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5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5稿)分析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6354666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厦门市2015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5稿)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厦门市2015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5稿)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厦门市2015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5稿)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厦门市2015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5稿)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2015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5稿)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厦门市20142015学年(下)高二质量检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监考老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6分) (1) ,举杯断绝歌路难。 (鲍照拟行路难)(2)谢公宿处今尚在,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垆边人似月, 。 (韦庄菩萨蛮)(4)辘辘远听, 。 (杜牧阿房宫赋)(5) ,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6) ,飞羽觞而醉月。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2根据所给情境,补写出下列句子

2、中的空缺部分。(4分)(1)王国维认为周邦彦的苏幕遮这首词中“ , ”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浩渺无边的景象的诗句是“ , ”。3文学常识填空。(6分)(1)诗经所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它的精华在于十五“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诗经最为动人的主题。(2)被钟嵘诗品誉为“诗中之圣”的 ,在建安诗人中成就最为突出。他的五言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在内容之深邃和艺术之精湛两方面,均超迈前人。(3)盛唐诗坛有两大诗歌群体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孟浩然、王维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一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 诗派。(4)

3、清词素有“中兴”之称,百余年间各派并出,陈维崧、朱彝尊、 为清初三大家。(5)赋以铺陈、描写较多为其特色,这在长篇大赋里表现得最明显。 是西汉最有代表性的赋家,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上林赋。(6)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兴起的“ ”是一个著名的散文流派,由方苞开创,同乡刘大櫆、姚鼐等继承发展。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B.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会合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D.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病:生病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戍卒叫,函谷举 举天下之豪杰B信造化之尤物也 烟

4、涛微茫信难求C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乃能衔哀致诚 D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摄乎大国之间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表意相同的一项是(2分)A视为止,行为迟 B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C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B嘻,善哉!技盖至此乎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D骑皆伏曰:“如大王言。”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例: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A 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 B浴乎沂,风乎舞雩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D良庖岁更刀,割也9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而智勇多困于所

5、溺 A.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C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D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10.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A.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因”字相同。 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因”字不同。 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因”字相同。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因”字不同。二、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16分)项脊轩志【明】归有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

6、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

7、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余稍为修葺 修葺:修补 B先妣抚之甚厚 抚:对待C大类女郎也 类:同一类 D余扃牖而居 扃:关闭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

8、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儿之成,则可待乎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D客逾庖而宴 某所,而母立于兹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C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D明月半墙,桂影斑驳14下列各句与例句省略成分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余自束发读书轩中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C比去,以手阖门 D顷之,持一象笏至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段描绘修葺之后的项脊轩幽静、雅致的生活环境,抒

9、发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B第二段通过老妪的口述,抓住叩门扉、问饥寒两个细节,写出了母亲对儿女的慈爱。C第二段祖母看望并勉励孙子的感人场面,表现了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及殷切期待之情。D文章借写日常生活琐事,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感慨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16翻译下列句子。(6分)(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3分)译: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3分)译: 三、课内古代诗歌阅读(13分) (一)阅读李清照的一剪梅,完成1718题。(6分)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10、。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7下列对这首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藕香残玉簟秋”以荷花残、竹席凉来渲染清秋,寄寓词人青春易逝、独处凄凉的感受,情感显豁,直奔主旨。B“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词人泛舟遣怀。一个“独”字透露出词人孤独的处境和心境,也暗合下阕的“愁”。C“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难以排遣的相思通过具体的“下眉头”“上心头”表达出来,形象可感。D“花自飘零水自流”既是写眼前之景,更是写心中之情,以落花流水的景象来烘托词人内心的无奈和感伤。1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的?试举一例简析。(3分)答:

11、 (二)阅读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完成1920题。(7分)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19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农家生活,“迟”既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真切传神,又透露出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B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静观木槿,采摘露葵,过着寡欲清淡的生活,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C尾联分别用庄子和列子中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淡泊宁静的情怀。 D整首诗将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诗人优雅清淡的隐居生活有机结合,情景交融,物我相契。20“漠漠水田飞白鹭

