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三)(解析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66052596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5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7届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三)(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7届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三)(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2017届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三)(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三)(解析版)(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内胰岛素、胰蛋白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组成两者的化学元素都有C、H、O、NB控制两者合成的基因在骨和心肌细胞中都存在C两者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D前者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分解,而后者可连续发挥功能2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的温度下(t1t2t3t4)测得光照相同时间后各装置内O2的增加值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O2的消耗值,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

2、度的升高而升高B在四种温度下,植物在t3温度时光合作用生成O2总量最多Ct4温度下,将装置置于光下8h后,再置于黑暗中8h,结果装置内O2总量不变D光下叶肉细胞中O2浓度最高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上3研究发现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者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科学家通过体外实验,将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B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C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D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运输两种方式在同时进行4下列

3、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裂细胞都必须先进行DNA复制和DNA聚合酶等蛋白质的合成B蛙的红细胞和受精卵中的中心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作用不同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与神经细胞中染色体DNA的含量相同D观察四分体的最佳树料是花蕾期的花药细胞5梭菌毒素“Tpel”可使动物细胞内的“某蛋白质”变性失活,致使该细胞凋亡这一发现或将有助于研究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某蛋白质失活的可能是Tpel引起该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改变B细胞凋亡的原因是细胞内全部基因不能表达C癌细胞是一类能不断分裂,但不能分化的细胞D癌变前后的细胞中,基因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6下列关于以“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分

4、析中,错误的是()A本实验使用的生物材料还应包括不含32P的大肠杆菌B实验中T2噬菌体培养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C本实验预期的最可能结果是上清液中放射性强,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弱D仅仅本实验还不足以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7下列有关以1分子含5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为模板,含3H的核苷酸为原料,复制N次DNA分子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3H可能分布于核苷酸的核糖或碱基或磷酸中B子代DNA的两条链均有3HC复制过程需要消耗(2n1)1000个脱氧核苷酸DDNA复制速度受酶活性、温度、pH等限制8如图是基因M、N、P对某种生物性状控制关系(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5、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表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B表现出性状2的个体基因型特点是ppM_nnC表现出性状3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有4种D基因型PpMmNn个体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性状1的个体占9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不一定发生在生殖过程中B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型,但不一定出现新性状组合C发生基因重组的非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有丝分裂中细胞内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可实现基因重组1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而进化是不定向的B大量使用抗生素会使病毒产生了耐药性突变C种群基因频率的不断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6、D新物种的形成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11如图所示是两种细胞间信息交流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间信息交流离不开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信息分子在发挥作用后会立即失去功能,提高了调节的准确性C信息分子通过胞吐形式迅速排出,有利于提高调节的速率D与A图模式相比,B图所示方式作用更快、范围更广12如图表示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食后,人体可通过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B寒冷环境中,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使的分泌减少C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量明显增加,则和的量可能会减少D“感受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组织”构成一条完整反射弧13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

7、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下列选项与这种心脏病致病为相似的是()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荨麻疹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1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pH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B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主要原因是HIV破坏了T细胞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D神经细胞释放的递质需要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1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B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的

8、过程属于初生演替C人类活动可能加速群落演替、改变演替的方向D群落自然演替的结果一定会使群落丰富度增加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不需接种酵母菌,但需要人工接种醋酸菌B先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后供氧进行果醋发酵C实验中可通过控制发酵温度防止杂菌污染D在进行果醋发酵前,需要适当调节发酵液的pH等17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灭菌后的培养基要冷却到室温后才能倒平板B本研究适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时要将培养皿倒置是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18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

9、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得到克隆动物是培育新物种的一种方式B在培育转基因植物过程中,通常用CaCl2处理植物细胞,以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C茎尖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离体培养时不需要脱分化即可培养成完整的植株D筛选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时,需要运用到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19如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由于饲养猪、鸡延长了食物链,提高了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效率B蝇蛆和蚯蚓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可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合理使用农家肥既提高土壤肥力又能增加大气中CO2浓度,利于葡萄和蔬菜增产D该生态工程建设主要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生

