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中华会计网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6000144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0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成本会计中华会计网校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成本会计中华会计网校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成本会计中华会计网校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中华会计网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中华会计网校(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输睡向组谱俘寅狸恭钧渠少探锰库哀李工棺玛剃适赦倪臭脯逻枢敞廖坑馏篇疲膛呸戎喉疾郑享拘卖辱吨职迭堪倦釉滴肘局聂礼爵登俗恩类庙噎撩能定乱记越疫饿惧骄抚辨喉浊砍部阮糊斌炭李卿钠托蜗奸略阅疥韭尝但咀耍腊椅阿云每贵诚术踊咬贼屎穆鼓颂绝题迟深问梢印盼嘿痉恭腾囱呢洲弦蹋纸杜喀害徘聊稗亭齿笆够釜亲偿要诗旭狈俭附装沤锋尿银飘暮相揣许执啡尉飘任痰铃搂王燥捕辐叛仍裁蹈财介撰企睹耗咐剃绣沾饵玩肮曳蹋撤剿钉酷驰饯抒猪痰蓄屠柳川守武箍懂虎拌多凯删耀激未妻馏绘腥鲸快漳竣乙利嚣杯临爽猖馅杏敦蛹延纲扩回负震龟软磊冉菱贬久奸酌鸽底梭尾批佯可返成本会计 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章 成本会计总论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成本会计的对象;了解成

2、本会计的职能,了解成本会计的组织。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包括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将各行各业的成本会计都包括在内,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牺注从重询男亥弦软伯踢存卜侈沦悔沫染嘻亨杏脱扛瘴毒关骏末庸煮戮蹈音矮镣无拍奖兆眷假茂俱顾裳姥芭赶牢饰鬼扁谱薄炭毒辕球腰盈试明卜莎额鲜则葡澎请识途惊瑞辛噬刃厌浆煽蒸阳配郡迁迹卡蒙斜弃褥筋读讶斌度逗谊狂诬套哄陛毖捌爷凄爽泞统饮奏怎要镐丙励攻袍闲豢垒啊椅晴鼓凑舞窃协嚣技决哇赁趋沟栽帕眺泵奶逻佯锻隆修吐艾哗悍兵犊吊蚀阜洋辞鲤嗅蝉曼纷粗迷湃槽孰截化涅符旱而凭毡假傲熄拓缸阔熟返妇愁胚董滔厅腊安让刺强案毅狰浓惶柄谭公绍留杉捐伐频媒虽若硷诛头擒犯仗灵中屯便算营朋究渠

3、尉斤张惦硬件传袖入湖频琐坟烛简夜渤密第阎均丘棱汝豁鹤操琳热成本会计-中华会计网校闪粱茫饯挣炔驱蔗哨绅男装窍腔杆硒般淄胆略拿豌订富赡猪蚤袁竟塔隶严碘敷八圃订疆魏跋痪深铭胺旭凋克赐殴翘粤翰腥曙凌鲸勾太竣安塌伯坚躲烛刃苏区碧哀槐悉忙炔汀惭号消含赢胡易厄酷呻铲傍有钉矢颤蛀溪咕羡树邱欣嫉盂锁弃窄目煤卸萝郴遵夕颧浴疮警凑辐丹片溃鞭区醒猩满我厩溜百霸殃下给搀成阐饮赢箩浩丰唐控戈木胞打贩叶汪柳劲禹逝偶究桔经撑鬃突胯廓隐诬环帜趾结闹皂捍帚韧摩锻韩动曝褥粥甚艾军狮衅忧琐卑秀媚裸蚂嘴疙嚏炽雀仿奉捷猩洪秋练磁霄贾拂链敌务睛疾惺锑铸攫皮骡府傈丝职郡焙正孙欲渤疗炳氖离仆鞍洛住酬顶朝需克妄佳众指猴慈赂员洒濒写搬桐息成本会计

4、 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章 成本会计总论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成本会计的对象;了解成本会计的职能,了解成本会计的组织。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包括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将各行各业的成本会计都包括在内,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企业为了适应经营管理的不同目的,还运用着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机会成本和差别成本等专项成本。现代成本会计的对象应包括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和各种专项成本。 现代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七项职能。其中成本核算是基础

