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完整

上传人:be****l 文档编号:65985153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完整(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试行)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目 次1 围12 规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44 总则75 工程质量目标管理105.1 工程质量目标的确定105.2 工程质量目标的管理105.3 工程质量目标的考核136 工程勘察、设计156.1 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职责156.2 质量管理策划166.3 主要勘察过程控制166.4 主要设计过程控制187 工程监理227.1 监理单位的质量职责227.2 质量管理策划237.3 勘察、设计监理247.4 施工监理257.5 设备监理278 工程施工288.1 施工单位的质量职责288.2 质量管理策划298.3 施工过程

2、质量控制308.4 施工质量检查验收339 工程设备管理369.1 一般规定369.2 设备采购369.3 设备验收379.4 设备运输379.5 设备开箱检验389.6 设备现场保管389.7 设备缺陷处理3910 工程调试4010.1 调试单位的质量职责4010.2 调试质量管理策划4110.3 调试质量过程控制4210.4 调试质量的检验4311 工程竣工验收与评价45前 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要求,规建设单位和各参建单位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行为,明确质量管理职责,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化和程序化,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3、,特制订本规程。本规程的容有11章,包括:围、规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工程质量目标管理、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施工、工程设备管理、工程调试、工程竣工验收与评价。本规程为试行征求意见稿,在试行过程中,如有修改或补充意见,请与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联系(地址:市海淀区北小马厂六号华天大厦四层, :100038,E-mail:gongchengbu1317 12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参编单位:中国中铁股份 中国建筑股份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主要起草人:清旭 于波 幼林 思民 所庆 王玉玲

4、 业武 海明 福明 泽军 建平 王传印39 / 461 围本规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国境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与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全过程监督管理。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签订合同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19 建设工程监理规GB/T 5032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GB/T 50

5、358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GB/T 5037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9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GB/T 50380 工程建设设计企业质量管理规GB/T 50430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DA/T 28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279号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549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9年发改投资20093183号 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建设部81号令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2000年建设部建质2002173号 建设部建筑业

6、新技术应用示工程管理办法建设部建质2007223号 绿色施工导则建设部建质200987号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计建设1997252号 国家计委关于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开工条件的规定国办发200764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3.0.1质量策划 quality planning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3.0.2项目竣工文件 records on completion of project指项目竣工时形成的反映施工(指建筑、安装)过程和项目真实面貌的文件,主要由项

7、目施工文件、项目竣工图和监理文件组成。3.0.3特殊过程 special process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3.0.4项目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3.0.5工程项目需要一定量的投资,经过决策和实施的一系列程序,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以形成固定资产为明确目标,其产品或服务对象为工业、建筑或其它类工程的项目。通常也称为建设项目。3.0.6工程总承包 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3.0.7项目管理 在项目连续过程中对项目的各方面进行策划、组织、监测和控制,并把项目管理知识、技

8、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中,以达到项目目标的全部活动。3.0.8项目管理体系 项目管理体系是为实现项目目标,保证项目管理质量而建立的,由项目管理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通常包括组织机构、职责、资源、程序和方法。项目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3.0.9项目质量计划 是质量策划的结果之一。它规定与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以与如何满足这些标准,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3.0.10 项目质量管理为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特性满足要求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3.0.11 工程质量监督工程质量监督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统称监督机构)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9、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与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4 总 则4.0.1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工程建设各参建方质量管理行为,制定本规程。4.0.2建设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管理全面负责,承担建设工程项目从工程前期、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职责。4.0.3 建设工程应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的质量负总责,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负责,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相关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依法追究责任。由此发生的费用由责任单位承

10、担。4.0.4建设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制,建设单位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择优确定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单位、调试单位和其他中介服务单位。4.0.5建设工程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决防止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4.0.6建设工程应当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组织的质量监督检查,不得拒绝或者阻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4.0.7建设工程的各方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开展工程质量创优活动。4.0.8建设工程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强化工程建设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符合性检查。4.0.9工程质量验收贯彻“验评分离

