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控制总体修正小班蓄积计算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5980746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抽样控制总体修正小班蓄积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抽样控制总体修正小班蓄积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抽样控制总体修正小班蓄积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抽样控制总体修正小班蓄积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样控制总体修正小班蓄积计算(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四、抽样控制总体修正小班蓄积计算一、试验要求理解用总体蓄积量的抽样调查精度控制小班蓄积量调查精度的意义,掌握总体特征数及精度计算与抽样控制总体修正小班蓄积的条件及修正方法。二、试验器具与材料本试验所需器具:计算器,直尺,铅笔,橡皮,实验报告用纸。本实验对象为隆昌县森林经营所尖子山工区的有、疏林地小班。实测对象:凡坡度不大于 45 度的中龄林以上(含中龄)和平均直径大于 6 厘米的幼龄林的有林地、疏林地,除按规定进行林况地况调查外,还应对蓄积进行实测调查。(一)具体作法: 1. 总体:尖子山工区 2. 单元: 20 米 20 米 =0.04 公顷的正方形作为一个单元。 3. 抽样设计: 计算

2、样本单元数 n=(t0.052c2)/E2 式中: n 为样本单元数 t0.05为 95% 的可靠性指标 c 为预估的单元蓄积变动系数 E 为允许的蓄积抽样相对误差 为确保抽样精度,对计算的样本单元数,还须适当增加后备数量,如增加15%。 图上布点:可采用利用地形图,在总体内进行系统布点。先用下式计算系统样点间距。 L= (A10000)/n 式中, L 为系统样点间距, A 为总体面积(公顷), n 为系统样点数,最后按 L 值在地形图上布点,凡落入实测对象有、疏林地的样点,即测树样地。 (二)样地实测及小班调查结果 尖山子工区有、疏林地样地实测调查结果如表2所列,尖山子工区有疏林地小班调查

3、结果如表3所列。三、试验内容与方法(一)总体特征数及精度计算 1. 总体蓄积平均数估计值 X=1/n xi n 为实测的样地数xi 为 i 号样地的总蓄积 2. 总体标准差估计值 S= 1/(n-1)xi2 -1/n(xi)2= 3. 标准误 Sx =S/n= 4. 单元蓄积变动系数 C=S/X100% 5. 平均蓄积抽样误差限 x=t0.05Sx = t 值应以 n-1 为自由度,从 t 值表中查定。 6. 平均蓄积相对误差限 e= x/X100% 7. 抽样精度 P=1-e= 8. 平均蓄积置信区间 X- x, X+ x= 9. 总体总蓄积 M=XA/a= A 为总体面积 a 为单元面积(

4、即每个样地的面积) 10. 总体蓄积估计误差限 M =xA/a= 11. 总体蓄积置信区间 M+ m, M- m= (二)控制修正总体内各小班调查蓄积 1. 计算总体内小班调查总蓄积(即将各小班调查蓄积相加): m= 2. 计算总体蓄积允许误差限: W=EM= 这里 E 取 0.25 3. 检查抽样所得的总体总蓄积 M 与 m 的较差: 当 M-m W 时,应该 M 控制修正各小班调查蓄积。 当 M-m 2W 时,应进行检查,找出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并予以 纠正。直到 M-m W ,再按 M 控制修正。 当 M-m 2W 时,应重新全面进行小班调查。 4. 计算修正系数 K=M/m= K 值计算

5、应保留小数后四位 当 K 值在 0.9995 1.0005 区间内时,由于各小班应修正绝对数值很小,可不进行修正,直接用原调查数据进行资源统计。 5. 计算各小班修正后蓄积: 用 K 值乘以小班的调查蓄积,将修正后数据填入表内。 表2 尖山子工区样地实测调查结果样地号 树种组成 平均年龄 平均树高 平均直径 平均蓄积 1 10 马 38 12.5 14.6 5.298 2 10 湿 86.0 8.4 0.713 3 10 湿 8 5.1 6.8 0.541 4 10 湿 8 9.2 7.9 1.789 5 10 湿 8 7.7 7.9 1.452 6 10 湿 8 5.5 7.5 1.253

