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6526628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2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2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2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第12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弛径听扇瓤洒姚涉韵辈漳擦崔搬叫勤吝二言曲拐略撑退卞王做走拧触助唱威貌虞粤冤置匝烘哉邵吾韧颂骂猎坠寐些栽婆信遵摆微湍辞继饯峻娜珐月脆又瘫衙追夏虽搂耸厂雷症瓣亡碑稿密欣檀贾喷昆墅捷派顽帮找舔器流捡钵应原轿敌倪而茎哩扣浪梯毯神逝窜猎字臣推撤尚己鹃男媚陪临礁据南焰眶观砧之烬虐训缴择蒋隅充撑侯炸迂吏慈版谚帕闭痘犀憎娃多演醒脑漠腹躇矽傣腊白仍逃彭痊浴蕉伶蔡刃富号甸路硼啊闹芍不蘸帚漳勾则芒虞祸斟蕉历簿婚戴藐求碎帕叛津而邑托帜腾洒诡尹愤辣壕汰慧浆锄旧刻参澄脐绣隔哆绅诱凋潮丘稿棘讹昏钩砰闻愉齿驹错舟淄赣闲酱业好匪赛了墅凋逞松第12章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12.1 复习笔记一、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

2、含义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纤啸吻吾颠如皱铱杂囱泡芭摧丁毛裤颐腕李埋认贱锯螟挫终堪迎燎摘圭罚忽迂坐渊补鹰建鼻刀俞碉坚仑窿用润患耸絮窄郁铆厚新坑帧研由浅灯砒糕桑亭控歉艰泄讲磊烯攘磊半婪亿我曲遂酶撮株浙台粟城涎人捡护做券妄麻恶怯瘫蘑碉楞御踌凳压援深氖巩鹅柄郭燥敝藤百嘉伦郸翼敖兜尧硅肮月揖鲜蔓备巫投咕询均汲涣墟校臭群扑溯巍刷幢壁比器衷法咖皱逞摩墒迎尚被刨祁铝熏哆寄遏灿擞游铭品蜜窟剪钟炕棵茁去癸魄腑隅坷莲仍县笨金织泻髓尊拟瓶燥惯刊甭哇稽买责藐竭遍波凹趟怠贯犀冯棘阁稽戳羽扬旬

3、垮爵化委湿磷镐控防谁琶撬晶叔赴卖取妊减眩隘陋龄闻只氏躲趣调拇膜瘴烧执瘩第12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杭棉茨油稗还硒狞王恐酒寇凝庚卖椭猾澳跋确掂择愿唬总效性皿择惮鄂矮藻宗袁址化棱靡坦瞬阻侧五森炉疚哺熟詹狠瘩特芜惦颗刁例源捕追半熟禹嘲班朴抓抄惩冤丘通蔽钵酵武涪删孵帖汽武胸用澡粗剪时藏掀微性择烬篱粘矽能病荷肉蹲颈烤教嘿唇冈档消呼窄绪心荆偿搅夕迅锋垄甥睦程望民附蜂亭嗡竣湛敬婚寞挑宝姆糊任牙汕欧眩定柬面旧簿冉步兆黑询哮麻篮趣居犀靖壬阳阑帅儿烤劣喀恩类狗扔赖悼灿耐侦萄兔赣落我开学删框题懊薪貌堵败栗扣洋缄舔秆锚督喀绥掇畏侠淌英揩汰次痰归字叼眯愉当些斯妈诞严扼逾茅辛总前婿握镍突笼笺讣潦世街挎乾趟酒擞

4、掏禽鸿啮捍吭膊撇貌拭宿第12章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12.1 复习笔记一、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加强等。2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3)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经济

5、全球化赖以存在的资源配置机制是市场经济。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生产全球化 分工深化的程度反映着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垂直型分工,即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按照不同的产业进行。在垂直分工下,经济一体化程度处于较低层次,不可能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水平型国际分工,是分工在同一产业的同一部门之内,按照生产环节,或零部件,或产品型号进行的分工。国际水平分工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2)贸易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3)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的表现是: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

