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6573728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135 大小:1.6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资源描述: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1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水保资证乙字第号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水土保持监督中心2007年8月审核:校核:编制: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目 录前 言I1 综合说明11.1 工程基本情况1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11.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设计深度21.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21.5 水土保持措施布置31.6 工程量及施工组织设计31.7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41.8 水土保持要求及建议41.9 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42 方案编制依据62.1 方案编制目的和意义62.1.1 方案编制目的62.1.2 方案编制的意义62.2 编制依据72.2.1 法律

2、法规72.2.2 部委规章82.2.3 规范性文件92.2.4 技术规范与标准102.2.5 技术文件及其他资料112.3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113 项目概况133.1 基本情况133.2 项目组成与布置153.3 工程征占地153.4主体工程建设方案比选173.4.1路线走廊带比选173.4.2路线起点方案比选173.4.3路线终点方案比选183.4.4路线方案比选183.5主体工程施工193.5.1交通条件193.5.2建筑材料203.5.3施工方法及工艺213.5.4出渣方法及出渣量213.6土石方工程量213.7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复建253.8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253.9 施工进

3、度安排254 项目区概况264.1 自然环境概况264.1.1 地质264.1.2 地貌284.1.3 气象、水文294.1.4土壤294.1.5植被294.2 社会经济概况304.3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304.3.1水土流失现状304.3.2水土保持现状314.4水土保持经验32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345.1 主体工程制约性因素分析345.1.1工程选线制约性因素分析345.1.2工程取料场选址制约性因素分析355.1.3工程弃土(石、渣)选址场制约性因素分析355.1.4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制约性因素分析355.1.5工程施工制约性因素分析375.2主体工程与比选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4、385.2.1 主体工程比选方案的分析与评价385.2.2 其他评价415.3 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425.4 施工组织设计的分析与评价425.5 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425.6 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445.7 结论性意见446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466.1 工程占地466.2 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原则466.3 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依据466.4 量化的防治范围477 水土流失预测497.1 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497.1.1 预测范围497.1.2 预测时段497.2 预测单元划分497.3 预测方法和预测参数517.3.1 预测内容、方法517.3

5、.2 预测参数527.4 预测成果547.4.1 扰动原地貌面积预测547.4.2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557.4.3 弃土、弃石、弃渣量预测567.4.4 水土流失面积及水土流失量预测567.4.5 水土流失危害预测587.5 预测结论及分析597.5.1 水土流失预测结论597.5.2 水土流失分析597.5.3 建议608 方案编制总则618.1 指导思想618.2 编制原则628.3 防治目标638.4 方案编制深度648.5 设计水平年659 防治分区及防治措施布设669.1 防治分区669.2 防治措施布设原则679.3 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679.4 防治工程典型设计699.4

6、.1 主体工程区699.4.2 施工道路区719.4.3 施工生产生活区739.4.4 弃渣场区759.4.5 开挖方临时堆放区799.5 防治措施工程量809.6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29.6.1 施工组织形式829.6.2 物资来源829.6.3 施工条件829.6.4 施工方法829.6.5 进度安排8310 水土保持监测8510.1 监测的目的8510.2 监测原则8510.3 监测重点8610.4 监测内容8610.5 监测方法8710.6 监测时段及频次8910.7 监测点的布置和典型设计9010.8 监测设施设备及费用9110.9 资料整理与监测数据分析9210.9.1 资

7、料整理9210.9.2 监测数据分析9310.10 监测管理与制度9311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9511.1 编制依据原则与方法9511.1.1 编制依据9511.1.2 编制原则9511.1.3 编制方法9511.2 投资估算总表9911.3 投资估算附表(附件六)10411.4 防治效果预测10411.4.1 工程扰动地表和已防治面积分析10411.4.2 林草恢复期流失强度分析10511.4.3 绿化指标分析10511.4.4 防治效果综合分析10511.5 损益分析10711.5.1水土保持损失分析10711.5.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10712 实施的保障措施10912.1 组织管理109

8、12.2 后续设计11012.3 招标投标11112.4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11112.5 水土保持监测11112.6 施工管理11212.7 检查与验收11312.8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11313 结论与建议11513.1 结论11511.2 建议117附件:附件一 委托书附件二 国道县绕城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题会议纪要县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75号附件三 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认函附件四 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意向书附件五 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水土保持监理意向书附件六 投资估算附表附图 1)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2)县水土流失现状图3)土地

