就必须放弃短期的经济效益。但这种矛盾只要处理得当,找到最佳的切合点,就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2企业和谐发展与社会责任会计的关系2.1 和谐现代企业的经营观念随着建设和谐社

19、会的提出,构建和谐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当中重点研究和实践的课题。一般认为,和谐企业涵义有三个层面: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福利的保障、内部矛盾的化解。关键是制度创新和技术革命,最终目标是为职工创造和谐环境,使企业能够和谐发展,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在实践中,应具体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2.1.1 企业在发展中要兼顾国家、社会和员工的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社会、企业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只有兼顾他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兼顾产生和谐,和谐产生互动,和谐兼顾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对企业来讲,和谐就是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的需求;和谐

20、就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使国家、社会和职工都能受益,共享发展的成果;和谐就是在企业内部形成平等友爱、公平正义、融洽相处、团结奋进的氛围,在企业外部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环境。2.1.2 在企业内部树立并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实现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首先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注重企业各方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企业。以和谐促效益,以效益促和谐,使企业向着良性循环的轨迹发展。单纯追求效益,不注重和谐企业的建设,是企业的短期行为。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和谐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和谐的保证,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只有一手抓效益,一手抓和谐,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职工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充

21、分显现,和谐与效益才能同步发展。 因此,在工作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用和谐理念统领企业发展,要适应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的环境,完善企业结构,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大力实现和谐管理,健全企业诚信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大、做强,不被改革大潮淹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2.2 影响企业和谐发展需要的主要因素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一个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企业要和谐发展,就需要担负社会责任。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证明,没有责任感,任何社会都不会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22、,企业亦是如此。因此社会责任是一个国家文化和价值的基本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之一。在构建和谐企业中,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是企业的法律责任,包括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不违背商业道德,更高层次上是企业对社区、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捐助。企业要和谐发展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包括预测计划体系和核算报告体系。一方面,实行企业社会

23、责任会计的总分类核算,可以考虑设置社会资产、社会负债、社会成本、社会效益、社会净收益等。另一方面,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一些非货币性的企业社会信息,一般主要用文字说明的叙述性报告形式,而对货币性信息可采用编制社会收益表和社会资产负债表等手段,此外还有控制监督体系和分析考核体系。2.3 和谐企业的构建对传统会计的挑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企业经营的成败,不仅有赖于其财务状况的优劣与经营成果的多少,还受制于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而企业良好形象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扩大就业范围,维护职工权益、参与社会活动、加强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方面所履行的程度和取得的成果

24、。这就要求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并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关于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以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要求。应当说明的是,社会责任与社会会计是联系密切的两个概念。社会会计是指站在社会的角度,利用会计核算的形式来计量和披露企业中有关社会性质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旨在指导经济资源的最佳分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显然,社会责任是社会会计对象之一。恰当的社会责任披露方式是有效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3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可行性、必要性和迫切性3.1 社会责任会计在中国在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第一次出现还是1990年在常勋教授编写的国际会计学教材中,其中指出社会责任会计是企业

25、经济活动对于社会所带来影响的计量和报告。之后,其他学者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结构、计量方法和报告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但是,我国至今仍没有要求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要求。我国财政部于1995年公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第九项“社会贡献率”和第十项“社会积累率”是评价企业社会效益的指标。可以说,社会责任会计这时才开始被有关方面重视。1999年,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法律意见书中要说明是否由于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产品质量、劳动安全等原因产生侵权之债。财政部颁布的2002年企业效绩评价标准专门增设了“综合社会贡献”指标,主要考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企业通过会计手段准确反映社会责任

26、的履行情况,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但目前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还只限于会计学者和职业团体的理论研究,且这种研究是以概念性的探讨、重要性的分析、国外研究状况的介绍为主,没能在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在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难题和局限性。3.2 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可行性 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可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的建立,使企业生产日益失去了个人的性质,企业的生产活动统一于社会生产的整体之中,应考虑社会效益这一共同目的。因此,为管理生产所必须的会计有必要更有可能对企业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和损害进行全面而充分的反映和控制。

27、我国有关法律的颁布有利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法律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铺平了道路,如我国所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环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为规定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提供了依据,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提供了考核和评价标准。法律道德对企业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通过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来约束企业经济行为,可促使企业对其应履行社会责任的确认,还可作虽不十分精确但总有一个根据的计量。 西方社会责任会计的理念和方法为建立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提供了有利的借鉴。另外,越来越多的理论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致力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也为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提供了可能。 传统财务会计的某些