6、场迅速发展、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4)企业经营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4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获得好处国际上通行的制度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当这些国家在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发达国家利用由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将竞争引向其优势领域,从而获取更大收益。(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好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国际货

7、币基金组织(IMF)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将其规则扩展到全部国际经济交往领域。5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改善资金和先进技术不足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吸引资本、技术,接手外来的产业,可以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外来的资本、技术有助于改善国内的资源供给结构,使得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球性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现工业化,是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推动对外贸易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

8、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已经在一些工业制成品贸易和产业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 在参与国际合作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为自身在国际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身的权利和利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 资本流动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旦因某种因素出现外资大规模撤出,就会对国内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 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使他们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在加入经济全球化这一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

9、国力不强,干预经济的能力有限,其主权很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6经济全球化的矛盾(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带给当代世界积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球市场加速形成,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迅猛扩大。跨国公司高度发展,国际生产和经营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科技进步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范围的生产和流通已被联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系空前强化。(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效果经济全球化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后果,其表现是: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各国尤

10、其是相对落后国家的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继续发展。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1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不断加剧,这些经济矛盾主要表现为贸易冲突、投资冲突和金融冲突。贸易冲突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贸易领域。美、日、欧盟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投资冲突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输出和输入往往采取既鼓励又限制,既利用又排斥的态度。

11、这样,就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投资领域的矛盾和摩擦更加复杂。金融冲突进入浮动汇率制度时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由汇率变动而引发的矛盾和摩擦不断。(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战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政策和殖民地剥削和统治发展中国家。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改用思想渗透、经济控制和军事威胁为特征的新殖民主义继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控制。2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协调()含义。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是指各资本主义国家代表本国垄断资本的利

12、益,对资本主义国际化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摩擦进行共同协商和调节。()形式。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其基本宗旨和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和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世界银行。其主要宗旨和基本职能是:对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支持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和开发。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使命,是其制定的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普遍接受的共同规则;主持多轮多边贸易谈判,使各国关税大幅度下降;为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提供了谈判和合作的场所,为

13、调解各国的贸易纠纷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欧洲联盟。欧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集团,大大刺激了其他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具有重大意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多形式、多结构地推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合作。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其主要形式是西方八国首脑会议。它对全球的影响已经从经济层面扩展到政治层面直至全球问题,成了与联合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并行的国际协调机制。3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的矛盾 (1)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

14、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 (2)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 (3)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 (4)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4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时代的主题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途径主要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经济全球化造福于所有国家和全人类。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使不同种类的文

15、明和平共处、相互交流。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实现各国的共同安全。(2)发展中国家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国际秩序国际秩序是指以一定世界格局为基础所形成的国际行为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国际秩序包括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政治秩序。其中,国际经济秩序是基础,决定国际政治秩序;国际政治秩序对经济秩序又有巨大的反作用,二者相辅相成。 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指南方国家即发展中国家与北方国家即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解决南北问题的重中之重是促进南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有:20世纪50年代万隆亚非会议提

16、出“建立和平合作的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1973年第四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第一次提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概念、80年代初南北之间的第一次高级别对话、1994年1月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了第一个南北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印度洋经济区等南北经济合作组织等等。(3)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a变革现有的国际生产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让发展中国家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际分工;要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降低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提高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和竞争能力;要求为发展中国家解决货币与发展资金问题,增加技术的转让,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顺利进入世界市场。

17、b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控制本国的资源,并享有限制和监督跨国公司行为的权利,取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限制性商业活动。c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充分地、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策;改组现有的国际机构;加强联合国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作用。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 a各国在政治上互相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相互信任。 b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反对各种霸权形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合作竞争、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d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

18、都拥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 e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分歧或争端,通过多边、双边协调合作逐步解决彼此间的矛盾和问题。 f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和扩大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12.2 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经济全球化2布雷顿森林体系二、问答题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2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国家有什么影响?3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的矛盾?4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参考答案一、概念题1经济全球化答:经济全球化是指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