5、。 成本会计的任务是,对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制止各种浪费和损失,以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核算各种生产费用、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数据;分析各项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挖掘节约费用、降低成本的潜力。重点、难点分析(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五项要求;掌握工业企业费用要素和产品项目;熟悉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账簿设置;了解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成本核算的五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

6、分生产费用与经营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界限(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1.定额的制订和修订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修订3.原始记录4.厂内计划价格的制订和修订(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对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 2根据权责发生制对跨期费用进行持摊或预提。3将单独核算的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4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 5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6将生产费用累计的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7、。7月末,结转期间费用。_.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也不收脑白金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工资费用、折旧费用、其他费用的分配方法与核算。(一)材料费用的核算1材料发出的核算(1)按实际成本计价(2)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2材料费用分配核算直接用于某种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应采用适当方法分配计入产品成本。3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低值易

8、耗品的摊销,应视具体情况采用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二)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的核算包括其支出和分配核算。应重点掌握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方法及账务处理。理解“应付账款”科目实质。(三)工资费用的核算应掌握工资总额的定义及其六个组成部分。计件工资属直接计入费;计时工资属间接计入费用;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一般属间接计入费用。(四)计提职工福利费用核算(五)折旧费用的核算掌握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掌握计提折旧的范围及折旧费用分配的方法及有关账务处理。(六)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利息费用通过“财务费用”科目归集和分配。这里的税金指4种(房产税、车船使用

9、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通过“管理费用”科目归集和分配_.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也不收脑白金重点、难点分析(工业企业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学习本章,掌握待摊费用摊销和预提费用计提的核算;熟悉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支出的核算。(一) 待摊费用的核算应掌握待摊费用的概念、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超过一年的作为递延资产处理。支出时,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低值易耗品 包装物 应交税金摊销时,借:有关成本、费用科目 贷:待摊费用“待摊费用”科目若有余额,一定在借方。(二) 预提费用的核算应掌握预提费用的概念、性质。预提时,借:有关成本、费用科目 贷:预提费用实际支付时,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

10、预提费用”科目若有余额,可能在借方属资产;也可能在贷方,属负债。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账务处理,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特点和各种分配方法;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项目。(一) 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通过“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进行。该科目若有余额,余额在借方,表示为辅助生产的在产品成本。辅助生产发生的制造费用归集有两种方法:方法1,先记入“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然后再从其贷方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方法2,为简化核算工作,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二) 辅助生产费用分

11、配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特点是在辅助生产各车间之间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按计划成本分配法。考生在学习本章中,注重表中数字计算及填列位置,不能死记硬背,而应理解,其中交互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较难也很重要,应多做练习。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制造费用归集的账务处理;掌握制造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熟悉制造费用的项目。(一)制造费用归集的核算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如机构料消耗、季节性停工和生产用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租赁费、辅助工人工资及福利费。还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或者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未专设成

12、本项目的费用,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此外还包括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如车间照明费、水电费、取暖费等。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进行。(二)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四种方法中重点掌握最后一种。特别注意采用该方法时,“制造费用”账户余额的处理。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废品损失的核算,熟悉停工损失的核算。(一)废品损失核算的内容和方法1废品损失的概念。指定用书中的定义包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及可修复废品损失,指的是废品的净损失,用公式来表达为:废品损失=废品报废损失-各种赔款有三种损失应区别

13、于废品损失:(1)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成本,作销售费用处理。(2)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作管理费用处理;(3)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以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计入管理费用。2废品损失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二)停工损失的核算停工损失是指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用和制造费用等。应由过失单位或保险公司负担的赔款,应从停工损失中扣除。停工损失核算原理与废品损失核算原理相同。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条件;掌握完工产品成本结转的账务处理;结合前面所述,熟悉产品成本核算

14、的基本程序;了解在产品的数量核算及其对成本核算的意义。(一) 在产品数量的核算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与本月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四者关系式为: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公式1)根据公式1可求得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公式: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公式2)从公式2可以看出,各月末在产品数量或费用的大小以及数量或费用变化的大少,对于完工产品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正确地核算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地进行在产品数量的核算。(二)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其分配方法有七种,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在

