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信息流的运作模式探析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65986010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供应链中信息流的运作模式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供应链中信息流的运作模式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供应链中信息流的运作模式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供应链中信息流的运作模式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中信息流的运作模式探析(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我国供应链中信息流的运作模式探析摘 要在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是整个供应链运作的核心部分,只有保证信息流的合理运作,物流和资金流才能正常运作。本文回顾了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的演变过程,分析几种传统模式的缺陷,以此为基础引出一种目前来说较好的新的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并简述其构建管理方法,并分析新模式的优势和实施所面临的障碍。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牛鞭效应;信息流;集成式;运作模式 Operational Model of Information Flow in Supply Chain Of ChinaAbstractIn supply chain m

2、anagement, information flow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supply chain, only ensue a reasonable information flow can logistic and cash flow work properl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models of information flow in supply chain, analyzing the defects of several traditional mode, and take this

3、 for basement to put forward a better and new modelIntegrated supply chain operational model of information flow. Besides, this article also makes a brief describe about it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In the last,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model and the obstacles it m

4、ay face is given. Key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bullwhip effect;information flow;integrated;mode of operation目 录一、 绪论当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全面进步以及管理思想的不断创新,使得企业的竞争方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供应链管理因其显著的亮点而备受企业青睐,并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日益趋于全球化、信息化、生产环境更加复杂、消费者的需求瞬息万变,这改变了传统的竞争方式,使得企业想要依靠

5、自身力量来创造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与此同时由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发展而来的供应链却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的的优势。马丁克里斯托夫 (Martin Christopher)教授曾在他的著作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写到:“在 21 世纪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市场竞争将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供应链(图1)是指商品到达最终用户之前各相关者或业务的衔接,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最终产品,最后在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

6、售商以及用户构成的一个网链结构。从这个定义可以知道供应链是通过链中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整个链条上的高效流动,以发挥其强大的整体竞争优势。而物流和资金流都是一种单向的实物流程,伴随着这些流程的进行,必然会有信息的产生,并发生相应的变化。区别于物流和资金流流,信息流是双向的,它对物流、资金流起到反映、监督、控制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供应链中流动最频繁、流量最大、变动最快的一支2。保证供应链中信息流的快速循环流动可以及时响应多变的客户需求并实时监控实际的物流及资金流。图1所以说信息是强化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优秀的信息运作模式可以可以大幅减少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库存,并缩小

7、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故本文以信息流为中心,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传统信息流运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信息流运作模式,分析其优势并探讨其构建方法及管理手段。2.研究意义供应链管理通过使节点企业紧密合作而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个整体可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即利润最大化),并发挥核心竞争力。因此,虽然供应链管理思想提出的时间不长,却引起了管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供应链管理带来的好处就是将成本降低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而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一环便是信息流的运作,信息流运作直接影响着信息共享的程度。故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物流信息化也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3而我国供应链信

8、息化正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不足,因此探讨分析我国供应链中信息流的运作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国内外研究概况1.国外研究概况目前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信息共享的价值,实施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及其实施阻力;(2)通过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实现信息共享;(3)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如何解决信息共享问题。以下就这三方面逐一阐述:(1)信息共享的价值,实施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及其实施阻力自从20世纪90年代,Stalk和Hout提出时间因素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以后,对关于时间竞争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在此之后Towin等人通过对供应链上的牛

9、鞭效应的研究指出有效的信息共享可以大幅减少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库存并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因此“牛鞭效应”引起了人们对信息价值的研究。此后Lee(1997)等人又证明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供应链中牛鞭效应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并进一步从运作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牛鞭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即需求信号处理,供应短缺,批量订货,价格波动和交货延迟。在此基础上,Lee等人指出牛鞭效应是供应链成员在考虑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所做出的理性决策的结果4。由于牛鞭效应带来的种种问题,继 Lee等人之后,许多学者就信息共享的价值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探讨主要集中在两类信息:需求信息和库存信息。由于篇幅有限此处对各位学者的探讨不做详细分