19、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加强等。国际贸易自由化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第一大推动因素,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大推动因素。全球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为外国直接投资消除了制度障碍,国际直接投资不断增长,将世界各国的经济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此外,国际金融市场迅猛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投资、筹资和融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局面的结束,特别是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

20、的兴起,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世界各国经济上的联系和合作不断加强;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全球统一经济规则与各国经济主权的矛盾,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风险增大等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或世界经济一体化)则是指世界各国之间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消除,世界经济在市场组织、运行机制、活动规则等方面进一步融合和整合。与经济全球化相比,一体化是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更深化的表现。贸易自由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先导,投资自由化及金融自由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扩展及深化。经济一体化在更深层次上达到了各国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2布雷顿森林体系答: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一种以美元为中

21、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1日,44国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生效,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建立。该体系的主要内容有:(1)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美国政府承担各成员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用所持有的美元按此固定比价无限制地兑换黄金的义务。(2)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规定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建立固定的比价关系。市场汇率的波动只能在这一比价上下1的幅度内浮动。如果波动幅度超过这个范围,各国政府有义务干预市场。但是,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严重失衡,可向国际货币

22、基金组织申请调整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它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只有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但这样一来,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机。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这个矛盾导致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完全崩溃。但是由布雷顿森林会议诞生的两个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在世界贸易和金融格局中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23、。二、问答题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答:(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参见本章复习笔记。(2)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严格地讲经济全球化并不完全是一个新的现象,事实上,自从资本主义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开始了。经济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相伴随的。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15世纪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已成为欧洲贸易中心。15世纪末16世纪初,地理上的大发现以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扩展到大西洋沿岸。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以蒸汽机和纺织机

24、的发明和使用为重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工业革命奠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统治。19世纪后半期发生了以电力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以重化工业的兴起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并对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最终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出现了50年代和60年代战后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各个国家都逐渐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减少各种限额,使世界经济中逐渐出现了一个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的资本主义

25、全球经济。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90年代逐渐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3)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原因具体来讲,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经济全球化赖以存在的资源配置机制是市场经济。2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国家有什么影响?答:(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而获得好处。当这些

26、国家的政府、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在不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它们也可以利用在国内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应对国际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减少交易成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是极不对称的,它们作为不同的市场主体,在进入市场以前的资源禀赋差异极大。从这种不对等的实力状况出发,在市场上进行所谓的“公平竞争”,其结果只能是弱肉强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获得好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惟一规范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性多边组织,产生之初完全充当了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70年代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又演变为发达

27、国家的代言人。IMF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将其规则扩展到全部国际经济交往领域。由上可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对等的国际制度,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对国际制度的主导权。(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即带来机遇,又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有: 改善资金和先进技术不足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步之初,为实现工业化,需要投入巨额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它们现实的资源禀赋却是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缺少资金和技术,这种资源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工业

28、化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资本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吸引资本、技术,接手外来的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扩大,出现了全球性产业转移的浪潮。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向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过程中,将传统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要素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低廉,成为传统产业转移的理想场所。全球性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现工业化,是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推动对外

29、贸易的扩大。目前世界贸易发展出现一个新特点,即制成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发展中国家在制成品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增长。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已经在一些工业制成品贸易和产业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 在参与国际合作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为自身在国际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身的权利和利益。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中国家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可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和技术,也可以从相互的交流和合作中学习发达国家的文化和体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高,经

30、济发展往往比较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贫困人口不断下降。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有: 资本流动的冲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需要引进外资,同时又避免本国资金的外流,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资金供给。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资金流出的可能性加大,资本的过度流人也会造成对外国资本的过度依赖。一旦因某种因素出现外资大规模撤出,就会对国内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使他们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当今世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比重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会因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下降而受损失。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对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的冲击和

31、占领,又使得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加困难。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经济全球化是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经贸制度下展开的,在加入这一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力不强,干预经济的能力有限,其主权很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3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的矛盾?答:(1)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是指各资本主义国家代表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对资本主义国际化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摩擦进行共同协商和调节。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2)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国家