11、、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原则,实行分级验收。4.0.10 建设工程应科学确定合理工期,严肃工期调整。4.0.11 建设工程提倡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工程质量,鼓励有利于保障工程安全质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4.0.12建设工程应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提倡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的设计优化和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管理。4.0.13 建设工程宜推行质量保险制度,有效防和化解工程风险。4.0.14 建设工程应建立健全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4.0.15建设工程应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工程招投标,招标投标确定的中标价格应体现合理造价要求,杜绝造价过低带来的安

12、全质量问题。合同约定工程创优时,应增加相应的创优费用,实行优质优价。5 工程质量目标管理5.1 工程质量目标的确定5.1.1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前期确定建设工程总体质量目标,并在监理、勘察、设计、施工、设备供应、调试和其他中介服务的合同中明确。5.2 工程质量目标的管理5.2.1建设单位的质量职责5.2.1.1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负总责,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与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5.2.1.2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5.2.1.3建设单位应依法通过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勘察设计、供货、施工、检测、监理单位,并分别签订工程建设

13、合同,实行合同管理。建设单位应将强制性标准作为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应建立防低于成本价中标的机制,并在合同实施过程中不得随意降低合同价格、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5.2.1.4建设单位负责制订项目质量管理办法,明确工程建设质量目标,并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督促各参建单位落实。5.2.1.5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办理工程建设合法性手续。5.2.1.6建设单位应健全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组织收集、整理建设项目文件。5.2.1.7 建设单位选择两个与以上监理单位在同一工程项目服务时,应指定主体监理单位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监理的总体协调。5.2.1.8 建设单位应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禁止边勘察、边设计、

14、边施工。5.2.1.9 建设单位应定期审核各参建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情况、检查安全质量责任落实情况。5.2.1.10 建设单位应定期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做好隐蔽工程与工程中间验收与预验收工作。5.2.2在初步设计批准后,由项目法人或委托单位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大纲,报项目主管单位审批。5.2.3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5.2.3.1 建立工程评估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应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将评估结论作为确定设计和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实行工程风险动态分级管理,针对重大风险编制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5.2.3.2 工程招标应体现质量要求。建设单位应

15、将强制性质量标准等作为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5.2.3.3 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向国家有关部门认证并颁发资质证书的专业质量监督机构申请办理质量监督注册,服从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督管理,未按规定办理工质量监督注册或经质量监督机构审查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建设工程项目,一律严禁开工建设。5.2.4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前期编写质量管理大纲,作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指导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5.2.5 建设单位应组织编制以下质量管理文件,经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后下发各参建单位遵照执行:1 施工组织总设计。2 法律法规和工程执行标准清单。3 第三方检测项目清单。4 建设项目

16、文件归档管理实施细则。5 建设单位采购设备或材料的进场时间清单与采购技术要求。6 各施工单位在本工程的接口确认文件。7 工程测量控制网方案。8 绿色施工措施。5.2.6工程质量目标管理应以过程控制为中心,对施工过程实行检查,对于工程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应组织有效的第三方检查。5.2.7工程质量目标管理应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以提高工程参建方全员全过程质量意识为根本,实现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5.3 工程质量目标的考核5.3.1质量目标的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建设单位质量目标的考核,建设单位负责对各参建单位的考核。5.3.2质量目标的过程考核宜结合各阶段的质量监督检查进行,

17、并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奖励和处罚。5.3.3工程质量目标全部实现后,建设单位应根据合同约定对相关参建单位给予全额奖励。工程质量目标未能全部实现,相关参建单位应按承担责任接受处罚。5.3.4各参建单位应明确对各分包单位在实现工程质量目标所承担责任的考核办法。5.3.5 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建设单位与各参建单位工作人员,按各自职责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对违反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有关规定,或未切实履行相应职责,造成重大事故的,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6 工程勘察、设计6.1 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职责6.1.1勘察、设计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围承揽工程。6.1.2勘察单位提供的地

18、质、测量、水文等勘察成果必须真实、准确,满足设计的要求;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与行业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并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6.1.3勘察、设计成果应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满足标准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要求。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材料和技术。6.1.4勘察、设计单位不得向任何单位提供未经审查批准的草图、白图用于施工。6.1.5勘察、设计单位合同中应明确勘察、设计单位应提供的各类服务。6.1.6对于国家规定实施注册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工程勘察、设计专业领域,工程图纸应由专业注册师审核、签署。6.2 质量管理策划6.2.1 勘察、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总目