9、利用现状图4)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总平面布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置图(G209JSRCSB01)5)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1渣场设计图(G209JSRCSB02)6)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2渣场设计图(G209JSRCSB03)7)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3渣场设计图(G209JSRCSB04)8)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4渣场设计图(G209JSRCSB05)9)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5渣场设计图(G209JSRCSB06)10)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6渣场设计图(G209JSRCSB07)11)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排水系统设计图(G209JSRCSB08)12)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主体工程行道树典型设

10、计图(G209JSRCSB09)13)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主体工程种植典型设计图(G209JSRCSB10)121州水土保持监督中心前 言境内国道自城郊黄土坎经茅草坝进入城区邺州镇,穿越城区5公里至马栏溪离开城区。该路段穿城而过,过境车辆与城区车流形成混合交通;K1903+500玉皇阁处和K1904+900马栏溪处为滑坡路段,地质上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道路两侧房屋林立,平面线形极为局促,行车视距差,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行驶安全。随着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及其连接线的建成通车,各种运输需求相应迅猛增长,增大的交通量将使拥塞的城区道路更加不堪重负,城区公路将面临巨大的交通压力,不能满足日益增大的交通

11、需求,无法为县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为尽快摆脱国道穿越县城路段的窘境,解决国道城区过境交通和车辆快速出城等问题,充分发挥沪蓉西高速公路连接线作用,配套县城区规划,拓展县城市发展空间,改观县对外开放的形象,建设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很有必要。绕城公路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是省促进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州和县抓住战略机遇,实施城市化发展推动战略,建设州副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本项目的建设是打通国道州境内瓶颈路段,改善国道行车条件、保障行车安全畅通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是适应交通量迅速增长,过境干线公路绕避县城区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是实施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方案,拓展城市空间,建设特色明珠山城的需要;本

12、项目的建设是适应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州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公路沿线安置移民、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完善区域经济结构、使“老、少、边、穷”地区人民早日脱贫而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由县交通局负责兴建,本项目推荐方案路线起点位于国道县城郊茅草坝,自城西郊向南在马栏溪接回国道,中间主要控制点为麻城湾、鼓门子、红土坪、瓦窑坪、闫家湾,全长7.515公里。建设标准为二级公路,设计时速40km/h,路基宽度12.0m、路面宽度7.0m,桥梁宽14.0m,隧道宽10.0m。本项目估算投资为16129.7万元,平均每公里投资为2146.33万元

13、。工程工期22个月。本项目所处的城区位于县域西部,距州州府市50公里。城区四周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地形成带形盆地,广润河由西向东穿越城区。县城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新构造运动形成由北向南走向的褶皱山地,表现为大面积隆起,具有间歇性,构成多层性(海拔1200米为高山,海拔8001200米为二高山,海拔800米以下为低山)山地特色。城区周围均为高山包围,基本处于河谷盆地。县主要受亚热带气候环流系统控制,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根据鄂政发20004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区处于清江流域,是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县交通局2006年12月委托州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国道

14、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州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7年6月完成了可研报告的送审稿。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要求,本项目应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07年6月,我中心与县交通项目建设管理处签订了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协议。根据协议,我中心参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并参考GB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报批稿)所列的编写提纲,开展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2007年6月下旬,在分析、研究国道县城区绕城

15、公路工程可行性设计报告的基础上,我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本工程的布局、区域地形及地质状况、土壤及植被状况、水土流失状况等进行现场勘察。其后,对主体工程进行了水土保持评价,经过深入地研究、分析、讨论。2007年8月,我中心编制完成了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本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县交通局和建设单位县交通项目建设管理处、县水利局等单位大力协助,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1 综合说明1.1 工程基本情况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起点位于国道县城郊茅草坝,自城西郊向南在马栏溪接回国道,中间主要控制点为麻城湾、鼓门子、红土坪、瓦窑坪、闫家湾,全长7.515公里;建设标准为二级公路,设计时速40km/h,路基宽度1

16、2.0m、路面宽度7.0m,桥梁宽14.0m,隧道宽10.0m。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主体工程方案不存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因素。主体工程推荐方案评价:路线走廊带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同意主体工程推荐意见,推荐西线方案;路线起点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同意主体工程推荐方案;路线终点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同意主体工程推荐方案;路线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同意主体工程方案K方案。其他评价:工程总体布置合理;并未对弃渣场作出规划,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也没有明确,施工进度不详,希望主体工程在下阶段设计中予以明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明确了筑路材料为外购,不对料场作评价,要求在材料购进合同上明确料场的水土

