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医院感染制度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66187659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科室医院感染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室医院感染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室医院感染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科室医院感染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室医院感染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根据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结合神经内科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便于提醒相关问题。“医院感染”管理方案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组长:组员:感染管理员: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活动内容要求1.由感染管理员负责记录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活动情况 ;2.每月对科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自查、分析、整改,对发生事件进行处置及对其效果进行总结,并实时记录;3.进行医院感染规范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等。4.对科室抗生素用药情况、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处置等情况严格监控。三 、神经内科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培训科

2、室医务人员掌握与神经内科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3.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检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发现 医脘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4.监督科室每一例“医院感染”发生后的HIS系统报告卡及时填写, 若为紧急情况应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或者总值班。5、 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6、 举办每月一次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7、 监督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8、 做好对卫生员、配餐员、陪护、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四、奖惩办法:1、 对所有感染病例要求及时按规定

3、上报,凡是上报不及时或者漏报的病例,将纳入绩效考核 ;2、 对已经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病例,要求及时在科室内登记,没有及时登记的情况,经统计后纳入绩效考核 ;3、 对其他相关医院感染监测指标进行评估,做得不足之处亦纳入绩效考核。医院感染有关制度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应急管理制度一、医院感染上报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特殊病原体感染,高度传染性病原体感染(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多重耐药菌感染,无菌操作和介人性操作所致感染,怀疑因输血、输液感染等。二、住院病人发生散发医院感染时,经 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报告,并 于24小时内通过医生工作站填写 医院

4、感染病例报告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三、发生以下情形时,科室或病区负责人必须在12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教部。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即: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侯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 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四、发生以下情形时,主管医师立即报告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教部。(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五、发生以下情形时,主管医师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教部(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六、患者在输液

5、中出现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负责医师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教部,同时应留取输注出现反应的液体及未启用的翰液管(同批号)送检验科进行热原检测,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七、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还应按照相关规定的内容、要求时限与程序,进行报告和处理。八、明确诊断为医院感染的病例,必须填写在病历首页中。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预案:为及时有效处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结合我我科情况,规定如下:坚持统一领导、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在医院相关工作组领导下,我科所有工作人员均无条件服从指挥,听从相应工作安排。 三、报告管理及应急启动程序:1、 经治医生、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微生物室检验

6、人员在发现以下情形时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教部报告。(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经治医师立即上报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教部。(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四 、应急处置及职责: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启动应急预案后,全科工作人员均应积极配合做好以上工作,服从医院的安排。 经治医师、医疗小组长、三线医师为以上

7、事件直接责任人,负责进行基本临床处置,及时向科主任、应急工作组报告情况等。(提醒一下,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一、神经内科基本监测1、 经治医师应及时诊断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神经内科由专人每月对医院感染病例总结分析。2、每月对医院感染病例的总结分析后,对做的不规范的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同时向科主任汇报。3、 每月开展医院感染漏报调查,漏报率10%。二、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的监测经治医师应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及时诊断并报告多重耐药菌,其规范参照“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控制指南” 。神经内科由专人每月总结多重耐药菌处置

8、情况,并纳入绩效考核。三.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在短时间内发现3例以上同种同源医院感染病例,或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医院感染病例时,立即报告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按照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流程进行处置。四、医院感染监测评价指标由专人负责每月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等指标,按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的指标(具体数值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进行科内考核。五、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监测 由护士长制定相关规范,医护配合执行,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监督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监测。无菌技术和清洁消毒一、无菌技术的概念1、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

9、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2、 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3、 无菌技术是防止感染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人体内的肠胃道、呼吸道、外生殖器及皮肤表面是带菌的部位,而 机体内的皮下组织、肌肉、骨骼、体腔及血液、淋巴液、脑脊液是无菌的部位。无论在有菌或无菌的部位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均 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 环境清洁:采用湿式清扫。无菌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清扫地面,减少走动,以 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治疗室采用人机共存空气消毒机在诊疗高峰时对空气进行消毒,每日不少于两次。2、 工作人员:修剪指甲,洗手,规范戴好帽子、口罩。必

10、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3、 物品保管: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茵包内,无菌包外要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期、责任人,按有效期或失效期先后顺序排放。过期或包布受潮均应重新灭菌。无菌包应每日清查。4、 取无菌物: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域,用 无菌钳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凡未经消毒的手和物品,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5、 保持无菌:进行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向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怀疑无菌物品被污染,不 可使用。6、 一物一人: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病人使用,