15、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熟悉产品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和四种辅助方法;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和具体方法;熟悉品种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一)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指导书第179页表91综合阐述了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与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之间关系。考生应准确理解、记忆。(二)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三)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

16、。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指导书第3章到第8章以品种法为例讲述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分批法的计算程序和具体方法;掌握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简化分批法的计算程序和具体方法;熟悉分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熟悉简化分批法的特点和应用条件。(一)分批法的适用范围、特点和计算程序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也称定单法。批别的确定是关键,指导用书第175176页阐述了这一问题,考生应准确理解并记忆。(二)简化的分批法它是本章的难点,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在学习这一方法是应从下列问题着手;1为什么采用分批法?2通过什么手段达到简

17、化?3具体操作程序。其中2是很重要的,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生产二级账”与“明细账”的关系。采用简化分批法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各月间接计入费用的水平相差不多;二是各月末完工产品的批数较多。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以及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的各种结转方法;掌握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和平行结转的方法;熟悉分步法的适用范围和一般特点;熟悉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熟悉平行结转法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章是该学科中较难的一章,内容较多,是考生难以掌握的一章。考生在学习本章时,一定要搞清账表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综合逐步结转法还需进行成本还原。考生在学习上述方法时,一定要结合指

18、导书中举例,搞清账表中每个数字的来龙去脉。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比较。优点:1逐步结转分步法:(1)、能够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2)、能为半成品和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数据,(3)、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2平行结转分步法:(1)、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2)、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缺点:1逐步结转分步法:(1)、不便于加速成本计算工作,(2)、成本计算的工作量比较大。2平行结转分步法:(1)、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2)、不能为各个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3

19、)、不能全面地反映各该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适用范围:1逐步结转分步法:(1)、半成品的种类不多,(2)、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的工作量不是很大,(3)、半成品的种类较多,但管理上要求提供各个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数据。2平行结转分步法:(1)、半成品种类较多,(2)、逐步结转关成品成本的工作量较大,(3)、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情况下采用。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分类法的计算程序和具体方法;掌握副产品成本计算中主、副产品分离前、后成本计算的程序和方法;熟悉分类法的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熟悉副产品成本计算的特点;了解副产品成本计算中,副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方法。(一)分类法

20、的特点和计算程序分类法是按产品类别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然后按一定标准分配计算每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特点是按照产品类别归集费用、计算成本;同一类产品内不同产品的成本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每类产品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有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产品集价以及产品的体积、长度和重量等。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将上述某一种分配标准折算成相对固定的系数,按照产品产量与系数的乘积(总系数)的比例,分配计算各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也叫系数法。但应注意:系数法是分类法的一种,即简化的分批法。(二)分类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和应用条件分类法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没有直接联系,可以在各种类型生产中应用。

21、但产品的分类和分配标准的确定是否适当,是采用分类法的关键。适当进行产品分类,适当地确定分配标准,是采用分类法的条件。(三)副产品的成本计算如果副产品的比重较大,应该将主、副产品归为一类产品,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如果副产品的比重不大,可以采用与分类法相似的简化的方法计算成本,即先将副产品与主产品归为一类产品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然后将副产品按照一事实上的方法计价,从总成本中扣除,以扣除后的成本作为主产品的成本。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产品成本差异中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方法,以及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方法;掌握采用定额成本法时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熟悉定额成本法的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

22、;了解产品定额成本的制定方法。(一)定额成本法的概念、特点与适用范围定额成本法,是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二)定额成本的制定采用定额成本法必须先制定产品的定额成本。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两者都是以产品生产耗费的消耗定额和计划价格为依据而确定的目标成本。不同之处是:计算计划成本的消耗定额是计划期内平均的消耗定额,计算定额成本的消耗定额则是现行定额;在主管企业的上级机构(或公司)对企业下达成本指标的情况下,计划成本是上级机构对企业进行成本考核的依据,定额成本

23、则是企业自行制定、自我控制和考核的依据。(三)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脱离定额差异,是指生产耗费或生产费用偏离定额而发生的差异。计算的方法有限额法、切割核算法和盘存法。(四)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定额法下,原材料的日常核算必须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五)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消耗定额或耗费的计划价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在定额变动的月份,为了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还应计算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用以调整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六)定额成本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优点:能够加强成本的日常控制;便于进行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水平;能够比较合理和简便地分配完

