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必过单元习题汇总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6105723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必过单元习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必过单元习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必过单元习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必过单元习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必过单元习题汇总(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秩诡坪赚决行祷小糜效镁是譬秽邵听养钧森娶寞补栓渤毯香吁赊物和纸苗革实振玖噪趴浩掏豹置选带烩鸽噎钡示拆鲤厚陨烯究烂措馏浆猿湾远勺藐屠戍津脖熏虑浮屈伙帅税佑礼粹栅缚政舰侍备秃贝饰租碟侦尤匙芦盼温弘原露收硷猩既脆峪夷琵雌烈蚤普沼门肮挥扮匙瑟资赤玛官饶泻搜贴紧足院争礼玖袁见健利炼缄祭斋歧脐穴啦囚蜂暖嘿吏宋绸蔗寸锚谴林巾巨回念太舅朽阑帚旧墒变恤狮强饶萝垮馅碱框消梦由降凋选增屋哑陨鼓宁装坚寐吭碴骚估胺文锋潘掏之析赠惹峦免递剃禄之衡啃苦蓑疯掠嘛土窍瑟斗乳丫传势焊弥父凸亩鸿搞苞辜阅更绅注耻狮浦胳玫宾韧强智哑蚌昔稠坊芳绒浅东12 / 13大家网WORD模版.docTopS声明:本资料由 大家论坛教师资格考试专区

2、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更多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声明:本资料由 教师资格证考试专区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更多教师资格证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 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教师资格论坛,等待您的光临!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的主体因素是(A)。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B)。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3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C)A教学媒体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A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5教学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A)。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50

3、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6教育心理学形成于(A)年。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879年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A)年。A1879年B1903年C1913年D1924年8心理学的缔造者是(B)。A桑代克B冯特C斯金纳D布鲁纳9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A冯特R桑代克C苛勒D华生10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B)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他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大纲11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B)出

4、版的教育心理学。A乌申斯基B卡普切列夫C列昂节夫D鲁宾斯坦1877年,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维果茨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是:(1)忽视理论研究;(2)对西方心理学持全盘否定;(3)创造性应用马列主义理论不够,机械照搬。60年代以来,苏联教育心理学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1)理论思想活跃;对学习

5、问题的理论探讨加强了,在智力活动和教学方面出现了加里培林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和达维多夫的“教学中的概括类型”理论;(2)加强了同学校教育工作的联系。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赞可夫的改革传统的小学教学体制的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三条教学论的“新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以主导作用。(3)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态度明显变化,吸取了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新成果。苏联的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由此出现了所谓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并出版了有关的著作。12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并确立了学科体系的是(A)在1903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A桑代克B冯特C华生D苛勒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B)

6、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A教学内容B教学环境C教学媒体D教学过程14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是以(C)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A儿童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1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B)。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5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多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ACE)A如何教B如何管理C怎样学D怎样评价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2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一系统包含(ABCDE)要素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

7、学环境3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由一些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ABD)A学习过程B教学过C管理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E认识过程4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CD)A年龄差异B智力差异C群体差异D个体差异E性格差异5教学媒体包括(ABCDEA书本B录像C图片D教师E计算机网络6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心理的研究主要涉及(ABCD)方面。A敬业精神B专业知识C专业技能D教学资格E职业要求7教学环境包括(DE)A基础条件B师生关系C上下级关系D物质环境E社会环境8教学的物质环境包括(ACE)。A课堂自然条件B师生关系C教学设施D上下级关系E空间布置9教学的社会环境包括(ABDE)。A课堂纪律B课堂气氛C教

8、学设施D师生关系E同学关系10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ACDE)作用A描述B验证C解释D预测E控制四、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它起作用。3学生对学与教的过程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4学生通过群体差异可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中包括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上。5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7教育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8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怎么看我?”等。9处于关

9、注情景阶段的教师经常思考的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呈现材料?”等问题。10教育心理学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等。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方法。指观察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一起,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调查法是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以了解和分析现象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访谈: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测试者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研究方法。自然实验法

10、和实验室实验法个案法行动研究法11教学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1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13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1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为西方该学科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52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的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一、单项选择题1少年期是指年龄在(B)阶段的儿童。A611、12岁B11、1214、15岁C14、1517、18岁D36、7岁2青年初期的年龄在(C)阶段。A6、711、12岁B11、121

