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部编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6238929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部编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部编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掌管山泽的官。罢:停止,取消。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2)是日,饮酒乐,天雨(_)(3)公将焉之(_)(4)岂可不一会期哉(_)2翻译下面的句子。乃往,身自罢之。_3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2. 小古文阅读。陈晋之读书法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

2、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贤良为得法云。(注释)本文选自扪虱新话,题目为编者自拟。陈晋之:人名。诵:背诵,这里是读的意思。癖:毛病。陈贤:对陈晋之的美称。良为得法:甚得读书之道。云:语气词。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画一处)所 谓 日 计 不 足 岁 计 有 余 者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岁计有余者 岁:_(2)然旋读旋忘 旋:_3翻译下面的句子。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_4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是用什么事例来证明陈

3、晋之“良为得法”的。_5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_3.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钟氏之子钟毓(y)、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ch)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qn),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注释)令誉:美好的声誉。语:对说。敕见:奉皇帝的命令进见。昼寝:午睡。托寐:假装睡着。酒以成礼:酒是

4、用来完成礼仪的。1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1)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值:(_)A值班。 B正当。因:(_)A于是。 B因为。(2)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时:(_)A当时。 B顿时。觉:(_)A睡觉。 B觉察。2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是如何回答的?(用原文回答)_3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中谁的回答更妙?为什么?( )A.钟会的回答更妙,因为他的回答表现出了他本人的镇静。B.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把害怕的感觉说出来了。C.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实事求是。4. 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匡衡苦学汉刘歆匡衡字稚圭(gu),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

5、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逮,及达到。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邑人:同县的人。大姓:大户人家。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佣:做工。资给:资助,供给。遂:于是,就。大学:大学问家。1下列词语中的“逮”与“邻居有烛而不逮”中的“逮”意思相同的是( )A.私逮刑讯B.狗逮老鼠C.逮捕犯人D.力有不逮2“主人怪问衡”主人“怪”的原因是( )A.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B.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C.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D.(匡衡)勒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3结合

6、上下文和注释翻译下列句子。(1)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4在匡衡身上,你发现了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_5. 课外类文阅读。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卜算子咏梅”中_是词牌名,_是题目。(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的“她”指_,赞颂了梅花_的品格。6. 阅读实践。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注释)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1“故”字在词典中的解释有:故意,有意;缘故

7、,原因;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应选第_种意思。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温故而知新。_(2)学而不思则罔。_3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三个人一起走路,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B.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在。C.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向他人虚心学习。7. 课文理解。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

8、不能久也。_2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为什么?(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_3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_4结合你自己读书的情况,谈谈你对“读书三到”的认识。_8. 小古文阅读。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注)流辈:人们。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句:得到佳句。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诟:责骂。胡:为什么。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好:_使:_执:_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

9、意思。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_3“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原因是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_9. 文言文阅读。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注释)值:碰上。昼寝:白天睡觉。托寐:装睡。会:指钟会。既而:过了一会儿。成礼:完成礼仪。1用学过的方法读懂故事,再判断下列说法。(1)故事中的“兄弟”指的是钟毓和钟会。(_)(2)故事中的兄弟二人都偷偷喝了酒。(_)(3)根据文言文的用词规律,“因共偷服药洒”中的“因”可以扩为

10、“因为”来理解。(_)(4)联系上下文,“既而问毓何以拜”这句话前面省略了问话人“父亲”。(_)(5)兄弟二人的做法,肯定有一个人是对的,有一个人是错的。(_)2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其父时觉:_且托寐以观之:_10. 阅读杨氏之子,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惠:_ 诣:_ 乃:_ 示:_2结合文意,照样子,写一写。杨氏 杨梅 杨家水果_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

11、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这句话的意思。_(2)这句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11. 课内阅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联系上下文填空。(1)_为_设果。 (2)孔指_以示儿曰。2这句话朗读时正确的读法是(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不在于( )A.杨氏之子的回答非常有礼貌。B.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

12、貌。C.他的回答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孔君平要承认孔雀是自己家的鸟,说的话才立得住脚。4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用准确的成语来形容他。(_)的孩子 (_)的孩子5想一想,孔君平听到杨氏子的回答以后,会说些什么?_12.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13、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太丘舍去(2)相委而去(3)下车引之(4)甚聪惠2翻译下面句子。(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_13.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这段文字选自_。2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

14、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_(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_(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4)其人弗能应也。_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D.他说的盾没有那么坚固,矛也没有那么锐利5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A.言过其实的人。B.说或做三思而后行的人。C.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的人。D.说或做不考虑后果的人。6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_14. 阅读理解。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15、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注释:期,约定。日中,正午时分。舍:舍弃,抛弃。不,通“否”。委:丢下,舍弃。引:拉。顾:回头看。1文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去:离开 乃:就,于是B.去:去掉 乃:才C.去:离开 乃:才D.去:去掉 乃:就,于是2选出下列句子意思正确解释。(1)待君久不至,已去。(_)A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B您等了我父亲很久他却还没有到,他已经离开

16、了。C我父亲没有等您,已经离开了。D我父亲等了您不久,已经离开了。(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A朋友感到生气,下了车想去拉扯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B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和元方握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C朋友感到高兴,下了车想去和元方握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D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扯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A和别人相约同行,却相互推诿后离开了。B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C和别人相约同行,却和其他人先离开了。D和别人相约同行,却委托别人来,自己先离开了。3选一选,在括号中填上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A陈太丘的朋

17、友 B元方 C陈太丘(1)(_)过中不至(2)(_)去后(_)乃至4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_和_两个人,通过对比描写,突出了_聪明、勇敢、识礼、有节,_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的性格特点。15.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释)鬻(y):卖。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或:有的人。弗:不。夫:放在句首的语气词,不译。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吾矛之利_(2)其人弗能应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_”的句子。_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4文中的楚人所说的“_”和“_”是自相矛盾的。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