12、,阴阴夏木啭黄鹂”历来为人称道,请从写景方面作简要赏析。(4分)答: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15分)张南邨,名惣,字僧持。父兴公先生琪,以名宿教授里中,多达材弟子。南邨幼为诗,出语每不犹人。父友纪竺远一见其诗,称之曰“气清”,再则曰“骨清”,曰“神清”,已而目属之曰:“子必将以诗名江左矣!”家世奉佛,南邨胎性不纳荤血。生平多方外交,踪迹恒在僧寺中,或经年累月不返。少学易于中丞集生余公,余公戍武林,西泠其所熟游,故吴越往来尤数。癖好山水,不惮险远,必往游。或独游,或携一童子,涂遇樵人禅客,即为伴侣。穷幽造深,饮泉摘果,即忘饥渴。于五岳则陟嵩岱,犹以不能

13、遍历衡华为恨。若武夷、匡庐、黄山、天台、雁荡诸山,所至削木柹为记,采树叶题诗,以为常。南邨为人,坦夷近情,不为矫激之言,不为崖异之行。取受从心,尤不以礼数恩义责望人。与人处,尤能寡怨忘隙。有屋数椽,不蔽风雨,家人恒至乏食。形体短小,虽老,精神可敌壮夫。不择地而处,不择食而食,不择榻而寝。就枕即熟睡,无辗转不寐之时。盖胸无机事,不以美恶撄心,能致然耳。尝远游遇胠箧者再几不能成归人或怪其无恨色。除夕自外返,去其家不远,止宿逆旅主人。次日日晡,始缓步而归,其性情安雅如此。群居未尝与人争,至论诗辄相持不下。宋诗行,虽贵卿巨子前,亦厉词折之。其论诗,不逞才,不使事,不涉怨诽,其宗旨也。自以襄阳、摩诘为师

14、,于古歌行换韵大篇,暨古体千数百言,铺陈开合、局力宏富者,乃不谓善。自少至老,主此论不变。虽所见未尽然,亦可谓笃于自守者矣。岁甲戌,年七十有六,夏得脾疾,治之寻愈。至冬复作,遂不起。予自僦居郭南,望衡密迩,相得甚欢。酒阑灯烬,每有知己之言。世复安得和易素心、风雅不倦如斯人者乎!(摘编自虞初新志)【注】名宿:指素有名望的人;胠箧者:撬箱子的人,偷盗的人。2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远游/遇胠箧者再/几不能成归/人或怪其无恨色B尝远游遇胠箧者/再几不能成/归人或怪/其无恨色C尝远游/遇胠箧者再/几不能成/归人或怪其无恨色D尝远游遇胠箧者/再几不能成归/人或怪其/无恨色2

15、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已而目属之曰 属:注视B故吴越往来尤数 数:频繁C尤不以礼数恩义责望人 责:责罚D亦可谓笃于自守者矣 笃:忠实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子必将以诗名江左矣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B次日日晡,始缓步而归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C群居未尝与人争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D局力宏富者,乃不谓善 乃有二十八骑24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张南邨为人恬淡平和的一组是(3分)称之曰“气清”,再则曰“骨清”,曰“神清”癖好山水,不惮险远,必往游不为矫激之言,不为崖异之行形体短小,虽老,精神可敌壮夫与人处,尤能寡怨忘隙其论诗,不逞才,不使事,不涉怨诽A

16、 B C D2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幼年的张南邨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诗歌才华,出语不凡,受到父亲友人的赞许。B张南邨痴迷于游山玩水,足迹遍及五岳,也曾到过武夷、庐山、黄山、天台等名山。C虽然家居简陋,生活贫苦,张南邨却能随遇而安,并不把吃穿用度的事放在心上。D作者居住城南,与张南邨家相距不远,两人常喝酒聊天至深夜,彼此视为知己。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2630题。(16分)月光下的喇叭手林清玄冬夜寒凉的街心,我遇见一位喇叭手。那时月亮很明,冷冷的月芒斜落在他的身躯上,他的影子诡异地往街边拉长出去。街很空旷,我自街口走去,他从望不见底的街头走