10、物多样性原理20如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乙、丙分别是安全阀、放气阀和压力表B使用时应在锅内水煮沸并排除全部冷空气后才关闭乙C灭菌结束后应立即打开乙,放出锅内热蒸汽D为达到良好灭菌效果,丙上数据应在100 kPa下维持1530 min二、多项选择题:21下面是关于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菠菜的稍带叶肉的下表皮中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B质壁分离发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液泡逐渐缩小且颜色变深C经解离和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D经苏丹染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以观察到许多橘黄色小滴22水稻花粉粒中淀

11、粉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非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蓝黑色,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橙红色用纯种的非糯性圆花粉粒水稻与纯种的糯性长花粉粒水稻进行杂交,F1全为圆粒非糯性品种(花粉粒非糯性或糯性基因以W、w表示,花粉粒形状基因以L、l表示)取F1成熟花粉,加碘染色后在显微镜观察下并记载花粉粒的类型及数目,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花粉粒类型蓝黑色圆形蓝黑色长形橙红色圆形橙红色长形数目28262726A两对相对性状中圆花粉粒、非糯性属于显性B实验结果表明F1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雄配子C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橙红色圆粒花粉的基因型为WWLL或wwLl23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

12、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在黑暗中培养12h,测量胚芽鞘向右的弯曲角度(如图1所示),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胚芽鞘的弯曲度B胚芽鞘向右弯曲的主要原因是右侧细胞生长速率快于左侧C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D在黑暗中培养的目的是防止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4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需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B每天应定时取样统计一次样品中酵母菌数量C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D培养后期样品液稀释度过高会导致结果偏小25现代生物科技中

13、,下列处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人工薄膜包裹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制备人工种子B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上,可防止目的基因随花粉逃逸C给供体母牛饲喂含有促性腺激素的饲料可促进其超数排卵D为防止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三、非选择题26(8分)伊乐藻是一种多叶沉水植物,细胞内液泡发达如图是以伊乐藻为材料进行系列实验,请冋答相关问题(1)伊乐藻的叶是实验室观察叶绿体的良好材料,因为伊乐藻细胞中(2)用质量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处理伊乐藻叶肉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绿色颗粒分布范围,实验人员再用清水处理时发现,伊乐藻细胞没有变化,这可能原因是(3)在进行“

14、伊乐藻和菠菜叶绿体中色素种类及含量比较”实验时,使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的原理是在比较两类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种类时,可利用纸层析法先将色素分离,再根据等比较两类植物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含量(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环境因素对伊乐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装置,实验过程中从导管中流出的水的总量可以代表,试写出利用该装置探究光强度对伊乐藻光合速率的影响的简单实验思路:27(8分)为探究不同光暗交替频率对某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健壮、状态基本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其中D组连续光照8min; A 组先光照4min后黑暗处理4min;B组植物先光照1min再黑暗处理1mim

15、交替4个周期;C组先光照30s再黑暗处理30s,交替8个周期(如图所示)实验结果是A组植物积累有机物的相对含量为M%,B组为70%,C组为94%,D组为100%请据图回答(1)本研究中,四组实验选择的植株要“生长健壮且状态基本相同”,其目的是试再举出两种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环境因子:(2)四组实验中D组起作用,预计A组结果的M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0%(3)实验中,暗处理时期,前阶段(光处理)产生的会在叶绿体的(填场所)中被用于(4)实验结果表明,随者光暗交替频率的增加,植物光合速率增加,试解释:28(8分)黄曲霉素(AFT)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丙酮等有机溶剂,因而在动物体内难