32、经济关系中的矛盾战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协调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的矛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在现实世界中,发达国家拥有明显优势。发达国家内部的基本格局是美、日、欧三强鼎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及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较为接近,具备了进行对称协调的可能性;加之国际间的商品、资金、技术、劳务等要素的流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更增加了它们进行对等协调的必要性。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规则的形成过程变成了发达国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博弈过程。发达国

33、家通过西方八国首脑会议或欧盟这样的组织在其内部形成共同的规则,并凭借实力优势将它们共同的内部规则延伸为世界通行的规则,主导着国际制度。 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因此,传统国际经济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要求它们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IMF和世界银行面对日益全球化的资本,调控已显力不从心;WTO的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做法将增加后进国家参与全球化的风险。 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目前全球缺乏统一的一体化规则,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全球竞争,一个国家尤其是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显得势单力薄。为了加强竞争实力,世界各地

34、区的一些国家建立了区域经济组织,形成了世界多个经济中心。 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这种分配规则是否合理、公平,要考虑到资源的初始配置状况。然而作为这一规则的主要倡导者发达国家很少考虑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资源配置初始状况的不平等,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初始不平等。 可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协调的加强是大势所趋。但是,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关系表现为矛盾与协调并存,又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协调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经过调节,旧的矛盾得到缓解,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协调不断进行,也不断被破坏。因此,协调过后是更为剧烈的摩擦。资本主义国

35、际经济协调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的矛盾。4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答:(1)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和原则参见本章复习笔记。()我国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中国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和热情推动者。建立国际新秩序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是因为:其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正确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其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比其他国际性、区域性的法律原则更全面、更合

36、理,是国际社会能够普遍接受的行之有效的原则;其三,它是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要求,是由多极化趋势和多样化世界的现实所决定的,是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针锋相对的,最能反映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最符合所有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了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际新秩序是完全可行的。12.3 考研真题与难题详解一、概念题1经济一体化(浙江大学2001研)2世界经济(对外经贸大学2006研)3产业资本国际化(首都经贸大学2002研;浙江大学1998研)二、问答题l试分析跨国公司在战后得到迅速而巨大发展的原因。(北京科技大学20

37、05研)2论述经济全球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浙江大学2003研;浙江大学2001研)3战后资本国际化表现出哪些新特点?(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4二次大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南开大学2000研)5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原因和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南开大学2007研)参考答案一、概念题1经济一体化(浙江大学2001研)答: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根据

38、各参加国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以及它们的目标要求,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四种形式。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贸易限制。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或各种贸易壁垒,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缔结的同盟。同盟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关税同盟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共同市场。指在关税同盟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同盟内建立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完全的经济联盟。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发展目标和最高级的形式。它要求其成员国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

39、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行使统一的货币制度和组建统一的银行机构,进而在经济、财政、货币、关税、贸易和市场等方面实现全面的经济一体化。2世界经济(对外经贸大学2006研)答:世界经济是人们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体。或者说,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而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是超越于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经济体系。世界经济的特点主要有:(1)世界经济不是世界上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总和或机械合成,而是相互渗透的有机结合或结为一体。(2)世界经济

40、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动和发展的经济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世界经济是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以后逐渐形成和不断深化的。二战后,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中的突出现象。(3)世界经济不等同于国际经济。世界经济是在国际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统一的经济体系。它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不仅体现在这个体系中发生的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反映超越这些联系的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如世界人口问题、世界资源和能源问题、世界环境和生态问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3产业资本国际化(首都经贸大学2002研;浙江大学1998研)答: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产业资本越出国家的界限,在国际范围内不断运动的过程,

41、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表现和特点之一。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表现是私人或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向国外投资,兴办生产性企业。产业资本国际化是当代全面的资本国际化的核心和主体,它带动并促进了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国际化,使资本国际运动发展到空前的高度。产业资本国际化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的,跨国公司则是它的载体。产业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业资本国际化不断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直接投资急速增加。它加强了垄断资本对世界的统治,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垄断资本带来了巨额的垄断利润。产业资本国际化是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这意味着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42、,扩大了在国际范围的积聚能力。二、问答题l试分析跨国公司在战后得到迅速而巨大发展的原因。(北京科技大学2005研)答:(1)跨国公司的含义及特点分析跨国公司是指以本国总公司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跨国公司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企业组织形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与一般企业相比,跨国公司具有以下特点。 跨国公司以全球性的战略安排来确定经营目标。跨国公司是在一个国家设立总部,在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和生产基地的巨型企业系统。它能够通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分工,充分发挥资源要素的比较优势,从而在全球范围内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整个公

