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的超声诊断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6041015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6.7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甲状腺的超声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甲状腺的超声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甲状腺的超声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资源描述:

《甲状腺的超声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状腺的超声诊断(8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甲甲 状状 腺腺 的的 超超 声声 诊诊 断断解 剖 复 习 形态: 甲状腺呈“H”形或“蝶形”。分为左、右两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 位置: 侧叶:贴于喉下部及气管上部侧面,上界达甲状软骨中部,下部抵第6气管环。 峡部:多位于第24气管环的前面。 变异: 30-50%的人从峡部或两侧叶向上延伸出锥状叶。 8-14%的人可无峡部。 甲状腺可异位生长于颈前正中、胸骨柄后方、前上纵隔(异位生长甲状腺组织同样可发生腺瘤或Ca)。 被膜: 外膜:较厚,由致密结缔组织及弹性纤维组成。 内膜:较薄,为甲状腺固有膜,紧贴于甲状腺腺体,并深入腺组织内将腺体分为大小不等小叶。 毗邻: 两侧叶后面:甲状旁腺 两侧

2、叶外侧:颈总动脉、颈内静脉 浅面:皮肤、皮下组织、颈筋膜、肌群、气管前筋膜等。 深面: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气管、咽下缩肌、食管、甲状腺上、下动脉及喉返N。 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主要分布于甲状腺前面。 甲状腺下动脉:主要分布于甲状腺后下缘和甲状旁腺。 甲状腺最下动脉(仅10% 人有):主要分布于甲状腺下极及峡部。 静脉: 甲状腺侧叶上部的血液经甲状腺上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侧叶前部和中部的血液经甲状腺中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侧叶下部的血液经甲状腺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 淋巴回流: 甲状腺的淋巴经滤泡周围淋巴丛引流到气管、纵隔、喉前及颈部淋巴结。(甲Ca可沿淋巴管转移至上述淋巴结) 正常值

3、: 甲状腺侧叶:上下径4-6cm 、左右径 22.5cm 、前后径12cm 峡部:前后径小于0.5cm。检 查 方 法检查前准备: 枕垫、水囊。体位: 仰卧位:头后仰,使颈前部伸展 侧卧位:甲状腺单侧肿大时采用。频率选择: 57.51012MHZ(线阵)扫查方法: 直接扫查:滑行、连续的纵向及横向扫查,观察甲状腺及临近组织各层切面图像。 间接扫查:加水囊甲甲 状状 腺腺 正正 常常 声声 像像 图图横切面:呈蝶形或马蹄形。纵切面:侧叶呈椭圆形。甲状腺表面平整,被膜连续,实质回声中等,光点细,分布均匀。彩色多普勒: 甲状腺左右侧上、下动脉直径小于2mm,甲状腺内可见少量点状血流信号,上下极可有较

4、大A、V彩色血流信号。血流测值:Vmax22-33cm/s,Vmin12-22cm/s,RI 0.550.66甲 状 腺 病 理 声 像 图甲状腺肿甲状腺肿 弥漫性甲状腺肿弥漫性甲状腺肿 病因病因: 目前认为主要由于基因缺陷,免疫调节异常所致。当遇有环境、精神、病毒感染、创伤、药物应激时,导致抗原特异的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减低,促使甲状腺滤泡增生,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增强。 病理:病理: 甲状腺弥漫性增大,腺体内血管丰富扩张,滤泡上皮增生肥大,腺泡内胶质减少。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男:女=1:5,40岁以上者多见,主要表现为怕热、多汗、食欲增加、体重减轻、心动过速、手振、突眼等综合征。 弥漫性甲