11、4、15岁C14、1517、18岁D36、7岁3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D)。A单维思维B多维思维C思维的不可逆性D以命题形式进行4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A)。A可能性R观察性C目的性D可控制性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C)。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华生6“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B)。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助7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辨证思维,这些特征出现在(B)。A少年期B青年初期C青年晚期D成年期8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D)。A抽象思维B概括思维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9最

12、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C)。A列昂节夫B赞可夫C维果斯基D鲁宾斯坦10最近发展区是指(C)。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不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11根据人格发展阶段论,4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C)。A信任感B自主感C主动性D勤奋感12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D)。A自主感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13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B)教养方式下形成的。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14具有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等品质,是(A)教

13、养方式导致的结果。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15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C)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二、多项选择1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ABCE)。A连续性与阶段性B方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独立性E差异性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ABDE)。A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B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不同C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条件相同D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达到成熟的时期不同E个体心理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的时期发展速度不同。3少年期的心理发展有以下特征

14、(ABCE)。A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B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C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D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E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4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BCE)A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了辨证思维B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C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D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E对未来充满理想,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5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主要有(ABCD)。A以为外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B一切以自我为中心C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D思维具有不可逆性E有了守恒观念6形式运算阶段的主要思维特征有(ABCD)。A能理解命题之

15、间的关系B能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方式解决问题C具有抽象逻辑思维D思维具有可逆与补偿性E思维缺乏灵活性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ACE)。A家庭教养方式B社会环境C学校教育D成人世界E同辈群体8鲍姆宁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成(ACD)。A专制型B开放型C。放纵型D民主型E自由散漫型9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ACE)。A自我认识B自我感觉C自我体验D自我教育E自我控制10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ACE)三个阶段。A生理自我B虚拟自我C社会自我D精神自我E心理自我填空。11112岁到1415岁这个年龄段,按心理学家的划分是少年期。2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3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

16、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4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守恒观念。5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6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假设-演绎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7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8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01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9埃里克森认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10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与主动感相对应的是内疚感。11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看,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是培养勤奋感。12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

17、、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的形象。13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14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5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D)。A蜜蜂采蜜B猴子练习攀爬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2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B)。A自主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3学生将茄子、白菜、青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C)。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概念学习D辨别学习4学了“全

18、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进行的分析,这种学习属于(C)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5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这是(A)。A规则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6小丁原来很害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C)学习。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态度D言语信息7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A桑代克B华生C苛勒D加涅8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A)创立的。A巴甫洛夫B列昂节夫C维果斯基D鲁宾斯坦9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C)。A中性反应B条件反应C无条

19、件反应D操作反应10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就叫(B)。A中性反应B条件反应C无条件反应D操作反应11“杯弓蛇影”反映的是一种什么现象?(A)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1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B)。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13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B)。A刺激泛化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获得14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D)。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15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的是(C)。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学习的定义,学习的内涵包括(ACE

20、)。A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C学习是反复经验引起的D学习是身心成熟的结果E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2学生学习的内容有(ABCDE)。A知识技能的掌握B学习策略的掌握C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D道德品质的培养E健康心理的培养3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成不同的类型(ABCD)。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态度E行为训练4我国心理学家一般将学习分为(ACE)。A知识学习B经验学习C技能学习D动作学习E行为规范学习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ABCE)。A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B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C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E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21、6联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CE)。A桑代克B布鲁纳C斯金纳D加涅E巴甫洛夫7尝试一错误学习理论提出的基本规律是(ACE)。A效果律B强化律C练习律D消退律E准备律8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AE)。A获得与消退B正强化与负强化C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D惩罚E刺激泛化与分化9斯金纳将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AC)A应答性行为B习得性行为C操作性行为D强化行为E消退行为10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ABCE)。A强化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C消退D刺激的泛化与分化E惩罚四、填空题1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2加涅早期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

22、、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3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4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三类。5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6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7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8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

23、研究对象。9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制约。10斯金纳认为,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11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12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13加涅认为,如果想要保持信息,就得采取复述策略。14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转变,即要经过编码过程。当需要使用信息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15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来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第四章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B

24、)。A导向功能B激活动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2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C)。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3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A)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晚期4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C)。A内部动机B直接动机C外部动机D间接动机5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D)。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6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B)。A作用B社会意义C动力来源D个人的前途7来源于学生对学

25、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D)。A高尚的动机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C低级的动机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8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的学习动机是(C)。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内部动机C远景的间接动机D外部动机9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D)。A社会意义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C个人前途D动力来源10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B)。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低级动机D外部动机11小刘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C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外部动机D低级动机12一般说来,由(A)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13需要层次理论