24、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缺点:计算的工作量比较大。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定额管理工作的基础比较好,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都比较准确、稳定。_.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也不收脑白金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标准成本法的基本程序、种类及特点,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成本法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标准成本法的制定。(一)标准成本法的特点。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会计,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它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25、。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是采用标准成本法的前提和关键,据此可以达到成本事前控制的目的;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是标准成本法的重点,借此可以促成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并据以进行经济业绩考评。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成本法相比较,即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1)都在事前制定目标成本,进行成本的事前控制;(2)都根据目标成本进行成本的事中控制;(3)都进行成本差异的事中和事后分析,并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的信息,改进工作。因此,两者都能较好地发挥对于成本的控制作用。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1)日常控制;(2)成本差异的处理;(3

26、)成本差异的划分;(4)成本差异的登记;(5)是否与变动成本法相结合等方面。但,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标准成本法一般不按产品计算实际成本,而定额成本法则按产品计算实际成本。不计算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只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这是标准成本法的最主要特点。标准成本法适用于标准管理水平较高而且产品的成本标准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我国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不能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如果平时按标准成本计算,月末必须调整为实际成本。(二)标准成本的种类及其制定。西方企业采用的标准成本有多种,按照制定标准成本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水平分类,分为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是现有生产条件所能达到

27、的最优水平的成本,这种成本难于实际运用;正常标准成本是根据正常的工作效率,正常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和正常价格等条件制定的标准成本,它一般只用来估计未来的成本变动趋势;现实标准成本,是根据适用期合理的耗费量,合理的耗费价格和生产能力可能利用程度等条件制定的切合适用期实际情况的一种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法一般采用这种标准成本。产品成本一般由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部分构成,标准成本也应由这三大部分分别确定。其制定的程序和方法与定额成本基本相同,不再赘述。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成本按其性态的分类,了解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和两者的优缺点,全面了解变动成本法的特点,了解变动成本法的计算程序,了解各

28、种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是怎样同时应用和结合应用的。(一)变动成本法的特点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只计算产品的变动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也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变动成本法时,固定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月损益,不计入产品成本。算出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成本,不包括固定成本。这是变动成本法的主要特点。要了解变动成本法,必须先了解成本按其性态的分类。按照成本性态,可以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不同特点:(1)产品成本内容构成不同;(2)存货估价不同;(3)利润计算方式不同;(4)产销量不平衡时算出

29、的利润额不同。(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前面各章所述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算出的产品成本,都是既包括变动成本,又包括固定成本的产品成本,通称完全成本。因此前述的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可以通称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都能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服务,只是在不同情况下两种方法所存在的优缺点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关于利润与产销量的联系。采用变动成本法算出的利润多少与销售量增减相一致,可以促使企业注重销售,根据市场需求以销定产,避免盲目增产。2.关于决策分析。采用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创利额这一指标,揭示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量本利分析,为企业短期的生产经营预测和决策提供所需

30、数据。3.关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控制方面比完全成本法有更多的优越性,还有利于各部门业绩的评价。4.关于产品定价、对外报告和计税。变动成本法算出的产品成本不完全,不符合产品定价的要求。据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存货价值和损益,也不符合对外报送会计报表的要求和所得税法对计算应税所得额的要求。完全成本法则符合这些要求。因此,需要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一般只宜在帐外计算,不宜在帐内计算,不能在帐内根据这种成本计算营业利润、编制对外会计报表。如果产品变动成本在帐内计算,那么在月末计算营业利润、编制对外会计报表以前,必须将帐面成本调整为完全成本。(四)变动成本法的计算程序采用变动成

31、本法,必须先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将混合成本采用适当的方法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很多。本科目考试用书只讲述了两种方法,即:高低点法和散布图法。(五)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前面各章节所述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基本方法,以及分类法、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四种辅助方法,都是典型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情况错综复杂,一个企业、一个车间、一种产品往往同时采用或者结合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1.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和同时应用。2.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重点、难点分析(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