10、析,只做个简要说明。Lee等人(2000)在需求不确定为背景下给出了能够衡量简单二级供应链中需求信息价值的定量模型,并指出在供应链中如果零售商能够共享终端市场需求信息将可以有效地弱化牛鞭效应,但是如果这样他们就不能从中获益5。Thonemann的研究则着重于如何通过共享高级需求信息来提高供应链绩效,并给出了共享高级需求信息能够大幅缩减成本的条件6。Cachon和Fisher(2000)则通过对比传统供应链与完全信息共享供应链发现完全共享信息能够平均降低供应链库存总成本2.2%,最高甚至能降低 12.1%7。Corbett和Groote(2000)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研究了供应商供货时的最优数量

11、折扣策略,并将其与信息对称情况做对比,揭示了零售商的成本结构信息对供应商制定策略的影响8。Gavirneni(2002)的研究更进一步,他指出上下游企业间不仅应共享订货信息,更需要改变供应链的管理方式以充分利用信息,让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他的实验数值表明如果供应链中的各企业在共享库存水平的同时调整原有的(s,S)订货策略可以降低他们10的库存成本9。上面这些人的研究主要是强调下游企业信息的价值,没有考虑到上游企业信息的价值。于是在他们的基础上Fu和Piplani将他们研究定位于上游企业信息的价值。他们将零售商知道供应商库存略(r,Q)和服务水平的情况与不知道的情况作对比,发现供方的合作能够提高

12、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服务水平10。综合这些研究结果,研究者们发现简单地共享信息并不总是只有参与者受益。Li(2002)指出信息共享除有“直接效果”之外,还可能发生“泄漏效果”,即非参与者可以通过观察参与者的行动变化推测出参与者的私有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决策行为,使自身受益11。目前,这些研究主要一些是关于微观作业层信息的价值,而关于宏观战略层信息价值的研究还比较少,并且还没有形成一些总结性的可供参考结论。(2)通过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在研究信息共享的价值的过程中,研究们发现虽然实施信息共享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降低总成本,但是新增利润的分配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换句话说,供应链中的企业将

13、自己的信息与其他企业共享,却并未从中直接获利,简单点说,也就是投入回报不成比例,这导致部分企业不愿意共享自己的信息。因此需要一种激励机制来使各方达成“双赢”,由分散决策向集中决策靠近最终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供应链整体。目前,这种激励机制大多是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契约实现的,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契约的形式有较大差别。关于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多种激励机制,此处只简单介绍Taylor的方法。Taylor提出通过使用回扣来激励零售商从而提高市场需求预测的精度。他在他的文章中讨论了两种合同形式:线性回扣和目标回扣,Taylor发现如果需求受到销售努力的影响,目标回扣和返销合同将能够促成协调和双赢。(3)在现

14、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如何解决信息共享问题在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中,我们一般把供应链看成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者的一个有机结合体,并认为这三流是并行的,因此信息共享最简单的形式直链式系统便出现了。如今,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直链式信息运作模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信息滞后、传递效率低下。信息扭曲、导致牛鞭效应等等。基于直链式运作模式的缺点Lee等人在其文章中提出了跨级式结构,并对其运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目前,随着电子商务的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更好地解决供应链中的问题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益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2.国内研究概况国内对供应链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目前主要集中在学

15、术方面,实践方面较少,因此在理论方面国内研究起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唐小我等人(2002)通过分析传统直链式信息流运作模式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并阐述了信息流网络的特征与优势12。谢斌等人对几种传统链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因竞争环境的变化而暴露出缺点逐一进行分析,此外他也对唐小我的网络式信息流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网络式信息流运作模式虽然解决了传统链式信息流运作模式的缺点,但却导致了新问题:由于每个节点需要处理的信息增多,导致各节点信息处理负担加重,且处理成本随之上升。而且他还指出网络式信息流运作模式还有一个同直链式相同的缺陷:信息只在相邻节点间交流传递,这使得供应链的整

16、体协调性差。基于对几种传统信息流运作模式的分析,他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流运作模式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分析该模式优势并提出相应的构建管理方法13。同国外相比,我国供应链管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方法还是一些传统的、原始的方法。企业内的各环节各行其是,功能独立,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还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体制,这也是国内企业生产经营效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我国的企业界已意识这个问题,加强了对其的关注并正逐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1.论文的研究思路本文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供应链中信息流的运作模式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研究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入手,