11、防 止交叉感染。消毒灭菌制度一、凡进人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二、根据物品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三、医务人员要了解化学消毒剂的性能、作用及使用方法。四、更换消毒、灭菌剂时,用于浸泡消毒、灭菌物品的容器必须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隔离预防制度一、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须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原则,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二、医务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下 班、就餐、开会时脱去工作服。三、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传播途径,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病房安置病人时应遵循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的原则,同种病原

12、体感染病人可安置一室。四、传染病人应收治于感染科,特殊情况下收治于我科时,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置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一、医务人员严禁留长指甲、戴戒指,应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皮肤清洁,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二、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洗手: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前后;进行无菌操作、手术及侵入性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脱去手套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三、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手消毒: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传染患者的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之后;需要

13、洗手而不便洗手时。四、每次洗手必须按照“六步或七步洗手法”的步骤与时间要求执行;手卫生效果监测结果达标,卫生手消毒10cfu/cm2。且不得检出致病菌。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控制指南一、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一)监测的目标菌1、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3、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4、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I型新德里菌属-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6、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7、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二)诊断与报告1、诊断:主

14、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因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株,从而做好治疗、消毒、隔离等工作,以防止扩散、流行。2、报告各医师或护士发现后及时报告科主任,主管医师通过医生工作站填写多重耐药菌报告卡。(三)监测与干预1、应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掌握本科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完善保存资料。2、暴发与流行的处置 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流行与暴发可能时,立即按照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进行处置。病区应检查所有的其他病人所用的抗菌药物方案,必要时停用所有可促进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而改用替代药物。二、预防与控制措施(一)严格执行手卫生实

15、施规范(二)消毒隔离措施 1、主管医师下达接触隔离长期医嘱。2、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措施,在床牌和病历卡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3、尽量进行单间隔离(如MRsA),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旁隔离,我科在病房条件允许时,将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患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4、必须尽量减少与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一个护士、一个医生,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5、医务人

16、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必须戴清洁手套,如果将与病人或其环境(包括家具、床栏杆等)有大面积接触,或病人有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工作人员要加穿隔离衣。当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医务人员还应当戴上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并在离开房间前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弃至黄色垃圾袋中。脱去手套后必须进行手卫生。6、在隔离房间门口悬挂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并提醒进入者应注意预防隔离并在出病室前做好手卫生。7、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输液架等)不能共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仪器

17、)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洁及擦拭消毒(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8、特别要做好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进行清洁并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

18、,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9、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或转科,应先电话通知诊疗单位和接收科室,以便采取相应隔离措施,防止感染的扩散。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各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同样依据以上方法进行清洁消毒。10、隔离的解除: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VRE须待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三、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二)发现多重耐药菌株应及时联系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请感染科、呼吸内科或临床药师进行会诊,及时进行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四、培训(一)医务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

19、和培训。(二)工人:集中培训或科内进行面对面的现场指导与演示,主要是手卫生、消毒隔离知识。(三)病人与家属:进行耐心的说明,并告知洗手等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提供洗手设施或手消毒剂。关于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报告及医院感染控制的规定一、本规定所指特殊病原体为:气性坏疽,炭疽,艾滋病,朊粒蛋白感染疾病(疯牛病等)。其中,炭疽,艾滋病(含初筛阳性)报告除按照本规定执行外,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规定执行。二、报告程序:1、经治医师或护士发现疑似/或确诊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外伤患者以涂片结果为准)时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同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教部、护理部。节假日和下班时间向医院总

20、值班报告,总值班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教部、护理部报告。三、医院感染控制:1、医师或护士发现疑似/或确诊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时,应立即对该患者根据常见传染病、特殊病原体感染隔离防护措施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2、工作人员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常见传染病、特殊病原体感染隔离防护措施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3、接触该类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布类,采用一次性,使用后双层医疗垃圾袋封扎,标识注明“特殊感染”字样,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4、复用的器械:由供应室集中处置。使用后,采用双层防渗漏布单/袋(外层清洁)包裹,注明“特殊感染”的名称,送交供应室按照规定方法处置。5、朊粒蛋白感染患者,使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的所有物品,用双层医疗垃圾袋封扎后,标识注明“特殊感染”名称,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6、如需转运患者(检查、转科),患者所属科室应负责转运途中的隔离防护(工作人员、患者),并事先通知接收科室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接收科室对转运车辆及转运中使用的防护用品进行现场消毒处置。7、终末消毒:物表、地面:0.5%过氧乙酸擦拭。空气:15%过氧乙酸7ml/m3加等量水加热熏蒸。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