5、状腺肿二维声像图:弥漫性甲状腺肿二维声像图: 甲状腺肿大,表面毛糙,实质回声强弱不等,光点粗,分布欠均匀,内一般无结节。 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 腺体实质内及周边可见丰富的彩色血流,极大多数呈弥漫性点状或条状血流分布,称之为“火海征”。 频谱多普勒:频谱多普勒: 甲状腺上、下动脉峰值流速均明显增高,可达50120200cm/s。RI明显减低。单纯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 病因病因: 食物中碘的缺乏(食物或饮水中含量不足)。 甲状腺素需求量增加使血液中甲状腺素量相对不足。 甲状腺素合成或分泌障碍造成血液中甲状腺素减少使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甲状腺代偿性增大,不伴明显功能异常,无全

6、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T T3、T T4可在正常范围内。(参考值:T3 30.91.9ng/ml,T4 45125ng/ml) 单纯性甲状腺肿二维声像图:单纯性甲状腺肿二维声像图: 甲状腺呈对称性、均匀性肿大(较甲亢明显,可为正常人3510倍)。实质回声早期类似正常声像图,当病变发展加重时,可使滤泡内充满胶质而高度扩张,出现多个薄壁小暗区,呈无回声结节声像(从而取代正常甲状腺组织),结节以外甲状腺组织光点略粗,分布大致均匀。 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 甲状腺内可见点状和少许分支状血流信号,与正常甲状腺无明显差异。 频谱多普勒:频谱多普勒: 甲状腺上、下动脉无明显扩张,血流速度无明显增快,阻力指

7、数无明显下降,频谱形态与正常者无明显不同。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腺瘤样甲状腺肿) 病因病理病因病理: 多在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基础上反复增生和不均匀的复原反应所致形成增生性结节(并非真正腺瘤)多个结节形成甲状腺变形甲状腺更为肿大(达数百克) 结节性甲状腺肿二维图像:结节性甲状腺肿二维图像: 甲状腺呈不规则肿大(非对称性)。 甲状腺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结节(单发少),无包膜,结节边界不清,内回声低或稍增强,光点粗,分布不均匀。 结节之间可见线条状强回声(为结缔组织增生所致),结节周围无正常甲状腺组织回声声像。 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 结节内一般无明显血流显示,结节周边可见少

8、许血流信号,甲状腺实质内无明显异常血流及频谱改变。甲肿特点甲肿特点内部回声内部回声 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 频谱多普勒频谱多普勒 弥漫性甲肿弥漫性甲肿 整个甲状腺普遍肿大 内一般无结节火海征高速低阻血流 PS 50120cm/s 单纯性甲肿单纯性甲肿两侧叶对称性、均匀性肿大 早期:类似正常 加重时:见多个薄壁暗区 点状、少许分支状血流信号、与正常者相似 无明显增快血流频谱无明显异常结节性甲肿结节性甲肿 两侧叶不规则肿大 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周边绕行或穿越血流,结节内可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节内无明显血流信号及频谱 甲状腺炎急性甲状腺炎(化脓性急性甲状腺炎(化脓性 ) 病因:病因: 由葡萄球菌、

9、 链球菌感染引起,多继发于口腔或颈部化脓性感染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痛,体温增高,严重时出现压迫(气管、喉返N等)症状。 体查:体查: 可见甲状腺肿大,当脓肿形成时出现波动感、红、肿、痛、热,并可向周围穿破。 其它检查其它检查: 吸碘率降低,基础代谢增高。 急性甲状腺炎二维声像图急性甲状腺炎二维声像图: 甲状腺局限性肿大,甲状腺实质内病变局部回声低,周围边界模糊不清,无包膜,内光点分布不均匀。 当脓肿形成时,其内可见液暗区,液暗区内透声差,内可见细小光点。 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 甲状腺组织内彩色血流显示正常或稍增多,病灶周围及内部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 频谱多普勒频谱多普勒: 甲状腺