17、保持防治责任方为料场经营方。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主体工程共永久征用土地12.5hm2。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考虑临时用地。本方案估算此类临时用地数量共16.18 hm2。总占地面积28.68 hm2。施工组织设计评价:由于设计阶段和深度的限制,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没有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本阶段不作评价。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评价: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项目主要包括:路基路堑工程护坡、地表排水等项目。主体工程对这些项目进行了较详细的设计,需补充相关位置的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1.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设计深度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级。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主体工程区

18、、施工道路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弃渣场区和开挖方临时堆放区,防治责任范围的总面积为30.30hm。其中,项目建设区28.68hm;直接影响区1.62hm。本方案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设计一致,为可行性研究深度。设计水平年为2010年。1.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项目建设期开挖扰动地表面积为30.30hm;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30.30hm;工程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7.8hm;工程总弃渣量53.86万m。根据预测,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57万t。本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主要发生在主体工程区和弃渣场区,重点防治区为主体工程和及弃渣场区。从水土流失强度和流失总量预测来看,监测的重点时段在施工期,重

19、点区应为主体工程区及弃渣场区。1.5 水土保持措施布置本方案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主体工程区、施工道路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弃渣场区和开挖方临时堆放区等5个区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布置。根据各防治分区的特点,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有拦渣工程、护坡工程、排水工程、土地整治工程等,植物措施有植物防护、植物恢复、绿化美化等,施工临时措施包括临时排水和临时拦挡等。1.6 工程量及施工组织设计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0.44万m,干砌块石1.07万m,M7.5浆砌石0.36万m,直播种草14.43hm,植苗造林3.66万株。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根据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及防护需要制定,水土保持工

20、程总工期同主体工程一致,为22个月。考虑到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均与主体工程建设配套进行,施工条件与主体工程大致相同,施工辅助设施上可以利用主体工程已有设施。1.7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595.28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为137.78万元,植物措施投资为7.46万元,临时措施投资为234.17万元,独立费用158.05万元,基本预备费为16.12万元,价差预备费按规定不计,损坏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41.70万元。因主体工程已列水保专项投资15.03万元,本方案实际新增水保投资为580.25万元。工程的六项防治指标全部达标:扰动土地治理率为95;水土流失总治

21、理度为95;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挡渣率为100;林草植被恢复率为100;林草覆盖率为48。1.8 水土保持要求及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在主体工程下一阶段设计中,尽量进行优化比选,使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招标主持单位严格按照水土保持工程项目进行招投标工作;施工单位要严格按施工进度安排,施工质量要求进行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进行监督,确保水土保持工程按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得到实施。1.9 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表11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填表日期:20-aug.总编号00045年编号 200704项目规模

22、全长7.515公里。设计速度40Km/h,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2.0m,路面宽度7.0m,桥梁宽14.0m,隧道宽10.0m。总投资:15902.53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2292.97万元)建设地点省县工程等级二级所在流域长江流域清江一级支流工程总投资15902.53万元工程总工期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责任范围面积30.30hm2损坏水保设施面积27.8hm2项目建设区28.68hm2扰动地表面积30.3hm2直接影响区1.62hm2水土流失预测总量1.79万t减少水土流失总量1.57万t扰动土地治理率95%控制率97.75%防治任务及目标自然地理类型山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省级

23、水土流失分区公告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28.68hm2治理度95%主要防治措施及工程量土方开挖0.44万m3水土流失背景值2500M7.5浆砌石0.36万m3t(km2a)干砌石1.07万m3方案目标值500纺织袋装土临时挡墙3.3万m3t(km2a)塑料薄膜临时覆盖5万m2项目区容许值500造林3.66 万株t(km2a)直播种草14.43 hm2控 制 比1弃渣场工程本方案共设弃渣场6处,占地9.53hm2,处理弃渣53.85万m3,挡渣、排水、护坡和植物绿化处理。土石方开挖0.35万m3,M7.5浆砌石0.31万m3,干砌石1.07万m3,铺土工布0.05万m2,分殖造