17、比较分析几种传统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从中考察信息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整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其症结所在,然后以此为基础引出谢斌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的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希望可以优化供应链系统中的信息流的运作模式。2.论文的研究内容在与供应链中信息流运作模式的相关文献中,研究者们都将他们的目光集中在了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必要性方面,以及如何实现信息共享的技术架构和对信息共享的激励的研究,而对信息流运作模式的探究的文献还比较少,因此,本文以此为基点,回顾了供应链的几种传统信息流运作模式,并各自分析它们的缺点,最终提出谢斌等人提出的新的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即集成式信息

18、流运作模式,并进一步介绍其构建和管理方法。二、 传统供应链中信息流的运作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一)直链式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由于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组成。加之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中缺乏现代信息和网络计划,使得信息只在相邻节点间流动,因而形成了直链状的信息传递模式,如图2: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商零售商用户信息流图2这种模式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它不需要企业之间的任何保证,目前仍存在于一些管理松散的供应链中。但显而易见,这种模式若及时运用起来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由于信息传递效率低导致企业所获得信息严重滞后。在直链式模式中由于信息只在相邻节点间传递,所以除了与最终用户相连的零售

19、商外,其他节点想要获得需求信息必须得再经过至少一个环节的传递,这样直接导致整个供应链的灵活性差,不能对多变的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其次,信息经一次一次传递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各节点企业为保证自身利益,可能会夸大需求信息,最终导致“牛鞭效应”。再者,在这种模式下非相邻节点不能直接沟通,导致供应链的整体协调性差。而如今供应链的环节越来越多,整个系统庞大而复杂,此模式会使供应链的整体效益低下。(二)跨级式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由“牛鞭效应”的需求放大导致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和制造商留存了大量不必要的库存和生产能力,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下游的零售商将其需求信息在供应链全局公开。并提供其原来保密的销售数据、顾客

20、需求预测数据和POS数据等。因此新的信息流运作模式便随之产产生,即跨级式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如图3: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商零售商用户信息流需求信息流图3这种信息传递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牛鞭效应”的副作用,但它只改善了需求信息的传递方式,其他信息的传递方式没有任何改变,因而它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直链式信息流运作模式的缺陷。(三)网状式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提出了新要求,每一节点企业都必须具备灵活的反应速度,为此供应链中的节点不仅希望能够及时了解前后相邻节点的生产情况,还希望能够了解链中非相邻节点的相关情况。在此背景下,唐小我等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

21、rnet网络技术和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技术,在跨级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如图4: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商零售商用户信息流图4此处,我们对网络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做一个简单的结构分析。为简化起见,我们假设某一供应链上除一个最终用户外共有N 个环节,每个环节只包含一个节点企业。在直链式信息流运作模式中(如图2),只有相邻节点间存在信息流,则供应链中所包含的信息流数目为2N条(信息流是双向流动的),每个环节最多连接2条信息流。而在网络式信息流运作模式中(如图4),每一个环节都与其他环节都可能存在着信息交流,所以供应链中最多可能包含N(N+1)条信息流,每个环节最多连接2N条信息流。

22、从这个简单的结构分析我们发现,网状式运作模式虽然基本上克服了直链式模式的缺点,但它却引发了新的问题。每个节点企业获得了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信息,其信息量也因此明显增加,有2条增至2N条,信息处理成本增加,负担变重。此外各节点间都建立信息通道,这样势必会出现重复建设,系统的建设费用随之增加。更重要是,虽然各节点获得了除本身以外链中其他各节点的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用的,因此企业决策者在作出决策时会出现许多无关信息干扰,这增加了他们的决策难度。三、新型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提出及其优势(一)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继Lee等人的跨级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和唐小我等人的网络式信息流运作模式之后,谢斌等人

23、综合以上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信息流运作模式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如图5:信息处理中心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信息流图5这种模式通过建立一个独立于供应链之外的节点称之为信息集成中心来克服网络式信息流的运作模式信息处理量大的缺点。因而这个信息中心的功能显而易见,即: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收集并发送信息。该信息中心收集供应链中的需求信息、库存信息、生产计划、促销计划、需求预测和运输计划等,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将加工后的信息发送到需要这些信息的节点企业,企业据此做出决策。由于这个信息处理中心是独立于供应链之外的,故链中各节点企业需建立一条鱼知相联系的信息高速通道来保证自身与信息中心实时互通

