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工程名词解释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66091965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分离工程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分离工程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分离工程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生物分离工程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分离工程名词解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膜分离的概念: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或者:利用具有一定选择性透过特性的过滤介质进行物质的分离纯化。离子交换:在吸附剂与溶液间发生离子交换,即吸附剂吸附离子后,它同时要放出等当量的离子于溶液中。亲和层析:是利用生物分子对之间所具有的专一而又可逆的亲和力使生物分子分离纯化的技术。过滤:是在外力作用下,利用过滤介质使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一种单元操作。或者:利用薄片形多孔性介质(如滤布)截留固液悬浮液中的固体粒子,进行固液分离的方法。重结晶:是利用杂质和结晶物质在

2、不同溶剂和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将晶体用合适的溶剂再次结晶,以获得高纯度的晶体的操作。分辨率:也称分离度。它是指相邻两色谱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底宽平均值之比。晶体:形成新相(固体)需要一定的表面自由能。因此,溶液浓度达到饱和溶解度时,晶体尚不能析出,只有当溶质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后,才可能有晶体析出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是结晶的前提;过饱和度是结晶的推动力。初级分离:指从菌体发酵液、细胞培养液、胞内抽提液(细胞破碎液)及其他各种生物原料初步提取目标产物,使目标产物得到浓缩和初步分离的下游加工过程。截留率:表示膜对溶质的截留能力,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真实截留率和表观截留率)自溶:通过调节温度、PH值

3、或添加有机溶剂,诱使细胞产生溶解自身的酶的方法,也是一种酶溶法。保留体积Vr:指从进样开始到被测组份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点时所通过的流动相体积。死体积V::指色谱柱内固定相颗粒间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间以及检测器的空间的总和,当后两项很小而可忽略不计时,Vm可由tm与流动相体积流速Fo(ml/min)的乘积计算。理论塔板高度:单位理论塔板的长度称为理论塔板高度。它等于色谱柱长度除以理论塔板数。用理论塔板数与板高表示柱效率时是等价的。过饱和溶液:溶质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时,该溶液称之为过饱和溶液;溶质只有在过饱和溶液中才能析出。分子筛层析法:又称凝胶过滤层析法,是以各种多孔凝胶为固

4、定相,利用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子量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技术。阻滞因数:是在色谱系统中溶质的移动速度和一理想标准物质(通常是和固定相没有亲和力的流动相)的移动速度之比,即R二溶质的移动速度/流动相在色谱系统中的移动速度分离因子:某一瞬间被吸附溶质量占总量的分数,又称质量分布比。即a=q/Ct(C为溶质总浓度,包括游离和被结合)。膜组件:由膜、固定膜的支撑体、间隔物以及收纳这些部件的容器构成的一个单元,又称膜装置。亲和吸附:是利用溶质和吸附剂之间特殊的化学作用,从而实现分离.扩散层:在胶粒周围的一部分阳离子由吸附层表面分布至胶粒阴电荷不能吸引的最小距离所形成的非牢固结合层。体积浓缩倍数:即料液体积与溶剂体

5、积的比值。正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高于流动相的极性,因此,在这种层析过程中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比极性大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先从柱中流出来.比较微滤、超滤、反渗透的区别和共同点?答:超滤(UF)和微滤(MF)都是利用膜的筛分性质,以压差为传质推动力。UF膜和MF膜具有明显的孔道结构,主要用于截留高分子溶质或固体微粒。UF膜的孔径较MF膜小,主要用于处理不含固形成的料液,其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溶质和水分透过膜,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溶质被截留。因此,超滤是根据高分子溶质之间或高分子与小分子溶质之间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微滤过程中,膜两侧渗透压差较小,所以操作压力比反渗透操作低,一般

6、为0.11.0MP3微滤一般用于悬浮液(粒子粒径为0.110小)的过滤,在生物分离中,广泛用于菌体细胞的分离和浓缩。微滤过程中膜两侧的渗透压差可忽略不计,由于膜孔径较大,操作压力比超滤更低,一般为0.050.5MPa。反渗透:溶质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如果欲使高浓度溶质一侧溶液B中的溶剂(水)渗透到纯水侧A,在B侧所施加的压力必须大于此渗透压,这种操作称为反渗透。传质推动力是压差;分离原理为筛分。层析分离技术1.根据机理不同,色谱分离可分为那几种?简述各种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与其他分离技术相比,色谱分离技术有何特点?答:按分离机理不同分类:吸附层析、分配层析、凝胶过滤层析(1)吸附层析:混合物