24、林1.71万株,直播种草6.85hm2。拦 渣 率100%可恢复植被面积14.43 hm2植物措施面积14.43 hm2植被恢复系数100%林草植被覆盖率47%水保投资总投资595.28万元方案投资中防治费379.41万元主体工程已列投资15.03万元补偿费41.7万元水保方案新增投资580.25万元监测费72.00万元监理费10.00万元总投资/减少水土流失量379.16元/t其 它92.17万元方案实施期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方案编制单位建设单位地 址地 址项目负责人及电话法人及电话联系人及电话联系人及电话传真邮编传真邮编电子信箱电子信箱2 方案编制依据2.1 方案编制目的和意

25、义2.1.1 方案编制目的1)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项目建设单位防治水土流失的义务、责任和范围。2)在调查工程项目对工程建设区及周边区域水土保持设施破坏情况的基础上,预测因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提出水土流失预防、治理方案,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为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水土流失对生态的干扰程度。3)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及管理工作提供依据。4)为方案实施提供技术服务。2.1.2 方案编制的意义 1)水土保持方案是全面分析项目设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

26、及危害,确定业主依法应承担的防治范围和相应责任,确定建设单位科学防治水土流失之所需,也为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执法、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提供依据。 2)方案报告书是与主体工程建设中实施“三同时”的保证。审批后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是业主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前提和依据,只有审批确定的水土保持投资才能依法计入主体工程基建投资,水土保持措施才能真正有计划实施。 3)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旨在规范主体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是进一步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依据,也为主体工程进一步优化设计、施工提供指导性意见。2.2 编制依据2.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49号

27、发布,1991年6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发布,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发布,1997年8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发布,2002年8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发布,1989年12月26日);6)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20号,1993年8月1日);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号

28、,1988年6月10日);9)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年12月2日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10)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水土保持实施条例(1995年4月25日省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7月28日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2.2.2 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令第5号公布,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年水利部令);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4日水利部令

29、第16号公布,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4)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2004年9月15日);5)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厅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4号,2005年7月8日)。2.2.3 规范性文件1)国家计委、水利部、国家环保局1994513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2)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53号关于发布的通知;3)国发2003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4)水保2004332号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15);5)国家土地管理局、水利部198988号文关于加强土地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6)水利部水保

30、200389号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7) 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8)财政部200421号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发布2003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9)水利部水保1996393号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解释问题的批复;10)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11)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计列的指导意见;12)水利部水总200367号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13)鄂政发200028号省

31、人民政府关于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的通知;14)鄂政发20004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15)省水利厅鄂水保复2001593号省水利厅关于“水土保持设施”问题解释的批复。2.2.4 技术规范与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4)防洪标准(GB5020194);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8)水土保

32、持工程概算定额(ISBN7806216804/S49);9)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ISBN7806216812/S50);1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1996);1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1995);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13)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6);14)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2001)。2.2.5 技术文件及其他资料1)委托书(县交通项目建设管理处,2007年6月14日);2)国道县绕城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专题会议纪要(县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75

33、号,2007年6月11日);3)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州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年6月);4)省分县水土流失图册(省水利厅);5)其他相关资料。2.3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根据鄂政发20004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区为省人民政府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按照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送审稿)第5.2.2条规定,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为级。3 项目概况3.1 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以下简称绕城公路工程)建设地点:县城郊。(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地理位置图)建设单位:县交通建设项目管理处建设目的:拓展城市

34、发展空间,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建设性质:新建工程任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级与规模:二级公路,设计时速40km/h,路基宽度12.0m、路面宽度7.0m,桥梁宽14.0m,隧道宽10.0m。总投资:15902.53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2292.97万元)建设工期:施工期22个月,2007年12月开工,至2009年月底竣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31。31 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 位指标备 注一、基本指标1公路等级级二山岭区2设计速度km/h403设计交通量辆/昼夜154022029年折算小型车4征用土地hm213.03隧道长度未计5概算总额万元6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二、路线

35、7路线总长km7.515其中城市路段20m8路线增加系数1.3329平曲线个数个2210平曲线最小半径m6011平曲线占线路总长47.17212直线最大长度m1070.18513最大纵坡/处7.0/114最大坡长m/处140/115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次2.26216竖曲线长占路线总长20.22617竖曲线最小半径(1)凸形m/个1200/1(2)凹形m/个2000/1三、路基、路面18路基宽度m1219路基土石方数量万m358.38土方万m326.31石方万m332.0720平均每公里土石方数量万m37.7721挡土墙万m30.9622防护及排水工程万m34.623路面宽度m7.5沥青混凝

