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6001056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二、复习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1) 能层和能级的划分1L诡屈能般11生23Mbp3dI44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 量关系是:nsv(n-2)f(n-1)d+7 负价 数=(8 族序数)最高正价和负价数均相同,最高 正价数=族序数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 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注意反常点:

2、nA 族和山 A 族、VA 族和WA 族)逐渐减小电负性逐渐增大逐渐减小(2)微粒半径的比较方法1同一元素:一般情况下元素阴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相应原子的原子半径,阳离子的离子半径小于相应原子的原子半径。2同周期元素(只能比较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如:NaMgAISiPSCI3同主族元素 (比较原子和离子半径) : 随原子序数的增大, 原子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如:LiNaKRbCs,F-CI-Br- Na+Mg2+AI3+(3)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2.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

3、越强金3.单质还原性越强或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电解中在阴极上得电属判子的先后)性断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比依5.若 Xn+y T x+ym+则 y 比 x 金属性强较据6.原电池反应中负极的金属性强7.与同种氧化剂反应,先反应的金属性强8.失去相同数目的电子,吸收能量少的金属性强(4)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非 金属 性比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判 断 方法1.与 H2化合越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2.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电解中在阳极 上得电子的先后)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4. An-+B r

4、 Bm-+A 则 B 比 A 非金属性强5. 与同种还原剂反应,先反应的非金属性强6. 得到相同数目的电子,放岀能量多的非金属性强(三)共价键1、共价键的成键本质: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 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电子云密度增加,体系能量降低。2、共价键类型:(1)b键和n键b键n键成键方向沿键轴方向“头碰头”平行或“肩并肩”电子云形状轴对称镜像对称牢固程度强度大,不易断裂强度小,易断裂成键判断规律单键是b键;双键有一个是b键,另一个是n键;三键中一个是b键, 另两个为n键。(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键定义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 价键,共用电子

5、对不发生偏移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 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同不同共用电子对位置不偏向任何一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成键原子的电性判 断依据不显电性显电性举例单质分子(如 H2、Cl2)和某 些化合物(如 Na2O2、H2O2) 中含有非极性键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根 和氢氧根中都含有极性键(3)配位键:一类特殊的共价键,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另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所形成的共价键。1配位化合物:金属离子与配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女口:Cu( H2O)4SO4、Cu(NH3)4(OH)2、Ag(NH3)2OH、Fe(SCN)3等。2配位化合物的组成:配位

6、原予I提供寵对电子)3、共价键的三个键参数概念对分子的影响键长分子中两个成键原子核间距离(米)键长越短,化学键越强,形成的分子越稳 疋键能对于气态双原子分子 AB,拆开1molA-B 键所需的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强,越牢固,形成的 分子越稳定键角键与键之间的夹角键角决定分子空间构型(1)键长、键能决定共价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稳定性,键角决定分子空间构型和分子的极性。(2)键能与反应热:反应热=生成物键能总和反应物键能总和(四)分子的空间构型1、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许多性质是相似的, 此原理称为等电子原理。(1)等电子体的判断方法:在微粒的组成上,微粒

7、所含原子数目相同;在微粒的构成 上,微粒所含价电子数目相同;在微粒的结构上,微粒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相同。(等电子的推断常用转换法,女口C02=C0+0=N2+0= N20= N2+ N = N3或S02=0+02=03=N+02= N02)(2)等电子原理的应用:利用等电子体的性质相似,空间构型相同,可运用来预测分 子空间的构型和性质。2、价电子互斥理论:(1)价电子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ABn型分子(离子)中中心原子A周围的价电子对的几何构型,主要取决于价电子对数(n),价电子对尽量远离,使它们之间斥力最小。n34sir71*- 1T*(2)ABn型分子价层电子对的计算方法:21对于主族元素

8、,中心原子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按提供的价电子数计算,n -= 如:PCI5中20、S作为配位原子时按不提供价电子计算,作中心原子时价电子数为6;3离子的价电子对数计算5 +心4-1 /6 + 0 + 2 /K -:- = 4?=-二4女口:NH4+:-;S042-:-3、杂化轨道理论(1)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1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参与杂化。2杂化后的轨道一头大, 一头小,电子云密度大的一端与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形成b键;由于杂化后原子轨道重叠更大,形成的共价键比原有原子轨道形成的共价键稳定。3杂化轨道能量相同,成分相同,如:每个sp3杂化轨道占有1个s轨道、3个