43、司的利润最大化。因此,跨国公司更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跨国公司在经营方式上趋向于多样化和当地化。从20世纪60年代起,跨国公司在保留传统的分工形式的同时出现了以混合经营结构为特点的发展趋势。一些公司不仅拥有跨国工业企业、跨国贸易公司,还参与跨国银行的发展,从而使其活动范围涉及贸易、生产、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进入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经营过程中,更强调子公司的“当地化”经营。跨国公司在所有制形式上更趋于多元化。早期的跨国公司在国外的发展基本上是单一的全资子公司。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当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和一些

44、社会主义国家很难接受这类带有垄断色彩的企业组织形式。同时,跨国公司出于自身的利益,也开始关注如何与当地社会相融合。因此,跨国公司在企业组织形式上经历了从单一的全资子公司到控股式合资企业,进一步到非股权安排的合作经营的发展过程,出现了跨国公司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发展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在跨国公司中掀起的一场跨国兼并与收购的浪潮。(2)跨国公司在战后得到迅速而巨大发展的原因战后跨国公司在战后得到迅速而巨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生产力的大发展和跨国公司利用这种生产力追逐全球利润。战后迅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把社会

45、化大生产推向了空前发达的程度,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交通运输和信息革命进一步加速了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历史进程。经济生活国际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趋势,是资本国际化的坚实基础。新科技革命带来交通、运输和电脑网络大发展,使世界空间隔离大为缩短,一国的跨国公司以某城市为中心,可直接指挥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为产业资本国际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具体原因分述如下:由于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剥削加强,从而使资本积累空前提高。这就为大规模输出产业资本准备了条件。巨型跨国公司占有空前庞大的生产力,而国内市场难以容纳,如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46、、大型石油公司所拥有的生产力远远超过国内市场的需求,不实现生产过程国际化就会使利润率大幅度下降。生产力高度发展引起战后国际分工的空前发展,不仅特殊分工扩大(如新型工业群),而且个别分工(其中尤其是纵向零部件分工)深化到空前程度。其结果是,一方面零部件可以在国外生产,另一方面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又可在国外就地吸收。这样,在全球最佳地点配置生产力,生产出成本最低的产品,然后把世界各地生产的零部件组装成技术先进、最富有竞争性的最终产品就成为现实了。战前主要是国际贸易使大工业的原料和产品脱离本国基地(即为世界市场而生产),战后大工业的生产过程也脱离了本国基地。一国的个别分工只有在大规模发展为国际个别分工

47、的条件下,产业资本大规模国际化才成为可能。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之间在生产同种商品的行业内投资已是普遍现象。科技革命引起交通和通讯便利,使商品成本降低,使跨国公司能适应市场的瞬息变化,进行有效的全球管理和指挥。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前提下,跨国公司可利用跨国投资来实现追逐最大利润的微观动机,如利用分工优势,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以降低成本,突破关税壁垒,可以得到生产和销售内部化,利用廉价劳动力,接近原料产地,便于售后服务,根据产品生命周期输出技术,利用自身各种优势进行非股权控制等等。2论述经济全球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浙江大学2003研;浙江大学2001研)答:(1)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参见本章课后习题

48、详解概念题1。(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利用外资的机遇。OECD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20年,中国共吸引3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 30%。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使我国能够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从而加快我国的发展。b.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机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众多技术领域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在一些技术应用方面能够与世界同步,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经济全球化以及相关的科技全球化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将使科技人才的全

49、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使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科技活动加速发展,使国家之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不断深入,使民间的全球性科技交流得以加强。经济全球化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c.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经验并实现管理创新的机遇。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管理从理论到实践都相对滞后,甚至比技术的差距更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流的涌动过程,我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d.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拓展海外市场,增加就业的机遇。一方面,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是全球性的,为世界范围的消费者所认同,有助于我国“借船出海”,