16、分解,长期摄入AFT会诱发肝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AFT在人体内难分解易累积可能与它有关,因此,食物或动物饲料中的AFT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随着营养级的升高,其浓度(2)研究发现AFT的细胞毒作用原理主要是干扰mRNA的功能和DNA的合成:AFT能与tRNA结合形成AFTtRNA加成物,后者能抑制tRNA与某些氨基酸 (如赖氨酸、亮氨酸等)结合的活性,进而影响了蛋白质合成的阶段有研究表明,AFT与DNA分子中的鸟嘌呤G结合,结合后的G能与碱基T互补配对有研究发现在1992年某地区发现有5例p53基因中第249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第三个碱基发生改变,由AGG转变为,这类基因突变属于(3)研

17、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研究AFT对动物血液的毒性试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染毒 选择25只健康的小白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以含不同量AFT的食物喂养,每只每天0.10kg,连续染毒15天b取血 在染毒第20天采集小鼠血液c红细胞、白细胞密度统计 吸取小鼠20L血液,经适当稀释、充分混匀后,静置15mim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观察计数组别一二三四五AFT 剂量(mg/kg 体重)0142846140红细胞数量(万/mm3)904887.2856.4696.1519.1白细胞数量(万/mm3)0.761.071.241.321.42分析实验数据发现,AFT剂量与小鼠白细胞数量呈,而与小鼠红细胞数量呈高度负

18、相关,说明若在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红细胞、白细胞密度统计”操作过程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浮液,向计数室中滴2滴悬浮液加盖玻片静置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上述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如果不规范,则统计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29(8分)肾性尿崩症是由于控制肾小管壁细胞上的抗利尿激素(AVP)受体的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的一种遗传病研究发现AVP受体的合成受两对基因共同控制,且它们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研究人员调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得到如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经检测发现1和4均不携带致病基因,1、2、3、4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且6和8致病基因不同(分别用R和r、A和a表示)请据图问答

19、(1)6和8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上肾性尿崩症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2)5的基因型可能是(3)若7和8再生一个孩子,其基因型可能有种,其中患肾性尿崩症的概率是(4)若检测发现8和12携带的致病基因不同,则13和14婚配,其子代中患肾性尿崩症的概率是30(8分)突触前抑制是通过改变前膜的活动,最终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从而引起抑制效应的现象下图1是突触前抑制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在相关实验中,图1中神经元3上电流计的电位变化请冋答下列问题(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图1中有个突触(2)图2表明,当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3细胞膜内电位增大了10mV左右,这可能是由图1中处发生内流引起给予轴突1一

20、次适宜刺激,轴突2上不能测得膜电位变化,这是因为(3)分析图2发现,若先刺轴突2再刺激轴突1,结果轴突3的兴奋性会减弱,这是因为轴,突2兴奋后释放(选埴“抑制性”或“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轴突2的处膜上的,导致轴突1释放的兴奋性递质量,轴突3不容易甚至不能发生兴奋(4)神经元2可以对神经元1与神经元3之间的兴奋传递进行调控,其生理意义是31(8分)研究人员为探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害虫对兴安落叶松林危害的生态生理学机理,主要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步骤1:植物材料处理选用健康、长势一致的落叶松苗,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全自然光照、50%和25%的自然光照处理,每个处理组内50株幼苗步骤2:动物

21、材料处理选择新蜕皮的、个体大小发育一致、健康的舞毒蛾2龄幼虫,饥饿24h后移置到不同遮阴处理的落叶松苗枝条上,每株4只舞毒蛾幼虫,每个处理组200只幼虫每日观察记录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状况,并用适当方法测量舞毒蛾幼虫的有关生理指标实验结果1: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取食落叶松针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处理幼虫平均体重(g/只)化蛹率(%)平均蛹重(g/只)羽化率(%)4龄5龄全自然光照0.0380.12735.500.48778.8750%自然光照0.0080.09825.500.28154.9025%自然光照0.0040.04717.000.05238.24实验结果2: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取食落叶松针叶