19、标,在工程项目开始阶段进行质量管理策划。策划的主要容包括:勘察质量目标,勘查过程要求,勘察成果要求;设计质量目标、新技术应用、设计过程要求、设计成果要求;勘察、设计现场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策划后形成的工程项目勘察计划、工程项目设计计划或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质量计划中应针对上述容提出具体措施。6.3 主要勘察过程控制6.3.1 勘察输入所有勘察输入需按有关规定进行评审。勘察输入容包括:1 与顾客所签订的合同要求、上阶段勘察设计鉴定或审查意见、勘察任务书或勘察大纲;2 国家与行业技术标准;3 必要的地形图、水准点、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有关资料。6.3.2 勘察实施勘察单位应按照国家与行业标准以与勘

20、察任务书或勘察大纲要求开展勘察。6.3.2.1工程测绘围、容应符合勘察任务书规定,各类原始记录容完整,各项资料签署齐全;6.3.2.2工程地质应在调查测绘的基础上,按不同勘察阶段,依据标准的要求,做好地质综合勘探工作;严格执行国家、行业试验技术标准,做好试验工作。6.3.3 勘察检查 在勘察过程中,应进行开工检查、经常性检查和验收前检查,严格做好过程质量控制,并做好质量记录。6.3.4 勘察输出勘察资料质量评定合格、补测(钻)工作全部完成并经验收,达到应交资料标准、满足设计需求后作为勘察输出并按有关规定归档。勘察报告应按有关审批程序办理。6.3.5 勘察更改 因设计要求改变、现场条件变化或发现

21、外业勘察成果资料有误,应进行勘察更改。勘察资料更改后,相应原勘察资料按作废资料处理,并做好作废标识。6.3.6 工地服务在施工阶段,勘察单位应任命工地代表。工地代表应深入现场,做好施工交桩、地基验槽等技术服务工作。6.3.7 竣工验收勘察单位按有关规定参加竣工验收。6.4 主要设计过程控制6.4.1 设计输入设计输入应包括:1 法律法规与设计依据性文件;2 合同要求和顾客、相关方的需求;3 设计创新、质量目标要求;4 勘察资料;5 同类工程中可借鉴的成果或缺陷改进信息。设计输入应评审并形成记录。6.4.2设计评审设计评审应做好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并形成评审记录。评审应本着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原则进行

22、,主要包括下列容:1 贯彻执行国家与行业有关方针、政策、规、规定;2 上一阶段审查、评估、鉴定意见执行情况;3 总体设计原则执行情况;4 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依据的可靠性、论据的充分性;5 设计文件编制的深度、完整性;6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适宜性;7 规划和概算的符合性;8 合同的符合性。6.4.3设计验证设计文件校审以与检查应严格按照分级审签规定进行,应重点关注: 设计是否存在违反强制性条文规定;专业之间接口是否正确; 防差错; 当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需要试验或专题论证时,应对比试验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当采用新的计算方法或首次使用计算机软件时,应采用另外

23、一种计算方法(或公式)进行验证,比较结果。设计验证应形成记录。6.4.4 设计确认设计完成后,设计成果由建设单位组织审查鉴定确认其设计成果并应按有关规定归档。6.4.5设计更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更改应由监理单位签署意见并经建设单位批准后,送达施工单位实施。6.4.6 驻场设计服务在施工、调试阶段,勘察、设计单位应任命工地代表组长与各专业工地代表,并将主送建设单位、抄送监理和各施工单位。工地代表应深入现场,调查了解施工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协助施工单位解决出现的具体技术问题,做好技术服务工作。重点还应做好:1 施工图完成交付后,设计应与时做好技术交底并形成记录。2 工地代表组长应参加施工或试运行重

24、大技术方案的研究与讨论。3 工地代表应与时参加不同阶段的验收。4 设计单位应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驻场设计服务,了解现场施工情况,对施工单位发现的设计错误、遗漏或对设计文件的疑问,应与时予以解决,同时对施工安全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5 设计单位应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加强设计服务,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6.4.7 竣工验收设计单位按有关规定参加竣工验收。6.4.8 设计回访1 设计单位宜在工程投产一年组织设计回访,回访对象主要是生产运行管理单位。2 设计回访工作由设计项目经理负责组织联络、确定回访单位与工作安排;收集生产使用单位对项目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对设计的评价意见,编制设计回访报告。7 工程监