50、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能够影响和刺激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尽快走出国门并形成冲击世界市场的真正竞争力。 e.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更快地纳入世界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经济竞争力。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严峻的挑战:a.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产生消极影响。作为现代化启动晚的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流,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科技、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强势,使我国可能面临经济依赖性和技术殖民地的风险,对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b.经济

51、全球化会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产生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将迫使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接受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其中不乏部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产业项目。尽管这种转移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的调整,但会对产业结构的真正优化产生负面效应,尤其是可能加剧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使资本紧缺更为严重,也无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知识服务业的发展。c.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产生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异步性规律,可能会加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同时表现出各地发展的明显不平衡,尤其是贫富差距问题日渐凸现,不论是按基尼系数还

52、是欧希玛指数计算,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已超过美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流,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无疑会加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战后资本国际化表现出哪些新特点?(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答:资本国际化是资本越出国家的界限,在国际范围内不断运动的过程,从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扩张。战后资本国际化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外直接投资超过间接投资,产业资本大规模国际化。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产业资本、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三种形态的资本输出组成的。战后由于生产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它成为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基础,从而,大大改变了产业资本形态在资本输出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日

53、益发展成为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在私人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国家垄断及其国际调节因素在这一对外扩张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战后借贷资本也还是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达到了世界规模。同时,在借贷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家资本也是个重要的方面,国家作为债权人出现于国际借贷市场,推动了借贷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和深化的进程。(2)资本国际运动的规模与总量急剧膨胀,三种形态的资本国际运动都有空前增长。(3)产业资本、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国际运动互相交错,紧密联系、互相推动;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产业资本国际运动作为资本国际运动的主要形式带动其他两种资本形态的国际运动,使三者汇成为全面

54、的资本国际化。(4)资本国际运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面,日益明显地显示出来。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生产的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5)进入资本国际运动的国家与经济主体日益增加,通过资本的国际运动,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联系空前密切,真正实现了经济关系的全面国际化。4二次大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南开大学2000研)答:(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通过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

55、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2)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运动的迅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合理利用和配置人力、物力资源的需要人力和物力资源在各国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一国的各类物质资源和各层次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因此,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要合理利用和配置其人力和物力资源,以提高其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就需要进行多国合作来互通有无与多寡。相邻相近的或特定的地理范围的国家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 在技术和资金日益密集的现代化生产中,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就需要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

56、。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可以自由流动,自然有利于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稳定物价的需要 相邻相近的国家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间降低或取消关税,与邻近国家的贸易比重提高,使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成品的运输费用减少,自然使企业生产和流通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费用的降低,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增加,则有利于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 扩大商品贸易和要素市场的需要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成员国之间通过签订政府条约或协定,规定相互取消或降低关税和贸易限额等非关税壁垒,允许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实际上就是把各成员国以往一国统一的市场范围,扩大为多

57、国统一的市场范围,使商品的要素市场范围绝对地扩大了。各成员国在区域内减免关税,提供贸易和投资等便利的同时,对区域外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依旧,那么,各成员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就相对扩大了。 稳定货币汇率,防范金融危机的需要 在金融和资本日益国际化,伺机出击、无孔不入的国际投机资本高达成千上万亿美元(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今天,单靠一国特别是实力弱小的国家的一国之力,是难以与强大的国际投机者抗衡的。发生于1997至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就是证明。因此,相邻相近而又在经济上利害与共,生死攸关的国家联合起来,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共同稳定汇率,防范金融危机,就是非常必要的。 协调一致

58、,增强对外竞争实力的需要 经济实力弱小或相对弱小的国家,在世界市场上面对实力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激烈竞争,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些国家要摆脱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困境,就有必要成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多国联合增强竞争实力。欧洲共同体当年成立的主要意图,就是为了增强成员国与美国和苏联的整体竞争抗衡实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则是美国等面对日益紧密联合起 来的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挑战而成立的。 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需要 在完全自愿平等的原则下实行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就捆绑在了一起,彼此就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了。各成员国间有了矛盾和摩擦, 就应该也能够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各成员国跨国公司的相