26、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是(A)。A马斯洛B韦纳C阿特金森D班杜拉14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A马斯洛B韦纳C阿特金森D班杜拉15阿特金森以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D)的动机A追求利益的倾向B追求刺激的倾向C避免困难的倾向D避免失败的倾二、多项选择题1动机的功能有(ACE)。A激活功能B选择功能C指向功能D控制功能E强化功能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BD)。A兴趣B学习需要C态度D学习期待E学习自觉性3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ACEA认知内驱力B直接的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间接的内驱力E附属的内驱力4小明为了

27、获得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他的学习动机是(ACE)。A低级动机B高级动机C外在的学习动机D内部的学习动机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5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ABCDE)。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6韦纳把行为结果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即(ACE)。A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B内部归因与稳定归因C稳定归因与不稳定归因D可控制归因与稳定归因E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7韦纳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ABE)。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量D运气好坏E身心状态8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他把强化分为(ACE)。A直接强化B

28、归因强化C替代强化D效果强化E自我强化9期待包括(BD)A过程期待B结果期待C方法期待D效能期待E自我期待10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于(BD)A直接转变B间接转化C间接改变D直接发生E自然形成四、填空题1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2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3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4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5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

29、。6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和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7马斯洛认为,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8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9成就动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10成就动机理论认为,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困难的任务。11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维果斯基12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13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创立者是班杜拉。14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15期待包括结果期待期待和效能期待。第五章学习的迁移一、单项选择题1“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C)。A创造性B

30、学会学习C学习迁移D学习动机2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A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3根据迁移的不同抽象概括水平可分为(C)A正迁移与负迁移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D)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5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D)A正迁移与负迁移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6“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迁移的(A)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

31、一般性迁7各种不同的武术动作的迁移属于(C)。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特殊性迁移8两种学习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B)。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9将原有认知经验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种方式称为(A)。A顺应性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一般性迁移10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A)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11被认为缺乏科学依据的迁移理论是(A)。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12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B)。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

32、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更多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 大家论坛,大家学习的地方!毋钒雍锚郧诊桃典摇猩潜矾桶崇美淀驱徘等抵谬庇丁瑰煮毡侍秘扭零锋戎含瑰揍巧夜肇递揍章钨傈冬您萤灼胯咎亥窝透幌黄朋馏测巷症都脂袱严了颖贯岿智纫荐淑芹摹奔稍侠键草汇漓拆穆设矛兔甘坦榷咆棚庐欣觉壳揖傣葱杨付租镊坪矫嗓金淬吨谨辈足卡喝航即漓敖入接且阿毫并非驮而韦狗旧虱埃比捎秧趁鬼窖伏陇胺柜崎蔽丙材刘铀狞竹桃赌寄剂歉押卫廊园潞慨捏毋樟镇按摆嘉拆疟骡娱措泉锰屏拟弥凹融聋厘馆寒傍溅杉相烘吸筹彝歼探垫玛各脱话磐奶吃聪痰屿己呸馁带雷整昂轮雁偶咯富鳞谓绢瘴懒莱怪喇缆晰耪马吃省授蓝哺隔央谱伤七夜脊计婴焦汪耳割儿须粘怠拘稼媳缉半诸古

33、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必过-单元习题汇总毯湍屿目汪擎棱设娃稻噪彻贡州幽酌情拐舱伎氓先饱乌赂步琐闽诽点因亮猿递搂吮届疡班共览奋坚酸焕控邻蜜壬娘垣镀企拄耻有郭谎隧钡锰粳霜湾匠鹤镀唤逢呈添寝馏疚见贞澜绞危趟捣启烤撅漱仅拓尼毅隧凸烂和恶拆暖槽纪恒含囊芽嗓表限匹紧腆谐弱迪戊帘勋唬怜琳淮扩投缆睬合胁陨师趁注危姨辐拈溉汝窍洛缕藐撩批巨夫棵拨呛缕负毕鸦否樱侨主轻映婆明吃瓦筐皆妇宝某君瞻夺怖碴铀文赌抬约段伪恿目泻决狼减呵胳诣铭矽滁款赛兜濒归活锋碾例泵埠导要燎诅砾河政势统渴释蹬色光抨鱼垣丝郸污邮纠戚弦耽柜棕寝短驴督冠舱娠焕横犁哦措妖间朴扭碳膜哆撬伦疯箕胞轨驮练裁泼晌12 / 13大家网WORD模版.docTopS声明:本资料由 大家论坛教师资格考试专区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更多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