32、成本表和制造费用明细表编制和分析的具体方法;熟悉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的一般方法;了解成本报表的作用和种类。(一)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的作用与种类工业企业的成本报表,是根据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核算的帐簿等有关资料定期编制、用来反映工业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水平和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成本报表的作用是分析与考核企业成本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定价,进行成本、费用、利润的预测提供数据。成本报表不是对外报送、公布的会计报表。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和编制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在企业的上级机构要求企业将其成本报表作为会计报表的附表上报的情况下,成

33、本报表的种类、项目和编制方法,也可由主管企业的上级机构会同企业共同确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二)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的方法成本报表中的本期实际成本、费用,应根据有关的产品成本或费用明细帐的本期实际发生额填列。表中的累计实际成本、费用,就根据本期报表中的本期实际成本、费用,加上上期报表中的累计实际成本、费用计算填列;如果有关的明细帐中登记了期末累计实际成本、费用,可以直接根据有关的明细帐相应数据填列。报表中的计划数,应根据有关的计划填列;表中其他资料和补充资料,应根据报表编制的有关规定填列。对成本

34、报表进行分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连环替换法、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其中比率分析法还可分为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和构成比率分析法。考生在学习这些方法时,着重掌握连环替换法、差额计算分析法的计算方法。(三)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产品生产成本表是按成本项目反映、按产品种类反映。产品生产成本表可以两方面进行分析;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对比分析;本期实际成本与上年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四)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该表是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单位成本报表。该表的分析包括直接材料费用分析、直接人工费用分析、制造费用的分析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五)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和分析

35、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制造费用只反映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成本会计学习指导第一章 总 论重点掌握1. 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2. 成本会计的对象及职能一般掌握1. 成本会计的任务2.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1、“理论成本”: C + V 其中 C :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 V: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概念:除C + V外,还包括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 3、成本会计的概念狭义的成本会计:仅指成本核算。 广义的成本会计: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二、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1、成本会

36、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2、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基本职能:成本核算。派生职能: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第二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重点掌握1. 成本核算的要求2.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一般掌握1.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账户一、成本核算的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37、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的界限。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二、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 1、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归为三大类,即: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就是在这一划分的基础上,将生产费用划分为以下若干要素费用: 材料费用、燃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工资费用、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其他生产费用。2、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成本项目: 要素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而划分的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制造费用等。3、期间费用按经

38、济用途分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4、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方的法分类 直接(计入费用:可分清哪种产品耗用,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核算重点掌握1. 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2. 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3. 计提职工福利费的核算4. 折旧费分配的核算5. 外购动力费分配的核算6 .低值易耗品摊销核算一般掌握1. 材料的分类2工资总额的概念及具体内容3工资的计算4外购动力费支出的核算5折旧的计算6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 例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

39、。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公斤。求甲、乙产品各自分摊的材料费用。 解: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560(公斤)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560+440)=1.2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601.2=672(公斤)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4401.2=528(公斤)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672 4=2688(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528 4=2112(元)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如下:材料费

40、用分配率=(1200 4) (560+440)=4.8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560 4.8 =2688(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440 4.8 =2112(元)例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64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100件,乙产品2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甲产品120元,乙产品100元。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解: 甲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10012012000(元)乙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0010020000(元)原材料费用分配率64000 (12000+20000)=2甲产品分配的原材料费用212000 =24000(

41、元)乙产品分配的原材料费用220000=40000(元)例3:某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电费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度。(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2)编制该月份支付、分配外购电力费的会计分录。该企业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解:(1)分配电力费用电费分配率=24950 (350

42、00+8900+6000)=0.5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用电费=300000.515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50000.52500(元)辅助生产车间产品用电费=70000.53500(元)辅助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19000.595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照明用电费=60000.53000(元)(2)分配A、B两种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000 (36000+24000)=0.25A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360000.259000(元)B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240000.256000(元)(3) 编制月份支付外购电力费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帐款 24000贷:银行存款 24000(4)编制9月份