24、,从而实现所有信息在整个供应链上的共享。从整体来看,可以说集成式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是一种“瘦客户端”的信息处理模式(这里的客户指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它把节点的大部分信息处理功能独立出来,由信息集成中心独立集中处理13。(二)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的优点与实施障碍1.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的优点通过建立信息集成中心,集成式信息流可以有效的实现信息在供应链全局上的共享。故集成式信息流模式在目前来说是较好的一种模式,其具体优势可以归结为六点:(1)实现了信息共享。由于所有信息均由信息处理中心收集处理,各节点企业可及时获得其所需信息,所以信息可以在供应链全局上实现共享。此外,由于这些信息都是反映供应链

25、内外实际状况的原始信息,因而它避免了因信息的级级传递造成的“牛鞭效应”。(2)提高了供应链的反应能力。当供应链某个局部节点出现问题是,该模式可以保证其他各节点及时获得这些信息,从而及时调整其生产和库存,做出同步反应。(3)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协调能力。信息集成中心为所有企业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场所。该“场所”可以使这些在物理上处于分散的节点企业,对某一问题共同进行探讨和决策。这样就使供应链由原先单独决策的各个分散的节点企业结合成为一个集中决策的供应链整体,从而大幅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协调能力。(4)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和运行稳定性。信息集成中心是一个独立于供应链之外的节点,它不为任何任何节点企业所控制

26、,也不会受到节点企业间利益冲突的影响,其存在运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正是这种独立性保证了其所传递的信息的透明度和运行的稳定性。(5)增强了供应链的开放性和伸缩性。由于要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供应链要不断对其结构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主要是新企业的加入和旧企业的退出。在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中,这种进入退出调整不会对供应链造成太大影响,新企业只要建立与信息处理中心相联系的通道即可实现与整个供应链的连接。(6)可方便地实现信息外包。在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下,因为所有的信息是由独立于供应链之外信息集成中心收集处理的,所以只要将信息集成中心外包即可实现供应链信息外包。2.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实施障碍从理论上来看

27、,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可以很好克服其它三种运作模式的缺陷实现信息在供应链全局上的共享,但如果实际实施时,我认为会存在着一些实施障碍:首先,这个独立于供应链之外的信息集成中心是由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共同建立还是外包给专业的信息处理公司。如果由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共同建立,各节点企业除需要花费建立信息通道的成本之外,还需花费信息总心建立的成本,且该信息中心则不能完全独立于各节点企业。而如果外包给专业的信息处理公司,则会存在信息泄露的危险。故需建立一套完整评价体制来选择可靠信息处理公司。其次,建立与信息中心相连的高速信息通道需耗费一定的成本,企业未必愿意花费这个成本。目前国内还处于供应链的起步阶段,信息流运

28、作模式正由直链式向网络式过渡,网络式的信息流运作模式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让企业不愿意花费更大的成本来建立信息集成中心并构建信息通道,从而向集成式信息流模式发展。故集成式信息流模式目前在我国实施还存在诸多障碍。四、 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的构建和管理(一)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的构建1.集成式信息流运作系统的构建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的物理结构采用的是一种基于Intranet/Internet 的网络结构。各个节点都有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此处建议采用B/S模式。因为针对供应链这样庞大的系统,节点企业虽多但每个节点企业要做仅是共享本节点信息接收中心处理器所传来的共享信息,其规模庞大,但所需功能较少,因而结合

29、B/S和C/S特点,应采用B/S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瘦客户端”),利用Internet作为信息共享平台,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和信息集成中心用高速的数据专用线相连。14 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或部门通过这个信息终端系统,向数据处理中心上传本节点的相关信息,先存储于本处数据库。信息处理中心在对这些上传的信息进行挖掘和预处理,将处理后的信息存储于数据仓库(即中心数据库)中。当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或部门需要这些信息以做出决策时即可通过自己的信息终端访问中心数据库,获取其所需信息。这样就基本实现了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的构建。整个模式如图6:零售商分销商供货商生产商内部管理系统内部管理系统内部管理系统内部管理系统