6、7 10 湿 8 5.6 7.6 1.104 8 10 湿 8 5.3 7.2 0.899 9 10 湿 8 5.3 7.2 1.065 10 10 湿 8 5.9 8.2 1.49 11 10 湿 8 7.1 10.5 1.07 12 10 湿 8 7.2 .10.6 1.92 13 10 湿 8 6.2 8.7 1.957 14 10 湿 8 7.0 10.2 2.225 15 10 马 20 7.7 7.9 2.805 16 10 马 28 9.3 9.9 2.689 17 10 马 14 6.1 6.1 0.858 18 10 湿 8 6.3 9.0 1.178 19 10 湿 7 5

7、.4 7.3 1.301 20 10 湿 8 5.8 8.1 0.485 21 10 湿 8 7.3 10.8 1.791 22 10 湿 8 7.8 11.8 2.707 23 10 马 16 6.5 6.5 0.637 24 10 湿 6 5.3 7.2 1.145 25 10 湿 9 7.3 10.9 2.868 26 10 湿 7 6.7 9.7 0.829 27 10 湿 11 7.6 11.5 2.178 28 10 湿 6 7.0 10.3 2.028 29 10 湿 6 5.6 7.7 1.027 30 10 湿 5 5.6 7.6 0.580 31 10 湿 6 6.2 8.

8、8 0.849 32 10 马 38 12.5 14.6 5.298 表3 尖山子工区有疏林地小班调查因子一览表 修正系数 k 单位:公顷、米、厘米、立方米 小班号 土地种类 林种 起源 小班面积 树种组成(年龄) 龄级 龄组 平均树高 平均直径 小班总蓄积 修正后小班总蓄积 1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4 10 湿( 8 ) 二 中 5 8 12.7 .2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9 10 湿( 8 ) 二 中 5 8 19.7 .4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8 10 湿( 8 ) 二 中 8.5 10 162.3 .5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4.6 10 湿( 8 ) 二 中 5 7 126

9、.6 .6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2.5 10 湿( 8 ) 二 中 5 6 50.0 .7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3.1 10 湿( 8 ) 二 中 8.5 10 265.2 .8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8 10 湿( 7 ) 二 中 4 6 31.6 .9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3.1 10 湿( 8 ) 二 中 5 7 109.7 .10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8 10 湿( 9 ) 二 中 8 7 58.3 .12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6.3 10 湿( 8 ) 二 中 8 10 533.2 .16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2 10 湿( 7 ) 二 中 5.5 6 4.1 .17 有林

10、地 用材 人工 1.0 10 湿( 7 ) 二 中 5.5 6 21.6 .19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8.4 10 湿( 8 ) 二 中 5.5 6 188.9 .20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7.6 10 湿( 9 ) 二 中 6.5 8 342.5 .21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5.8 10 湿( 8 ) 二 中 6.0 8 245.6 .22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3.4 10 湿( 8 ) 二 中 5.0 6 67.2 .23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4 10 马 27 四 近 12.0 10 142.1 .24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2.1 10 马 27 四 近 12.0 10 208.9

11、.25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4.4 10 湿( 8 ) 二 中 6.0 8 181.2 .29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2.9 10 湿( 8 ) 二 中 5.0 7 78.8 .30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1 10 桉 20 二 中 10.0 8 80.5 .34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8.0 10 马 33 四 成 12.0 14 1579.0 .36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7.7 10 马 34 四 成 12.0 15 1814.0 .38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0.2 10 湿( 5 ) 一 幼 2.0 5 76.4 .39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2.7 10 湿( 8 ) 二 中 4.5 6