9、p轨道。4杂化轨道总数等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之和。(2)s、p杂化轨道和简单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杂化类型spsp2sp3sp3不等性杂化轨道夹角180。120010928中心原子位置nA, nB山 AIVAVAWAvn A中心原子孤对电子数000123亦电琢数旳-中谪和蹄电子和卓祚卅蹄电子 S分子几何构型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 字形直线形| 实例| BeCgHg Cl2 |BF3|CH4、SQI4 |NH3、PH3|H2O、H2SHCI |(3)杂化轨道的应用范围:杂化轨道只应用于形成b键或者用来容纳未参加成键的孤 对电子。(4)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方法:看中心原子有没有形成

10、双键或叁键,如果有1个叁键,则其中有2个n键,用去了2个p轨道,形成的是 sp 杂化;如果有1个双键则其中 有1个n键,形成的是 sp2杂化;如果全部是单键,则形成的是sp3杂化。4、分子空间构型、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和分子极性的关系分子(离子)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杂化类型VSEPR 模型分子空间构型键角分子的极性CO22sp直线直线形180 非SO23sp2:平面三角V 字形极H20、0F2、3sp3平面三角V 字形极HCN2sp直线直线形180极NH34sp3正四面体三角锥形10718极BF3、S033sp2平面三角平面三角形120非H30+4sp3正四面体三角锥形10718CH4、CCI44sp

11、3:正四面体正四面体形10928非NH4+4sp3正四面体正四面体形10928非HCHO、COCI23sp2平面三角平面三角形极(五)分子的性质1、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1)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的比较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概念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分子间微弱的相互作用范围分子内或某些晶体内分子间能量键能一般为 120800kJ ml1约几到几十 kJ ml1性质影响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性)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熔沸点)(2)范德华力与氢键的比较范德华力氢键概念物质分子间存在的微弱相互 作用分子间(内)电负性较大的成键原子通过H原子而形成的静电作用存在范围分子间分子中含有与 H

12、 原子相结合的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大、有孤对电子的 F、O、N 原子强度比较比化学键弱得多比化学键弱得多,比范德华力稍强影响因素随分子极性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性质影响随范德华力的增大,物质的熔 沸点升高、溶解度增大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硬度增大、水 中溶解度增大;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沸点降 低、硬度减小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的分布是对称的。如:只由非极性键构 成的同种元素的双原子分子:H2、Cl2、N2等;只由极性键构成,空间构型对称的多原子分子:CO2、CS2、BF3、CH4、CCI4等;极性键非极性键都有的:CH2=CH

13、2、CHCH、极性分子:整个分子电荷分布不对称。如:不同元素的双原子分子如:HCI,HF等。折线型分子,如H2O、H2S等。三角锥形分子如NH3等。(2)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两者研究对象不同, 键的极性研究的是原子, 而分子的极性研究的是分子本身;两者研究的方向不同,键的极性研究的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离与偏向,而分子的极性研究的是分子中电荷分布是否均匀。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如二氧化碳、甲烷、 四氯化碳、三氟化硼等只含有极性键,非金属单质F2、N2、P4、S8等只含有非极性键,C2H6、C2H4、C2H2等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

14、键,可能含有非 极性键,如HCI、H2S、H2O2等。(3)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1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故没有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之说,如He、Ne等。2双原子分子:若含极性键,就是极性分子,如HCI、HBr等;若含非极性键,就是非极性分子,如。2、|2等。3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主要由分子中各键在空间的排列位置决定分子的极性。若分子中的电荷分布均匀,即排列位置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如BF3、CH4等。若分子中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即排列位置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如NH3、SO2等。4根据ABn的中心原子A的最外层价电子是否全部参与形成了同样的共价键。(或A是否达最咼价)(4)相似相溶

15、原理1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2相似相溶原理的适用范围:“相似相溶”中“相似”指的是分子的极性相似。3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相反,无氢键相互作用的溶质在有氢键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小。3、有机物分子的手性和无机含氧酸的酸性(1)手性分子1手性分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与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去卩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互称手性异构体(又称对映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含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2手性分子的判断方法:判断一种有机物是否具有手性异构体, 可以看其含有的碳原子 是否连有四个不同的原