25、理7.1 监理单位的质量职责7.1.1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监理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围承担工程监理业务。从事工程建设监理人员应持证上岗。7.1.2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其职责、义务和权限应符合国家标准与委托监理合同的要求。开展监理业务前,监理单位应编制监理质量管理策划文件。7.1.3监理单位应按照合同与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制定适宜的质量管理程序,明确管理围,以四控制(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两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一协调(协调参建各方之间的关系)为原则,对工程实施全面全过程监理。7.1.4 监理单位应按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配备满足监理工作需要

26、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并保证其持续有效。7.1.5监理单位不得批准不合理的工期调整。7.1.6 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专项施工方案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工程实施过程术措施费用的投入,加强施工管理,切实保障工程质量。7.1.7 监理单位应落实监理巡查责任,履行对质量隐患和事故的督促整改报告责任。7.1.8 监理单位应审核施工单位针对重大风险编制的专项方案、风险评价、应急预案与演练方案。7.1.9 监理单位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与施工合同,对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资料进行审查,并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预验收。7.1.10监理单位发现施工存在重大

27、质量隐患,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或已经造成质量事故时,应与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停复工应事先向建设单位报告。7.2 质量管理策划7.2.1监理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制定的工程质量总体目标,制定工程建设监理质量目标。建立与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监理单位质量管理职责,完善监理质量管理制度。7.2.2监理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编制以下主要质量管理文件:1 监理规划;2 专业监理实施细则;3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4法律法规和工程执行标准清单;5 设备监理实施大纲。除专业监理实施细则外,其它文件应得到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报建设单位。监理规划应进行交底

28、。7.2.3监理单位应针对重要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编制工程项目旁站监理方案,报建设单位批准后发送有关施工单位。7.3 勘察、设计监理7.3.1监理单位应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对勘察、设计阶段的全过程实施监理,或对勘察、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阶段实施监理。7.3.2监理单位应对勘察、设计单位编制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大纲、工程勘察大纲、初步设计原则、施工图设计技术组织措施等文件进行审核。7.3.3监理单位应对勘察、设计单位编制的各阶段技术文件进行评审和确认,容和深度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7.3.4监理单位应在现场设置常驻机构,对勘察、设计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管理和控制。7.4 施工

29、监理7.4.1监理单位应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实施的主要质量管理行为:1 组织图纸会审;2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并报建设单位批准;3 审核确认施工单位编制的质量管理文件,并报建设单位批准;4审查并督促各有关单位落实单位工程开工条件,报建设单位同意后,下达单位工程开工令。7.4.2监理单位应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实施的主要质量管理行为:1 参加设备开箱检验,对进场材料见证取样,严禁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在工程中使用;2 通过审核文件、现场巡视、旁站、测量、见证取样或平行检验、验收等方式,监督施工过程,发现质量问题,提出监理处置意见;3 组织质量专题或专家会议,研究解决工程项目发生的质量问题;4 处理设计变更;

30、5 当施工单位未按照监理的质量工作指令执行时,应书面报告建设单位;6 编制监理月报、阶段监理工作总结、专题报告,定期向建设单位报告质量工作。7.4.3 监理单位在施工验收阶段应确保施工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工序监理到位,并实施下列主要质量管理行为:1 确认工程项目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2 确认特殊过程施工质量,批准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3 组织分部、分项工程验收与相关隐蔽工程验收;4 组织单位工程预验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5 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6 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资料。7.4.4监理单位应对建设工程中施工单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要求施工单位报送

31、相应的证明材料,经审定后予以签认。7.4.5在工程质量保修期间,监理单位应对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确定责任归属,并对施工单位进行修复的工程质量缺陷进行检查、记录和验收,合格后予以确认。7.4.6 监理单位应在调试阶段实施的主要质量管理行为:1 组织调试大纲与各专业调试、试运方案的审查,并报试运总指挥批准;2 组织试运条件的检查确认和试运结果确认,组织分部试运和整套启动试运后的质量验收签证;3 见证调试过程和成果;4 组织缺陷统计,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与时消除缺陷;5 组织审核调试报告。7.5 设备监理7.5.1设备监理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7.5.2监理单位应对供货厂商