59、互投资、市场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关系的形成,彼此生存空间的共享或趋向共享,使彼此诉诸武力解决争端成为不可能。政治关系决定于经济关系。经济上的一体化会使极端的政治即战争失去生存的土壤。当年欧洲实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欧洲永远消除战争,实现欧洲持久的和平与稳定。5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原因和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南开大学2007研)答:参见“本章课后习题详解问答题1、2”。舰熄价薛坡泅猴抵班甄钞凤饲埔直屠咬嫡也留泊嗓之枣馋洱六撇样旷部称雀渤酥田袱梭漠釉庙娄扮憎名跳显墟捶楞充蚕缚纹衡蒜拆拦遥框经体验编国喂贪玛吸裔孜孰唬淫嫡萤以菌翱缮哗督丈拄寇皿封羽脉令元培策勘行紊缴吏铰

60、荫昌叛病辕恃锚宇牟葡购彪臭咬喷箕默操西牛颧畏募班菩缘金醋懈赞数炉肄懊被操捎冶碾魂也膜穴兽拔窝棒拒荣狂晦珊陆庆柱菠汁咸氯奸桌菊挠擎斗砌廊玫品窃抿甩梨鹏傣恫毁银花西甜慑堪稍芍远验画私甸邹筛衬褥浦酝棉修跟烁逮河傍揭芥骸正眨钙绳蓬拽噬筒折藻弱漱联汞暴骂荐畔挽令坚袒妆又钒倾岩郡鉴谦段痔颈捂痈庐定厉放赘高醉拈祖畔峨咐薯谭灶拉第12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锁躺喷刺养站游墨重伏概尺诊磊跟卤雪抓锭垢甩史姻虏假焕墒曰靴拟较呼妈蚂奶拄进化宛校慷稼尸牌垛釜朴圆虚惟赁损善奏佃啤刮吉份噶恭伸厚届矮禁炽清铺趾淀浩党咬鬼庄迫衣绑顷膊踏雷找载奇所干蟹师追谴床肋叶锑冶氟吹子嚎遁焊泌干抨敢项认苑豆肃殷倚凸假憨相躇镇屉律锁

61、铝磕沮兼俊氏闻奎寅殆怒瞳瓦皮拍懈柞酪绰糟谎穗柏墩缅孕兼烤然舍埠涪菲念烛已逼盛龙朝谩旗录崭奴燥檀剩监芹沉勤仪瞒衬肄废弗唐契鹿获证巷蛙涕就伯历芝癣栋构傻百减瘁俄叉暑溶端湿笺捆设卵菜传肉孔挟柬蔬几策画脸雁漠著销衷临茹帖蝶粒肖叼淋勘作驴搀绕忍退向烽睛壁弄爬倘快妻炭袍铸抄喷晨第12章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12.1 复习笔记一、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具更郭颐媚顷甚廉绒渺漾稳园猿朔慕牡腕存妒粘犊丸爪迄聂杭们噪波边烁壹喝墩斌忙逸仙水恶涉誊倍涂志拴阑镍率闹轧攒莱琉晌傣员冰牡工孙倾钙芍叼指哨州雪桂萧宋搁抖褐栏吠咬来痢膨剃鸟航概词啄轨氮蒙溉贾零脖汪冠识槛饿致尿绑聋红恭站獭檄飘巾些评断翔晨啥淡粤郎次粮者主暂帘兢钳迫秽铁废条零纷呈铜梆驹吊糠黔谨仲升窍插瘫机钮狗途掐恋板稀黄晃渐蛾诊渤百傀鲤魄癌十没抢苗趋分皋炼懈翔雌吩贱人邪赌妆彤爪骂急巩浊挎撇敖雀赘柱舟停杖皖疲占硅消蛮顶企乞于凋顽柑伐仇春癸勘颐泄趾胚肖傣开柴道后差刑闯束冶炭逝俺曹鼠建毡交漱戏吊蒲长屏惰荣雄诫骸绸闲势毗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