36、土路面四、桥梁、涵洞24设计车辆荷载公路级25桥面净宽净m净1426桥梁(1)大桥m/座904/3(2)中桥m/座90.0/1(3)小桥m/座27涵洞道1528大、中、小桥占线路总长0.1329平均每公里大、中、小桥长m13230平均每公里涵洞数道2五、隧道31隧道(中隧道)m/座1000/1六、路线交叉32分离式立交处133平面交叉处6七、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km7.515八、环境保护km7.5153.2 项目组成与布置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的起点位于县城邺州镇北毛草坝国道,整体呈南北走向,止点在县城郊马栏溪接回国道。中间主要控制点为麻城湾、石鼓门、红土坪、瓦窑坪、闫家湾。全长7.515公里。设计

37、速度40km/h,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2.0m、路面宽度7.0m,桥梁宽14.0m,隧道宽10.0m。平面布置见附图G209JSRCSB01。绕城公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设施、沿线设施等组成。3.3 工程征占地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计列的工程永久占地187.45亩,合12.5hm2。公路全长7515m,扣除隧道1000m未计面积。工程全部永久占地均在县邺州镇境内,占地面积及用地类型见表32。表32绕城公路永久占地估算表桩 号征用土地(hm2)水田菜地林地果园未开发地小计K0K3+0000.330.340.364.976.00K3+000K7+5150.330.130.

38、075.966.50合 计0.670.470.360.0710.9312.50工程临时占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没有计列,通过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主体工程永久占地情况以及特点,结合现场踏勘地形分析及弃渣场选取情况,对比同类工程情况,本工程临时占地主要包括:施工生产生活设施、施工便道、弃渣场、开挖方临时堆放场地等。因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计列相关临时用地,本方案采用以下依据对工程临时占地进行估算:施工生产生活设施包括工棚、机械停放场、加工场、砂石料系统等,因没有明确的数据,按主体工程永久占地的10估算;主体工程各控制点均有公路相通,没有设计施工便道,但根据现场勘查,部分弃渣场需修建临时运渣公路

39、,共约1km,按宽度4m计算;弃渣场根据实际占地统计;开挖方临时堆放场地因工程开挖量较大,开挖方需要大量的土地临时堆放,经过分析,按永久占地的40估算。工程临时占地面积及用地类型见表33。表33绕城公路临时占地估算表单位:hm2序号项 目水田菜地林地果园未开发地合计1施工生产生活设施0.070.050.040.011.091.252施工便道0.400.403弃渣场1#弃渣场0.820.822#弃渣场0.501.491.993#弃渣场0.641.402.044#弃渣场0.952.002.955#弃渣场0.250.600.856#弃渣场0.200.200.480.88小计0.000.202.540

40、.006.799.534开挖方临时堆放场0.270.190.140.034.375.00总 计0.330.442.720.0312.6616.18绕城公路总占地面积28.68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12.5 hm2,临时占地面积16.18 hm2。3.4主体工程建设方案比选3.4.1路线走廊带比选东线方案:起点在县吴家板与北向国道正交,国道桩号为K1895+500,绕城区东侧布线,在城郊裕丰接上沪蓉高速公路县接线,全长7.49km。西线方案:在县北郊毛草坝与国道连接,绕城区西侧布线,止点在县城南郊马栏溪一带接回国道,全长7.515km。东线方案地质条件差,与城区向西扩展的总体规划相违背。西线方

41、案有利于城区整体规划。征求地方政府意见,结合国道现状、县城区规划、区域水文地质等控制路线走向等综合因素,确定西线方案为推荐方案。3.4.2路线起点方案比选方案一:城北国道K1898+200;方案二:城北国道K1899+800。方案一与国道顺接,平交易设,利于城区长远规划,路线较长,总体工程量较大,造价高。方案二线路短,投资小,但与国道正交,平面交叉较为局促。根据政府及相关部门意见,为利于城区长远规划,推荐方案一。3.4.3路线终点方案比选方案一:国道K1905+200;方案二:国道K1906+750。方案一利于隧道布设,接线顺畅,接线工程量最小;方案二线路长,沿线地形复杂,新增高架桥一座,总体