32、的主要设备的制造过程按合同的要施监督管理,检查、监督和控制设备的制造质量。7.5.3监理单位应对设备隐蔽部分质量,在制造单位自检合格后,与制造单位共同验收签认。7.5.4监理单位应参加设备的试组装、总装配、调整试车、性能检测和出厂试验,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8工程施工8.1 施工单位的质量职责8.1.1施工单位应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围承揽工程。从事工程建设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8.1.2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承担连带责任。8.1.3建设工程主体结构、主要设备安装等有较高技术含量并对工程质量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施工项目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33、,严禁转包或分包。8.1.4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严格执行有关质量的要求,认真落实设计方案中提出的专项质量防护措施,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生产费用,不得挪作他用;施工单位应进行风险识别、评价,对重大风险编制应急预案。8.1.5施工单位应注重质量的前期策划,通过强化过程管理,实施过程控制,实现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目标。8.1.6施工单位应严格履行质量验收制度。8.2 质量管理策划8.2.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1 施工单位应设置独立的质量管理机构,并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专职质量管理人员。2 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责任制,组织建立包括各分包单位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单位部与各分包单位的质

34、量职责和接口关系。8.2.2编制质量管理文件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策划编制以下主要质量管理文件:1 施工组织设计;2 施工质量计划;3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实施计划;4重大施工专项方案和作业指导书。5法律法规和工程执行标准清单;5工程检验试验计划;6 绿色施工措施。以上文件应在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报监理、建设单位批准执行。8.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8.3.1确认开工条件8.3.1.1 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开工手续。工程开工应满足下列主要条件:1 项目法人已经依法设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健全。2 项目初步设计与总概算已经批复。3 项目资本金和其他建设

35、资金已经落实,资金来源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承诺手续完备。 4 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已通过审定。 5 主体工程的施工队伍已经通过招标选定,施工合同已经签订。 6 项目法人或项目管理机构与项目设计单位已确定施工图纸交付协议。 7 项目施工监理单位己通过规招标选定,监理合同已经签订。8 项目征地、拆迁手续已完成,有关外部配套生产条件已签订协议。8.3.1.2 单位工程开工前应满足以下条件:1 质量体系文件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2施工单位资质与人员资格符合要求。3专业施工组织设计、重大施工专项方案已经监理批准。4开工所需施工图已齐全,并已会审和交底,制造厂家文件、施工技术规等技术资料已落实。5开工

36、所需的施工人员与机械已到位。6开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已进场,材料试验报告合格并已报监理,并能满足连续施工要求。7特种作业人员的和上岗证已报监理确认。8主要监视测量设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检定证书,已报监理确认。8.3.2特种设备安装、使用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8.3.3施工单位应配备满足施工需要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并保证其持续有效。8.3.4 材料控制1 工程建设中宜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新型材料,但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和技术。2 采购单位应通过招标选择信誉良好的材料供应商。3施工单位应对材料进行标识,做好材料质量追溯工作。4 进场材料应由采购单位检验并出具检验合格文件后方可使用。8.3.5施

37、工工序质量控制8.3.5.1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应采取日常现场检查和施工质量控制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是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后应形成记录。8.3.5.2工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进行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施工技术交底。2 施工作业人员应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3 变更设计应提出变更设计申请,办理签证后方可实施。4 工序的检验和试验应符合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规定。5 施工人员应记录工序施工质量情况。6 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8.3.5.3 特殊过程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质量计划中应界定特殊过程,并设置施工质量控制点。2 特殊过程的控制,除

38、应执行一般过程控制的规定外,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项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8.3.6对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首次应用,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进行课题研究,并组织专家评审。8.3.7各参建单位应与时、真实、准确地填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记录和性能检测报告,与时做好分类整理和编目。8.3.8施工单位应采取必要的成品防护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设备、材料的损坏。8.3.9 绿色施工 1 施工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编制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应重点包含能源合理配备、废水利用、压缩用地、材料合理选配与循环使用等容。2 施工单位应根