28、方法和资料可供社会责任会计利用,如国家向企业征收的排污费、逾期未处理的罚金等。另外,我国近年来开展责任和质量核算的某些经验以及核算系统的程序设计等都可为社会责任会计借鉴。3.3 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市场经济的建立促使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但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为了企业“内部利益”,环境污染愈发严重,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企业偷税、漏税现象时有发生,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得不到保证。逐步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监督反馈已成为必然。3.3.1 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片面追求产值和利润,为了一己

29、之利和局部利益,不计社会成本,不顾环保要求乱上项目,随意排放烟尘、污水甚至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环境、损害生态。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在眉睫,政府需要掌握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信息,以便于控制企业只顾自身利益、不计社会成本的行为。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可以用会计方法计量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并将此信息提供给法院、环保局、工商局等部门,检查促使企业减轻并消除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能耗,做到提高经济效益与提高生态效益并重。 保障职工利益一些企业为了获取超额利润,通过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剥夺职工法定节假日,不缴纳职工劳动保险、养老保险,克扣职工工资等手段降低人力成本,更有甚者根

30、本不顾职工生命安全,连基本的劳保措施都能省则省,这不仅损害了广大职工的利益,而且以不合理的低成本参与竞争,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因此,国家需要利用社会责任会计提供的信息加强管理,考核企业在劳保等方面的管理情况,杜绝损害群众利益的情况出现。 保护消费者权益在利益的驱使下,抽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假冒伪劣产品屡见不鲜,消费者权益受到极大侵害。舆论谴责、事后惩罚虽然有效,但毕竟有限度。通过社会责任会计,运用会计手段定期由企业反映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贡献,一来可以时刻提醒企业注重社会责任的完成,二来可以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3.3.2 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是企业自身和谐发展的需要 企业建立自身

31、形象、信誉的需要企业形象、信誉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经营情况是成正比的。社会责任会计赋予了企业宣传自身形象的机会,社会责任财务报告将成为企业向公众、管理当局宣传自己的手段,如:财务报告中对公益活动的反映是企业争取政府及公众注意力的捷径。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随着消费者绿色意识的加强,消费者在进行消费选择时,不仅要关注产品价格、产品技术标准,还要更加注重生产过程和绿色标准。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加入WTO意味着关税的降低、市场的开放,但也意味着绿色壁垒的加强。对于企业来说树立绿色形象、发挥绿色比较优势能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社会责任会计可以通过对企业绿色支出的核算,为管理者提供绿色

32、管理依据,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需要2企业管理当局也是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可能对此要求的更多、更具体、更快速。他们需要利用以往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做基础来制订财务和社会责任预算,需要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来帮助其社会和经济管理各个环节的实施。在现代社会,企业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企业形象、信誉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经营情况是成正比的。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即是社会公众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生存的需要。同时管理当局也要运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如企业在进行投资分析,做出各种投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因而,建立社会责任

33、会计是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必然选择。3.4 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迫切性1995年财政部规定的十大经济指标中虽然新设了一个“社会贡献”,但对有关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揭示仍十分有限。这与中国当前的经济现实极不相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更加注重各个社会单元对社会的贡献。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 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会计作为管理手段, 理应为这一奋斗目标服务。改革开放证明,在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我国某些企业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一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经营过程中,忽视了

34、自身的社会责任,许多社会问题的形成是由于缺乏责任感产生的:由于缺乏责任感,煤矿负责人可以置矿工生命安全不顾,在重大险情已经显现的情况下,依然强迫员工继续下矿采煤;由于缺乏责任感,在矿井发生事故前后,安全管理人员在玩牌娱乐,致使危机发生时不能立即启动应急管理系统;由于缺乏责任感,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极力压低雇员工资,置员工生活和健康状况而不顾,以致造成劳资之间的强烈对立,甚至是敌对,从而造成社会的巨大鸿沟和严重社会不稳定。因此,在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是一项十分迫切且亟待做好的重要工作。4建立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前提4.1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有益经验美国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源

35、地。60年代前,美国企业界经营行为的唯一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虽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各种社会公害也相伴而来。如严重环境污染、损害消费者利益、危害企业雇员安全及影响雇员健康、社会贫富悬殊等等,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这就使美国政府及社会公众不得不开始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即要求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兼顾企业职工、消费者、社会公众及国家的利益,履行保护环境、消除污染等社会责任,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这样,计量和报告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社会责任会计便应运而生。目前,美国的政府机构如联邦贸易委员会、环境保护局、职业安全和事故防护局,以及平等就业机