22、对舞毒蛾幼虫体内两种酶活性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舞毒蛾幼虫与落叶松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落叶松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的功能是(2)在植物材料处理步骤中,本研究的对照组实验处理方法是(3)根据表1实验结果可知,取食遮阴处理的落叶松针叶后,4龄和5龄舞毒蛾幼虫的平均体重均比对照组,且光照强度与舞毒蛾体重增加呈性(4)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脂酶是昆虫体内重要的酶系,昆虫可以利用这类酶进行解毒和排毒,这是昆虫对植物防御的一种适应性,它是长期的结果根据实验结果2可知,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取含光照强度条件下的落叶松后降低最显著(5)根据本研究成果可知,在林业生产中针对阳坡光照比较充足的林分,可以通过等方法,进而

23、提高林木自身的抗性来抵御害虫危害32(8分)下面是探究固定化酵母菌增殖能力的研究,请协助完成相关内容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海藻酸钙,使凝胶珠有稳定的结构;而柠檬酸钠能与海藻酸钙反应,会使海藻酸钙溶解实验材料(略)主要实验步骤步骤1:酵母菌的活化步骤2: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海藻酸钠溶液,灭菌冷却A用注射器造凝胶颗粒常温下利用CaCl2溶液固定凝胶颗粒步骤3:待固定化结束后,移去CaCl2溶液,再用无菌水洗涤23次将固定化凝胶珠分成两等份,取其中一份接种到固定化酵母增殖培养液中,在28下振荡培养24h,得到固定化增殖酵母;另一份留用步骤4:将B放入一定体积的质量分数为5%的柠檬酸钠溶液中,振荡使

24、凝胶珠完全溶解;再用无菌水适当稀释后,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统计计算出凝胶珠内包埋的菌数,比较酵母菌在载体中的生长状况请问答下列问题:(1)完善实验步骤:A;B(2)步骤1活化酵母菌的目的是干酵母粉活化操作的主要注意事项是(3)步骤2中制得的凝胶珠直径不宜过大,因为凝胶珠相对表面积增大,不利于固定化酵母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实验中可以通过实现对凝胶珠直径的控制步骤3中“用无菌水洗涤23次”的主要目的是(4)在“步骤4”实验中,是否需要进行重复实验?应如何进行?(5)如图所示曲线是某实验结果,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3(9分)植酸酶能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磷随畜禽粪便排出量,进而降低

25、环境污染 科学家试图将黑曲霉植酸酶基因(phyA)转入猪细胞中,以培育出转植酸酶基因猪如图为实验过程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图中A、A1,B、B1表示引物,Nhe(GCTAGC),Xho(GTCGAG)为限制酶请问答(1)实验室通用是利用从黑曲霉细胞中提取的RNA,再通过等技术形成 phyA对应的cDNA,从基因结构分析,这一cDNA比黑曲霉细胞中的phyA少等结构(2)由图可知,科学家首先将黑曲霉植酸酶基因phyA与猪腮腺分泌蛋白基因信号肽基因 (ps)拼接在一起,其目的是实验室中,过程(解链)一般可通过的方法完成,利用将这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3)限制酶X ho I切割DNA形成的黏性

26、末端可以表示为过程中同时利用Nhe I酶和Xho I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其主要优点是(4)研究中需要将重组质粒导入,再运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获得转基因猪,选取这类细胞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的主要依据是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内胰岛素、胰蛋白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组成两者的化学元素都有C、H、O、NB控制两者合成的基因在骨和心肌细胞中都存在C两者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D前者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分解,而后者可连续发挥功能【考点】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17: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分析】1、胰岛素和胰蛋白酶

27、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2、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同一个体的不同的体细胞核基因型相同,由直接或者间接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4、激素和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分解,酶可以反复起作用【解答】解:A、胰岛素、胰蛋白酶都是蛋白质,组成两者的化学元素都有C、H、O、N,A正确;B、同一个体的不同的体细胞核基因型相同,控制胰岛素、胰蛋白酶合成的基因在骨和心肌细胞中都存在,B正确;C、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而非砖红色,C错误;D、激素和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故机体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酶可以反复起作用,D正确故选:C【点评