17、来,我们原也会像路人一般擦身而过,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条大街竟被他孤单落寞的影子紧紧塞满,容不得我们擦身。我不由自主地站定,定定看着他从月光下缓缓步来,他的脚步零乱颠踬,像是有点醉了,他手中提的好像是一瓶酒。他一步一步逼近,在清冷的月色中我看清,他手中提的原来是一把伸缩喇叭。喇叭斑驳锈黄色的音管因为有许多伤痕凹凹扭扭,缘着喇叭上去握着喇叭的手血管纠结,缘着手上去我便明白地看见了塞满整条街的老人的脸。他两鬓的白在路灯下反射成点点星光,穿着一袭宝蓝色滚白边的制服,大盖帽缩皱地贴在他的头上。他真像一个打完仗的兵士,曳着一把还在滴着血的军刀。在凌晨的夜的小街,我们便那样相逢。老人吐着冲天的酒气告诉我,

18、他今天下午送完葬后分到两百元,忍不住跑到小摊去灌了几瓶老酒,他说:“几天没喝酒,骨头都软了。”他翻来翻去从裤口袋中找到一张百元大钞,“再去喝两杯,老弟!”他的语句中有一种神奇的口令似的魔力,我为了争取请那一场酒费了很大的力气。最后,老人粗声地欣然答应:“就这么说定,你陪俺喝两杯,俺吹首歌送你。”我们走了很长的黑夜的路,才找到隐没在街角的小摊。他把喇叭倒盖在油污的桌子上,肥胖浑圆的店主人操一口广东口音,与老人的清瘦形成很强烈的对比。老人豪气地说:“广东,山东,俺们是半个老乡哩!”店主惊奇地问,老人说:“都是个东字哩!”我在灯泡下注视老人,不知道为什么,竟在他平整的双眉跳脱出来几根特别灰白的长眉毛

19、上,看出一点忧郁了。借着几分酒意,我和老人谈起他飘零的过去。老人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县,家里有一片望不到边的大豆田,他年幼的时代便在大豆田中放风筝,捉田鼠。春风吹来时,田边绽放出嫩黄色小野花,天永远蓝得透明;风雪来时,他们围在温暖的小火炉边取暖,听着戴毡帽的老祖父一遍又一遍说着永无休止的故事。他的童年里有故事,有风声,有雪色,有贴在门楣上等待新年的红纸,有数不完的在三合屋围成的庭院中追逐不尽的笑语“二十四岁那年,俺从田里回家,一部军用卡车停在路边,两个中年汉子把我抓到车上,连锄头都来不及放下,俺害怕地哭着,车子往不知名的路上开走”老人从车的小窗中看他的故乡远去,远远地去了,那部车丢下他的童年,他

20、的大豆田,还有他老祖父终于休止的故事。他的眼泪落在车板上,四周的人漠然地看着他,一直到他的眼泪流干。他辗转地到了海岛,一个识不得字的退伍老兵,只好靠吹喇叭营生。十余年来,老人用骊歌为永眠的人铺一条通往未知的道路。他用的是同一把伸缩喇叭,喇叭凹了,锈了,在这喇叭的凹锈中,不知道有多少生命被吹送了出去。海岛的天也蓝得透明,稻子从绿油油的茎中吐出他故乡田中小野花的金黄渐渐地,故乡不想了。有时梦里活蹦乱跳地跳出故乡,他正在房间里要掀开新娘的盖头,锣声响鼓声闹,“俺以为这一回一定是真的,睁开眼睛还是假的,常常流一身冷汗。”老人的故乡在酒杯里转来转去,他端起杯来一口仰尽一杯高粱。三十年过去了,“俺的儿子说