7、随流动相通过固定相(吸附剂)时,由于固定相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不同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2)分配层析:其固定相和流动相都是液体,具原理类似于液液萃取,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在两液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其中,固定相是由固定液与载体结合后形成的。(3)凝胶过滤层析:根据物质分子大小不同而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又称分子筛色谱。由于大分子和小分子在通色谱柱时,所通过得路径不同(大分子进入空隙,小分子进入孔内),流出色谱柱的时间不同,从而得到分离。其固定相为凝胶,流动相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缓冲溶液。与其他分离技术相比,色谱分离技术的特点:分离效率高,应用范围广,高灵敏度的在线检测,快速分离,过程自动化操

8、作。2 .比较分配色谱中的分配系数、吸附色谱中分离因素及凝胶色谱中的分配常数有何异同点?答:在层析过程的某一时刻,如果流动相中样品的浓度为Cm固定相中样品的浓度为Cs,则分配系数K定义为:K=Cs/Cm为了更好地描述层析过程中C总Cs之间的关系,在分配层析中直接用分配系数K表示,在吸附层析中衍生出分离因数a,在凝胶层析中衍生出分配常数Kd。(1)分配系数在分配层析中,分配系数:类似于溶剂萃取中的分配系数K=cs/cmcs、cm分别为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当溶质的浓度较低时,K为常数一一线性色谱;当溶质的浓度较高时,K为溶质浓度的函数一一非线性色谱。?在层析过程中,分配系数

9、较大的组分,迁移速度较慢;而分配系数较小的组分,迁移速度较快。因此,分配系数相差较大的两种物质很容易通过层析过程进行分离。(2)分离因数分离因数:某一瞬间被吸附的溶质量占总量的分数(a表示):a=cs/(cs+cm)0a1的情况,表明除了凝胶的分子筛作用外,还存在着吸附作用。3 .色谱的分离度是如何定义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Rs=(两峰之间的距离)/(平均峰宽)Rs表示色谱峰的分离度,Rs1,两个峰被完全分开,即为最佳的分离条件。分离度取决于分离效率和选择性:分离效率取决于峰宽;选择性取决于两峰之间的距离。4 .离子交换色谱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常用的离子交换剂有哪几类?答:原理:利用离子交换

10、剂作为层析支持物(固定相),由于带有不同电荷的蛋白质与固定相间的静电作用力(吸附力)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目。最为常见的包括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素、离子交换葡聚糖和离子交换琼脂糖等。5 .离子交换色谱的洗脱方式有几种?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适合?按操作方式:恒定洗脱(isocraticelution),分步洗脱(stageelution),梯度洗脱(gradientelution)按洗脱机理:改变缓冲液盐浓度,改变缓冲液pH,改变缓冲液盐浓度和缓冲液pH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尿素、盐酸胴洗脱体积:5倍床体积以上6 .亲和色谱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其核心部分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接枝手臂”?在重组蛋白的

11、分离纯化中,如何通过上游技术来简化下游的分离纯化技术?答:主要有载体(担体),配体与目标物,接枝手臂组成,其核心部分是配体的选择和亲和吸附的合成。接枝手臂的作用:当配基的分子量较小时,将其直接固定在载体上,会由于载体的空间位阻,配基与生物大分子不能发生有效的亲和吸附作用。需要在配基与载体连接一个“接枝手臂”,以增大配基与载体之间的距离,使其与生物大分子有效的亲和结合。7 .凝胶过滤色谱的原理是什么?有何特点?答:原理:凝胶过滤层析又称凝胶排阻色谱,分子筛色谱法,凝胶过滤法等。利用凝胶过滤介质为固定相,根据物料中溶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异的液相色谱法。特点:(1)操作方便,条件温和,不会使物质变性;

12、(2)色谱介质不需再生,可反复使用。(3)分离效率高,回收率较高。(4)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初级分离,脱盐等。(5)分辨率较低,需采用细长柱。(6)经过凝胶过滤色谱后样品被稀释,上样前需进行浓缩8 .凝胶过滤色谱的凝胶特性参数有那些?理解它们的具体含义。答:(1)排阻极限(exclusionlimit)是指不能扩散到凝胶基质内部中去的最小分子的分子量。(SephadexG-50的排阻极限是30kDsj)。分级范围(Fractionationrange)它指出了当溶液通过凝胶柱时,能够为介质阻滞并且分离的溶质分子量范围(SephadexG-50,它的分级范围为150030000)。(3)吸水量

13、(Waterregains)1g干凝胶所吸收的水分称为吸水量(SephadexG-50的吸水量为5.00.3g)。溶胀率=吸水量X100%(4)凝胶粒径凝胶颗粒一般为球形,其粒径大小对分离度有重要影响(粒径越小,其分离效率越高)。100-200目(50-150pm)(5)床体积(Bedvolume)表示1g干胶在溶胀后所具有的最后体积(SephadexG-50的床体积为9一11ml/g干凝胶)(6)空隙体积(Voidvolume)表示填充柱中凝胶粒子周围的总空间即V0(用平均分子量为2000kDa蓝色葡聚糖测出)。9 .凝胶过滤色谱的操作过程与吸附色谱有那些主要区别?答:吸附色谱固定相通常是活

