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点复习归纳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66371027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点复习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点复习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点复习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点复习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点复习归纳(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点复习归纳辩证的否定(1)含义:辩证的否定式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2)特征: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3)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4)辩证否定观对我们的要求: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

2、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2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特征(1)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发展的中断和联系的终止。(2)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1)依据: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2)含义:辩证法

3、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3)要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旧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4创新的社会作用有哪些?(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更新

4、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创新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劳动对象。(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4)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和对实践的推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为什么要创新?(1)哲学依据唯物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辩证法:A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也要求我们积极创新。B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也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也要求我们不断创新。(2)创新的五大社会作用。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