28、】本题考察了蛋白质的鉴定和元素组成,激素和酶的作用特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2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的温度下(t1t2t3t4)测得光照相同时间后各装置内O2的增加值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O2的消耗值,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B在四种温度下,植物在t3温度时光合作用生成O2总量最多Ct4温度下,将装置置于光下8h后,再置于黑暗中8h,结果装置内O2总量不变D光下叶肉细胞中O2浓度最高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上【考点】3J:光

29、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及实验数据分析能力黑暗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黑暗下O2的消耗值可表示呼吸速率光照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照下O2的增加值可表示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生成O2速率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应为净光合速率(如光下O2释放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如黑暗中叶消耗O2速率)之和,由图可知,在t4温度下光合作用生成的O2最多,约为24 mg/h【解答】解:A、由表格显示,t1t2t3t4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黑暗下O2的消耗值越来越多,呼吸作用强度增强A正确;B、植物在t3温度时光合作用生成O2总量为8.0+12

30、.0=20.0mg/h;在t4温度下光合作用生成的O2最多,约为12.0+12.0=24.0 mg/h,B错误;C、表格显示,t4温度下,光照下O2的增加值=黑暗下O2的消耗值,将装置置于光下8h后,再置于黑暗中8h,结果装置内O2总量不变,C正确;D、叶绿体的类囊体上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氧气,因此光下叶肉细胞中O2浓度最高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上,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研究发现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者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科学

31、家通过体外实验,将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B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C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D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运输两种方式在同时进行【考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协助扩散发生的同时,主动运输也在发生只不过在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就达到饱和;高浓度情况下,需要依赖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提高吸收速率,主要吸收方式是协助扩散【解答】解:A

32、、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和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B正确;C、在较高浓度下,GLUT2的运输速率较大,所以细胞主要依赖协助扩散来增大吸收速率,C错误;D、由题图可知,在一定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既有协助扩散也有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从图表中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比较与综合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裂细胞都必须先进行DNA复制和DNA聚合酶等蛋白质的合成B蛙的

33、红细胞和受精卵中的中心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作用不同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与神经细胞中染色体DNA的含量相同D观察四分体的最佳树料是花蕾期的花药细胞【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6B: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分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比较项目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次数及时间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一次,有丝分裂的间期细胞分裂次数二次一次是否出现联会、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出现有无同源染色体分离有;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无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后期子细胞的名称及数目精细胞四个或卵细胞一个、极体3个体细胞,2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变化减半,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保持不变子细胞间的遗传组

34、成不一定相同一定相同【解答】解:A、所有细胞分裂都发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必需的酶)合成过程,A正确;B、蛙的红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无丝分裂,不需要中心体的直接参与,B正确;C、初级卵母细胞是由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形成的,因此,其中染色体DNA的含量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C错误;D、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出现的结构,因此观察减数分裂可以选择幼嫩的花药细胞,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共同点和区别,考生平时要注意区分两者的区别,并能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5梭菌毒素“Tpel

35、”可使动物细胞内的“某蛋白质”变性失活,致使该细胞凋亡这一发现或将有助于研究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某蛋白质失活的可能是Tpel引起该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改变B细胞凋亡的原因是细胞内全部基因不能表达C癌细胞是一类能不断分裂,但不能分化的细胞D癌变前后的细胞中,基因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考点】57:细胞凋亡的含义【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的,因此梭菌毒素“Tpel”可能会间接改变mRNA的种类,进而导致细胞凋亡【解答】解:A、某蛋白质失活的可能是Tpel引起该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改变,A正确;B、细胞凋亡的原因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6、,B错误;C、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不能分化,C正确;D、癌变基因突变的结果,故癌变前后的细胞中,基因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变性的原因,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癌变的特点,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关于以“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本实验使用的生物材料还应包括不含32P的大肠杆菌B实验中T2噬菌体培养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C本实验预期的最可能结果是上清液中放射性强,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弱D仅仅本实验还不足以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考点】7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