10、低回声病灶周边部可探及低速低阻的动脉频谱(参考值:0.540.69)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或肉芽肿性甲状腺炎) 病因病因: 可能与病毒或过敏有关,常由于呼吸道感染或流行性腮腺炎引起。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咽痛,上呼吸道症状,发热、病人颈前部紧迫感, 多数病人甲状腺中度肿大 ,轻微疼痛,少数病人病情较重,体温可升高。 T3、T4增高,吸碘率降低。血沉加快。 亚急性甲状腺炎二维声像图亚急性甲状腺炎二维声像图 : 甲状腺普遍性中度增大,包膜毛糙、增厚或回声中断。 甲状腺实质内回声呈弥漫性低回声或稍强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内光点粗,分布不均匀,但后部无衰减

11、。 患侧甲状腺与颈前肌组织二者之间间隙消失为本病特点。 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 甲状腺病变边缘可见分布不均血流信号,低回声区常无明显血流信号显示。 频谱多普勒:频谱多普勒: 甲状腺病变低回声区内无血流显示,周边可探及多为低阻低速血流频谱。 桥本氏甲状腺炎(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或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病因病因: 病因不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血中可查到抗甲状腺球蛋白的自身抗体。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女性(占95%),尤以3540岁以上者多见。 约半数病人甲状腺功能减退。 早期多感颈部不适,甲状腺肿大,质地逐渐变韧变硬,易误诊为Ca。 病程长12年,本病甲状腺肿大以峡部增厚

12、明显,但不侵犯被膜。(与亚甲炎鉴别诊断要点)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中自身抗体滴度升高 桥本氏甲状腺炎二维声像图桥本氏甲状腺炎二维声像图 : 甲状腺轻度弥漫性肿大,以峡部增厚明显,表面包膜毛糙。实质回声强弱不等,光点粗,分布不均匀,由于纤维组织增生,内部呈网格状回声改变是本病的特点。 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 甲状腺弥漫性减低者,甲状腺内血流信号较正常者明显增多。 甲状腺局限性回声减低者,仅低回声区内血流信号较正常者明显增多,其余部位与正常组织相似。 如有小结节,则其边缘及内部缺乏血流信号,少数结节边缘可见血流信号。 频谱多普勒:频谱多普勒: 甲状腺内可见高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大部分甲状

13、腺上动脉收缩期流速高于正常,平均为75cm/s。但明显低于甲亢者是本病特点。 另可见腺体内静脉血流平坦、持续。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分为滤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非典型性腺瘤,是,是甲状腺最常见良性肿瘤,2040岁女性多见,40岁以后逐渐减少,多为单发,右侧叶多见。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病程缓慢,可数月数年数十年之久。瘤体小可无任何症状,增大时可出现压迫症状。 1025%可发生癌变。 甲状腺腺瘤二维声像图:甲状腺腺瘤二维声像图: 患侧甲状腺局部肿大,腺体内可见圆形、椭圆形实质性肿块。肿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内部回声稍强,光点细,分布均匀,有时肿块周边可见晕环声像。发生退行性

14、变者,肿块内出血、囊性变、坏死、纤维化、钙化等。肿块周围为正常的甲状腺组织。纵切时肿块可随吞咽与甲状腺一起活动。 腺瘤癌变(10%-25%)时,结节内部光点分布不均匀,分界不清晰。腺瘤发展为高功能腺瘤( 20% )时,可导致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声像。 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 腺瘤结节内及周边大多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 频谱多普勒:频谱多普勒: 动、静脉频谱流速增高。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增快,呈高速低阻频谱图。甲状腺囊性病变甲状腺囊性病变 单纯性囊肿:很少见,以胶样囊肿居多,其有一般囊肿的特征表现。 囊腺瘤:甲状腺腺瘤的囊性变或腺瘤样结节囊性变所致,占囊性病变的多数。表现为混合