16、子或原子团, 符合上述条件的碳原子叫做手性碳原子。 手性碳原子必 须是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所连有的原子和原子团必须不同。(2)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1酸的元数=酸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数,不一定等于酸中的氢原子数(有的酸中有些氢原子不是连在氧原子上)2含氧酸可表示为:(HO)mROn,酸的强度与酸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n有关,n越大,酸性越强。n=0弱酸n=1中强酸n=2强酸n=3超强酸(六)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类型比较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构成晶体微粒阴、阳离子原子分子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形成晶体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微粒间的静电作用物熔沸点较高很高低有高、有低硬度硬而脆大小有高、有低导电性

17、不良(熔融或水溶液中导电)绝缘、半导体不良良导体传热性不良不良:不良良理性质延展性不良不良不良良溶解性易溶于极性溶剂, 难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任何溶剂极性分子易溶于 极性溶剂;非极性 分子易溶于非极 性溶剂中一般不溶于溶剂,钠等可与水、醇类、酸类反应典型实例NaOH、NaCI金刚石P4、干冰、硫钠、铝、铁1、 四大晶体的比较2、典型晶体的结构特征(1)NaCI属于离子晶体。晶胞中每个Na+周围吸引着6个C,这些C构成的几何图形是正八面体,每个C周围吸引着6个Na+,Na+、C个数比为1:1,每个Na+与12个Na+等距离相 邻,每个氯化钠晶胞含有4个Na+和4个C。(2)CsCI属于离子晶体。晶

18、胞中每个CI(或Cs+)周围与之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Cs+(或CI)共有8个,这几个Cs+(或CI)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立方体,在每个Cs+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s+共有6个, 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一个氯化铯晶胞 含有1个Cs+和1个CI。(3)金刚石(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晶体中每个C原子和4个C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成为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与碳碳键个数比为1:2,最小环由6个C原子组成,每个C原子被12个最小环所共 用;每个最小环含有1/2个C原子。(4)SiO2属于原子晶体。晶体中每个Si原子周围吸引着4个O原子,每个O原子周围吸引着2个Si原子,Si、O原

19、子个数比为1:2,Si原子与Si-O键个数比为1:4,O原子与Si-O键个数比为1:2,最小环由12个原子组成。(5)干冰属于分子晶体。晶胞中每个CO2分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O2有12个。1个晶胞中含有4个CO2。(6)石墨属于过渡性晶体。是分层的平面网状结构,层内C原子以共价键与周围的3个C原子结合,层间为范德华力。晶体中每个C原子被3个六边形共用,平均每个环占有2个碳原子。 晶体中碳原子数、碳环数和碳碳单键数之比为2:3。(7)金属晶体金属Po(钋)中金属原子堆积方式是简单立方堆积,原子的配位数为6,一个晶胞中含有1个原子。金属Na、K、Cr、Mo(钼)、W等中金属原子堆积方式是体心立方

20、堆积, 原子的配位数为8, 个晶胞中含有2个原子。金属Mg、Zn、Ti等中金属原子堆积方式是 六方堆积,原子的配位数为12,一个晶胞中含有2个原子。金属Au、Ag、Cu、Al等中金属原子堆积方式是面心立方堆积,原子的配位数为12, 个晶胞中含有4个原子。3、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判断(1)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2)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力大,则熔沸点高,反之则小。1离子晶体:结构相似且化学式中各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小(或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的),键能越强的,熔、沸点就越高。女口NaCI、NaBr、Nal;NaCI、KCI、RbCI等的熔、沸点依次降低。离子所带电荷大的熔点较高。女口:MgO熔点高于NaCI。2分子晶体:在组成结构均相似的分子晶体中,式量大的,分子间作用力就大,熔点也高。如:F2、Cl2、Br2、I2和HCI、HBr、HI等均随式量增大。熔、沸点升高。但结构相似 的分子晶体,有氢键存在熔、沸点较高。3原子晶体:在原子晶体中,只要成键原子半径小,键能大的,熔点就高。如金刚石、 金刚砂(碳化硅)、晶体硅的熔、沸点逐渐降低。4金属晶体: 在元素周期表中, 主族数越大, 金属原子半径越小, 其熔、 沸点也就越高。 如川A的Al,nA的Mg,IA的Na,熔、沸点就依次降低。而在同一主族中,金属原子半 径越小的,其熔沸点越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