37、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

38、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解答】解: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则大肠杆菌不能含32P,A正确;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标记物不同,因此T2噬菌体培养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B正确;C、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噬菌体DNA被注入到细菌细胞中,在离心后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因此本实验预期的最可能结果是上清液中放射性弱,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强,C错误;D、本实验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但仅凭本实验还不足以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还需要设置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

39、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7下列有关以1分子含5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为模板,含3H的核苷酸为原料,复制N次DNA分子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3H可能分布于核苷酸的核糖或碱基或磷酸中B子代DNA的两条链均有3HC复制过程需要消耗(2n1)1000个脱氧核苷酸DDNA复制速度受酶活性、温度、pH等限制【考点】7C:DNA分子的复制;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1、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

40、基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DNA分子复制的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3、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1)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 n1)m个(2)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解答】解:A、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其中五碳糖为脱氧核塘,A错误;B、DNA复制具有半保留特点,即子代DNA中总有一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含3H),B

41、正确;C、复制原料数量=(2n1)相应原料在每个DNA分子中的教量,因此复制过程需要消耗(2n1)1000个脱氧核苷酸,C正确;D、DNA复制速度受酶活性、温度、pH等限制,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识记DNA分子复制过程及方式,掌握半保留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如图是基因M、N、P对某种生物性状控制关系(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表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B表现出性状2的个体基因型特点是ppM_nnC表现出性状3的个体基因

42、型可能有4种D基因型PpMmNn个体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性状1的个体占【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89: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分析图解:根据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存在基因P后,不管有没有M基因都不能生成酶1,因此会表现出性状1,因此性状1的基因型可以用P_或ppmm_;要表现为性状2,需要有酶1,而没有酶2,因此性状2的基因型可以用ppM_nn;要表现为性状3,需要同时具有酶1和酶2,基因型可以表示为ppM_N_【解答】解:A、由图示信息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A正确;B、要表现为性状2,需要有酶1,而没有酶2,因此性状2的基因型可以用ppM_nn,B正确;

43、C、要表现为性状3,需要同时具有酶1和酶2,基因型可以表示为ppM_N_,即包括ppMMNN、ppMMNn、ppMmNN、ppMmNn,C正确;D、测交后代基因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相同,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pMmNn个体 产生的配子有8种,其中P_占,pm_占,故基因型PpMmNn个体测交,后代中表现由性状1的个体占,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以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用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图信息确定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计算相关概率9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不一定发生在生殖过程中B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型,但

44、不一定出现新性状组合C发生基因重组的非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有丝分裂中细胞内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可实现基因重组【考点】9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

45、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解答】解:A、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基因工程中也能发生,A正确;B、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型,但不一定出现新性状组合,B正确;C、发生基因重组的非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又互换可实现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C正确;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

46、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掌握基因重组的特例以及基因重组中交叉互换型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易位的区别,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而进化是不定向的B大量使用抗生素会使病毒产生了耐药性突变C种群基因频率的不断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D新物种的形成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考点】B3: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8: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分析】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受到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的影响自然选

47、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解答】解:A、自然界中,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和进化是定向的,A错误;B、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但不能杀灭病毒和诱导突变,B错误;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D、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长期的自然选择,如人工诱导多倍体,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1如图所示是两种细胞间信息交流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间信息交流离不开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信息分子在发挥作用后会立即失去功能,提高了调节的准确性C信息

48、分子通过胞吐形式迅速排出,有利于提高调节的速率D与A图模式相比,B图所示方式作用更快、范围更广【考点】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DB: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图A表示兴奋在突触部位的传递过程,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图B表示激素调节,信息分子是激素,细胞膜上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物质是蛋白质(糖蛋白),神经递质和激素排出细胞的方式都是胞吐,这种方式可以迅速大量排出信息分子,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而信息分子在作用后立即失效,可以保证调节的准确性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作用较慢,但作用持久、作用范围广【解答】解:A、糖蛋白又叫受体,具有识别作用,细胞间信息交