42、工程量大。推荐方案一。3.4.4路线方案比选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的起点位于县城邺州镇北毛草坝国道,整体呈南北走向,止点在县城郊马栏溪接回国道。中间主要控制点为麻城湾、石鼓门、红土坪、瓦窑坪、闫家湾。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将整个路线方案分为“起点麻城湾”(分K段、A段两段比较)、“水泥厂石鼓门”(分K段、D段两段比较)、“石鼓门红土坪”(分K段、B段两段比较)、“闫家湾马栏溪”(分K段、C段两段比较)、“红土坪马栏溪”(分K段、E段两段比较)共五段进行研究比较。各段相关参数比较见表34表34路线方案比较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A段数量D段数量B段数量C段数量E段数量K线A线K线D线K线B线K线C线K线E

43、线1路线长度m1900600220018871350128716001685331545502征用土地亩57186056.640.527.017.1221.39791163拆迁房屋m284002000200016004007400600600100019004拆迁电杆根64712264620195路基土方万m315.392.1214.9627.7715.9515.532.452.9411.6914.476防护工程万m31.780.361.982.11.790.810.030.080.693.497不良地质km0.150.353.330.10.360.20.28路面万m23.310.682.33

44、2.151.361.280.680.851.993.69涵洞道7452222241010小桥m/座11中桥m/座90/190/150/112大桥m/座160/1190/1156/1165/1588/1730/113隧道m/条1000/1945/21000/1788/114路线交叉处221111115工程造价万元2266.4559.53262.43648.728703209.75724.86021.199991626616公里造价万元1192.9932.51482.91933.22125.92493.33579.43572.83016.33574.9比较结论:K线比A线线路长很多,投资大很多,但

45、由于城市规划的需要,推荐K线;K线比D线线路略长,但投资少,结合城区规划需要,推荐K线;K线比B线线路略长,但投资少,K线施工难度较小,推荐K线;K线比C线线路短,K线地质条件更好,K线投资略少,C线存在设计更变隐患,推荐K线;K线线路比E线短,总造价K线比E线低,E线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较大,拆迁困难,推荐K线。主体工程综合比较,推荐K线方案,全长7.515km。3.5主体工程施工3.5.1交通条件一、对外交通运输绕城公路项目邻近县城区,首尾和国道互相衔接,国道可连接、巴东。省道红建线也经过项目区,与318国道连接,318国道可连接、宜昌、武汉、重庆等地,对外交通方便。二、场内交通运输绕城公

46、路项目路段中与县乡公路及村级公路多处交叉,各控制点都有公路相通,场内交通运输也较为方便。3.5.2建筑材料绕城公路所需筑路材料主要有石料、砂、砂砾、粘土、石灰等,沿线筑路材料相对匮乏,砂、石料均需外购。一、路堤填料主要来自路基挖方,以纵横向调配的方式加以利用。当土方需要纵向调配时,尽量利用相邻路段的路基挖方,节约投资。二、石料绕城公路沿线石料缺乏,需外购。县建阳坝附近石料较多,可择优开采石质良好的筑路材料;另本段路线杜家坝至余家坝段材料丰富。两处都由村民承包经营,可根据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满足筑路需求。三、粘土、水绕城公路沿线局部覆盖土层较厚,工程用土在施工时应鉴别其物理性质,选用塑性指标符合标

47、准的材料,以选择集中取土坑为宜。工程沿线用水条件较好,施工用水可先做好准备工作,必要时可布设供给设施。四、其他材料石灰需外购;钢材、木材、水泥、油料等可选择从宜昌、武汉等地购进;沿线电力供应情况良好,工程用电可与供电部门协商解决。3.5.3施工方法及工艺本项目属山岭区,地形复杂,首先要做好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先控制工期路段,再一般路段;先桥涵、路基施工,再路面及防护工程施工,然后再沿线安全设施交通工程施,分阶段顺序展开施工。在下阶段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根据各标段的要求,周密合理的安排施工时序,注意不同项目的工序衔接,避免出现脱节、工序颠倒现象。主体工程本阶段施工方法及工艺未明确3.5