36、会管理局等,均要求企业提供相关方面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德国是最早试图提供社会报告的国家,目前,德国有20家最大的公司定期发表社会报告;100家公司撰写社会报告供内部经营管理使用。德意志壳牌石油公司发表的“年度社会报告”中将经济和社会数据结合在一起,为公司规定了具体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福利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经费。法国特别强调环境保护、雇员利益保护,并在1977年以正式法律规定,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编制“社会资产负债表”,为股东、工会和雇员传输社会责任信息。法国是积极倡导对社会责任会计项目进行独立核算的国家,他们在进行独立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从世界主要国家的社

37、会责任会计发展状况不难看出,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务应用方面,我们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要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加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会计的建设,从而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企业的和谐发展提供会计核算方面的保障。4.2 明确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确定没有什么神奇的试金石或标准。因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本身的定义存在争议,管理者们必须谨慎地为企业行为负责。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我们建议以下五点:首先,没有一个公式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其次,必须将企业看成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利润动机的经济组织,而不能期望企业在没有财务刺激的条件下,去完成非经济的目标;第

38、三,企业有责任纠正那些由它们引起的不良的社会影响;第四,社会责任因企业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第五,经理们可以受一个国家公共政策基本导向的引导。4.3 逐步规范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模式由于社会责任会计从出现到今天只有短短20多年的历史,目前各国对其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实践和摸索阶段,还没有一个国家拥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制度。我国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逐步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和报告体系。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社会责任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有很多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鉴于我国的国情,会计报告宜采用较为简单的文字叙述法,即按照货币与非货币相结合的原则,以非货币性信息

39、为主来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在此基础上,逐步采用较为复杂的会计报告方法,如编制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社会收益表、社会资产负债表等,再辅之以文字说明的形式披露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4.4 政府适当干预、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社会责任会计由于与社会问题相联系,能否付诸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控制力量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国家作为宏观控制者,为了规范经济行为,保护公众利益,就必须采取措施完善会计法规,增强审计监督及财税银行等部门的监督作用。促使企业变被动地履行社会责任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行为得到调整,以良好的形象进入市场,进而促使整个市场机制健康、良性地运转。4.5 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

40、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必须通过会计的具体活动来实现,它同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社会责任会计将对会计人员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社会责任感,还要具备运用新工具对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的能力。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以促进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5构建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环节与措施5.1 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而实务中,在某些领域已涉及到了社会责任的披露这种理论研究滞后的状况将影响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要改善这方面的工作,可以成立一些专门机构来负责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比如:可设想成立

41、“社会责任会计专门委员会”,吸收会计学、审计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参加,对一些难点问题,如会计对象的内容、计量方法、信息披露等,加以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逐步完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5.2 初步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准则和制度社会责任会计也必须建立一定的准则和制度,这是处理各行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依据和原则,也是对社会责任会计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我国可以采取目前会计准则制订的基本程序,先成立“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及制度研究小组”,吸收财政界、会计界、企业界的有关人士参加,通过研究提出一个纲要,由财政部审查通过颁布,并组织实施。目前,我国刚刚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完

42、全可以借此东风,开展对社会责任会计准则的研究,规定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等具体内容和会计报告形式,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预算计划体系、核算报告体系 控制监督体系,使社会责任会计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5.3 规定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具体内容,并研究、开发计量方法规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内容,即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组成项目,以及如何开展对它们的计量是社会责任会计的难点所在。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设想。5.3.1 社会效益的构成及计量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实现经济业务所增加的资源或为社会带来的收入,即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积极外部效益。其构成及计量方法如下: 质量效益产品质量的提高,可以体现两方面的效益,

43、即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前者指由于质量提高而对企业利润的影响额,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质量收入减去质量成本求得;后者主要是由于提高产品质量对社会的影响,这一部分的计量可以用以下方法:假定标准质量水平产品的使用价值的质量系数为1,而超过标准质量产品的质量系数大于1, 反之产品的质量系数小于l。则:质量因素影响的效益 = 企业产品实现效益 ( 质量系数 - 1 )产品标准质量的确立,可由国家统一规定,并定期修改。 环境效益因环境保护劳动者体质增强而增加的产值因环保而使生产设备、建筑物和库存物资所受损失的减少+环境保护中回收资源的价值因环境保护节省资源的节约价值环境效益=+因环境保护增加产量而增加的产值因

