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心名言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66501753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孝心名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孝心名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孝心名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孝心名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孝心名言(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孝心的名言1、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假设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那么以喜,一那么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

2、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快乐,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 念及教育原那么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容许,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7、爹娘面前能尽孝,

3、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8、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9、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0、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劝报亲恩篇?作者无可考。文中大力宣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文明美德,曾广泛流传,影响极大。尽管篇中有小局部封建糟粕,相信读者能批判地阅读。因

4、全篇根本为白话文,故 不做注释。 1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出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13、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1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

5、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1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16、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1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 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

6、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 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 1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出自明?增广贤文?。 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18、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出自清?增广贤文? 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

7、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19、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0、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2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23、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

8、参中夫四德者也。 出自?家语弟子行?。 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2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容许;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25、首孝弟,次谨信。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那么以学文。的文义以 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

9、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标准,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 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正确读物。 26、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注释: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祥儿子。 27、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注释:孝是天经地义的。 28、孝子亲那么子孝,钦于人那么众钦。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注释: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2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出自明?增广贤文?。 注释: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

10、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0、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出自?动报亲恩篇?。 注释: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3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出自?四言?。 注释: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3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出自春秋?礼记?。 注释: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是什么

11、意思(关于心理方面的)古语所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中国有一句古话“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通常在微弱的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提高。在强烈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降低。如:当我们从明亮的阳光下进入已熄灯的电影院时,开始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楚,隔几分钟之后,才慢慢分辨出周围物体的轮廓。这是在微光的持续作用下,眼睛对暗的适应,感受性提高的原因。相反,当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时,顿

12、觉阳光耀眼发眩什么都看不清,稍过几分钟才能看清周围的物体,这是在强光的持续作用下,眼睛对明的适应,感受性降低的原因。 在生活中,感觉的适应现象是很普遍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嗅觉的适应,视觉适应外,还有温觉、触觉、味觉适应等。 各种感觉适应的速度和程度是不同的。触觉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如穿在身上的衣服很快就能适应,视觉的适应速度比拟慢,听觉和冷觉较难适应,最难适应的是痛觉,如果对痛过于适应,久而不觉痛,会很危险。 人具有很高的适应性,适应机制使人能够在变动的环境中分析和反响复杂的事物,顺利的开展工作。学生每到一个新的学习地点,开始总是不习惯,但很快就适应了。每个新学期,由于课程的变动和教师的重新调配,学生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但适应是有限度的,不断的适应和过度的适应那么易使人疲劳,降低感受性。如教室采光条件差,学生进入教室后就要用较长的时间适应暗光,这样既影响教学的效果,也有损学生的视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