21、不定娶媳妇了。”老人走的时候,他的妻正怀着六个月的身孕,烧好晚餐倚在门上等待他回家,他连一声再见都来不及对她说。老人酗酒的习惯便是在想念他的妻到不能自拔的时候弄成的。当我告诉老人,我们是同乡时,他几乎泼翻凑在口上的酒,几乎是发疯一般地抓紧我的手,问到故乡的种种情状。我说:“我连大豆田都没看过。”老人松开手,长叹一声,眼睛红了。我们都有些醉了,老人一路上吹着他的喇叭回家。那是凌晨三点至静的台北,偶有一辆急驶的汽车呼呼驰过,我胡乱地跟着喇叭唱着,当唱到“古老的中国没有乡愁,乡愁是给没有家的人”时,声音喑哑了,喇叭哇哇的长音悠长凄楚,在冬夜的空中流荡,流向一些不知道的虚空,总有一丝要流到故乡去的吧!

22、故乡真的远了,故乡真的远了吗?每次在凌晨的夜里步行,老人的脸与他的喇叭便毫不留情地占据我,我可能再也看不到他了。我知道,老人永远记得他掀开盖头的新娘的面容,而那新娘已然是鬓发飞霜的老太婆了,时光在一次一次的骊歌中走去,老人的生命已是伸缩喇叭凹凹扭扭的最后一个长音。在冬夜寒凉的街心,我遇见一位喇叭手。春天来了,他还站在那个寒凉的街心,孤零零地站着,没有形状,却充塞了整条街。 (摘编自林清玄散文精选)【注】林清玄,生于台湾高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骊歌:泛指送别的歌曲,在台湾地区常指的是友谊地久天长,亦常在出殡时演奏。26.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文通过刻

23、画一个飘零无依的退伍老兵形象,揭示了海峡两岸分隔带给人们的痛苦,抒发了一种群体性的乡愁。B.文章将“我”和喇叭手的相遇置于冬夜寒凉的街心,既衬托出老人的孤独,又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冷漠。C.老人对过去的回忆,交代了他被迫离开故乡的原因,也隐含了他因反抗失败而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无奈。D.文中多次描写喇叭,突出它“斑驳锈黄”“许多伤痕凹凹扭扭”的特征,隐喻老人命运的坎坷和人世的沧桑。E.随着对老人了解的深入,“我”的情感从最初的反感到后来的共鸣,直至最后与老人一道陷入惆怅。27. 文章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老人的形象?请简析。(4分)答: 28. 第 段画线句意蕴深远,请简析。(3分)答: 29.

24、第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析。(4分)答: 六、写作(60分) 3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大型船只的船舱底部大都会有一个舱室,空船状态时专门用来装水或石头,装上水叫“压舱水”,装上石叫“压舱石”。有了它,船吃水深了,即使遇上大风大浪,也可以避免大幅摇晃或翻沉。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专心-专注-专业厦门市20142015学年(下)高二质量检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6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均不给分)(1)酌酒以自宽 (

25、2)渌水荡漾清猿啼 (3)皓腕凝霜雪(4)杳不知其所之也 (5)岩扉松径长寂寥 (6)开琼筵以坐花2(4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均不给分)(1)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3(6分)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1)国风(2)曹植(3)边塞(4)纳兰性德(5)司马相如(6)桐城派4.(2分)D(A项,期,约定,P73注释33;B项,遇,会合、接触,P71注释;C项,速,招致,P85注释;D项,病,穷困,P105注释)5.(2分)B(A项,拔、攻占,P78注释;所有的,P89注释。B项,诚然、实在,P68注释;实在,P30注释。C项,尽,P104注释;表达,P91注释。