30、信息处理中心信息上传零售商零售商零售商零售商信息查询Internet渠道图62.集成式信息流运作系统的基本组成一个典型的集成式供应链信息流运作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浏览器。作为信息系统的前端工具,以及本地用户和其他企业之间交互的界面。(2)应用系统。保证本节点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3)数据库。信息处理中心所有,负责存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发来的各类信息,如需求信息、产品信息等等。(4)供应链数据仓库(如Oracle)。存储和保存处理后数据,以便于各节点企业的访问。数据仓库将分析决策所需的大量数据从企业日常运行环境中抽离出来,把这些分散的数据转换成统一的便于访问的信息。数据仓库可以让各节点

31、企业随时提取其所需数据同时而不干扰数据库的工作。( 5) 前端的分析与访问的展示工具。由用户自己使用,进行数据的访问,从而做出决策。前三项是各节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主要完成信息的录入、初步处理和保存。后两个则是信息处理中心的系统组成,主要对各节点企业上传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并将加工后的信息存入数据仓库,便于各节点企业的查询。3.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的优势采用Intranet/Internet模式可以节约时间提高企业信息交换的精确性,Intranet/Internet模式的应用使得供应链中复杂、重复的工作中人为错误减少,通过减少这些错误从而在一定程

32、度上节省了经费,使得整个物流成本下降、库存减少、效率大幅提高。故企业有更大的能力来适应多变的市场变化,真正做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15。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优点:(1)节约成本。利用Internet将供应链中各个节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2)降低库存水平。由于各节点企业可以及时获得下游市场的需求信息,弱化了牛鞭效应,减少了大量的不必要库存。(3)降低采购成本,促进供应商管理。由于供应商随时可以获取存货采购信息,使得之前从事采购管理的人员从这种低价值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具有更高价值的工作。(4)缩短循环周期。通过这种模式使得生产商的能够更准确的估计出需求量,这样使其不仅能

33、生产出所需产品,同时可以减少生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5)收益增加。在该模式下企业可以及时完成其合同,接手下一份合同,从而增加其收入和收益。4.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所面临的挑战(1)信息安全性采用Intranet/Internet的网络结构,企业需重视信息安全问题,那些信息需要共享,那些信息需要保密。由于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信息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流程的协调性此模式运作的关键是各企业要及时分享所需信息,但在现实运作中,有的企业仍不愿意共享一些信息,怕这些信息会流入竞争对手的手中,损害自身利益。这就妨碍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因

34、此,同一供应链中的各企业要发展共同目标,在共同获益的基础上加强之间的信任。(3)利益均衡性那我们知道在一个供应链中,不可能各企业能力平分秋色,必然会存在一些相对的弱势企业,因而核心大企业会有想要获取更大的蛋糕的意图。但实际上供应链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任何妄想独吞利益蛋糕的企业都会损害整个供应链的效益,从而最终影响其自身利益。故只有保证收益的公平,才有利于供应链的长远发展。(二)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的管理在集成式信息模式下,信息处理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节点,担负着对整个供应链上所有信息的进行存储和处理,从而保证整个供应链高效稳定的运行的任务。因而可以好不夸张地说,在该模式下,信息处理中心的管理是整个

35、供应链成功的关键。但信息处理中心独立于供应链之外的节点,由谁来管理谁来投资是该模式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谢斌等人提出了两种管理方式:其一,由供应链核心企业管理;其二,外包给专业的信息管理商管理。(1)由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管理。供应链一般都是围绕一个核心企业组成的,链上的业务一般也是围绕该核心企业的业务展开的,这就使得核心企业不会因为一些外竞争和自身收益性问题而离开供应链,故由供应链核心企业来管可以保证信息处理中心运营的稳定性。此外,集成式模式建成后最大受益者就是核心企业,所以核心企业会愿意在此方面进行投资和管理。最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比较信任核心企业,会愿意将自己的信息传递给核心企业,从

36、而保证整个模式的运行。(2)外包给专业的信息管理商管理。随着信息的日益增多,负责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处理会给核心企业带来巨大压力。此时将其外包给专业的信息管理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一方面减轻了核心企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提高了整个信息处理效果的水平。(三)运用实例分析通过以上阐述,那我们发现谢斌等人提出的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在目前来说是一种较为可靠地模式,它在保证信息快速流动的同时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但其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如何有待考究。此处我们以上汽集团拖拉机内燃机公司的运用为实例,对其进行考究。上汽集团拖拉机内燃机公司是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和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供应商,为上述两个汽车公司提供汽车零