39、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环境评价的要求,编制相应的控制措施。8.4 施工质量检查验收8.4.1质量检查、验收的依据:1 国家或行业颁发的法律法规、标准、规2 有效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与设计变更文件3 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图纸和技术说明书中的技术条件和标准4 施工合同8.4.2工程施工质量应按规定进行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与单位工程的验收,质量监督机构应参加单位工程质量验收。8.4.3第三方检测和见证取样检测1 第三方检测和见证取样检测单位应由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择优选择,并签订书面合同。2 试验检测单位必须有相应的检测资质。8.4.4 施工单位应对质量问题的分类分级报告流程作出规定,按照要求分别报告

40、有关方。8.4.5施工质量不合格,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1 施工质量影响工程的功能、性能与存在安全隐患应返工处理,自检合格后可重新进行验收。2 经过加固补强、修复缺陷,不影响功能和安全使用的经返修处理,自检合格后可重新进行验收。3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4 经有资质的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5 对于存在于分项、分部工程中发生的外形尺寸改变,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6 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

41、)工程,严禁验收。9工程设备管理9.1 一般规定9.1.1设备采购单位应编制设备采购质量控制程序,依法对主要设备采购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的设备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9.1.2设备采购应按合同规定的设备质量特性、设计要求、执行标准和验收规编制采购方案和计划,并严格执行设备采购评审制度。9.1.3设备采购单位应组织做好设备的开箱检验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以与资料的完整。9.1.4设备保管单位应按有关设备维护保管规程和厂家的特殊要求,做好现场设备的管理工作。9.2 设备采购9.2.1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主持主要设备技术规书的评审。9.2.2采购单位应做好对设备供应厂商的选择、评审工作,对供货厂商的资质

42、和能力进行评价,建立合格供货商名录。9.2.3 设备采购合同应明确所采购设备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货期、质量性能要求、验收标准以与产品验证的具体要求。9.2.4设备采购应遵循国家倡导的产业政策,不得采购国家已明令淘汰的设备。9.3 设备验收9.3.1 采购单位应依据合同技术文件要求,组织对设备进行验收。9.3.2采购单位应加强对设备制造过程的监管或委托有资质的设备监理单位实施设备制造过程的质量验证工作,对设备制造质量进行监管和控制。但采购方或监理代表参与设备监造与检验,不能被视为免除供货厂商应承担的设备质量保证责任,也不能代替制造单位的产品质量检验。9.3.3对所采购的设备、产品有检测和

43、试验要求的,采购单位或其合同单位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9.4 设备运输9.4.1 设备运输单位应按合同规定完成设备的提货运输工作,执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关于交通运输、装卸管理等有关规定,负责对运输安全质量进行控制、保证产品出厂时的原始质量状态,并确保设备运输安全、可靠。9.4.2 对于重要设备运输,运输单位应编制运输方案和安全措施,并做好对每个作业环节的监督和控制。9.5 设备开箱检验9.5.1 设备开箱检验是对设备的外观质量、数量、文件资料与其与实物的对应情况进行检验。9.5.2设备开箱检验应由采购单位或设备保管单位安排计划并组织实施,采购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厂商、

44、保管单位等共同参加。对进口设备开箱检验,还应有商检局人员参加。9.5.3设备采购单位或设备保管单位负责设备开箱资料的清点、收集与向建设单位的移交,并与时向施工单位提供一份完整开箱资料。9.5.4开箱检验报告应由组织开箱单位负责填写,各参加方会签。报告应详细填报开箱检验情况,开箱检验不符合项应由采购单位负责调换、索赔等处理事宜,由组织开箱单位负责对不符合项进行闭环管理。9.6 设备现场保管9.6.1设备现场保管工作围应包括设备运抵现场后交接验收、库场保管、开箱检验、领用出库、安装就位、现场保管维护等,直至移交建设单位,相关单位应按合同承担相应的质量管理责任。9.6.2设备保管单位应按合同要求制定

45、设备保管措施,并按技术要求做好设备保管保养,形成记录。9.6.3设备领用出库后,施工单位应做好设备临时保管与安装后的成品保护,按规定做好设备的维护、保管保养工作,直至移交建设单位。9.7 设备缺陷处理9.7.1发现设备缺陷,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确认设备缺陷性质、分析缺陷原因、明确责任单位。9.7.2建设单位组织设备供应商编制缺陷处理方案,报建设、监理单位审批。9.7.3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由缺陷处理单位报建设、监理单位验收。10 工程调试10.1 调试单位的质量职责10.1.1调试单位的资格应根据行业有关规定执行,并在其资格许可的围承担工程调试项目。10.1.2 调试单位应建立健全