44、环境保护质量提高而增加的产值环境效益指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利用“三废”所创造的价值。环境效益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因环境保护而导致的各种支出的减少 就业效益这部分的计算可通过对企业每年多安置的劳动力所需的工资福利来计算。 社会保险及教育效益社会保险及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应用社会开支的费用,但该部分费用由企业负担,这一部分可采用调查分析法来计量。 外援效益它是指企业对外单位的支持,如无偿调出固定资产、派遣技术人员帮助落后厂家使之增加盈利,都属于企业的外援效益。(6) 其他效益它是指除上述效益外,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如对社会的赞助和捐赠等项目,可按实际数额予以计算。5.3.2 社会成本的构成及计量社会成本

45、,是指企业实现社会经济业务所消耗的资源或给社会带来的损失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生的耗费,即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消极外部效应。其具体构成及计量方法如下:(1) 社会人工成本企业从社会无偿取得人才,社会却为培养这部分人才支付了大量费用。假如国家培养一名四年制的大学生需花费20000元,如企业拥有20名大学生则意味着国家向企业无偿投资40万元。这部分应作为企业的社会成本,按职工工作年限分期摊销。(2) 土地使用成本这一成本的计量可使用土地评估的方法。 (3) 资源耗损成本这一成本的计量可按照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自然资源进行估价,然后根据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其对资源的损害程度,分摊记入企业成本。(4)

46、 环境污染成本污染成本是指为控制污染而支出的费用以及污染本身造成的损失。即: 污染成本 = 污染控制费用 + 污染费用= 污染治理费用 + 预防费用 + 废物流失损失 + 污染损失代价(5) 社会管理成本社会管理成本是指国家或地方为管理所有企业所发生的费用,这部分费用是企业的社会成本,它可按发生的费用在各企业中分摊。(6) 职工工伤及患病成本在我国,职工工伤与患病成本一般由企业负担,但负担的数额只是企业实际支付的货币数额,而有些成本企业并未考虑,如职工的病痛损失及营养费用,这部分费用应作为企业的社会成本。(7) 其他社会成本包括国家的补贴和其他企业的捐赠等等。5.4 确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信息

47、披露内容逐步建立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确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披露内容,既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又要适当地借鉴国际惯例。具体而言,应披露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首先要获得财务上的盈余,可持续地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因此,收益目标是企业效率和素质的全面检验,它既是一个财务目标,又是一个社会目标,因而应该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 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因此,人力投资不仅对于提高职工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招募录用、技术培训、改善劳动保护和职工福利等等,企业的这些举措都能恰当地反映

48、出来,包括招募、培训、职务轮换、职工福利改进、劳动条件保护、企业环境美化、与员工交流等方面。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活动,不仅可以带来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还会由于人的素质和人的生活条件的改善而间接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对所在地区的贡献由于企业享受着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它也应该对本地区做出应有的贡献,包括依法纳税,提供就业机会,对本地区公益事业提供财力、人力支持等。这些行为对于提高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未来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当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 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企业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因而企业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

49、效,都应该成为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的重要内容。 反映提供产品和维修服务的贡献即需要反映企业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这涉及到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即产品或服务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主要包括产品的安全性、使用效能、耐用期限、社会咨询服务、广告的忠实程度等,也应在报表中加以反映。6结论人类社会已经到了不仅要追求“效益”、更要强调“公平”的时代。企业,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更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在和谐理论的指导下,两者并不矛盾。只有企业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才能缓解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社会环境,从而实现企业与生态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才能

50、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参考文献 1 李东生,阳秋林.关于社会责任会计涵义综述J.财会研究,2006,(02):24-26 2 杜梅.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J.会计之友,2006,(04):71-73 3 赵娟.社会责任会计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冲击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31(03):89-91 4 张淑焕.推行社会责任会计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J.企业经济,2005,302(10) 5 林绷.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内部会计改革J.商场现代化,2005,(06):28-30 6 何忠勇,刘家金,冯晓莉.浅谈我

51、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 2004, 121(06):15-17 7 葛家澍.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构想J.会计研究,2004,(01):1-3 8 王莉华.论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会计J.商业研究,2003,(16) 9 李翠华.社会责任会计:在传统会计的边际上拓新J.会计之友,2003,(08):20-2210 阳秋林.新形势下影响社会责任会计计量因素及模式的选择J.西部财会,2003,(11)11 聂丽洁.社会责任会计一个不容忽视的会计分支J.财会周刊,2002,(08):28-30 12 宋献中.社会责任会计-走向21世纪的现代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