26、D项,隔阂,P95注释;中间,P107注释)6.(2分)C(A项,动作 因为,P71注释33;B项,安家,P91注释29;C项,草木随风倒下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汉军溃散,P73注释34;D项,泛指祖辈、父辈,P85注释)7.(2分)A(A项,P105。B项,“盖”通“盍”,何、怎样,P71注释;C项,“列”通“裂”,分裂,P30注释22;D项,“伏”通“服”,心服的意思,P73注释37)8.(2分)D(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P88注释。A、B、C三项,名词作动词。A项,证实,P94注释33;B项,吹风、乘凉,P108注释;C项,用乳汁喂养,P111注释27;D项,名词作状语,每年,P71

27、)9.(2分)B(例句为被动句,P89。A项,判断句,P78注释;B项,被动句,P85注释22;C项,定语后置句,P73注释;D项,宾语前置句,P91注释) 10.(2分)D(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应当、一定,P88注释,语气副词,表示揣测,大概,P93注释。接着,P107注释;依照,P71注释21)二、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6分)11(2分)C (类,像。P111注释34 )12(2分)B(于,介词,在。 A项,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的; C项,以,连词,表修饰/ 介词,凭借; D项,而,连词,表修饰/ 代词,你的)13(2分)D(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色彩比较杂乱; A项

28、,方丈,古义为佛寺住持的居处,此为一丈见方;B项,往往,此处意为到处,今义为经常、时常,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C项,再变,此处为变化两次,今义为又一次变化)14(2分)A(省略介词“于”,B项省略宾语“之”, C、D项省略主语“大母”)15(2分)D(“国破家亡”属无中生有。)16(3分)(1)假使秦又能够爱惜六国的百姓,那么(秦)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作君主,谁能够灭了它呢?(“使”“递”各1分,反问语气1分)(3分)(2)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逸豫”1分,“兴”“亡”1分,判断句1分)三、课内古代诗歌阅读(13分)17(3分)A(“情感显豁,直奔

29、主旨”有误,应为“含蓄委婉”)18(3分)所用的意象有:雁、月、西楼。(共1分,写出2个意象得1分,只写1个意象不得分)示例一:雁,古有鸿雁传书之说。词人望眼欲穿,渴望得到丈夫的音讯。用“雁”这一意象,表达了词人思念丈夫而不得的惆怅。示例二:月,象征团圆。词人思念丈夫,渴盼与丈夫团圆,但月圆而人未圆。用“月”这一意象,表达了词人渴盼与丈夫团圆而不得的惆怅。示例三:西楼,常泛指排遣忧伤或遥望、爱人、友人的处所。词人满怀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独上西楼,却思而不得,徒留惆怅。(指出意象含义1分,结合诗句分析情感1分。写其他意象,如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9(6分)B(“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有误,应为“

30、领略到极大的兴味”)20(6分)【答案要点】 色彩鲜明。鹭白鹂黄,色彩艳丽,分外迷人。 视听结合。白鹭翻飞,是视觉;黄鹂鸣啭,为听觉。一动态,一声音,各得其所。 动静交错(或以声衬静)。静谧的田野上白鹭在翩翩起舞,幽深的森林里传来黄鹂的悦耳鸣声,动静交错,画意盎然。妙用叠字。漠漠,形容水田宽广,视野苍茫;阴阴,描绘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为融合,尽显辋川景物深广之美。(答对1点给2分,若只答对仗(偶)则只给1分)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21.(3分)A22.(3分) C(责,要求)23.(3分) C(介词,和,跟。A项,介词,凭借/用;B项,连词,表修饰/表转折;D项,转折连词,却

31、/副词,仅仅,只)24.(3分)D(是称赞其诗才;是写其喜好;是绘其形貌)25.(3分)B(“遍访五岳”有误,张南邨把未曾遍游衡山、华山当作遗憾)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6分)26.(5分)A D(B项,过度解读,文章并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之意;C项,“反抗失败”文中无体现;E项,“最初的反感”有误,“我”对这位萍水相逢的陌生老人一见如故)27.(4分)肖像描写,老人血管纠结的手,花白的两鬓,又皱又旧的衣着,突出他穷困潦倒的形象;动作描写,“他的脚步零乱颠踬”,形象地刻画出他的醉态; 语言描写,他直呼“我”为“老弟”,且坚持请“我”喝酒,表现了他的豪爽。(手法1分,分析1分,写出两种手法并分析4分