37、配件,该公司属订货型生产企业。16在此供应链中,上汽集团拖拉机内燃机公司(以下简称上汽)便是核心企业,大众和通用公司就是其下级用户。上汽采用ERP软件系统SGM/SVW配套工程现代管理网络信息系统,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中信息流的管理,它通过Internet完成与大众和通用的信息沟通和控制,实现对它们的访问和信息收集;而公司内部的信息交换则建立在Intranet上,公司生产从计划制定、订单安排、生产现场的操作到板材仓库的管理,公司内部所有部门涉及的事务处理、信息传递等任务都是由计算机来完成,各部门的信息交换系统都有良好的接口,充分发挥了Internet的优势。实施此模式后,不仅公司内部权责分明、目

38、的明确,外部同时也可以及时获得相关的需求信息,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效率。通过这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到该模式不仅可降低公司的整体物流成本和费用水平,加快资金周转率和信息传递,使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同时还使得公司与外部的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和用户等合作伙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有效协调。五、 总结(一)全文总结随着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日益完善与成熟,通过压缩企业内部成本和提高劳动率来增加利润的空间逐步变小,甚至没可能。如何开辟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而供应链刚好成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除了通过控制企业内部成本来增加收益外,还可通过与同一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一起合

39、作来消除或者降低非必要的供应链成本,当整个链上的成本降低后,企业收益必然可以增加。但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链中各企业间的良好合作,充分共享信息。那我们知道供应链企业间包含着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信息流是容量最大、流动最频繁、变化最快的一个。所以只有管理好信息流,才能为物流和资金流的判断提供最准确的依据,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本文首先界定了供应链中可共享的信息,包括库存信息、需求信息、销售预测信息、生产/配送计划信息以及其它信息等;然后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几种传统的信息流运作模式,即直链式、跨级式和网状式;在此基础上着重提出谢斌等人提出的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并介绍其构建及管理方法;最后

40、以一个实例来进一步讲解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的运用。充分的信息共享可以增强供应链中节点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结成更为紧密的联盟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与此同时可以更好的集成供应链中的各种资源从而在链中进行更好的计划、协调与控制。(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由于信息流的运作既涉及到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且两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待探讨。本文主要考虑管理层面的问题,虽然分析了几种运作模式的优缺点,但在技术支持方面涉及较少。此外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理论支持,也需实践的检验。而本文主要集中于理论知识的阐述,在实践方面探讨较少。故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在实际运作中效果究竟如何,有待进

41、一步探讨。在信息共享方面,需要结合现有科学技术来讨论,因为信息共享主要依赖于信息技术。管理层面的问题解决后,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利用现有信息技术解决信息传递、存储、处理和挖掘问题,在这个方面需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结合供应链管理实际,给出更具体的解决方案。参考文献【1】 Martin Christophe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 初少华基于信息流管理的供应链协同商务运作模式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管理学院,2007【3】 哈玉涛供应链信息管理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管理学院,2006【4】 Lee H.L.,Padmanabhan V.,Whang S. Informat

42、ion Distortion in a Supply Chain:The Bullwhip Effect J. Management Science,1997,43(4):546-558【5】 Lee H.L.,So K.C.,Tang C.S两级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价值J管理科学,2000,46(5):626-643【6】 Thonemann U.W. Improving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by Sharing Advance Demand Inform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2,1

43、42:81-107【7】 Cachon G.,Fisher M供应链库存管理和信息共享的价值J管理科学,2000,46(8):1032-1048【8】 Corbett C.J.,Groote X. ASuppliers Optimal Quantity Discount Policy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J. Management Science,2000,46(3):444-450.【9】 Gavirneni S固定订货成本的产能供应链中的信息流动J管理科学,2002,48(5):644-651【10】 Fu Y.,Piplani R. Supply-s

44、ide Collaboration and its Value in Supply Chai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2004,152 (1):281-288.【11】 Li L信息共享与横向竞争供应链J管理科学,2002,48(9):1196-1212【12】 唐小我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网络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4(2):18-20【13】 谢斌,卢震,黄小原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运作模式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3,5(4):260-262【14】 王辉浅谈供应链集成式信息系统J物流科技,2006【15】 孟倩,等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1(7):1720.【16】 卞亦文,等供应链中信息流的运作模式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62-65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