49、流离不开细胞膜上的糖蛋白,A正确;B、信息分子在发挥作用后会立即失去功能,提高了调节的准确性,B正确;C、神经递质和激素排出细胞的方式都是胞吐,这种方式可以迅速大量排出信息分子,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C正确;D、A图表示神经调节,B图表示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作用较慢,但作用持久、作用范围广,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2如图表示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食后,人体可通过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B寒冷环境中,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使的分泌减少C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量明显增加,

50、则和的量可能会减少D“感受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组织”构成一条完整反射弧【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人体胰岛B细胞或A细胞的适宜刺激是血糖浓度变化和神经递质,垂体主要分泌三类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的调节,并具有反馈抑制的特点【解答】解:A、进食后,人体可通过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A错误;B、寒冷环境中,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增多,B错误;C、因负反馈调节作用,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量明显增加,则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C正确

51、;D、“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构成一条完整反射弧,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故“感受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组织”不能构成一条完整反射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难度适中当血糖含量降低时,参与调节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有降血糖的作用,胰岛素的分泌与血糖浓度有关13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下列选项与这种心脏病致病为相似的是()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B

52、接触某些花粉引起荨麻疹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3)免疫缺陷病: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后天获得的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2、某种链球菌的表皮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主要原因是由于酿脓链球菌与正常心肌细胞有相

53、类似的抗原决定簇,当免疫系统攻击酿脓链球菌时,往往连同心肌细胞一同攻击,形成自身免疫疾病【解答】解: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属于对外来器官排异,正常机体也可以进行,A错误;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属于免疫过强中的过敏反应,B错误;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属于免疫过弱引起的免疫缺陷病,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判断,这种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类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能够区分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缺陷病,同时能够识记自身免疫病的几个实例1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

54、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pH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B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主要原因是HIV破坏了T细胞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D神经细胞释放的递质需要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考点】E9: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通过在突触间隙组织液中扩散运输到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或肌肉、腺体)的兴奋或抑制2、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

55、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3、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答】解:A、血浆pH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A正确;B、艾滋病病毒侵入机体后,会破坏人体的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破坏,B正确;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的渗透压基本相等,C正确;D、神经细胞释放的递质需要经过突触间隙中的

56、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B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C人类活动可能加速群落演替、改变演替的方向D群落自然演替的结果一定会使群落丰富度增加【考点】F6:群落的演替【分析】1、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1)群落内部因素(根本原因):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动力;种内和种间关系动态变化催化剂 (2)外界环境因素(重要

57、条件):自然因素:火灾、洪水、严寒等;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封山育林等 不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活动:滥砍滥伐、滥捕滥猎、填湖造地等2、群落演替的结果: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这一最高阶段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解答】解:A、群落演替是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

58、用的结果,其中内部因素是根本原因,A错误;B、森林遭受火灾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C、人类活动可能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如加快演替进程,使群落演替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而不一定适应自然环境,C正确;D、群落演替的结果取决于群落所在的环境,不一定会使群落丰富度增加,如草原退化使群落丰富度降低,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概念,能准确判断森林遭受火灾后的演替类型;还要求考生掌握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群落演替的过程和结果,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

59、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不需接种酵母菌,但需要人工接种醋酸菌B先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后供氧进行果醋发酵C实验中可通过控制发酵温度防止杂菌污染D在进行果醋发酵前,需要适当调节发酵液的pH等【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蛋白质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甘油和脂肪酸【解答】解:A、本题制作原料是番茄而不是葡萄,前者因含糖量低,果皮表面聚集的野生酵母很少,实验中需要人工接种酵母菌,A错误;B、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而果醋发酵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先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后供氧进行果醋发酵,B正确;C、不同微生物生存所需的适宜温度不同,因此实验中可通过控制发酵温度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D、在进行果醋发酵前,需要适当调节发酵液的pH等,D正确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