15、性回声区,边清壁光滑,形态规则,后方可有增强。 甲状腺癌的囊性变:由于出血、坏死、变性,呈液性或混合性暗区,但壁常常不光滑,囊腔不规则,在乳头状突起内可见砂粒状钙化。 出血性囊肿:突发颈部液性包块,可见甲状腺内边界不规则、多个或单个间隔的液性暗区,经治疗后暗区可见慢慢变小,光点增多。甲状腺甲状腺CaCa 乳头状腺乳头状腺CaCa:最多见,占8060%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女性。恶性程度低,发病率高。易向颈部淋巴结转移。 滤泡状腺滤泡状腺CaCa:较少见,占1020% 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恶性程度高。易转移至骨、肺组织。 未分化未分化CaCa:占515% 多见于老年人。恶性程度高。较早转移至颈淋巴结、

16、骨、肺组织。 髓样髓样CaCa:又称C细胞瘤,占3% 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以4050岁男性发病率较高。发生于滤泡旁细泡。恶性程度高于滤泡状腺Ca。 除以上四种Ca外,另可见甲状腺转移Ca,其中以喉Ca直接侵润甲状腺相对多见,其次常来自黑色素瘤,乳腺Ca 、肾Ca、肺Ca等。 甲状腺甲状腺CaCa二维声像图:二维声像图: 甲状腺呈非对称性增大(多为单侧局限性增大) 肿块形态不规则,无包膜或晕环,边界模糊不清,肿块内多呈强弱不等,以低回声为主(其内亦可见强回声或低回声的斑片状、团块状声像或二者兼有),肿块内光点分布不均匀。 部分肿块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部分伴声影,多位于突起的乳头顶端或肿块与周边组

17、织交界处。 当肿瘤出现坏死液化时,肿块内可见不规则液暗区(大部分从中心部位开始)。 当声束通过肿瘤时,可发生衰减(但肿瘤小或早期可无明显衰减)。 肿块旁侧声影多呈外展。 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 肿瘤内部及周边可显示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一般与肿瘤大小有关,小于1.0cm的Ca内部及周边多数无增多增速现象。部分肿瘤周边可见较杂乱的血流信号,内部无血供或仅有少许血流束。 频谱多普勒:频谱多普勒: 肿瘤内可测得高速血流信号,部分肿瘤内收缩期最高流速大于70cm/s。甲状旁腺的超声诊断解 剖 复 习 形态: 卵圆形小体 位置: 甲状腺两侧叶的后方,90%人群有4个,上2个位于侧叶后面上、中13交界处,下

18、2个位于下极上方1横指。 变异: 3%人群有3个甲状旁腺,而且有些人可多于4个。 20%甲状旁腺可异位,可位于甲状腺内、颈动脉鞘的结缔组织内、食管后、前纵隔、胸腺等处。 动脉: 上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来自甲状腺上动脉或下动脉或两者的吻合支,下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来自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静脉回流至颈内静脉及头臂静脉。 正常值: 5x3x1mm检 查 方 法检查前准备: 无须特殊准备。体位: 仰卧位:头后仰,使颈前部伸展 频率选择: 7.51012MHZ(线阵)扫查方法: 用直接法注意甲状腺上、下极背侧,颈侧方及胸骨上窝等,应全面探测甲 状 旁 腺 病 理 声 像 图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腺瘤 圆形、椭

19、圆形,边界清,光滑,有包膜 内回声低,光点细,均匀,如有出血或囊性病变,显示无回声区 单发多见,很少为多发或双侧 CDFI显示血流丰富,环绕腺瘤及进入腺瘤内,可探及高速血流信号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增生 多发甲状旁腺增大,常由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引起 双侧性增大,呈梭形、椭圆形或分叶状,无明显包膜 内部呈低回声 CDFI呈点状血流分布,位于周边及内部,如在下极,位于甲状腺下动、静脉的后方 涎腺的超声诊断解 剖 复 习 腮腺是涎腺中最大的一对,左右各一,分泌浆液,其形状似不规则的楔形或三角形。其长度约6cm,宽34cm,厚度约1cm。以面神经为界分浅层及深层两部分。腮腺部分有鞘,包绕腮腺,其间为多个