32、)28.(3分)“故乡真的远了”,表明无论时间还是空间上“我”和老人都远离了故乡。(1分)“故乡真的远了吗?”以反问的语气,表明故乡永藏心中,从未远去。(1分)强化了“我”和老人对家乡的思念,引发了人们对乡愁的思考和感悟。(1分)29.(4分)内容上,通过老人回忆故乡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表现他的思乡之情;(2分)结构上,起了铺垫的作用,与下文被迫离开家乡后的情景形成对比,并且与海岛的风景呼应。(2分)六、写作(60分)30.(略)【参考译文】张南邨,名惣,字僧持。父亲兴公先生张琪,凭借声望在乡里教书,有很多通达博学的弟子。南邨幼年时作诗,出语常常与众不同。父亲的友人纪竺远一见到他的诗,先称赞

33、其“气清”,既而称“骨清”,进而称 “神清”,而后注视着他说:“你必将凭借自己的诗扬名江东!”家中世代礼佛,南邨生来不吃荤腥。一生中多和世外之人交往,踪迹总是往来于僧众庙宇当中,有时经年累月也不回家。年青时候,向中丞余集生先生学习易经,余公当时防戍杭州,西泠一带是南邨经常游历的地方,因此在吴越之间往来特别频繁。痴迷山水名胜,不畏路程艰险遥远,一定前往游览。有时独自远游,有时带一个书僮,途中遇到樵夫和参禅的僧人,就结伴而行。遍访那些幽深险远的地方,饮山泉食野果,就忘记了饥渴。在五岳当中登过嵩山和泰山,仍旧把不能游遍衡山和华山当作遗憾。像武夷、庐山、黄山、天台、雁荡等山,所到之处削木片作为标记,采

34、摘树叶来题诗,习以为常。南邨为人,坦率平易和蔼可亲,不说违逆常情的话,不做不合常理的事情。接受或给予都不违逆本心,尤其不善用礼义恩情来苛求别人。和人相处,怨言特别少不记仇。有几间破屋,不能遮挡风雨,家人经常到没有饭吃的地步。身形矮小,虽然年纪大了,精神却比得上青壮年。不挑剔居住的地方,不挑剔吃的食物,睡觉也不挑剔床铺。躺下就能熟睡,没有辗转难眠的时候。大概是因为心中没有机巧之事,也不让是非扰乱心神,才能如此吧。曾经远游在外,连续两次遇到小偷,几乎回不了家,有的人奇怪他为什么没有懊恼的神色。到除夕才回来,离家没多远,住在旅店中,第二天下午,才慢慢走回家,他的性情就是如此从容美好。共处的时候从不与

35、人争执,到讨论诗歌时却总是相持不下。宋诗盛行,即使在高官大家面前,他也会严词批驳。他评论诗歌,不卖弄才华,不引经据典,不涉及怨恼诽谤,是他论诗的宗旨。他把孟浩然、王维当作老师,在古体诗中推行换韵的长篇诗作。至于古体诗中成百上千字,铺陈开合,气量和笔力恢宏富丽,却不认为好。从年少到年老,这种论调主张没有变过。虽然看法不完全正确,也可称得上忠实于自己的想法了。甲戌年,(南邨)七十六岁,夏天的时候得了脾脏方面的病,经过治疗不久痊癒。到了冬天再次发作,就卧床不起了。我自从在城南租屋居住,与他家相距不远,因而来往密切,相处愉快。夜深酒酣,常说说知心话。世上再怎么能找到这样禀性平和,心地纯洁,又酷爱诗文的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