14、性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乙烯、聚酰胺等固体吸附剂,所以吸附色谱也称液固吸附色谱。活性硅胶最常用。10 .凝胶过滤色谱主要应用于那些方面?答:(1)脱盐及缓冲液的更换:由于蛋白质与盐的分子量相差较大,因此,很容易通过凝胶过滤色谱将二者分开;了更换缓冲液,可将平衡缓冲液和洗脱缓冲液使用需更换的缓冲液,这样,脱盐的同时即可将样品缓冲液进行更换。?脱盐柱体积可从1ml2,500L;脱盐柱的型号常用SephadexG-25(2)分级分离:当目标蛋白大于凝胶的排阻极限,而杂质处于排阻范围内时,容易得到较纯的目的蛋白;但事实上,由于凝胶的孔径具有一定的分布,要想将目标蛋白和杂蛋白完全分开,具有一定的难度(

15、3)分子量的测定:在凝胶过滤介质的分级范围内蛋白质的分配系数(或洗脱体积)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KD=a-blgMW,所以,凝胶过滤色谱可用于未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11 .疏水作用色谱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疏水性作用色谱(Hydrophobicinteractionchromatography,HIC)是利用表面偶联疏水性基团(疏水性配基)的疏水性吸附剂为固定相,根据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之间的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异进行蛋白质类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色谱技术。??蛋白质分子中具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在水溶液中,尽管大部分疏水基团被折叠在分子内部,表面为极性和荷电基团,但总有一些疏水性

16、基团或极性基团的疏水部位暴露在蛋白质表面;根据蛋白质“盐析沉淀原理”,在离子强度较高的盐溶液中,蛋白质表面疏水部位的水化层被破坏,暴露出疏水部位,疏水性相互作用增大;因此,在疏水作用色谱中在样品吸附阶段采用高盐浓度的溶液使目标分子结合在层析柱中,而在洗脱阶段采用降低洗脱剂中盐浓度的方式减弱这种疏水作用力,从而解吸溶质达到洗脱的目的。12 .疏水作用色谱与离子交换色谱有何区别与联系?答:疏水性作用层析(HIC)主要用于蛋白质类大分子的分离纯化。虽然HIC不如离子交换层析(IEC)应用普遍,但可作为IEC的补充工具。如果使用方法适当,HIC具有与IEC相近的分离效率。HIC具有如下特点:??由于在

17、高浓度盐溶液中疏水性吸附作用较大,因此HIC可直接分离盐析后的蛋白质溶液(不需脱盐);??可通过调节疏水配基链长、种类和密度来调节吸附剂的疏水性,因此可根据目标蛋白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吸附剂;??疏水性吸附剂种类多,选择余地大,价格与离子交换剂相当。??与同样基于溶质和层析介质间的疏水作用进行分离的反相层析(RPC)相比,其疏水配基的作用力较小,因此洗脱条件较为温和,在分离纯化蛋白质方面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13 .膜分离过程中,有那些原因会造成膜污染,如何处理答:(1)膜污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附着层被滤饼,有机物凝胶,无机物水垢胶体物质或微生物等吸附于表面;另一种是料液中溶质结晶或沉淀造成堵塞.

18、(2)膜污染是可以预防或减轻的,措施包括料液预处理,膜性质的改善,操作条件改变等方式.膜污染所引起的通量衰减往往是不可逆的,只能通过清洗的处理方式消除,包括物理方法冲洗和化学药品溶液清洗等.14反相色谱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反相层析(Reversed-phasechromatography,RPC利用非极性的反相介质为固定相,极性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是根据溶质极性(疏水性)的差异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反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溶质在固定相(非极性介质)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取决于溶质的疏水性:溶质的疏水性越大,其在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越大。烂类化合物的分配系数与其分子所含碳原子数成正比。当周

19、定相一定时,可通过调节流动相的组成来调整溶质的分配系数。流动相的极性越大,溶质的分配系数越大。因此,RPC采用降低流动相极性(水含量)的线性梯度洗脱法。15.分析反相色谱与疏水作用色谱的区别与联系。答:相似之处:均是利用不同物质与固定相之间的疏水性作用力不同进行色谱分离。不同之处:??固定相的疏水程度不同;??流动相组成不同;??操作方式不同;应用范围不同。16简述过饱和溶液形成的方法答:(1)热饱和溶液冷却(等溶剂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体系;同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幅度要适中(2)部分溶剂蒸发法(等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变化不大的体系,或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体系;(3)真空蒸发冷却法使溶剂在真空下迅速蒸发,并结合绝热冷却,是结合冷却和部分溶剂蒸发两种方法的一种结晶方法.化学反应结晶加入反应剂产生新物质,当该新物质的溶解度超过饱和溶解度时,即有晶体析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