48、.4出渣方法及出渣量绕城公路全长7.515km,工程开挖量较大,填方则全部采用开挖方。主体工程本阶段未明确出渣方法,弃渣方量在后续章节中加以说明。3.6土石方工程量根据主体工程可研报告,绕城公路工程土石方总量为96.69万m3,包括土石方开挖65.45万m3,土石方回填11.59万m3,外借砌筑石料和路面骨料石料19.65万m3。主体工程未进行完整的土石方平衡计算,本水土保持方案重新进行了土石方平衡计算。经查阅项目设计文件及技术资料,咨询州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挖填方的施工时段、土石方组成成份、运距及回填利用率等因素,结合主体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参考路面工程材料配合

49、比及材料用量表,砂石料加工相关定额,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工程开挖方为65.45万m,回填11.59万m,回填利用率为17.71,工程总弃渣量53.86万m,土石平衡计算表见表35。根据土石方平衡计算,结合现场踏勘渣场初选情况,本工程的土石方流向见图3-1。表35 土石平衡计算表桩号挖方(万m3)填方(万m3)借方(万m3)弃方(万m3)备注土方石方小计土方石方小计石方土方石方小计运距(km)k0+000k1+0001.76 1.77 3.53 1.30.55 1.850.46 1.22 1.68 0.5k1+000k2+0004.61 8.57 13.18 1.210.45 1.663.40 8

50、.12 11.52 0.8k2+000k3+0005.45 8.81 14.26 1.210.35 1.564.24 8.46 12.70 0.5k3+000k4+0006.13 5.12 11.25 0.850.40 1.255.28 4.72 10.00 0.5k4+000k5+0005.37 3.09 8.46 1.521.523.85 3.09 6.94 1.6k5+000k6+0000.56 0.56 1.12 0.410.21 1.05 0.43 0.15 0.35 0.50 0.3借方为利用隧洞出渣k6+000k7+0001.84 6.08 7.93 0.430.21 0.641

51、.41 5.44 6.86 0.55k7+000k7+5152.00 3.72 5.72 1.460.60 2.060.54 3.12 3.66 0.25合计27.72 37.72 65.45 8.39 2.77 11.59 0.43 19.33 34.52 53.86 图31 国道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土石方流向图3.7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复建绕城公路共拆迁房屋1.83万m2,电线及通讯等三杆共30根,坟墓33座。主体工程本阶段未明确移民安置计划及专项设施迁建工作。3.8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绕城公路总投资15902.53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2292.97万元。平均每公里投资金额为2116.11万元。

52、资金来源为四个渠道:一、争取省交通厅投资,路基、路面、桥梁和隧道建设补助资金总计9593.06万元。二、争取省发改委补助投资3000万元。三、争取省财政厅补助投资2000万元。四、地方自筹4789.99万元。3.9 施工进度安排工程总工期为22个月。2007年12月开工,至2009年10月底竣工。项目施工进度安排见表36。表36项目施工进度安排表时间项目2007年12月2009年1月2009年1月2009年10月项目安排隧道、路基土石方、涵洞、桥梁基础及下构、路面基层隧道后续工程、路基排水防护、桥梁上构及附属工程、路面4 项目区概况4.1 自然环境概况4.1.1 地质一、地层岩性路线区为沉积建

53、造地层区,地层出露不全,沿线仅出露志留系、白垩系、第四系。地表第四系堆积层有多种成因类型,分布不连续,厚度变化大。(1)第四系:第四系崩坡积层,分布于陡峭的山坡坡脚;第四系坡残积层,粉质粘土夹碎石,一般分布于缓坡及宽缓槽谷底部,碎石土分布于中陡坡表层或坡脚地带;第四系冲洪积层,分布于槽谷底部河溪中部及两侧地带。(2)白垩系:正阳组二段,层状碎屑岩类,围岩级别级,主要分布于起点至K4+600K5+400一线;正阳组一段,顶部为粘质砂质泥岩,属层状软弱碎屑岩类,围岩级别级,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主要分布于起点至K4+600一线及K1+800附近。(3)志留系:为一套厚度较大的碎屑岩构造。纱帽组,层状软弱半坚硬碎屑岩类,围岩级别级;罗惹坪组,层状半坚硬软弱碎屑岩,围岩级别级;龙马溪组,层状半坚硬碎屑岩,围岩级别级。公路沿线地层沉积时代层序及主要地层岩性自上而下见表41。工程地质组岩层划分见表42。表41国道绕城公路地层岩性简表界系统组(段)地层代号主要岩性厚度(m)新生界(Kz)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亚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