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原因及建议

上传人:ly****51 文档编号:66076161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挑战杯原因及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挑战杯原因及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挑战杯原因及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挑战杯原因及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挑战杯原因及建议(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筑工人老龄化原因一、社会环境的整体原因1、中国社会老龄化严重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是,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开展迅速,以60岁作为老龄化标准,预计2026年将达3. 04亿,2039年将高达4亿人,假设以65岁为标准,我国老龄人口从1953年7月1日的2 504万增加到2005年11月1日的10 045万人,增长3. O1倍。按照世界银行2002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 67 %我国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1. 04%。在人口构造的宏观层面,中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整个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进一步造成建筑工人的老龄化。2、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

2、得农村籍户口建筑工人被贴以“农民工的标签,他们虽然从事建筑工人的工作,但身份仍是农民,这一根本属性决定了他们不能享受城市市民的同等待遇,其根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其社会保障状况令人担忧。另外,由于建筑工人的底层劳动者的身份,他们得不到足够的社会尊重。这一因素成为新的劳动力进入建筑业的壁垒之一,导致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3、社会对建筑工人存在歧视建筑工人属于底层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对其存在歧视。在许多年轻人看来,建筑劳务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工作不太体面,加上其社会保障不甚健全,建筑工人的生活稳定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从事建筑方面的工作。使得缺乏“新鲜血液补充建

3、筑工人群体,加剧了建筑工人老龄化。4、社会保障制度原因建筑工人缺乏根本的社会保障。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人群体不断壮大,但往往处于体制外的社会经济地位,他们是新市民,但解决其就业、子女教育却困难重重;他们是新兴的工人阶层,但工资收入、劳动保护、医疗养老等却缺乏保障。在这种长期以来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情况下,建筑工人得不到最根本的社会保障权益,维权困难。于是,大量的既有建筑工人退出建筑工人这个群体,年轻人也不愿从事该行业,使得建筑工人老龄化日益凸显。5、惠农的政策原因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使中国的农村政策有了重大的改变,国家加强了对农民增收问题的关注,极大的调整了农民的

4、积极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时收入甚至比外出务工还要多。因此,大量的农民不再愿意进城务工,而进城务工的农民是建筑工人的主要来源之一,这样在人力资源的源头上加剧了建筑工人老龄化。二、 建筑行业本身原因1、建筑行业开展遇到瓶颈在未来几年,根底设施建立趋于饱和,房地产去库存,房产市场的遇冷以及效劳业的开展,很多年轻的劳务人员会从建筑市场流出,向环境较好、工作轻松的效劳业转移,建筑市场的平均用工年龄可能会更高,老龄化现象也更加严峻。2、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筑生产具有规模大、工种工序多、施工环境复杂、流动性强的特点,导致建筑业从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平安风险大。同时,与

5、其他行业相比,生活设施简单,文化娱乐设施缺乏,工人住宿条件、饮食条件、医疗条件较差。因此,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阻碍新的劳动力进入建筑业的又一重要因素。艰辛的工作环境让很多年轻人远离了这个行业。相比其他的行业,建筑行业比较苦。同时,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独生子,他们从小没吃过苦,根本干不了建筑行业的活。三、 建筑工人自身原因1、年纪大的人出于生存及其他需要这些高龄建筑工人,往往不具备其他技术能力,只能选择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2、年轻建筑工人的特征同时,由于建筑行业缺乏年轻的女性从业者,不方便年轻的男性建筑工人出于寻找伴侣。此外,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尤其是一些未婚男青年,如果想找到伴侣,则必须要

6、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建筑行业地位低、环境差,如果年轻人来干这个,不大好找伴侣。所以他们大多不愿从事建筑行业。3、工作的不确定性太大建筑行业对于普通工人而言,除了辛苦以外,更重要的是,从事建筑工作没有保障、没有前途。通常情况下建筑工人是做一天活,算一天工钱,遇到刮风下雨天,就挣不到钱。有时到了年底,出现拖欠工资还有可能拿不到工钱。目前大局部工地上的工人工资都不是按月发放,而是集中在每年中秋、端午和春节三个节日发。一旦遇到开发商资金链出现问题,就不能及时拿到工资。对于来自农村的建筑工人来说,情况更为严峻,如果遇上水稻、小麦收割的时节,不少工人就要回乡,这个时候赚到的工资就更少了。解决建筑工人老龄化

7、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一、社会制度方面1、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转移,也是阻碍建筑工人换代的原因之一。应通过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构造,使农村籍建筑工人的身份发生根本性转变,成为真正的建筑产业工人;同时,通过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促进劳动力在城乡的合理流动,以利农村的充裕年青劳动力向建筑业转移,解决建筑用工老龄化问题。政府应及早从待遇、福利等角度规用工市场。2、提高建筑业劳动力工资水平建筑工人老龄化现象的出现,是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劳动力价格上升这一必然趋势的前奏。目前工资水平仍然是建筑工人择业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

8、,建筑业企业应审时度势,根据市场规律,及时提高建筑业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提高建筑工人社会经济地位,增强行业工资竞争力,从而增强行业吸引力,才能在劳动力竞争中获得优势,保证企业劳动力的持续供给,缓解建筑工人老龄化问题。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建筑工人的就业环境,维护其合法权益,提高其社会地位,吸引新生代农民参加建筑业。政府应主动承担建立完善建筑工人社会保障体系的责任,逐步建立和完善失业、养老、医疗保险和工伤赔偿制度;积极探索和尝试建立失业最低保障金制度,通过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出资,有条件地逐步建立建筑工人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把建筑工人及其家属的方案生育、子女

9、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卫生防病、法律效劳和治安管理工作等,列入各有关部门和社区的管理责任围。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人的后顾之忧。二、建筑行业自身1、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2、建立完备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完备的建筑产业工人教育培训体系,为建筑业源源不断输入年轻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为从业的建筑工人提供继续教育与培训的时机,提升建筑工人整体素质。(1)准确定位,实施建筑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借鉴兴旺国家建筑产业工人培养的经历,将现有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建筑产业工人培养的主阵地,对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即为建筑业培养具备中等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实施建筑产业工人培训工程。建立建筑用工培训费用

10、合理分担机制,区分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型培训,按受益程度不同,由政府、建筑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共同分担。依赖现有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劳务用工输入地的各类成人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多样化的培训形式,考虑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程度不同,开展分层次培训;在时间上可根据工人工作时间特点,安排持续的夜校培训、短期集中脱产培训、假期或周末培训等。3、改善建筑业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4、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具体目标是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科技含量,提高建筑业技术装备率和机械化水平,并在建筑标准化的根底上,开展建筑预制构配件、制品和设备的生产,实现建筑产品工厂化和产业化生产。通过建筑业转型升级,施工上可从现场

11、浇筑向构件、装配式方向开展,建筑构件、成品、半成品以后场化、工厂化生产制作为主,能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减少户外露天作业和登高作业,改善建筑工人劳动条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优化工人作业环境,改善建筑业职业岗位特征,提高建筑岗位工作舒适度和体面度,从而增强建筑岗位的吸引力,增加建筑业劳动力的供给。同样重要的是,能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直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降低建筑业劳动力需求。目前,建筑业“苦、脏、累、险和流动性大的行业特征是影响其现有劳动力队伍稳定和新增劳动力来源的最根本因素;同时,我国建筑业劳动力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还很低,因此,必须通过转型升级来根本改变其“苦、脏、累、险的行业特征和提升劳动生产率。.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