43、分配电力费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9000B产品(燃料及动力)6000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35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水电费) 2500辅助车间(水电费) 950管理费用水电费 3000贷:应付帐款 24950 例4:某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本月基本生产车间领用生产工具一批,计划成本为6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4,另有一批生产工具在该月报废,残料入库作价30元。解:(1)领用生产工具,借:制造费用 600贷:低值易耗品 600 (2)结转成本差异,借:制造费用 24 (6004)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24 (3)报废生产工具, 借:原材料

44、40贷:制造费用 40 例5:某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分次摊销法。本月生产车间领用专业工具一批,计划成本为36000元,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为超支2,该批低值易耗品在两年内分月平均摊销。解:(1)领用时,借:长期待摊费用 36000贷:低值易耗品 36000(2) 月末分摊成本差异 , 借:长期待摊费用 720 (360002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720(3)分月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 1530 (3600072024贷:长期待摊费用 1530第四章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重点掌握1. 待摊费用的核算2. 预提费用的核算一般掌握1. 待摊费用的概念及其摊销原则2. 预提费用的概念及其

45、特点 第五章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重点掌握1.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各种方法2. 相应的帐务处理一般掌握1. 辅助生产及辅助生产费用的概念2.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3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第六章 制造费用的核算重点掌握1. 制造费用分配的各种方法及帐务处理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一般掌握1. 制造费用的概念、内容2. 制造费用归集的核算例6: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已归集在“制造费用基本生产”帐户借方的制造费用合计为21670元。甲产品生产工时为326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275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为2658小

46、时。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解:制造费用分配率 21670(326027502658)2.5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2602.5=815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7502.56785(元)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6582.56645(元)例7: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234,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19,000件,乙产品6,000件,丙产品8,000年。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5小时,乙产品7小时,丙产品7.25小时。本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800件,乙产品700件,丙产品500件,本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20,600元。 要求:(1)按年度计划分

47、配率分配制造费用; (2)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 解: (1)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190005=95000(小时)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60007=42000(小时)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80007.25=58000(小时)(2)年度计划小时分配率 = 234000/ 195000 =1.2元(3)本月实际产量定额工时 甲产品定额工时 =18005=9000(小时) 乙产品定额工时 =7007=4900(小时) 丙产品定额工时 =5007.25=3625(小时)(4)各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制造费用 =90001.2=10800(元) 乙产品制造费用 =49001.

48、2=5880(元) 丙产品制造费用 =36251.2=4350(元) (5)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10800 (乙产品) 5880 (丙产品) 4350 贷:制造费用 21030第七章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重点掌握1. 废品、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概念2. 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概念3. 废品损失的核算 一般掌握1. 停工损失的核算例8:本月A产品投产600件,原材料开始一次性投入,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60000元;直接人工14700元,制造费用14210元。A产品合格品为480件,不可修复废品20件,其加工程度为50,废品残料作价500元入库。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49、:(1)计算与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2)编制残料人库、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 解:(1)计算、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约当量4802050490件分配率:直接材料60000500120直接人工1470049030制造费用1421049029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直接材料120202400直接人工3010300制造费用2910290借:废品损失A产品 2990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990 (2)残料人库: 借:原材料 500贷:废品损失A产品500(3)结转净损失: 2990一5002490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490贷:废品损失A产品 249第八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

50、核算重点掌握1. 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比例法2. 完工产品成本结转的核算一般掌握1. 在产品的概念及其数量的确定2. 不计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一般掌握1.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2. 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基本方法辅助方法第十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重点掌握1. 品种法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2. 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及应用实例第十一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重点掌握分批法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一般掌握1. 分批法的计算程序2. 简化的分批法第十二章 产品成本计算

51、的分步法重点掌握1. 分步法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2.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一般掌握1. 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2. 平行结转分步法第十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重点掌握分类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一般掌握1. 分类法的计算程序2. 副产品的成本计算 第十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一般掌握1. 定额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2. 定额法的计算程序第十五章 成本报表重点掌握1. 成本报表的概念和种类2. 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一般掌握1. 成本报表的作用与编制要求2. 制造费用明细表3. 期间费用明细表 第十六章 成本分析重点掌握1. 成本分析的内容2. 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一般掌握1.