12、 47.4 .43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4.0 10 湿( 8 ) 二 中 5.5 8 168.4 .表3(续) 尖山子工区有疏林地小班调查因子一览表 修正系数 k 单位:公顷、米、厘米、立方米 小班号 土地种类 林种 起源 小班面积 树种组成(年龄) 龄级 龄组 平均树高 平均直径 全小班蓄积 修正后全小班蓄积 53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9 10 湿( 8 ) 二 中 4.5 6 16.3 .54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4.0 10 湿( 8 ) 二 中 4.5 6 71.3 .55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2.3 10 湿( 8 ) 二 中 6.0 8 95.0 .60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3、2.3 10 湿( 6 ) 二 中 4.0 6 39.9 .61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3.0 10 湿( 8 ) 二 中 4.0 6 52.1 .62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8 10 湿( 6 ) 二 中 4.0 6 31.6 .63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2.1 10 湿( 7 ) 二 中 2.5 5 16.2 .67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4.9 10 湿( 6 ) 二 中 5.0 8 171.0 .70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2.6 10 湿( 8 ) 二 中 3.5 5 16.9 .72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3.0 10 湿( 6 ) 二 中 4.0 6 53.0 .73 有林地 用材 人

14、工 7.0 10 湿( 6 ) 二 中 4.0 6 87.4 .76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4.1 10 湿 18 二 中 6.0 6 101.7 .77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9 10 湿( 8 ) 二 中 5.0 6 16.5 .80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1 10 湿( 6 ) 二 中 4.0 6 19.9 .82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5.4 10 湿( 6 ) 二 中 5.0 6 284.0 .83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22.8 10 湿( 6 ) 二 中 4.0 6 359.2 .84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3.5 10 湿( 6 ) 二 中 4.0 6 54.7 .88 有林地

15、用材 人工 1.5 10 湿( 7 ) 二 中 4.0 6 19.3 .95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9 10 湿( 8 ) 二 中 4.5 6 29.9 .97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1 10 湿( 8 ) 二 中 6.5 6 2.3 .98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8 10 湿( 8 ) 二 中 6.0 6 18.0 .99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4 10 湿( 8 ) 二 中 6.0 6 32.4 .100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3 10 湿( 8 ) 二 中 7.0 6 7.5 .101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2.4 10 湿( 8 ) 二 中 6.0 6 57.1 .102 有林

16、地 用材 人工 0.4 10 湿 20 二 中 5.0 6 4.6 .103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2 10 湿( 7 ) 二 中 6.0 6 3.6 .表3(续) 尖山子工区有疏林地小班调查因子一览表 修正系数 k 单位:公顷、米、厘米、立方米 小班号 土地种类 林种 起源 小班面积 树种组成(年龄) 龄级 龄组 平均树高 平均直径 全小班蓄积 修正后全小班蓄积 104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7 10 湿( 7 ) 二 中 5.0 6 18.7 .107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8 10 马 17 二 中 5.0 6 18.7 .108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0 10 湿( 7 ) 二

17、 中 3.0 5 2.6 .109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8 10 马 27 二 近 6.0 6 20.9 .110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3.4 10 马 16 二 中 6.0 6 95.6 .111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1 10 湿( 7 ) 二 中 3.0 5 5.9 .112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3 10 湿( 7 ) 二 中 5.0 6 5.2 .113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5 10 湿( 8 ) 二 中 3.0 5 3.1 .114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9 10 湿( 7 ) 二 中 6.0 6 29.5 .117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0.0 10 湿( 5 )

18、一 幼 3.5 5 101.7 .118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3 10 火( 6 ) 二 中 5.5 6 20.4 .119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2.2 10 湿( 5 ) 一 幼 3.5 5 21.3 .120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2 10 湿( 5 ) 一 幼 3.5 5 11.8 .121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3.8 10 湿( 5 ) 一 幼 3.5 5 39.6 .124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9 10 湿( 6 ) 二 中 3.0 5 7.8 .125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2 10 湿( 8 ) 二 中 5.5 6 22.1 .127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2.7 1

19、0 湿( 8 ) 二 中 6.0 8 303.8 .128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1.1 10 湿( 8 ) 二 中 6.0 6 17.5 .129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4 10 湿( 8 ) 二 中 6.0 6 6.4 .130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2.8 10 湿( 8 ) 二 中 6.0 6 45.8 .131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5 10 湿( 8 ) 二 中 6.0 6 12.1 .132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4 10 湿( 8 ) 二 中 6.0 5 6.5 .135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4.0 10 湿( 8 ) 二 中 6.0 5 54.3 .137 有林地 用材 人工 0.6 10 湿( 8 ) 二 中 6.0 8 22.6 .总计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