46、调试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调试质量策划管理文件,对建设工程的调试质量负责。10.1.3 调试单位不能转包其所承担的调试项目;分包的调试项目应得到建设单位许可,调试单位对分包的调试项目质量负连带责任。10.1.4调试单位应遵循“事前策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和持续改进”的工作程序,做好调试质量管理,不断提高调试质量管理水平。10.1.5调试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满足行业调试技术标准和合同提出的质量要求。10.1.6 调试单位应按照调试合同要求完成调试项目,提供调试报告。10.1.7 调试单位应加强过程质量控制,严格履行质量验收制度。10.1.8调试单位应注重科学技术进步,推广节

47、能和环保新技术的应用,努力提高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10.2 调试质量管理策划10.2.1调试单位应根据工程质量总体目标、有关技术规程、设计技术指标等要求,制定调试质量目标。10.2.2调试单位应建立调试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组织与人员的职责,并制定调试质量管理制度。10.2.3调试单位应在调试工作开始前编制以下主要文件:1 调试大纲。2 调试质量计划。3 调试各专业试运措施。4 法律法规和调试执行标准清单。5 调试质量创优计划。6 调试进度计划。7 调试阶段节能减排计划。8 调试安全、健康、环保管理与预防措施。9 调试阶段重大事故预防与应急事故处理措施(反事故措施)。10.3 调试质量过程

48、控制10.3.1 调试人员资格应符合行业规定的要求。10.3.2 调试单位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具有资质的检验部门检验合格且在有效期。10.3.3 调试各试验项目使用的标准应满足行业技术标准和调试合同规定的要求。10.3.4 调试单位编制调试措施、方案,应严格执行审核、批准制度。10.3.5在调试项目开始前,调试单位应向参建各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质量交底。10.3.6 设备或系统启动前必须投入经传动合格的联锁保护。10.3.7 逻辑修改应执行审批程序。10.3.8 调试过程中各专业应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开展调试工作。10.3.9 调试单位应积极配合有关责任单位进行消除缺陷工作。10.3.10 检测和

49、试验数据要真实、准确,不得擅自修改。10.3.11 调试进度的调整应在保证调试质量的前提下进行。10.3.12 调试各阶段应与时进行调试质量签证与验收工作。10.3.13 调试单位制定调试阶段重大事故预防与应急事故处理措施。10.3.14调试质量不符合项的管理:1 调试发生质量不符合项,由监理单位组织各有关单位共同分析问题、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与时进行处理和控制。2 调试质量不符合项应由调试单位填写质量不符合项报告,报告中应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上报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经批准后由责任单位组织实施,并由监理单位组织质量评定。3 发生调试质量不符合项,造成设备损坏质量事故,建设单位和其他相关方应

50、采取应急、纠正措施。10.4 调试质量的检验10.4.1分部试运质量的检验1 分部试运结束后,由施工单位或设备厂家填写质量检验评定表,监理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质量验收签证。2整套启动前,应完成分部试运的质量验收签证。3 调试交接或设备代保管应通过文件包和书面交接单方式完成。10.4.2整套试运质量的检验1 整套试运开始前,监理和调试单位应组织各参建单位对整套试运条件进行检查、签证。2 整套试运结束后,由调试单位填写质量检验评定表,监理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质量验收签证。3 工程的交接应以交接书各方签字方式完成移交。4 工程移交后,调试单位对不能达到设计质量要求的项目,应协同建设与相关单位共同研究

51、解决。10.4.3 工程性能指标检验应由具备行业资格的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完成。10.4.4调试报告与性能试验报告应容全面、完整,结论客观、公正。10.4.5 工程移交后按行业规定进行调试质量回访。11工程竣工验收与评价11.1 建设工程应按国家与行业有关标准进行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11.2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 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容;2 有质量监督机构出具的质量监督报告;3 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4 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5 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6 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11.3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与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与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11.4 工程交付使用一年后,按设计要求对其功能与性能指标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