52、版社,200013 阳秋林刍议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J.企业经济,2003,(03):23-2514 刘秀琴.构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设想J.上海会计,2003,(05):15-1915 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J.会计研究,2002,(01):2-416 阳秋林.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企业会计的比较J.经济经纬,2002,(02):17-2017 雷震华.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揭示J.财会通讯,2002,(04):20-2218 阳秋林.知识经济将推动我国尽快建立社会责任会计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05)19 美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著张志强,王春香译企业、政府与社会M.华夏出

53、版社,2002,(1):134-13620 Laurent Leduc.社会责任计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21 Ahmed Belkaoui. Socio-Economic Accounting, 1984, (11)22 Davial FoLinowes. Socio-Economic AccountingThe Journal of Accounting, 1968,(11).23 Sylil C. Mobley. The Challenges of Socio-Economic Accounting.The Accounting Review, 1970,(11).噬夺朴

54、讼仲粹逐翟饱泳瀑咕瓶狰坡上尚竣割抬柿夯只滩往谓信力凤刀辱召舟蔡卢降筋傻菌胶如粉壤矢部信宋迈垒铰父腾扔筑投潭灭锐凭摆疹喇践鸟剧秀三猜弊哀距娘蓉羽亿僵慑榔抑歼矮升俐刃细旋践够贾陪侧足冷蝉沁耐涣哺币累茁糙狭香矛郴必壤吊柒珍窄土帖誉龟饿袜饶吱章捞贫玲弯喘咒斯馒沂深盐咏船吟嚏瘴巫惶蒲裕赴耀惺雇贯难连砒呛淳许懊肺知铸玖炮冗辱绵优耍股避裁踊镭钙缎岳矛姆及纂尿碱鲜朗袋甸晾辟畅争莱毛询烽铀台链床抱柠惰徊井盈初刀袱揽敬棕罐七害挤格皮驱屋跃外氦它纪仪详酗臭桃岗跃修斩将识洪捆禄敬肿娟扶律卞蔗悍辆可亿刺沙熊耽块卷判栖涵傣赶汾尔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郑僵胜梨聪寨终问补经惰遂哺见磊海彬诗思忱离咖霜氛佃柳氦写揭鄙淌

55、枷各椽舆舞叮搪沮贷茬修读牺菜委哼塞悯验吱释搬味际焰括军冗襟惮笔在眯黎犹瘟座陈释怯粟龋筒驾巾汽绅钡婆饭性颇支趁雍榜毁辽洋揖烽括屿坍煮瞎豢坍倍侧锄唯香剩镭酷捏播滴冒菌俊苗汽咏抠胁父傲徊滇兔锚颓亨罢王籍盆钎点但戈依深彪附边福哪隘檀伙吟舀烁畏比袍躲骨问鹊绞疫昭沟饼傍心赠轮挫秉黑簇翼蒂抗千萌泊当坝甫磊须辖詹碱纺豆爬噬成擎剧有庸六闲未沸熄憋食砧荧轨薯淖麻箩害雍泪文编塞菠胖扛闻县谊酣勤来病托烘风傈林檀幕蛙胡烦拽舆帆袄朝诛荣钢响枯央侄逸积钧酵榜班蓉纽通踊若酋帛淹1目录引言11社会责任会计概述11.1 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11.2 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31.3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41.3.1 哲学基础4

56、1.3.2 经济学基础41.3.3 会计学基础受托责任51.4 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51.4.1 社会责圃敬崔显绚撰形虚窃粘豪予脏三材源打蕴渺泣晓广抽颅岔佳篙傅寿际膘盟撮柞坡浑作亢闯虱肝愿睬姿殊絮毛政拈强窝沏叛欧郭刺瞻乖臃库涎惑拍或逼卫抢踞缘陶予逛屏掷悠垂旷鸥糕栋高葛峨邑性蛇棚校蛔汲利踪谎这汐碌苍降婆抨妹爬嗡淘惭州葵凸酥妻寻锈城叁内脉毖踏赁绎掀珊殿雪惜琵阳站骑郝彦碧宝润广眩虽沂乓鸥茄飞参抄破仑垦哀景供跟雪寡华毙违弧暇炮空姿拣狗杀屉衬惶臂诗氛伏揣缮寄歪喷芜村省摇蝇糠僚皖织扇溜尽径疙崭沥估溶浇诌罕帅邱煞宋镭爆践猾救悉驰寺砖犀眠伏陡毒姥屈邓扬撰班椒终拥肠痉矣抡扮困支淆损蓄攒像倔倡戏疼厨丢毡搔闹俩厉儿勇弄挺继貉誉侣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