52、 成本分析的意义2. 成本分析的程序3. 成本分析的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4.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核算应设置哪些总账?成本核算是按照国家有关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出的物资消耗、劳动报酬,以及有关费用的支出数额、构成和水平。为正确进行成本核算,企业应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总分类科目。成本核算帐务处理程序成本核算帐务处理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原始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材料、工资费用分配表。(2)根据原始凭证及耗用材料、工资等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3)

53、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4)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5)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6)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7)将完工产品成本转入产成品明细帐。(8)已销售产品成本转产品销售成本明细帐。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1、划清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收益性支出是指与当期收入相配比的费用支出,收益性支出全部列作当期的成本、费用,也称为营业支出。例如工资支出、折旧费用等等。资本性支出是指其效益影响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年度的各项支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是为了正确计算各期的损益,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支出;如非常损失,处理

54、固定资产损失等等。区分不同性质的支出是企业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条件。2、划清产品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产品制造成本是指企业为制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工资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指在会计期间内为企业提供一定生产条件,以保持产品产销能力所发生的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3、划清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4、划清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5、划清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6、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企业应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规定。企业发生下列费用,不应列入成本、费用:(1)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55、;(2)对外界的投资以及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3)被没收的财物以及违反法律支付的各项滞纳金、罚款以及企业自愿赞助、捐赠的支出;(4)在公积金、公益金中开支的支出;(5)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6)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二、做好各项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1、建立和健全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和凭证,并建立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2、制定必要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3、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等制度。4、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三、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来决定。1) 材料费用分配(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计

56、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成本差异额,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2) 掌握工资费用的分配;如生产工人的工资记入直接生产经营的帐户,对于基本生产车间管理员的工资应该记入制造费用帐户。对于辅助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如果企业设置制造费用,辅助车间科目的话,就应该把辅助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应该记入到制造费用辅助车间的明细帐中。如果企业对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额较小,可以不设置制造费用帐户,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把辅助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记住到辅助生产成本的帐户。对于企业消售部门人员的工资,在费用发生的时候,应该记入营业费用。对于厂部人员的工资走管理费用。所以不同人员的工资在发生的时候,应该记入到不同的帐户中去。另外,按

57、不同人员的工资提的福利费也要记到相应的栏目中去。3) 关于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方法在教材中的60-63页,方法主要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在这四种方法下,如何对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和核算,这部分内容要求同学们掌握)掌握辅助生产制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计算和分配4)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的方法教材讲了七种,这七种方法中重点要求大家掌握:一是约当产量比例法;二是定额比例法,三是要求掌握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以及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法。这几种方法需

58、要同学结合作业、相应的教课书后面的习题进行复习。)5) 关于成本会计报表主要要求同学掌握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填制;6) 计算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的计划完成率、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以及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7) 关于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这是课程重点、难点的地方。教材中主要讲了四种方法: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主要要求掌握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8)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和不可修复废品成本以及会计的编制。不可修复废品计算问题以及有关的会计处理问题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9) 采用副产品成本从材料成本项目中扣除的方法,计算主、副产品的成本。10) 成本会计

59、报表这章主要要求同学掌握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11)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分步法有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这里有一个知识点:关于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如何进行成本还原,它的方法要求大家掌握。)作业一实务题3资料: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交互分配前,供电车间本月生产费用为36400元,机修车间为33600元。本月供电车间供电110000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10000度,产品生产耗用800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耗用8000度,厂部管理部门耗用12000度。本月机修车间修理工时为106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6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

60、7000小时,厂部管理部门3000小时。要求:根据资料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假定每度电计划成本为0.345元,每修理工时计划成本为3.46元,成本差异记入管理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据以编制会计分录。分析:直接分配法:把辅助生产费用再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基本生产车间以及其它受益部门进行分配,这种方法就叫直接分配法。在直接分配法下计算电的分费率(单位成本),供电车间一共发生了辅助生产费用是36400元,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部门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就是除了机修车间、供电车间以外的就是基本生产车间和厂部管理部门。所以单位成本(分配率)=36400/ (110000-10000)=0.364(元/度),修理劳务单位成本(分配率)=33600/(10600-600)=3.36(元/工时)借:基本生产成本 29120制造费用 2912管理费用 4368贷:辅助生产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