20、小叶组成。腮腺导管长约57cm,管腔直径约0.3cm,行至嚼肌前缘时,向内穿过颊肌,开口于颊粘膜的导管乳头。 颌下腺位于颌下三角区,呈卵圆形,以分泌浆液为主。颌下腺的导管长约5cm,开口于舌下肉阜。 舌下腺最小,是分泌唾液的混合腺体,以粘液为主。舌下腺管开口于舌下皱襞。 检 查 方 法检查前准备: 一般无须特殊准备,如头发或胡须过长,影响探头平放时,应先剃去。体位: 仰卧位:病人仰卧,使头稍向后仰,并将患侧转向前方,以便于探测。 侧卧位:如病变靠侧后方,则应取侧卧位,将整个患侧向前方,进行探测。 频率选择: 7.51012MHZ(线阵)扫查方法: 直接法:探头直接放置腮腺或颌下或颏下处,作纵切

21、或横切扫查,以求全面观察病变大小、范围及与周围的关系。 间接法:加水囊涎 腺 病 理 声 像 图 涎腺炎性病变涎腺炎性病变 涎腺不同程度弥漫性增大,较对侧肿大。 在急性期时,涎腺轮廓边缘不清晰,无明显轮廓线。慢性者有明晰的界限。 腺体内部回声分布均匀或不均匀,急性期为低回声,慢性期多表现为回声增强。 可因瘢痕、钙化出现强回声光点或光斑,甚至伴有声影。 后方无回声明显增强或衰减现象。小儿腮腺炎声像小儿腮腺炎声像腮腺炎:腮腺肿大,回声不均匀腮腺炎:腮腺肿大,回声不均匀颌下腺急性炎症合并脓肿颌下腺急性炎症合并脓肿涎腺结石涎腺结石 在涎腺结石中,颌下腺结石最为常见,占8085,腮腺占1015,舌下腺占

22、23。由于粘液物在涎腺存留郁积,加上钙盐沉着,而形成多个结石,80在颌下腺被X线照相所发现。不透光的结石,可被手扪到,或被B超探测到强回声团及后方声影(lmm结石)。B超探测的敏感性94,特异性100。如腮腺管内结石,探测比较困难,常应加作腮腺管造影。 腮腺主导管扩张,末端结石腮腺不均质低回声,导管扩张,主导管内结石涎腺混合瘤涎腺混合瘤 涎腺一侧肿大,肿块可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太大时可以变形;边界清楚,有时与周围界限不清,包膜完整,呈圆形或椭圆形;内部呈均质实性回声,略弱于正常涎腺,有囊性变时,肿瘤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 腮腺肥大 指非肿物性疾病引起的腮腺增生、肥大 良性腮腺增生代谢、分泌异

23、常 淋巴上皮病淋巴细胞浸润 声像图:弥漫性增大,轮廓界限不清,内部回声中等略强,均匀,部分见小低回声区。粘液表皮样癌 据国内统计,在涎腺肿瘤中,约占10。此瘤属恶性,分高分化及低分化两类。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较多,女性稍多于男性。 临床表现与混合瘤相似,但生长快,无痛性增大,形成囊腔时有波动感,也可发生溃疡。 超声探测时,腮腺区可见实性肿物,边界不甚清晰,轮廓不完整,有时见浸润现象。内部呈弱回声区,如为高分化癌可见回声增高。肿瘤长大时,常有囊性变,可显示多个无回声区,或呈囊实性改变。 腮腺腺癌 中年以上,进展快 声像图: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边缘不整齐。内部回声呈不均质实性或囊实性混合回声,后方回声衰减。肿块内血流丰富,近半数PSV超过60cm/s。甲状舌管囊肿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为甲状舌管于胎儿发育期间发育异常,管腔未闭,残留组织形成的囊状物。 声像图:颈中线舌骨处可见一囊状物,形态规则,轮廓光整,边缘清晰,内部呈无回声暗区,后方回声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